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发动机润滑系发动机润滑系 主要内容主要内容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润滑系油路 第三节 润滑剂与机油泵 第四节 机油虑清器与冷却器 第五节 润滑系统的故障排除 第一节第一节 概概 述述 润滑作用:润滑作用: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润滑运动零件表面,减小摩擦阻力和磨损,减小 发动机的功率消耗。发动机的功率消耗。 清洗作用:清洗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机油在润滑系内不断循环,清洗摩擦表面,带走 磨屑和其它异物。磨屑和其它异物。 冷却作用:冷却作用: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机油在润滑系内循环带走摩擦产生的热量,起到 冷却作用。冷却作用。 密封
2、作用:密封作用: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在运动零件之间形成油膜,提高它们的密封性, 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有利于防止漏气或漏油。 防锈蚀作用:防锈蚀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对零件表面起保护作用, 防止腐蚀生锈。防止腐蚀生锈。 液压作用:液压作用:润滑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如液压挺柱。润滑油可用作液压油,起液压作用,如液压挺柱。 减震缓冲作用:减震缓冲作用: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在运动零件表面形成油膜,吸收冲击并减小 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振动,起减震缓冲作用。 一、润滑系功用一、润滑系功用 二、润滑方式二、润滑
3、方式 压力润滑:压力润滑: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利用机油泵,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润滑油源源不断地 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送往摩擦表面。例如,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 轮轴轴承、摇臂等处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轮轴轴承、摇臂等处形成油膜以保证润滑。 飞溅润滑:飞溅润滑: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利用发动机工作时运动零件飞溅起来的油滴或油雾 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可使裸来润滑摩擦表面的润滑方式称为飞溅润滑。可使裸 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露在外面承受载荷较轻的气缸壁,相对滑动速度较 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
4、凸轮表面、挺柱等得小的活塞销,以及配气机构的凸轮表面、挺柱等得 到润滑。到润滑。 定期润定期润滑滑( (润滑脂润滑润滑脂润滑) ):对于负荷较小的发动机辅助装置则只需定期、对于负荷较小的发动机辅助装置则只需定期、 定量定量 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加注润滑脂进行润滑。例如水泵及发电机轴承等。 它不属于润滑系的工作范畴。近年来在发动机上采它不属于润滑系的工作范畴。近年来在发动机上采 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用含有耐磨润滑材料(如尼龙、二硫化钼等)的轴 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承来代替加注润滑脂的轴承。 四、润滑剂的种类及选用四、润滑剂的种类及选用 润滑剂
5、的分类 润滑油 润滑脂 1、我国润滑油的分类:、我国润滑油的分类: (1)汽油机润滑油:)汽油机润滑油:SC、SD、SE、SF、SG、SH (2)柴油机润滑油:)柴油机润滑油:CC、CD、CD-II、CF、CF-4 2、润滑脂的分类:、润滑脂的分类:钙基润滑脂、钠基润滑脂、钙钠 基润滑。脂、复合钙基润滑脂、 通用锂基润滑脂、石墨钙基润滑脂。 三、润滑系的组成三、润滑系的组成 润滑系一般由润滑系一般由油底壳,机油泵,限压阀及旁通阀,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传油底壳,机油泵,限压阀及旁通阀,机油滤清器,机油散热器,传 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感器和机油压力表、温度表等组成。等组成。 第二节第二节
6、润滑系油路润滑系油路 现代汽车发动 机润滑系油路布 置方案大致相似, 只是由于润滑系 的工作条件和某 些具体结构的不 同而稍有差别。 报警系统报警系统 装有两个报警开关:低压油压开关 (旁通阀)和高压油压开关(限压阀), 均装在既有滤清器支架上。 旁通阀旁通阀 油压传油压传 感器感器 限压阀限压阀 警报指警报指 示灯示灯 机油泵的功用是保证机油在润滑系统内循环流动,并在发动机任何 转速下都能以足够高的压力向润滑部位输送足够数量的机油。 机油泵结构 形式可分为齿轮 式和转子式两类。 齿轮式机油泵又 分内接齿轮式和 外接齿轮式,一 般把后者称为齿 轮式机油泵。 内、外啮合 式齿轮、转子式 机油泵实
7、物及示 意图,如图4-4所 示。 (1)发动机起动后,机油压力迅速降低。 (2)发动机在运转过程中,机油压力低于规定值。 (1)曲轴箱机油黏度低或机油不足。 (2)限压阀弹簧过软或折断。 (3)机油滤清器旁通阀弹簧过软和折断。 (4)润滑油进油管接头松动或油管破裂。 (5)机油泵工作不良,机油油路严重泄漏。 (6)汽油泵膜片破裂,汽油漏入曲轴箱稀释机油。 (7)气缸衬垫损坏,冷却水漏入曲轴箱,使润滑油变质,黏 度下降。 (8)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及凸轮轴承配合间隙过大而泄漏。 (9)机油滤清器堵塞,使旁通阀开启压力过高或卡住,机油 不能进入主油道。 (10)机油集滤器堵塞。 (1)首先拔出机油
8、尺,检查曲轴箱内机油油面。 (2)检查机油传感器。 (3)发动机运转时,机油压力突然降低,应及时停车熄火, 检查有无机油泄漏,如机油滤清器衬垫损坏、油管断裂等。 (4)拆下传感器(或压力开关)作短暂发动,若机油喷出无 力,应检查机油滤清器、集滤器及机油泵等。 (1)接通点火开关,机油压力表指示为196kPa,发动后上升至 490kPa以上。 (2)发动机运转中机油压力突然增高。 (3)机油滤清器胀裂或机油传感器冲裂。 (1)机油黏度过大,限压阀卡住或调整不当。 (2)气缸体主油道堵塞。 (3)机油滤清器芯堵塞,旁通阀不开启。 (4)机油压力表或与油压传感器工作不良。 (5)曲轴主轴承,连杆轴承
9、间隙过小。 (6)曲轴箱机油加注过多,机油太脏。 (1)首先检查机油油量。拔出量油尺,检视油面是否过高,察 看机油黏度是否过大。 (2)机油油压突然增高,应检查机油滤清器芯是否堵塞,旁通 阀弹簧是否过硬,润滑油道是否堵塞,机油泵限压阀是否卡死。 (3)接通点火开关,机油表有压力指示,应检查机油表传感器 是否完好。 (1)机油变黑并有杂质。 (2)油滴外缘呈黄色,而核心呈黑色。 (3)机油严重稀释,出现燃油气味,机油高温氧化有刺激的气味。 (1)机油高温氧化,含有酸性物质、胶质铁屑、沥青等杂质。 (2)外部灰尘渗入曲轴箱,因与机油搅动形成油泥。 (3)燃烧室油废气和未燃混合气漏入曲轴箱,使机油稀
10、释。 (4)机油滤清器性能不佳。 (5)选用的机油品质不佳或牌号不符。 (1)防止脏物、杂质侵入润滑系统,在保管和加注时,应注意保洁, 加注润滑油口的盖要严密。 (2)定期更换机油和机油滤清器,必要时清洗油道。 (3)曲轴箱通风装置,要完好有效,要定期检查并清洗通风阀、通 风管,防止机油过热和汽油冲淡机油。 (4)正确诊断机油变质情况:查看机油黏度,颜色;有无汽油、水 分和杂质渗入。可用手捻油性,检视机油是否变黑,或同时滴一滴机油 在滤纸上,视其扩散情况,中心为粗粒杂质沉淀区,若机油受到严重污 染呈黑色,并有金属粒或沙粒。若机油没有污染,其扩散越宽,油质越 好。若机油有水,会出现明显的水痕。
11、(5)正确选择机油,重视其品质和黏度要求。 机油压力可以用专用的机油压力表来测量,也可以用普通的油压表 (量程为1MPa左右)配上相应的高压软管和接头来测量。测量机油压力 的方法如下: (1)拔下机油压力传感器的线束插头, 拆下机油压力传感器。 (2)将机油压力表的软管接头拧入安 装机油压力传感器的螺孔内,并拧紧接头 (如4-9图所示)。 (3)将机油压力表放置在不会接触到 发动机旋转部件及高温部件的地方。 (4)起动发动机,检查机油压力表接 头处有无漏油,如有漏油,应熄火后重新 拧紧接头。 (5)运转发动机使之达到正常的工作 温度,分别在怠速和2000r/min时检查油压 表的读数,并与标准
12、压力值进行比较。 发动机冷却系发动机冷却系 概述概述 1、功用:、功用: 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使工作中的发动机得到适度的冷却,从而保持 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在最适宜的温度范围内工作。 2、不正常冷却:、不正常冷却: 冷却程度冷却程度后果后果 过冷过冷 热量散失过多,增加燃油消耗,冷凝热量散失过多,增加燃油消耗,冷凝 在气缸壁上的燃油流到曲轴箱中稀释在气缸壁上的燃油流到曲轴箱中稀释 润滑油,磨损加剧。润滑油,磨损加剧。 不足不足 发动机过热,充气量减少,燃烧不正发动机过热,充气量减少,燃烧不正 常,发动机功率下降,润滑不良,加常,发动机功率下降,润滑不良,加 剧磨损。剧
13、磨损。 3、正常冷却:、正常冷却: 4、分类:、分类: 风冷系风冷系水冷系水冷系 系统系统温度范围温度范围 水冷系水冷系 气缸盖内冷却水温度在气缸盖内冷却水温度在 8090 风冷系风冷系 铝气缸壁的温度为铝气缸壁的温度为 150180,铝气缸盖为,铝气缸盖为 160200 6.2水冷系水冷系 1、作用:、作用: 以水作为冷却介质,把发动机受热零件的热量散发到以水作为冷却介质,把发动机受热零件的热量散发到 大气中去。大气中去。 2、组成:、组成: 3、主要部件的构造、主要部件的构造 1)散热器)散热器 作用:作用: 将高温冷却液的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冷却液温将高温冷却液的热量传递给空气,使冷却液温
14、 度降低。度降低。 散热器管芯分类:散热器管芯分类: 冷却管为何制成冷却管为何制成 扁圆形?扁圆形? 散热器的材料散热器的材料 黄铜黄铜铝铝 结构:结构: 散热器盖散热器盖 散热片散热片 上贮水室上贮水室 下贮水室下贮水室 散热器盖散热器盖 空气阀蒸汽阀 弹簧 2)风扇)风扇 功用:功用: 对空气产生吸力,使之沿轴向流动。对空气产生吸力,使之沿轴向流动。 影响风量的因素:影响风量的因素: 风扇的直径、转速、叶片形状、叶片安装角、风扇的直径、转速、叶片形状、叶片安装角、 叶片数目叶片数目 横断面形状:横断面形状: 弧形、翼形弧形、翼形 皮带皮带 发电机发电机 风扇风扇 曲轴曲轴 3)水泵)水泵
15、v作用:作用: 对冷却水加压,促使冷却水在冷却系统对冷却水加压,促使冷却水在冷却系统 中运动,以加强冷却效果。中运动,以加强冷却效果。 v结构:结构: 离心式水泵离心式水泵 水泵壳体水泵壳体 叶轮叶轮 进水管进水管 出水管出水管 离心式水泵特点离心式水泵特点 结构简单,尺寸小排量大,当水泵停止结构简单,尺寸小排量大,当水泵停止 工作时并不妨碍水在冷却系中自然循环。工作时并不妨碍水在冷却系中自然循环。 4)膨胀水箱)膨胀水箱 v作用:作用: 密封冷却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散失,使冷却密封冷却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散失,使冷却 系统内水、气分离,保持压力稳定。避免空气系统内水、气分离,保持压力稳定。避免空气 不断进入,给冷却系统内部造成氧化、穴蚀。不断进入,给冷却系统内部造成氧化、穴蚀。 v材料:材料: 塑料塑料 5)节温器)节温器 v功用:功用: 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水温的高低自动根据发动机负荷大小和水温的高低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专利抵押合同范本
- 公司销售人员合同范例
- 劳务合同范本 短期
- 单位购买电脑合同范本
- 勾机铲车出租合同范本
- 公司水果采购合同范本
- 单位玻璃保洁合同范本
- 蛋糕师招聘合同范本
- 代买股合同范本
- 制式采购合同范本
- GB/T 8947-1998复合塑料编织袋
- PALL 颇尔过滤器 -乙烯系统培训
- GB/T 2423.18-2021环境试验第2部分:试验方法试验Kb:盐雾,交变(氯化钠溶液)
- 2021年湖北师范学院专升本C语言程序设计试卷
- CB/T 3136-1995船体建造精度标准
- 疫苗冰箱温度记录表
- 全科医疗服务模式及服务内容课件
- 2023年海东地区互助土族自治县人民医院医护人员招聘笔试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X射线衍射课件(XRD)
- 清新淡雅简洁通用模板课件
- 福建省三明市各县区乡镇行政村村庄村名明细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