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案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_第1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外的交往与冲突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葡萄牙攫取澳门的居住权等基本史实,掌握明朝对外关系的概括2.通过学习,培养识图、观察和分析图片及史料的能力。通过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分析,培养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戚继光抗倭背景、功绩和取胜原因的学习和分析,综合评价戚继光为民族英雄,以提高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学习重难点】郑和下西洋、戚继光抗倭。【自主学习】l 一、郑和下西洋1、目的:为加强_,_命郑和下西洋2、过程:_年从_ _出发,到 年,郑和先后_次下西洋,到过亚非_个国家地区,最远到_比欧洲航海家早_.3、交往:郑和船队受到各国热烈欢迎,以 和 最受当地人喜

2、爱;换回珠宝、香料和药材等。4、意义:郑和远航,促进了_加强了_5、地位:比欧洲航海家的远航早 多世纪;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 。l 二、戚继光抗倭1、倭寇:元末明初,日本的_、_ 和_经常骚扰我国沿海地区,沿海居民称他们为_,明朝中期,东南沿海的奸商勾引倭寇上岸危害沿海人民。2、戚继光抗倭:_组建的抗倭队伍,纪律严明,英勇善战,人称_,在_九战九捷,荡平了_的倭寇,后来,又与明军剿灭了_、_的倭寇。3、评价:_是中华民族的民族英雄。(_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并取得胜利的斗争)l 三、 葡萄牙攫取澳门居住权1、侵略: 世纪欧洲殖民者开始侵略活动; 年,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

3、权;2、_年12月20日,中国政府恢复了对澳门行使主权。【合作探究】1、 郑和下西洋的条件有哪些?2、阅读材料: “自永乐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 (观夫海洋,洪涛接天,巨浪如山,而我之云帆高涨。昼夜星驰涉彼狂澜若履通忂”(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永乐三年”指哪一年?当时的中国皇帝是谁?(2)郑和先后几次远航?他到过多少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哪里?(3)“奉使西洋”有何历史意义?3、阅读材料:“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请回答:(1)这是谁的诗句?用一句话来评价这个人物。(2)材料中的“夷岛”是指什么地方?这里的“海波”喻指什么?(3)海波”“平”了吗?“我” 平息“海波”的原因有哪些?(4) 你认为材料中的“我”有什么高尚品德值得学习?4、请列举明朝时期中外关系中冲突的典型历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