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1页
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2页
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3页
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4页
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ont overestimate your own strength in the collective, because when you choose to leave, you will find that even without you, the sun will rise as usual.同学互助一起进步(页眉可删)数学说课稿合集七篇 数学说课稿 篇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九单元“数学广角”。一、教材分析这节课是在学生二年级初步学习组合数的基础上,继续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等活动找出事物的组合数。教材重在向学生渗透这些数学思想,并初步培养学生有顺序地、全面地思

2、考问题的意识,这也是标准中提出的要求:“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进行简单的、有条理的思考。”基于以上的认识,我确定了本节课的三维教学目标:1、使学生通过观察、分析、操作等数学活动,找出简单事物的组合数,并培养学生有顺序、全面思考问题的意识。2、使学生在数学活动中养成与人合作的良好习惯,初步学会有序的表达解决问题的大致方法、过程和结果。3、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按一定顺序、全面地思考问题。二、学情分析三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能够把物体进行简单的组合,但他们的认识水平还停留在感性层面,无法做到有序搭配。

3、所以本节课,我尽量放手让学生通过操作、观察等方法去主动发现和获取知识。三、教法与学法本节课我采用了观察演示和动手操作相结合的方法,调动起了学生的积极性,学生能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充分建立起了自信。学生在操作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互相评价的学习过程中获取了新知。四、教学流程依据新课程所追求的“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与价值观的三维整合”我设计的教学流程分为以下六个环节:第一环节:握手问候所以上课伊始,我和同学们亲切的握手问好。让学生在回答“怎样握才能做到不重复、不遗漏”的基础上初步感知“按一定顺序操作”的重要性,再为学生创设游园的教学情境,从而揭示课题。这样不仅很快拉近了与学生的

4、距离,还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和生活之间是紧密联系的。第二环节:穿衣搭配这一环节是本节课的重点,我创设了游园的情境,并设计搭配服装的环节,学生通过拼摆学具、动笔连线等方法,能够自主设计出6种不同的搭配方式,在后来的实践课中,在学生汇报时,我引导学生总结出几种记录搭配过程的方法,并得出连线加序号的方法最简便,这样的设计既激起了学生对组合的兴趣,又给了学生体验成功的机会,同时也为下面每次有序搭配奠定了基础。在穿衣搭配这个环节的基础上我又设计了选择早餐、解决门票、设计路线这三个环节,循序渐进的让学生体会到了“按一定顺序操作”的重要性,并学会了“全面的思考问题”,达到了寓教于乐的目的。最后是第六环节:合影留

5、念在经历了热情高涨的游园活动后,会演杂技的小猴宝宝和贝贝出现了,全班同学要分别和它们合影,计算出照片数量后,顺势留了一道课后思考题“要是我和宝宝贝贝排成一排照一张像,我们三个的位置有多少种不同的排序方法呢?”这样既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又为下节课的教学做好了铺垫。五、板书设计本节课我突出重点,把体现本节课主要思想的“按一定顺序思考”板书在黑板的主要位置,并让学生用学具在黑板上操作搭配的方法,更加明确了学生思考的过程。六、反思总结在本节课的教学设计中,我创设了学生感兴趣的游儿童乐园的活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使学生真正地体验到学习活动的乐趣,体验到数学学科的应用,体验到合作探究的成功。然而

6、,本节课在教学实践中也发现不少问题。例如当学生说出各种搭配方法时我不应该急于要归纳、提升方法,可以抓住学生有争议的地方让学生再次体验。如果师生、生生能够进行丰富交流、讨论,学生的识就会提高、思维就会越发活跃。数学说课稿 篇2一、教学理念1、注意突出数学和现实生活的联系。在学习例题之前我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这样做一方面可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另一方面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2、加强新旧知识的联系,突出数学知识的迁移。在引导学生探索的过程中,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学会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通过观察、比较、类推,培养学生的创新

7、能力。指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的联系,强调把几十、几百、几千看作几个十、几个百、几个千来想,突出本课的新知识与已有知识储备的联系,促进学生知识的迁移。二、说教材1、教材简析:口算除法即课本第13至15页例1。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表内乘除法和一位数乘整十、整百数的口算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进一步学习除法的估算和笔算的基础。2、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使学生理解并掌握口算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熟练地口算。(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抽象概括能力,解决问题能力,以及迁移类推的数学解决方法。(3)、情感目标:让学生通过参与学习活动,提高学习的趣味性和探究性

8、,同时培养学生认真观察,正确计算的习惯和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教学重点:使学生熟练掌握整十、整百、整千数除以一位数的口算方法,并能正确口算。教学难点:如何使每位学生经历口算算理的探究过程。三、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引出新知。学生提出三个问题:(1、3次就能运完60箱,赵伯伯平均每次运多少箱?平均分用除法603=20(2、600箱,这么多我也只运3次,王叔叔平均每次运多少箱?我们知道603=20;那么6003=200(3、120箱,我也只运3次,李阿姨平均每次运多少箱?2、合作交流,探索新知。有的同学想:6个十3=2个十=20_3=60那么603=20有的同学想:20x3=60;那么603=20有

9、的同学想:用木棒来分,把60平均分成3份,每份就是20。3、大胆尝试,运用新知。想:24个十3=8个十=80;80x3=240;那么2403=804、拓展训练,巩固新知。1、口算:903=30802=40155=32709=309003=3008002=4001505=3027009=300在这里我试问同学们,你们知道除号是怎么来的吗?除号“”是三百多年前一个瑞士人首先使用的,用一条横线把两个圆点分开,恰好表示了平均分的意思。你看这个符号多有意思啊!2、课本第15页“做一做”第1题一排有10只蜂蜜,有这样的4排,就是40只,但只有2间房,平均每间房子住多少只蜂蜜?402=20(只)答:平均每间

10、房子住20只蜂蜜。3、为了巩固新知,布置以下作业:第17页练习三第1、2题。四、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会了什么?五、结束语:学无止境,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努力地钻研教材,设计教法,力争使每一节数学课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数学说课稿 篇3一、 教材分析认识几分之一是苏教版数学上册第十单元认识分数第一课时的内容。在对平均分概念理解的基础上,从整数过渡到分数,对于学生来说不仅扩展了知识面,同时也为进一步学习分数知识奠定了基础。二、教学目标根据教材内容,结合三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制定三个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它们互相依存,共同促进学生的发展。1、使学生初步认识分数,知道

11、把一个物体或图形平均分成几份,每份是它的几分之一;2、使学生初步学会联系分数的含义,并借助直观的手段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3、使学生在认识分数的活动中,进一步丰富数学活动的经验,培养观察、操作、思考和表达交流的能力。三、教学重难点1、在平均分的活动中,体会几分之一的意义。2、会正确读写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3、会比较几分之一的大小。四、教学具准备:每人一张长方形纸和两张圆纸片,水彩笔,小黑板。五、教法学法1、围绕教材内容,要求准备好必要的教学具,根据知识点呈现的特点,采取直观教学。2、以活动为主线,以动促思。三年级的学生好奇心强,喜欢动手,教学中让学生分一分,折一折,看一看,涂一涂,说一说

12、,使学生多方位参与活动,努力做到一切活动都围绕学生展开,充分体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学理念。3、鼓励学生多做,多想,多说,发展学生合作意识和创造能力。六、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结合教材的场景图,以学生喜闻乐见的生活情境为出发点,让学生经历分一分等活动,在理解平均分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拓展到分数概念。二)学习新知1、学生在经历折一折,涂一涂,看一看等活动,初步感知了二分之一。教学分数各部分名称,我没有直接告知,我以填空的形式展现,激发了学生求知欲望。2、学生在认识二分之一后,进一步探究如何认识几分之一的知识,强化了写法和读法。明确分母表示什么,分子表示什么,更加理解了分数的意义。3、比较分数的大小。

13、我用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直观教学,让学生发现,明确几分之一的分数比较大小的方法:分母越大,分数越小。三课题练习以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为原则,突出题目难度的层次性,促进每个学生都能得应有的发展。题型展示灵活多变,使每个学生都会想学乐学。1)抢答,激活学生思维。2)利用分数说一句话,突出数学知识的应用价值。(3)知识拓展,通过不平均分,转化等图形,进一步理解几分之一的意义。四)总结提高结合板书进行质疑,明确本节课的应知应会,并补写课题,进一步点明重点。数学说课稿 篇41.教材分析1-1教学内容及包含的知识点(1)本课内容是高中数学第二册第七章第三节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

14、(2)包含知识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和两平行线的距离公式1-2教材所处地位、作用和前后联系本节课是两条直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此之前,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刻画:平行、垂直,以及对相交两线的定量刻画:夹角、交点。在此之后,有圆锥曲线方程,因而本节既是对前面两线垂直、两线交点的复习,又是为后面计算点线距离(在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中)提供一套工具。可见,本课有承前启后的作用。1-3教学大纲要求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1-4高考大纲要求及在高考中的显示形式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在近年的高考中,通常以直线和圆锥曲线构成的组合图形为背景,判断直线和圆锥曲线的位置或构成三角形求高,涉及绝对值

15、,直线垂直,最小值等。1-5教学目标及确定依据教学目标(1)掌握点到直线的距离的概念、公式及公式的推导过程,能用公式来求点线距离和线线距离。(2)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方法和由特殊到一般的研究能力。(3)认识事物之间相互联系、互相转化的辩证法思想,培养学生转化知识的能力。(4)渗透人文精神,既注重学生的智慧获得,又注重学生的情感发展。确定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定的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数学教学大纲(_年4月第一版),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高考考试说明(_年)1-6教学重点、难点、关键(1)重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确定依据:由本节在教材中的地位确定(2)难点:点到直线的距离公式的推导确定依

16、据:根据定义进行推导,思路自然,但运算繁琐;用等积法推导,运算较简单,但思路不自然,学生易被动,主体性得不到体现。分析“尝试性题组”解题思路可突破难点(3)关键:实现两个转化。一是将点线距离转化为定点到垂足的距离;二是利用等积法将其转化为直角三角形中三顶点的距离。2.教法2-1发现法:本节课为了培养学生探究性思维目标,在教学过程中,使老师的主导性和学生的主体性有机结合,使学生能够愉快地自觉学习,通过学生自己练习“尝试性题组”,引导、启发学生分析、发现、比较、论证等,从而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确定依据:(1)美国教育学家波利亚的教与学三原则:主动学习原则,最佳动机原则,阶段渐进性原则。(2)事物之

17、间相互联系,相互转化的辩证法思想。2-2教具:多媒体和黑板等传统教具3.学法3-1发现法:丰富学生的数学活动,学生经过练习、观察、分析、探索等步骤,自己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比较论证后得到一般性结论,形成完整的数学模型,再运用所得理论和方法去解决问题。一句话:还课堂以生命力,还学生以活力。3-2学情:(1)知识能力状况,本节为两线位置关系的最后一个内容,在这之前学生已经系统的学习了直线方程的各种形式,有对两线位置关系的定性认识和对两线相交的定量认识,为本节推证公式涉及到直线方程、两线垂直、两线交点作好了知识储备。同时学生对解析几何的实质中,用坐标系沟通直线与方程的研究办法,有了初步认识,数形结合

18、的思想正逐渐趋于成熟。(2)心理特点:又见“点到直线的距离”(初中已学习定义),学生既熟悉又陌生,既困惑又好奇,探询动机由此而生。(3)生活经验:数学源于生活,生活中的点线距随处可见,怎样将实际问题数学化,是每个追求成长、追求发展的学生所渴求的一种研究能力。丰富的课堂数学活动能够让他们真正参与,体验过程,锤炼意志,培养能力。3-3学具:直尺、三角板3.教学程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创设情景(三分钟)唤醒旧知师:“距离产生美”。昨天我与_同学相隔遥远,彼此毫无感觉,今天的零距离荡漾着亲切,却少了想象的空间,看来把握恰当的距离才能感知美好。(1)你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我(a点)和_同学(b点)之间的

19、距离?生:思考,回答。(2)“形缺数时难入微”。(1)中的各种办法中哪个较好?还有没有更好的办法。生:比较,回答。教学机智:针对学生的回答,老师进行引导。老师进行铺垫、递进,或深入、拓展。师:由此看来,两点间距离公式成为解决该问题的首选。让我们一鼓作气,继续努力。提问一:还原学生的数学现实,诱发动机,乐于参与。提问二:既可点燃数形结合的思想,又可唤醒两点间距离公式。根据认识发展理论,学生认知结构的发展是在其认识的过程中伴随同化和顺应的认知结构不断再建构的过程,达到以旧悟新的目的。(1)(2)两问的解决为后继知识作好了铺垫。4.教学评价学生完成反思性学习报告,书写要求:(1)整理知识结构(2)总

20、结所学到的基本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3)总结在学习过程中的经验,发明发现,学习障碍等,说明产生障碍的原因(4)谈谈你对老师教法的建议和要求。作用:(1)通过反思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系统化。反思的过程实际上是学生思维内化,知识深化和认知牢固化的一个心理活动过程。(2)报告的写作本身就是一种创造性活动。(3)及时了解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知识缺陷,思维障碍,有利于教师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教法的满意度和效果,以便作出及时调整,及时进行补偿性教学。5.板书设计(略)6.教学的反思总结心理历练,得意之处,困惑之处,知识的传承发展,如何修正完善等。数学说课稿 篇5一、分析教材幼儿园数学是一门系统性、逻辑性很强的学科

21、,有着自身的特点和规律,密切联系幼儿的生活,结合幼儿生活实际和知识经验来设计数学活动。时间无直观形象是较为笼统的因此,运用了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引导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如: 8 00 入园, 3 30 离园 这样易引起幼儿的情绪体验,为其理解和接受。根据教材内容和幼儿的实际情况,制订出本次活动的教学为:1 使幼儿认识时钟,能叫出名称,基本掌握钟面的主要结构。2 使幼儿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能正确识别整点、半点。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操作能力,使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二 教学重点和难点本次教学活动的目标主要是协助幼儿认识整点、半点和时针与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使幼儿建

22、立初步的时间概念。为此,提供了幼儿人手一只钟,让幼儿拨一拨,看一看的过程中掌握整点、半点,知道时针、分针、以及它之间的运转关系。三教法与学法为了协助幼儿掌握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活动中始终以幼儿为主体。根据幼儿认识过程的直观形象性,遵循直观性原则,主要采取视、听、讲结合法来引导幼儿充分观察钟面的结构,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活动中遵循活性原则,综合运用发现法、游戏法,让幼儿通过操作活动、言语活动,促进幼儿主动学习;遵循积极性原则,教师借助环境条件(实物投影仪)集图象、色彩一体,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遵循个别性原则,对能力差的幼儿在看图拨指针时,教师注意加强辅导,如: 7 00 时,提醒幼儿分

23、针在 12 上,时针在 7 上。四教学准备小兔木偶,动物钟若干只(小老鼠、小猪、小猴、小牛、小狗等)图片若干张,红、黄、绿钟各两只,幼儿人手一只钟,实物中一只。五教学过程(一)开始局部(二)活动开始我出示了一只木偶小兔,以小兔开了家钟表点引出活动内容,然后出示食物钟,请幼儿说说钟的用途,总结出钟能告诉我时间,人们学习、生活、工作都离不开它(三)基本局部活动中我防止了一言谈 ” 和 “ 自问自答 ” 注重幼儿主动的观察,鼓励幼儿发现问题,主动求知。1 让幼儿观察钟面,指导幼儿仔细观察。教师提问 “ 看,钟面上有什么?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钟面上有多少数字?这 12 个数字是怎么排的这两根针一样长吗

24、?等。2 认识整点、半点,解时针和分针之间的运转关系本环节中,先出示了红、黄、绿三只钟,提出了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发现这三只钟有什么秘密?让幼儿观察,比拟,最后得出分针指向 12 从而总结出分针指向 12 时针指向几就是几点。紧接着又出示了几只动物钟,让幼儿说说几点钟,使幼儿所学知识马上得以巩固,而且通过实物投影放动物钟,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接着通过教师的操作演示,幼儿的细心主动观察,解分针与时针的运转关系。由于这是本次活动的难点,所以我最后不进行操作演示,让幼儿想一想, 2 点到 3 点分针时针是怎么变化的得出分针走一圈,时针走一格。接着我又以相同的方式认识了半点及半点时分针时针之间的运转关

25、系。3 看图拨时间以小兔的口吻提出请幼儿看几张照片,一下子把幼儿的注意力吸引住了运用幼儿较熟悉的一日活动的作息时间,使幼儿对学习活动较感兴趣及易于理解,通过操作活动,使幼儿对所学知识有了进一步的巩固,请幼儿讲讲自己是几点睡觉的让幼儿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使活动渗入了惯例习惯的培养。每组中评出一个聪明娃娃,再到户外跳舞祝贺他活动在愉快的氛围中结束了六活动延伸1 教师或家长可向幼儿叫介绍多种钟、表及国内外有关钟表趣闻,丰富幼儿的知识。2 在日常生活或游戏中,教师有意识的引导幼儿运用表达时间的词汇:如游戏时间, 5 点种到下班了 。3 教室可设置时钟,以及请家长配合提醒幼儿按作息时间活动,如:起床、进

26、餐等,协助幼儿建立初步的时间概念。数学说课稿 篇6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设计的课件圆的面积,是九年制义务教育六年级的教材。圆是小学阶段最后的一个平面图形,学生从学习直线图形的认识,到学习曲线图形的认识,不论是学习内容的本身,还是研究问题的方法,都有所变化,是学习上的一次飞跃。通过对圆的研究,使学生认识到研究曲线图形的基本方法,同时渗透了曲线图形与直线图形的关系。这样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而且从空间观念来说,进入了一个新的领域。因此,通过对圆有关知识学习,不仅加深学生对周围事物的理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也为以后学习圆柱,圆锥和绘制简单的统计图打下基础。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1 要使学生

27、明确圆面积的概念,理解和掌握圆面积公式的推导及应用。2 通过学生操作,发现推导圆面积的公式。3 结合知识的教学,渗透转化极限的数学思想。本节课的重点是:圆面积概念的建立,公式的推导及应用。难点是:转化和极限两种数学思想的渗透。考虑到本节课是几何前后知识的重要纽带,教学内容相对抽象,学生的年龄特点,导致抽象逻辑思维较差,还是以形象直观思维为主,所以使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手段,变抽象为直观,为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材料,促进学生对知识的感知,帮助学生理解,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本课使用多媒体,设计时主要想突破以下几个问题:一 明确概念:圆的面积是在圆的周长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周长和面积是圆的两个基本概念

28、,学生必须明确区分。首先利用课件演示画圆,让学生直观感知,画圆留下的轨迹是条封闭的曲线。其次,演示填充颜色,并分离,让学生给它们分别起个名字,红色封闭的曲线长度是圆的周长,蓝色的是曲线围成的圆面,它的大小叫圆的面积。通过比较鉴别,并结合学生亲身体验,让学生摸一摸手中圆形纸片的面积和周长,进一步理解概念的内涵,从而顺利揭题圆的面积。二 以旧促新明确了概念,认识圆的面积之后,自然是想到该如何计算图的面积?公式是什么?怎么发现和推导圆的面积公式?这些都是摆在学生面前的一系列现实的问题。此时的学生可能一片茫然,也可能会有惊人的发现,不管怎样都要鼓励学生大胆的猜测,设想,说出他们预设的方案?你打算怎样计

29、算圆的面积?课堂上根据学生的反映随机处理,估计大部分学生会不得要领,即使知道,也可以让大家共同经历一下公式的发现之路。此时,由于学生的年龄小,不能和以前的平面图形建立联系,这就需要教师的引导,以前学过哪些平面图形?让学生迅速回忆,调动原有的知识储备,为新知的“再创造”做好知识的准备。根据学生的回答,选取其中的三个平面图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让学生讨论并再现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根据学生的回答,电脑配合演示,给学生视觉的刺激。平行四边形是通过长方形推导的,三角形面积公式是通过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拼成平行西边形推导的,梯形也是如此。想个过程不是仅仅为了回忆,而是通过这一环节,渗透一种重要的数

30、学思想,那就是转化的思想,引导学生抽象概括出:新的问题可以转化成旧的知识,利用旧的知识解决新的问题。从而推及到圆的面积能不能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如果能,我可以很容易发现它的计算方法了。经过这样的抽象和概括出问题的本质,因为知识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数学思想的方法,那才是数学的精髓。三 转变图形根据发现,把圆等分成若干等份,小组合作,动手摆一摆,把圆转化成学过的平面图形。考虑学生的实际情况,电脑先演示8等份圆,拼成一个近似的平行四边形,让学生观察它像什么图形?为什么说“像”平行四边形?让学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充分肯定学生的观察。如果说8等份有点像,那么再来看看16等份会怎么样?电脑继续演示

31、16等份的圆,放在一起比较,哪个更像平行四边形?学生会发现16等份比8等份更像!因为它的底波浪起伏比较小,接近直的,引导学生闭上眼睛,如果分成32等份会怎么样?64等份呢?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从而得出等分的份数愈多,拼成的平行四边形就愈像,就愈接近,完成另一个重要数学思想极限思想的渗透。四 公式推导平行四边形面积学生都会计算:s=ah引导学生观察平行四边形的底和高与圆有什么样的关系:发现a=c2 =r h=r,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圆的面积,从而推导出s=s=rr =r2。此时,让学生观察思考,利用手中的16等份的图形纸片,拼一拼,还能拼成哪些图形?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动性,小组合作,共同探究。

32、并根据拼成的图形,推导圆的面积公式。当然,还能拼成三角形,梯形,长方形等,这里课件没有一一演示,而是留给学生充分的空间,让学生自由创新。正如画 谈“马一角”的文字,“看似未曾着墨处,烟波浩渺满日前.”结合学生拼成的图形并推导,采用不完全归纳法,发现都推导出s=r2 ,通过实验操作,经历公式的推导过程,不但使学生加深对公式的理解,而且还能有效的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学生在求知的过程中体会到数形结合的内在美,品尝到成功的喜悦。五.公式的应用.探究出公式,要学会应用,并能把利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先引导学生观察面积公式,思考要想计算圆的面

33、积应该知道哪些条件?让学生讨论.练习安排了三个层次的练习:第一:看图计算面积。主要是巩固新知,强化公式的应用。两个图一个是已知半径,另一个是已知直径。第二:变式练习。学生根据公式一般认为计算圆的面积,必须知道半径,否则无法计算,这一题是已知r2=5平方厘米。根据目前知识,学生没有能力求出半径,怎么办?激起学生的认知冲突,引导学生讨论,就会发现,除了知道r,可以求出面积,若能知道r2,不必求出半径,直接利用公式计算面积,打破学生的思维定势,全面理解公式,达到对公式的进一步认识。第三:实践练习。圆形的物体生活中随处可见,公园的露天广场是个圆形,怎样才能计算广场的面积呢?让学生讨论,你有哪些方案?并

34、留给学生课后去实践。这样,使学生意犹未尽,感到课虽尽,但疑未了,为下一课已知周长求面积埋下伏笔。至此,课件设计的初衷,概念旧知转化推导应用五个任务就算完成了,这也是设计时个人的一些想法,敬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数学说课稿 篇7一、教材及学情分析:“认识比”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教材中第五单元的起始课,是本册教材的教学重点之一。 教材密切联系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学习 经验,设置了多种情境图。通过对这部分内容的教学,不仅可以使学生对已有的两个数相比的知识得以升华,同时也能够对学生进一步学习比的性质、比的应用和比例的相关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认识比”这部分知识内容学生缺乏已有的感知、经验。针对知识内容特点和学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