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基坑围护施工方案目 录第一章、基坑围护方案2一、编制依据2二、工程概况2第二章、打、拔小齿口拉森桩施工工艺3一、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3二、打设小齿口拉森桩的施工流程3三、施工机械 、材料3四、小齿口拉森桩施工方法3五、施工工期4第三章 、钢支撑施工工艺4一、编制依据4二、测量放样5三、钢支撑施工工艺5四、钢支撑质量保证措施6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7一、项目质量目标及组织结构7二、项目管理职责范围8第五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8一、安全技术措施8二、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9第一章、基坑围护方案一、编制依据我公司对“三山工业区焦炉工程地坑”基坑围护工程施工方案编制。为保证工程施工科学性、合理性和施
2、工质量,确保“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任务,特编制本工程施工方案。方案编制依据如下要求及规范:1、 根据实际情况; 2、甲方提供的图纸; 二、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地坑通廊基坑工程,基坑周围地形复杂,在基坑北面有个筛贮焦楼。该基坑开挖深度为:-11.43m至-8.67m,基坑开挖较深,施工水平延长米:84m,基坑围护需要采用对周边环境与建筑物影响最小,施工周期短,成本合理的施工工艺,因此本基坑将采用18m小齿口拉森钢板桩(桩型:6#小齿口拉森桩)与15m小齿口拉森钢板桩(桩型:5#小齿口拉森桩)进行围护,该项目计划18m小齿口拉森钢板桩施工延长米为:64米;15m小齿口拉森钢板桩施工延长米为:
3、20米。由于基坑开挖较深,在基坑采用边挖边撑的方法,基坑支撑安装分2个区域进行安装,开挖-11.43m区域采用三道支撑进行支护,分别在距离桩顶-1.5m,-4.5m,-8m处安装一道围囹、支撑。开挖-8.67m区域采用二道支撑进行支护,分别在距离桩顶-1.5m,-4.5m处安装一道围囹、支撑。围囹采用:400*400*13*21H型钢,施工延长米:232m,每延长米重量为:172kg/m,计:40吨;在基坑采用支撑(直撑、斜撑),材料采用609*16园管,支撑施工水平间距为5m,具体见平面图。第二章、打、拔小齿口拉森桩施工工艺一、施工方案的编制依据1、根据国家现行有关建筑安装工程的政策、法规、
4、规范、规定和标准;2、GBJ2128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3、国家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4、JGJ338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5、JGJ5988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度;6、以及ISO9002有关程序执行文件的要求。二、打设小齿口拉森桩的施工流程小齿口拉森钢板桩施工流程设备进场拼装清除地面、地下障碍物定位挖沟打桩机械设备就位打设钢板桩挖第一皮土、开挖沟槽安装围囹、支撑挖土基础施工回填土方拆除围囹支撑拔钢板桩。三、施工机械 、材料1、打、拔小齿口拉森桩采用50T履带式起重机一台;用45KW或60kw震动锤一台。2、18米小齿口拉森钢板桩(进口)107根,15米小齿口
5、拉森钢板桩(进口)50根3、钢围囹、支撑工程量为(暂定):145吨。四、小齿口拉森桩施工方法(一)施工前方案的确定小齿口拉森桩采用50T履带吊及60KW震动锤配合施工(二)施工准备1、 施工前配合甲方测放出打桩的轴线,确定标高,办好签证手续。2、 施工前必须平整好场地,开挖排水沟,做好地下障碍物的清理。3、桩机机组人员应检查桩机运转是否正常,所有线路、管线是否畅通。4、施工人员进入工地前应做好三级安全教育培训工作。5、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保证施工机械设备及拉森桩进出道路的畅通。6、总包方应用挖机挖出1m(宽)1.5m(深)的样桩沟槽,挖尽地下障碍物。并且提供施工用电(必须满足60KW)。(三)施
6、工方法1、 拉森桩的施工(1)必须先摸清有关地下障碍物情况,并清除后才能施工。(2)按定位尺寸挖好沟槽,打桩机移机就位,开始打桩。(3)应根据甲方要求及实际情况,合理安排施工流程,保证打、拔钢板桩机械设备的施工场地及材料进出。2、打、拔小齿口拉森桩施工工艺(1)沉桩将50T履带吊挂好振动锤,在振动锤下放挂一根保险钢丝绳(6分),用钢丝绳扣好拉森桩,利用吊机吊起拉森桩,并使之垂直,使振动锤夹桩口,咬住拉森桩,启动振动锤控制油泵上的夹紧按钮夹紧拉森桩,吊至样桩位置插入桩位。松开夹紧器校正桩身垂直度并重新夹紧,启动控制器按钮,振动锤开始工作,吊机慢慢放松(必须确保桩身垂直),将桩振入地下至要求标高。
7、依次打入所有拉森桩。(2)拔桩时,在振动锤上挂一根保险钢丝绳(6分),放下振动锤使之咬住拉森桩上口,启动振动锤控制油泵,夹紧拉森桩,启动控制按钮,拔出拉森桩至1m高时,履带吊停止提升,用钢丝蝇捆住拉森桩并用卸扣锁好后开始提升。拔出拉森桩后松开振动锤的油泵控制器,吊车慢慢放下拉森桩。五、施工工期 施工工期打桩为每台桩机每天施工25根,拔桩为每台桩机每天施工30根。第三章 、钢支撑施工工艺一、编制依据(1)根据设计院设计基坑围护结构施工图及相关说明。(2)国家相关施工规范及标准。GB50202-2002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地基及基础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00
8、9-2001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上海市建筑安装工人安全技术操作规程JGJ33-86 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79-200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59-88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生产管理制定GB50017-2003 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205-2001 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及验收规范JGJ81-2002 建筑钢结构焊接规范JGJ18-2003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范建设部施工现场安全用电管理标准及安全防护管理标准有关文明施工的文件规定。本公司的施工经验及现场实际情况。二、测量放样(一)轴线测放 1、利用甲方提供的基准线,引测各轴线控制点,做好控制点标记并保护好,此项工作在工程施工前期完成。
9、 2在基坑开挖前期对基坑四周的控制点进行复核,确保无误后,方可确定测放支撑位置及基坑开挖控制线。 (二)标高点测放1根据甲方提供的高程,距基坑四周一定的距离,测放二点临时水准点,妥善保护,定期复核。2开挖安装支撑沟槽前期,在围囹平面上放出支撑位置。三、钢支撑施工工艺(一)钢支撑的施工工艺流程:机械设备进场-甲方按照图纸开挖沟槽-钢支撑场外拼装-支撑托架焊接-钢支撑安装-施加预应力(按设计要求的50%施加应力)-检查栓紧螺帽-施加第二次预应力达到设计值-钢支撑安装质量验收-完成。(二)、钢支撑安装:(1)当挖土挖到支撑施工的工作面后,烧焊三角托架,并测定出该道支撑两端的接触点,以保证支撑与墙面垂
10、直,位置适当,量出两个相应接触点间的支撑长度来校核地面上已拼装好的支撑,长度适当之后即可安装。支撑由50吨履带吊分段起吊安装;采用二点吊。(2)钢支撑吊装到位,不要松开吊钩,将两端活络头子拉出顶住压顶梁上的预埋铁件(端头设置一块三角铁板稳定),再将2台100t液压千顶放入活络头子顶压位置,为方便施工并保证千斤顶顶伸力一致,千斤顶采用专用托架固定成一整体,将期骑放在活络头子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工加到位后,在锲紧垫块,并烧焊牢固,然后回油松开千斤顶,解开起吊钢丝绳,完成该根支撑的安装。千斤顶施加预应力时,对预应力位做好记录备查。预应力施加按设计图纸要求进行。(3)所有节点构造
11、均需按设计及规范要求采用焊接或螺栓连接,局部设置加筋板。(6)支撑安装完成后,可挖基坑土方,在开挖过程或行定跨越钢支撑时,挖土机械不得直接碾压支撑,应在支撑上架空30cm铺设路基箱,让挖机行走。挖机在挖土时,也不得碰撞支撑,另外严禁施工人员在底部掏空的支撑构件上行走与操作。(7)钢支撑的拼接:按设计长度并根据钢管支撑的结构件模数进行,为:活络头若干中间管固定端拼接而成。(三)、钢支撑拆除:1、按设计图纸要求,在底板及传力带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后,方可拆除钢支撑;拆除支撑时有甲方出具支撑拆除开工令书面通知,施工单位方可拆除支撑。2、支撑拆除方法为:支撑释放应力采用将2台100吨液压千斤顶放入活
12、洛端头,为方便施工并保证千斤顶顶力一致,2台千斤顶制作专用托架固定成一整体,将其骑放在活洛头子上,接通油管后即可开泵施加预应力,预应力施加到位后,及时将活洛端中的钢锲块拿出,以防钢支撑运输过程中落下砸伤施工人员,然后割除连接,慢慢放下,支撑拆除为先对撑,释放支撑应力,松开活络端,从两边往中间方向拆,然后逐根拆除。3、本方案拆除支撑的方法是施工方考虑的初步方案。详细方案待图纸出来后再定。四、钢支撑质量保证措施1、认真学习、熟悉施工图纸,组织精干力量施工。2、拼接和安装支撑必须平整无弯曲,最大误差不得大于2%。3、支撑安装与基坑挖土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必须互相协调、配合。4、施工时应保证电焊质量
13、。焊接必须牢固满焊,焊缝不得小于8。5、必须做24小时监测,监测应由有施工资质的专业单位负责。监测工作主要是检查临近房屋、马路的沉降、开裂等情况,与工程施工同步进行,一般情况下各个监测内容每天测一次,当监测数据接近报警值或异常情况时,则适当加密监测频率;监测数据每天及时处理,并报送业主及监理单位;设立临界反警数据,发现异常情况,会同监测单位、建设单位、监理分析原因,及时采取应变措施,保证基坑安全。第四章、施工组织管理根据工程特点及规模,为实现优质、高效、安全低耗地完成成本工程施工任务,贯彻班子精练,职责明确,统一指挥和有利全面质量管理的原则,实行项目经理负责制和项目工程师技术负责制。一、项目质
14、量目标及组织结构(一)项目质量目标 本工程质量目标:确保优质工程。 (二)项目部组织结构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和重点,管理按“项目管理法”实施,成立工程项目经理部。将委托曾多次担任大型工程项目经理,管理经验丰富的同志担任本工程的项目经理组织施工。项目配备工程师、技术员、施工员、质检员、资料员、安全员,机械保障及后勤人员,组建本工程项目部。A:施工管理网络图: 公司总工程师公司技术部项目经理项目工程师测 量 员材料检验员质 检 员QC小组资 料 员施 工 员公司总经理B:劳动力的部署为确保本工程的质量和工期,组织一支8人队伍进场施工,其中管理人员2人,施工人员6人(机操工1人、电工1人、电焊工2人、起
15、重指挥1人、普工1人)。二、项目管理职责范围为完善管理机制,对各岗位进行定员管理,明确岗位职责。见下表:岗 位定 员主 要 职 责 范 围施 工 员1人负责施工调度,协调各工种关系,实施施工技术方案,指导工程施工,及时做好内外工作量的签证等项工作安全员1人制定安全生产目标,主持安全检查和教育工作材料员1人负责本工程施工材料的进出班 长1人及时完成施工员安排的工作,对本班的安全、质量、效率负责打桩工5人认真执行操作规程和质量标准,及时完成份内工作电焊工3人负责钢支撑的制作第五章 安全生产、文明施工及环境保护一、安全技术措施 (一)、安全责任制度 1、安全责任制度 根据谁负责生产谁负责安全的原则,
16、针对工程特点和现场施工实际情况,确定本工地的项目经理为第一安全责任人,再有项目经理派人专职安全员,全权委托负责安全生产,经常检查生产中安全情况,对生产中不安全隐患及时消除。 2、安全教育制度 进入工地后,应对施工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定期或不定期召开安全会议,对不同工种人员进行安全技术交底,施工人员上下班进行交接班安全交底。 3、安全检查制度 施工过程中安全检查必不可少,专职安全定期检查并及时汇报给项目经理。检查内容包括:机械设备检查、施工人员的操作检查。 (二)、安全技术措施 1、现场建立安全组织机构,各工种,各班组设立兼职安全员。 2、坚持执行施工前的安全技术交流,认真填写安全日记。 3、机电
17、设备必须专人操作,操作时必须遵守操作规程,特殊工种(电工、焊工、吊车工等)必须持证上岗。 4、现场电缆必须架空布设,各种电器控制必须设立二级漏电保护装置,落实“一机一闸一保护”各项措施。 5、电器,线路必须断电修理,并挂上警示牌。 6、吊重物体下严禁行人停留,通过。 7、经常检查各种扬钢丝绳的磨损程度,并按规定及时更新。夹具索具是否达到安全生产要求,确认无误方可投入使用。 8、吊运操作时必须有专人指挥。 9、工地材料要分类堆放。 10、各种电器要专人负责、电线架空。 11、车辆在场内调头,进出现场必须有专人指挥。 12、现场配备消防器材,电器控制系统必须有防雨设施并应上锁保护。(三)、安全管理网络 项目经理 项目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菏泽市重点中学2025年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物理试题理试题含解析
- 河南焦作市沁阳市2025届初三年级第一次质量调研生物试题试卷含解析
- 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特效化妆工艺》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红色简约商务风季度绩效考核报告
- 电机在医疗放射设备中的应用考核试卷
- 森林公园生态旅游市场品牌建设与竞争力提升考核试卷
- 煤气化中的智能化制造技术发展前景考核试卷
- 工程质量事故分析总复习考核试卷
- 液压技术在物料搬运设备中的重要性考核试卷
- 2025届上海市长宁区高三二模考试数学试卷
- 施工风险技术风险
- (高清版)JGT 225-2020 预应力混凝土用金属波纹管
- 酸枣仁汤的临床应用研究
- 河北省廊坊市安次区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
- 前庭神经炎病人的护理
- 招标代理服务 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寺院宣传法治知识讲座
- 《多源图像融合技术及其遥感应用-图像融合技术》课件
- 直播带岗方案
- 网络安全前沿技术与未来趋势研究
- 辽宁省沈阳市铁西区2024届英语三年级第二学期期中调研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