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1页
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2页
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3页
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4页
年山西省晋城市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山西省晋城市2018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1. 下列生活用品与其主要成分对应正确的是( )A. 煤炭单质碳 B. 常用食品包装袋聚苯乙烯C. 肥皂高级脂肪酸钠 D. 明矾十二水合硫酸铝【答案】C【解析】A. 煤是由有机物和少量无机物组成的复杂混合物,主要成分是有机物,不是单质碳,故A错误;B. 常用食品包装袋的主要材料是无毒的聚乙烯,故B错误;C. 肥皂的主要成分是高级脂肪酸钠,故C正确;D. 明矾的主要成分是十二水合硫酸铝钾,故D错误;答案选C。2. 下列化学用语表述正确的是( )A. 核内质子数为117,核内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可表示为:B. 乙醇的结构简式:C2H6OC.

2、 COCl2的结构式为:D. CaO2的电子式为:【答案】C【解析】A. 核内质子数为117,核内中子数为174的核素Ts的质量数为291,可表示为,故A错误;B. 乙醇的结构简式为CH3CH2OH,C2H6O是乙醇的分子式,故B错误;C. 在有机物中C元素形成4个共价键,O元素形成2个共价键,Cl元素形成1个共价键,所以COCl2的结构式为:,故C正确;D. CaO2中含有过氧离子,电子式为,故D错误;答案选C。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化学用语,涉及原子构成、电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等,把握化学用语的区别及规范应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注意CaO2中含有的是过氧离子,

3、不是氧离子。3. 已知2X(g)+2Y(g)3Z(g)+W(g)H的能量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E2-E1 B. 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3C. 加入高效催化剂,H减小 D. 恒压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n(Z)不变【答案】D【解析】A. H=生成物的总能量反应物的总能量=E1E2,故A错误;B. 正反应的活化能等于E3E2,故B错误;C. 催化剂对反应的热效应无影响,故C错误;D. 恒压条件下充入一定量的氦气,由于该反应为等体积的可逆反应,所以平衡不移动,n(Z)不变,故D正确;答案选D。4. 下列指定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

4、酸:AlO2-+ H+H2O=Al(OH)3 B. 将少量SO2 通入次氯酸钠溶液:ClO-+SO2+H2O=2H+Cl-+SO42-C. 向碘化亚铁溶液中滴加少量稀硝酸:NO3-+3Fe2+4H+=3Fe3+ NO+2H2OD.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3S2-+2Al3+=Al2S3【答案】A【解析】A. 向偏铝酸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溶液中滴加少量盐酸,偏铝酸钠优先与盐酸反应,离子方程式为:AlO2+H+H2O=Al(OH)3,故A正确;B. 将少量SO2通入次氯酸钠溶液中,生成物中的H+会与剩余的ClO反应生成HClO,故B错误;C. Fe2+的还原性小于I,稀硝酸优先氧化I,故C错误

5、;D. 向氯化铝溶液中滴加硫化钠溶液,S2-与Al3+在水溶液中发生双水解反应,离子方程式为:3S22Al3+6H2O=3H2S2Al(OH)3,故D错误;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离子方程式的正误判断,试题难度中等。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的常用方法:1、检查反应物、生成物是否正确;2、检查各物质拆分是否正确,如难溶物、弱电解质等需要保留化学式;3、检查是否符合守恒关系(如: 质量守恒和电荷守恒等);4、检查是否符合原化学方程式等。本题的易错点是D项,解题时要注意S2-和Al3+在水溶液中可以发生双水解反应,所以生成的产物不可能是Al2S3。5.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

6、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常温常压下,3.2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4NAB. 标准状况下,4.48LCO2和N2O的混合气体中含有的电子数为4.4NAC. 0.5L0.5molL-1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小于0.25NAD. 常温常压下,NaH与水反应产生2g氢气时,转移电子数为2NA【答案】B【解析】A. 3.2g肼(N2H4)的物质的量为3.2g32g/mol=0.1mol,其分子结构中除了含有4个NH键外,还含有1个NN键,所以3.2g肼(N2H4)中含有的共价键数目为0.5NA,故A错误;B. 标准状况下,4.48LCO2和N2O混合气体的物质的量为0.2mol

7、,而每个CO2分子和N2O分子均含有22个电子,则所含电子总数为4.4NA,故B正确;C. 醋酸溶液中除了醋酸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所以该醋酸溶液中含有的分子数目大于0.25NA,故C错误;D. NaH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aH+H2O=NaOH+H2,由反应方程式可知,当反应产生2g氢气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为1mol,个数为NA,故D错误;答案选B。点睛:本题考查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有关计算和判断,掌握以物质的量为中心的各物理量与阿伏加德罗常数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试题难度中等。本题的易错点是C项,解题时要注意在醋酸溶液中除了含有醋酸分子外,还含有水分子。6. 对下列各实验装置的描述正确的

8、是( ) A. 甲装置可用来模拟工业制取NaHCO3,实验时为防止倒吸,应先通入CO2一段时间后再通NH3B. 乙装置可用来萃取溴水中的溴,放出下层水后,另换洁净的烧怀放出有机层C. 丙装置可用来分离四氯化碳和苯的混合物,其中直形冷凝管可用球形冷凝管代替D. 丁装置可用来做喷泉实验,若在水中滴入少量酚酞,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喷泉【答案】D【解析】A. NH3在水中的溶解度大而CO2在水中的溶解度小,实验过程中为保证CO2被充分吸收,应先通NH3一段时间后再通CO2,故A错误;B. 苯的密度比水小,苯在上层,上层液体应从上口倒出,故B错误;C. 球形冷凝管的冷凝效果优于直形冷凝管,但蒸馏时不能选用

9、球形冷凝管,因为冷凝后的液体会残留在球形区域,故C错误;D. NH3极易溶于水,可用该装置做喷泉实验,且氨气的水溶液呈碱性,在水中滴入少量酚酞,实验中可观察到红色喷泉,故D正确;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涉及物质的制备、混合物的分离提纯、物质的性质等知识,把握物质的性质及实验原理是解题的关键,解题时要特别注意对实验装置的作用及实验的严密性、评价性分析,试题难度不大。本题的易错点是B项,解题时要注意苯和水的密度大小和分液时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7. 下列关于有机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Na反应生成H2的有机物其8种B. 乙二醇和丙

10、三醇互为同系物C. 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和由氨基酸生成蛋白质的反应都属于加聚反应D. 一定条件下,蔗糖既可以发生水解反应,又可以发生银镜反应【答案】A【解析】A. 分子式为C5H12O且能与Na反应生成H2,说明该物质为醇,戊烷有3种同分异构体,分别为CH3CH2CH2CH2CH3、CH3CH(CH3) CH2CH3、C(CH3)4,它们分别有3种、4种、1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原子,把羟基看成取代基取代戊烷上的氢原子,则分别有3种、4种、1种结构,共8种,故A正确;B. 乙二醇的分子式为C2H6O2,丙三醇的分子式为C3H8O3,二者的分子组成上相差1个CH2O原子团而不是CH2原子团,所以二者

11、不是同系物,故B错误;C. 由氯乙烯生成聚氯乙烯的反应是加聚反应,由氨基酸生成蛋白质的反应是缩聚反应,故C错误;D. 蔗糖可以发生水解反应生成单糖,但蔗糖分子中不含醛基,不能发生银镜反应,故D错误;答案选A。8. 分子式为C8H8O2,且能与饱和NaHCO3溶液放出气体的芳香族化合物共有(不含立体异构)( )A. 6种 B. 5种 C. 4种 D. 3种【答案】C【解析】分子式为C8H8O2,能与饱和NaHCO3溶液反应放出气体,说明分子中含有羧基,属于芳香族化合物,说明含有苯环,符合条件的同分异构体有:、共4种,答案选C。点睛:本题考查限定条件下同分异构体数目的判断,掌握同分异构体的书写原则

12、是解题的关键,解答本题时要注意明确常见有机物官能团和官能团具有的性质,以及有机物中取代基的可能组合方式,试题难度中等。9. 下列实验方案、现象和结论都合理的是( )实验目的实验方案、现象结论A检验溶液中有无NH4+用试管取少量的待检测溶液,加入少量的稀NaOH溶液,用一块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试管口若试纸变蓝,则有NH4+,否则无NH4+B检验溶液中有无K+用洁净的铂丝蘸取待测液进行焰色反应,火焰呈黄色原溶液中一定无K+C检验溶液中有无SO42-用试管取少量的待检测溶液,加入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BaCl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O42-D检验淀粉水解产物有无还原性用试管取少量的淀粉溶液加

13、入适量的稀硫酸,加热一段时间后,加入少量的新制Cu(OH)2悬浊液,加热至沸腾,产生大量的砖红色沉淀水解产物有还原性A. A B. B C. C D. D【答案】C【解析】A. 因氨气极易溶于水,向待测液中加入稀NaOH溶液,即使溶液中含有NH4+,也很难生成氨气,应向待测液中加入浓NaOH溶液并加热才能检验,故A错误;B. 观察K+的焰色反应时,需要透过蓝色的钴玻璃滤去黄光,而在实验中并没有透过蓝色的钴玻璃观察,所以不能确定是否含有K+,故B错误;C. 检验溶液中是否含有SO42-,采取的方法是:用试管取少量待测液,加入稀盐酸无明显现象,再加入BaCl2 溶液,生成白色沉淀,说明原溶液中含有

14、SO42-,故C正确;D. 用新制Cu(OH)2悬浊液检验醛基必须在碱性环境下进行,因此应先用过量的NaOH溶液除去稀硫酸,再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进行检验,故D错误;答案选C。10. 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C为同周期的金属元素,A和B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等于D元素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A、B、C、D四种元素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分别为甲、乙、丙、丁,他们之间存在如图所示的反应关系(图中用“相连的两种物质间可发生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DBACB. 等物质的量的BA3和B3A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相等C. 元素A和D的简单氢化物分子

15、间仅存在范德华力D. 元素B和D形成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答案】D【解析】短周期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B和C为同周期的金属元素,其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可发生反应,说明B为Na元素,C为Al元素,乙为NaOH、丙为Al(OH)3,甲和丙能发生反应且A的原子序数小于B,说明A为N元素,甲为HNO3,Na与N元素的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6,则D为S元素,丁为H2SO4。A. 简单离子半径大小顺序为:S2N3NaAl3,故A错误;B. NaN3由Na和N3组成,Na3N由Na和N3组成,等物质的量的两种物质中含有的阴阳离子总数不相等,故B错误;C. NH3分子之间存在范德华力和氢键,H

16、2S分子之间仅存在范德华力,故C错误;D. Na2S中的S2在水溶液中发生水解反应使溶液呈碱性,故D正确;答案选D。11. A、B、C、D、E 五种物质中均含有同一种短周期主族元素R, 它们能发生如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已知A、B、D、E四种物质均难溶于水,单质R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氢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1B. 化合物A既能溶于NaOH又能溶于氢氟酸C. 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R+2OH-+2H2O=2RO2-+3H2D. 化合物C的溶液与反应产生的气体能够发生化学反应【答案】B.12. 在体积均为1.0L的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足量的相同

17、质量的固体B,再分别加入0.1molA和0.2molA,在不同温度下反应A(g)+B(s)2C(g)达到平衡,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c(A)随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图中、点均处于曲线上)。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反应A(g)+B(s)2C(g)S0、Ha(状态)C. 体系中c(C)c(C,状态)(C,状态)D. 化学平衡常数:K(状态)=K(状态)K(状态)【答案】C【解析】A. 据图可知,随温度升高,平衡时A的物质的量浓度逐渐减小,说明升高温度,平衡正向移动,正反应为吸热反应,H0,由反应方程式A(g)+B(s)2C(g)可知,该反应的S0,故A错误;B. 该反应的正反应为气体体积增大的反

18、应,在两个恒容密闭容器中分别加入0.1molA和0.2molA,反应物B为固体,相当于增大压强,压强增大不利于反应正向进行,因此状态II的转化率低于状态III的转化率,故B错误;C. 据图可知,状态II 中气体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均比状态III的浓度大,故C正确;D. 该反应为吸热反应,温度越高平衡常数越大,温度相同时平衡常数不变,因此K(状态II)=K(状态III)K(状态I),故D错误;答案选C。13. 某化学活动小组利用如图装置对电化学进行探究,开始两电极质量相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若X为铜片,左池发生吸氧腐蚀作原电池,X在右池的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B. 若X装载

19、的是足量饱和KCl溶液浸泡的琼脂,当外电路通过0.02mol电子时,两电极的质量差为0.64gC. 若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1洛液浸泡的琼脂,则X中的K+移向左池D. 若X为锌片,左池为电池的负极区【答案】A【解析】A. 当X为铜片时,左池发生吸氧腐蚀,右池为电解池,X在右池中做阳极,电极反应式为Cu-2e-=Cu2+,故A正确;B. 若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l溶液浸泡的琼脂,该装置为原电池,当外电路有0.02mol电子通过时,负极Zn质量减少0.65g,正极生成Cu,质量增加0.64g,两电极的质量差为1.29g,故B错误;C. 当X装载的是足量饱和KCl溶液浸泡的琼脂时,该装置为原电池,X

20、中的阳离子移向正极(右池),故C错误;D. 当X为锌片时,左池为电解池、右池为原电池,故D错误;答案选A。14. 25时,用pH计测量VmL0.1molL-1NaOH溶液中逐滴滴加等浓度的一元酸HA后pH的变化情况,绘制pH变化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 A点溶液的pH=13B. B和C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C. pH=7时,溶液中存在:c(Na+)=c(H+)+(HA)D. C点所示溶液中离子浓度大小顺序:c(A-)c(Na+)c(H+)c(OH-)【答案】C【解析】A. A点所示的溶液中c(NaOH)=0.1molL-1,溶液的pH=13,故A正确;B. B点所示

21、溶液中的A-水解,促进了水的电离,C点所示溶液中弱酸HA电离出的H+抑制了水的电离,所以B和C两点所示溶液中水的电离程度:BC,故B正确;C. pH=7时, c(H+)=c(OH-),根据电荷守恒:c(Na+)+c(H+)=c(A-)+c(OH-)可知,c(Na+)=c(A-),故C错误;D. C点所示溶液中c(NaA)=c(HA),由溶液呈酸性可知HA的电离程度大于A-的水解程度,则离子浓度大小顺序为: c(A-)c(Na+)c(H+)c(OH-),故D正确;答案选C。15. 已知p(A)=-lgc(A),三种金属硫化物在水中的沉淀溶解平衡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点无Mn

22、S沉淀生成B. CuS和MnS的悬浊液中,c(Cu2+)/c(Mn2+)=10-20C. 向MnS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Cl2固体,c(Mn2+)减小D. 向含等浓度ZnCl2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先析出的是ZnS【答案】B【解析】A. 据图可知,Ksp(CuS)Ksp(ZnS)Ksp(MnS),a点位于MnS沉淀溶解平衡曲线的下方,溶液中离子浓度大,有沉淀生成,故A错误;B. 在CuS和MnS的悬浊液中,c(Cu2+)/c(Mn2+)= Ksp(CuS)/Ksp(MnS)= 10-20,故B正确;C. 向MnS悬浊液中加入少量CuCl2固体,MnS将转化为溶解度更小的C

23、uS,c(Mn2+)增大,故C错误;D. 向含等浓度ZnCl2和CuCl2的溶液中逐滴加入饱和Na2S溶液,因CuS的溶解度更小,所以先析出的是CuS,故D错误;答案选B。16. 氨基甲酸铵是一种重要化工产品,常温时,为白色晶体或粉末,易溶于水,难溶于CCl4,59时分解为氨及二氧化碳,其制备原理:2NH3(g)+CO2(g)NH2COONH4(s)H=-272kJmol-1。某化学兴趣小组利用下图实验装置(部分固定装置已省略)模拟制备NH2COONH4。试回答下列问题:(1)仪器组装完毕后,首先应进行的操作是_。(2)装置A用于实验室制取NH2COONH4的原料气体之一,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4、_。(3)装置F中试剂的名称为_,装置G的作用为_。(4)为提高原料气的利用率,应控制装置C和E中最佳鼓泡速率比为_,装置D采用冰水浴的原因为_。(5)生成的氨基甲酸铵悬浮于CCl4中,下列操作可实现产品分离的是_。 (6)实验装置中存在明显不足之处的是_,有同学认为装置H、G和F组成的装置过于复杂可简化,请简述该方法:_。【答案】 (1). 检查装置气密性 (2). Ca(OH)2+2NH4ClCaCl2+2NH3+2H2O (3). 浓硫酸 (4). 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 (5). 21 (6). 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NH2COONH4

25、分解) (7). C (8). 缺少尾气处理装置 (9). 采用干冰升华直接制取纯净干燥的CO2【解析】(1). 仪器组装完毕后必须先检查装置的气密性,故答案为:检查装置气密性;(2). 装置A是实验室制取氨气的装置,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故答案为:Ca(OH)2+2NH4ClCaCl2+2NH3+2H2O;(3). 装置H、G和F分别为CO2的制取、净化和干燥装置,装置F中盛装的试剂是浓硫酸,装置G中盛装的是饱和NaHCO3溶液,作用是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故答案为:浓硫酸;除去CO2中混有的HCl杂质;(4) .由反应方程

26、式2NH3(g)+CO2(g)NH2COONH4(s)可知,NH3和CO2的最佳鼓泡速率比为2:1,制取NH2COONH4的反应为放热反应,装置D采用冰水浴可以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并可以防止温度过高,使NH2COONH4分解,故答案为:21;降低温度,有利于提高反应物的转化率(或降低温度,防止因反应放热造成NH2COONH4分解);(5). 氨基甲酸铵固体难溶于CCl4,通过过滤操作可实现产品分离,故答案选:C;(6). 因尾气中含有氨气等有害气体,必须进行处理后才能排放,防止污染空气,利用干冰易升华的特点,可以直接制取纯净干燥的二氧化碳,故答案为:缺少尾气处理装置;采用干冰升

27、华直接制取纯净干燥的CO2。17. 亚硝酸钠(NaNO2)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某学习小组通过下述实验制备亚硝酸钠,并测定所制备亚硝酸钠的纯度。(一)利用下列装置制备NaNO2。已知:2NO+Na2O2=2NaNO2; NO和NO2-均能被酸性高锰酸钾氧化为NO3-。 (1)选择上述仪器完成实验,其连按顺序为_(按气流方向,用小写字母表示)。(2)装置A中m管的作用为_。(3)装置B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二)测定上述实验所制备的NaNO2样品(含NaNO3和Na2CO3 杂质)的纯度。称量D中所得样品ag溶解后配制成250 mL 溶液,取25.00mL于锥形瓶用6molL-1 的酸性高

28、锰酸钾溶液滴定到终点;重复上述滴定操作两次,测得数据如下表: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休积/mL19.9819.7520.02(4)盛装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前需对酸式滴定管进行的操作为_。(5)滴定到终点的实验现象为_。(6)下列实验操作可能导致出现上表中第二次实验数据的是_(填字母编号)。a滴定时有部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在锥形瓶外b加入样品溶液前的锥形瓶未经干燥c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7)最终所得样品中NaNO2 的质量分数为_(用含a、b的关系式表示)。【答案】 (1). ahidefg(gf)c (2). 平衡压强,使浓硝酸顺利滴下 (3). 5NO+3MnO4-+4H+=

29、5NO3-+3Mn2+2H2O (4). 检查是否漏液,清洗、润洗酸式滴定管 (5). 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 (6). c (7). 100%【解析】(一). (1). 利用A装置制备的是NO2,所以制备完毕后需通过水将其转化为NO,经过干燥后进行实验,最后进行尾气处理,因此连接顺序为:ahide fg(gf)c,故答案为:ahidefg(gf)c;(2). 装置A中连接m管,可以起到平衡压强,使上下压强一致,让浓硝酸顺利滴下,故答案为:平衡压强,使浓硝酸顺利滴下;(3). 进入装置B中的气体是NO,根据题意可知,NO被高锰酸钾氧化为NO3,MnO4变成Mn2,根据得失

30、电子守恒和原子守恒,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故答案为:5NO+3MnO4+4H+=5NO3+3Mn2+2H2O;(二). (4). 酸式滴定管在使用前需要检查是否漏液,用水洗涤后再用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润洗,故答案为:检查是否漏液,清洗、润洗酸式滴定管;(5). 滴定到终点时,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内不褪色,故答案为:溶液由无色变为紫色(或红色),且半分钟不褪色;(6). 表中第二次实验数据表明消耗的酸性高锰酸钾溶液体积偏小,a. 滴定时有部分酸性高锰酸钾溶液滴在锥形瓶外,会导致消耗标准液的体积偏大,故a不选;b. 加入样品溶

31、液前的锥形瓶未干燥,对实验结果无影响,故b不选;c. 滴定前仰视读数,滴定后俯视读数,会导致读取标准液的体积偏小,故c选;答案选:c;(7). 滴定过程中发生的反应为:5NO22MnO46H=5NO32Mn23H2O,由方程式可知,2MnO45NO2,设样品中NaNO2的物质的量为xmol,则有:2MnO4 5NO2 2 5 bmol/L0.02L xmol样品中NaNO2的质量分数为100%= 100%,故答案为:100%。18. 工业上可用铬铁矿(主要成分可表示为FeOCr2O3,还含有Al2O3、MgCO3、SiO2等杂质)为原料制备重铬酸钾晶体和绿矾的流程如下:已知:常见离子沉淀的pH

32、范围Fe3+Al3+Mg2+SiO32-AlO2-开始沉淀1.94.28.19.510.2沉淀完全3.25.39.48.08.5焙烧过程中主要发生反应:2FeOCr2O3+4Na2CO3+7NaNO3=4Na2Cr2O4+Fe2O3+4CO2+7NaNO2。(1)绿矾的化学式为_。(2)焙烧后的混合物中除含有Na2Cr2O4、NaNO2和过量的Na2CO3、NaNO3外,还含有NaAlO2和Na2SiO3等物质,则焙烧过程中NaAlO2的化学方程式为_。(3)固体Y的主要成分为_(填写化学式)。(4)酸化过程中用醋酸调节pH=5的目的为_;若pH调节的过低,NO2-可被氧化为NO3-,其离子方

33、程式为_。(5)调节pH=5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说明溶解度的大小:K2Cr2O7_Na2Cr2O7(填“大于”或“小于”)。(6)流程中的一系列操作为_。【答案】 (1). FeSO47H2O (2). Na2CO3+Al2O32NaAlO2+CO2 (3). H2SiO3和Al(OH)3 (4). 将CrO42-转化为Cr2O72- (5). Cr2O72-+3NO2-+8H+=2Cr3+3NO3-+4H2O (6). 小于 (7). 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解析】(1). 绿矾的化学式为FeSO47H2O,故答案为:FeSO47H2O;(2). 焙烧过程

34、中,Na2CO3和Al2O3反应生成NaAlO2和CO2,化学方程式为:Na2CO3+Al2O32NaAlO2+CO2,故答案为:Na2CO3+Al2O32NaAlO2+CO2;(3). 由离子沉淀的pH范围可知,调节pH=78,是为了沉淀H2SiO3和Al(OH)3,所以固体Y的主要成分是H2SiO3和Al(OH)3,故答案为:H2SiO3和Al(OH)3;(4). 由流程图可知,在酸化过程中用醋酸调节pH=5的目的是将CrO42-转化为Cr2O72-,若pH调节的过低,NO2-可被Cr2O72-氧化为NO3-,离子方程式为:Cr2O72-+3NO2-+8H+=2Cr3+3NO3-+4H2O

35、,故答案为:将CrO42-转化为Cr2O72-;Cr2O72-+3NO2-+8H+=2Cr3+3NO3-+4H2O;(5). 调节pH=5后,加入KCl控制一定条件,可析出K2Cr2O7晶体,说明在该条件下K2Cr2O7的溶解度最小,故答案为:小于;(6). 所得滤液为硫酸亚铁溶液,从滤液中得到绿矾晶体的方法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故答案为:蒸发浓缩、冷却结晶、过滤。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制备流程和方案的分析判断以及物质性质的应用,准确提取题干信息并对其分析理解是解答本题的关键,解题时要注意物质制备过程中操作步骤的注意事项和实验的基本操作方法,尤其是题中所给常见离子沉淀的pH范围的理解应

36、用,试题难度中等。19. 一定条件下正丁烷(CH3CH2CH2CH3)易发生两种裂解反应:CH3CH2CH2CH3 (g)CH3CH=CH2(g)+CH4(g) H1=+ 61.31 kJmol-1CH3CH2CH2CH3(g)CH2=CH2(g)+CH3CH3(g) H2=-56.00 kJmol-1(1)维持体系温度T不变,总压p恒定时,体积为V1 L的正丁烷发生裂解反应,一段时间平衡后气体体积变为V2 L,此时正丁烷的转化率a(正丁烷)=_;维持体系温度不变,向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水蒸气(水蒸气在该条件下不参与反应),再次平衡后正丁烷的转化率将_(填“增大”、“不变”或“减小”),原因为_。(2)一定温度下向体积为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0.2molCH3CH=CH2和0.5 molCH4发生反应CH3CH=CH2(g) +CH4(g)CH2=CH2(g)+CH3CH3(g) H3;5 min后达到平衡状态,容器内剩余CH3CH =CH2的物质的量为0.1mol。H3=_。5min内该反应的反应速率v(CH4)=_。保持温度不变,向某密闭容器中充入等物质的量的CH3CH =CH2和CH4,平衡后容器内C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