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怎样养蝎子课稿.doc_第1页
人工怎样养蝎子课稿.doc_第2页
人工怎样养蝎子课稿.doc_第3页
人工怎样养蝎子课稿.doc_第4页
人工怎样养蝎子课稿.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3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人工怎样养蝎子一、蝎子的养殖设备及养殖形式(一)、盆养:选内壁光滑的瓷盆或塑料盆,在盆底垫有1 至 2 寸厚的土,拌水压平、压实,然后在土上面用砖块或瓦片或土坯垒成留有许多缝隙的假山供蝎子栖息。(二)、箱养、没有放过化学农药的废旧包装箱均可使用,大小不限,养殖方法与盆养一样, 不同的是箱内壁四周钉有 2 寸宽的塑料布, 以防蝎子逃跑, 凡是光滑面,蝎子爬不动,跑不了。(三)、池养、用砖池或水泥池都能养殖(室外养殖要搭棚盖,以防雨水),规格视引种数量而定,一般池长1 米,宽 0.6 米,高 0.5 米,在池底垫有1 至 2 寸土拌水压实,压平。在压实的土上面又垒有蝎窝,池口四周边缘钉上条宽为 2

2、 寸左右的塑料薄膜条。(四)、坑养、坑养形式在北方较为普遍,建坑深度为 1 米,面积大小视投养蝎多少而定,挖好坑后,也要用瓦片和碎石垒于坑内,供蝎子活动,防逃方法参照池养防逃措施。 坑养的优点是利用坑内适度的潮湿的空气, 满足蝎子对空气湿度的要求。(五)、架养、居住条件比较紧张的养殖户,可利用空间,饲养管理也比较方便。制造养殖架可采取任何木材作框架,规格大小根据空间位置而定,一般长 3 米左右,宽为 0.5 米,每层高 0.5 米,其它同池养方法一样。(六)、墙养、房养,散养缸养参看尾面图。(七)加温养殖(1)、加温设备,用煤炉、火墙、电暖气、水暖气等,无论结采用那种加温方式,温度和温度都要达

3、到要求, 同时加温方式和规模取决于饲养数量, 要求薄膜布封窗,不能有漏洞和缝隙,职用煤炉加温,要通过铁皮做成烟道排出烟气,为了使热量最大限度地散发在室内, 管道宜长些, 尽量多拐几个湾, 如果饲养量大,可采用透明塑料大棚养殖, 棚内用瓦片土坯等垒假山, 棚体规模和构造可因地制宜,就地取材,为了加强保温,棚外可加设风障,薄膜加盖蒲帘,整个棚体要严密,蝎子对恒温要求不高,一般昼夜温差范围为 5 -8,根据外界气温变化及温室内的温度情况适时调节火候, 增温或降温, 一般白天开炉增温, 晚上加足燃料即可,恒温温度在 35 -38,空气相对温度 60%-75%(在北方加温时间长些 120 天-150 天

4、,在南方有的一些地方无须加温) 采用加温方法, 就可以打破蝎子冬眠的习性, 一年四季照常生育繁殖, 8-10 个月仔蝎便可以长成蝎, 母蝎在一年之中便可以繁殖。(2)、常温养殖,从清明到白露是蝎子全年生长繁殖的最好时期,清明节前后气候逐渐回升, 消化能力也不断加大, 夏至至处暑期间活动最为活跃, 是生长繁殖交配的高峰期, 秋分至霜降气温逐渐下降, 其间蝎子食量猛增, 尽量吃饱肚子,并把所获取的脂肪性营养贮积起来,以便供给休眠期和复苏期的营养消耗,气温开始上升,蝎子开始苏醒出垫。二、蝎子的生活习性蝎子喜欢阴暗潮湿,怕风,怕光(活动场所偏湿些,栖息穴窝稍干燥些),昼伏夜食,下午 6-8 时左右活动

5、觅食,生长繁殖的最佳温度 35 -38,空气相对湿度 60-75%, 5以下处于休眠状态,(零下 25的地方,只要蝎子在窒内养殖或在 1 米深的地下坑养殖,都不会冻死),蝎子的寿命8-9 年,生育能力 6 年左右,每平方米密度为800 只左右。三、饲养管理(一)、(1)、春管:春季要注意惊蛰前后的管理,这时气温较低蝎子虽然开始复苏,但是活动能力差, 消化能力不强,过早给食往往使蝎子消化不良一般 5 天供食一次。(2)、夏管:夏季是蝎子的活动旺季,除注意供给足够的食物外,还要注意卫生,发现腐烂的尸体及没吃完的腐饲料清理出去, 每二天投食一次, 并要给水喝,把碗口大的海棉用水浸湿放在窝内或用砖头瓦

6、片浸湿放进去都行, 在养蝎室在无风的天气,应打开窗门,以便通风。(3)、秋管:八九月份产出的幼蝎,入冬前要做好分群工作,多喂动物性饲料,增强体质,储备体内能量,其它各龄也是如此以便越冬,并要注意降低活动场地的温度。(4)、冬管霜降以后,随着温度下降,钳蝎停止活动和吃食,开始进入冬眠,冬眠后要注意防冻工作。(二)、不同蝎龄的管护:(1)、幼蝎的管理,小蝎出生后约 5 天(当 35 -32时)在母背上蜕第一次皮,成为二龄蝎,再经 5-7 天离开母背,刚离开母背的小蝎,食欲大振,投食必须充足,小蝎在 48 小时内便可以吃掉约 20 毫克的小虫, 以后吃的次数减少, 大约 1 个月内可吃小虫约 6 只

7、(每只按 8-10 毫克计)小蝎体重增加 24 毫克,一般投喂小黄粉虫,小地鳖虫,或蝇子类等。(2)、成蝎的管护,在生长的产仔的过程中,成蝎对饲料的质量和量要求比较高,这时一般以昆虫,肉食为主,增加供料的次数, 7-8 月母蝎陆续产仔,产后成蝎要雌雄混养便于交配。 产仔时温度一般在 35-38 度,在这样的温度范围内,不但产仔快,产后幼蝎成活率也高,母蝎产仔前不要受到惊挠以便顺产。(3)、蝎子交配在一窝蝎子中,要求比例 1:2 即 1 公 2 母,实际蝎子交配生理是一条雄蝎 1 次只能和 1 条雌蝎或二条雌蝎子交配, 蝎子生太平衡本身就公少母多,原因是在交配过程中雄蝎有时被雌蝎咬死。四、蝎子的

8、繁殖蝎子为卵胎生,受精卵在体内约40 天完成胎胚发育,产出仔蝎,蝎在胎胚发育过程中需要温暖的环境,在临产时,第三,四足伸直,第一,二对足向内合抱,头胸部及前腹部向前倾斜近于地面,栉板下垂,生殖打开,小蝎依次产于两步足合抱内, 一般不接角地面, 每产 4-5 只为一批,小蝎刚娩出时,附肢和尾部折叠于腹部, 形成一个椭圆形, 像大米料一样, 当小蝎体表的液体干后,便伸展活动,沿着母蝎的头胸部和触肢爬至母背上,环境适宜,母蝎每间隔半小时左右产仔一次。蝎子一般一胎可产 30-50 只不等,也有产 20 多只的,一般平均产 30 只左右, 在产仔时如受到干绕,有的母蝎将小蝎抛掉,产完小蝎,最后还产下几粒

9、高粮米大小的黄褐色颗粒, 这是死胎,有时所产的小蝎长时间不见活动,这是死籽,主要是环境长期于燥在临产前受到损伤或其它物理性伤害所致。蝎子在负籽其间不吃不动,全神贯注在临护着它的幼仔,免受意外伤害,若小蝎离去,母蝎会用强大的触肢将小蝎轻轻的钳住, 诱导它重新返回背上, 特加别在产仔前一定要母蝎吃饱。 小蝎在母背阶段, 不吃不喝,靠体内的卵黄为营养,一龄小蝎体重长一厘米,乳白色,体胖有规则地排于母背上。五、交配和产后管理蝎子在交配期能量消耗较大, 因此在交配前, 对雌雄蝎供给充足的,营养丰富的食物, 促使蝎子受精后的胚胎迅速发育成长, 雄蝎继续能给其它母蝎交配。雌蝎在产仔前,进食量小,不爱活动,母

10、蝎产后的负仔期间,一般不吃不动,伸出两只触肢,竖起尾刺,保护着背上的仔蝎,这时要保持一个安静环境,不要惊动,产后 7 至 10 天左右,仔蝎离开母背,独立生活,这时给于充足的食物,使母蝎恢复体力,为再次繁殖打基础。当仔蝎离开母体后,发现有前腹部干瘦的母蝎外出活动这即是繁殖后的母蝎, 用夹子或竹筷夹出来, 连续几个晚上可将大小蝎分离出来, 也可利用自动分离滑梯, 就是指大蝎池前面设一玻璃档板,玻璃档板与小池地面留一细缝, 只有小蝎能通过细缝进入大蝎池, 从而使大小蝎分离。蝎子产仔时,把临产蝎放在一个容器,随时观察,发现产下仔蝎爬上母体背部及时用筷子或夹子在母蝎尾巴上一夹,放在另一个养殖器内, 养

11、殖器内垫土,上面放几个小石块或小纸团盖上纸板,作用是进出的背仔蝎行走放便,不易掉背,同时要投放饲料让母蝎子吃,这样过10-15 天小蝎子脱离母体独立生活,投放小饲料,并把大蝎排出放在大群内。六、蝎子的饲料来源(1)、透捕鲜活虫,可采用荧光灯或黑光灯,灯下装积虫漏斗,漏斗下口通入集虫箱,诱虫季节一般从谷雨到霜降,诱虫时间在晚8-12 时。(2)、食饵诱捕法,此法多用来诱获鼠妇虫,凡在阴暗潮湿并有食物碎屑的地方,都有大量晒息潮虫,所以在潮虫经常出没的地方,将搪瓷盆卧放到地下,沿口和地面相平,内放炒熟的黄豆粉,麦或食物碎屑、菜叶等,每晚都能诱到一定数量的潮虫。(3)、地鳖虫饲养方法,用砖池或木箱在饲

12、养在池或箱的四周钉塑料布条的一圈,以防虫子逃路,池内填入 10-13 厘米厚的肥沃的土,将地鳖虫或,卵鞘分别引入池内,池上加盖防雨遮光,池中土经营保持湿度,使卵鞘自然孵化,每隔 3-5 日往池内投放适量的青饲料一次,视其繁殖,生长状况,定期筛迁收获后投放于各龄养蝎器内,任其自山采食。(4)黄粉虫的养殖方法(面包虫),成虫:长椭园形,背面为黑褐色腹面为赤红色,幼虫:长圆筒形,体壁光滑,有弹性,黄褐色蛹:初为乳白色,双后逐渐变为黄色, 经常浮在饲料表层, 黄粉虫从卵产出到性成熟约70 天。0以下休眠, 25 -32生长发育加快,幼虫经蜕皮8 次变成虫蛹,蛹在25左右经一周后变为成虫,蛹期需放在通风

13、干燥的环境中。黄粉虫属杂食性, 吃麦夫、玉米皮、面、谷物类、蔬菜瓜果,梧桐叶,豆科植物经及各种昆虫体等。养殖设备用塑料盆,或做长 0.6 米,宽 0.5 米 ,高 0.15 米木箱 ,底部用纤维板或交合板 ,在箱的四周钉上塑料布条 ,或用油漆涮光滑 ,以防逃跑 .需要木箱数量视其养殖黄粉虫多少而定 , 投放饲料如表皮的厚度应在 1 寸以内 ,因黄粉虫本身饲养密度大产生热量 ,太厚易发热 ,投放饲养要看吃完没有 ,如吃的都拉成屎 (颗粒状 )应及时筛出去再加喂饲料。成虫的养殖木箱与幼虫的木箱大致相同,不同的是成虫养殖箱底部钉铁网,网孔 2-3 毫米,使成虫将卵产于网筛下面,网筛下面垫一层接卵纸,

14、过一周孵化出来小虫子再倒入养殖器内投喂饲料,幼虫、蛹、成虫,要分开饲养,以免相互殊杀。对于死去的幼虫,成虫,蛹要及时清理出去。以免腐烂变质,并及时清理筛掉幼虫的蜕皮壳和粪粒。(5)稻草育虫,把稻草切成 2-3 厘米长,晒干用开水浇汤,然后埋入 15 厘米深的土坑,盖上 6 厘米厚的污泥,再用污泥土封好封严,每天堆上浇一次水,半月左右,翻开采集,采集完照常封好,再浇水,可连续用4-5 次。(6)其它方法还有牛粪育虫,人工养殖蚯蚓,人工养殖蝇蛆等,各类动物肉及下脚料等。(7)植物饲料,糖、麦夫,面类,这类饲料不能直接投喂,像蒸馍一样蒸熟。弄碎和动物饲料混合在一起或炒熟混合投喂。七、种子的引进及投放

15、方法在北方以春夏秋引种为宜, 在南方一年四季除元月份外,其余时间都能引进, 引进蝎种时最好引进近年优化的品种, 到外地引进主要向人工养蝎的单位和个人购买; 如引进的种蝎不同一场所, 需在种蝎合群前一周内,各喷洒有同一气味的物质,以便合群后互相认可,避免撕杀,咬斗。八、蝎子的病害防治及天适敌(1)黑腹病,蝎子患此病后导致前腹部变黑而死亡,其病多系蝎子吃过不清洁发臭的食物或水而引起的,防治办法,主要是讲究卫生,清除烂泥或污水。(2)黑霉病,因窝内湿度过大所致。主要症状表现为:足步不能紧缩,后腹不能蜷曲,全身柔软,行动呆滞,不吃食物,前腹面有小黑斑点。可用0.25 克的金霉素片,研粉加水 400 毫

16、克,夹着病腹强迫其饮用药水,连续3-4 天。同时用 0.1%高猛酸钾喷洒。(3)干枯病,蝎子患此病后,尾巴枯萎发白,无光泽,主要原因因为蝎窝内缺少水份,过于干燥,长时间得不到水,防治办法,应及时采取给蝎供给水份,并保持窝内一定的湿度。(4)消枯病,蝎患此病后,常表现身体干燥无光,不爬行,失去平衡,遇食倒退呈恐惧装,主要原因是窝土过干,蝎子过份饥饿后暴食引起的,可用酵母3片和土霉素 1 片研粉加水,夹着病蝎后腹部强迫饮其药水,每天两次,持续3-4天。(5)天敌有鼠,蚂蚁,壁虎等,在养蝎场所内不能有老鼠及壁虎,蚂蚁的防治方法,用开水或农药,肥皂水灌入蚁穴,并捣毁。如在墙缝里,可用针管注入敌敌畏用水

17、泥堵塞。 也可用氯丹粉 50 克加粘土 25 克,用水调成浆状, 用毛笔或刷子蘸上后,在蝎子栖息的周围划一条线即可。也可用肉骨,糖屑等诱杀。九、蝎子的采收与加工(一)采收池养、坑养、箱养和架养的采集方法是:用笤帚将蝎窝内的蝎子扫入铁小簸箕内, 倒入塑料盆或桶内, 再将窝内的瓦片逐块掀起全部扫出来, 然后再按原样放好, 再把选留的种子投进去其余的都可加工。 大型养殖及房养的收捕办法是:用喷雾器将白酒洒喷于蝎房内,关闭好门窗,仅留墙基脚两个出气孔,经过半小时左右, 蝎便会从出气孔逃窜出来, 在出口处放一个大塑料盆, 蝎子鱼贯而出,掉入盆内。(二)加工(1)淡全蝎的加工方法:淡水蝎也叫清水蝎,首先把

18、蝎子倒在盆内,加凉水把蝎子淹没为止,过 4 小时后捞出,倒在开水锅内,水的多少淹没蝎子为止,用沸水煮 25 分钟左右,捞出晒干或阴干,然后装在纸箱或无毒的袋内待售。(2)咸全蝎的加工方法,咸全蝎也叫盐蝎,先把食盐用沸水容解待凉后把活蝎子倒进去盐水淹没为止,浸泡 6 小时左右(每 10 斤蝎子用食盐 3 斤),然后把盐水及蝎子同时倒入锅内,用沸水煮 20 分钟左右便可捞出,摊在草席上,放在通风处阴干待售,不能放在阳光下暴晒这样会起盐霜。十、蝎子蜇伤后的处理方法(1)用浓肥皂水或洗衣粉浸洗伤处 5 分钟,疼痛感便会减轻,再继续泡半小时,则痛感会消失。(2)用浓度较大的高酸钾水浸洗伤处。(3)用活蜘蛛或蜗牛捣碎敷伤处。(4)用清凉油涂伤处。(5)用活蝎两条捣烂,拌菜油或花生油涂敷。(6)用中药附子磨碎后加醋凋成法涂敷。十一:提取蝎毒方法简单的取毒方法是: 用一金属夹紧紧夹住两个触肢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