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创新原理_第1页
通用创新原理_第2页
通用创新原理_第3页
通用创新原理_第4页
通用创新原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机械创新设计机械创新设计 通用创新原理 吕 鲲 创造原理创造原理 l创造原理就是最基本的创造规律,就是能够导 出其他次一级或更次一级创造规律或创造方法 的创造规律。 2.1 创新的基本原理创新的基本原理 1综合创新原理 2分离创新原理 3移植创新原理 4逆向创新原理 5还原创新原理 6迂回创新原理 7群体创新原理 8完满创新原理 聚合创造原理 变性创造原理 移植创造原理 逆反创造原理 还原创造原理 迂回创造原理 群体创造原理 完满创造原理 2.1.1 聚合创新原理聚合创新原理 l聚合包括:组合,综合、融合 l组合也称加法创造原理 l组合创新的比例越来越大 组合的方式组合的方式 l功能组合:组合

2、机床 l材料组合:滑动轴承、合金 l技术组合:机电一体化 l信息组合:集智法 案例案例 l美国画家海曼发明了带橡皮的铅笔 2.1.2 分离(解)创新原理分离(解)创新原理 典型事例典型事例 l双筒垃圾箱 l活里活面衣服;可拆换的袖口和领子 l有一种刀片可伸缩、可更换、可断头 l铅笔的芯和杆分离:自动铅笔 TRIZ中分离原理内涵更加丰富 底座使加热和搁置功能分离底座使加热和搁置功能分离 2.1.3 变异(性)创造原理变异(性)创造原理 l 改变事物的属性,主要包括改变事物的颜色、 气味、光泽、声音、结构、材料、形状、数量 等等。 l是发散思维在创造学中的应用 例子例子 l带传动中带的接头 l带的

3、形状;电熨斗的船型变为三角形(专利) l铃声彩铃业 l电影:无声-有声;黑白-彩色 l铁锅-铝锅-不锈钢 l煤气中加入刺激性气味; l口香糖 2.1.4 移植创新原理移植创新原理 l以它山之石,攻己之玉。 l把一个研究对象的概念,原理和方法等运用于 或渗透到其他研究对象,而取得成果的方法, 就是移植创新。 l移植需要类比和联想的思维方法 l仿生学是移植创新原理应用 4个层次:个层次: (1)原理移植:磁悬浮列车 (2)手段(方法)移植:定向爆破肾结石微爆破 (3)功能移植: 激光技术,人们把它移植于工业加工部 门焊接和切割等新技术,把它移植于精密测量部门, 发明了激光定向仪、激光侧厚仪、激光全

4、息照相技 术等;把它移植于环境保护部门,发明了激光测污 雷达技术;把它移植于医疗技术部门,形成了全新 的激光医疗技术等。 (4)结构移植 积木-模块化设计-慧鱼组合模型 案例案例1 l 在19世纪中期,病人手术后,伤口化脓十分 严重,很多病人(约80)死于刀口感染,很多 人误以为化脓是伤口愈合过程中的必经阶段。 l而英国医师李斯特为解决这个问题进行了大量 的研究,但始终没有找出刀口化浓的原因。 l恰恰在这个时期,法国微生物学家巴斯德发现 了细茵,并发现许多疾病都是由细茵引起的。 l李斯特了解到巴斯德这一新发现后,深受启发, 并将巴斯德的这一新发现移植到自己研究的医 学领域中,结果不但发现了刀口

5、化脓的原因, 而且发明了外科手术的消毒方法,极大地降低 了外科手术的死亡。 案例案例2 l 19世纪末人们对于电影机的研究虽已取得很 大进展,但仍有一个关键性问题未能解决,即 如何使影片以每秒24幅的速度做动、停、动的 间歇运动。许多研究者对此束手无策。 l法国企业主卢米埃尔兄弟从缝纫机的工作原理 中得到启示,从而解决了这一难题。 移植移植 电饼铛 原理原理 结构结构 怎样让它在搁 置时自动站起 不倒翁 电吹风功能移植电吹风功能移植 洗手间 理发店 烧烤店 思考:思考: 带的接头可移植到哪里?带的接头可移植到哪里? 相似性(模拟)实验如 果说是一种移植,那是 怎样的移植过程? 铁路 将现实中结

6、构移植到实验室, 再将实验结果移植到现实中 2.1.5 逆向(反)创新原理逆向(反)创新原理 l逆向创新原理是从反面、从构成要素中对立的 另一面思考,将通常思考问题的思路反转过来, 寻找解决问题的新途径、新方法。 l逆向创新法亦称为反向探求法。 l逆向思维在创造学中的应用 例子例子 l楼梯与电梯 l电影:胶片动人不动,反过来行不行? 坐地铁看电影 案例案例 l18世纪初,人们发现了通电导体可使磁针转动 的磁效应,法拉弟运用逆向思维反向探求, “能不能用磁产生电呢?” 于是,法拉弟开始 做大量实验,终于在经过9年的实验之后于 1831年获得成功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制造出了世界上第一台感应发电机

7、。 地质力学的创建地质力学的创建 l20世纪20年代,李四光在研究构造体系的过 程中,着手创建新的地质力学,他认为地质构 造现象都是地壳运动的产物,在地壳运动中, 由于地应力的作用,使岩石发生形变,因而可 以反过来根据地质构造现象来研究力的作用方 式,进而探索地壳运动的方向和起源,这种方 法被称为“反序法”。 2.1.6还原创新原理还原创新原理 l研究已有事物的创造起点,并追根溯源深入到 它的创造原点,或从原点上解决问题,或从创 造原点出发另辟新路,用新思想、新技术重新 创造该事物,这就是创造原理的还原原理。 l物场分析法就是还原创新原理的具体应用 示意图示意图 l实质上是逆向思维和发散思维的

8、综合 讨论讨论 l洗衣机和洗衣粉 波轮式和滚筒式 机械的,化学的 基本原理? 创造的原点? 污物与衣服的分离 振动和溶解 新的方法新的方法 l加热 l超声波 l电磁振动 l真空 2.1.7 迂回创新原理迂回创新原理 l 在创造活动中常会遇到棘手的难题,此时不 妨暂时停止在该问题上的僵持,转入对下一步 问题的思考,或从事另外的活动,或试着改变 一下观点,或研究问题的另一个侧面,让思考 带着未解决的问题前进。也许,当其他问题得 到解决时、该问题就迎刃而解了,这就是创造 中的迂回原理。 l这和前面哪种思维方式相一致? 侧向思维 海王星的发现海王星的发现 l 1781年英国天文学家威廉赫歇尔发现了天王

9、 星。但经过长期观察,发现天王星的运行轨道 总是与计算结果有出入,许多天文学家根据这 种迹象判断:天王星外应该还有一颗尚未发现 的行星,但经过数十年的搜寻一直未找到这颗 行星。 l天王星的公转周期是84年,那颗未知的星球的 运转周期会更长。 靠搜索的办法行不通,怎么办?靠搜索的办法行不通,怎么办? l采用迂回的办法 l法国天文学家勒维烈根据天王星所受到的摄动 量来计算这颗未知行星的质量、轨道和运行参 数。经过大量的计算与天王星摄动量的比较, 基本上确定了未知行星的运行参数,于是又重 新有目的地进行搜寻。终于1846年9月18日发 现了这颗科学家们长期梦寐以求的未知行星 海王星。 2.1.8 群

10、体创新原理群体创新原理 l在一个研究群体中,人与人往往彼此相互影响, 优势互补,相互促进,从而形成更大的创造力。 l但是群体原理并不意味着一个课题组人数越多 越好。最佳创造群体有一个最佳人数和最佳知 识结构组成问题。 群体创新原理的应用群体创新原理的应用 l头脑风暴法 l635法 2.1.9 完满创新原理完满创新原理 l 完满原理又可称为完全充分利用原理。凡是 理论上未被充分利用的,都可以成为创造的目 标。 l发散和发散思维至关重要 l废物利用、一物多用、多功能开发等 完满是相对的完满是相对的 l由于所有的产品、制度、规划等都不可能是完 满无缺的,都需要人们不断地改变、完善和充 实,这就为人们提供了长久的创造空间,即创 造是永无止境的。 l部分完满充分利用分析 l整体完满充分利用分折 思考:思考: l煤灰、秸秆、塑料袋、旧衣服的利用 l房子墙壁的用途 l空调器的制冷和制热功能即符合组合原理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