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传播心理学[专业教育]_第1页
大众传播心理学[专业教育]_第2页
大众传播心理学[专业教育]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 论述(35分)举例说明在新闻报道中如何防止陷入“伪人本主义”?答: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文主义心理学盛行,它关注的是人的尊严、人的价值、人的潜能和自我实现,我觉得有点类似于现今的新闻伦理或是新闻道德。“伪人本主义”指的是传媒打着人文关怀的旗号,主观愿望是为了满足受众需求,然而在新闻报道实践中却出现偏差最终失去人文关怀并形成与受众疏离状态的一种媒介现象,在采访中不顾受害人心理、歧视弱势群体或是对受众谄媚的行为。如何在新闻报道中预防“伪人本主义”,我认为可以以下几个方面分析。A 媒体和记者首先要给自身一个准确的定位,我们是事件的记录者,是向公共传达信息的,有报道事件的“权利”,而非“权

2、力”。央视看见栏目的记者柴静在自己的书中多次提到,她的成长过程,是一个从“质疑”到“疑问”风格的转变过程,记者拥有公众赋予的报道事件的权利,但没有宪法赋予的“权力”。现在出现了不少传媒“越位”、“错位”的现象。有的省级媒体在到地方采访时,会向当地的政府部门提出各种各样的的要求,这些都有违记者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纪律。记者只是以一个局外人的身份去报道事件,不是实践的主角,在不少娱乐节目里,主持人占了大量的镜头,例如鲁豫有约中的鲁豫在采访一位阿姨的时候,时常打断嘉宾的谈话,不停地“抢镜”,这不仅是对采访对象的不尊重,也会引起受众的反感。B 记者要摆正自己的心态,记者与任何被采访者都是平等的关系,应该用

3、平视的心态与被采访者交流。要注意自己的采访艺术,尽量采用开放式提问、对话式提问的方式。央视记者王志就是因为自己在非典中的“质疑风格”而出名,但他在采访周星驰这个笑星的时候,依然采用的是闭合式采访、审问式采访的方法,结果很不理想。所以记者在采访时要有平和的心态,正如柴静在博客中提到的“你是一个记者,你有关切,有采访的权力和可能,但归根结底,你只是一个陌生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关系,关切超过了恰当,就是冒犯。不因为你是一个记者,就有权逼问所有的问题。你是一个记者,你有关切,有采访的权力和可能,但归根结底,你只是一个陌生人。人与人之间应该有一个恰当的关系,关切超过了恰当,就是冒犯。不因为你是

4、一个记者,就有权逼问所有的问题。知是职责。不去知,算是一点敬畏吧。 (这篇文章是采访笔记,与已经看过节目的观众分享的一点心得,留言中有一些没看过节目的朋友,容易因为内容不完整有一些不解之处,可参考文后的视频。回头我们在“CCTV看见”的微博官网上也会挂出节目文字版。一些疑问我也会直接在留言中回复大家,一起交流,谢谢) 1 这个案件曾冠以“少女杀死性侵大叔获刑四年”之题,传播甚广,争议很大。当事女孩小琪一直没有接受过访问。我们采访前征询她意见,先由法警与她交谈,在讯问室谈了二十分钟,我在另一房间等着,看没有动静,就过去站在他们身后听一听。 “媒体觉得说出来可以帮助不少人。”讯问室很狭小,法警靠在

5、门边,温和地说。小琪坐在讯问室的木凳上,戴着手铐,说:“我不想谈我个人的事,可以吗?” “如果你顾虑的是案件结果的话,现在已经判了,对案子倒是不会有影响。” “对我的生活会有影响。” 她还不到二十岁,仰着头,说话简短,清楚,没有情绪,直视着对话的人,一点也不游移。法院的同志回头看我,有点为难之色。我说,我跟她聊几句行吗?他们同意了,我走进讯问室,跟她说:“接受和不接受采访,都是你的权利。除了司法机关,任何人跟你交谈案情,你都可以拒绝的。” 她有点意外的样子,眼睛闪动了一下。 “我也同意你的看法,你没有义务要去帮助别人,我来,也不是想通过你的案件教育别人。” 她举着手铐的手不安地动了一下,对蹲着

6、的我微指身边的凳子:您坐着吧。” 我也有点意外:“不用,我在车上坐了好久了。” 我在卷宗里看过,被抓捕之前她一直躲在老家,没跟任何人谈及此事。抓捕后警察也不会去询问与案情无关的内心细节,只有司法精神病鉴定的材料里看到一句,说她做恶梦。就说:“我知道你一直睡不好,这件事情发生之后你也没有跟任何人谈过,我知道你心里不好受。” 她低下头,眼泪扑落掉了下来。不必劝慰,这不是我能做到的,我等了一会儿才开口:“我只能说,如果你愿意谈一谈,我愿意听。” 她犹豫了一下,问我:“那别人会认出我的脸吗?”我说:“我坐在你的椅子上,你从镜头里看,如果你能接受这个侧影,那就拍,不行就不拍。”我在椅子上按她的身高大概缩

7、下一点身子,让她看镜头。再请她坐下来,让摄像录上一小段,让她看一遍影像。开拍前帮她把头发理一下,再遮住一点脸。法官与摄影师都是男性,她不愿意当着他”在早期的鲁豫有约采访璩美凤那期节目中,主持人鲁豫不断地就之前的“光碟事件”问璩美凤,给人产生一种居高临下的态度,被采访者璩美凤一直在谈未来的生活,而主持人不停地询问过去的事情,对当事人来说,是个不小的伤害,所以记者或主持人在采访过程中一定要尊重被采访者,用合理的、合适的方法采访,不用有意的碰触对方的伤痛。C 记者应该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在2011年的“杨武事件”中,记者不断地对杨武及其受伤害的妻子采访,镜头不断对准这个受伤的家庭,以至于杨

8、武最后说出“我是最窝囊的丈夫”,“镜头暴力”给这个家庭带来了二次伤害,记者在事件过程中,没有考虑到对杨武家庭的伤害,为了报社、电视台的利益,不停地对这家人造成困扰、伤害。之前的“杨丽娟事件”闹得沸沸扬扬,因为媒体大肆报道与渲染,杨丽娟走上了盲目追星的道路,最后杨的父亲跳楼,家庭风雨飘摇,媒体也负有一定的责任,同时媒体的一边倒也对该事件中的刘德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所以媒体及记者都应有一定的职业操守和社会责任感,不能为了追求经济利益和抢新闻,就弃社会利益于不顾。D 媒体和记者应该关注新闻中的人,关注形形色色的人,更应该关注普通人,尤其是弱势群体,关注老百姓的真实生活。如央视近几年提出来的“走基层、

9、转作风、改文风”将节目与百姓的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还有各个省卫视推出的民生新闻,都是反映老百姓的生活,帮助老百姓解决困难,时刻不忘对人的深度关怀。央视的看见栏目就是一档比较关注弱势群体的节目,其关注的大都是社会上的边缘人群,例如同性恋、新生代农民工、被家暴的妇女等等,呈现出更真实的社会。同时江苏卫视的南京零距离、山西卫视的小郭跑腿等节目都是为老百姓服务,解决老百姓的难题,真正做到为人民服务。E 媒体和记者不能盲目迎合受众,要有客观真实的新闻态度。不少媒体为了获取受众支持,一味的迎合受众,制作的节目内容地低下,丝毫不考虑社会影响,盲目的夸大新闻事实,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如“纸包子事件”造成了全

10、国食品行业的恐慌,这都是媒体不负责任的后果,所以我们应该谨防这些不道德行为的发生。在不少优秀人物的报道中,媒体都有意的将主人公美化,片面的强调主人公的优点,有的甚至将主人公的缺点掩饰,这些都是不可取的,有违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我们需要的是“平民化的英雄”,是一个真实的存在于我们身边的人,而不是经过美化了的人。 二、 论述(30分)传媒工作者需要的心理学知识,为什么?答:传媒工作者学习和研究心理学,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理论意义:1)增强对新闻传受者本质的认识,新闻传播工作的特殊性新闻传播者是社会活动家。因为新闻传播者身份的特性,所以要求新闻传播者懂得人的心理和行为特点的规律。心理学

11、知识一方面可以帮助记者更方便的了解被采访者的心理,寻求更好的采访方法,达到采访的目的,另一方面还可以走入被采访者的内心世界,获得与被采访者更多的交流话题,尤其是在人物报道中,必要的心理学知识会使采访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2)提升对新闻实践理性的认识。有不少传媒工作者对大众传播心理学存在一定的误区,认为其不学就会,或者不学心理学也可以胜任新闻工作,但是在实践中,我们发现记者的形体语言都会影响观众的是非判断,会影响到传播的效果,传媒工作者学习心理学知识,采用正确的肢体语言,可以更好地达到传播的效果,所以学习心理学知识迫在眉睫。实践意义:1)按照新闻受众心理活动的特点和规律进行采制、编播活动。传媒工作

12、者学习新闻心理学,可以准确把握受众的心理规律,充分了解受众需求,从心理学理论的视角去认识受众的认知规律,从而制作出符合受众口味的电视节目,同时也提高新闻传播的社会效果,达到我们传播的目的和效率。2)运用传播心理学理论和知识指导、帮助新闻传播者调控自我。在调查报道中,由于人性复杂,危险较高,记者掌握一定的心理学知识可以提高自己的判断能力,判断被采访者话语的真实性,获得被采访者的尊重,获取到更多的信息,同时传媒工作者在工作中也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际矛盾和来自自身、社会的压力,他们心理上会产生负担,学习心理学知识,可以帮助他们在遇到压力时调整心态,缓解压力,从而产生积极乐观的心态,更好的工作。传媒工作

13、者在心理学知识的帮助下,可以在工作中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寻找更适合的传媒工作,为传播工作作出自己的贡献。三、 论述(35分)运用心理学理论分析近期的传媒事件或媒介事件。答:传媒事件:复旦投毒案媒体事件:神州十号发射事件回顾:2013年4月,复旦大学2010级硕士研究生黄洋因饮用宿舍饮水机内的水中毒,经抢救无效死亡,经查证,是其舍友投毒,目前已被警方逮捕。2013年4月,南航金城学院袁某在宿舍玩电脑游戏,遇同宿舍蒋某因未带钥匙敲门,袁某未及时开门,双方发生口角,并发生肢体冲突。在冲突过程中,袁某拿起书架上的一把水果刀捅到蒋某胸部,蒋某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在复旦投毒案发生后,媒体进行了大篇幅的渲

14、染报道,比如南方周末的与自己的战争 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舍友,并且随后网络上出现了多个相似案例,都是有关大学生杀舍友事件,一时间,大学生舍友间的矛盾的说法甚嚣尘上。心理学知识:1,复旦投毒案中,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心理值得我们关注,因为舍友矛盾,就对舍友痛下杀手,很难让人置信。其实事情的发生与其性格是脱不了关系的,据同学介绍,林某敏感、自卑、爱记仇,这些心理上的缺点都成为其可能犯罪的原因。2,新闻事件的不良效应,受众的盲目从众心理。复旦投毒案是个典型的大学生舍友矛盾的写照,很有新闻看点,媒体的大肆渲染报道,对整个案件的细节描写等,产生了很大的负面效应,并且之后各地的舍友杀人事件与媒体的大篇报道有很大

15、的关联,这些都是大众传播心理学的新闻事件的不良效应和盲目从众的心理。3,在南方周末与自己的战争 复旦研究生为何毒杀舍友文章中,作者犯了先入为主的心理学错误,文章多次提到犯罪嫌疑人林某的心理活动和具体的投毒细节,但是整个案件警方都没有一个具体的回答,记者只是凭空想象,没有任何的事实依据,违背了新闻传播中的客观真实。4,记者在报道案件时,对整个案件细节进行了详细的报道,而没有对案件产生的原因及预防该种事件预防进行相关的报道,没有对受众的道德观或是行为起到一定的警示或是督促的作用,没有利用心理学的知识。事件介绍:2013年6月11日下午,中国的神舟十号宇宙飞船将在酒泉发射中心发射。心理学知识:1,神舟十号发射,这对国人来说是件欢天喜地的大事,为此各种媒体,电视、广播、网络、报纸等都对该事件的报道进行了大量的策划和报道,报道内容涉及神舟十号的具体构造、宇航员及其个人具体情况,还有酒泉当地的发射中心,广大观众和市民的反应等等,媒体抓住了受众的猎奇和好奇心理,对这次事件进行大规模的报道,从前期的准备到现场直播等等,充分展示了媒体较高的心理学素质。2,在神舟十号宇航员的介绍中,网站、报纸、电视等对女航天员王亚光做了详细又具体的介绍,主要利用了女性在航天事业上地位低于男性的心理学知识,对王亚光的详细报道,一方面有利于宣传神舟十号的发射,另一方面对于中国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