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灯具结构设计_第1页
汽车灯具结构设计_第2页
汽车灯具结构设计_第3页
汽车灯具结构设计_第4页
汽车灯具结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汽车灯具结构设计汽车灯具结构设计 设计步骤设计步骤 一一. .灯具应满足的法规灯具应满足的法规 二二. .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三三.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四四. .材料与拔模角度材料与拔模角度 首先检查灯具在车身上的位置是否满足GB 4785-2007的要求,例如: 1、近光灯和远光灯是必装件, 同时要满足光色为白色。远光灯可选 择2只或4只, 发光面的可见度角应大于5。 2、近光灯数量为2只, 横向位置要求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基准 轴线方向上的视表面外缘到车辆外缘端面的距离应在400 mm以内, 在 基准轴线方向上, 两视表面相邻边缘间的距离应不小于

2、600 mm, 离地 高度5001200 mm, 几何可见度规定向上15、向下10、向外 45、向内10。 3、前转向信号灯为必装件, 光色为琥珀色, 数量2只。横向安装位 置要求在基准轴线方向上, 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视表面边缘, 到 车辆外缘端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大于400 mm, 在基准线方向上,两相邻 视表面内边缘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600 mm,离地高度3501 500 mm, 几何可见度规定向上15、向下15、向外80、向内45。 4、前雾灯为选装件。数量2只, 光色为白色。横向安装位置要求在基 准轴线方向上, 离车辆纵向对称平面最远的视表面上的点到车辆外缘端 面的距离应不大于400

3、 mm, 离地高度不小于250 mm, 在基准轴线方 向上, 整个视表面应在近光灯视表面最高点以下, 几何可见度为向上、 向下均为5, 向外45, 向内10。 灯具应满足的法规灯具应满足的法规 汽车前照灯配光屏幕说明汽车前照灯配光屏幕说明 GB4599-2007 近光灯配光屏幕近光灯配光屏幕 汽车前照灯配光屏幕说明汽车前照灯配光屏幕说明 B50L称作防眩点称作防眩点, 距前照灯距前照灯50m处迎面而来的车辆驾驶员眼睛的位置处迎面而来的车辆驾驶员眼睛的位置; 50R、75R分别代表本车右边距前照灯分别代表本车右边距前照灯50米、米、75米处路边的照度值米处路边的照度值; 25L及及25R分别表示

4、灯具前方分别表示灯具前方25米处的道路的左、右路边的照度值米处的道路的左、右路边的照度值; 区,又称为防眩区,表明车灯的眩目情况区,又称为防眩区,表明车灯的眩目情况 ; 区为过渡区,表示汽车区为过渡区,表示汽车 25米至米至50米范围内车道全宽的照明情况米范围内车道全宽的照明情况; 区称作近距离照明区,表示距车前区称作近距离照明区,表示距车前25米以内的道路照明情况米以内的道路照明情况 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 光束照射位置要求 1. 在检验前照灯近光光束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10 m的屏幕上时,乘 用车前照灯近光光束明暗截止线转角或中点的高度应为0.

5、7 H-0.9 H(H为前 照灯基准中心高度,下同)。机动车(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车除外)前照 灯近光光束水平方向位置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 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 350 mm. 2. 在检验前照灯远光光束及远光单光束灯照射位置时,前照灯照射在距离10 m 的屏幕上时,要求在屏幕光束中心离地高度,对乘用车为0.9H -1.0H ,机 动车(装用一只前照灯的机动车除外)前照灯远光光束水平位置要求,左灯 向左偏不允许超过170 mm,向右偏不允许超过350 mm,右灯向左或向右 偏均不允许超过350 mm. 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 远光远光 H为前照灯基准中

6、心高度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 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国标对前照灯光束照射位置的要求 近光近光 H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为前照灯基准中心高度 汽车常用灯泡汽车常用灯泡 目前最常用的灯泡: 远光H1、H4、H7、HB4 近光H1、H4、H7、HB3 雾灯H1、H3、H11、HB4 位置灯W5W、T4W 转向灯P21W、PY21W 刹车灯P21W、PY21/5W 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高度和宽度的计算方式为:高度和宽度的计算方式为: A(反射镜的总高度或者总宽度)(反射镜的总高度或者总宽度)+B(反射镜调整空间约合(反射镜调整空间约合30mm) +C(反射镜调整空间约

7、合(反射镜调整空间约合30mm ) +10*2(反射镜联动尺寸间隙)(反射镜联动尺寸间隙) +12*2(底座密封槽宽度)(底座密封槽宽度)+多余的造型尺寸多余的造型尺寸 在计算前组合在计算前组合 灯宽度或者高度时,灯宽度或者高度时, 如遇并列组合或者如遇并列组合或者 纵向组合的灯具时,纵向组合的灯具时, 要叠加其反射镜的要叠加其反射镜的 尺寸。尺寸。 1、独立的远光灯具透光面直径、独立的远光灯具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要大于90mm或者大于或者大于“H7”远光远光 中尺寸才能满足远光的配光要求。中尺寸才能满足远光的配光要求。 2、独立的近光灯具透光面直径、独立的近光灯具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要大于120

8、mm或者大于或者大于“H7”近近 光中尺寸才能达到近光的配光要求。光中尺寸才能达到近光的配光要求。 3、复合的远近光灯具透光面直径、复合的远近光灯具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要大于180mm或者大于或者大于“H4” 远近光中尺寸才能达到配光要求。远近光中尺寸才能达到配光要求。 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汽车前照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1、前雾灯的透光面直径、前雾灯的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要大于80mm,如遇特殊情况,透光镜尺,如遇特殊情况,透光镜尺 寸不得低于图中所示寸不得低于图中所示“前雾灯前雾灯”尺寸。尺寸。 2、转向灯、后雾灯、制动灯的透光面直径、转向灯、后雾灯、制动灯的透光面直径A要大于要大于60mm才能

9、满足才能满足 配光要求。配光要求。 汽车前、后雾灯、转向灯及制动灯配光的关键尺寸汽车前、后雾灯、转向灯及制动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1、远光、近光、前雾灯灯泡焦点、远光、近光、前雾灯灯泡焦点 距灯罩间的距离距灯罩间的距离D最低不得低最低不得低 于于120mm。 2、转向灯、后雾灯、制动灯灯泡、转向灯、后雾灯、制动灯灯泡 焦点距灯罩间的距离焦点距灯罩间的距离D最低不最低不 得低于得低于35mm 。 3、灯泡焦点与灯座的基准面间的、灯泡焦点与灯座的基准面间的 距离和灯座的基准面与灯泡插距离和灯座的基准面与灯泡插 脚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标准脚间的距离可以根据标准GB 15766.1-2008查出相应灯查出相应

10、灯 泡的尺寸。泡的尺寸。 汽车前、后雾灯、转向灯及制动灯配光的关键尺寸汽车前、后雾灯、转向灯及制动灯配光的关键尺寸 纵深的计算方式为:纵深的计算方式为: D(灯罩距灯泡焦点间的距离)(灯罩距灯泡焦点间的距离)+E(灯泡焦点与灯座的基准面间的距离)(灯泡焦点与灯座的基准面间的距离) +F(灯座的基准面与灯泡插脚间的距离)(灯座的基准面与灯泡插脚间的距离)+G(插接器的高度)(插接器的高度)+H (防尘盖的高度)(防尘盖的高度) 其它注意事项其它注意事项 1、无论是否使用LED光源,高位制动灯的透光面在垂直于灯的基准轴线 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应不小于2900mm2,其高度应不小于20mm。 2、回复反

11、射器的发光面在垂直于灯的基准轴线平面上的投影面积应不小 于2500mm2。 3、后雾灯与制动灯发光面之间的距离应不小于100mm。 4、灯具与周围零部件的最小间隙应不小于5mm。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通过调节机构通过调节机构, 灯光光束中心可灯光光束中心可 上下左右上下左右摆动摆动 向左向左4 4度度 向下向下3 3度度 向右向右4 4度度 1、调节方式:、调节方式: 1、调节螺杆:最经济,最常用、调节螺杆:最经济,最常用 2、齿轮传动:当灯光调节受车体空间位置限制时、齿轮传动:当灯光调节受车体空间位置限制时 3、步进电机来调节:自动化、步进电机来调节:自动化

12、 ,制造成本较高,制造成本较高 4、自感应随动调节:高档轿车上使用,制造成本很高、自感应随动调节:高档轿车上使用,制造成本很高 2、调节范围:、调节范围:向上向上3 3度度 一个固定点一个固定点, ,两个调光旋钮两个调光旋钮 球头为一球头为一 个固定点个固定点 调节上调节上 下的调下的调 光旋钮光旋钮 调节左调节左 右的调右的调 光旋钮光旋钮 连线夹角连线夹角90 3、螺杆调节方式说明:、螺杆调节方式说明: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当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上下移当转动调节螺杆,调节螺母上下移 动,带动反光镜旋转动,带动反光镜旋转,这样就实现了这样就实现了 灯光照射

13、方向的偏转灯光照射方向的偏转 10mm 可以调整可以调整 5度度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4、螺杆调节检查:、螺杆调节检查: 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前照灯光束调节的方式及范围 调节螺杆调节螺杆 的方向的方向 调节螺杆调节螺杆 的方向的方向 在设计螺杆调节时要注意,在用螺在设计螺杆调节时要注意,在用螺 丝刀调节的方向上不能有任何遮挡。丝刀调节的方向上不能有任何遮挡。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透气盖尺寸透气盖尺寸灯壳配合尺寸灯壳配合尺寸 在车灯内拐角等处常常存在死区或气流迟滞区域,水汽在此区域形成的雾珠, 长时间不能消除;此时就需要设计透气孔来透气。下面是几种常

14、见的透气盖 和透气管尺寸,以供参考: 克莱斯勒后尾灯克莱斯勒后尾灯 透气管尺寸透气管尺寸 灯壳配合尺寸灯壳配合尺寸 前大灯前大灯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透气管尺寸透气管尺寸灯壳配合尺寸灯壳配合尺寸 克莱斯勒后尾灯克莱斯勒后尾灯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透气管尺寸透气管尺寸 灯壳配合尺寸灯壳配合尺寸 江淮重卡江淮重卡 方大灯方大灯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透气管尺寸透气管尺寸 灯壳配合尺寸灯壳配合尺寸 华泰圣达菲华泰圣达菲 后雾灯后雾灯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透气管尺寸透气管尺寸 灯壳配合尺寸灯壳配合尺寸 前雾灯前雾灯 透气孔的设计透气孔的设计 材料与拔模角度材料与拔模角度 1 1、

15、材料与壁厚的选择、材料与壁厚的选择 塑胶零件的壁厚对零件的质量影响很大,壁厚过小时成型的流动阻力大,大形复杂的零 件就很难充满型腔,塑胶壁厚的最小尺寸应满足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脱模时能经受脱模机构的冲击与震动 装配时能承受足够的紧固力 塑胶零件规定有最小壁厚值,它随塑胶品种牌号和零件大小不同有不同,对于外壳零件, 通常情况下灯罩采用PC、 ABS、PMMA或者PC+ABS;灯壳采用PP;反射镜采用BMC; 装饰框采用PETPBT。壁厚通常为:2.0-3.5mm(大多数情况下我们会取3mm),同一个塑胶 零件的壁厚尽可能一致,否则可能会由于壁厚不均而产生壁厚处缩水。 2、拔

16、模斜度的设计、拔模斜度的设计 由于塑件在模腔内产生冷却收缩现象,使塑件紧抱模腔中的型芯和型腔中的凸出部分, 使塑件取出困难,强行取出会导至塑件表面擦分,拉毛,为了方便脱模,塑件设计时必须考虑 与脱模(及轴芯)方向平行的内、外表面,设计足够的脱模斜度,灯具上一般为1度-1.5度。 在设计有纹路的地方,设计斜度时要大0.5度,各供应商都有自己的纹板。 3 3、灯具中柱子的设计、灯具中柱子的设计 3.1 3.1 柱子的拔模及高度:柱子高度大于10mm时,通常都用司筒顶出,所以其拔模斜度可 以取得很小或0度。可以把内孔取为0度,外表面取为0.25度。柱子高度小于10mm时, 模具上可能用镶件,拔模斜度

17、可以把内孔取0.5度,外表面取1度。 3.23.2 柱子的大小尺寸:由于高度大于10mm的柱位通常是用司筒顶出,柱子的外径和内径 就有限制。 常用的司筒的外径系列为:4.0、4.5、5、6、6.5、7、8、10、12 常用的司筒针系列为:1.5、2.0、3.0、3.5、4.0、4.5、5.0 其对应的关系如下表格。 材料与拔模角度材料与拔模角度 柱位的内径是由司筒针磨小而得到的,由上表可以看出,我们不要设计壁厚小1.0mm 的柱子,也最好不设计外径不是标准值的柱位。 3.3 防缩水处理:为了防止出现缩水,需要在柱子根部减胶,同时把司筒针加长。所以对于 壁厚为3mm,柱子直径大于等于6mm时M3

18、自攻螺订)为防缩水,在模具加工时先在柱子根 部减胶。 4 4 加强筋的设计加强筋的设计 加强筋的作用是增加塑胶零件的强度,和避免零件变形,如果单用增加壁厚的办法来 提高塑胶零件的强度,常常是不合理的,其一是容易出现缩水,其二是提高了注塑成本, 加强筋不要设计的过厚,否则容易在其根部出现缩水,也不要太薄,太薄了易出现走胶不 齐。推荐的厚度为: 前组合灯和后组合灯:加强筋根部厚度小于壁厚的1/2.筋的顶部厚度不要小于1mm。. 其它灯具:零件加强筋根部厚度小于壁厚的2/5,筋的顶部厚度不要小于0.8mm。 材料与拔模角度材料与拔模角度 关于加强筋的拔模斜度:对通常的加强筋,其两侧的拔模斜度可按以上厚度要求取。 对于高度有特别要求的加强筋,可于取两侧0.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