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光对焊箍筋技术规程_第1页
闪光对焊箍筋技术规程_第2页
闪光对焊箍筋技术规程_第3页
闪光对焊箍筋技术规程_第4页
闪光对焊箍筋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贵州省地方标准 DBDBJ 52/512006 混凝土结构工程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规程 (征求意见稿)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lash Butt Welding Stirrup in Concrete Structure2006-发布 2007- - 实施 贵州省建设厅 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规程Technical Specification of Flash Butt Welding Stirrup in Concrete Structure DBJ 52/512006主编单位: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批准部门:贵州省建设厅施行

2、日期:2007年月日2006年月贵阳关于发布贵州省地方标准混凝土结构工程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规程的通知黔建科标通2006 号各市(州、地)建设局; 各设计、施工、质监、监理单位; 各有关单位: 为使我省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应用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有所遵循,保证工程施工质量和安全,根据黔建科标通200499号文的要求,由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等单位编制的混凝土结构工程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规程,经审查,批准为地方标准,编号为DBJ 52/51-2006,自2007年 月 日起施行。其中,1.0.4,3.2.4,6.0.4,6.0.5,6.0.7,9.1.3为强制性条文,必须严格执行。 本标准由我

3、厅负责管理和印发,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释。贵州省建设厅 二00六年十月 日前 言根据贵州省建设厅黔建科标通200499号文的要求,规程编制组根据工程实践、实验研究,总结成功经验 ,配合国家相关标准、规范、规程和有关文献,制定本规程。闪光对焊箍筋是一种有利于提高混凝土结构工程质量、保证结构承载力、提高工效、缩短工期、节约钢材、节约能源、利国利民、具有明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应用技术,宜优先应用。本规程的主要技术内容有:闪光对焊箍筋的制作、闪光对焊、质量检验;柱、梁的闪光对焊箍筋安装;施工环境和安全。本规程由建设厅负责管理和对强制性条文解释,由主編单位负责具体技术内容的解

4、释。本规程在使用过程中,希望各地将发现的问题和经验函寄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通讯地址:贵阳市延安西路2号建设大楼2504室,邮政编码: 550003;E-mail:yll191127),供今后修订时参考。本规程主编单位:贵州省建设工程质量监督总站 本规程参编单位:广东省清远市建筑工程质量监督站中国铁路建筑集团西南分公司贵州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贵州省建筑科学研究检测中心贵州省建工集团第一建筑工程公司重庆市永川朱沱建筑公司贵州省地基基础建筑工程公司贵阳东起盛建筑设备有限公司本规程主要起草人:杨力列 杨秀敏 何 军 曹新明 张 晓 张玉欣 张鲁黔 吴志奇 张放明 张义勇 何治宾 杨修全 目 录

5、1 总则 (8)2 术语 (9)3 基本规定(10)3.1 材料、设备 (10)3.2 施工工序和施工组织管理 (11)4 待焊箍筋制作 (13)4.1 箍筋焊点位置选择和确定 (13)4.2 待焊箍筋制作 (14)5 箍筋闪光对焊 (17) 5.1 箍筋闪光对焊工艺 (17) 5.2 箍筋闪光对焊质量控制 (22)6 成品箍筋质量检验(24)7 柱闪光对焊箍筋安装 (28)7.1 柱闪光对焊箍筋安装 (31)7.2 柱节点箍筋安装 (30)8 梁闪光对焊箍筋安装(32)8.1基本要求 (32)8.2 梁钢筋安装方法(36)9 施工环境和安全 (48)9.1施工环境和安全防护设施(48).用电

6、安全(48).焊接安全(49).吊运和安装箍筋(50)附录A 箍筋闪光对焊接头检验批质量验收表 (51)本规程用词说明(52)条文说明(53)1 总 则1.0.1 为贯彻国家技术经济政策,促进在混凝土结构工程中应用闪光对焊箍筋施工技术,规范焊接工艺和安装施工技术,统一质量验收标准,做到技术先进,确保质量,制定本规程。1.0.2 建(构)筑物中的柱、梁箍筋设计宜采用闪光对焊箍筋。1.0.3 本规程适用于混凝土结构工程中柱、梁箍筋焊接、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1.0.4 从事箍筋焊接施工的焊工必须持有焊工考试合格证,并经闪光对焊箍筋试焊检验合格,才能上岗操作。1.0.5 在进行混凝土结构工程的柱

7、、梁箍筋焊接、安装施工及质量检验与验收时,除按本规程规定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强制性标准的规定。2 术 语2.0.1 待焊箍筋 waiting weld stirrup 用调直的钢筋,按箍筋的内净空尺寸和角度弯制成设计形状,等待进行闪光对焊的箍筋。 2.0.2 成品箍筋 finished stirrup 待焊箍筋经闪光对焊而成的封闭环式箍筋。2.0.3 箍筋闪光对焊 flash-butt welding of stirrup 采用箍筋闪光对焊工艺,在专用的箍筋闪光对焊机上将待焊箍筋安放成对接形式,利用电阻热使钢筋头接触点(面)产生高温使金属熔化,产生强烈飞溅,形成闪光,迅速施加顶锻力完成的一

8、种压焊方法。 2.0.4 支架箍筋 support stirrup 梁安装时,起安装支架作用的单个或多个成品箍筋。3 基本规定3.1 材料、设备3.1.1 用于闪光对焊箍筋的钢筋,宜采用HPB235(Q235)级、HRB335级、HRB400级钢筋,并经现场取样复验合格。3.1.2 钢筋调直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 对直径610mm的钢筋,宜用大型自动钢筋调直切断机进行调直,也可采用卷扬机张拉调直。2 严禁采用调直后的钢筋仍有弯曲的调直设备。3.1.3 钢筋切割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 对直径610mm的钢筋,应采用砂轮切割机切断钢筋;也可用大型自动钢筋调直切断机切断钢筋。2 对直径不小于12mm

9、的钢筋,可用钢筋切断机切断,切断机刀口应调整到平面间隙不大于0.3mm,保证切口垂直,使切断的钢筋端头无压弯、斜面。3.1.4 箍筋弯曲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1 对直径610mm的箍筋,应采用专用的箍筋弯曲机弯曲钢筋。2 对直径不小于12mm的箍筋,可用钢筋弯曲机弯曲钢筋,但弯曲机的弯心钢棒直径应不大于5d(d -箍筋直径)。 3.1.5 箍筋焊接设备应满足下列要求: 1 对直径610mm的箍筋,应采用功率不小于40kVA的专用箍筋闪光对焊机。 2 对直径1216mm的箍筋,应采用功率不小于75kVA的专用箍筋闪光对焊机。 3 对直径18mm及以上的箍筋,应采用功率不小于100kVA的专用箍筋闪

10、光对焊机。3.2 施工工序和施工组织管理3.2.1 箍筋的制作与安装宜符合下列工序:钢筋调直钢筋下料箍筋弯曲成型待焊箍筋检验对焊边的调正箍筋闪光对焊成品箍筋外观及尺寸检验现场安装柱钢筋现场安装梁钢筋。3.2.2 施工组织管理应满足下列要求:1 施工单位应委托具有省(市)级颁发资质的专业焊接公司或专业焊接工厂加工生产闪光对焊箍筋。2 闪光对焊箍筋可在工地现场或工厂加工生产,但应有专人下料、专人弯曲成型、专人焊接、专人检验。3 闪光对焊箍筋应实行自检、互检及交接检制度。3.2.3 焊工上岗应具备的条件和管理要求:1 从事箍筋闪光对焊的焊工,必须在省、部级批准的职业培训机构接受培训,掌握焊接技术理论

11、知识和焊接操作技能,掌握焊接安全防护知识,经考试合格,持有省、部级颁发的焊工考试合格证,方可上岗操作。2 施工、监理、质量监督单位,应对箍筋闪光对焊焊工抽查验证。3.2.4 在焊接工作开始之前,应对焊工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箍筋闪光对焊工艺试验,对不同厂家、不同牌号、规格的钢筋进行试焊考核,并从所焊成品箍筋上切取焊接试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正式生产。3.2.5 应按照工程进度计划,提前制作闪光对焊箍筋,成品箍筋必须经质量验收合格方可安装。4 待焊箍筋制作4.1 箍筋焊点位置选择和确定4.1.1 应根据构件受力情况选择闪光对焊箍筋的焊点位置,宜将焊点位置布置在箍筋受力较小的边。4.1.2 对柱、梁中的箍

12、筋焊点位置应符合下列规定:300400短边800长边图4.1.2大尺寸箍筋焊点位置焊点位置错开50%图4.1.1 不等边多边形箍筋的焊点位置1 矩形柱箍筋焊点应放在柱的宽度边(短边);异形柱箍筋焊点也应放在柱的宽度边。等边多边形柱箍筋焊点可放在任一边;不等边的多边形柱箍筋(图4.1.1)焊点位置应选择在两个边上,数量各占50%。2 梁箍筋的焊点应设置在梁的顶边或底边。3 当箍筋短边内净空尺寸在80800mm时,焊点可取该短边的中间。4 当箍筋短边内净空尺寸大于800mm时,焊点应选择在适合焊工操作的位置,通常可选在距箍筋弯折点300400mm处(图4.1.2)。4.2 待焊箍筋制作4.2.1

13、待焊箍筋制作工序及技术要点见表4.2.1。表4.2.1 待焊箍筋制作工序及技术要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1钢筋调直本规程3.1.2条。2箍筋下料长度1、箍筋下料长度应考虑预留烧化留量和顶锻留量所需长度,见图4.2.1-3和表5.1.2。烧化留量A和顶锻留量C(即焊接总留量)应经试焊确定。用切割机下料时A +C =d(d箍筋直径)。2、用切割机下料时,箍筋下料长度可按下式计算,并经试焊核对。 LxGld式中:Lx箍筋下料长度; d箍筋直径; Gl成品箍筋内周长。3钢筋切割1、箍筋下料长度的净尺寸允许偏差5mm 。2、直径610mm的钢筋切割前,应用铁丝将多根钢筋按间距1.0m15

14、m绑扎成束,并使钢筋与切割机的砂轮片成90,钢筋与切割机座表面在同一水平线上(图4.2.1-1),方可切割。 没有绑扎的多根钢筋应夹紧后,方可切割。 3、直径不小于12mm的多根钢筋切断时,切断机刀口间隙不大于0.3mm。钢筋在切断机刀口垂直重叠排列(图4.2.1-2),钢筋与切断机座表面应在同一水平线上,然后再同时切断。 4、应使切断后的钢筋端面平整,且垂直于钢筋轴线。4弯制待焊箍筋1、矩形箍筋应用专门的箍筋弯曲机弯曲,使闪光对焊边的两个90直角角度准确,相对边的两个角应弯成两个8789角,见图4.2.1-4,使待焊箍筋头能自行交叉搭接3050mm。2、箍筋弯成图4.2.1-4状态后,将箍筋

15、的两个对焊头拉至完全对准,见图4.2.1-5。此时,对焊头处有一定的弹性压力,并可向上(外)凸23mm。3、将待焊箍筋码放整齐。5检验待焊箍筋待焊箍筋外观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待焊箍筋的对焊点符合图4.1.1和图4.1.2要求。2、弯曲成型后的待焊箍筋对焊头压力和外型尺寸应符合图4.2.1-5要求。90切割机底座木枋切割机砂轮片轮钢筋12图4.2.1-2 多根钢筋切断1固定刀片;2活动刀片4.2.1-2 多根钢筋切断1固定刀片;2活动刀片图4.2.1-1切割机切割钢筋图4.2.1-1多根钢筋切割时与切割机的相对位置切断机A C图4.2.1-3 闪光对焊的烧化留量和顶缎留量图A烧化留量;C

16、顶缎留量对焊头完全对准压力BBA+Cd 图4.2.1-5箍筋对焊前状态(切割机下料时A +C =d )压力3050mm878990图4.2.1-4待焊箍筋的弯曲角度和搭接尺寸5 箍筋闪光对焊5.1箍筋闪光对焊工艺5.1.1 闪光对焊的三种工艺方法1 连续闪光对焊 将钢筋夹紧在电极钳口上,接通电源后,使钢筋头端面的接触点在高电流密度作用下迅速熔化、蒸发、爆破,呈高温粒状金属,从焊口内飞溅出来,这种连续不断的爆破过程,称之为烧化或闪光过程。为了保证连续不断的闪光,随着金属的烧损,钢筋需要连续不断的以一定的送进速度适应其焊接过程的烧化速度。钢筋经过一定时间的烧化,使焊口达到所需的温度,并使热量扩散到

17、焊口两边,形成一定的温度热影响区,在合适的顶锻压力作用下液态金属排挤在焊口之外,完成焊接。2 预热闪光对焊 在连续闪光对焊前附加预热阶段,即将夹紧的两个钢筋端面,在电源闭合后,开始以较小的压力接触,然后又离开,这样不断地断开又接触,每接触一次,由于接触电阻及钢筋内部电阻使焊接区加热,拉开时产生瞬时的闪光。经上述反复多次使接头温度逐渐升高形成预热阶段,焊件达到预热温度后进入闪光阶段,随后顶锻完成焊接。3 闪光预热闪光对焊闪光预热闪光对焊是在预热闪光对焊之前,预加闪光阶段,其目的是把钢筋端部压伤部分烧去,使其端面比较平整,在整个钢筋端面上加热温度比较均匀,有利于提高和保证焊接接头的质量。5.1.2

18、 箍筋闪光对焊工艺选择闪光对焊箍筋为封闭环式,有部分焊接电流经环状钢筋流过,产生电流分流现象,造成部分能耗,因此要适当提高焊机容量,并应选择较大变压器级数。焊接工艺按下列规定选择: l 箍筋直径较小,钢筋牌号较低,在表5.1.2 箍筋连续闪光对焊上限直径范围内,可采用“连续闪光对焊”。 2 当超过表5.1.2中规定,且箍筋对焊端面较平整,宜采用“预热闪光对焊”。3 当超过表5.1.2中规定,且是用钢筋切断机断料时,钢筋端部有压伤痕迹,端面不够平整,应采用“闪光预热闪光对焊”。闪光对焊箍筋工艺过程图解见图5.1.2。表5.1.2 箍筋连续闪光对焊的上限直径焊机容量(kVA)钢筋牌号钢筋直径(mm

19、)150HPB235HRB335HRB400242220100HPB235HRB335HRB40020181680(75)HPB235Q235HRB335HRB4001614141250(40)HPB235Q235HRB335HRB40010101010图5.1.2 闪光对焊箍筋工艺过程图解(a)连续闪光对焊; (b)预热闪光对焊; (c)闪光一预热闪光对焊 t1烧化时间; t1.1一次烧化时间; t1.2二次烧化时间;t2预热时间; t3.1有电顶锻时间; t3.2无电顶锻时间5.1.3 箍筋闪光对焊时,应选择合适的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以及变压器级数等焊接参数。连续闪光对焊时的留量应

20、包括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闪光-预热闪光对焊时的留量应包括:一次烧化留量、预热留量、二次烧化留量、有电顶锻留量和无电顶锻留量。箍筋闪光对焊时调伸长度、烧化留量、顶锻留量参数见表5.1.3和图5.1.3。焊接参数也可经试焊确定。表5.1.3 箍筋连续闪光对焊的焊接参数箍筋直径(mm)烧化留量A=1+2(mm)顶锻留量C=C1+C2(mm)焊接总留量A+C(mm)调伸长度(mm)HPB235Q235HRB335HRB400642630308538303010731040401283114040149413404516104144545181251745502014620505022

21、157225055注:1 本表A+C为用切割机下料情况。其它情况需经试焊确定。2 表中A、C、1、2、C1、C2见图4.2.1-3和图5.1.3。图5.1.3 箍筋闪光对焊留量图解(a)连续闪光焊:L1、L2电极调伸长度; 1+2烧化留量;C 1+C 2顶锻留量;C1+ C2有电顶锻留量;C 1+C 2无电顶锻留量;(b)闪光预热闪光焊:L1 、L2电极调伸长度; 1.1+2.1 一次烧化留量;1.2+2.2 二次烧化留量;b1+b2预热留量;C 1+C 2顶锻留量;C1+C2有电顶锻留量;C 1+C 2无电顶锻留量。5.1.4 焊接时变压器级数应根据钢筋牌号、直径、焊机容量以及焊接工艺方法等

22、具体情况选择。5.1.5 在闪光对焊箍筋生产中,当出现异常现象或焊接缺陷时,应查找原因,采取措施,及时消除。5.1.6 箍筋闪光对焊的操作要领如下: l 预热要充分; 2 顶锻前瞬间闪光要强烈; 3 合适用力,快速顶锻。5.2 箍筋闪光对焊质量控制5.2.1 箍筋闪光对焊工序及焊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应按表5.2.1执行。表5.2.1 箍筋闪光对焊工序及焊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焊接技术质量控制要点1焊前准备1、焊接场所应符合本规程9.1.2要求。2、焊接设备安装应位置适当,平稳固定,做好焊机外壳的保护接地。3、焊接设备调试时,焊工应熟悉专用焊接设备性能,掌握调试和维护方法,正确操作焊机

23、。4、在焊接工作开始之前,应对焊工进行现场条件下的箍筋闪光对焊工艺试验考核,从所焊成品箍筋上切取焊接试件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正式生产。2待焊箍筋准备 1、待焊箍筋成垛码放在焊机左边的支架上。支架可用钢筋焊接,其长度12m、宽度0.50.6m、高度0.5m。 2、对焊前,焊工应对待焊箍筋的制作质量进行检查,不合格的必须进行整理或返工后再焊。3、除锈。对生锈比较严重的待焊箍筋,应将对焊接头处左右长约120mm段作除锈处理。3夹紧钢筋1、夹紧箍筋时,焊工应将箍筋的对焊头完全对准,使对焊头仍然有压力存在,见图4.2.1-5,再在焊机的电极钳口上夹紧。夹紧后箍筋的对焊头应在同一条直线上。注:箍筋夹紧前

24、不得让对焊接头处于分开的错误状态,见图5.2.1-1。2、当电极铜块的刻槽磨损到不易夹紧和固定箍筋时,必须及时更换。磨损的电极铜块,可以将凹槽堆焊补平后,再刻槽重新使用。4闪光对焊对焊时,焊工应掌握烧化火候,在强烈闪光的时候,要做到合适用力快速顶锻,完成焊接。5松开箍筋1、在松开电极前,让刚对焊好的接头冷却23秒钟。2、对焊结束时仍应保持一定的压力,见图5.2.1-2。6箍筋堆放成品箍筋,应成垛码放在焊机左边的支架上。不得乱扔、乱丢在地上,更不得将刚焊好的高温焊接接头放在潮湿、积水的地面上。7成品箍筋检验制度1、实行三检制度(1)焊工自检:焊工必须检验成品箍筋,自行剔出有问题的箍筋,进行重新处

25、理或报废。(2)焊工互检:焊工与焊工之间应相互检查焊接质量,剔出有问题的箍筋,集中处理或报废。(3)班组交接检:成品箍筋移交钢筋班组使用前,必须作质量交接检查,合格的移交给钢筋班组安装,不合格的重新处理或报废。(4)施工、监理单位质量检查人员要督促交接检查。2、施工、监理单位质量检查人员,应按规定进行成品箍筋的外观检验和力学性能检验。压力对焊接头处分开 对焊头保持有压力图5.2.1-1 图5.2.1-2箍筋夹紧前的错误状态 箍筋对焊结束状态压力6 成品箍筋质量检验6.0.1 成品箍筋应分检验批进行力学性能检验和外观质量检验。其中,力学性能检验为主控项目,外观质量检验为一般项目。6.0.2 检验

26、批数量按下列情况确定:1 检验批数量:应按同一焊工一周内完成的不超过1200个同钢筋牌号、同直径的成品箍筋作为一个检验批。每个检验批随机抽取12个(1%)成品箍筋作外观检验,随机抽取6个焊接接头作力学性能试验。2 当同一焊工完成的成品箍筋连续检验10个检验批,其外观质量检验和力学性能检验均合格时,经专业监理工程师审查,总监理工程师书面同意,可按该焊工完成的不超过2400个同钢筋牌号、同直径成品箍筋作为一个检验批。3 按本条2检验过程中,发现有一个检验批不合格时,应按本条1检验批数量规定进行复验和后续检验。6.0.3 成品箍筋外观质量检验,外观质量检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规定:1 对焊接头处表面应呈圆

27、滑状,无砂眼、飞刺或爆米花状等问题,不得有横向或环向裂纹;2 与电极接触处的钢筋表面不得有明显烧伤;3 对焊接头处的弯折角不得大于3;对焊接头所在边的顺直度,以成品箍筋两角点为起始点拉直线检查,该边任意方向的凹凸不得大于5mm。4 对焊接头必须顺直、不错位。接头处的轴线偏移不得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且不得大于2。5 成品箍筋内净空尺寸的允许偏差5。6 外观质量检验时,发现有对焊接头轴线偏移大于钢筋直径的0.1倍或大于2,或有飞刺、爆米花等焊缝问题的成品箍筋时,应在箍筋对焊接头处作90现场弯曲或锤击检验,以箍筋对焊接头不裂为合格;当弯曲或锤击检验有不合格品时,应加倍抽样检验。加倍抽样检验仍有不

28、合格品时,应进行全数检验。6.0.4 成品箍筋力学性能检验,必须从每个检验批的成品箍筋中随机切取一组6根对焊接头,只做拉伸试验。不准用两根短的直钢筋制作闪光对焊接头试件。6.0.5 箍筋闪光对焊接头拉伸试验结果应符合下列要求1 6个箍筋闪光对焊接头试件的抗拉强度,均不得小于表6.0.5中该牌号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2 试件断点至少应有4个位于焊缝之外,并呈延性断裂。当达到上述2项要求时,应评定该批接头拉伸试验合格。当试验结果有4个试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的抗拉强度;或6个试件均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均小于箍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则一次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当试验结果有

29、2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4个试件在焊缝或热影响区发生脆性断裂,且抗拉强度均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进行复验。复验时,应再切取12个试件。复验结果,当仍有2个试件的抗拉强度小于规定值;或6个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其抗拉强度小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应判定该批接头为不合格品。表6.0.5 不同牌号钢筋的抗拉强度序号钢筋牌号符号钢 筋直 径d (mm)抗拉强度b(N/mm2 )接头试件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时抗拉强度1.1b(N/mm2 )不 小 于1HPB2358203704072Q2356144104513HRB3356404905394HRB40064

30、0570627注: 1 表中Q235系指热轧圆盘条。2 当接头试件虽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呈脆性断裂,但其抗拉强度大于或等于钢筋规定抗拉强度的1.10倍时,可按断于焊缝或热影响区之外,呈延性断裂同等对待。3 箍筋闪光对焊接头热影响区宽度约为0.7d。6.0.6 成品箍筋质量验收程序,施工单位应提前制作好成品箍筋,在自检质量评定合格的基础上,由监理(建设)单位按检验批规定对有关资料进行核查,组织项目专业质量检查员等进行验收,对成品箍筋质量是否合格作出结论。闪光对焊成品箍筋检验批质量验收表见附录A。6.0.7 经检验不合格的成品箍筋,严禁使用。7 柱闪光对焊箍筋安装7.1 柱闪光对焊箍筋安装3411

31、12图7.1.1柱内复合箍筋对焊接头交错布置1外箍;2内箍;3对焊接头;4柱纵向主筋7.1.1 柱闪光对焊箍筋的接头应错开布置。同一截面的对焊接头百分率不应超过50。对柱子内的复合箍筋的对焊接头也应交错布置(图7.1.1)。7.1.2 每层柱需作箍筋安装分段时,第一段指柱纵向钢筋接头以下部分;第二段指柱纵向钢筋接头以上部分。7.1.3 一次套入全部柱箍筋,适用于层高小于或等于5m的柱。柱闪光对焊箍筋的安装工序和技术要点应符合表7.1.3的要求,安装见图7.1.3-1所示。 表7.1.3 柱箍筋一次套入工序和技术要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1箍筋一次套入对该层的每根柱的全部箍筋,一

32、次性套入第一段柱纵向钢筋上。为方便柱纵向钢筋连接,应避开柱纵向钢筋的连接工作区(约500mm),将箍筋分两处存放(图7.1.3-1)。2连接柱纵向钢筋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宜优先采用气压对焊接头,或按设计要求连接。3搭设脚手架在柱周边搭设钢管脚手架或门式支架(即模板支撑架,用于较高的柱箍筋绑扎,或便于从柱顶套入补充少量箍筋)。4上提存放箍筋 将柱的箍筋,分段上提,临时存放在每一步架上。可采取绑扎、或用短钢管、钢筋等临时托住箍筋。5绑扎两人面对面配合将箍筋逐个上提,从上往下准确安装绑扎。用自制钢筋钩可省力地将箍筋逐个上提,钢筋钩如图7.1.3-2所示。800150011810钢筋8008图7.1.3

33、-2 钢筋钩(长度自定)楼板面1处 500 2处 250图7.1.3-1柱箍筋一次套入,两处存放图7.1.4 两次套入全部柱箍筋,适用于层高大于5m的柱。两次套入柱箍筋的分架存放、分架上提安装工序和技术要点应符合表7.1.4的要求。 表7.1.4 柱箍筋两次套入安装工序及技术要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1第一次套入柱箍筋将第一段柱纵向钢筋能够存放的柱箍筋(约等于45m高度的柱箍筋),套入第一段的柱纵向钢筋上。2连接柱纵向钢筋柱的纵向钢筋连接,宜优先采用气压对焊接头,或按设计要求连接。3上提存放箍筋 将柱的箍筋,分段上提,临时存放在每一步架上。可采取绑扎、或用短钢管、钢筋等临时托住

34、箍筋。4绑扎 2人站在楼面或每步脚手架上,对面配合将箍筋逐个上提,从上往下将第一次套入的柱箍筋安装绑扎完毕。可采用钢筋钩将箍筋逐个上提,从上往下准确安装绑扎。5搭设脚手架柱纵向钢筋接头连接好后,在柱周边搭设钢管脚手架或门式支架(即模板支撑架),便于从柱顶套入箍筋。6第二次套入柱箍筋将各柱箍筋的剩余部分,从柱纵向钢筋顶端套入第二段柱纵向钢筋上。7绑扎校正同工序编号4,将第二次套入的柱箍筋安装绑扎完毕。当柱截面尺寸大,钢筋骨架重量大时,柱子的钢筋骨架各个面的垂直度要事先校正。7.2 柱节点箍筋安装7.2.1 柱节点箍筋(梁高度范围内的柱箍筋)安装方法1 柱节点箍筋一次绑扎方法,适用于梁纵向钢筋均为

35、直钢筋,梁纵向直钢筋可从已经绑扎完成的柱节点箍筋净距范围内穿入。即柱节点箍筋可事先绑扎完成。 2 柱节点箍筋二次绑扎方法,适用于梁纵向钢筋的某一端带有90弯钩时,为便于梁纵向钢筋穿入柱内,该端柱节点上段的柱箍筋可先绑扎,待该端梁底部纵向钢筋都准确到位后,再绑扎柱节点下段的柱箍筋(图8.1.2-1)。3 转换层框架的顶端节点柱箍筋绑扎。当转换层梁的下部纵向钢筋没有到位前,柱节点下段500600mm高度的柱箍筋应向上提高,暂时存放在柱节点中部;待转换层梁的下部纵向钢筋到位后,再按设计间距绑扎柱箍筋,见图8.1.2-1和图8.2.4。(a) (b)图7.2.2柱节点预制焊接箍筋笼 (a)立面;(b)

36、平面 附加直钢筋7.2.2 柱节点可采用预制焊接箍筋笼(简称:柱箍筋笼),见图7.2.2,再现场安装。1 柱箍筋笼用成品箍筋和附加的810mm 直钢筋,在专门的加工台上焊接而成。附加直钢筋的位置应避开柱纵向钢筋位置。柱箍筋笼应指定焊工专人焊接,确保焊接质量。焊接时,电弧焊的起弧点和落弧点必须在附加直钢筋上,确保成品箍筋不被烧伤。 2 当梁和柱节点箍筋都在楼板模板上方安装时,采用柱箍筋笼,能使梁钢筋骨架在沉入模板过程中,保持柱节点箍筋的间距准确。8 梁闪光对焊箍筋安装8.1 基本要求8.1.1 安装闪光对焊箍筋时,宜选用垫木、钢筋支架或顶托,具体要求如下:1 垫木,其长度适当,高度100200m

37、m的短木枋或三角型垫木,用以搁置梁的箍筋支架和梁的底部纵向钢筋。垫木沿梁长度安放间距23m。 2 钢筋支架,用于安装框架梁钢筋,起支托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作用。用直径2022mm钢筋焊接而成,有方型或三角型钢筋支架,具体要求如下:(1)方型钢筋支架,平面边长300300mm,高度可根据需要确定,见图8.1.1-1(a)。方型钢筋支架还可用作搭设人行走道、搁放泵送混凝土管道。(2)三角型钢筋支架,见图8.1.1-1(b)。3 工具式顶托,下部由钢管、角钢垫板、钢筋自行焊接而成;上部安工厂生产的顶托(钢螺杆、槽钢托槽、升降搬手)。见图8.1.1-2。4 钢筋支架、顶托宜在梁跨中部、或沿梁长度按间距34

38、m,在梁的两侧模板上对称安放。5 在钢筋支架或工具式顶托的上方放置适当长度的木枋、钢管、或粗钢筋,用于搁置梁的的上部纵向钢筋。钢管钢螺杆槽钢托槽角钢垫板钢筋焊接图8.1.1-2 工具式顶托图8.1.1-1 钢筋支架(a)自定250 50(b)b)升降搬手8.1.2 对转换层梁的高度较高、宽度大和重量大的梁,应搭设临时支架。临时支架应符合下列要求:1 临时支架材料用钢管、扣件和木枋(200010050mm)。临时支架的钢管支撑可利用模板支撑的竖向钢管。2 临时支架下横杆长度为梁宽度加600mm左右,下横杆表面高度距梁底模表面150mm(当梁上部纵向钢筋为三排时取200mm);在下横杆上铺设临时木

39、枋用于搁置箍筋。临时支架上横杆表面应高出梁表面80mm(当梁上部纵向钢筋为三排时取150mm)。见图8.1.2-1和8.1.2-2。80(150)000999015001500AA先扎部分柱顶箍筋4转换层梁高留空500600梁底标高梁顶标高53222柱300150(200)1图8.1.2-1 临时支架图1钢管支撑;2梁底模板;3临时支架下横杆;4临时木枋;5临时支架上横杆。注: 当梁上部纵向钢筋为三排时,临时支架上、下横杆高度应采用括号内数据。150(200)5图8.1.2-2 A-A剖面注:当梁上部主钢筋为三排时,临时支架上、下横杆高度应采用括号内数据。按模板设计4转换层梁高梁底标高梁顶标高

40、80(150)322213321图8.1.3 多肢支架箍筋的上下焊点1外围箍筋;2窄箍筋;3点焊8.1.3 支架箍筋可用于高度6001200mm的梁。支架箍筋宜沿梁长度按15002000mm间距安装。多肢支架箍筋的上、下表面并列处应进行点焊(图8.1.3)。8.1.4 梁中配置四肢、六肢、八肢箍筋时,应采用一个外围箍筋,内设多个窄箍筋的排列组合,参见图8.1.3。21图8.1.5 梁闪光对焊箍筋接头位置图1闪光对焊箍筋接头;2纵向主筋 8.1.5 梁中闪光对焊箍筋的接头应错开布置。使同一截面的对焊箍筋接头百分率不大于50(图8.1.5)。当梁中配置四肢、六肢等复合箍筋时,闪光对焊接头也应错开布

41、置。8.1.6 应准确配置每跨梁内所需箍筋数量(含基本箍筋、附加箍筋和加密箍筋)。8.1.7 梁钢筋安装绑扎前,必须清除模板内所有建筑垃圾。8.1.8 梁的上、下各排纵向钢筋的排距,应用垫筋控制(垫筋直径同纵向钢筋,长度等于梁宽),并沿梁长按间距不大于1500mm布置。在垫筋位置用1820号铁丝将各排纵向钢筋、箍筋与垫筋一起扎牢。8.1.9 柱、梁的各垂直面纵向钢筋应与箍筋逐点绑扎。梁顶面纵向钢筋应与箍筋逐点绑扎。8.1.10 当梁安装施工现场发现有焊接质量问题时,必须及时处理。图8.2.1 梁模板上方安装示意图550900梁模板高度8.2 梁钢筋安装方法8.2.1 梁模板上方安装方法(图8.

42、2.1),适用于梁和楼板的模板一次性支完,且梁高度在550900mm范围的现浇框架梁安装。梁模板上方安装方法有两种,其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分别见表8.2.1-1和表8.2.1-2。表8.2.1-1 梁模板上方安装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方法一)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1安装柱箍筋笼在框架节点上方,安装预制的柱箍筋笼,并使柱箍筋笼底部高出楼面模板50100mm,柱箍筋笼与柱纵向钢筋只作临时绑扎。2搁放木板在梁跨中或分23处搁放木板(胶合板宽400600mm),木板支承在梁上口两边的侧模或楼面模板上,用于临时存放箍筋。 3分垛存放箍筋将梁的箍筋临时捆扎成几垛,竖向立放在木板上或直接放入梁模

43、内。4穿梁上部纵向钢筋将梁的上部纵向钢筋从成垛存放的箍筋中穿入,两端挂在柱节点箍筋笼顶部。5安放钢筋支架在梁跨中两侧的楼面模板表面或适当位置,安好钢筋支架或顶托,并将梁的上部纵向钢筋抬高,穿入短木枋托住梁的上部纵向钢筋。6调整箍筋焊点位置将临时捆扎的箍筋松开后,在梁上部纵向钢筋上集中转动箍筋,使箍筋焊接点在梁的上、下面间隔布置。7穿梁下部纵向钢筋梁下部纵向钢筋从成垛存放的箍筋中穿入,将梁下部纵向钢筋两端压下向上插入柱箍筋笼底部。8连接纵向钢筋梁的纵向钢筋接头连接,宜优先采用气压对焊接头,或按设计要求连接。9垫入垫木 将高度100200mm的短木枋或三角型垫木,垫入梁底部纵向钢筋下,梁纵向钢筋位

44、置抬高,使箍筋能自由松动。垫木沿梁长度宜按23m的间距安放。10排列箍筋 将箍筋按设计间距排列,同时绑扎梁上部纵向钢筋的角部钢筋。11绑扎梁钢筋骨架 将梁上、下部纵向钢筋和箍筋进行绑扎。当梁有两排或两排以上纵向钢筋时,按要求用25的垫筋隔开,在垫筋位置用1820号铁丝将各排梁纵向钢筋、箍筋与垫筋一起扎牢。12下沉梁钢筋骨架1、该层(或该施工段)梁钢筋骨架全部绑扎完毕,并通过初验检查。2、整体下沉,按先外围四角柱、后中部柱顺序逐步松开每根柱节点箍筋笼的临时绑扎点,抽去垫木和钢筋支架。 以每根柱箍筋笼每次(每段)下降80120mm的速度,经几次循环,均衡地将梁钢筋骨架下降到设计位置。13安装梁底混

45、凝土垫块按要求在梁底安放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14安装侧面塑料卡块在梁钢筋骨架的两侧垂直立面上,按双向间距600800mm安装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塑料卡块。表8.2.12 梁模板上方安装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方法二)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1安装梁底混凝土垫块预先在梁底模上安放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沿梁长度按400600mm间距在每一肢箍筋下安装一个垫块。梁钢筋骨架下沉到位后应进行检查,对位置不准确的钢筋保护层混凝土垫块进行拨正。2安放钢筋支架在楼板的模板表面,在梁跨中两侧或适当位置,安好钢筋支架或顶托,用来搁置梁的上部纵向钢筋。3安装柱箍筋笼在距楼板模板表面50100mm处,安装柱箍

46、筋笼,与柱纵向钢筋作临时绑扎。4安装梁上部纵向钢筋将梁上部纵向钢筋放在钢筋支架上,或柱箍筋笼上。梁上部纵向钢筋如有接头应设在跨中。当有二排纵向钢筋时(排序由上至下、),应先放第排、后放第排。5套入箍筋 从跨中梁上部纵向钢筋尚未连接的接头处,将箍筋套在梁纵向钢筋接头的两边。6连接纵向钢筋梁纵向钢筋的接头连接,宜优先采用气压对焊接头,或按设计要求连接。7绑扎1 按设计箍筋间距,绑扎梁上部纵向钢筋和箍筋。8穿梁下部纵向钢筋将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逐根穿入箍筋内。9绑扎2 绑扎梁下部纵向钢筋和箍筋。10下沉梁钢筋骨架1、该层(或该施工段)梁钢筋骨架全部绑扎完毕,并通过初验检查。2、整体下沉,按先外围四角柱、

47、后中部柱顺序逐步松开每根柱箍筋笼的临时绑扎点,抽去垫木和钢筋支架。 以每根柱箍筋笼每次(每段)下降80120mm的速度,经几次循环,均衡地将梁、柱钢筋骨架下降到设计位置。11安装塑料卡块在梁钢筋骨架的两侧垂直立面上,按双向间距600800mm安装控制钢筋保护层的塑料卡块。400梁模板高度图8.2.2 梁模板内部安装示意图8.2.2 梁模板内部安装方法(图8.2.2),适用于梁和楼板的模板一次性支完,梁模板高度不大于400mm的现浇楼盖梁(单跨梁或连续梁)的钢筋安装。其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见表8.2.2。表8.2.2 梁模板内部安装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2安装垫木

48、沿梁跨度按23m的间距安放垫木,用来搁置梁的上部纵向钢筋。3安装梁上部纵向钢筋将梁上部纵向钢筋放在垫木上。当梁有二排纵向钢筋时(排序由上至下、),应先放第排、后放第排纵向钢筋。4套入箍筋 提起梁的上部纵向钢筋,将箍筋套在梁纵向钢筋上。5连接纵向钢筋梁的纵向钢筋连接,宜优先采用气压对焊接头,或按设计要求连接。6绑扎 按箍筋间距分布排列,绑扎梁上部纵向钢筋和箍筋。7 穿梁下部纵向钢筋将梁的下部纵向钢筋逐根穿入箍筋内。8绑扎 绑扎梁下部纵向钢筋、箍筋和柱的节点箍筋。8.2.3 梁底模板上安装方法,适用于梁高度在5501200mm范围的现浇框架梁钢筋安装。其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见表8.2.3。对宽度大于550mm的梁,应只支好梁底模。5501200梁模板 高度脚手板图8.2.3 梁底模板上安装示意图对宽度不大于500mm的梁,可同时支好梁底模和单侧模板,其模板及钢筋安装见图8.2.3。表8.2.3 梁底模板上安装施工工序及技术要点工序编号工序名称施 工 技 术 要 点1支模顺序顺序1、支好梁的底模,安装绑扎梁钢筋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