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文化差异社会调研_第1页
城市文化差异社会调研_第2页
城市文化差异社会调研_第3页
城市文化差异社会调研_第4页
城市文化差异社会调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社会调研 城市文化差异系部:服装系 专业:服装制版与工艺年级:201*级 班级:服工1132学号:* 姓名:*摘要:进入大学之前,我可以算是一只名副其实的井底之蛙,除了听说小时候去过南京以外就一直只在高淳(南京的一个县)范围内活动。于是,进入大学后,压抑不住的好奇心就明显爆发出来了,在常州上大学的这一年里,最先到达的还是高淳所属的南京市区,其次是镇江、苏州。还未跨出江苏省的我,似乎已经不知不觉的感受到了城市文化之间的微妙差异。一、繁华交通常州站大学的第一站我来到了常州,带着些好奇和憧憬我坐上了来常州的大型客车,沿途是最简单的风景,心中却是最复杂的心情。一向都会因晕车而在车上呼呼大睡的我,这一次

2、似乎连呵欠都没有打,一路上,我都会时不时看向窗外,然后暗暗地问自己一句:“常州到了没?”我曾幻想过无数学校及常州的景象,或是群山环绕;或是繁华富饶;或是萧条凄惨对于一个陌生的城市该有的遐想,在三个多小时的车程中几乎都被我联想殆尽。过了两个小时左右,客车开到了一个叫“金坛”的地方,虽然我没有听说过,但从同学口中得知这里已经属于常州了。当我还在感叹这里似乎也没有名字那么华丽的时候,却已经不知不觉的从南京市来到了常州市。大概又过了半个多小时,我们发现周围的房屋更多了,楼层更高了,车辆更拥挤了,人也更密集了,于是,我意识到我们接近常州市区了,也接近客车底站了。下了客车,要乘一辆b22的公交车,这辆车在

3、我看来是很奇怪的,虽然它的始发站和其他花园站的公交车一样,路线也一样,可马路给予的待遇却全然不一样。一般的公交车只是在大马路的两侧行驶,站台一般设在人行道旁,而这种公交车却可以在大马路中央的指定区域内行驶,几乎每一站都有专门的站台。后来,我才知道这就是常州很有特色的公交车brt(简称:快速公交),这样的公交路线设计是为了使人交通更便捷,行驶更迅速,这样的站台设计是为了收费更方便、乘车更安全。常州的brt固然没有南京的地铁速度快,但却有自己的一番特色。要知道,这陆地公交永远要比地下铁可以欣赏到的风景多,在常州这个孕育了中华恐龙园、动漫嬉戏谷、春秋淹城、青枫公园、红梅公园等圣地美景的地方要是不开公

4、交开地铁的话,岂不可惜?二、六朝古都南京站对于别的城市的同学来说我确实是名副其实的“南京的”,然而,对于南京人来说我却又不是个地道的南京人,不会说南京话,说的高淳方言南京人也听不懂,所以,我对于南京城的好奇我并不亚于其他市的同学。向来就喜欢古典文化的我,久仰南京是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于是,大学第一学期就抽空来了趟南京,假期回家还特意买了从南京回去的车票,虽然累得够呛,但是毕竟这是人生中第一次坐火车,所以还是觉得比较值得的。南京就是南京,在江苏省内有着无可替代的霸主地位,不论是旅游、交通、还是教学科研方面都是首屈一指的。紫金山、明孝陵、中山陵、梅花山、珍珠泉、水上乐园、灵谷塔等总是人山人海;夫子

5、庙景区、玄武湖公园、莫愁湖公园、方山风景旅游度假区以及新街口购物中心的人总也络绎不绝;公交、火车、地铁、动车、高铁、飞机这些现代化交通工具应有尽有,还有仙林大学城、江宁大学城、麒麟科技创新园、江宁科学园、雨花经济开发区、南京经济开发区等众多科学园区。于是,我们不得不对南京情有独钟,就像我迷恋秦淮河那般迷恋南京,悠悠千年,流淌千年,不依不饶,不舍不弃。三、山清水秀镇江站这是一座曾经让我表哥、表姐为之停留的城市,表哥在这里上了四年大学还给我找了个表嫂,表姐则在这边工作了两年多,于是,就乘着他们还在这边的时机我便过来玩了几天。也许是适逢天气不佳,也许是我找错了人,我想如果我是和同学一起的话玩的地方就

6、不会那么拘谨,要是停留的时间在长一点的话玩的地方也不会那么少了。总而言之,这次镇江之旅虽然是便宜的,但是也是我这几次旅行中最不尽兴的一次。都说常州在江苏混的不咋的,而镇江似乎混的更不咋地,特别是和南京、苏州一比较之后。印象中的镇江没有常州发达的交通系统,连公交车竟然还有收一块五的,打的的好像没见到,更别说地铁、brt了,神奇的是我却见到了类似黄包车载人车。和南京的繁华比较起来,尽管有八佰伴、万达广场等却还是显得那么寒酸。然而,再说说其历史文化,和南京城更是没办法比,和我接下来去的苏州仿佛又不在一个档次。不过说到特色镇江还是有它自己的魅力的,坐落于青山绿水间,环境有南京、常州羡慕不来的清新,不需

7、雕饰的天然景致仿佛是种恩赐,让我对这里始终充满期待,期待下一次可以好好的领略一番镇江风貌。四、唯美园林苏州站一如在说到南京时说过的那样,我是个喜欢古典文化的女子,算不得温婉柔美,却还是习惯被透着古典气息的地方、文化所吸引。于是,苏州理所当然成了那个让我魂牵梦绕的地方。假期原本就闲不住的我,只因暑假来临之际和朋友的一句戏言便只身来到了苏州。2012年6月26日,这个阴雨绵绵的日子,第一次来苏州的日子,相信也会是我一辈子都不会忘记的日子。朋友的学校离火车站不是很近,甚至比我到苏州还要远一些。于是,我和朋友商议分头行动她从学校乘车去中转站那边接我,而我则自己在火车站找公交去中转站那边。虽然是同步进行

8、的,可我还是比她晚到中转站好久,可能是我的距离远些吧,不过更多的可能是我在那找公交车花的时间太长。那一天可以算是我暑假中最狼狈的一天了,好像这一天都是在奔波、忙碌、劳累中度过的,除了坐在公交车上稍稍消停了一会儿以外,就一直是在不停的行走中度过的。然而,也就是这一会儿,让我感觉到这一天忙碌其实是值得的。坐在公交车上我终于得空来欣赏车外的美景,首先就是这古色古香的车站,在车站的时候没有时间好好欣赏,古典的灰瓦白墙,木轩窗一点都不含糊。相信只要来过苏州的都可以感受到这股子浓郁的苏州风情。车子一路经过了多少地方我早已记不清了,只是这一路的风景似乎一把我带入了明清时期,真心希望自己以及其他人都身着古装在

9、这古镇漫步,于是,便有了后来坚持要拍一套古装照的冲动。在苏州如若不经历园林将是人生一大憾事,比如我,看到朋友在留园、拙政园拍的那些照片不由得充满向往,只可惜这次来玩时间不长,只去了观前街、七里山塘、木渎古镇和灵岩山,所以,苏州,我一定会再来看你的。听朋友说苏州古典园林,本为私家活动宗祠等的旁宅,故其造园设计,不崇庄严伟大,而求幽静精巧,布局不重对称,规划因地制宜,随意曲折,其建筑布局、结构、造型及风格,都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衬托、对景、借景遗迹尺度变换、层次配合和小中见大、以少胜多等种种造园艺术技巧和手法,将亭、台、楼、阁、泉、石、花、木组合在一起,在城市中创造出人与自然和谐的居住环境。 苏州古典园林的历史可上溯至公元前6世纪春秋时吴王的园囿,私家园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