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学习资料.doc_第1页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学习资料.doc_第2页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学习资料.doc_第3页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学习资料.doc_第4页
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学习资料.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不同强度和频率的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浙江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一.实验目的(1)观察在刺激时间、强度变化率恒定的条件下,不同强度和频率的电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2)学习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和换能器的使用。二 .材料蟾蜍;任氏液;微调固定器,张力换能器,微机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三.方法3.1 实验系统连接和参数设置 :张力换能器的输出端与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的输入第 1 通道相连,刺激输出接标本盒刺激电极。启动 RM6240 系统软件,在系统软件窗口设置仪器参数。点击“实验 ”菜单,选择 “刺激强度(或频率 )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项。参数 :通道模式为张力,采样频率400Hz

2、1kHz,扫描速度 1s/div,灵敏度 1030g,时间常数为直流,滤波频率100Hz。在 “选择 ”下拉菜单中选择 “强度 /频率 ”项,显示刺激参数。3.2 离体蟾蜍腓肠肌实验法 :将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股骨插入标本盒的固定孔中,旋转固定螺钉固定标本,腓肠肌的跟腱结扎线系于张力换能器的悬臂梁上,此连线应与桌面垂直。坐骨神经放在刺激电极上,保持神经与电极接触良好。调节一维微调器,将前负荷调至 25g。2.4 实验观察2.4.1 刺激强度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1)刺激方式 :单次,刺激波宽 :0.1ms。(2)开始记录,按 “刺激 ”按钮,刺激强度从0.1V 逐渐增大,强度增量0.010.

3、05V,连续记录肌肉收缩曲线。刺激强度增加至肌肉出现最大收缩反应(肌肉收缩曲线不再增高 )。(3)测量每一次刺激强度所对应的肌肉收缩张力,确定阈强度和最大刺激强度。测量最大刺激时,肌肉的收缩期和舒张期时间。2.4.2 刺激频率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刺激方式 :最大刺激强度,波宽 :0.1ms。RM6240 采用连续单刺激 (或频率递增 )。(2)刺激频率按 1Hz、2Hz、3Hz、4Hz、5Hz、30Hz 逐渐增加 (或刺激间隔逐渐减小 ),连续记录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曲线,观察不同频率时的肌肉收缩形态和张力变化。(3)统计方法 :结果以 x s 表示,统计采用Student

4、 t test方法。四实验结果图 1 不同刺激强度刺激蟾蜍坐骨神经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恰好能引起肌肉出现微笑收缩的刺激强度为阈强度,引起肌肉出现最大收缩的最小的刺激强度为最大刺激强度,在两者之间的刺激强度为阈上刺激强度。图 2 不同刺激频率刺激蟾蜍坐骨神经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当刺激频率较小,刺激间隔大于一次肌肉收缩舒张的持续时间,则肌肉收缩表现为一连串的单收缩;增大刺激频率,使刺激的间隔间于肌肉一次收缩和一次持续舒张的时间,则肌肉产生不完全强直收缩;继续增加刺激频率,使刺激的间隔小于肌肉收缩的收缩时间,则肌肉产生完全强直收缩。五讨论1. 对实验结果和现象进行机制分析探讨:单收缩时胞

5、质内Ca2+浓度升高的持续时间太短,以致被活化地收缩蛋白尚未产生最大张力时,胞质Ca2+浓度就已经开始下降。强直收缩时,则细胞连续兴奋,是细胞内Ca2+浓度持续升高,因此收缩张力可达到一个稳定的最大值。2. 本实验中观察到的阈刺激是神经刺激而非肌肉刺激,因为电极直接接触的是分离出的坐骨神经,电刺激使神经细胞产生兴奋,沿神经纤维传导,通过神经肌接头的化学传递,使肌肉终板膜上产生终板电位,引起肌肉兴奋,通过兴奋 - 耦联使腓肠肌肌肉收缩。如此测得的阈刺激理论上比较可靠,但在实际操作中肯定会出现误差,主要影响因素有:(1). 分离坐骨神经时,应避免强力牵拉和手提神经或夹伤神经肌肉,否则易使神经受损而

6、出现传导障碍或肌肉收缩障碍。(2). 毁蟾蜍脑脊髓时要彻底,使测得的数据能真实显示坐骨神经受刺激对肌肉收缩的影响,而排除中枢神经系统反射的干扰。(3). 离体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的制备好后需不时滴加任氏液保持生物活性。实验中发现未及时滴加任氏液而致标本干燥时,测得的肌肉收缩最大张力比相同刺激条件下的湿润标本要高出很多倍。原因可能是标本不能保持正常生物稳态而发生挛缩。(4). 做肌肉最大收缩时,刺激强度不宜太大,否则也容易损伤神经。(5). 神经骨胳肌接头处容易由于连续刺激使接头处神经递质耗竭而发生疲精品文档精品文档劳,所以每次在肌肉收缩后,应让肌肉休息一定时间再作下一次的刺激,特别是在观察刺激频率的影响时,让肌肉有充分时间恢复到原始状态,回复静息电位水平,也让神经递质再形成。(6). 尽量保持实验装置周围理化环境的稳定,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对张力换能器拉线的干扰,保持拉线的垂直和张力(前负荷)不变。(7). 其他:a) 蟾蜍的年龄、性别等个体差异b) 电极位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