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_第1页
第三章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_第2页
第三章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_第3页
第三章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_第4页
第三章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第三章 第三章第三章 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构件的截面承载能力 3.1 3.1 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2.3 2.3 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3.2 3.2 梁的类型和强度梁的类型和强度 3.5 3.5 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梁的内力重分布和塑性设计 3.4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3.6 3.6 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第三章第三章 本章学习要点 基本要求:掌握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计算并会根 据要求设计截面,梁构件的强度计算,拉弯、压 弯构件的强度计算方法;理解设计梁截

2、面的方法 ,拉弯、压弯构件的工作性能;了解轴心受力构 件及梁的应用范围,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 重点:轴心受力构件、梁及拉弯、压弯构件的强 度计算。 难点:梁的扭转,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1、轴心受力构件的应用 + + + + + + + + b) a) + + + 轴心受力构件是指承受通过截 面形心轴线的轴向力作用的构件。 包括轴心受拉构件(轴心拉杆)和 轴心受压构件(轴心压杆)。 在钢结构中应用广泛,如桁架、 网架、塔架中的杆件,工业厂房及 高层钢结构的支撑,操作平台和其 它结构的支柱等。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3、 柱 脚 yy x x x 1 1 柱 脚 ( 实 轴 ) x x y 1 y ( 虚 轴 ) ( 虚 轴 ) y 1 x ( 实 轴 ) y 柱 头 柱 身柱 身 ll 缀 板 l = l 缀条 柱 头 a)实腹式柱 b)格构式缀板柱 c)格构式缀条柱 实腹式构件和格构式构件 实腹式构件具有整体连通的截面。 格构式构件一般由两个或多个分肢 用缀件联系组成。采用较多的是两 分肢格构式构件。 轴心受力构件截面的要求: (1)能提供承载力需要的截面积 (2)制作比较简单 (3)便于和相邻的构件连接 (4)截面开展而壁厚较薄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2、轴心受力构件的截面形

4、式 热轧型钢截面 冷弯薄壁型钢截面 实腹式组合截面 格构式组合截面 实腹式构件比格构式构 件构造简单,制造方便, 整体受力和抗剪性能好, 但截面尺寸较大时钢材 用量较多;而格构式构 件容易实现两主轴方向 的等稳定性,刚度较大, 抗扭性能较好,用料较 省。 第三章第三章 轴心受拉构件 强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刚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轴心受压构件 刚度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强度 稳定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轴心受力构件的设计: 轴心压杆截面无削弱,一般不会发生强度破坏。只有截面削弱较大或非 常短粗的构件,则可能发生强度破坏。 二、轴心受拉、受压构件的强度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

5、择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以轴心受力构件截面上的平均应力不超过钢材的屈服强度 为计算准则。 N f A 式中: N 轴心力设计值; A 构件的毛截面面积; f 钢材抗拉或抗压强度设计值,=y/R。 1. 截面无削弱 构件以全截面平均应力达到屈服强度为强度极限状态。 设计时,作用在轴心受力构件中的外力N应满足: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2. 有孔洞等削弱 弹性阶段应力分布不均匀; 极限状态净截面上的应力为均匀屈服应力 以构件净截面的平均应 力达到屈服强度为强度极限 状态。设计时应满足: n N f A n /NAf 截面削弱处的应力分布 N

6、NNN 0 max=30 fy (a)弹性状态应力(b)极限状态应力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NN 1 1 N N 1 1 第三章第三章 3.1轴心受力构件的强度及截面选择 三、索的受力性能和强度计算 索是理想柔性的,不能受压,也不能抗弯; 索的材料符合胡克定律。 索的强度计算按容许应力法计算: kmaxk Nf AK 安全系数,宜取2.53.0 钢索材料的强度标准值 钢索的有效截面积 各组合工况下 的拉力标准值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一、梁的类型 钢梁主要用以承受横向荷载。如楼盖梁、工作平台梁、墙 架梁、吊车梁、檩条及梁式桥、大跨斜拉桥、悬索桥中的 桥

7、面梁等。 钢梁按制作方法的分为: 型钢梁 组合梁 热轧型钢梁 冷弯薄壁型钢梁 按弯曲变形状况分为: 单向弯曲构件 双向弯曲构件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梁的截面形式 组合梁 热轧型钢梁 冷弯薄壁型钢梁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楔形梁 双向受弯梁 蜂窝梁 ( a ) ( b )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预应力梁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受弯构件的设计应满足:强度、整体稳定、局部稳定和 刚度四个方面的要求。 前三项属于承载能力极限状态计算, 采用荷载的设计值; 第四项为正常使用极限状态的计算, 计算挠度时按荷载的标准值进行。对于直接承受重复荷载 作用

8、的梁,当应力循环次数n5104时还应进行疲劳计算。 正常使用极限状态 刚度 承载能力极限状态 强度 整体稳定 局部稳定 抗弯强度 抗剪强度 局部压应力 折算应力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二、梁的弯曲、剪切强度 1.梁的正应力 M M A B C D Me Mp M w E=0 Est E y st 梁的M-w曲线 应力-应变关系简图 第三章第三章 弹性区 塑性区 a =fy 弹塑性阶段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fy 弹性阶段 全部塑性 =fy 塑性阶段 fy 应变硬化阶段 (1)梁的正应力分布 y y xx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2)弯矩 当最大应力达到屈服点fy时,

9、构件截面处于弹性极限 状态,其上弯矩为屈服弯矩Me。 eny MW f =fy 弹性极限阶段 Wn 截面绕 x轴的净截面模量。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截面全部进入塑性状态,应力分布呈矩 形。截面形成塑性铰,弯矩达到塑性弯矩 Mp。 pnpy MW fWnp截面对x轴的截面塑性模量。 2n1npx SSW S1n 、S2n 中和轴以上、下净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随着随着Mx的进一步增大的进一步增大 全部塑性 =fy 塑性阶段 第三章第三章 找出达到极限弯矩时截面中和轴,即:与 弯曲主轴平行面积平分线,该中和轴两边面 积相等。在双轴对称截面中,该轴就是主轴。 分别求两侧面积对中和轴

10、的面积矩,面积 矩之和即为塑性截面模量。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Wpn计算步骤:计算步骤: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y y xx xx c y y y1 y2 yp -24010 -20010 形心轴 中和轴 -10200 -10240 双轴对称截面的形心轴和塑性中和轴重合 单轴对称截面当形心轴不是截面的对称轴时,形心轴与塑性中和轴不重合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截面的形状系数F =1.5 矩形截面 =1.7 圆形截面 =1.27 圆管截面 =1.11.17 工字形截面绕x轴 塑性系数F与截面形状有关,而与材料的性质无关,所以又称 截面的形状系数。 pnpynp eny

11、n MWfW F MW fW 截面绕x轴的塑性系数F: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梁的设计 仅边缘屈服,材料的强度性能未充分发挥。 允许截面有一定的塑性发展,塑性发展区深 度为a=(1/81/4)h,引入截面塑性发展系数 x、y。 出现塑性铰,导致变形过大,一个静定梁中 只允许出现一个塑性铰,故塑性设计仅限于 等截面。 (3)弯曲正应力 弹性设计: 弹塑性设计: 塑性设计: 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冷弯型钢梁 一般受弯构件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x xnx M f W a)绕x轴单向弯曲时 f W M W M nyy y nxx x b)绕x、y轴双向弯曲时 式中: Mx、M

12、y梁截面内绕x、y轴的最大弯矩设计值; Wnx、Wny截面对x、y轴的净截面模量; x、y截面对x、y轴的有限塑性发展系数,小于F; f 钢材抗弯设计强度 。 第三章第三章 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的取值见P79表3-3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关于截面塑性发展系数的规定: a、仅承受静载或间接动荷载时考虑塑性发 展,对承受直接动力荷载,取1 yx b、当 时,塑性发展对翼缘局部稳定会有不利影 响,取 y ft b235 13 1 xy rr xx y y b t c、 对于需要计算疲劳的梁,因为有塑性区深入的截面,塑 性区钢材易发生硬化,促使疲劳断裂提前发生,宜取

13、x= y =1.0。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工字形和槽形截面梁中的剪应力 式中 : Vy 计算截面沿腹板平面作用的剪力; Sx 计算剪应力处以上(或以左/右)毛截面对中和轴的面积矩; Ix毛截面惯性矩; t计算点处板件的厚度; fv钢材抗剪设计强度。 yx v x w V S f I t 根据材料力学薄 壁开口截面的剪应力 计算公式,梁的抗剪 强度或剪应力按下式 计算: 2.梁的剪应力 工字型截面剪应力 可近似按下式计算 v ww f th V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在构件截面上有一特殊点S,当外力产生的剪力作用在该点时 构件只产生线位移,不产生扭转,这一点S称为构

14、件的剪力中心。 若外力不通过剪力中心,梁在弯曲的同时还会发生扭转,剪力中 心的位置与截面的形状和尺寸有关,而与外荷载无关。 剪力中心 s s s o o o o s o,so,s o为截面形心,s为截面剪心 开口截面剪心位置示意图 3.梁的扭转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自由扭转:截面不受任何约束,能够自由产生翘曲变形的扭转。 特点:轴向位移不受约束,截面可自由翘曲变形;各截面翘曲变形 相同,纵向纤维保持直线且长度不变,构件单位长度的扭转角处处相 等;截面上只有剪应力,纵向正应力为零。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tS GIM 开口薄壁构件自由扭转时,作用在构件上的自由扭矩为

15、: 板件边缘的最大剪应力max与Ms的关系为: t s max I tM 式中: Ms 截面上的扭矩; GIt截面扭转刚度; G 材料剪切模量; It截面扭转常数,也称抗扭惯性矩; 截面的扭转角; bi、ti 第 i个矩形条的长度、厚度; k 型钢修正系数。 k的取值:的取值: 槽钢:槽钢:k=1.12 T形钢:形钢:k=1.15 I字钢:字钢:k=1.20 角钢:角钢: k=1.00 3 3 iit b k I t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闭口薄壁构件自由扭转时,在扭矩作用下其截 面内部将形成沿各板件中线方向闭合形剪力流。截 面壁厚两侧剪应力方向相同,剪应力可视为沿厚度 均匀分布

16、,方向与截面中线垂直。沿构件截面任意 处 为常数。 t2 t1 b h 截面扭转常数的一般公式为: t A It ds 4 2 闭口截面的抗扭能力要比开口截面的抗扭能力大的多。闭口截面的抗扭能力要比开口截面的抗扭能力大的多。 表示沿壁板中线一周的积分 A闭合壁板中线所围成的面积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约束扭转 杆件在扭转荷载作用下由于支承条件或荷载条件的不同,截面不 能完全自由的产生翘曲变形,即翘曲变形收到约束的扭转。 特点:由于支座的 阻碍或其它原因,受扭 构件的截面不能完全自 由地翘曲(翘曲受到约 束)。 扭转剪应力分布 自由扭转剪应力 弯

17、曲扭转剪应力 第三章第三章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MT=Ms+M tts GIGIM 自由扭转 的扭矩 EIhVM f 约束(翘曲) 扭转的扭矩 I翘曲常数(扇 性惯性矩) 第三章第三章 约束扭转正应力约束扭转正应力 f f 2 Mhx xE I B W B 双力矩 对工形截面梁 对冷弯槽钢等非双轴对称梁 3.2梁的类型和强度 第三章第三章 3.3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一、局部压应力 1.受力分析: 第三章第三章 3.3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c w z F f t l 2.计算公式: 式中: F集中荷载,动力荷载作用时需考虑动力系数 集中荷载放大系数(考虑吊车轮压分配不均匀),重级工作

18、 制吊车梁=1.35,其它梁=1.0; lz集中荷载在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假定分布长度 注意:1.吊车梁必须计算局部压应力; 2.均布荷载作用下不需验算; 3.集中荷载下设置支承加劲肋时 不需验算。 第三章第三章 3.3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假定分布长度lz的确定: hy自梁顶面至腹板计算高度上边缘的距离。 hR轨道的高度,对梁顶无轨道的梁hR=0。 zy 2.5lah 第三章第三章 3.3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第三章第三章 3.3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二、多种应力的组合效应 1.受力分析(确定危险点位置) FF M V 1 1 、 、 c的共同作用 y1 y x c 第三章第三章

19、 3.3梁的局部压应力和组合应力 f cc1 2 2 2 z 3 当梁的横向荷载不通过截面剪心时, 应和约束扭转正应力加 在一起,而 应和自由扭转剪应力及约束扭转剪应力相结合。正应 力的验算式为: W B W M enx 2.计算公式: 注意位置:同一截面的同一点 当与c异号时,1=1.2;当与c同号或c=0时,1=1.1. ( a )( b ) 、c、,为腹板计算高度边缘同一点上同时产生的正应力、局 部压应力和剪应力。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梁的设计必须满足强度和刚度要求,工程设计中的梁大 多都有防止整体失稳的构件与之相连,故可按强度条件进行 截面的选择。 初选截面 截面

20、验算 截面选择 第三章第三章 梁跨度不大 轧制型钢 f M W x x nx 查型钢表选 适用的截面 一、初选截面 (1)型钢梁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选用钢量最省的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2)组合梁的设计 首先求出 f M W x x nx 然后确定截面高度、腹板尺寸、翼缘尺寸。 梁的总用钢量最小 )cm(307 3 xe Wh A)确定梁高 容许最大高度hmax 容许最小高度hmin 经济高度he 建筑设计或工艺 设备需求的净空 刚度条件确定: vv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梁的最小高hmin,以承受均布荷载作用下的双轴对称简支梁为例: 跨中最

21、大挠度: 848 5 384 5 224 ql EI l EI ql v EI Ml 48 5 2 2 48 5 2 h EW Ml Eh l 48 10 2 为了充分利用材料的强度应取 s f,s近似取为1.3 v Eh fl v 3 . 148 10 2 vE fl h 1 3 . 148 10 2 min 均布荷载作用下简支梁的最小高度 vl/1000l/750l/600l/500l/400l/300l/250l/200 hmin Q235l/6l/8l/10l/12l/15l/20l/24l/30 Q345l/4.1l/5.5l/6.8l/8.2l/10.2 l/13.7 l/16.4

22、 l/20.5 Q390l/3.7l/4.9l/6.1l/7.4l/9.2l/12.3 l/14.7 l/18.2 l n h 6000 min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B)腹板尺寸 腹板高度hw较梁高h小得不多,可取为比h略小的数值, 一般为50mm的倍数。 腹板主要受剪力作用,由抗剪强度要求和局部稳定要求 确定腹板厚度tw。 mm6 11 max w vw w (局部稳定),(抗剪), h fh V t C)翼缘尺寸 66 12 ww w x 2 1 3 w w x x w1 ht h W bt h h bt h h t h I W hhh 当梁端翼缘无削弱时取1.2;当

23、梁端翼缘削弱时取1.5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当利用部分塑性时,即x=1.05 235 15 y 1 f t b 235 13 y 1 f t b 当采用弹性设计时,即x=1.0 通常按b=25t选择b和t,一般翼缘宽度b常在下述范围: 65 . 2 h b h b1和t应满足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二、梁截面验算 梁截面验算 强度验算 刚度验算 局部稳定验算 屈曲后强度验算 整体稳定验算有整体失稳可能的梁 组合梁 弯曲正应力 剪应力 局部压应力 折算应力 验算时要包含自重产生的效应 第三章第三章 例题1 某车间工作平台梁格布置如图所示,平台上无动力荷载

24、,均布活 荷载标准值为4.5kN/m2,恒载标准值为3kN/m2,钢材为Q235B,假定平台 板为刚性,可以保证次梁的整体稳定。试设计主梁(组合截面)和次梁 (型钢)。 6000 q 43m=12m 3m 6m 43m=12m 6m6m A 解解1.次梁设计 1)荷载及内力计算 将次梁A设计为简支梁,其计算简 图如下图。 均布荷载设计值: 2 k kN/m5 . 75 . 43q 2 d kN/m45. 95 . 43 . 132 . 1q 均布荷载标准值: 次梁承受的线荷载:kN/m35.28345. 9q 第三章第三章 3)截面强度验算 支座处最大剪力: kN.m58.271635.28

25、8 1 8 1 22 max qlM kN.m37.13179. 258.127 x M 跨中最大弯矩: 次梁所需要的净截面抵抗矩为: kN05.85635.28 2 1 2 1 max qlV 33 6 x x nx cm565mm565138 21505. 1 1058.127 f M W 查P321附表1,选用I32a,梁自重g=52.79.8516N/m,Ix=11080cm4 Wx=692cm3,Sx=402.9cm2,tw=9.5mm。 梁自重产生的弯矩:kN.m79. 262 . 1516 8 1 8 1 22 g qlM 总弯矩: 2)初选截面 第三章第三章 支座处最大剪应力:

26、 22 3 N/mm125N/mm4 .32 5 . 9110800 5 .4001005.85 v wx x f tI VS 可见型钢由于腹板较厚,剪应力一般不起控制作用。因此只有在截面 有较大削弱时才必须验算剪应力。 梁跨中最大弯曲应力: 22 3 6 nxx x N/mm215N/mm67.180 105 .69205. 1 1037.131 f W M 第三章第三章 43000=12000 173.8173.8173.8 2.主梁设计 43m=12m 3m 6m 43m=12m 6m6m 1)内力计算 B B 将主梁B也设计为简支梁 两侧次梁对主梁产生的压力为: kN81.17362

27、. 1516. 0205.85F 主梁的支座反力(未计主梁自重): 跨中最大弯矩: kN6 .34728 .173R kN.m8 .104238 .17369 .866 .347 max M 86.986.9 第三章第三章 2)初选截面 梁所需要的净截面抵抗矩为: 33 6 x x nx cm269.4619mm4619269 21505. 1 108 .1042 f M W 梁的高度在净空上无限制,按刚度要求,工作平台主梁的容许挠度 为l/400,则梁容许的最小高度为:(参照均布荷载作用) mm800 15 12000 15 min l h 参照以上数据,考虑到梁截面高度大一些,更有利于增加

28、刚度,初选 梁的腹板高度hw=100cm。 cm6 .8630269.46197307 3 3 xe Wh 再按经验公式,可得梁的经济高度: 第三章第三章 1371. 9 14 136 1 t b 腹板厚度按抗剪强度: mm5 . 2 1251000 2607001.22 . 1 vw max fh V tw 考虑局部稳定和构造因素:cm909. 011/10011/ ww ht 可见依剪力要求所需的腹板厚度很小。 取腹板t=8mm。 根据近似公式计算所需翼缘板面积: 2 ww w x cm86.32 6 1008 . 0 100 4619.296 6 ht h W bt 翼缘板宽:b=(1/

29、2.51/6)h=167400mm,取b=280mm。 翼缘板厚:t=3286/280=11.7mm,取t=14mm。 翼缘外伸宽度:b1=(280-8)/2=136mm。 梁翼缘板的局部稳定可以保证,且截面 可以考虑部分塑性发展。梁截面如图所示。 14 8 280 141000 第三章第三章 14 8 280 141000 3)截面验算 截面的实际几何性质: 3 x cm5218 4 .51 268193 W 4 2 3 2 3 cm268193 2 4 . 1100 4 . 12821008 . 0 12 1 )( 2 1 2 12 1 thbthtI wwwx 2 ww cm4 .158

30、4 . 12828 . 01002btthA 主梁自重估算: g149.2kg/m9.81.46kN/m 单位长度梁的质量为: 式中1.2为考虑腹板加劲肋等附加构造用钢使自重增大的系数,则梁的自 重为: 154.8100785010-61.2149.2kg/m 第三章第三章 由梁自重产生的跨中最大弯矩: mkN54.31122 . 146. 1 8 1 8 1 22 max qlM kN51.10122 . 146. 1 2 1 2 1 qlV 由梁自重产生的支座剪力: 跨中最大弯矩:mkN34.107454.318 .1042 max M 强度验算 弯曲应力: 22 3 6 nxx x N/

31、mm215N/mm196 10521805. 1 1074.1074 f W M 剪应力验算略;次梁作用处设置支承加劲肋,不需验算局部压应力。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三、梁截面沿长度的变化 思路:为了节约钢材可将组合梁截面也随弯矩变化而变化。 均布荷载简支梁 改变梁高 改变梁宽 弯矩中间大,两边小 剪力中间小,两边小支座到跨中腹板渐薄 M1 l/6 V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b1 b l/6 l/6 1:4 变截面时 改变翼缘宽度 改变梁高 (1/61/5)l h h/2 焊接 改变一次截面,节约1020钢材,再改变一次,节约3 4。所以,改变一次截面。

32、若改变截面效益不大,则不改变。 梁端截面要满足抗剪要求 第三章第三章 3.4按强度条件选择梁截面 l1l1 理论切断点 为了保证断点处能正常工作,实际断点外伸长度l1应满足: 1)端部有正面角焊缝时:当hf 0.75t1时: l1 b1 当hf Awfy)时 当轴力较小(NAwfy)时 wf AA 式中 ,Af、Aw分别为翼缘和腹板的面积 第三章第三章 3.6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3.拉弯、压弯构件的强度计算准则 边缘纤维屈服准则 在构件受力最大的截面上,截面边缘处的最大应力达到屈服时 即认为构件达到了强度极限。此时构件在弹性段工作。 计算拉弯和压弯构件的强度时,根据截面上应力发展的

33、不同程 度,可取以下三种不同的强度计算准则 y nn f W M A N 令截面屈服轴力Np=An fy,屈服弯矩Me=Wn fy,则得N和M的线性相 关公式: 1 ep M M N N 第三章第三章 3.6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全截面屈服准则 构件的最大受力截面的全部受拉和受压区的应力都达到屈服, 此时,这一截面在轴力和弯矩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塑性铰。 1 p 2 p M M N N 第三章第三章 3.6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为了计算简便并偏于安全,规范偏安全地将全截面屈服准则 表达式 采用直线表达式: 1 p 2 p M M N N 1 pp M M N N 即: ypny 1 n NM A fWf 作为强度计算的依据。 为避免塑性区过大,导致变形过大,考虑截面部分发展塑性, 取用截面塑性发展系数,同时引入抗力分项系数,得到: f W M A N n nxx x 部分发展塑性准则 构件的最大受力截面的部分受拉和受压区的应力达到屈服点。 此时,构件在弹塑性段工作。 0.5 0.5 M/Mp01.0 1.0 N/Np 第三章第三章 3.6拉弯、压弯构件的应用和强度计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