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my heart is unwilling to move forward. the road is too far away and i feel too tired. when love becomes so barren, my heart has no place to belong.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物理说课稿范文汇编8篇 物理说课稿 篇1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知道参照物的概念知道物体的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2过程与方法体验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运动和静止是相对的,建立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教学重点:参照物的概念、物体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教学难点:认识物体运动和
2、静止相对性教学方法:提问讨论法教学用具:挂图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组织同学阅读课本节前大?的内容。提问: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子弹在运动吗?飞行员为什么能顺手抓住一颗飞行的子弹呢?要回答这些问题,我们就要认真学习有关物体运动的知识。二、新课教学1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里讲的运动是指物体位置的变化。同学们骑自行车时,人和自行车对地面或路旁的树都有位置的变化;飞机在天空中飞行,它相对于地面有位置的变化。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提问并组织学生回答:举例说明我们周围的物体哪些是在做机械运动。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组织学生看挂图,讨论: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让学生充分说明自己的看法。小结:
3、首先明确本问题中研究对象是汽车中的乘客,这位乘客是静止的还是运动的。其次根据前面所学机械运动的知识,判定汽车、司机和乘客都在做机械运动。但是司机和男孩所说乘客是静止的或是运动的说法都有道理。因为他们在研究乘客的运动情况时,选定的作为标准的物体不同。问:司机看到乘客没动是静止的,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以车厢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车厢没有位置的改变,所以说乘客是静止的。问:男孩看到乘客运动得很快,他是以什么为标准的?答:男孩以路面或路旁的树木、房屋为标准,乘客相对于路面有位置的改变。所以他说乘客是运动的。教师小结:在描述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要看是以哪个物体做标准。这个被选作标准的物体叫做参照物。同一个
4、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定的参照物。这就是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提问:看课本图12.1-3,卡车和联合收割机在农田里并排行驶,受油机与大型加油机在空中飞行,说它们是运动的,你选什么物体为参照物。答:选大地为参照物,它们是运动的。教师追问:在甲图中如果选卡车或收割机为参照物,在乙图中如果选受油机或加油机为参照物,另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是怎样的?答:另一物体是静止的。因为它们相对于参照物没有位置的改变。教师小结:像卡车和收割机这样两个物体以同样的快慢,向同一方向运动,它们的相对位置不变,则称这两个物体相对静止。提问:请你解释法国飞行员能顺手抓住一颗子弹的道理。要求学生用相对静止的道理予以解释。教师
5、指出:参照物可以任意选择,在研究地面上物体的运动时,常选地面或固定在地面上的物体为参照物。举例说明当所选的参照物不同时,物体的运动情况一般不相同。例如列车中的乘客以地面为参照物是运动的,以车厢为参照物是静止的。三、小结:四、布置作业:动手动脑学物理板书设计:第一节运动的描述一、什么是机械运动物理学中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机械运动。二、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1参照物:在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时被假定不动的物体。2判断物体运动还是静止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物理说课稿 篇2首先,我对本节教材进行一些分析(一)教材的内容、地位和作用地位及作用:动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普遍适应的基本规律之一,它比牛顿定律发现的早,应用
6、比牛顿定律更为广泛,如可以适用于牛顿定律不能够解决的接近光速的运动问题和微观粒子的相互作用;即使在牛顿定律的应用范围内的某些问题,如碰撞、反冲及天体物理中的“三体问题”等,动量守恒定律也更能够体现它简单、方便的优点。处理方法:虽然3-5要求低,但是动量守恒定律是高中物理3-5的最重要内容,做为一名物理老师,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物理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授给学生物理思想、物理意识,因此在教学中力图让学生自主探究切来掌握研究问题的方法,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基于课标和对教材的理解和分析,本人将该节课的教学三维目标定位为(二)教学目标1、 理解动量的概念,知道动量是矢量,2、 理解动量守恒定律的确切含义和表达
7、式,培养守恒思想。3、知道动量守恒定律成立的条件,并会用它解决问题。在讲解例题2时和学生探讨一下车辆安全问题。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4、通过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强烈的求知欲、浓厚的学习兴趣等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是动量、动量守恒定律难点是动量守恒条件的确立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四)教法和学法:为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体现循序渐进与启发式的教学原则,我进行了这样的教法设计:在教师的引导下,创设情景,通过开放性问题的设置来启发学生思考,通过问题导学,合作探
8、究,学生交流展示,学生提出疑问,在自主学习中体会物理概念形成过程中所蕴涵的物理方法,使之获得内心感受。再进行达标训练起到巩固的效果。(五)教学准备多媒体(展示碰撞动画)、实物展示台(供学生展示用)、学案(课前要求预习)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六、教学流程1) 整体设计安排“知识键接(创设情景)-展示目标问题导学(合作探究)当堂达标训练-课后巩固训练”进行,体现学生是课堂的主体,老师的主导地位。2) 环节设计(主要是知识键接引入和重难点突破)情景键接导入,通过两小球的一维碰撞,v2v1,发生碰撞,问碰撞后有几种可能情况?并思考碰撞中遵循怎样的规律?(从不变量引入守恒并导出了动量的概念
9、)重点(1)讨论动量概念,我设计如下知识点填空,可以概括其要点。1、定义2、表达式3、单位4、方向,5,动量变化这些内容在引入动量概念后可以轻松自主解决。重点、难点(2)理解动量守恒定律及条件自学问题:1、什么是系统?什么是内力和外力?2、分析上节课两球碰撞得出的结论的条件。两球碰撞时除了它们相互间的作用力(系统的内力)外,还受到各自的重力和支持力的作用,使它们彼此平衡。气垫导轨与两滑块间的摩擦可以不计,所以说1和2系统不受外力,或说它们所受的合外力为零。3、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4、表达式5、适用条件在例题2的分析中可设计如下问题:1、是否满足守恒条件2、选择正方向3、碰前动量4、碰后动量,5
1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列式计算1、学生活动:讨论(-)学生交流,教师巡视,学生在讨论中遇到问题询问老师、老师汇总展示交流(1) 教学把巡视中遇到的问题和重点问题提出来,先让或者引导其他小组会的同学给与解答,不会的教师才再给与解答。然后教师给与延伸 (例题分析)2、 当堂达标训练(10分钟)学生展示答案与标准答案比较。解答有异议的问题。3、 课后设计专门的巩固训练总结语:应及时说明:这是课前的设计,还有待于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实施,并且将在具体实施中结合课堂实际及时应变调整物理说课稿 篇3一、说教材1、本节内容的地位与作用 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广泛的一个概念,但学生比较陌生。本节教材主要建立在前面刚学习
11、过的力的初步知识的基础上,是学习了重力、摩擦力后对另一类力的学习迁移,是学习了物体运动状态的改变和力的关系后对力的另一类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压强是整个单元的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教材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开始,通过观察现象,提出问题,激发了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动,比较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通过了解生活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进行有关计算。2、教学目标 课标要求通过实验探究,学习压强的概念。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本节课主要是以实验为基础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并通过实
12、验探究来加深对压力、压强的理解。有关计算和增大减小压强,安排到下一课时进行。因此我确定教学目标为:a、知识与技能目标知道压力的概念,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了解压强公式中各个物理量的名称、单位及符号。b、过程与方法目标 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什么因素有关?通过学生自己设计实验,体验、观察实验现象以获得对压强的了解。在此过程中学习应用控制变量法。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参加探究性实验的活动,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不仅加深了学生对压强概念的理解,而且培养了学生科学探究的
13、能力。所以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为本课的重点。教学难点: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二、说学情学生已经历了简单探究实验的过程,对如何用控制变量法探究自然规律有一定的认识。具备了基本的观察、分析、归纳能力。但通过实验现象寻找规律的能力还比较薄弱。因此,教学中应注重学习思维的培养。 学生以为压力一定就是重力产生的,会对压力的正确理解造成困扰。所以我细化了压力部分的学习。三、说教法、学法1、教法:根据我县提倡的问题导学模式的教育形式。我采用先学后教、小组合作、问题导学的教学方法。设计思路立足在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上,让学生自主学习,小组合
14、作、教师点拔,达到学习目的。教具准备:海棉、压力小桌、一盒钩码、气球、削尖铅笔 四、说教学过程 1、设计实验让学生自选器材设计实验,让学生把他们的设计思路展示出来。这样的教学设计对于一些基础较一般,他们会打开课本,学会用海棉、压力小桌做探究实验。而对于那些程度好的同学,他们的思维较活跃,探究方法也多。这样分层次的教学,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这个实验探究过程中,通过操作、设计、自觉主动地去挖掘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意识。2、压强知识的应用将压强联系在生活中能加深学生对压强意义的理解。老师介绍每一物体能承受的压强都有一定限度,超过这一限度,物体就会损坏
15、,并举了一些实例。 请学生分析哪些事例是需要破坏物体表面(增大压强)的?而哪些事例中又是要防止物体表面被破坏(减小压强)的?4、小结让学生板书对本课时的收获。5、作业设计 作业1让各小组学生回去设计“压力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不同的方案,并与同学交流。这样的作业设计可让学生在课后能将所学知识加以消化,同时又可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意识。作业2下去收集生活中需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事例或应用。作业3自学压强的计算。物理说课稿 篇4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声音部分第一节,同时也是这一部分的重点。“初步认识声音的产生和传播条件”是新课标明确要求的,同时回声现象也是学生们在生活中十分感兴趣的问题。这一
16、部分的素材刚好可以体现出让学生从自然到物理,从生活到物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模式上注重学生全员参与和全面活动,改进实验配置与设计,增设多媒体辅助教学,注重效果反馈。在新课标下声音处于运动和相互作用这一大部分中,它既属于一种运动,同时在现象上也有它的独立性。所以本节课无论从课标要求,还是学生自身发展要求上看都处在一个比较重要的地位。二、学生分析他们的思维还是以形象思维为基本思维方式,喜欢动手动脑,对直观内容比较感兴趣。但欠缺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及理性化的思维过程。因为本节课主要是从现象入手,而得出比较简单的结论。所以在细致设计探究与活动过程之后,学生的学习是不存在问题的。三、课程目标1、知识技能:认识
17、声音的产生和传播,认识真空不能传声,认识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速度不同,了解回声测距及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能从给定的信息中获取知识。2、过程方法:经历观察物理现象的过程,能在观察物理现象和学习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具有对科学的求知欲,乐于探索自然现象和日常生活中的物理学道理。树立民族自豪感。四、重、难点声音的传播既是重点也是难点,在回声上还存在一些难点,用媒体可把抽象变具体形象。五、教法与学法对于本节课的三个知识点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教与学:1、对于“振动发声”采用学生观察,归纳探究的方法。既提高了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概括的能力。2、对于“声音的传播”,过去学生
18、可能想得较少,所以采用先自读,再以集体对话讨论的形式凸现知识点。3、对于“回声问题”学生对现象已经非常熟悉,关键是对原理缺乏理解,所以采用媒体直观的方法可以让学生得到充分的认识。4、最后要说明的是针对本节课侧重现象的特点,不准备设计课后练习,而是把学生对教材以外的现象的解释作为一种练习,让学的现象和练的现象浑然一体。把课堂最后时间作为知识的升华,让学生带着已有的知识去了解有关圜丘、回音壁、三音石的内容,在体会中华民族古代的灿烂文明同时,进一步把现象与知识相结合,让学生带着思考结束本堂课。六、教学过程1、引入:播放无声电影和有声电影,引出声音的重要。2、媒体引课:3、从声音的产生开始研究:(媒体
19、展示)活动要求学生用手头的“尺、皮筋”等其它物品制造一个声音,再研究发声的原因。(学生也可用教师的演示器材:音叉,鼓)活动学生汇报结果,先演示实验再说结论。板书:发声体都在振动多媒体展示较新奇的发声现象。深入研究:敲响的鼓,用手按住。(现象,结论)4、产生的声音怎样到人耳?活动学生读教材声音传播部分活动学生提问题(其他学生作适当解释)媒体:学生试完成展示的小实验总结:人耳听到的大多数声音多数靠空气传播的问:液体和固体可以传声吗?媒体展示实例。活动学生举例总结:声音传播需要介质(板书)解释介质问:固、液、气都可以传声有什么不同?明确:15时空气传声速度340m/s气体传声最慢问:如果没有介质声音
20、会不会传播?媒体动画:真空铃。把抽象变具体形象。5、媒体:声音在空气中怎样传播呢?变抽象为具体突破难点。6、媒体:回声现象通过问题提出听到回声的条件问题:船测水深七、媒体展示练习、小结。物理说课稿 篇5一、【教材分析】教材内容力图展现光学是有用的。在光的传播规律学习之后,通过感性认识的丰富,表现光学知识是渗透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光即可以分解也可以合成,光学知识与电子技术相结合诞生了电视机,光学知识与颜料混合的知识结合展现出七彩世界。教材安排了的活动,让学生通过观察、体验获得生动的事实材料,感悟实验对物理学习的重要性,使学生在各种形式的学习中成长。【教材重难点】光的色散现象、色光的三原色、物体
21、的颜色二、【学情分析】学生在前面已经学过了光的折射,本节课的内容贴近生活实际,学生也比较熟悉,感兴趣且容易接受,色光和颜料的混合学生探究的价值不大。三、【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色散现象,知道是白光由色光组成的;知道透明体的颜色是由透过它的色光决定,不透明体的颜色是由它反射的色光决定,知道色光的三原色跟颜料的三原色是不同的。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光的色散实验,让学生体验实验是研究物理问题的重要方法通过教师演示和学生自主探究色光的混合和颜料的混合,使学生获得有关的知识,体验探究的过程和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本节的学习使学生体会现实世界的绚丽多彩和美好,使他们更加热爱生活、热爱世界、
22、热爱科学观察、实验以及探究的学习活动,可以培养学生尊重客观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通过亲身的体验,使学生感悟实验方法对学习物理的重要性。通过探究性物理学习活动,使学生获得成功的愉悦,乐于参与物理学习活动。四、【方法手段】施教之功,贵在引导,重在转化,妙在开窍。通过创设贴近学生实际的实例情境,逐步引发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向,从而顺利实现课堂教学中的问题解决。通过联系前一节光的折射内容并模仿伟大科学家牛顿发现光的色散现象的实验,让亲身经历探究学习和思考,使学生意识到观察、质疑、实验探究活动是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所以在学法上采取:观察法、实验探究、归纳法。以丰富的实验用具及设备作为教学手段
23、,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兴趣和和拓宽了知识的广度,而且使教学过程从抽象到形象。五、【教学程序】1、创设情境,引入课题对比:在太阳光下,我们可以看到五光十色的各种物体。然而,在漆黑无光、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场所里,我们却什么也看不见。如果有灯光的照射,则光照到哪里,我们就能看到那里的物体及其色彩。这一现象说明我们所看到的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关?追问:白天我们看到的光从何而来?太阳光是什么颜色的?引入:以前人们一直认为白色是最单纯的颜色,白光是最单纯的光,不能分解,到17世纪英国的科学家牛顿通过一个实验发现了一种极为奇妙的现象,让人们对于上面的问题有了明确的认识。那么大家想知道他的实验是怎么做的吗,白光到底
24、能不能分解呢?这样设计给了基础差的学生一定提示,使其能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利用学生对科学家的崇拜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这样便于学生更新已有经验,接受新知识,诱导学习动机,丰富感知。2、新课教学(1)光的色散现象介绍三棱镜,引出光的折射,将三棱镜放在太阳光下,调节位置,让学生观察现象并描述现象思考:我们看到的现象说明了什么?1、白光不是最单纯的光2、白光是由七种色光混合而成列举生活中所见到的色散现象,解释彩虹是怎么形成的。过渡:了解了什么是色散现象后,我们再来关注这样一个问题:能看见其它颜色的物体,说明有色光是进入我们的眼睛,进入我们眼睛的色光是不是只有七种?那么这些颜色又是怎么产生的?2、色光
25、的三原色及色光的混合学生不能对提出的问题提出合理的猜想和验证,引导学生去观察电视机,通过研究电视机的画面发现光的三原色及各种色光的产生原因。学生观察之后能够发现,电视机的画面上只有三种颜色的色光存在,其它颜色的光是光的三原色混合而成的。过渡:电视机能产生各种色光,因为电视机能够发光,那么大家现在观察一下我们周围的物体,如大家的衣服,桌椅,它们有颜色,但它们能自身发光吗?它们为什么能够呈现出不同的颜色?3、物体的颜色指导学生朗读,诊断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提问:通过阅读,我们知道了当光照到物体上时,物体对光有哪几种作用?(1)实验演示:透明物体的颜色强调透明塑料片的颜色,观察透明物体的颜色与什么有关
26、将红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红光)将绿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绿光)将蓝色塑料片放在光谱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蓝光)无色透明玻璃片放在白光前,透过去的是什么光?(七种颜色)学生思考反馈:塑料片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是什么?(2)实验演示:不透明物体的颜色观察白纸上的光谱的颜色,反射的是什么颜色的光?(七种颜色)思考:红花,绿叶在太阳光之所以呈现红色、绿色是因为什么原因?4、颜料的三原色提问:大家在画水彩画时,是怎么得到水彩盒里没有的色彩的?介绍:色光三原色物理说课稿 篇6一、说教材分析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选自人教版高中物理(必修)第一册第二章直线运动第六节,本节内
27、容是运动学部分的重点内容之一,它是在“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的基础之上对匀变速直线运动规律的总结,又是以后学习动力学知识的基础,所以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二、说学情分析高一学生思维活跃,有一定的逻辑推理能力,刚刚学习过位移、速度、平均速度、加速度等概念,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含义有一定的了解;已经有了采用观察、归纳、讨论、公式、图象等方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基础;学生对物理新内容的学习有相当的兴趣和积极性。但探究问题的能力以及合作交流等方面的发展不够均衡。三、说教学目标设计教学目标的设计克服以往“重知能、轻情感”的缺点,注重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的目标,所有
28、目标都较为具体,这样做是为了使目标具有可操作性,也利于将教学目标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四、 说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策略本节教学重点是探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建立速度和位移公式。突出策略: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分析、思考、探究使学生对两个公式的建立过程有深刻的认识;通过例题训练使学生知道如何把学到的知识应用到实际问题中。本节教学难点是平均速度公式,突破策略:运用具体实例,使学生对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平均速度有较多的感性认识,flash课件辅助,使学生理解可以由v-t图象导出位移公式,再回头印证前面的感性认识是正确的。五、 说设计的特色或亮点教学设计以学生发展为本,强调让学
29、生先认识再探究进而掌握运动的规律;勤动手、善用脑进行再创造,使能力获得全面培养。教学设计充分利用教学资源,制作flash课件,动画展示v-t图象推导位移过程中2等分时面积差异大,4等分较小、8等分更小、16等分比8等分更小、推到无穷时没分别,帮助学生理解这种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方法,突破学生思维障碍。学案的设计体现以学生学习为主的思想,探究规律部分有提示,给学生以引导作用;课堂练习部分选用了与课本例题相似的题目,在题目之前有特别提醒,提醒学生解答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课后练习选用课本上的例题,题目之后有提示,提醒学生完成后与课本例题对比,寻找不足,规范解答,充分利用课本例题的示范作用。最后的阅读
30、题利用课本阅读材料上一个小小的印刷错误设疑,引导学生再次阅读课文体会其中所蕴含的数学思想和方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提示中用到一些语气词,目的是为了给学生营造一种轻松的学习氛围,提高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板书体现这节课的重点内容及方法,层次分明,对学生归纳总结起到示范作用。六、 说教学过程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第一环节实例引入让学生观看“神六”起飞、汽车刹车体会什么样的运动可以看成是匀变速直线运动,丰富感性认识。第二环节由汽车加速实例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两种推导方法,让学生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第三环节用同样的实例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寻找匀变速直线运动
31、的位移公式,这里方法一因为平均速度是难点,所以教师要用具体实例引导学生分析得出平均速度的公式,再根据平均速度的定义和刚刚所学的速度公式就可以推导出位移公式。对于方法二用v-t图象推位移公式,指导学生阅读课本给出关键词组提示学生,在学生通过阅读了解的基础生,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动画展示变化过程,帮助学生理解“无限分割逐渐逼近”的思想,理解可以用v-t图象上图线下方围成的面积计算位移的数值,由学生自己计算,得出位移公式及平均速度公式。再次体会数学方法在物理中的重要作用。第四环节由学生自己归纳本节课所学到的知识与方法,教师点评。第五环节课堂练习本环节给出两个例题(例题2为备用题)先由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再
32、点评,提醒学生解答这类题必须先画运动过程草图;标出已知量和未知量;再选择公式求解;解答过程的书写格式必须规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物理说课稿 篇7我说课的内容是九年级物理第十四章第一节压强。下面我从教材、教法、学法及教学程序等方面加以说明。一、说教材1、教材分析:压强是生活和生产中应用非常广泛的一个概念。本节内容是在学习了弹力、重力、摩擦力等知识后另一种力的学习迁移,是对压力作用效果的具体分析,是整个单元的理论基础,也是学好液体压强、大气压强和浮力的重要保证。在结构上从展示自然界有关压强的现象,通过观察,提出问题,从而增强学生对压强知识的求知欲和激发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兴趣;通过学生的探究活
33、动,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对压强形成概念。同时在理解压强概念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了解生活生产实例,归纳出改变压强的方法。2、教学目标:根据课程标准,结合本课的特点,我制定如下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的计算。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主要方法。(2)过程与方法目标:观察生活中各种有关压强的现象,了解对比是提高物理思维的基本方法。通过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经历探究的主要环节,初步学习使用控制变量法,通过实际动手,实践如何改变压强。(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经历观察、实验及探究等学习活动,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
34、是的科学态度。通过探究性活动,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3、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因为压强的概念贯穿全章,起统领全章的作用,所以确定探究压力作用效果影响因素的实验作为本课的重点;又因初中学生的抽象思维不够,因此,如何通过概括实验结论而引导出压强的概念为本课的难点。二、说教法“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所以如何采用适当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认真听讲,且容易理解并掌握运用是非常重要的。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本课选用讲授、讨论、观察、探究和直观教学等教学方法进行教学。三、说学法教学中教与学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求教法选用恰当,又要求学法运用正确,而
35、且要贯穿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根据教材内容和和学生的知识水平及年龄特点,为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作用,较好完成教学任务,我引导学生运用“阅读、观察、讨论、探究”等方法进行学习。通过阅读,了解教材内容,产生疑问,认真听讲;通过观察,认识实验现象,加深理解;通过讨论,开拓视野,巩固知识,提高运用能力;通过探究,培养学生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四、说教学程序良好的教学设想必须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实现,我是这样安排教学程序的:1、引入新课:以幻灯形式出示教材第76页中两幅图片,引导学生观察两幅图片,思考并讨论压力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2、压力的教学:教材没有给压力一个明确的定义,但为了便于
36、学生理解压力的作用效果压强。我认为还是很有必要让学生明确什么是压力。因此为了使学生了解压力的概念,我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把书放在气球上。接着提出问题:“气球形状改变受什么力的作用?这个力的作用在哪里?方向如何?”引导学生思考,从而总结出压力的概念。3、压强的教学:这是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我让学生通过自主探究活动,了解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为了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我设计并演示二个小实验:实验一:书压气球,然后逐渐多加几本书。实验二:用粉笔、牙签分别压气球。然后提出问题:“压力作用的效果一样吗?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这二个实验,让学生有所依据地提出合理猜想,符合学生的认
37、知规律。(2)学生探究:让学生明确在多个因素影响物理量变化时,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启发学生如何控制物理量进行实验探究。本节的探究学习活动,实验操作方便,规律性强,结论容易获得。我采用分组探究实验活动,给每小组准备如下的器材:海棉、压力小桌、砝码、铅笔等来完成教材第77页实验,比较在压力不同时的压痕深度有什么不同。在完成实验以后,我让学生用手压铅笔两端感受压力的效果不同,然后由老师总结: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样分层次的教学,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学生在探究过程中,通过设计、操作,自觉自主地去挖掘新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操作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
38、意识。(3)压强计算公式:压力的作用效果用什么来表示呢?这是我们本节课要学习的一个新物理量压强。启发学生回忆速度概念的学习方法,分析概括得出压强的概念。通过层层深入地启发学生思维,使学生在分析、归纳中充分体现主动性,从而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接着,继续引导学生运用数学推理方法得出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公式变形。结合压强计算公式学习压强的单位并说明其物理意义。列举实例对压强单位的大小形成具体概念。然后,通过讲解例题加强对压强公式的应用和加深对压强意义的理解。4、压强知识的应用让学生阅读教材第78页中的 “想想议议”组织学生讨论:“根据计算公式可知决定压强大小的条件是什么?”然后总结出:在压力一定时
39、,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最后,通过列举生活生产中的实例使学生知道压强跟生活实际密切相关;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压强公式学会分析和利用控制变量研究、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尊重事实,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及对参与物理学习活动的兴趣,提高学习的自信心。5、小结:强调本节课学习的重点内容。6、课堂练习:让学生完成教材第79页第4题,加强对压强知识的理解和巩固。7、作业:复习课文,做第79页第1、2题。附板书设计:压强一、 压力概念:垂直压在物体表面上的力。二、 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1、压力大小2、受力面积。三、压强:1、压强概念: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2、 压强公式:pf/s f=ps s=f/p3、 压强单位:n/ m2,专用名称帕斯卡,简称帕,符号为pa。四、怎样减小或增大压强。1、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2、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小。物理说课稿 篇8一、说教材1、教学内容:噪声的危害和控制是新人教版八年级第一章第四节的内容,是学生在学习的产生、传播、特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1学年辽宁省沈阳市郊联体高一下学期期末考试地理试题
- 小学四年级多位数乘除法400题
- 学校爱国卫生建设工作计划
- 儿童蛀牙伤害大
- 命题作文“释放”写作指导及佳作
- 《白血病的规范化疗》课件
- 《加油站HSE管理》课件
- 《龙蟠长城模板》课件
- 汽车工程师的工作总结
- 化工行业销售业绩总结
- 2024年南京市第一医院分院高层次卫技人才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频考点附带答案
- 邓州市龙理乡第一初级中学-2025年春节寒假跨学科主题实践作业模板【课件】
-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解读
- 2023-2024学年广东省深圳市福田区八年级(上)期末历史试卷
- 公司安全事故隐患内部举报、报告奖励制度
- 历史常识单选题100道及答案解析
- 2024年陕西榆林市神木市公共服务辅助人员招聘775人历年高频难、易错点500题模拟试题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省泉州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检英语试题(解析版)
- GA 2139-2024警用防暴臂盾
- 2024年首都机场集团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上海牛津英语三年级句型转换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