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_第1页
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_第2页
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_第3页
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_第4页
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典故大全植物草木 七 作者:稻香老农 资料来源:稻香居 点击数:407 更新时间:2008-2-24【三径草】晋陶潜归去来辞:“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李善注引赵歧三辅决录逃名:“蒋诩归乡里,荆棘塞门,舍中有三径,不出,唯求仲、羊仲从之游。”后因以指归隐者的家园。”唐韦庄同旧韵:“露滋三径草,日动四邻砧。”参见地理部城建“三径”。 【小草】中药远志苗别名。晋张华博物志卷七:“远志苗曰小草,根曰远志。”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谢公始有东山之志,后严命屡臻,势不获已,始就桓公司马。于时人有饷桓公药草,中有远志。公取以问谢:此药又名小草,何一物而有二称?谢未即答。时郝隆在坐,应声答曰:此甚易解,处

2、则为远志,出则为小草。谢甚有愧色。桓公目谢而笑曰:郝参军此过乃不恶,亦极有会。”后以小草喻平庸。亦含虽怀远志而遭际不遇之慨。清袁枚谢望山公赐素心兰:“枚也如小草,公门久收贮。”参见政事部议政“小草出山”。 【斗百草】亦作“斗草”。一种古代游戏。竞采花草,比赛多寡优劣,常于端午行之。南朝梁宗懔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四民并蹋百草,又有斗百草之戏。”唐郑谷采桑诗:“何如斗百草,赌取凤皇钗。”参见天文部时令“斗草”。 【池塘春草】南史谢方明传:“(谢方明)子惠连,年十岁能属文,族兄灵运嘉赏之,云:每有篇章,对惠连辄得佳语。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竟日不就,忽梦见惠连,即得池塘生春草,大以为工。常云:此语有

3、神功,非吾语也。”唐韦庄哭同会崔员外:“池塘春草在,风烛故人亡。”参见人事部睡梦“梦惠连”。 【惜兰芳】汉书两龚传载,王莽篡汉,龚胜耻事二姓,坚不应莽征,绝食死,“有老父来吊,哭甚哀,既而曰:嗟虖!薰以香自烧,膏以明自销。龚生竟夭天年,非吾徒也。遂趋而出,莫知其谁。南朝宋谢灵运庐陵王墓下作:“延州协心许,楚老惜兰芳。”参见政事部忠直“龚胜耻事新”。 【蓂荚】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它每月从初一至十五,每日结一荚;从十六至月终,每日落一荚。所以从荚数多少,可以知道是何日。一名历荚。竹书纪年卷上:“有草夹阶而生,月朔始生一荚,月半而生十五荚;十六日以后,日落一荚,及晦而尽;月小,则一荚焦而不落。名曰

4、蓂荚,一曰历荚。”晋葛洪抱朴子对俗:“唐尧观蓂荚以 知月。”唐杜审言晦日宴游诗:“日晦随蓂荚,春情著杏花。”唐柳宗元同刘二十八院长达旧言怀感赠二君子:“衰荣因蓂荚,盈缺几虾蟆。”参见人物部帝王“献荛蓂”。 【生刍】鲜草。诗小雅白驹:“生刍一束,其人如玉。”陈奂传疏:“刍所以萎白驹,托言礼所以养贤人。”鲜草可养白驹。后因用作礼贤敬贤之典。宋黄庭坚迎醇甫夫妇诗:“策马得行休更秣,已令童稚割生刍。”指代诗小雅白驹,以寄寓思友、思贤之心。唐权德舆奉和许阁老酬淮南崔十七端公见寄:“断金挥丽藻,比玉咏生刍。”唐李群玉将离澧浦置酒野屿奉怀沉正字昆弟三人联登高第诗:“停觞一摇笔,聊寄生刍吟。”明何景明酬赠王德

5、征诗:“皎皎空谷驹,生刍劳我心。”指贤人,贤能。南朝宋鲍照从过旧宫诗:“空费行苇德,采束谢生刍。”南朝梁吴均赠周兴嗣诗之一:“愿持江南蕙,以赠生刍人。”后汉书徐穉传:“郭林宗有母忧,穉往吊之,置生刍一束于庐前而去。”后因以称吊祭的礼物。唐杨炯泸州都督王湛神道碑:“生刍一束,泣血三年,不逾圣人之礼,能行大夫之孝。”明张煌言挽大宗伯吴峦穉先生诗:“趋朝当日称先达,惆怅生刍何处投。”参见人事部病死“生刍奠”。 【首山薇】古代孤竹君之二子伯夷、叔齐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饿且死,作采薇之歌。事见史记伯夷列传。宋黄庭坚答永新宗令寄石耳:“饥欲食首山薇,渴欲饮颖川水。”清顾炎武路光禄书来叙江东同

6、好诸友一时徂谢感叹成篇:“彩笔夏枯湘水竹,清风春尽首山薇。”参见人物部圣贤“夷齐”。 【拾芥】汉书夏侯胜传:“胜每讲授,常谓诸生曰:士病不明经术;经术苟明,其取青紫如俛拾地芥耳。”青紫,古时公卿服色。借指高官显爵。后以“拾地芥”比喻取之极易。唐柳宗元为裴中丞伐黄贼转牒:“事同拾芥,力易摧枯。”清魏源村居杂兴十四首呈筠谷从兄:“誓将拾芥效,偿此三余忙。”参见文明部学识“拾青”。 【衔芦】口含芦草。雁用以自卫的一种本能。尸子卷下:“雁衔芦而捍网,牛结陈以却虎。”淮南子修务训:“夫雁顺风以爱气力,衔芦而翔,以备矰弋。”高诱注:“衔芦所以令缴不得截其翼也。”晋崔豹古今注鸟兽:“雁自河北渡江南,瘠瘦能高

7、飞,不畏缯缴。江南沃饶,每至还河北,体肥不能高飞,恐为虞人所获,尝衔芦长数寸,以防 缯缴焉。”唐杜甫续得观书迎就当阳居止正月中旬定出三峡:“飞鸣还接翅,行序密衔芦。”唐陆希声鸿盘诗:“如今天路多矰缴,纵使衔芦去也难。”参见动物部飞禽“衔芦雁”。 【仲蔚蒿】晋皇甫谧高士传张仲蔚:“张仲蔚者,平陵人也,与同郡魏景卿俱修道德,隐身不仕。明天官博物,善属文,好赋诗,常居穷素,所处蓬蒿没人,闭门养性,不治荣名,时人莫识,惟刘、龚知之。”唐李德裕早秋龙兴寺江亭闲眺忆龙门山居寄崔张旧从事:“渊明菊犹在,仲蔚蒿莫剪。”参见人事部雅逸“张仲蔚”。 【鹿蕉】列子周穆王:“郑人有薪于野者,遇骇鹿,御而击之,毙之。恐

8、人见之也,遽而藏诸隍中,覆之以蕉。不胜其喜。俄而遗其所藏之处,遂以为梦焉。顺途而咏其事,傍人有闻者,用其言而取之薪者之归,不厌失鹿,其夜真梦藏之之处,又梦得之之主,爽旦案所梦而寻得之,遂讼而争之,归之士师。士师曰:若初真得鹿,妄谓之梦;真梦得鹿,妄谓之实。”后以“梦蕉”比喻人生为变幻莫测的梦境。宋程先贞迁山春事之十四:“鹿蕉覆去当年梦,鲑菜持来此日欢。”参见人事部睡梦“得鹿梦”。 【楚昭萍】汉刘向说苑辨物:“楚昭王渡江,有物如斗,直触王舟,止于舟中。昭王大怪之,使聘问孔子。孔子曰:此名萍实,令剖而食之。惟霸王者能获之,此吉样也。”喻吉祥之物,或喻珍贵果品。宋刘筠樱桃:“楚昭萍已破,韩嫣弹争投。

9、”另参见地理部水流“楚江萍”。 【明珠薏苡】后汉书马援传:“初,(马)援在交趾,常饵薏苡实,用能轻身省欲,以胜瘴气。南方薏苡实大,援欲以为种,军还,载之一车。时人以为南土珍怪,权贵皆望之。援时方有宠,故莫以闻。及卒后,有上书谮之者,以为前所载还,皆明珠文犀。”喻清白之身徒遭猜疑、诬陷。明贝琼送杨九思赴广西都尉经历:“明珠薏苡无人辨,行李归来莫厌穷。”参见人事部冤怨“薏苡谗”。 【商山芝】晋皇甫谧高士传:“四皓者,皆河内轵人也。或在汲。一曰东园公,二曰甪里先生,三日绮里季,四日夏黄公。皆修道洁己,非义不动。秦始皇时,见秦政虐,乃退入蓝田山,而作歌曰:莫莫高山,深谷逶迤,晔晔紫芝,可以疗饥乃共入商

10、雒隐地肺山,以待天下定。及秦败,汉高闻而征之,不至,深自匿终南山,不能屈己。”唐杜甫喜晴:“千载商山芝,往者东门瓜。”参见人事部寿考“四老”。 【陆机莼】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云: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后因以“陆机莼”借指家乡特产。唐李商隐赠郑谠处士诗:“越桂留烹张翰鱠,蜀姜供煮陆机莼。”参见器用部饮食“莼菜羹”。 【莼菜】又名凫葵。多年生水草。叶片椭圆形,浮水面。茎上和叶的背面有粘液。花暗红色,嫩叶可做汤菜。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张季鹰翰辟齐王东曹掾,在洛见秋风起,因思吴中荪菜羹鲈鱼脍,曰:人生贵得适意尔,何能羁

11、宦数千里以要名爵!遂命驾便归。”后以喻思乡或归隐之念。唐李群玉送处士自番禹东游便归苏台别业:“莼菜动归兴,忽然闻会吟。”参见人事部情感“忆鲈鱼”。 【甘芹】列子杨朱:“昔人有美戎菽、甘枲茎、芹萍子者,对乡豪称之。乡豪取而尝之,蜇于口,惨于腹。众哂而怨之。”后以为谦词,表示自己位卑识浅,虽效忠君上,但贡献微薄,不足当意。亦用作虽处境贫困仍不忘君上的典故。宋黄庭坚送彦孚主簿:“野人甘芹味,敢馈厌羊羫。”另参见人事部情感“献芹”。 【三韭】南朝齐庾杲之家贫,食唯韭菹、生韭,谓之三韭。见南齐书庾杲之传。后泛指蔬菜。宋黄庭坚大雷口阻风诗:“孤村无十室,旅饭困三韭。”元方回喜刘元辉再至用前韵之二:“未厌庖

12、三韭,终难和八梅。”清赵翼八十自寿诗:“自吃庾郎三韭饭,不尝楼护五侯鲭。”参见人事部贫贱“庾郎贫”。 【周颙韭】南齐书周颙传:“顒清贫寡欲,终日长蔬食,虽有妻子,独处山舍时何胤亦精信佛法,无妻妾。太子又问顒:卿精进何如何胤?顒曰:三涂八难,共所未免。然各有其累。太子曰:所累伊何?对曰:周妻何肉。”唐李商隐题李上谟壁:“嫩割周颙韭,肥烹鲍照葵。”参见九流部宗教“何肉周妻”。 【拔薤】后汉书庞参传:“拜参为汉阳太守。郡人任棠者,有奇节,隐居教授。参到,先候之。棠不与言,但以薤一大本,水一盂,置户屏前,自抱孙儿伏于户下参思其微意,良久曰:棠是欲晓太守也。水者,欲吾清也。拔大本薤者,欲吾击强宗也。抱儿

13、当户,欲吾开门恤孤也。”后以“拔薤”喻打击豪强。唐吴融和冯使君题所居:“三年拔薤成仁政,一日诛茅葺所居。”宋苏轼和方南圭寄迓周文之之三:“拔薤已观贤守政,摘 蔬聊慰故人心。”参见政事部清廉“任棠水”。 【仙人芋】神仙传卷六:“焦先者,宇孝然,河东人也,年一百七十岁。常食白石,以分与人,熟煮如芋。”北周庾信任洛州酬薛文学见赠别:“白石仙人芋,青林隐士松。”参见地理部土石“白石”。 【懒残芋】唐衡岳寺有僧,性懒而食残,自号懒残。李泌异之,夜半往见。时懒残拨火煨芋。见泌至,授半芋而曰:“勿多言,领取十年宰相。”见宋高僧传卷十九、邺侯外传。后因以为典,多指方外之遇。宋陈与义留别天宁永庆乾明金銮四老:“

14、胜事远公连,深心懒残芋。”另参见九流部神仙“煨芋仙”、九流部宗教“懒残僧”、人物部将相“十年相”。 【盘中苜蓿】宋计有功唐诗纪事薛令之:“(薛令之)及第,迁右遮子。开元中,东宫官僚清淡,令之题诗自悼曰:朝日上团团,照见先生盘。盘中何所有,苜蓿长阑干。”喻指生活清贫。明王思任辛西迎春大雪简文长集复次坡公韵:“帐里羔羊谁唤酒,盘中苜蓿可骄盐。”参见人事部贫贱“苜蓿堆盘”。 【拔葵】汉书董仲舒传:“公仪子相鲁,之其家见织帛,怒而出其妻;食于舍而茹葵,愠而拔其葵,曰:吾已食禄,又夺园夫红女利乎?”指为官者不与民夺利。宋苏轼次阳行先:“拔葵终相鲁,辟谷会封留。”另参见人物部官吏“楚相拔葵” 【惜园葵】相

15、传春秋时鲁国漆室有女子倚柱而啸,邻妇问她是否想嫁人。漆室女说:我是担心国君年老而太子幼小。邻妇说:这用得着你担忧吗?漆室女说:从前有客人来我家,把马扣在园子里,马跑了,踏坏园里的葵,害得我们终年尝不到葵味。今后鲁国有难,我们即使是女子,难道能避免吗?见汉刘向列女传鲁漆室女。后以喻指担忧国事。唐李白书怀赠南陵常赞府:“将无七擒略,鲁女惜园葵。”参见人事部情感“忧葵”。 【茱萸】植物名。香气辛烈,可入药。古俗农历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能祛邪辟恶。三国魏曹植浮萍篇:“茱萸自有芳,不若桂与兰。”西京杂记卷三:“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华酒,令人长寿。”唐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诗:“遥知兄弟登高处

16、,遍插茱萸少一人。”清吴伟业丁亥之秋王烟客招予西田赏菊诗:“秔稻将登农父喜,茱萸遍插故人怜。”参见天文部时令“登高”。 【东陵瓜】史记萧相国世家:“召平者,故秦东陵侯。秦破,为布衣,贫,种 瓜于长安城东,瓜美,故世俗谓之东陵瓜,从召平以为名也。”喻指隐逸。唐骆宾王夏日游德州赠高四:“一顷南山豆,五色东陵瓜。”另参见地理部土石“邵平田”、人物部官吏“故侯”、人事部雅逸“青门隐”。 【瓜代】左传庄公八年:“齐侯使连称、管至父戍葵丘。瓜时而往,曰:及瓜而代。”谓到明年瓜熟时派人接替。后称官吏任职期满由他人接替为“瓜代”。宋贺铸答杜仲观登丛台见寄诗:“行将及瓜代,暂喜摆羁束。”参见武备部军旅“瓜戍”。

17、 【倒餐蔗】世说新语排调:“顾长康啖甘蔗,先食尾,人问所以,云渐至佳境。”宋戴复古送吴伯成归建昌之一:“无因暗投壁,有味倒餐蔗。”另参见人事部志趣“入佳境”。 【舟赠麦】宋释惠洪冷斋夜话卷十载:范仲淹子纯仁从姑苏运麦五百斛,船过丹阳,见石曼卿无钱归葬亲人,即以全船麦赠之。后遂以此作助丧之典。清赵翼七十自述之三:“孤露更谁舟赠麦,饥寒长自甑生尘。”参见器用部车船“麦舟”。 【飘麦】后汉书逸民传高凤:“高凤少为书生,家以农亩为业,而专精诵读,昼夜不息。妻尝之田,曝麦于庭,令凤护鸡。时天暴雨,而凤持竿诵经,不觉潦水流麦。妻还怪问,凤方悟之。”后用为专心读书、不及暇顾的典实。明何景明送甥朝良读书梅黄山

18、下:“但知高凤曾飘麦,不论丁生解梦松。”另参见天文部气象“漂麦雨”、文明部、学识“流麦”、人物部人杰“流麦士”。 【元亮秫】晋陶潜字元亮,性嗜酒,尝为彭泽令。“在县公田悉令种秫谷。曰:令吾常醉于酒足矣!”见晋书隐逸传陶潜。后以指隐者所耽之酒。唐杜牧许七弃官东归寄赠十韵:“冻醪元亮秫,寒鲙季鹰鱼。”明刘基夏日杂兴七首之二:“酿酒剩收元亮秫,换鹅时写右军书。”参见人事部雅逸“陶家种秫”。 【斗粟】据史记淮南衡山列传载,汉文帝刘恒之弟淮南厉王刘长谋反失败,被押解去蜀郡严道县,在路上绝食而死,民间编了首歌谣:“一尺布,尚可缝;一斗粟,尚可舂;兄弟二人不能相容。”后以“斗粟”讥兄弟不和或不相容。晋书王沉等传论:“斗粟兴谣,逾里成咏。”唐李商隐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