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讲_第1页
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讲_第2页
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讲_第3页
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讲_第4页
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讲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 全面贯彻全面贯彻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 强化传染病的法制化管理强化传染病的法制化管理 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湖北省卫生厅卫生监督局 2 v一、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回顾一、年传染病防治工作的回顾 v二、年传染病防治执法方案二、年传染病防治执法方案 v三、违法行为的处理及执法依据三、违法行为的处理及执法依据 3 一、一、20052005年全省传染病监督执法工作回顾年全省传染病监督执法工作回顾 20052005年全省贯彻落实年全省贯彻落实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专项工专项工 作由三部分组成:作由三部分组成: 、起草规范、起草规范 、督导检查、督导检查 、培训班、培训班 4 组织传染病防治专项督导

2、检查九次,覆盖全省组织传染病防治专项督导检查九次,覆盖全省 1616个市、州及直辖市,共检查了个市、州及直辖市,共检查了3535个卫生局、个卫生局、7272所所 卫生监督部门、卫生监督部门、7474所综合医院、所综合医院、3232所疾病控制机构、所疾病控制机构、 7676家乡镇卫生院、家乡镇卫生院、8080所村卫生室、所村卫生室、6868所学校和幼儿所学校和幼儿 园、园、2828家采供血机构、家采供血机构、6868个公共场所,省卫生厅卫个公共场所,省卫生厅卫 生监督局共出动监督人员数达生监督局共出动监督人员数达6060余人次。余人次。 5 通过多次专项督导检查,全省的传染病防治工通过多次专项督

3、导检查,全省的传染病防治工 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作取得了明显的成绩。 v、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各级卫生行政部门高度重视传染病防治工作; v、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传染病培训及宣传工、组织开展了各种形式的传染病培训及宣传工 作。作。 v、采取了具体有力的措施,加大了传染病防治、采取了具体有力的措施,加大了传染病防治 工作力度;工作力度; v、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各地卫生行政部门组织卫生监督机构开展了 辖区内服务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辖区内服务对象的摸底调查工作。 6 通过九次传染病专项工作督导检查,我们也通过九次传染病专项工作督导检查,我们也 发现了一些不容

4、忽视的问题:发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v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有待加强。疫情报告制度的管理有待加强。 v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的处置医院感染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医疗废物的处置 存在隐患。存在隐患。 v传染病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执法力度需进一步传染病执法监督职能不到位,执法力度需进一步 加强。加强。 v传染病应急处理储备物资流于形式。传染病应急处理储备物资流于形式。 v公共娱乐场所传染病防治工作仍是薄弱环节。公共娱乐场所传染病防治工作仍是薄弱环节。 v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学校的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待加强。 7 二、二、20062006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年传染病防治工作方案 v

5、、工作要求、工作要求 v、检查内容和重点、检查内容和重点 v、工作目标、工作目标 8 年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年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要求 v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切实履行法律法规赋予的职责, 转变观念和和工作方法,适应法律对执法监督的新转变观念和和工作方法,适应法律对执法监督的新 要求,把传染病监督执法工作纳入卫生行政部门防要求,把传染病监督执法工作纳入卫生行政部门防 治整体计划和工作目标,增强针对性、注重执法效治整体计划和工作目标,增强针对性、注重执法效 果。继续组织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广泛深入学习果。继续组织各级卫生医疗机构广泛深入学习传传 染病防治法染

6、病防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按时完成本方案各和相关法律法规,按时完成本方案各 时间段的工作任务。时间段的工作任务。 9 v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各级卫生监督部门要加强传染病防治日常监督, 把提高执法监督力度作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贯把提高执法监督力度作为各级卫生监督机构贯 彻实施彻实施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的中心工作,指定的中心工作,指定22 3 3人负责传染病防治执法工作,要加大监督执法人负责传染病防治执法工作,要加大监督执法 力度,勇于执法、善于执法,打击各种违反力度,勇于执法、善于执法,打击各种违反 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的违法行为。根据新的违法行为。根据新传染传染 病防

7、治法病防治法对违法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员责任对违法医疗卫生机构及其人员责任 追究的规定,努力转变过去单纯注重罚款处罚追究的规定,努力转变过去单纯注重罚款处罚 模式,进一步加大对责任人员责任追究的处罚模式,进一步加大对责任人员责任追究的处罚 力度。力度。 10 v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学习各医疗卫生机构应广泛宣传和认真组织学习传传 染病防治法染病防治法规范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实规范防治工作,切实履行职责,实 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目标管行一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负直接责任的目标管 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理责任制,做到目标明确,责任到人。 v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

8、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各级卫生行政部门要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切实履行艾滋病防治监督工作的职责,深入贯彻切实履行艾滋病防治监督工作的职责,深入贯彻 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做好对艾滋病信息报告的。做好对艾滋病信息报告的 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加强医疗监督检查。严厉打击非法采供血活动,加强医疗 机构临床用血管理。机构临床用血管理。 11 20062006年,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为:年,全省传染病防治工作的主要目标为: v按照依法防治的要求按照依法防治的要求, ,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进一步落实传染病防治 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法律、法规和规章规

9、定的各项措施,建立健全 辖区内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及工作进辖区内传染病防治执法检查工作制度及工作进 程;程; v组织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明组织对传染病防治法的宣传和培训,进一步明 确各医疗机构及公共场所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确各医疗机构及公共场所在传染病防治工作中 所承担的法定职责与义务所承担的法定职责与义务, ,不断增强守法意识。不断增强守法意识。 12 v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重点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及各级卫生监督机构应重点对辖区内医疗机构及 公共场所的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违法案件公共场所的违法案件进行立案查处,违法案件 查处率达查处率达100100。 v监督公共娱乐场所监督公共

10、娱乐场所100%100%使用安全套项目的实施,使用安全套项目的实施, 干预娱乐场所目标人群干预娱乐场所目标人群2 2万以上,目标人群安全万以上,目标人群安全 套使用率达套使用率达85%85%以上,性病艾滋病半年体检率达以上,性病艾滋病半年体检率达 80%80%以上,目标地场所宣传材料张贴摆放率达以上,目标地场所宣传材料张贴摆放率达 80%80%以上。以上。 13 20062006年传染病的监督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和年传染病的监督执法检查的主要内容和 重点为:重点为: v立案查处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瞒报、迟报、立案查处各级医疗机构传染病疫情瞒报、迟报、 漏报、谎报以及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的违法案件。

11、漏报、谎报以及违反消毒管理办法的违法案件。 重点检查疫情报告管理、传染病患者的接诊与重点检查疫情报告管理、传染病患者的接诊与 医疗救治管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各种制医疗救治管理、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的各种制 度的执行落实情况。度的执行落实情况。 14 v立案查处公共娱乐场所违反国务院立案查处公共娱乐场所违反国务院艾滋病艾滋病 管理条例管理条例的违法案件。重点检查公共娱乐的违法案件。重点检查公共娱乐 场所从业人员和利用本单位经营场所提供服场所从业人员和利用本单位经营场所提供服 务的人员健康体检情况;艾滋病、性病宣传务的人员健康体检情况;艾滋病、性病宣传 品和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以及公共场所中使品和

12、安全套的使用情况;以及公共场所中使 用的可能对破损皮肤、黏膜的用品及其它可用的可能对破损皮肤、黏膜的用品及其它可 能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的物品,按规定进能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的物品,按规定进 行消毒处理的情况。行消毒处理的情况。 15 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情况统计表传染病防治监督执法情况统计表 市、州、县卫生监督局(所)(公章) 日期: 年 月至 年 月 辖区内医 疗机构数 或公共场 所数 监督检 查数 出动监 督人次 数 违法 案件 例数 查处案件情况 警告 (户) 责令 改正 (户) 通报 批评 (户) 罚款 (万元 ) 吊销执 业证书 人数 吊销许 可证户 数 其 他 医疗 机构 三级医院

13、 二级医院 一级医院 中医医院 社区卫生报务站 街道卫生院 乡镇卫生院 村卫生室 个体诊所 其他医疗机构 公共 场所 宾馆、饭店 美容美发厅、歌舞娱乐 桑拿浴室、按摩足浴 游泳场(馆) 合 计 注:1、本统计表半年填写上报一次;2、查处的违法违规医疗机构、公共场所,要求另附详细的机构名称、违法违规行为和处理情况。 负责人: 填表人: 联系电话: 16 三、违法行为的处理及执法依据三、违法行为的处理及执法依据 v、医疗机构未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医疗机构未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 v、医疗机构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医疗机构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 v、公共娱乐场所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公共娱乐场所未履行爱滋

14、病防治职责 17 医疗机构未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医疗机构未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 v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v(1 1)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未按照规定承担本单位的传染病预防、 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控制工作、医院感染控制任务和责任区域内 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的传染病预防工作的; v(2 2)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未按照规定报告传染病疫情,或者隐瞒、 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谎报、缓报传染病疫情的; 18 v(3 3)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发现传染病疫情时,未按照规定对传染 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救护、现病病人、疑似传染病病人提供医疗

15、救护、现 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场救援、接诊、转诊的,或者拒绝接受转诊 的;的; v(4 4)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未按照规定对本单位内被传染病病原体 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污染的场所、物品以及医疗废物实施消毒或 者无害化处置的;者无害化处置的; v(5 5)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未按照规定对医疗器械进行消毒,或者 对按照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对按照规定一次性使用的医疗器具未予销毁, 再次使用的;再次使用的; 19 v(6 6)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在医疗救治过程中未按照规定保 管医学记录资料的;管医学记录资料的;

16、 v(7 7)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故意泄露传染病病人、病原携带 者、疑似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者、疑似传染病人、密切接触者涉及个 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人隐私的有关信息、资料的。 v(8 8)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调)拒不服从突发事件应急指挥部调 度的。度的。 20 v违反条款违反条款 v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第七条第二款;第七条第二款; v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v第二十一条第二款;第二十一条第二款; v第三十条;第三十条; v第三十一条;第三十一条; v第三十七条;第三十七条; v第三十九条第三款;第三十九条第三款; v第五十一条第二款;第五十一条第二款; v第五十二

17、条第一款;第五十二条第一款; 21 v处罚依据处罚依据 v传染病防治法传染病防治法第六十九条第六十九条 v行政处罚行政处罚 v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责令改正,通报 批评,给予警告。批评,给予警告。 v未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未履行传染病防治职责,造成传染病传播、流行或 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主者其他严重后果的,由卫生行政部门对医疗机构主 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要负责人、负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 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员、依法给予降级、撤职、开除的处分。 v构

18、成犯罪的,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构成犯罪的,将案件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 责任。责任。 22 医疗机构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医疗机构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 v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v(一)未履行艾滋病监测职责的;(一)未履行艾滋病监测职责的; v(二)未按照规定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的;(二)未按照规定免费提供咨询和初筛检测的; v(三)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检测,(三)对临时应急采集的血液未进行艾滋病检测, 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未进行核查,或者将艾对临床用血艾滋病检测结果未进行核查,或者将艾 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的;滋病检测阳性的血液用于临床的; v(四)未遵守

19、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四)未遵守标准防护原则,或者未执行操作规程 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和消毒管理制度,发生艾滋病医院感染或者医源性 感染的;感染的; 23 v(五)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五)未采取有效的卫生防护措施和医疗保健措施 的;的; v(六)推诿、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六)推诿、拒绝治疗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 病病人的其他疾病,或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病病人的其他疾病,或者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艾 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的;滋病病人未提供咨询、诊断和治疗服务的; v(七)未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进行

20、(七)未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或者艾滋病病人进行 医学随访的;医学随访的; v(八)未按照规定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八)未按照规定对感染艾滋病病毒的孕产妇及其 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的。婴儿提供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技术指导的。 24 v违反条款:违反条款: v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三十三条;第三十三条; v第三十五条;第三十五条; v第四十一条;第四十一条; v第四十三条;第四十三条; v处罚依据:处罚依据: v艾滋病防治条例艾滋病防治条例第五十五条;第五十五条; 25 行政处罚行政处罚 v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改正,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主管部门责令限期

21、改正, 通报批评,给予警告;通报批评,给予警告; v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造成艾滋病传播、流行或者其他严重后果的,对负 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有责任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降 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机构级、撤职、开除的处分,并可以依法吊销有关机构 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或者责任人员的执业许可证件; v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6 公共娱乐场所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公共娱乐场所未履行爱滋病防治职责 v适用范围:适用范围: v1 1、未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和利用本单位经营场所提、未对本单位从业人员和利用本单位经营场所提 供服务的人员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供服务的人员宣传艾滋病、性病防治知识, ,落实预落实预 防措施。防措施。 v2 2、未按规定对公共场所中使用的可能破损皮肤、未按规定对公共场所中使用的可能破损皮肤、 黏膜的用品及其他可能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的物黏膜的用品及其他可能造成艾滋病、性病传播的物 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品进行严格消毒处理。 v3 3、经营单位未按、经营单位未按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组织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