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城市排水系统_第1页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_第2页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_第3页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_第4页
浅谈城市排水系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1-6-29 新闻事件 2012年6月23日下午4时30分左右,北京突降暴雨, 截至当晚7时,城区平均降水57毫米,个别地区最 大降水量达182毫米。 城区多处积水,多处道路瘫痪,形成了众多网友眼 中的北京新八景,比如“二环观海”、“水上机 场”、“地铁瀑布”等等。 暴雨中的北京再次登上了众多境外媒体的重要位置。 BBC、华尔街日报等多家媒体均推出“水漫 京城”的图集;路透社推出题为“大水将北京变为 池沼”的报道;德国新闻电视台更是使用了“大水 吞噬北京”的标题。 北京暴雨图集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 致了悲剧的发生? 天灾 VS 人祸 这次降雨是今年入 汛以来最大的一场 雨。三个特点导致

2、 了城区积水。一是 雨量大;二是强度 大,北京1个小时的 降雨量达到128毫米, 超百年一遇;三是 范围大。 北京市排水系统设计 的是1到3年一遇,能 够适应每小时36到45 毫米的降雨。在北京, 只有天安门那样的重 点地区的排水能力比 较高,其他地区的排 水能力较低,导致近 几年频繁发生积水。 2021-6-29 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在 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 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 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 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 不

3、够。 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 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 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 化,导致城市地面的渗水能力越来越差,结果就是一下雨就内 涝。有数据显示,北京超过80%的路面被混凝土、沥青等不透 水材料覆盖,雨水根本无法渗透。我国城市普遍存在排水系统 建设滞后问题,城市在迅速地大规模发展,但却没有能够与之 相适应的排水系统。 2021-6-29 “在国内,排水管沟直径超过3米的几乎没有。而在一些国家, 排水管沟可以跑汽车。”徐宗威说,地下系统的建设看不到形 象,对城市外观的改变没有贡献,无法引起足够的重

4、视。这样 的观念造成了现在的结果,各个城市都在建设高楼大厦,但地 下系统建设却裹足不前。 尽管城市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造成了城市内涝,但也不能完全 归罪于地下系统建设的滞后,根本原因还是在于城市规划。 “城市太大不仅带来排水问题,还会带来交通拥堵等一系列城 市病。但我国城市却争先恐后地朝大发展。城市太大,搞 再多的排水沟也不能完全解决问题。城市发展能不能改变思路, 搞小型的、组团的城市? 曾有人问,如何去分辨一个国家是不是发 达国家。龙应台说:“最好来一场倾盆大 雨,足足下上3个小时,如果你撑着伞溜 达一阵,发觉裤脚虽湿却不肮脏,交通虽 慢却不堵塞,街道虽滑却不积水,这大概 就是个发达国家。如果

5、发现污水横流,店 家货物漂到街中心,这大概就是个发展中 国家。” 2021-6-29 排水现状 我国目前城市排水管总长为4万公里,人 均长度仅为0.8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水 平。分流制与合流制区分混乱,工业废水 排水系统、生活污水排水系统、雨水排泄 系统很多已经混杂在一起。 2021-6-29 存在的问题 缺乏远景规划,在规划图纸上仅仅描出箭 头指出以后的发展方向,但是这是远远不 够的,而城市建设当中缺乏长远责任感, 为了减少投资等人为原因,减小管道的负 荷等承担能力。 2021-6-29 青岛城市排水系统 青岛我国著名的最不怕水淹的城市,青岛 的部分下水道是德国侵占青岛时期建设的, 最高处达

6、2.5米,宽度为3米。德国人在建 设青岛城市排水系统的时候,带来了当时 欧洲先进的排水系统理念。首先是按照百 年使用高标准设计并施工;其次是以公共 卫生角度看待下水道问题,并以与供水系 统协调发展来规划设计;再次,当时德国 人的设计已经使用了雨污分流理念。 2021-6-29 案例一 巴黎下水管道 概况 位置:巴黎地面以下50米 总长:2400公里 概况:约2.6万个下水道盖、6000个地下 蓄水池、1300多名专业维护工。 设计时间:19世纪中期 设计人物:巴龙.奥斯曼 排污能力:1.5万立方米 1.7-1.9m 案例三 日本城市排水系统 100多年前,维克多雨果在悲惨世界中写道,下水道是“

7、城市的良心”。每 当夏季来临,暴雨不断,“城市的良心”便不得不经常接受考验。了解日本东京、 法国巴黎等一些国外大都市的下水道系统,或许能为中国城市的治涝工程带来启示。 城市排水系统严重滞后后,这并非是北京一个城市的问题。对于中国大多数城 市来说,改革开放30多年,已经使得城市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在地下, 却还是二三十年前的样子,一旦遇到暴雨天气,下水道便开始变得不堪重负。 在国外,为防范城市内涝,城市排水标准普遍比国内高,纽约是“十至十五 年一遇”(注:一年一遇是每小时可排36毫米雨量)的标准,东京是“五至十年一 遇”,巴黎是“五年一遇”标准。 例如伦敦和巴黎的下水道系统,都已经有15

8、0多年的历史,却仍然保持着强大的排 涝功能。而建成于2006年的东京地下排水系统,更堪称牢固、先进,护卫着东京免 遭内涝灾害。 北京暴雨图集 我们不禁要问是什么导 致了悲剧的发生? 2021-6-29 首先是城市整体规划不够科学,没有长远科学的预期判断。在 城市规划上,地上建设与地下建设怎么能够相互匹配与适应, 城市内部与外部如何协调,有很多具体细致的问题需要认真研 究。但这些年,我国城市发展思路有不小的偏差,各地都更看 重地上建设,可以直接带来城市外表的提升,对地下建设重视 不够。 城市地下系统建设是公益性质的,不像地上的房地产开发可以 盈利,很难吸引民间资本进入。地下建设完全需要政府投入, 但各地投入都不够。不仅如此,各个城市的地面都被大面积硬 化,导致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