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城市防灾减灾规划 主讲: 第五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相关理论与实践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二、灾害风险管理周期理论与实践 (一)安全都市:日本神户复兴计划 (二)安全都市指导方针:亚洲地区 都市减灾计划 (三)安全都市体系:中国台湾地区 (四)安全城市:中国大陆地区 (一)减灾阶段 (二)灾前准备阶段 (三)紧急应变阶段 (四)复原重建阶段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 (一)安全都市:日本神户复兴计划 安全都市: 是指主要从城市规划的调整开始,并落实到空间规划的层面,尤其是在遭受阪神大地震的重创 后,根据此次灾害所得资料修正以往的调查资料,并对于整个城市规划系统提出修正,用过城市防 灾规划与地区防
2、灾系统的落实,以建立理想的安全都市。 神户市以安全都市理念建立的安全防灾都市包含四个主要的方面: 1. 基本的考虑 2.防灾生活圈规划 3.防灾都市基盘 4.防灾管理 自主性生活圈的形成 日常性灾害的调和 市民、专业者、政府责任的分担 近邻生活圈 生活文化圈 区域生活圈、并确立各生活圈内的指挥所及防救灾据点 防灾绿轴 防灾据点 海陆空广域防灾据点体系 都市生命线网络 灾害预防计划 灾时的救灾紧急应变计划 救援复原、灾后的救援与重建计划 防灾教育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 (二)安全都市指导方针:亚洲地区都市减灾计划 亚洲都市减灾计划: 针对安全都市指导方针作了一系列的案例研究,说明民众、校区、城
3、市、政府机关 和商业团体在遭受灾害前,如何建造一个安全都市。 (三)安全都市体系:中国台湾地区 中国台湾地区的都市防灾安全都市体系旨在建立一个安全都市为主要目标,其规划包含计 划层面和执行层面,内容架构划分为四个向度,包括: 都市防救灾基本计划 都市防救灾实质规划 都市基盘建设与防救灾整备 安全都市防灾管理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 震灾、水灾、火灾对策 灾害前防灾 计划 灾害中应急 对策 灾害后整建 复旧 防救灾基本计划 (中央主导) 都市防灾/安全都 市体系 都市防灾基础(含 工程设备) 防灾据点及设施山坡、河岸防灾绿 地轴 交通网路及据点设 施 维生线系统与设施土木与建筑防灾 既成都市 新
4、发展都市 主要计划 细部计划 防灾系统 规划 都市计划 书防灾作 业 充实防灾准备 强化紧急应变 充实救援与复旧 防灾文化的传承 都市计划防灾 (含生活圈) 都市防灾管理 既成都市管理 图1 安全都市体系示意图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 (四)安全城市:中国大陆地区 安全城市: 是指对自然灾害、社会突发事情等具有有效的抵御能力,并能在环境、社会、人身 健康等方面保持一种动态均衡和协调发展,能为城市居民提供良好秩序、舒适生活空间和 人身安全的地域社会共同体。 “安全城市”寻求从多目标角度解决城市安全问题,它强调在城市安全实现的过程中,也 要保证城市其他目标的实现。强调从城市系统本身考虑城市安全问题
5、的对策,注重城市自 身安全能力的建设。城市安全问题的复杂性决定了城市安全问题的解决也必须是多种手段 的综合应用。 安全研究的重点逐渐从安全危险(或事件)转移到作为承灾体的城市系统本身。 “安全城市”的含义是,通过城市自身空间和组织结构的优化,从而能够有效应对各种充 满不确定性的针对城市安全的威胁。(如图2) 一、安全城市理论与实践 图2 安全城市的概念框架图 过程拓展 灾种拓展 强度拓展 全程度 全灾种 全过程 灾害 防灾 城市安全 安全 应急 作为需要 作为权利 作为生活质量 危险的集中地安全的庇护所 宜居城市指标 竞争力的体现 存在发展前提 城市安全思想 经验理性社会理性工具理性 安全城市
6、 含义 意义 多元目标 能力建设 综合手段 安全标准 实现途径 规划编制 二、灾害风险管理周期理论与实践 灾害风险管理的工作内容与灾害循环周期关系密切,可分为减灾阶段、灾前准备阶段、紧 急应变阶段、复原重建阶段四个阶段。(如图3) (一)减灾阶段 指灾害发生前一切关于预防灾害发生、减灾灾害强度及降低灾害造成损失的工作。 本阶段工作包含:评估灾害发生原因、发生概率、灾害形态,评估灾害可能产生的损失与 危害,及降低灾害发生概率或潜在的损害。 执行的程序包含: 灾害潜势分析;灾感度分析;灾害危险度评析;灾害境况模拟;减灾策略 的评估与执行。 (二)灾前准备阶段 工作目标:在现行环境、体制、资源状况下
7、,规划与设计面临灾害时能采取的相关处置作 为。目的在于能于灾害发生前,借由事前的灾害境况模拟与处置程序的规划,将灾害造成 的影响与损失降至最低。 工作内容: 灾害防救应变计划的研拟;灾害紧急应变演习与训练;防救灾资源与人员组 织的规划与配置。 二、灾害风险管理周期理论与实践 (三)紧急应变阶段 工作目的:在于如何快速有效地掌握即时资讯,如何提出警讯、传递与沟通,及如何因应 实际灾害提供有效的配置救助人力与资源。 主要工作内容包含: 即时性的灾害资讯汇集、传递、沟通与评估;灾害预警系统的建置;相关人 力资源的确认与掌握;救灾人力及资源配置;救灾资源的管理与配置;灾情回报与 损失评估。 (四)复原
8、重建阶段 工作目标:在于确认灾害损失,及如何有效地将灾害受体与先关人员组织复原,使其在最 短时间内恢复原有机能,并提高抗灾能力,以防止二次灾害的发生。 工作内容: 灾害损失评估;灾区环境消毒与整理;受灾户的安置与补助;公共设施复 原或重建。 二、灾害风险管理周期理论与实践 平时灾前灾时灾后 减灾准备应变复原 灾难发生 时间序列 回馈 1.城市防灾规划 2.建筑结构强化 3.交通设施整修 4.综合管线强化 5.地震火灾防止 6.防洪水利设施强化 7.山坡地防灾管理对策 1.灾害防救中心组织规划 2.防灾救援器材准备 3.资讯通信器材准备 4.防救灾相关单位的训练 演习 5.市民防救灾能力的提高
9、6.民间志愿者团体的组织 联系 7.防救灾物资器材的储备 1.紧急应变体系 2.灾情收集通报公布系 统 3.避难疏散对策 4.紧急抢救医疗体系 5.警戒与交通管制 6.紧急运输系统 7.灾民临时安置对策 8.罹难者处置对策 9.废弃物与环境清理对 策 1.复原重建体系 2.灾民生活安定对策 3.心理复建对策 4.住宅复原重建 5.基础设施复建对策 6.产业复原与振兴对策 7.复原重建财政金融措 施 工作重点 图3 灾害风险管理内容框架示意图 第二章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相关专项防灾规划的关系 第一节 概述1 1 第二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主要专项防灾规划的关系2 2 第三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10、与其他灾害防灾规划的关系3 3 第四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关系4 4 第五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灾后恢复重建规划的关系5 5 第一节 概述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总体关系 二、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总体关系 (一)目标范围 从目标角度: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各单项城市 防灾规划,在总体目标和长远目标上是一致的,即都是要保障城市整体空间的安全。但在 阶段性、区域性的具体目标上,还是有
11、所不同。 (二)对策实施范围 从对策角度: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对策类型包括空间型对策、管理型对策、法 律型对策、经济金融保险型对策、宣传教育型对策等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主要是制定空间性防灾对策。 两者在空间层面上有重叠,但是相对而言,两者的侧重点各有不同。 1.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核心是空间型防灾对策。 工作重点:是制定各类防空空间设施的规划目标、原则、标准、用地布局、规模容量等。 2.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核心是管理型对策,即各项防灾事务管理权力的整合。 工作重点:是提出城市整体的综合防灾规划目标和原则,明确划分各相关单位的责任和权 力,制定高效的城市综合
12、防灾规划的实施运作机制,协调各单项防灾规划的关系,整合各 类防灾资源,制定规划实施的保障体制,全方位提升城市的综合防灾能力。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总体关系 3.各单项防灾规划的工作内容包括:工程技术型对策、空间型对策、以及部分管理型对策; 以工程技术型对策为主,空间型对策为辅,管理型对策地方分量更轻。 (三)资源整合范围 资源整合的角度: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从空间层面进行整合防救灾资源;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是从管理层面整合防救灾资源,包括空间资源、管理资源、人 力资源、财力资源、物资资源等,以提高城市整体应对各种灾害的综合能力。 各单项防灾规划是从工程
13、技术层面解决防灾问题。 由此可见,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作用体现在对各类城市防救灾资源的全面整合上。 二、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目标、对策、资源整合、实 施保障方面。(如图4) 全方位的城市 综合防灾规划 防灾目标 防灾对策 资源整合 实施保障 各单项城市综 合防灾规划 图4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关系示意图 具体而言,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工作交叉点体现在防灾规 划的目标、原则、基本标准、重要设施的布局、灾害信息共享平台的构建、灾害监测与预 警、防灾技术的研
14、究与推广计划、资金、救灾物资等保障措施的实施方面。 二、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针对的主要灾害类型是对城市有全局性、经常性影响的、高风 险的重大灾害类型。 城市主要影响灾种的确定,需要对城市所有的灾害类型的影响地域范围、发生频率、损失 大小、持续时间等特征进行充分的分析和评价,从而找出最主要的影响灾种类型,以及受 这些灾种影响最严重的地域范围。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对灾种的分析,基本上是地震灾害的主要次生灾害类型的判断,以及 地震及其主要次生灾害的影响范围。 这些工作也是风险评估的主要工作内容,风险评估是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抗 震
15、防灾规划共同包括的内容,只是侧重点不同。 (一)灾种选择与风险评估 (二)对策的阶段性 在灾害对策的阶段性方面,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包括灾前预防、灾种应急救援、灾 后恢复重建三个阶段的对策策略。其中,最重要的是灾前的预防措施;其次是灾中的应急 救援;再次是灾后的恢复重建。 1.灾前预防阶段: 需要对城市历史上发生过的历次重大灾害和其他地区的有重大影响的灾害事件进 经验总结和教训分析,对现有城市防救灾工作中的优势和劣势进行深入分析,结合当地的 自然地理环境特点和社会经济条件,需要制定十分详细和周密的预防措施。 2.灾中应急阶段: 核心问题有:一是统一的防灾事务管理部门的成立,管理权力的集中、
16、综合防灾 管理制定的建立,灾前预防与灾中应急的良性对接是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能够顺利 高效用实施的基础;二是应急预案侧重于灾时的应急救援,侧重于政府救援。 3.灾后重建阶段: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主要是提出重建规划的目标和原则,以及重建规划实 施的保障机制。 以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为代表的各单项防灾规划,其工作重心基本上都是灾前的预防阶段, 灾中的应急救援主要依靠各单项灾种的应急预案,灾后的重建工作基本都没有涉及。 二、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二、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信息平台的功能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所有灾
17、害信息的汇总整理、统计与分析,灾害的监测,预警的发布等。 二是日常所有防灾规划的编制审批管理、防救灾建设项目的建设质量跟踪管理和日 后的运营维护管理。 三是灾种的应急救援工作的组织、救灾命令的传达、救援物资设备和人员的调配、 灾情信息的发布、救灾安置工作的进展、灾后重建工作的进展等。 (三)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信息平台 (四)保障措施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其管理信息平台的建立,包括了所有灾种的信息和所有类别防灾规划 的信息,是一个全覆盖的平台。 各单项防灾规划:其管理信息平台只是城市综合防灾管理信息平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全方位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保障措施内容需要更为全面,需要为城市的综合防灾工作
18、制 定一个总体的保障制度体系,为各单项防灾规划的保障措施制定一个基本目标和原则。 各单项防灾规划:就目前的规划实践来看,对这些内容不够重视,其分量还是偏弱,内容 较少。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核心是空间型防灾对策;其工作重点是制定各类防灾空 间设施的规划目标、原则、标准、用地布局、规模容量等。(如图5)这也是其与各单项 防灾规划相交叉的地方。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 综合防灾规划 各单项城市防 灾规划 目标与原则 标准 风险评估与城 市能力评价 城市用地与规模 设施布局 实施计划与保障措施 图5 城市规划中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
19、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关系示意图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的空间型对策是制定各单项防灾规划的原则和对策框架,各单项防灾 规划的空间型对策应以不违反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为原则。当然,各单项防灾规划的部分成 果也是编制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基础依据。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防灾规划在总体目标上是一致的,都是从保证城 市的总体安全,减少灾害带来的损失;两者在具体目标上存在一定程度的差异。 城市防灾设防标准的确定是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各单项防灾规划都要明确的 主要规划内容之一。设防标准的确定是基于外部风险评价的影响,它不能仅仅才能够成
20、本 效益出发,而更多的是从城市自身社会发展的角度考虑。 (一)总体目标与防灾标准 (二)风险评估与城市防灾能力评价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首要任务是要在城市面临的众多灾害类型中,得到城市的综合灾害风 险图。多灾种的综合风险图是进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的重要依据。 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风险评估只需要针对单一灾种及其次生灾害进行评估,内容的广度 上不如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但是,深度上要比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要深。 城市防灾能力评价是指针对城市防灾救灾减灾的各项硬件和软件设施,评价其在灾害来临 时能够发挥出其应有能力的效果。 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防灾能力评价就是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评价,
21、需要评 价城市中针对不同灾害类型的、在不同阶段使用的、不同部门的防灾救灾设施的效力情况。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三)城市用地安全与防灾分区 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只是针对单一灾害类型及其主要次生灾害的防灾救灾设施。 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中的城市防灾能力评价应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评 价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 1.城市选址的安全性 各单项防灾规划是从单灾种的风险角度,评判某地区的风险程度高低;而城市综合防灾规 划是从多灾种的角度,综合评判某地区的综合风险程度高低。 城市规划对于土地的风险评估,是基于各单项灾种防治规划的风险评估的。 城市选址总
22、原则:实事求是、保证质量、技术可行,经济合理,近远结合,立足迁建、兼 顾发展,综合考虑政治、经济和社会环境的效益。 城市新城或城市新区选址一般会有两种方案: 一种方案是避开灾害易发地区进行城市新区的选址。(适用于:灾害危险程度很高,一旦发生灾 害危险很大,用地防灾处理成本过高,且城市发展空间充裕的情况。) 另一种方案是对于灾害易发地区进行防灾或减灾处理后进行城市新区建设。(适用于: 灾害危险可以通过工程处理和防灾设施建设有效控制,防灾工程成本处于可以接受的范围内。)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2.灾害区划与防灾分区 (1)灾害区划 灾害区划的目的包括认识区
23、域自然灾害发生发展的时空分布规律,认识区域自然灾害发生的 类型、强度、造成的损失等基本问题;灾害区划是进行各类防灾规划的基础。 灾害区划包括单灾种区划和多灾种区划。单灾种区划的灾害类型包括地震、洪水、地质灾害 等;多灾种区划则包括了多种灾害类型。 1)单灾种区划(以地震灾害为例) 2)多灾种区划(1994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根据中国主要气象灾害分析的10中气象灾害资料,首先通过春、夏、 秋、冬各季主导气象灾害的频率分布,构成各季节气象灾害地域组合类型,再依据综合区划原则,确定出各季综合灾害区。) (2)防灾分区 防灾分区是指根据城市的自然地理环境条件、灾害分布特征、行政区划、人口经济社会条件
24、 等综合因素,对城市空间中的防救灾空间和减灾设施进行科学配置,把城市空间划分为不同 的防灾单元。 防灾分区是在灾害区划的基础上进行得。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还需要根据不同灾害的区划结 果,各单项防灾规划的防灾分区结果,综合考虑,进行城市的综合防灾分区工作。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四)重要防救灾公共设施与生命线系统管线设施 城市中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优化,是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重要工作内容。 各单项防灾规划是从单灾种的角度,考虑城市建筑包括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问题;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则需要从多灾种的角度出发,考虑重要公共设施的安全优化问题。 1.城市
25、重要公共设施的类型 大量人群聚集和占用的设施:中小学校、大型的住宅公寓和办公建筑、体育场馆、剧院 等。 救灾设施:医院、消防、警局、应急指挥中心、政府机关等。 重要的政府功能:中央、省级、市县级政府大楼等。 有突出象征价值的代表性公共设施:与国家力量和价值紧密联系的著名构筑物和场所, 国家和历史纪念碑、宗教机构、大众文化中心。 重要的工业和商业设施:重要的制造工厂、金融区、炼油厂和银行。 基础设施中的节点:大桥、机场、地铁站、海运港口、变电站、主要的道路交叉口。 在网络中有特殊地位的建筑或其他结构设施:例如,在卫生系统中主要的研究性医院, 区域医学中心或者跨越大湖、大河的连接不同区域的重要桥梁
26、或隧道。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特别易损的结构和场地:包括位于地震断裂带、地质灾害易发区、沿着飓风影响海岸布 置或者毗邻固定的或可移动危险物质的结构设施等。 存在较大内部危险的设施:固定位置的危险物质生产、储藏以及转移设施;核电站、大 坝等。 特别易损的公共设施:医院、保健疗养设施、护理场所、老年公寓、养老院、精神病治 疗机构、残疾人学校和服务中心等。 2.优化内涵 提高城市重要目标安全性的途径很多,考虑应对多灾种的损害,要进行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从目标本身考虑:需要提高其工程结构的耐灾性;从城市规划角度考虑:应更加关注通过 城市内部空间结构优化的方法
27、来提高城市的耐灾性。 1)以公共设施为例:设施多重化是公共设施优化的重要原则。 城市的重要功能应由多种设施加以保障。同类设施的冗余配置和小型化也有利于安全 的保障。设施安全的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减少处于危险中的重要元素的集中,由一个中心 设施提供的服务同那些由几个小一点的设施提供的服务相比总是更加危险。 三、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各单项城市防灾规划的协调关系 2)以生命线系统为例: 城市生命线网络在自然灾害时易损,并影响广大地区。网络系统扩展得越大,易损性越大。 (例如,城市供热管网按照热源与管网的关系可分为区域网络式与统一网络式两种形式。 前者为单一热源与供热网络相连;后者为多个热源与
28、网络相连,较前者具有更高的可靠性, 但系统复杂。) (五)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 就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的类型而言,城市规划中的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各单项城市防灾规 划是一致的,都包括具体的规划实施行动计划、实施建议、以及涉及各部门协调的保障性 措施。(例如,灾害的科学技术研究、灾害监测与预警、灾害相关知识的宣传语教育、避 难技能的培训、灾害信息平台的建立、救灾物资的储备,以及储备设施的规划建设等) 第二节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主要专项防灾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消防规划的关系 四、城市综合防灾规划
29、与城市人防工程规划的关系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一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内容要点 1.法规依据 编制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中华人民共和国 城乡规划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破坏性地震应急条例、建筑 工程抗御地震灾害管理规定、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管理规定、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 图、建筑抗震防灾规划标准、构筑物抗震设计规范等等。 其他依据还包括:省防震减灾条例、省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省城市总体规划抗震防灾专 业规划编制要点、城市总体规划等 2.目标与原则 编制城市防灾抗震减灾规划,应贯彻“预防为主,防、抗、避、救相结合”的方针,遵循 统筹
30、安排、突出重点、合理布局、全面预防的原则,以震情和震害预测结果为依据,并充 分考虑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及经济社会发展、资源环境保护等需要,以人为本、平灾结合、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统筹规划,采取合理可行的对策,尽可能地提高抗震防灾意识,最 大限度地减轻未来地震灾害的损失。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防御目标应根据城市建设与发展要求确定,必要时还可区分近期与远 期目标,并应达到以下基本防御目标: 当遭受多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正常,建设工程一般不发生破坏。 当遭受相当于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的地震影响时,城市生命线系统和重要设施基本正常, 一般建设工程可能发生破坏
31、但基本不影响城市整体功能,重要工矿企业能很快恢复生产或 运营。 当遭受罕遇地震影响时,城市功能基本不瘫痪,要害系统、生命线系统和重要工程设施 不遭受严重破坏,无重大人员伤亡,不发生严重的次生灾害。 3.主要内容 防震减灾规划的主要内容应当包括:总则、震情形势和防震减灾规划总体目标、城市用地、 基础设施、城区建筑、地震次生灾害防御、避震疏散、信息管理系统等。具体内容如下: 地震的危害程度估计,城市抗震防灾现状、易损性分析和防灾能力评价,不同强度地震 下的震害预测等。 总体抗震要求:城市总体布局中的减灾策略和对策、抗震设防标准和防御目标、城市抗 震设施建设等。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
32、划的关系 建筑用地评价与要求:城市抗震环境综合评价,包括发震断裂、地震场地破坏效应的评 价;抗震设防区划,包括城市用地的抗震适宜性分区和危险地段,不利地段的确定,提出 用地布局要求等。 重要建筑、超限建筑、新建工程建设、人员密集的教育、文化、体育等设施、基础设施 规划的布局、建设与改造要求等。 规划的实施和保障:包括防震减灾技术、信息、资金、物资等实施保障措施。 (例如,武汉市抗震防灾规划(2010-2020) (二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相互关系 抗震防灾规划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影响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现状抗震防灾能力评估、风险 图绘制、建筑物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防灾分区的规划、
33、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体系的布局、 生命线系统、次生灾害的防治规划等。 其中,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防灾分区、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的布局,次生灾害的防治、与 抗震防灾规划中对应设施的布局,在一定程度上有重叠。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1.防灾目标与标准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关于应对地震灾害的目标,应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基本目标保持一 致;两者在应对地震灾害的最终状态和效果上是统一的。关于建构筑物的抗震设防标准, 也应保持一致。 2.风险评估与城市防灾能力评价 (1)风险评估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风险评估是针对不同的灾害类型,进行综合性评价,以找出对城市 影响最大的若干灾害类型,以及城
34、市中受灾害影响最重的若干地区。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主要是找出受地震而带来的主要次生灾害的类型,以及其空间分布 特征。 (2)城市防灾能力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城市防灾能力是指城市综合防灾能力,即汇集城市中所有的防灾救 灾资源后,所能达到的减灾水平:包括各种硬件设施和软件环境。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中:城市防灾能力主要是指应对地震及其主要次生灾害的能力。 城市抗震防灾能力是城市综合防灾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对那些以地震为主要灾害 类型的城市而言。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3.城市用地的防灾措施 城市用地的防灾措施:主要是指通过调整土地利用方式,来达到减灾的效果。 包括两方
35、面的内容:一是城市规划用地的选址,二是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 (1)城市规划用地的选址 对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城市用地安全性评价需要考虑地震、洪水、火灾、地质灾害,以 及其他主要灾害的影响,综合确定城市用地的安全性。 对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城市用地抗震适宜性评价则主要考虑地震灾害的影响。 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用地安全性评价结果,是进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进行用地安全性评价 的基础。 (2)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 城市建成区土地利用方式的调整,主要是针对建成区中存在灾害隐患较大的地区,或者已 经遭受严重灾害损失、频频受灾的地区。 4.城市重要设施的防灾措施 (1)重要防救灾公共设施的防灾
36、措施 在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各类各等级建构筑物抗震设防标准的确定,需要与抗震防灾规划 中确定的标准一致。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2)避难场所与疏散通道的防灾措施 对于建筑来说,一般可以按以下原则进行抗震处理: 尽量选择有利于抗震的场地和地基,针对不同场地与地基,选择经济合适的抗震结构;建 筑物平面布局中,长宽比例应适度,平面刚度应均匀,对建筑物应力集中的部位要在构造 上加强;加强部件之间的联结,并使联结部位有较好的延性等。 城市建筑的防灾措施除了抗震方面的考虑外,还包括防火、防空袭等方面的对策。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建筑防灾措施,其对策涉及的面要广泛;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
37、,在建 筑抗震这一点上,其深度相对要深。 避难场所与疏散通道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核心内容之一。 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两者的差别就在于考虑的主要灾害类型不同。 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而言,避难场所和疏散通道的设置,需要考虑城市主要灾种的影响, 经过综合比较分析后,而后慎重确定。 在避难场所的规划流程上,两者是相同的,都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避难人口预测、潜在的避难用地资源调查与有效性评价、避难场所的等级划分、各等级避 难场所服务半径的确定、确定人均避难用地指标、避难场所选址的确定。 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抗震防灾规划的关系 (3)重要基础设施的防灾措施 重要基础设施
38、防灾措施的内容主要包括确定评价的对象和范围、找出各设施系统中的重要 节点和薄弱环节、提出基础设施规划布局、建设和改造的抗震防灾要求和措施。 对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而言:基础设施的防灾措施则除了抗震外,还包括消防、防洪、防地 质灾害等方面的对策。 对城市抗震防灾规划而言:基础设施的防灾措施主要是针对抗震方面的要求。 5.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 在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的类型方面,城市抗震防灾规划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应保持一致。 就内容而言,城市抗震防灾规划更为具体,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更为宏观。城市抗震防灾 规划中的一些原则性和框架性实施措施,也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实施措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
39、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1.法规依据 编制城市防洪规划除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河道管理条例,还应同时执行相关标准、 规范的规定。 (一 )城市水灾防治规划的内容要点 2.目标与原则 城市防洪规划应以流域防洪规划为依据,在流域防洪规划指导下开展,与流域防洪有关的 城市上、下游治理方案应与流域防洪规划相一致;城市范围内的流域性工程应与流域性防 洪规划相统一;城市范围内行洪河道的宽度等具体参数应根据流域防洪规划要求作进一步 的比选、优化。 城市防洪规划应贯彻“全面规划、综合治理、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减灾方针。 3.城市防洪规划的类型与主
40、要内容 城市防洪规划应包括下列主要内容: 确定城市防洪、排涝规划标准。 确定城市用地防洪安全布局原则,明确城市防洪保护区和蓄滞洪区范围。 确定城市防洪体系、制定城市防洪、排涝工程方案与城市防洪非工程措施。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规划防江洪标准:确定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防江河洪水设施的规划标准;提出重点防护对 象(区域)的确定及保护原则。 分蓄洪区:提出城市附近分蓄洪区的位置选择、范围确定、容量要求和分泄洪工程设施规 划技术要求;及分蓄洪区疏散避险系统规划技术要求;以及分蓄洪区的使用原则、分蓄洪 区的土地利用与各类建筑工程管制要求。 综合防治措施:提出受洪水威胁的城市中各类用地
41、和设施的规划布局要求;城市防御灾害、 减轻灾害损失的用地布局措施和工程技术准备措施;多江河城市,不同江河洪最不利遭遇 时的频率组合,城市防洪与区域防洪相配合的基本措施等。 (1)城市江河防洪规划 (2)城市防山洪、防泥石流规划 规划防山洪标准:确定不同规模、等级城市防山洪设施的规划标准;提出重点防护对象 (区域)的确定及保护原则。 防洪工程设施规划:提出城市防山洪工程设施。如水库工程、沟谷整治工程、水土保持工 程等。 1)山洪防治规划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泥石流防治:提出易受泥石流侵袭城市中各项用地布局要求及防止和治理泥石流的规划技 术措施。 2)泥石流防治规划 (3)城
42、市防潮规划 规划防潮标准:确定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沿海防潮设施的规划防潮标准;提出重点防护 对象(区域)的确定及保护原则。 工程设施规划:提出沿海城市防潮工程设施。如海堤、护岸、防潮门、消浪设施等的规划 基础要求等。 综合防治措施:提出海潮与河洪最不利遭遇时,特别是天文潮、风暴潮与河洪同时发生情 况下,城市防潮与防洪相配合的基础措施。 (4)城市防涝规划 规划排涝标准:确定不同规模、等级的城市防涝设施的规划标准;提出重点防护对象(区 域)的确定及保护原则。 防涝工程设施规划:提出各类城市防涝工程设施的规划技术要求;提出上述设施与城市总 体规划相协调及城市道路、公路、桥梁交叉的技术要求。 综合防
43、治措施:提出城市防御灾害、减轻灾害损失的各类用地和设施的规划布局要求。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防洪规划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的关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城市防洪排涝标准的确定、 城市用地防洪安全布局、城市防洪体系、城市防洪工程措施等。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相互关系 1.防灾目标与标准 城市防洪规划的基本目标与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在水灾防治方面的目标是一致的。 在防灾标准方面,城市防洪规划主要是指防洪排涝标准。 城市防洪规划中确定的防洪标准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的标准体系的重要组成内容之一。 2.城市水灾风险评估与城市防灾能力评估 城市水灾风险评估是城市防洪规划的重
44、要内容,也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风险评估的重要 组成部分。 城市防洪规划中的防灾能力评价是评价城市现状应对水灾的能力,这也是城市综合防灾规 划中城市综合防灾能力评价的重要组成内容。 3.城市用地的防灾措施 (1)城市用地防洪安全的空间布局 城市用地的防洪安全空间布局,对城市防洪规划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都是重要的工作内容。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城市建设用地选择应避开洪涝、泥石流灾害高风险区域,该区域应划定为规划禁建区。 城市防洪规划确定的过洪滩地、排洪河渠用地、河道整治用地应划定为规划限建区。 城市用地布局应遵循“高地高用、低地低用”的原则。 城市用地布局应确保城市重要公用设施
45、,包括供水、供电、供气等市政公用设施,和医疗 救护、消防等公共服务设施的防洪安全。 (2)城市防洪体系与城市防灾分区 城市江河湖泊等水系的布局、各防洪工程设施体系、防护区域划分、对城市用地布局的影 响等因素,是防灾分区划分的主要依据之一。城市综合防灾规划根据不同防洪体系的要求, 在不同防灾分区内采取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和防灾减灾措施。 城市受涝地区应按照“高低水分流、主客水分流”原则,划分排水区域,由排水管网、调 蓄水体、排洪渠道、堤防、排涝泵站及渗水系统、雨水利用工程等组成综合排涝体系。 二、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防洪规划的关系 4.城市重要防灾设施系统 在城市防洪规划方面,主要是指城市防洪排
46、涝工程设施;这些设施是城市防洪规划的核心 内容,同时也是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中应对水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综合防灾能力 的重要支撑手段。 5.实施对策与保障措施 在实施对策和保障措施方面,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和城市防洪规划都需要建立完善的、高效 的水灾应急指挥和管理体系、救灾物资保障设施网络,提高城市的防灾能力;同时,大力 开展防救灾方面的教育和演练,提高民众的自救和互救能力。 三、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与城市消防规划的关系 1.法规依据 编制城市消防规划的法规依据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城市规划编制办 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城市消防站建设标准、城镇公安消防站车辆配 备标准、消防改革与发展纲要等,以及城市道路交通、给水、电力等相关专业规划 的规范。 (一 )城市消防规划的内容要点 2.目标与原则 城市消防规划和管理的基本目标,是预防火灾的发生,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为城市 居民的生产和生活提供安全环境、增强城市的防灾救灾能力,增强市民的安全感。 消防工作实施“预防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个人担保保证书
- 房屋买卖合同纠纷案例解读
- 电子元器件采购合同样本
- 塑料袋配送购销合同
- 创业联盟协议书
- 设备租赁合同范本范本格式
- 酒店食堂服务招标公告
- 事业单位采购合同中的支付方式
- 销售合同调整协议的修改要点
- 购销合同有效期内的合同履行条件
- 美容门诊感染管理制度
- 2023年电商高级经理年度总结及下一年计划
- 模具开发FMEA失效模式分析
- 年产40万吨灰底涂布白板纸造纸车间备料及涂布工段初步设计
- 1-3-二氯丙烯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 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工作证明材料
- 一方出资一方出力合作协议
- 污水处理药剂采购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环保设施安全风险评估报告
- 数字逻辑与计算机组成 习题答案 袁春风 第3章作业批改总结
- 要求降低物业费的申请书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