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1页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2页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3页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4页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设计新部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教师学科教案20-20学年度第学期任教学科:任教年级:任教老师:xx市实验学校第一章 地球和地图第一节 地球和地球仪教学目标:1、让学生感知人类认识地球形状的大致过程2、用相关数据说明地球大小3、了解地球基本形状4、建立地理空间概念, 学会在地球仪上识别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特点 重点和难点: 重点: 1、观察地球仪,2 、经线、纬线的意义及其特点3 、利用经纬网确定某地的地理位置4 、东西半球划分难点: 1、观察和使用地球仪2 、经线、纬线、经度、纬度的判定教学准备:教学地球仪课时安排: 两课时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教学过程:师生活动教学提示与建

2、议第一课时: 导入:冋学们,在晴朗的白天,我们能够看到太阳像一个明亮的圆球;在主要从自己日常十五的晚上,我们可以看到月亮像明亮的圆盘。但是,我们自己居住的生活的现象引地球到底是什么形状?我们自己却不容易地球的整体面貌。古人如何认入,激发学生进识地球呢?我们现在呢?入学习过程的兴板书: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一、地球的形状、大小(1) 地球的形状展示地球仪提冋:地球是什么形状?(是一个球体)引导:地球是一个球体,在今天已经得到肯定,不过这个问题在古代却是 有许多的争论。人类对地球的认识,却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趣。看教材图p2图1.1通过互相讨论探提问:我们生活在地球上,根据听到的、看

3、到的、想到的,能完全反映究,达到自主学事实(地球真实形状)吗?(不能)引导:可是,我们却能够从某一些方面推出事实。好像比如。(举出远处船只、发生月偏食的例子并做出必要解释)其中,我们地球仪和麦哲伦 环球航行更可以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习的目的除了以上方法,还有什么办法可以证明地球是球形?启发引导学生思(小组充分讨论)索、观察,并且总结:最能准确、科学反映的就是太空员在太空拍下的地球卫星图片通过对知识点的讨论:从人类认识地球的过程中,你领悟到什么?探究,使学生明总结:如何一个真理的发现都不是轻而易举,需要付出艰辛的劳动,甚白一个真理的发至牛命现,需要多方考 证,不能简单下过渡:我们看上去地球是圆的,那

4、么地球真的是一个完全、精确的圆形 吗?(不)板书:(2)地球的大小定论。看p3图1.2引导学生在看图让学生读出地球大小(平均半径6371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基础上读数地球周长4万千米)据,培养学生看讲解:精确测量表明,从地心到北极的半径为 6357千米,赤道半径为6378 千米,赤道半径的长度比北极半径的长度多21千米。所以说,地球其实是一个中间略扁的椭圆的球体。不过这些差别同巨大的地球来比是微不图能力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足道的。如果把地球缩小到地球仪那样大小,这个差别就看不出来了, 通常我们就用平均半

5、径来表示。展示地球仪:提问: 观察地球仪,请同学们想象一下:重点(1)地球仪和真实地球的原貌有什么差别?引导学生仔细观(凹凸、国界、地轴、经纬线等等)察地球仪的外(2)地球仪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作用?貌,并与真实的(定位、绘制国家边界、地理事物的总体观念、分辨地理事物)地球作比较,使小组讨论学生通过观察和板书:二、地球的模型一一地球仪思考,自己总结总结地球仪的特点。特点:这样有利于培养(1)地球仪是地球缩小的模型学生自主学习,(2) 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冋的颜色、符号和文字来表示陆地、归纳表达能力,海洋、山脉、河湖、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及并且能牢记知识名称等。这样可以方便我们了解地球

6、的面貌,了解地球表面 各种地理事物的分布。(3)地球仪上有一些在地球上实际不存在的地理事物,例如,用 于确疋地理事物的方向、位置的经纬网和经纬度。(4)地球仪上还有一个能使地球模型转动的地轴,而这个地轴在地球上却没有。看p4页制作地球仪活动要求学生自己回家试试制作地球仪课堂小结第二课时导入:(9.11事件)上节课我们共同研究了地球的形状和大小。地球的表面积有5.1亿要点平方千米,地球每天都有许多事情发生,好像2001年9月11日发生了通过热点问什么事?题导课使学生认(美国华盛顿五角大楼、纽约世界贸易大楼被轰炸)为学习地理在现那么,冋学们,有谁可以告诉我这两座城市的具体位置呢?实生活中有用(模糊

7、不清)处,可激发求知我们上堂课学习了一种手段,依靠它,就可以准确的辨别他们的位 置,那样是什么呢?(展示手中地球仪)学生集体回答地球仪继续问还有什么方法?(地图) 讲述:地球仪和地图的确可以比较准确地读出位置。可是如何准确读出位 置呢?这就是我们这堂课所要讲的内容。首先,同学们看看,地球仪上 都画了什么?(喜马拉雅山、中国、海洋;还有一些相交的线)欲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可能会回答经纬线那我们就来看看什么是经纬线?板书:一、认识纬线和经线小组讨论: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地球仪观察思考(1)纬线的定义和特点( 与地轴垂直 并

8、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2) 经线的定义和特点(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3 )认识地轴、南极、北极、赤道(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提问:地球真的有一根轴吗?地球表面能够画出多少条经线和纬线? (学生回答)让学生看教材图1.10(经线图)和1.11(纬线图) 引导学生读图并回答下列问题。(1 )认识本初子午线、赤道;区别南纬、北纬、东经、西经。让学生读 出赤道、本初子午线的度数。(教师指图,学生读自己的地球仪,反复认 识)展示板图五带分布图(p12图1.20)(2)引导学生继续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南回归线、南极圈。(3) 请同学们在图上画出 0度、30度、60度三条纬线,教师补充低

9、、 中纬度的划分(让学生在地球仪标出低、中、高纬三个区域)展示课件教材图1.12和教材图1.13;学生结合地球仪找出赤道的位置, 160 E和20 W组成的经线圈。(1)南北半球的划分比较容易,让学生说出。(2) 东西半球怎样划分的(东:20 W160 E)(东西半球的划分比较难,教师指图引导,让学生充分想象、理解)(3)比较不同的经线长度有什么变化。不同的纬线的长度是否相等?(经线:相等纬线:越高纬越短)(4)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呢?(教师与经线对比,让学生观察纬线指示东西方向)(5)让学生完成教材 P8“活动”的第二条问题。问:小明能否找到夏 令营地点?为什么?(总结:找不到该点,40

10、纬线南北半球各有一条,116经线各有两条)(6)在地球仪上找出分别位于低纬、中纬、高纬三个区域的国家各一 个总结为了总结巩固上面讨论的知识,教师展示下列表格,让学生填出。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询问、讨论,教师及时辅导 最后展示答案学生在自主 学习的过程中教 师要及时控制课 堂的气氛,对学 习不积极、基础 差、跟不上课堂 进展的学生,教 师要及时帮助教师边指 图、边指导,让 学生自己分析、 归纳规律育人犹如春风化雨,授业不惜蜡炬成灰精品教学教案设计| Excellent teaching plan填图:纬线(圈)经线(圈)形状特征圆圈半圆指示的方向东西方向南北方向长度的分布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相

11、等标度的范围赤道为0 ,南北 极为90本初子午线为0 度数的变化规律从赤道向南北两极 逐渐增大从本初子午线向东 向西各分作180 经纬度的表示法北纬用N,南纬用S东经用E、西经用W划分地球半球的界线赤道划分南北两半球20 W和 160 E 戈U分东西半球P数量特征0。90 0 180 通过练习, 巩固本节的知识通过这两项 练习,使学生熟 练地使用地球 仪,加强对地球 仪作用的了解, 对调动学生的学 习积极性、提高 学习效率有很大 帮助。板书:二、利用经纬网定位引入在日常的生活中,我们怎样确定地球任何一点的确切地理位置? (经纬网,或举例说明一下)读图:教材图1.14(经纬网),在图上选出经纬网的交点 A/B/C(让学生读出ABC点的经纬度数) 导入通过上面的练习,你认为用经纬网确定某一点的位置,有什么规律?(启发学生与生活实际联系一下,像戏院里找座位一样)如果有一航行的轮船在茫茫大海中遇难,你怎样能准确地报出遇难 轮船的位置,而及时地救援?(学生运用经纬网知识回答) 展示地球仪让学生在地球仪上找出北京、伦敦、莫斯科的经纬线度数 (学生小组互相寻找)练习 课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