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电工技术 习题与讲解 习题七_第1页
电子电工技术 习题与讲解 习题七_第2页
电子电工技术 习题与讲解 习题七_第3页
电子电工技术 习题与讲解 习题七_第4页
电子电工技术 习题与讲解 习题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ud uf if2if1 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直流电压并联正反馈直流电压并联正反馈 7-1判断图中各电路是否引入了反馈,如果引入了反馈,则判断判断图中各电路是否引入了反馈,如果引入了反馈,则判断 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并判断反馈是直流反馈还是交流反馈,是正反馈还是负反馈,并判断反馈 类型。类型。 if1 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交直流电压并联负反馈 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交直流电压串联负反馈 反馈类型反馈类型 电压串联电压串联 电压并联电压并联 电流串联电流串联 电流并联电流并联 输入电阻输入电阻增大增大减小减小增

2、大增大减小减小 输出电阻输出电阻减小减小减小减小增大增大增大增大 7-2为了实现下述要求,电路中应该引入哪种类型的负反馈?为了实现下述要求,电路中应该引入哪种类型的负反馈? (1)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增大输入电阻,减小输出电阻;(2)稳定输出电压;()稳定输出电压;(3) 稳定输出电流。稳定输出电流。 7-3 求图中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求图中所示电路的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 33 11010 11 11011 ii uuu _uu 12 2222110 iio uuuuuu 312 105() oiii uuuu R uuuE R R uE i RR 0i

3、oR E ii R 7-4 为了用低值电阻得到高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用图中的为了用低值电阻得到高的电压放大倍数,可以用图中的T型网型网 络代替反馈电阻络代替反馈电阻Rf ,试证明电压放大倍数为试证明电压放大倍数为 1 43232 i o u / R RRRRR u u A 证明:证明: 0uu 0ii 1 1 i f u ii R 4 32424 / / o f uR i RRRRR 23234 1 / o i uRRR RR uR i1 if if 7-5 图示电路是一比例系数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设图示电路是一比例系数可调的反相比例运算电路,设 4f RR 试证:试证: )1 ( 4 3

4、 1 f o R R R R u 1 1 i f u ii R 4 1 i Rfff u ui RR R 4 4 414 iR f uu iR RR R 34f iii 44ff RRii 34 ii 3 3 433 11411414 (1) iffff i oRRfiii u RRR RR uR uuuRRuuu RR RRR RRR i1if if i4 i3 7-6 已知已知 1f 2RR V2 i u求输出电压。求输出电压。 1oi uu 1 1 11 2 24 f ooii R R uuuuV RR 7-7 求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求电路中输出电压与输入电压的关系式。 1

5、 111 1 /1 (1)(1) oii Rk uuu Rk 33 212121 33 1 (1)(1)(1)(1)() oioiiii kRkR uuuk ukuk uu RRk 7-8 写出图中写出图中uo与与ui的关系式。的关系式。 111 100 4 25 oii uuu 222 100 (1)5 25 oii uuu 3121212 25251 ()42.5 25502 oooooii uuuuuuu 2323212 21221 5050 (1)32152(42.5) 2525 1585208 oooooiii iiiii uuuuuuuu uuuuu uo3 uo1 uo2 7-9

6、 求电路中的求电路中的uo 1 1 f oi R uu R 211 1 2 22 f oooi R R uuuu RR 21 111 23 fff oooiii RRR uuuuuu RRR 7-10 两输入的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电阻两输入的反相加法运算电路,电阻R11=R12=Rf,如果,如果ui1和和ui2分分 别为图中所示的三角波和矩形波,求输出电压的波形。别为图中所示的三角波和矩形波,求输出电压的波形。 )u R R u R R (u 2i 12 f 1i 11 f 0 = -(ui1+2ui2) 7-11 电路中,已知电路中,已知R1=200k,C=0.1F,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运放

7、的最大输出电压为 10V。当。当ui=-1V,uc(0)=0V时,求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所需要时,求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所需要 的时间,并画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的时间,并画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1 1 oi f uu dt RC 1 i o f U ut RC t uo 0 t ui 0 -1v 10v TM 36 200 100.1 10100.2 o i U tRCs U 7-12 电路中,已知电路中,已知R1=Rf=200k,Cf=0.1F,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 为为10V。当。当ui=-1V,uc(0)=0V时,求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所需时,求输出电压达到最

8、大值所需 要的时间,并画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要的时间,并画出输出电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uo= R1Cf U t - - u i RF R1 t uo 0 t ui 0 -1v TM 10v 1v 36 ()(50) 200 100.1 10 i oiii u uutuut 0.18ts 7-13应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应用运算放大器组成的测量电压、电流、电阻的原理电路如图 所示。输出端接有满量程为所示。输出端接有满量程为5V 的电压表头。试分别计算出对应于的电压表头。试分别计算出对应于 各量程的电阻。各量程的电阻。 i X O u R R u 1 2 1

9、0M 2M 1M 200k 100k 2Oy uIR 1k9k40k 50k 400k 500k 7-14 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在正弦波振荡电路中,R=1.6k,C=1F,R1 =2k, R2=0.5k,试分析:(试分析:(1)为了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开关)为了满足自激振荡的相位条件,开关 S 应合向那一端(另一端接地)?(应合向那一端(另一端接地)?(2)为了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度条)为了满足自激振荡的幅度条 件,求出件,求出 Rf (3)求振荡频率)求振荡频率 (4)若要求振荡频率调节范围为)若要求振荡频率调节范围为20- 00Hz,如果用调整电阻,如果用调整电阻R的方法调整振荡频率,求可

10、变电阻阻值的的方法调整振荡频率,求可变电阻阻值的 变化范围。变化范围。 1 24 f RRk 36 11 99.5 22 3.14 1.6 101 10 fHz RC 1 2 f RC 1 2 R fC 3 1 7.96 107.96Rk 2 796R 7-15 电压比较器电路,以及输入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运放的最大电压比较器电路,以及输入电压波形如图所示,运放的最大 输出电压为输出电压为10V。试画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电压传输特性和输出试画出下列两种情况下的电压传输特性和输出 电压的波形。电压的波形。 当当uZ=6V,U+=3V 当当uZ=-6V,U+=-3V 7-16 电路中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

11、为电路中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2V,u1=0.04V,u2=-1V, 问经过多长时间问经过多长时间uo将产生跳变,并画出将产生跳变,并画出uo1 、uo2 、uo的波形。的波形。 111 40 (1)50.2 10 o uuuV 21 36 11 0.20.2 100 1010 10 oo uu dtdtt RC 2 0.21Vtu t=5s 7-17 已知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试画出运算电路,并计已知运算电路的输入输出关系如下,试画出运算电路,并计 算出电路中所用元件的参数。设算出电路中所用元件的参数。设Rf=100k,Cf=0.1 F。 i2i1o uuu oi2i1 uuu tuuud)(10 i2i1o 7-18 电路中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电路中运放的最大输出电压为12V, 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稳压二极管的稳定电 压压UZ=6V,其正向压降,其正向压降UD=0.7V,ui=12sint 。当参考电压当参考电压UR=3V 或或UR=-3V时,画出传输特性和输出电压波形。时,画出传输特性和输出电压波形。 t ui 0 +12 +3 UR=3V UR=-3V -3 / o uV +6 -0.7 /t s 7-19 如图所示为液位报警装置的部分电路,如图所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