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节 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 原电池 第三节 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 第四节 电极电势的应用 第五节 直接电势法测定溶液的 pH 第七章 氧化还原反应和电极电势 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三、氧化还原电对 第一节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概念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一、氧化值 一、氧化值 氧化值定义为某元素一个原子的荷电数,这 种荷电数由假设把每个化学键中的电子指定给 电负性较大的原子而求得。 确定元素的氧化值时,必须了解化合物的 结构。 和 的结构为: -OSO- O S -OSSSSO- O OO O 2 23 S O 2 46 S O 确定氧化值的方法如下: ( 1 ) 在单质中,
2、元素的氧化值为零。 ( 2 ) O 元素的氧化值,在正常氧化物中皆为 -2; 但在过氧化物中为 -1;在 OF2 中为 +2。 ( 3 ) H 元素在一般化合物中的氧化值为 +1;但在 金属氢化物中为 -1。 ( 4 ) 在简单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等于该元素离 子的电荷数;在复杂离子中,元素的氧化值代数和等 于离子的电荷数。 ( 5 ) 分子中所有元素氧化值代数和等于零。 例题 2 ( 1)27 ( 2)0 x 6x 在 K2Cr2O7 中,Cr 元素的氧化值为 +6。 例 7-1 计算 K2Cr2O7 中 Cr 元素的氧化值。 解:在 K2Cr2O7 中,O 元素的氧化值为 -2, K 元素
3、的氧化值为 +1。设 Cr 元素的氧化值为 x, 则有: 元素的氧化值发生变化的反应称为氧化还 原反应。 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元素的氧化值升高的 过程称为氧化;氧化值降低的过程称为还原。 使其他物质氧化而本身被还原的物质称为氧化 剂;使其他物质还原而本身被氧化的物质称为 还原剂。 二、氧化剂和还原剂 氧化剂与它的还原产物及还原剂与它的氧化产 物称为氧化还原电对,简称电对。其中,氧化值较 高的物质称为氧化型物质,用符号 Ox 表示;氧化 值较低的物质称为还原型物质,用符号 Red 表示。 书写电对时,氧化型物质在左侧,还原型物质在右 侧, 中间用斜线隔开,写成 Ox/Red。 在氧化还原电对中,氧
4、化型物质得电子,在反 应中作氧化剂;还原型物质失电子,在反应中作还 原剂。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越强,其对应的还原 型物质的还原能力就越弱;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 越弱,其对应的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就越强。 三、氧化还原电对 先将两个半反应配平,再将两个半反应合并为 氧化还原反应的方法称为离子-电子法。 ( 1 ) 将反应物和产物以离子形式写出,例如: 四、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配平 2 422 MnOHClMnClH O ( 2 ) 将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一个发 生氧化反应,另一个发生还原反应: 2 ClCl 2 42 MnOHMnH O ( 3 ) 分别配平两个半反应: 2 2Cl Cl
5、2e 2 42 MnO8H5e Mn4H O ( 4 ) 确定两个半反应得、失电子数的最小公倍 数,将两个半反应分别乘以相应系数,使其得、失 电子数相等,再将两个半反应合并为一个配平的氧 化还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 422 2MnO +10Cl +16H 2Mn+5Cl +8H O 2 10Cl 5Cl10e +2+ 42 )2MnO +16H +10e 2Mn+8H O 最后,在配平的离子方程式中添加不参与反应 的阳离子和阴离子,写出相应的化学式,就可以得 到配平的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 第二节 原 电 池 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变为电能的 装置称为原电池。从理论上讲,任何自发进行
6、的氧化还原反应都可以设计成原电池。 原电池中的盐桥是一支倒置的型管,管中填 满了用饱和 KCl 溶液和琼脂调制成的胶冻,KCl 溶 液不致流出,而阴、阳离子可以自由移动。盐桥的 作用是构成原电池的通路和维持溶液的电中性。 原电池由两个半电池组成。半电池又称电极, 每一个电极都是由电极导体和电解质溶液组成。 分别在两个半电池中发生的氧化反应或还原反 应,称为半电池反应或电极反应。原电池的两极所 发生的总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电池反应。 在原电池中,流出电子的电极称为负极,流入 电子的电极称为正极。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 负极发生氧化反应。 为简便起见,原电池常用符号表示。书写原 电池符号的方法如
7、下: ( 1 ) 在半电池中用 “ | ” 表示电极导体与电 解质溶液之间的界面。 ( 2 ) 原电池的负极写在左侧,正极写在右侧 并用 “”、“” 标明正、负极,把正极与负 极用盐桥连接,盐桥用 “ ” 表示,盐桥两侧是 两个电极的电解质溶液。 ( 3 ) 溶液要注明浓度,气体要注明分压。 ( 4 ) 如果电极中没有电极导体,必须外加一 惰性电极导体,通常是铂或石墨。 = 例题 设计成原电池,写出该原电池的符号。 解: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为两个半反应: 氧化反应: 原电池的正极发生还原反应,负极发生氧化反 应。因此组成原电池时,电对 为正极, 电对 为负极。原电池符号为: 例 7-2 将氧化还
8、原反应: + 4 2MnO (aq)10Cl (aq)16H (aq) 2 2ClCl2e +2+ 42 MnO8H +5eMn +4H O 2+ 22 2Mn(aq)5Cl (g)8H O(l) 还原反应: 2+ 4 MnOMn 2 ClCl +2+ 212344 ( )Pt|Cl ( )|Cl ( ) H ( ),Mn ( ),MnO ( )|Pt(+)pcccc = 第三节电极电势和原电池的电动势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 二、原电池的电动势 三、标准电极电势 四、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反应的摩尔吉布 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五、能斯特方程 一、电极电势的产生 把金属插入含有该金属离子的盐溶液中,金 属表
9、面的金属离子有溶解到溶液中成为水合离子 的趋势,而溶液中的水合金属离子也有从金属表 面获得电子,沉积在金属表面上的趋势。当金属 的溶解速率与金属离子的沉积速率相等时,建立 了如下平衡: M(s) M (aq)e z z 溶解 沉积 当达到平衡时,如果金属溶解的趋势大于金 属离子沉积的趋势,金属表面带负电,而金属表 面附近的溶液带正电;若金属离子沉积的趋势大 于金属溶解的趋势,金属表面带正电,而金属表 面附近的溶液带负电。 这种产生于金属表面与含有该金属离子的溶 液之间的电势差称为电对 的电极电势。 z M /M + 金属电极的电极电势 二、原电池的电动势 在没有电流通过的情况下,正、负两极的
10、电极电势之差称为原电池的电动势。 EEE 三、标准电极电势 至今还没有办法能够准确测量单个电极的 电极电势的绝对值。但可以选定一个电极作为 比较电极,确定各个电极对此比较电极的相对 电极电势。 IUPAC 建议用标准氢电极作为比较电极。 根据这个规定,电极的电极电势就是给定电极 与同温度下标准氢电极所组成的原电池的电动 势。 (一) 标准氢电极 标准氢电极 这种产生在 100 kPa H2 饱和了的铂片与 H+ 活度为 1 的酸溶液之间的电势差,称为标准氢电极的电极 电势。规定标准氢电极的电极电势为零: 2 (H /H )0.0000 VE 吸附在铂片上的 H2 与溶液中的 H+ 建立了如 下
11、动态平衡: + 2 2H (aq)2eH (g) = (-)标准氢电极 待测标准电极(+) 测定某给定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时,可将 待测标准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下列原电池: (二) 标准电极电势的测量 测定出这个原电池的电动势,就是待测电极的 标准电极电势。 测定铜电极的标准电极电势 四、原电池的电动势与反应的摩尔 吉布斯自由能变的关系 在等温、等压条件下,系统的吉布斯自由能 变等于系统所做的最大非体积功。对于电池反应 来说,最大非体积功就是最大电功。 r, ()T pGnEF rm, ()T p nFE GzEF 上式除以反应进度变: 电池反应在标准状态下进行时: rm, ()T pGzEF
12、例题 例 7-3 宇宙飞船上使用的氢 - 氧燃料电池,其 电池反应为: 计算 298.15 K 时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和 电池的标准电动势。 222 2H (g)O (g) 2H O(l) rmfm2fm2fm2 2(H O,1)2(H ,g)(O ,g)GGGG 11 2 ( 237.13 kJ mol )474.26 kJ mol 解:反应的标准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rm (298.15K)G E zF 31 1 ( 474.26 10 J mol ) 1.229 V 4 96485 C mol 某给定电极的电极反应为: 五、能斯特方程 OR OxeRed
13、zv + 2OORR H () |Ox()H (H )1Red() 2 z pvazava 电池反应为: = (-)标准氢电极 给定电极(+) 把该电极与标准氢电极组成原电池: 上式可改写为: 上式称为能斯特方程。 R O R | O () ln () v v RTa EE zFa O R | O R () (Ox/Red)(Ox/Red)ln () v v RTa EE zFa 例题 由上式可得: 电池反应的摩尔吉布斯自由能变为: R O R rmrm | O () ( )( )ln () v v a GTGTRT a 例 7-4 写出下列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式: 2+ (1) Cu(aq)
14、2e Cu(s) +2+ 42 + 22 (2) MnO (aq)8H (aq)5e Mn(aq)4H O(l) (3) O (g)4H (aq)4e 2H O(l) 2+2+2+ 2+2+ 44 8 4 2+ 2222 4 2 (1)(Cu /Cu)(Cu /Cu)ln (Cu 2 (2)(MnO /Mn )(MnO /Mn ) (MnO ) (H ) ln 5 (Mn ) (3)(O /H O)(O /H O) ln (O )/ (H ) 4 RT EEc F EE ccRT Fc EE RT ppc F 解:上述电极反应的能斯特方程分别为: 温度为 298.15 K 时,将 T、R、F
15、的量值代 入能斯特方程: 根据能斯特方程,在一定温度下,对给定电 极,氧化型物质或还原型物质的活度的变化将引 引电极电势的变化。增大氧化型物质的活度或降 低还原型物质的活度,都会使电极电势增大;降 低氧化型物质的活度或增大还原型物质的活度, 将使电极电势减小。 O R | O R ()0.05916 V (Ox/Red)(Ox/Red)lg () v v a EE za 例题 例 7-5 298.15 K 时, V。 计算将金属银插在 AgNO3 溶液中组成 Ag+/Ag 电极的电极电势。 + (Ag /Ag)0.7991E 1 0.010 mol L + (Ag /Ag)(Ag /Ag) 0
16、.05916 V lg (Ag )EEc 0.7991 V0.05916 Vlg0.010 0.6808 V 解:Ag+/Ag 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例 7-6 298.15 K 时, V。 计算将铂片插在 、c(Fe2+) = 0.10 molL-1 溶液中组成 Fe3+/Fe2+ 电极的电极电势。 解: 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3+2+ (Fe /Fe )0.769E 3+1 (Fe )1.0 mol Lc 3+2+ Fe /Fe 3+ 3+2+3+2+ 2+ (Fe ) (Fe /Fe )(Fe /Fe )0.05916 V lg (Fe ) c EE c 1.0 0.769 V0.05916
17、 Vlg 0.10 0.828 V 例 7-7 298.15 K 时, 1.512 V。 把铂片插入 、c(Mn2+)=1.0 molL-1、 溶液中,计算 电 极的电极电势。 2+ 4 (MnOMn)E 1 4 (MnO )1.0mol Lc +31 (H )1.0 10mol Lc 2+ 4 MnOMn 2+2+ 44 +8 4 2+ 0.05916 V (MnOMn )(MnOMn ) 5 (MnO ) (H ) lg (Mn ) EE cc c 3 8 0.05916 V 1.512 Vlg(1.0 10 ) 5 1.228 V 解:电极的电极电势为: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弱
18、 二、计算原电池的电动势 三、判断氧化还原反应的方向 四、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五、元素电势图 第四节电极电势的应用 一、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强弱 电极电势反映出电极中氧化型物质得到电子 的能力和还原型物质失去电子的能力的大小。电 极的电极电势越大,就意味着电极反应: OxeRedz 越容易进行,氧化型物质越易得到电子,是越强 的氧化剂;而对应的还原型物质越难失去电子, 是越弱的还原剂。电极的电极电势越小,电极中 的还原型物质越易失去电子,是越强的还原剂; 而对应的氧化型物质越难得到电子,是越弱的氧 化剂。 用电极电势比较氧化剂和还原剂的相对强 弱时,要考虑浓度及 pH 等因素的影响。当
19、电 对处于非标准状态下,必须计算出各电对的电 极电势,然后再进行比较。 例题 例 7 - 8 在 298.15 K、标准状态下,从下列电 对中选择出最强的氧化剂和最强的还原剂,并列出 各种氧化型物质的氧化能力和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 力的强弱顺序。 解:有关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为: 3+2+2+4+2+ 22 Fe /Fe , Cu /Cu, I /I , Sn /Sn, Cl /Cl 3+2+ (Fe /Fe )0.769 VE 2+ (Cu/Cu)0.3394 VE 2 (I /I )0.5345 VE 4+2+ (Sn/Sn )0.1539 VE 2 (Cl /Cl )1.360 VE ; ;
20、 ; ; 。 上述电对中, 最大,因此,在标准 状态下 电对中的氧化型物质 Cl2 是最强的 氧化剂;而 最小,电对 Sn4+/Sn2+ 中 的还原型物质 Sn2+ 是最强的还原剂。 在标准状态下,上述电对中氧化型物质的氧化 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还原型物质的还原能力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2 (Cl /Cl )E 4+2+ (Sn /Sn)E 2 Cl /Cl 3+2+4+ 22 Cl Fe I CuSn 2+2+ Sn CuI Fe Cl 在原电池中,电极电势较大的电极是原电池 的正极,电极电势较小的电极是原电池的负极。 原电池的电动势等于正极的电极电势减去负极的 电极电势。 二、计算原电池
21、的电动势 例题 例 7-9 在 298.15 K 时,将银片插入 AgNO3 溶液中,铂片插入FeSO4和 Fe2(SO4)3 混合溶液中 组成原电池。试分别计算出下列两种情况下原电 池的电动势,并写出原电池符号、电极反应和电 池反应。 解: +3+2+1 (1) (Ag )= (Fe )= (Fe )=1.0mol L ;ccc +2+1 (2) (Ag )= (Fe )=0.010mol L ,cc + (Ag /Ag)0.7991VE 3+2+ (Fe /Fe )0.769VE 3+ (Fe )cc , 。 (1) ,在标准状 态下电对 Ag+/Ag 为原电池正极,Fe3+/Fe2+ 为
22、原 电池的负极。原电池的电动势为: +3+2+ (Ag /Ag)(Fe /Fe )EE +3+2+ (Ag /Ag)(Fe /Fe )EEEEE 0.7791 V0.769 V0.030 V 原电池符号为: 23+ ( )Pt |Fe (), Fe ()Ag ()|Ag( )ccc + AgeAg 2+3+ FeFee +2+3+ AgFe AgFe = 电极反应和电池反应分别为: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电池反应: (2) 电对 和 的电极电势分别 为: + Ag /Ag 3+2+ Fe /Fe + (Ag /Ag)(Ag /Ag) 0.05916 V lg (Ag )EEc 0.7991
23、V0.05916 Vlg0.010 0.6808 V 3+ 3+2+3+2+ 2+ (Fe ) (Fe /Fe )(Fe /Fe ) 0.05916 V lg (Fe ) c EE c 1.0 0.769 V0.05916 Vlg 0.010 0.887 V 由于 E(Ag+/Ag) E(Pb2+/Pb) ,将电对 Pb2+/Pb 和 Sn2+/Sn 组成氧化还原反应时,Sn2+ 作氧化剂, Pb 作还原剂,上述氧化还原反应逆向进行。 四、确定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 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限度可以用反应的标准 平衡常数来衡量。氧化还原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与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的关系为: ln zFE
24、 K RT 当 T = 298.15 K 时,上式可改写为: lg 0.05916 V zE K 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越大,氧化还原反应的 标准平衡常数也越大,反应进行得就越完全。 例题 例 7-11 试估计 298.15 K 时反应: 进行的限度。 解:原电池的标准电动势为: 2+2+ Zn(s)Cu(aq) Zn(aq)Cu(s) 2+2+ (Cu /Cu)(Zn /Zn)EEE 0.3394 V( 0.7621 V)1.1015 V 298.15 K 时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2 1.1015 V lg37.24 0.05916 V0.05916 V zE K 2 eq37 2 eq (Z
25、n ) 1.7 10 (Cu ) c K c K 很大,说明反应正向进行得很完全。 例 7-12298.15 K 时: + Ag (aq)eAg(s) + (Ag /Ag)0.7991 VE AgCl(s)eAg(s)Cl (aq) (AgCl/Ag)0.2222 VE 解:在 298.15 K、标准状态下将两个电极设计成 原电池,电极 AgCl/Ag 为负极,电极 Ag+/Ag 为正极。 原电池符号为: 试求 298.15 K 时 AgCl 的标准溶度积常数。 + ( )Ag,AgCl(s)|Cl () Ag ()|Ag(+)cc = 正极反应: 负极反应: 电池反应: Ag (aq)eAg
26、(s) Ag(s)Cl (aq)AgCl(s)e + Ag (aq)Cl (aq) AgCl(s) ; ; 298.15 K 时,电池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为: 298.15 K 时,AgCl 的标准溶度积常数为: (Ag /Ag)(AgCl/Ag) lg 0.05916 V z EE K 1 (0.7991 V0.2222 V) 9.76 0.05916 V 9 5.6 10K + speqeq 1 (AgCl)(Ag ) (Cl )Kcc K 10 9 1 1.8 10 5.6 10 五、元素电势图 把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以图的形式表示出 来,这种图称为元素电势图。 (一)元素电势图的表示方法
27、 按元素的氧化值由高到低的顺序把各个不同 氧化值物质从左到右依次排列,将不同氧化值的 物质之间用直线连接,在直线上标明两种不同氧 化值物质所组成的电对的标准电极电势。 图中所对应的电极反应是在酸性溶液中发生的: 222 O (g)2H (aq)2eH O (aq) 222 (OH O )0.6945 VE + 222 H O (aq)2H (aq)2e2H O(l) 222 (H O /H O)1.763 VE + 22 O (g)4H (aq)4e2H O(l) 22 (O /H O)1.229 VE 例如: 2222 0.69451.763 OH OH O 1.229 1. 计算电对的标准
28、电极电势 利用元素电势图,可以从某些已知电对的标 准电极电势计算出另一个电对的未知标准电极电 势。例如 : A B C D rm , (A/D)GE 1 E rm,1 G (二)元素电势图的应用 2 E rm,2 G 3 E rm,3 G 由元素电势图得: 由上式得: rmrm,1rm,2rm,3 GGGG 112233 (A/D)zFEz FEz FEz FE 112233 (A/D) z Ez Ez E E z 例题 式中: z = z1 + z2 + z3 例 7-13 已知 Mn 元素在碱性溶液中的电势 图 B (/V):E 2 0.55450.6175 442 MnOMnOMnO B
29、42 (MnO /MnO )E B42 (MnOMnO )E 试计算 。 解:电对 在碱性溶液中的标准 电极电势为: 42 MnOMnO B42 22 1B442B42 12 (MnOMnO ) (MnOMnO )(MnOMnO ) + E z Ez E zz 1 0.5545 V2 0.6175 V 0.5965 V 12 若 ,B 将发生歧化反应: EE 右左 B AC 若 ,B 不能发生歧化反应,而 A 与 C 能 发生逆歧化反应: EE 右左 2. 判断歧化反应能否发生 氧化值的升高和降低发生在同一物质中的同 一种元素上的氧化还原反应称为歧化反应。 在元素电势图中: ABC E右 E左 AC B 第五节 直接电势法测定溶液的 一、指示电极 二、参比电极 三、溶液 的测定 pH pH 一、指示电极 指示电极的电极电势与待测离子浓度之间 的定量关系符合能斯特方程。氢电极是 H+ 的 指示电极,当时,氢电极的电 极电势为: 2 (H )100kPap 2 22 2 2.303 (H ) (H /H )(H /H )lg 2(H )/ RTc EE Fpp 2.3032.303 lg (H )pH RTRT c FF 广泛使用的 H+ 指示电极是玻璃电极。 2.30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法医检验相关》课件
- 《古莲花池介绍》课件
- 第19课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 中国移动XXXX年物联网业务发展规范
- 西安市庆安初级中学2025年高三高考模拟冲刺卷(提优卷)(一)语文试题含解析
- 2025年中国接配线设备产品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抛光酵素原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抗力舒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微波牛奶壶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2025年中国彩钢防撬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绿化带改停车位施工方案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环大罗山联盟高一下学期4月期中物理试题(解析版)
- 护理人员岗位绩效考核评价标准
- 2024年04月陕西西安职业技术学院招考聘用25人笔试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及考点研判与答案解析
- 2023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语文真题
- 企业制度-制药集团新药研发项目立项管理办法
- DL/T 5352-2018 高压配电装置设计规范
- 合作取得更大成功的辩论材料三篇
- 广东省深圳市2023年五年级下学期期中模拟试卷(一)(含答案)
- AQ∕T 7009-2013 机械制造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规范
- 地产企业草莓熊主题商业地产活动嘉年华活动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