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版)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0506_第1页
(完整版)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0506_第2页
(完整版)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0506_第3页
(完整版)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0506_第4页
(完整版)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0506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广西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征求意见稿)编制背景和历程整合目前部门分头编制的各类空间性规划,编制统一的空间规划z实现规划全覆盖。着力解决 空间性规划重晝中突、部门职责交叉重复、地方规划朝令夕改等问题。2018年3月,中共中央印发的深化党和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为看力解决自然资源所有者不到位、空间规划重參问题,整合国家发展委编制主体功能区规划 职责和住建部的城乡规划管理职责,组建自然资源部编制背景和历程2019年1月,中央深改委第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建立国土空间规划体 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提出建立五级三类的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多个省市启动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市县国土空间规划进入全面启动编制

2、阶段。明确时间节点姜求为2019年完 成前期研究z 2020年完成规划编制并同步建设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广西壮族自治区自然资源厅关于贯彻落实全国自然资源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 前期工作的通知(桂自然资发(2019】8号)国家层面相关规范规程尚未岀台z各市县国土空间规划亟需技术姜求指导。广西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姜点已征求部分国土空间规划技术 联盟单位的意见,目前正在征求各市县意见。要点编制参考材料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建立空间规划体系并监督实施的若干意见 国务院关于全面开展国土空间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自然资源部关于做好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工作的指导意见 (征求意见稿)市县国

3、土空间规划分区指南(试行,讨论稿)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指南(试行,讨论稿)三区三线评估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专项规划数据库标准(讨论稿)详细规划数据库标准(讨论稿)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要点主要内容总则1规划定位承上启下传导落实1=1市县11壬空间总体规龙I是一定时期内对市.县域范围内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的和,是制定空间发展政策、开展国土空间资源保护利用修复和实施国土空间规划管理的是编制相关专项规划和详细规划的在据。1规划定位承上启下传导1规划定位承上启下传导市级和县级国土空间规划规划定位基本桓同,劇鯉馬錨鵜所差 m蓝园卄Q2编制原则战略引领.面向未来全域统筹.城乡融合充分发挥市县国土空间总

4、体规划的战略引领作用,系统谋划新时代市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格局。坚持陆域海域统筹、城乡全域统筹、区 域协同,建立全要素全方位一体化的空 间保护开发利用秩序。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政策配套.管控落地强调绿色高质量发展,严守粮食安全、生 态安全和国土安全底线,促进城镇发展由 外延扩张向内涵提升转变。按照底线约束、刚性管控的要求,落实 国家和自治区级国土空间规划的刚性管 控要求和约束性指标。以人为本.提升品质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人民对美 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规划的出发点和着力点, 实现城乡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深刻把握广西当前存量和增量规划并存的 发展阶段特征,根据各地自然禀赋、

5、人文 特色和需求有针对性地开展规划编制工作。3规划范围和期限.基础数据规划范围规划期限基础数据统一现状基础数据、空间基准和用地分类标准统一全域范围包括市(县)域范围的陆域和管辖海域。统一规划期限2020年至2035年,基期年为2019年,近期年为2025年,远景展望至2050年。以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成果2019年现状数据为规划基数,采用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和1985国家高程基准作为空间定位基础, 按照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指南,采用统一的用地分类。3规划范围和期限.基础数据国土空间规划用途分类框架全懺、全要素 弹性与刚性结合工作组织与流程2工作流程关竝作主要工作公众参与政府主导部门协同专家领衔

6、由市县人民政府组织编制,并成立相应的工作 领导小组,协调多部门合作,推进共谋、共建、 共治、共享的国土空间规划模式。公众参与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同步编制,及时校核,形成良性互动。r市级国土空间分解指标,提出上位要求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LJ校核检验/反馈实际需求总体规划LJ突岀时效性针对性科学性精准度和有效性。2工作流程关竝作主要工作公众参与制定工作方宰前期准备成立领导小组|遴选技术团队基础调研前期研究:第三次全国 :国土调査实施评估双刚介统一规划基砒数据和标准,绘制空间规划底图成果编制I 三区三线 :评估战略目标I空间格局11要素配运规划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建设搭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

7、理系统,形 成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专题研究国土整治宣传动员规划审批:1专家评审11人大审议11上报审批11备案审査|:成果公示实施评估实施监管实施监皆实施预警动态调整公众监替2工作流程关竝作主要工作公众参与2工作流程关竝作主要工作公众参与2工作流程前期准备对于正在编制或审批的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应以本编制要点为依据和指导,进行修改完善,形成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成果。2工作流程关竝作主要工作公众参与2工作流程关竝作主要工作公众参与制定工作方案明确各部门职责分工、工作内容、进度安排,建立领导决策机制、组织编制机 制和经费保障机制。规划编制和管理信息平台建设经费由同级财政安排。成立领导小

8、组以市县党委和人民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相关部门负责人为成员,组建规划编制领导小组。由自然资源主管部门牵头,联合多部门成立规划编制工作小组。遴选技术团队编制单位应同时具有城乡规划和土地规划相应资质等级,鼓励具有相应城乡规 划、土地规划资质的单位联合编制。2工作流程基础调研摸清家底全面摸清并分析国土空间本底条件和发展诉求,汇总形成基础资料汇编。2.3通过座谈、访谈,了解各部门、各行业发展问题与诉求(矢量数据)前期研究开展现行空间规划实施评估总结成效问题2工作流程对现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城市总体规划、海洋功能区划等各类空间性规划的实 施情况进行评估,对各市县落实主体功能区战略和制度情况进行评估。全面

9、总结 现行规划实施取得的主要成效和存在的突出问题”明确本次规划的重点。开展双评价”确定发展底线.极在自治区双评价%果基础上”做好核实校验工作,同时,可结合地方实际 和需求,进一步优化评价技术方法,完善本区域双评价成果,切实夯实规 划编制基础。前期研究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研究基于现有生态保护红线划走成果和永久基本农田划走成果开展相关评估工作,按 照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不交叉重叠的原则和管控要求,在保证生态功能 的系统性、完整性和确保永久基本农田数量不减少、质量提升、布局稳定的前提 下,提出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优化调整的方案。城镇开发边界划這研究根据各市县双评价成果,先底后图

10、,确走城镇空间,研究城镇发展阶段和空 间格局,合理确走城镇发展方向和用地规模,科学划定城镇开发边界,提出调整 机制和管控措施。前期研究全懺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明确国土综合整治和生态修复的目标、任务和重点区域,统筹安排重大工程和重 点项目。开展耕地后备资源评估,明确补充耕地集中整备区规模和布局,统筹推 进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提出城市更新的原则要求。县域(市辖区)村庄布局研究分类合理确走村庄发展走位、发展规模和建设标准,引导村庄空间布局,为促进 城乡统筹发展和指导村庄规划编制提供依据。2工作流程2工作流程前期研究开展重大专题研究各市县可根据区域特点、发展阶段和发展要求”以问题、目 标和治理为导

11、向”结合地方实 际统筹开展其它重大专题研究,为规划成果编制提供支撑。类别鹿号专题研究名称市级必选专 题研究1现行空间删划实施评估2资源坏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3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硏究4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硏究5全域国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研究6市辖区村庄布局硏究可选专 题研究1国土空间发展战略硏究2人地协调关系硏究3产业发展硏究4城镇体系与城乡国土空间格局5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硏究6历史文化保护遗产与城乡风貌特色7规划指标传导分配方案硏究 县级必选专 题硏究1现行空间删划实施曲2资源坏境承载力和国土空间开发适宜性评价3生态保护红线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硏究4城镇开发边界划定硏究5全域国

12、土综合整治与生态修复硏究6县域村庄布局硏究可选专 题研究1人产地协调关系硏究2城镇体系与城乡国土空间格局硏究3综合交通系统规划硏究 2工作流程规划编制以专题研究结论为基础,可编制两个及以上的比选方案。规划数据库和信息管理系统塾殳2工作流程2工作流程按照国土空间规划数据库标准,与规划编制工作同步建设规划成果数据库。规划获批后要及时公开,强化公众监督。以国土空间基础信息平台为基础,同 步搭建国土空间规划监测评估预警管理系统。主要规划内容及要求规划编制导向守住底线+ 高质量发展全过程统筹规划内容框架基础研究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规划解读与形势研判战略目标总体定位规划目标发展战略区域协调空间格局总体格局=

13、区=线城镇体系规划分区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农林用地保护利用海洋海岛海岸带保护利用产业发展和布局要素配置城乡开发利用历史文化与城乡景观风貌公共服务设施体系综合支撑体系国土整治生态保护修复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城市更新实施监管规划管控体系分解落实要求实施保障体系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现状分析与问题识别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结合前期研究成果,综合分析资源开发利用的特征和演变规律,总结市 县国土空间开发保护成效和问题,识别隐患和风险”硏究城乡发展阶段、 特色禀赋和发展条件、发展优势和制约因素。规划解读与形势研判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解读重大政策和相关规划,分析需要落实

14、的自治区国土空间规划对市县的 宏观要求、控制指标和关键性内容,硏判内外部发展形势。广西使命:做好沿海.沿江.沿边的文章建设壮美广西,共圆复兴梦想西部陆海新通道三大定位“五个扎实新要求总体定位深入研究市县在区域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自然禀赋和经济社会发展阶 段,确定市县的总体发展愿景和战略定位。历史传承世界眼光国家职责发展愿景美丽宜居花城 活力全球城市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分阶段发展目标广东省省会,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 国际商贸中心.综合交通枢纽,培育提升科技教育文化中心和粤港澳 大湾区区述发展孩心引擎功能着力建设国际大都市2020年目标2035年目标20

15、50年目标例如广州:突出全球视野、国家责任、城市特色和历史传承,彰显广州作为国家重 要中心城市和综合性门户城市的弓I领作用。2战略与目标定目标规划目标各阶段各层面具体的目标.指标体系翳名称单位用性1常住人口万人引导性2白诰人口万人引导性3城苗化率%引导性4人均GDP万元/人引导性5全謀工11増D唯率%引导性6红哎规魅通约束性7贾;卵不永久址本衣田帰护面枳公顷约申性8水贞傩筋米引导性9潺岸带悍fp甲j用迖标率%勺束性芳写市貝10寿城馬迄生吝碎旧面积达标率%纹申住步岛帀貝11国十宇冋31亡城为建设用临规樽公坝约束性12新馆建设用地面枳公顷引导性13IR1卄友国土幵疗强虫约申性14公里/平方公里引导

16、性15正点河洵目铁岸读占比引导性16国土空毎洋目材岸我占比%引孕生步芍市具17森林翅羞率%引导性18有H公顷约束性19显地宙妒面枳公顷引号性20万元地区生产怎宜険下降率%引导性21园土空城餌幵刃卫畀现惟公顷勺束性22人均农曲居民点用地平万米/人幻束性23间利JQ人均城袒建设用地平方非/人约束性24约用万元生f值用回公顷引导性25牙元生产总直用水呈万立万米引导性26希垢国卷志伎柯餉n率%引导性27水污染茫甘与水生芒徑面枳公顷引导性28万史過宙d山得合召理面枳公顷引吕性29高标;隹农田建设面枳公顷引导性iO国十中城乡連设用地1目辰佳钩现惬公顷引导性间治理存呈土地洪邑占比%引号性32农用世旨合tl用

17、率%引导性33如运水隼中址理至%引导性i4城湧生沽垃圾无自匕担醉%引导性35石匕B遲率%引导性市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指标体系表(参考)区域类别指标名称单位属性36駕传常 口万人引导性37城缜开发边界面积公顷约束性39城市集中建设区规模公顷约束性39道路网密度公矽平方公里约束性40社区综合服努设施15分钟步行可达率%约束性41城市集中建 设区空间品 離升公共开放空间(400QV以上绿地和广 场)5分钟步行可达率%引导性43人均基础教育设施用地平方米/人引导性44人均医疗卫生用地面积平方米/人引导性45人均文化设施用地面积平方米/人引导性46人均体育用地面积平方米/人引导性47人均公园绿地面积平方米

18、/人引导性共8类47项指标,其中14项约束性指标,33项引导性 指标。包括现状指标、规划指标(203 5年)和近期指标(2025年厂重要指标展望至2050年。充分体现和落实上位规划的相关要求,做好与十四 五规划的衔接,与实施评估指标体系的衔接。2战略与目标定战略2战略与目标定战略2.3发展战略一带一路”倡议北部湾经济区2.4落实国家和自治区重大战略决策部署,充分对接区域发展战略 和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市县国土空间开发和保护的发展战略。左右江革命老区珠西经济带区域协同策略对外开轴局确定市县对外开放的功能定位和空间策略,分析对外开放的区域角色,提 出对外开放的重大空间性举措。-陆海联动发展加强江海协

19、作和陆海统筹,构建陆海国土开发格局和海陆一体的交通基础 设施建设。跨区域协作建立产业协同发展、资源能源统筹利用、生态廊道共治共保、基础设施和 公共服务设施共建共享、对外交通互联互通的区域协同机制与空间统筹。都市圈(城镇群)建设(50万人以上)促进城镇密集地区协同发展,基础设施共建共享、生态环境共治共保。角向.东融.西合“武汉大都市区和城市圈S器T南宁都市固、柳州都市区.桂林都市区 北海都市区、钦防联合都市圏.玉林都市区崇左都市区.南崇城镇带.右江走廊城镇带3空间格局定格局国土空间保护格局统筹生态、农业、海洋、历史文化等重要保护区域和廊道,构建 分级、分类保护的自然生态保护格局和历史文化保护格局

20、。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依托基础设施支撑体系”确走城镇、产业开发的轴带和重要节点,构建多中心、网络化、组团式、集约型的城乡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格局坚持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理念,构建全域覆盖、系统整治和修复的国土整治和生态修复格局。3空间格局定格局3空间格局定格局人口与城镇化水平城乡统筹城镇体系重点城镇指引城镇体系深入研究人地关系,预测市县域总人口(包括户籍人口、常 住人口和流动人口)及城镇化水平”确定城镇化发展目标、战略和路径。提出城乡在规划布局、产业发展、要素配置、基础设施、公共服 务、生态保护等方面相互融合和共同发展策略。明确城镇等级结构、规模、职能分工和建设标准,形成各城镇差

21、 异化协调发展新格局。对重点城镇的发展规模、主要发展方向、空间形态与用地构成提 出规划要点与发展指引。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三区三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农业宇间厂A永久基本农田生态空间生态红线城镇用地规模丿其他建设 用地规模(城镇开发边畀(根据实际发展需求确 定的规划期内城镇建设的空间范围)城镇空间(科学评价得到的适合城 镇建设的空间范围)生态空间城镇开发边界(城镇空间)生态時.采矿1村庄i集中建设区农业空间集領中心城区产业永久基本农田采矿村庄;空间留白9 园区生态保护区村用城UI建设用地区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三区三线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生态空间和生态红线生

22、态空间主要针对具有自然属性、以提供生态服务或生态 产品为主体功能的国土空间。包括饮用水源保护 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文化自然遗产、 地质公园、森林公园、湿地公园、重要野生动物 栖息地、重要山体、重要河流、重要湖库、生态 林地等各类生态保护要素和区域。生态保护红线是生态空间内的刚性管控线,主要指在生态空间 范围内具有特殊重要生态功能、必须强制性严格 保护的区域,是保障和维护国家生态安全的底线 和生命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 5?止开发区 址愛生态功能区 主委水系广州生态保护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三区三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农业空间和永久基本农田

23、保护红线广州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农业空间主要是以农业生产和农村居民生活为主体功 能,承担农产品生产和农村生活功能的国土 空间,范围包括耕地、园地、商品林地、畜 牧与渔业养殖用地等农业生产空间,以及村 庄等农村生活空间。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是农业空间内的刚性管控线。要依据国家、 自治区关于永久基本农田划定或调整的有关 规定和要求进行严格划定,层层落实上级规 划分解下达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3空间格局落用途三区三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城镇空间和城镇开发边界广州城市开发城镇空间主要是以城镇居民生产生活为主体功能的国 土空间,主要承担城镇建设和发展城镇经济 等功能的地域。城镇开发边界是规划期内可以

24、进行城镇开发和集中建设的 地域空间边界。根据城镇规划用地规模和国 土开发强度控制要求,兼顾城镇布局和功能 优化的弹性从严划定,明确建设用地控制规 模,合理预留发展空间。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三区三线评估优化调整”互不交叉3空间格局落用途海洋保护和利用控制线(沿海市县划定)Sfi海洋国土空间海洋生态空间、海洋生物资源利用空间、建设用海空间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围填海控制线海洋保护利用控制线 海洋生态保护红线、海洋生物资源保护线、围填海控制线3.4规划用途分区对市县全域国土空间进行规划分区,通过逐级细化规划分区落实上位规划总体要求、承接和传导规划 意图、落实国土空间用途管制要

25、求,为国土空间开发保护做出总体安排和综合部署。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农业农村发展区3空间格局落用途规划分区县域规划分区(13类)广州市域功能市域规划分区(7类)生态保护区、海洋特殊保护与保留区、永久基本农田集 中保护区、古迹遗址保护区,以及城镇发展区、农业农 村发展区、海洋利用区核心生态保护区、生态保护修复区、海洋特别保护区、 海洋渔业资源养护区、海洋保留区、永久基本农田集中 保护区、古迹遗址保护区,以及城镇集中建设区、城镇 有条件建设区、城镇生态控制区、农业农村发展区、海 域利用区、无居民海岛利用区、矿产与能源发展区有条件的市可直接采用13类分区”3空间格局落用途3空间格局落用途分

26、区图4要素配置重保护自然资源与生态保护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生命共同体奩识卿森林.河涌.湖库.海洋.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湿地.农田.矿产等自然资源系统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统筹自然资源要素明确重要生态功能区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地体系构建生态网络与廊道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资源类型目标指标管控要求森林资源森林覆盖率、林地保有鼠 森林蓄积量林地功能分区布局、林地保护红线林地用途管制、林地资源分级管控要求河湖水系水面率、水利建设目标、防洪控制目标等;河涌水系布局、贡点河湖管理范围(行 洪控制范围)、重大旖IJ工程布局等河湖空间用途管制、防洪排涝

27、、岛屿开发保护 等相关要求.耕地资源耕地保有星粮食生产功能区.贡要农产品保护区以 及其它重要农田集中区域;耕地占补平衡、耕地考核、农田改造和质量管 理要求。湿地资源湿地保有量、新増湿地面积、湿地恢复治理面 积.自然湿地保护率湿地区划布局、湿地生态保护红线湿地用途管控要求、湿地分级管控要求海洋资源海洋生态红线区面积占管理海域面积比例、自 然岸线保有率、近岸海域水质优良面积比例海洋功能区区划.海洋生态红线、海岸 带空间格局海洋功能区管控要求、海岸线功能管控要求、 海岛管控要求矿产资源矿产资源开采总最、矿产资源产岀率提高比例、 历史遗留矿山地质环境治理恢复面积矿产资源开发利用分区、地质环境保护 与恢

28、复治理规划分区矿产资源开采规划分区管控要求.开采准入管 理4要素配置重保护农林用地保护利用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其他农林地保护和利用农业结构调整和农业发展引导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落实耕地保有量和永久基本农田保 确定各类农林地资源供给总量,提 确定粮食生产功能区、重要农产品生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护任务要求,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 出结构调整以及布局优化的重点和 产功能区以及林业、牧业、渔业区发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备区,提出高标准农田建设和土地方向。展布局和指引。4要素配置重保护整治工程指引。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海域海島海岸带保护利用(涉海市县

29、编制)4要素配置重保护4要素配置重保护统筹海陆产业发展统筹海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沿海经济带产业发展。科学构建海岸带生态民障| 优化海岸带综合保护与利用空间格局严格海岸线管控,构建生态网络”统筹谋划海岸带资源开发和生态环境保 提升生态服务功能,创新生态产 护,优化形成陆海协调一致的海岸带空 品供给。 间格局。4要素配置促发展4.4产业发展和布局提出产业发展战略,明确产业结构、发展方向和重点。落实产业空间布局,集约产业 发展用地,统筹安排各类园区(开发区、产业聚集区等)。城乡开发利用镇村体系和村庄布局镇村体系明确城镇化模式及镇村体系结构,统筹安排城乡居民点的空间布局。村庄布局村庄类型:将县域(市辖

30、区)范围内的村庄划分为类型,分别提出发展指引,规划 村庄布局方案。城乡开发利用城市集中建设区发展方向研究确定城市重点发展方向城市空间结构优化空间形态,确定空间结构,并对城市组团进行功能定位与发展指引用地空间布局般市县应对各类建设用地进行详细安排,按照绿色低碳、集约紧凑、功能配套、职住平衡的要求,鼓励用地功能混合使用,营造城市多样性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管控城乡开发利用城市集中建设区城市功能分区(管控单元)规划100万人口以上的城市可采用城市功能规划分区进行结构性控制, 通过下一步编制分区规划,落实总体规划,为详细规划提供依据。“052平方公里为一个管控单元”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市功能分区

31、(管控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管控不同尺度和类型空间的 主号功能不同其土地利用号 向和要求也不同.各级规划要 抿据空间分区的主号功能.以 核心土地用谨为管控对象.制 罡差异化的琶控措施。建立分区.用途.指标.名录的管控体系管制策略名录管控居住生活区:按照城市居住区規划设计 标准15分钟生酒園居住区标准划定,以城 市次干略为主團合.配蛮设施完葩地区主写用途:转住用地(R )、中小学用世 (A33)口配毒用途;区级以下公共服穷设施(A)、 商业设施(B)、公园绿地(G).基础设 施(U)尊參考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15分仲生活 圈唐住区捋标核心指标:居住用地占比260%口品质指标:公共绿地1

32、0%设施用地15%. liming盖奉城市道路用地左右口冬约指乔分板块人均居住用地标准分板块張度宵控区间応小幵发单元规榄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管控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市功能分区(管控正面済单:允许区级以下公共服务设施、创:禁入污染产业以居住生活区为例4要素配置促发展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乡开发利用4要素配置促发展4要素配置促发展城市集中建设区五线控制明确二级控制线管控要求黄线一重大市政公用设施控制线髓一构性水域岸线绿线一构性防护绿地和大型公园绿地控制线紫线一历史文化街区及遗址.文物保护控制线红线主要道路和重要交通设施控制线。地下空间地下空间综合开发利用原则、区域和控制要求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

33、素配置强支撑4.62历史文化遗产与城乡景观风貌历史文化遗产及地方传统特色的保护与传承提出历史文化遗产及地方传统特色保护整体框架与保护要素,确定保护目标、保护原则、保护范围和总体要求。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指引划定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传 统村落、文物古迹保护区和控制范围,提出保护要求。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素配置强支撑4.62历史文化遗产与城乡景观风貌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素配置强支撑全提出城乡重要生态及景观廊道的布 局与控制要求。构建完整连贯的城乡绿地 系统。城乡风貌特色城市山水格局与城市设计水系与绿地系统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素配置强支撑乡形成山清水秀的生态田园人文环境。明

34、确城市形象定位和城市特色建 保持城市自然环境特色,提出优化结构性水系和绿地布城市集中建设目标,研究城市整体景观风貌 总体城市设计目标,构建高品 局,均衡布局公园绿地。特色格局。质公共空间网络。4.7公共服勢设施体系构建市(县)域公共服务设施体系,提出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目标,分层次、分类别明确配置要求。按照服务范围和服务人口规模合理均衡配置的原则, 依据城镇体系或镇村体系规划中确定的级别进行配置。依据人口规模和发展实际,从方便使用、有利建设的序号设施类型貝体设施名称1行政管理设施社区管理中心.派出所、社区居委会、物业 管理处2恳础教育设施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学前教育机构3医疗服务设施社区卫生服

35、务中心(站)、镇卫生院、村卫 生站.门诊部(所八 卫生室4福利养老设施老年大学教学点、社区助餐点.星光老人之5公共文化设施社区文化活动中心6体育健身设施社区体育中心、社区足球场、多功能运动场、 社区全民健身中心7商业务设施議场、银行分理处、通讯眼务点、便民商店、 菜市场.便利店.智能快递柜8市政公用设施垃圾压缩站、再生资源回收站、公共厕所八大类社区公共II務设施网络角度合理配置公共服务设施。城市隼中建设区22215 沖砂ga眩弦磁參勿2 “公构建区域、城市、片区级设施衔接配套的公共服务设 施网络体系,打造15分钟社区生活圈。4.8综合支撑体系市政基础设施综合交通系统4要素配置强支撑统筹重要交通

36、设施布局和廊道控制要求,明确 重要交通枢纽地区选址预控和轨道交通走向, 确定市(县)域综合交通体系。提出市政基础设施发展目标与策略,统筹布 局区域各类重大市政基础设施,控制并保护 重大市政设施廊道。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素配置强支撑明确主要设施廊道走向和路径及主要设施布 局,提出用地控制要求,形成布局合理、配 套齐全、功能完备、安全高效的城市市政基 础设施体系。乡因地制宜提出乡村道路系统布局原则和建设要求。分类引导乡村基础设施设置,鼓励共建共享。村提出城市综合交通体系发展目标和战略;确定城市隼中建城市对外交通设施和主要道路交通设施布局, 提出用地控制与交通组织要求;构建功能完善 的城市道路网系统

37、。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素配置强支撑4要素配置3(4要素配置4.8综合支撑体系公共安全体系智慧城市全明确主要灾害类型、自然灾害防治的重点区域以及防治目标和主要措施。明确抗震、消防、人防、防洪等防灾减 灾目标、设防标准、防灾设施布局与防 灾减灾措施。城市集中建设区划定涉及城市安全的重要设施范围、通道以及危险品生产和仓储用地的防护范 围,保障用水安全、能源供应安全,构 建城市安全和应急防灾体系。适度超前布局智能基础设施,建 立健全大数据资产管理体系。建 立城市市政基础设施数字化监管 体系。智绘商务数字校IS智藉旅游厂、智祭环保習燉物流Q馳交通智绘社区J智葱节鋼掰平安師应急系统0尤智绘城管平台3(5国

38、土整治5.1生态保护修复修复然保1矿山整 治修复山体 修复海洋生.态修复土壤污#染修复重要生态功能区明确全域生态保护修复的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方向与重点区域,分别针对各类生态 空间提出生态保护和修复要求、重点工程及重点项目。5.2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明确全域农村土地综合整治的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 方向与重点区域”规范开展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加强 农村存量低效用地评价和引导,提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 主要目标和重点领域。5.3城市更新明确实施城市更新范围的标准,划走规划期内实施城市更 新的范围,并提出城市更新的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提出 城镇低效用地再开发的目标任务、策略路径、重点方向与 重点区域,提出更新改造的重点工程、重点项目及时序安 排。6实施监管严管控规划管控体系与传导机制总体规划专项规划详细规划自治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自治区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市国土空间专项规划县国土空间专项规划乡镇国土空间专项规划f:城镇开发边界内编制I1控制性详细:规划! I:城镇开发边界外编制!村庄规划6实施监管严管控6实施监管严管控明确各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