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作业_第1页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作业_第2页
2018年秋八年级历史上册第二单元近代化的早期探索与民族危机的加剧第6课戊戌变法课时作业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必求其心得,业必贵于专精第6课戊戌变法课前自主预习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公车上书(1)原因:1895年春,马关条约签订的消息传到北京后,群情激愤。(2)过程:正在京师参加会试的康有为、梁启超等,联合各省1 300多名参加会试的举人,上书光绪帝,请求拒和、迁都、变法。这就是著名的“公车上书”。(3)影响:拉开了变法维新运动的序幕。2.宣传变法(1)概况:公车上书失败后,维新人士在各地组织学会,创办报刊,宣传变法。(2)表现:梁启超在时务报上发表变法通议,强调中国如果不变法,将会因守旧而灭亡。严复等主持的国闻报,号召变法图强,成为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3)作用:推动了维新变法思想的广泛传播

2、.知识点2百日维新3。背景(1)1897年冬,德国强占胶州湾。消息传出后,康有为上书光绪帝,痛陈时局的危险和变法的紧迫性,呼吁变法救国。(2)在康有为等维新派的推动下,光绪帝表示“不甘作亡国之君”,决心变法.4.时间:1898年6月11日,清政府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实行变法。5.戊戌变法项目主要内容作用政治裁撤冗官冗员,允许官民上书言事使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有机会参与政治经济鼓励私人兴办工矿企业,发展农、工、商业;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有利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文教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办新式学堂有利于先进科学文化的传播军事裁减绿营,训练新式军队有利于增强国防力量6。结果:变法触犯了以慈禧

3、太后为首的顽固派的利益.1898年9月21日,慈禧太后等发动政变,囚禁光绪帝,搜捕维新人士,废除变法诏令。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六人被捕遇害,史称“戊戌六君子。这次变法历时103天,因此又被称为“百日维新”。7。影响:戊戌变法虽然失败了,但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课堂基础达标知识点1康有为与公车上书1.“1895年,适逢甲午惨败,日本逼签条约,在北京应试的康有为等人联络各省官员上书光绪帝,要求拒签条约,变法图强,史称公车上书。文中错误的表述是(c)a。领导人b.时间c.参加者d.地点2。公车上书后,为了宣传维新变法思想,维新派从事的活动包括(a)创办报刊组织学

4、会创办新式学堂领导武装起义a。b.c.d。3.报刊是了解社会信息的一个重要途径。由严复等人主持,号召变法图强,当时北方最有影响的报纸的是(b)a.时务报b.国闻报c.知新报d。万国公报知识点2百日维新4。1898年,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诏书中的内容不包括(d)a。改革政府机构,裁撤冗员b.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c。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d.创建南洋、北洋和福建三支海军5。观察下面图片,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图1中应试的举人们联名上书的请求有哪些?拒和、迁都、变法。(2)图2中的报纸创办于何地?它主要宣传什么思想?上海.维新变法思想.课后巩固提升1.“书上数日不报,各公车再联十八省

5、同上一书。广东举人康长素(康有为)者,素有时名,尝以著书被谤议于时,主其事,草疏万八千余字,集众千三百余人,力言目前战守之方,他日自强之道。”材料描述的历史事件的影响是(c)a。开启了救亡图存探索的序幕b.提出了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c.揭开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d。标志着第二次鸦片战争开始2。近代中国曾有人指出:“(土耳其)不变旧法,遂为六大国割地废君,而柄其政。日本一小岛夷耳,能变旧法,乃能灭我琉球,侵我大国。前车之辙,可以为鉴伏惟皇上破除旧习,更新大政。由此可知他主张(d)a.学习西方,发展科技b。发动民众,进行革命c。解放思想,宣扬民主d.变法维新,救亡图存3.由于戊戌变法触犯了顽固派的利益

6、,最后以失败告终.戊戌变法的下列措施中,最直接触犯顽固派利益的是(b)a。鼓励兴办工矿企业b。改革政府机构,裁汰冗员c。创办报刊,开放言论d.开办新式学堂培养人才4。组合列举:戊戌变法是一场爱国救亡运动。(1)戊戌六君子包括谭嗣同、刘光第、林旭、杨锐、杨深秀、康广仁。(2)发动戊戌政变,废除变法诏令的顽固派核心人物是慈禧太后.(3)戊戌变法尽管失败了,但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产生了广泛而持久的影响。5。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在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和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之下,1898年6月,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宣布变法。这一年是农历戊戌年,又称“戊戌变法”.(1)根据材料一,指出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的主要原因。民族危机日趋深重,康有为屡次上书警示。材料二维新运动只是少数人的运动.他们不仅不接近广大的劳动群众,而且与广大劳动群众对立,得不到广大群众的支持,只依靠这样一个无权无力的皇帝(光绪帝)下命令,其失败是必然的.-摘编自荣孟源中国近百年革命史略(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为什么说维新运动“其失败是必然的”?封建顽固势力的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