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_第1页
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_第2页
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_第3页
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_第4页
寰椎沟环综合征的临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沟环沟环 观察颈椎侧位X线片时,常见寰椎 后弓上多一个骨环,它从寰椎上关 节突后缘连到寰椎后弓,正好架在 椎动脉上方,状似拱桥,故称“后 小桥”,与椎动脉沟围成环状,称 为“寰椎椎动脉沟环”,简称“寰 椎沟环”。(见图1,图2) 骨小桥骨小桥 图图1 架在椎动脉沟上的骨小桥架在椎动脉沟上的骨小桥 图图 2 小桥正面观小桥正面观 沟环综合征沟环综合征 椎动脉穿过沟环时,如受到激 惹或压迫,会发生动脉痉挛、血流 受阻,造成椎动脉供血不足而导致 眩晕、头痛及心、脑血管 、五官 、 自主神经 、运动神经系统一系列 症状发生,即寰椎沟环综合征,简 称“沟环综合征”。(见图3,图4) 图图 3 3 示意

2、示意: : 左侧正常椎动脉沟左侧正常椎动脉沟 图图4 4示意示意: : 右侧椎动脉通过沟环右侧椎动脉通过沟环 沟环发生的机理沟环发生的机理 解剖学者认为沟环是属于先天畸 形,而不是寰枕后膜骨化所形成。 沟环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形态学的退 化痕迹。临床病例中,多次发现一 个家族中有几代人或同代人有沟环, 并且以女性居多,是否与遗传有关, 有待做进一步研究。 沟环的出现率和发病率沟环的出现率和发病率 有人 1调查17000例颈性眩晕患 者中有沟环者1258例,出现率和 发病率为7.4%。性别无临床意义。 年龄7岁80岁。发病年龄31-60 岁最多,占70.51%,该年龄段也 是颈椎病的发病年龄,属于青

3、壮 年期。 调查临床无症状组:500例,年 龄45-50岁,有沟环者12例,占 2.4%,说明有沟环者不一定有 症状。 沟环的形态沟环的形态 (陈关富建议大致分为三型) 型(环型)型(环型): 型(增生型)型(增生型): 型(骨刺型型(骨刺型 ): 后小桥连续,有完整的环 (规 则或不规则); 后小桥不连续,没有完整的 环(可从上向下或从下 向 上); 一种特殊的增生型(以尖利 为 特点); 一一 .环型环型 (1).规则环 型: 环完整,呈圆 形或椭圆型, 其容积与椎动 脉直径相适应 (图5 ,图 6,图7 )。 图图 5 5 规则环型规则环型 图图 6 6 规则环型规则环型 图图7 7 环

4、呈规则圆形环呈规则圆形 (2).巨大 环行: 环型 中的畸形. 环巨大, 环椎后弓 变形(图 8). 图图8 8 巨大环型巨大环型 (3).不规 则环型: 后小桥完 整,所构成 之环呈不 规则型 (图9). 图图9 9 沟环骨质薄沟环骨质薄, ,环状呈不规则型环状呈不规则型 4.双 测环 型 (图 10) 图10 双测环 二二. .增生型:增生型: 寰椎上关节突后缘,骨桥 起始部如棚状,向后下延伸, 状似关节突的增生,盖在椎动 脉沟上方(见图11)。 图图 11 11 :增生型 增生型 骨桥如棚状盖在沟上方 骨桥如棚状盖在沟上方 三三. .骨刺型骨刺型: : 骨桥中断,上下骨棘端 呈尖刺状,有

5、的上骨棘的 骨刺长,有的下骨棘的骨 刺长,对椎动脉的威胁最 大(见图12,图13)。 图图 12 ,12 ,骨刺型骨刺型, ,增生呈刺状尖利增生呈刺状尖利. . 图 13 骨刺型 骨刺较长,相对短而 尖的骨刺更为安全 沟环综合征的发病机理沟环综合征的发病机理 正常情况下头颅转动时椎动脉在 沟上滑移而不受阻碍,当有沟环畸形时, 沟环可将椎动脉第三段束缚住,年幼时 椎动脉柔软尚能适应,年长后沟环不会 随年龄扩大,且血管逐渐增厚、硬化, 当头颅转动时此处椎动脉就会受到压迫 或刺激,使基底动脉供血不足而引起眩 晕等症状。 椎动脉第 三段和第一颈 神经的后支枕 下神经在椎动 脉沟中伴行。 椎动脉受压或受

6、刺激可以造成 枕下神经同时接受刺激和压迫. 枕下神经与枕大神经相连 后,又与第一、第三颈神经后 支的内侧支连结成颈后神经丛, 遍布枕后颈项上部,该丛受到 刺激可致枕后头痛和上颈项疼 痛。 此外,颈项的颈2、3神经 后根可传导由于颈部、病损、 畸形、失稳后骨与软组织劳损 性病理冲动,通过深部感觉器 经由脊髓小脑束、网状小脑束 等传向小脑及前庭神经核引起 眩晕。 沟环综合征的诊断沟环综合征的诊断 (陈关富提出六条诊断依据供参考陈关富提出六条诊断依据供参考) 1、患者有眩晕发作病史,发病年龄多在患者有眩晕发作病史,发病年龄多在30306060岁。岁。 2 、患者自感眩晕的发作与头颅转动有关系。患者自

7、感眩晕的发作与头颅转动有关系。 3 3 、环椎横突压痛,下项线、第二颈椎旁、等处环椎横突压痛,下项线、第二颈椎旁、等处 扪及压痛。扪及压痛。 4 4、转颈擦肩试验阳性转颈擦肩试验阳性 5 5、侧位寰椎后弓和其侧块间出现骨性桥状阴影,、侧位寰椎后弓和其侧块间出现骨性桥状阴影, 或呈骨或呈骨 突起(半环)。突起(半环)。 6 6、MRIMRI显示椎动脉第三段扭曲或变细。显示椎动脉第三段扭曲或变细。 鉴别诊断鉴别诊断 一、与颈源性眩晕鉴别 1、寰椎枢椎间不稳或半脱位;2、钩椎关节 增生;3、锁骨下动脉逆流(偷窃)综合征; 二、非颈源性眩晕 1、全身性疾患;2、外伤后;3、前庭系统 性疾患;4、药物中

8、毒;5、其他。 针刀治疗沟环综合征针刀治疗沟环综合征 的思路及体会的思路及体会 外科医生主张采用外科手术切 除沟环来治疗寰椎钩环综合征。 从针刀医学理论讲,颈源性 疾病的根本病因是颈部生物力学 矢衡2 。这也是为什么作为先天 性畸形存在的沟环绝大多数在青 壮年发病,有的存在沟环但并不 出现临床症状。 这说明寰枢椎周软组织的 损伤使本来“顺应性”较差 的沟环段椎动脉和与其伴行 枕下神经受到刺激或压迫, 从而产生一系列的临床症状, 其核心还是一个生物力学平 衡失调的问题。 结合仔细的查体,选择恰当的治 疗点,配合适当的手法(骨刺型者不 宜使用旋转复位法)便可取得很好的 疗效。 作者自2004年10月至2005年 6月采用针刀治疗寰椎沟环综 合征23例,平均治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