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依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B不能仅依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是否有结构,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2下列关于科学研究与所用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抽样检测法C凋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样方法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取样器取样法3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比生长素类似物
2、效果更好、更稳定B在动物体内,只能在作用部位检测到激素的存在,其他部位检测不到C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以及血糖都可以直接被胰岛B细胞相应的受体识别D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清除,该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4如图是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据图可以看出,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C从图可以肴出,雌激素是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D雌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的5下列据图所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细胞正常分裂,A与a、B与b都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进入两个子细胞B若图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
3、染色体组,其2和3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C图圈部分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图b时刻后,机体仍可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6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特定的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如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数地点植物地点A(山脚)地点B(山腰)地点C(山顶)地点非生物因素地点A(山脚)地点B(山腰)地点C(山顶)草359风速低高高蕨类758土壤湿度/%483515灌木1542土壤的有机质/%653825松树020土壤深度/cm30010015落叶树2050土壤气量/mgkg1944523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
4、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大D依据数据判断地点C的动物分布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3分)7苎麻俗称“国草”,苎麻纤维所制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1)苎麻的葡糖基转移酶能催化纤维素合成,该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2)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与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在温度
5、为40的条件下,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源是若温度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原因是(3)为解决苎麻纤维颜色单一的问题,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对苎麻进行了改良,其基本流程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构建重组质粒时,需要用到酶,质粒的端会和切出的目的基因的端(填或)相连接苎麻茎尖细胞通过(填生物技术名称)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力的证明了及时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性8蛋白质折叠是将肽链折叠形成特殊的形状,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定功能的过程不正确折叠的蛋白质会对细胞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细胞拥有一套完整的折叠助手“工厂”,这种折叠助手就是分子伴侣,图一示
6、触发因子(TF)的分子伴侣的工作过程研究表明,在合成的起始阶段,核糖体可以预防多肽链进行折叠缠绕在翻译的过程,触发因子(TF) 可以结合至核糖体和延长的多肽链上,保证延长的多肽链不要过早折叠以保证蛋白质折叠的高效性(1)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目的是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从而呈现出特定功能(2)由图一可知,触发因子(TF)在抑制初生多肽链过早折叠的功能上与核糖体是(协同/拮抗)作用(3)图二含有核糖的有(填标号)(4)图二所示过程主要发生在哪类细胞?阐述理由(5)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三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AT,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
7、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多项选择)A图三基因H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BDNA片段GC碱基对含量高,则热稳定性高CDNA、酶、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模板D图三基因N转录以a链为模板9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2)图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该果蝇经减数分裂至少可以产生种配子(3)多对如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的长翅与残翅之比接近2:1,其原因可能是(4)研究发现果蝇的IV染色体单体(缺失1条IV染色体)能够存活下,产生单体果蝇的变异类型为据不完全统计,迄今未发现其它
8、染色体缺失一条的果蝇,从基因的角度分析其原因可能是(5)已知果蝇III号染色体上有控制黑檀体和灰体的基因,将黑檀体无眼果蝇与灰体有眼果蝇杂交,获得的F1代均为灰体有眼果蝇将F1代雌雄果蝇自由交配,F1代表现型为灰体有眼、灰体无眼、黑檀体有眼、黑檀体无眼,且其比例接近于9:3:3:1,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不在号染色体上将有眼无眼基因与位于II号染色体上的基因重复上述实验时,若实验结果与上述实验结果类似,则说明控制有眼无眼的基因可能位于染色体上2016年天津市河东区高考生物一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6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18分)1据图分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可以依据细胞是否含
9、有结构,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B不能仅依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判断乙是否为植物细胞C用电子显微镜观察不能区分细胞甲和细胞乙是否为原核生物D根据细胞是否有结构,可将甲乙丙三种生物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两个类群【考点】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专题】模式图;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分析】1、由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原核生物,由真核细胞构成的生物叫真核生物;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原核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没有核膜、核仁和染色体,原核细胞只有核糖体一种细胞器,但原核生物含有细胞膜、细胞质等结构,也含有核酸和蛋白质等物质2、分析题图:甲图细胞没有被核膜包被的成形的细胞核,属
10、于原核细胞(细菌细胞);乙图细胞具有细胞核、液泡、叶绿体等结构,属于高等植物细胞;丙图没有细胞结构,属于病毒;题图为线粒体,是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题图是叶绿体,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场所;题图是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是细胞代谢和遗传的控制心【解答】解:A、结构为线粒体,甲是原核生物,细胞没有线粒体,因此判断甲是否为需氧型生物,不能依据细胞是否含有结构,A错误;B、结构为叶绿体,是植物细胞特有的结构,但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细胞都含有叶绿体,如根部细胞,B正确;C、题图的甲、乙具有细胞结构,根据是否含有结构细胞核,可将甲、乙分为真核生物和原核生物,C错误;D、丙为病毒,没有细胞核,但病毒不是原核生物,也
11、不是真核生物,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结合几种细胞和细胞器的结构模式图,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的知识,考生识记细胞的结构和功能、明确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形态结构的异同是解题的关键2下列关于科学研究与所用科学方法对应错误的是()A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同位素标记法B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抽样检测法C凋查作物植株上蚜虫的密度样方法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取样器取样法【考点】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估算种群密度的方法;探究培养液酵母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土壤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专题】正推法;遗传物质的探索;种群和群落【分析】1、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包括格里菲斯体内
12、转化实验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其格里菲斯体内转化实验证明S型细菌存在某种转化因子,能将R型细菌转化为S型细菌;艾弗里体外转化实验证明DNA是转化因子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的放射性物质3、许多土壤动物有较强的活动能力,而且身体微笑,因此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记重捕法进行调查在进行这类研究时,常用取样器取样的方法进行采集、调查即用一定规格的捕虫器(如采集罐、吸虫器等)进行取样,通过调查样本小动物的种类和数量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解答】解:A、艾弗里在肺炎双球菌的
13、体外转化实验的过程,设法将S型细菌的各种成分分离开,然后单独的、直接的观察它们的转化作用,并没有涉及同位素标记法,A错误;B、在研究酵母菌种群数量变化的实验,采用了抽样检测法,B正确;C、由于蚜虫的活动能力较弱,因此采用样方法调查种群密度,C正确;D、土壤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用取样器取样法,D正确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究历程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实验结论;了解基因在染色体上的探究历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3下列与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说法,正确的是()A生长素比生长素类似物效果更好、更稳定B在动
14、物体内,只能在作用部位检测到激素的存在,其他部位检测不到C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以及血糖都可以直接被胰岛B细胞相应的受体识别D癌变前的衰老肝细胞能被由肿瘤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清除,该免疫反应属于体液免疫【考点】神经、体液调节在维持稳态的作用;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的作用【专题】正推法;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免疫调节【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回顾和梳理动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内容,认真分析各个选项,即可正确判断作答【解答】解:A、生长素类似物比生长素效果更好、更稳定,A错误;B、在动物体内,激素随体液运输,在作用部位发挥作用,在其他部位可以检测到相关的激素,B错误;C、血糖调节是神经
15、体液调节,胰岛B细胞可以作用效应器识别神经递质,甲状腺激素能提高细胞的代谢水平,说明胰岛B细胞表面含有甲状腺激素的受体,胰岛B细胞能直接感受血糖浓度的变化,C正确;D、抗原引发的免疫反应清除衰老是细胞,属于细胞免疫,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的植物生命活动的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属于档题4如图是某种雌激素分泌及作用机制模式图据图分析错误的是()A据图可以看出,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B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C从图可以肴出,雌激素是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D雌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复制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的【考点】动物激素的调节【
16、专题】模式图;神经调节与体液调节【分析】由题可知,该图是雌激素分泌机制模式图,所以C是卵巢,可知,A是下丘脑,B是垂体,a是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是促性腺激素,c是雌激素c可通过反馈作用抑制下丘脑A和垂体B的分泌作用雌激素本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结合后的复合物通过核孔进入细胞核,启动基因的表达过程【解答】解:A、据图可以看出,激素C对于器官A和B的作用,故可以看出,雌激素的分泌存在反馈调节机制,A正确;B、据图可知:雌激素有2种受体,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导致细胞质受体和细胞核受体差异的直接原因是蛋白质结构不同,根本原因是合成这两种受体的基因不同,B正确;C、雌激素本
17、质是固醇,可通过自由扩散进入细胞内与受体结合,从图可以肴出,雌激素是进入细胞后发挥作用的,C正确;D、从图可以看出,雌激素是通过影响DNA的转录过程影响细胞代谢的,D错误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生命活动调节内容,意在考查考生能从课外材料获取相关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5下列据图所作的叙述,正确的是()A若图细胞正常分裂,A与a、B与b都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进入两个子细胞B若图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其2和3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C图圈部分表示胞嘧啶脱氧核苷酸,是D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D图b时刻后,机体仍可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考点】细胞的减数分裂;细胞
18、有丝分裂不同时期的特点;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的作用【专题】坐标曲线图;模式图;有丝分裂;减数分裂;DNA分子结构和复制;免疫调节【分析】根据题意和图示分析可知:甲图表示在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发生了交叉互换;乙图表示有丝分裂后期;丙图表示DNA分子结构片段;丁图表示体液免疫抗体含量的变化【解答】解:A、由于发生了交叉互换,所以甲图细胞正常分裂,B与b随同源染色体分离而进入两个子细胞,但A与a仍位于一条染色体上的两条染色单体,A错误;B、2和3属于同源染色体,不可能存在于同一个染色体组,所以乙图状态下的细胞含有4个染色体组,且2和3存在于不同的两个染色体
19、组,B错误;C、一个脱氧核苷酸由一分子磷酸、一分子五碳糖和一分子含氮碱基组成,丙图圈部分的磷酸分子属于鸟嘌呤脱氧核苷酸,不属于胞嘧啶脱氧核苷酸,C错误;D、丁图b时刻后,体内仍有记忆细胞,所以机体仍可具有相应的免疫能力,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以不同图形为背景,综合考查学生从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和对知识的理解迁移能力,难度等6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特定的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如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物种数地点植物地点A(山脚)地点B(山腰)地点C(山顶)地点非生物因素地点A(山脚)地点B(山腰)地点C(山顶)草359风
20、速低高高蕨类758土壤湿度/%483515灌木1542土壤的有机质/%653825松树020土壤深度/cm30010015落叶树2050土壤气量/mgkg1944523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大D依据数据判断地点C的动物分布不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专题】数据表格;种群和群落【分析】物种丰富度是指群落物种数目的多少根据调查结果,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小,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
21、旱等特点群落演替包括初生演替和次生演替【解答】解:A、根据调查结果,物种数目最多的地点是山脚,所以山脚物种丰富度最大,A正确;B、如果遭遇山火,会破坏生态系统,原地点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次生演替,B错误;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浅、土壤湿度小,C错误;D、地点C的动物分布也具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D错误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群落的丰富度、演替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网络的能力二、解答题(共3小题,满分33分)7苎麻俗称“国草”,苎麻纤维所制纺织品具有挺括凉爽、易洗快干、牢固舒适等特点,颇受国内外消费者青睐(1)苎麻的葡糖基转移酶能催
22、化纤维素合成,该酶能提高反应速率的机理是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图1表示在适宜的光照、CO2浓度等条件下,苎麻在不同温度条件下的净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曲线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都受温度的影响,其与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对应的温度是40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源是自身呼吸作用产生和外界环境若温度保持在20的条件下,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能否正常生长?,原因是不能,该植株24h内净积累的有机物为0(3)为解决苎麻纤维颜色单一的问题,科研人员利用基因工程对苎麻进行了改良,其基本流程如图2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构建重
23、组质粒时,需要用到酶,质粒的端会和切出的目的基因的端(填或)相连接苎麻茎尖细胞通过植物组织培养(填生物技术名称)获得完整植株的过程,有力的证明了及时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考点】酶促反应的原理;酶的特性;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专题】综合实验题;酶在代谢的作用;基因工程【分析】分析曲线图:实线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曲线,虚线代表呼吸作用速率曲线与光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0,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40分析题图:是用BamHI酶切割的,产生的黏性末端相同;也是用SamI酶切割的,产生的黏性末端也相同DNA连接酶能将相同的黏性末端连接起所以形成重组质粒时,和连接,和连接【解答】解:(
24、1)酶能降低化学反应所需的活化能,从而提高化学反应速率(2)实线代表净光合作用速率曲线,虚线代表呼吸作用速率曲线温度通过影响酶的活性影响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由图可知:与光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30,而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约为40,可见,与呼吸作用有关的酶的最适温度更高净光合速率=真光合速率呼吸速率,当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净光合速率为零,对应的温度是40在温度为40的条件下,苎麻的呼吸速率与光合速率相等,说明苎麻叶肉细胞的呼吸速率小于光合速率,所以该苎麻叶肉细胞叶绿体利用的CO2除自自身呼吸产生外,还自外界环境植物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大于零时,植物才能生长温度保持在20的条
25、件下,植物白天的净光合速率为2,晚上呼吸速率也为2,则一昼夜有机物的积累量=122122=0,所以长时间每天交替进行12h光照、12h黑暗,该苎麻将不能正常生长(3)构建重组质粒时,先要用限制酶切割含有目的基因的外源DNA分子和质粒,再用DNA连接酶将目的基因和质粒连接形成重组质粒DNA连接酶能将相同的黏性末端连接起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技术能将苎麻茎尖细胞培养成完整植株,这也有力地证明了高度分化的细胞仍具有全能性故答案为:(1)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2)呼吸40 自身呼吸作用产生和外界环境不能,该植株24h内净积累的有机物为0(3)限制酶和DNA连接酶 植物组织培养 全能【点评】本题考查光合作用和
26、呼吸作用的综合应用、基因工程及基因分离定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记能力和理解所学知识要点的能力;分析曲线图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得出正确的结论8蛋白质折叠是将肽链折叠形成特殊的形状,使蛋白质呈现出特定功能的过程不正确折叠的蛋白质会对细胞产生破坏性的影响细胞拥有一套完整的折叠助手“工厂”,这种折叠助手就是分子伴侣,图一示触发因子(TF)的分子伴侣的工作过程研究表明,在合成的起始阶段,核糖体可以预防多肽链进行折叠缠绕在翻译的过程,触发因子(TF) 可以结合至核糖体和延长的多肽链上,保证延长的多肽链不
27、要过早折叠以保证蛋白质折叠的高效性(1)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目的是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呈现出特定功能(2)由图一可知,触发因子(TF)在抑制初生多肽链过早折叠的功能上与核糖体是协同(协同/拮抗)作用(3)图二含有核糖的有(填标号)(4)图二所示过程主要发生在哪类细胞?原核细胞阐述理由因为图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主要发生在原核细胞(5)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如图三所示,起始密码子均为AUG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AT,其对应密码子的变化是由GUC变为AUC(6)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有ABD(多项选择)A图三基因H所发生的变化属于基因突变BDNA片
28、段GC碱基对含量高,则热稳定性高CDNA、酶、激素的合成都需要模板D图三基因N转录以a链为模板【考点】心法则及其发展【专题】图文信息类简答题;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题图:图一为触发因子(TF)的分子伴侣的工作过程图二表示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其是DNA分子;是RNA聚合酶;是多肽链;是核糖体;是mRNA图三所示为基因H、N编码各自蛋白质前3个氨基酸的DNA序列【解答】解:(1)结构决定功能,蛋白质折叠的主要目的是使蛋白质具有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呈现出特定功能(2)在合成的起始阶段,核糖体可以预防多肽链进行折叠缠绕,触发因子(TF)可以抑制初生多肽链过早折叠,两者表现为协调作用(3
29、)图二是DNA分子、是RNA聚合酶、是多肽链、是核糖体(由蛋白质和RNA组成)、是mRNA,由于RNA含有核糖,因此其含有核糖有(含核糖)和(含核糖)(4)图二转录和翻译过程是同时进行的,只能发生在原核细胞(5)由起始密码子的碱基序列(AUG)可知基因H的b链为模板链若基因H的箭头所指碱基对GC突变为TA,其对应密码子由GUC变为UUC(6)A、DNA分子碱基对的增添、缺失或改变而导致基因结构的改变属于基因突变,A正确;B、由于A和T之间只有两个氢键,G和C之间有三个碱基,因此DNA片段GC碱基对含量高,则热稳定性高,B正确;C、DNA和酶的合成需要模板,而激素性激素等的合成不需要模板,C错误
30、;D、由于起始密码子均为AUG,因此图三基因N转录以a链为模板,D正确故答案为:(1)空间结构(2)协同(3)(4)原核细胞因为图转录和翻译的过程是同时进行的,主要发生在原核细胞(5)有GUC变为AUC(6)ABD【点评】本题结合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基因突变、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能准确判断图二各物质的名称,明确原核细胞转录和翻译是同时进行的;识记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形态和结构的异同;识记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能结合题和图信息答题9如图为一对雌雄果蝇体细胞的染色体图解,其II、III、IV、X、Y表示染色体,基因D、d分别控制长翅、残翅请据图回答:(1)由图可知,雄果蝇的一个染色体组可表示为II、III、IV和X或II、III、IV和Y(2)图雄果蝇的基因型可写成Dd,该果蝇经减数分裂至少可以产生4种配子(3)多对如图雌雄果蝇交配产生的F1的长翅与残翅之比接近2:1,其原因可能是显性纯合子(DD)致死(4)研究发现果蝇的IV染色体单体(缺失1条IV染色体)能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儒释道加盟合同标准文本
- 专利购买合作合同标准文本
- 众筹商业合同标准文本
- 公司采购礼品合同标准文本
- 企业研发顾问合同标准文本
- 二手办公用房买卖合同样本
- 保费分期合同标准文本
- 住宿简易改造合同范例
- 健康防病知识教育
- 护理临床工作礼仪规范
- 蒙克的呐喊教学
- 课本剧《刘姥姥进大观园》剧本
- 【安徽S置业有限公司财务风险研究10000字(论文)】
- 疏水阀CS49H中英文说明书
- 重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的流程操作
- 如何愉快的背单词
- 《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教学查房》“课程思政”教学设计案例
- 砂子表观密度测定试验(容量瓶法)
- 吉林省主要地区风玫瑰图
- 谈人才流失的原因和对策分析-上海W有限公司为例
- 水污染源在线监测系统COD、氨氮及总磷分析仪产生的废液处理规程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