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 第一章第一章 招议标须知招议标须知 1.1 招议标内容招议标内容 为招议标单位。现邀请 按照本招 议标文件要求,对 XXX 水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设备设计制造进行招议标。 具体供货范围及技术要求见招标文件第二章技术规范。 1.2 招议标文件的组成招议标文件的组成 第一章:投标须知 第二章:技术标准 附件一:投标报价表 附件二:授权书格式 附件三:资格审查文件格式 附件四:偏离表 1.3 投标文件的编制投标文件的编制 (1)投标文件必须按招标文件的要求与格式进行编制. (2)投标文件一式三份(一正二副)。 1.4 投标文件的递交投标文件的递交 (1)投标单位应
2、将投标文件正本和副本以信封密封。 (2)信封应按下列地址邮寄: 邮编: (联系电话: ), 或派人送至 。 注明:正本和副本在规定开标日期前“不准启封”字样。 写明投标单位名称和地址。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 投标报价表与投标文件分开分别单独密封。 如果信封未按规定递交、密封和标注,对投标文件的误寄或提前 拆封不负责任。 投标文件应在 年 月 日 时前送达,需方拒绝 任何迟到的投标文件。 1.5 投标单位资格证明投标单位资格证明 为说明投标单位完成工作的资格和能力,投标单位应随其投标文件提 供下列文件和资料: (1)投标单位已生产过水电站的计算机监控保护系统(含直流电源) 的经营设
3、计、制造运行情况的说明资料,并附有该设备的至少三年成功经 验说明资料或有关证明文件。 (2)投标单位的基本情况(详见附件三) (3)国家经贸委推荐使用的证明文件。 (4)通过 ISO9001-2000 质量体系认证。 (5)国家火炬计划项目证书。 (6)注册资金必须是在 3000 万元以上(含 3000 万元)的企业(营业 执照副本原件)。 (7)国家继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报告 (8)软件要有自有知识产权,国家版权局备案 (9)计算机信息系统集成证书至少三级以上(含三级) 以上资质必备,如有作假,废标处理 1.6 投标价格投标价格 投标单位应按照文件中规定的投标格式填写投标价格(含税)。由
4、供 方至工地的运杂费应包括在投标价中。招标范围内的产品在 XXX 县 XXX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3 水电站工程工地交货。投标单位应按固定价格报价,中标后在整个合同有 效期内,合同价格固定不变。(具体报价格式见附件一:投标报价表) 1.7 供方工作范围供方工作范围 供方应负责本合同文件中规定的所有设备及附属设备,并要为系统设 计、制造、出厂前试验、包装、发运、交货负责,并负责安装及其质量检 查、现场试验调试 、试运行和验收。 供方应提供用于系统的设备和服务,此项工作内容将包括但不局限于 下列部分: (1)供方应提供方案所要求的全部设备,并要为设备设计开发、产品 制造、安装、验收、投
5、运负责。 (2)供方应负责完成设备的包装、装运。 (3)供方应负责完成现场交货、现场指导安装,现场调试试验。 (4)供方应提供必要的备品备件、试验测试仪表、专用工具等附件。 (5)供方应负责设备验收投运后一年的保证期内以及保证期满后的各 项维修服务。 (6)供方应提供设备原理图、内部安装图、外部接线图以及必要的设 计文件图纸等。 (7)供方应负责对用户维护、运行人员进行培训,并提供培训资料。 (8)供方应对本规范书的各项目提供详细的技术规范偏差表。 1.7.1 培训 供方应提出培训计划(包括培训内容,时间、场地、人员)并征得需 方的同意。供方应根据培训计划,向业主技术人员提供技术培训,使培训
6、人员能掌握系统的运行、检查和维护技能。卖方应向需方培训人员提供技 术文件及资料。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4 1.7.2 试验 为了保证设备质量,除供方对设备自检外,需方将组织有关人员参加 工厂试验和现场试验,若试验的任何一个结果不能满足合同规定的要求或 设备不能确保正常运行,需方有权甚至拒绝接收。 1.7.3 保证 产品质量保证期为一年(从产品正式投运时算起)。保证期内产品发 生故障时,供货厂家应 24 小时内赶到现场处理,3 天内免费更换。如在产 品质量保证期内发现属供方责任的严重缺陷(如设备性能达不到要求等) 则其保证期将自该缺陷修复后开始计算一年。 1.7.4 验收 现场试验合
7、格后,由需方向承包单位签发“初步验收证书”。按合同 规定的设备保证期满时,合同双方对设备进行全面检查试验合格后,由需 方对设备签发“最终验收证书”。 1.8 付款方式付款方式 需方在合同生效后 30 天内支付 30%预付款,设备出厂时付提货款 60%, 设备安装调试验收合格后付 5%;质量保证金为合同总金额的 5%,运行一 年后起 7 天内支付。合同双方应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经济合同法及国 家有关法律规定执行。 1.9 无效的投标无效的投标 (1)投标文件未密封。 (2)投标文件未按规定加盖印章和签字。 (3)投标文件未按规定格式、内容填写。 (4)在投标文件中有两个以上报价,并未明确那个报价有
8、效。 (5)电报报价。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5 (6)其它不符合招标文件要求的投标。 1.10 招标文件的解释招标文件的解释 投标单位对招标文件理解不清或有疑问,可在收到招标文件,书面要 求招标单位进行解释或澄清,招标单位将以书面形式在收到传真后答复并 分送所有投标单位。 1.11 投标文件的审查投标文件的审查 (1)开标后,需方将审查投标文件是否完整,是否有计算错误,文件 是否恰当地签署,投标文件是否符合规定。如果单价和总价有差异,以单 价为准,并对总价进行修改。若数字和文字表示的金额之间有差异,以文 字金额为准,并对数字做相应修改。如投标商不接受上述修改,需方有权 按规定采取相
9、应措施。 (2)在对投标文件进行详细评议前,需方将决定每一标是否对招标文 件的要求作出了实质性的响应。 (3)实质性的响应系指投标文件符合招标文件的所有条款、条件及规 定而没有重大偏离或保留权。 (4)重大偏离或保留权系指实质上影响到合同项下的供货范围、质量 和性能,或指与招标文件有实质性不一致,限制了合同项下需方的权力和 投标商的义务。而该重大偏离或保留权将影响投标商的竞争地位。 (5)需方决定投标书的响应性是基于投标文件本身,而不全依靠外部 证据。 (6)需方将拒绝被定为非响应性的投标。 1.12 评标评标 (1)本设备采购采用招议标方式采购,投标文件应与招标文件格式对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
10、统技术规范书 6 应,如投标文件与招标文件的要求不相符,并有难以同意的保留条件,可 视为废标。 (2)招标单位根据技术经济等条件选择其中的中标单位,不保证最低 投标价中标,招标单位不负责解释未中标的原因。 1.13 定标定标 评标小组根据技术、经济综合排序和对投标人资格复查的情况提出预 中标顺序,由招标领导小组定标。 1.14 授予合同授予合同 根据定标结果,向中标人发中标通知书。中标人在接到中标通 知书后,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派授权代表到指定地点与招标单位 签订合同。 1.15 投标费用投标费用 一切与投标有关的费用均由投标人自理。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7 第二章第二章技术文
11、件技术文件 目目 录录 1概述.8 2一般技术条件.8 3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17 4微机保护系统技术规范.41 5直流电源装置技术规范.47 6备品备件及专用工具.50 7安装指导和培训.51 8包装运输.51 9技术资料及图纸交付进.52 10设计联络会.53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8 1 概述概述 本技术规范仅提出了 XXX 水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最低技术要求, 投标商所提供设备的各项指标满足要求,能适应业主提供的条件,并具有 相当的先进性。同时应附有完整的供货清单、分项报价表及设备技术特性 指标。 工程概况: 发电机: 3 台 主变压器: 2 台 35kV 线路: 2
12、 回 厂用变压器: 2 台 2 一般技术条件一般技术条件 本章规定了承包方提供的 XXX 水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设备设计和制 造方面的一般技术要求。 2.1 标准与规范标准与规范 2.1.1 承包方应按下列机构、协会和组织的标准的相应条款进行合同设 备的设计、制造和试验。承包方应将与本合同设备直接有关的标准的适用 部分提供给业主。 国际标准化协会ISO 中国国家标准GB 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 DL478-92 电力系统保护、自动继电器及装置技术条件ZBK4502090 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GB726187 静态继电器及保护装置的电气干扰试验GB616285 计算机综
13、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9 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GB/T15145-94 电力设备预防性试验规程DL/T1596-96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 DL/T 578-95 水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规定 DL/T 5065-1996 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GB1428593 电子设备雷击保护导则GB7450 不间断电源设备 GB7260 电磁兼容试验和测量技术 GB/T17626.6 外壳防护等级 GB420893 电力系统直流电源柜定货技术条件 DL/T459-2000 阀控式密封铅酸蓄电池定货技术条件 DL/T637-1997 蓄电池充电、浮充电用晶闸管整流器 ZB K
14、46 004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蓄电池施工及验收规范 GB 50172-92 水轮发电机组启动试验规程 DL/T507-2002 半导体变流器与电网互相干扰及防护方法导则 GB10236-88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盘、柜及二次回路结线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171-92 2.1.2 如果本招标文件比上述标准有更高的要求,以招标文件为准。如 果在上述标准之间存在矛盾,而在本招标文件中并未明确规定,则应以业 主的决定为准。本合同中所使用的标准应是最新版本。 2.1.3 如果承包方愿意采用的设计、材料以及制造方法或工艺的标准, 符合没有包括在上述所列标准之中,则这些替代的标准应交给业主审查。 只有在承包方
15、已论证了替代的标准相当于或优于上列的标准,并且得到业 主的书面同意或认可后,方能使用。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0 2.3 工作内容及供货范围工作内容及供货范围 2.3.1 工作内容 (1)综合自动化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微机保护装置、直流电源装 置)的设计、制造、工厂试验、包装、发货、交货、安装、现场调试、试 验、试运行和验收(与商务部分一致) ; (2)各软件程序的设计和开发; (3)编制和提交设计文件、安装文件、用户文件、维护文件及其它技 术资料; (4)编制和提交备品备件目录; (5)编制和提交设计、制造、供货时间表、软件管理计划、试验计划、 试验大纲及报告、安装及试运行工作
16、计划、对业主人员的培训计划、保修 期内的维修计划等; (6)负责完成合同要求和提供的所有设备的安装、调试和全部试验工 作,对业主人员进行培训及设备保证期内的维修服务等; 2.3.2 供货范围 (1)本规范中XXX县XXX水电站微机综合自动化设备的供货范围主 要包括微机综合自动化设备的所有硬件、软件、备品备件、消耗品及易损 品、系统内的连接电缆、接线端子排、变送器、各种插座、技术文件、安 装、调试及维修等技术服务等; (2)供方应提供满足招标文件全部要求的相互协调和完善的设计。任 何元件或装置如果招标文件中未专门提及,但它对于一个完整的和良好的 电厂电气控制系统又是必不可少的,那么这些元件或装置
17、也应由供方提供, 其费用包括在设备总价中。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1 (3)供货清单 序号名称型号及规格单位数量备注 一微机监控系统 1主控层 CPU:Pentium4 主频:3.0G 内存:2.0G 硬盘:320G 软驱:1.44MB 光驱:52X 键盘:标准键盘 鼠标:光电式 1串口1并口 声卡 音箱:1对 台1 美国 DELL操作员工作站 21” 液晶彩色显示器台1美国DELL CPU:Pentium4 主频:3.0G 内存:2.0G 硬盘:320G 软驱:1.44MB 光驱:52X 键盘:标准键盘 鼠标:光电式 1串口1并口 声卡 音箱:1对 台1 美国 DELL 21”
18、液晶彩色显示器台1美国DELL 通信工作站 8串口通信卡块1MOXA 激光打印机A3HP5200台1美国HP GPS卫星时钟台1 微机工作台张1 逆变电源1000VA台1合肥阳光 防雷装置套1德国OBO 语音报警套1 16口以太网交换机台13COM 光纤收发器对3 网络设备 光纤300米 双绞线500米及附件 套1 软件套1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2 2机组LCU 可编程控制器PLC 每套含: DI:160,SOE:32, DO: 96,AI:48 ,RTD:16 电源模块IC693PWR331 CPU模块 IC693CPU374 DI模块 IC693MDL650 DO模块 IC6
19、93MDL755 AI模块IC693ALG223 RTD模块 HE693RTD660 机架IC693CHS391 其它辅件 套3 美国 GE90-30 彩色液晶触摸屏10.4套3美国GE 通信管理机套3 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单点套3深圳智能 交流电量采集装置套3 交直流电源装置1KVA套3 就地操作指示设备套3 出口继电器MK3P-I套3 屏体及辅件2260800600mm屏3 3公用LCU 可编程控制器 每套含: DI:160,SOE:32, DO: 96,AI:48 ,RTD:16 电源模块IC693PWR331 CPU模块 IC693CPU374 DI模块 IC693MDL650 DO模块
20、 IC693MDL755 AI模块IC693ALG223 RTD模块 HE693RTD660 机架IC693CHS391 其它辅件 套1 美国 GE90-30 彩色液晶触摸屏10.4套1美国GE 通信管理机套1 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多点套1深圳智能 手动准同期装置套1 交流电量采集装置套5 交直流电源装置套1 就地操作指示设备套1 出口继电器MK3P-I套1 屏体及辅件2260800600mm屏1 二微机保护及计量 1发电机保护屏 发电机主保护单元套2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3 发电机后备保护单元套2 发电机失磁接地保护 单元 套2 电子式电度表0.5级块2长沙威胜 屏体及辅件226
21、0800600mm屏1 2发变组保护屏 发变组主保护单元套1 发变组后备保护单元套1 发变组失磁接地保护 单元 套1 电子式电度表0.5级块1长沙威胜 屏体及辅件2260800600mm屏1 2主变线路保护屏 主变差动保护单元套1 主变高压侧后备保护 单元 套1 主变低压侧后备保护 单元 套1 母线测量单元套1 35KV线路保护测控单 元 套2 厂用电备自投单元套1 电子式电度表0.5级块2长沙威胜 屏体及辅件2260800600mm屏1 三直流系统 1充馈电屏 高频开关充电模块3个 10A,1个监控 屏1 美国 爱默生 2电池屏100Ah/220V,12V/节套1日本汤浅 2.4 材料材料
22、设备制造选用的材料应是新的、适用的优质产品,并且无缺陷。材料 的规格、包括等级应符合相应的标准,并表示在适当的详图上。继电器优 先选用 OMRON。 2.5 工艺工艺 2.5.1 合同设备应在良好的工艺条件下进行制造,制造工艺应是经实践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4 证实是最先进的。全部设计和制造工作应由专业技术人员和经训练的熟练 技工担任。所有零部件应严格按规定的标准加工,零件可互换,便于修理。 设备的生产过程应进行严格质量控制,确保提供设备的质量。 2.5.2 所有的配合件,应按其用途选择合适的机械制造公差,公差应符 合国际标准协会(ISO)标准。 2.6 电气特性电气特性 2.6
23、.1 概述 (1)除另有规定,设备的电气特性应符合 2.2 条中所列的标准要求。 (2)导线的安装应符合 ANSI 标准有关条款的要求。 2.6.2 电气接点规格 (1)接点应适应于控制电路里使用,并不超过其额定电流和电压值。 (2)为业主使用所提供的接点,在电气上应为独立的,不接地的干式 接点,并有以下规格: 1)最大设计电压:交流 220/380V、或直流 220V; 2)持续工作电流:交流或直流10A; 3)最大开断容量:交流250V,10A;直流感性负载250V,2A。 2.6.3 按钮应符合 NEMA 标准有关条款的要求。 2.6.4 电气屏柜 (1)概述 应提供外表美观、经批准的全
24、封闭的钢壳体来安装电气设备。壳体应 由坚固的自支持的钢板构成,并装有带密封件和铰链、长度为柜全长的门。 门的位置应方便接近设备。每个盘柜的正面和背面均应开有门。壳体的每 扇门应装有带钥匙的安全锁,只有在门锁好时,钥匙才能拔出。 电气盘面板由薄钢板制成,颜色为由厂家提供色板由业主选定。盘高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5 为 220060mm,其中 60mm 为盘顶档板的高度,标准盘柜 (800mm600mm)。盘面应平整。应至少涂两层底漆,面漆用半光泽漆。 壳体内应有内安装板以便安装电气设备。电气盘屏顶前后应装设功能眉头。 电气盘防护等级应不低于 IP50。 (2)组件布置 盘面组件的布
25、置应均匀、整齐、尽可能对称,便于检修、操作和监视。 不同电压等级的交流回路、直流回路应隔开。 (3)盘内接线 盘内组件应用绝缘铜导线直接连接,不允许在中间搭接或“T”接。 盘内导线应整齐排列并适当固定。 强电和弱电布线应分开,以免互相干扰,活动门上器具的连线应是耐 伸曲的软线。 组件和电缆应有防电磁干扰和隔热的措施。所有其它组件与电子元件 连接时,若组件的工作电压大于电子元件的开路电压时,应有相应的隔离 措施。 盘内连接交流回路火线和零线,直流回路正极和负极所用的电缆应采 用不同的颜色。 2.6.5 噪声限制 (1)本系统设备的噪声应控制在不造成人员伤害,疲劳或干扰通话的 程度内。 (2)本系
26、统设备的噪声在中控室处测量应小于 60dB。 (3)设备在正常工作时,距离设备 1m 处所产生的噪声应小于 70dB。 2.6.6 绝缘电阻和介电强度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6 (1)绝缘电阻 交流回路外部端子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M。 不接地直流回路对地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M。 (2)介电强度 500V以下,60V及以上端子与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2000V电压1min。 60V以下端子与外壳间应能承受交流500V电压1min。 2.6.7 电磁兼容性 设备的浪涌抑制能力(SWC)、抗无线电干扰(RI)能力及抗静电干 扰(ESD)能力应满足 IEC61000-4电磁兼容性试验和测
27、试方法的要求。 2.6.8 防雷保护 应考虑本系统设备雷电侵入的可能,应在通道进入设备机柜的端口加 装防雷保护元件。 2.7 电源电源 业主可为本标设备提供以下电源: (1)三相交流电源 380V15%,50HZ4%中性点接地 (2)单相交流电源 220V15%,50HZ4% 2.8 接地接地 本标设备接地点应该使用水电站公用接地网接地。为避免产生接地环 流或噪声干扰,同时也为了设备的安全防护,本系统的外壳、交流电源、 信号回路和电缆屏蔽必须按规定接地。计算机系统的接地问题对于系统的 正常运行很重要,在电站的强电系统环境中,尤其如此。为此,关于接地 问题提出如下要求: (1)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
28、“一点接地”方式。本计算机监控系统和电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7 站设备公用一接地网(接地电阻不大于 4) ,不考虑计算机监控系统采用 单独的接地方式。 (2)在机房内设置接地汇流牌(20030015mm) ,并在铜牌上分布 设置铜接线柱(15mm)便于使用。 (3)系统电源线勿横穿机房引入,电力线与计算机信号线应保持一定 的距离。 (4)LCU 接地,原则上采用相同的方法,实施就近一点接地。 2.9 包装包装 (1)产品应有内包装和外包装。装箱应有防潮、防霉、防振等措施。 (2)包装箱上应清楚地注明产品名称、型号和重量等。 (3)包装箱内应附有产品合格证、装箱清单及文件资料 3计
29、算机监控系统计算机监控系统技术规范技术规范 3.1概述概述 3.1.1 监控系统设计原则 全厂采用微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按“无人值班,少人值守”进行总体设 计和系统配置,整个系统采用全分布开放式系统结构,由电厂主控层、现 地控制单元(LCU)组成,主控层与 LCU 控制层之间通过以太网通讯联接。 (1)按照全厂综合自动化以计算机监控为主、常规控制为辅的指导思 想进行总体设计和系统配置。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容错设计,任何一台计算 机发生故障不会引起系统误操作而降低系统其它性能。LCU 也不会因主控 级发生故障而影响 LCU 各自的监控功能。 (2)采用成熟的、可靠的、标准化的硬件、软件、网络结构和汉化系
30、 统,具有长期备品备件和技术服务支持。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8 (3)系统应高度可靠,高度冗余,不但其本身的局部故障不会影响现 场设备的正常运行,而且系统的 MTBF 等各项指标均达到部颁 DL/T578- 95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基本技术条件及 DL/T5065-1996水力发电 厂计算机监控系统设计技术规定的要求。 (4)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适应计算机发展迅速的特点,具有先进性和 向上兼容性;软件采用模块化、结构化设计,保证系统的可扩性,满足功 能增加及规模扩充的需要。 (5)全分布开放式系统,既便于功能和硬件的扩充,又能充分保护用 户的投资。分布式数据库及软件模块化、结构化的
31、设计,使系统能适应功 能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充。 (6)实时性好,抗干扰能力强,适应现场环境。 (7)人机接口功能强,操作方便,适应电厂运行人员操作习惯。 (8)电厂计算机系统和电站今后的计算机系统及上级调度之间进行通 讯,实现遥信、遥测、遥调功能。 3.1.2 监控对象 (1)发电机组及相关励磁、调速器、水机、进水口闸门等辅助量; (2)主变压器; (3)厂用变压器; (4)35kV 线路; (5)全厂公用设备。 3.2 任务与功能任务与功能 3.2.1 一般要求 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迅速、准确、有效地完成对本电站被控对象的安全 监视和控制。电站控制层应能实现数据采集和处理,实时控制和调节,安 计算
32、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19 全运行监视,屏幕显示,事故处理指导和恢复操作指导,数据通信,键盘 操作,电站设备运行维护管理,系统诊断,软件开发及培训等功能。 现地控制层要求实现的数据采集及处理,安全运行监视,实时控制和 调节,事件顺序检测,数据通信,系统自诊断等主要功能。 电站按以下二种运行方式运行 (1)电站远方自动方式:在正常情况下,电站由中控室操作员工作站 的人机接口设备控制,由电站控制层计算机按预先给定的条件通过机组 LCU 向机组调速器及励磁调节系统操作柜发出指令通过执行机构实现机组 自动控制和调节。通过开关站及公用设备 LCU 实现对主变、35kV 设备和 公用设备的自动控制和
33、调节。 (2)现地自动/手动方式:运行人员通过现地 LCU 的触摸屏或面板操 作开关实现对电站主设备的分散控制、调节。 同期系统 电站按每台机组分别装设一套作为正常同期的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 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应设置必要的硬件和软件使运行人员能在各控制 层之间,计算机控制与常规控制之间选定对电站设备的控制权,对无控制 权的控制设备进行闭锁。 3.2.2 电站控制层功能 电站控制层设备设在中央控制室,电站控制层负责协调和管理各现地 控制单元的工作、收集有关信息并作相应处理和存储。可以在操作员工作 站(控制台)上通过人机接口对数据库和画面在线修改、进行人工设定、 设置监控状态、修改限值等功能,并可
34、下装至 LCU。 (1)数据采集和处理 系统通过计算机网络,从各现地控制单元采集机组、进水阀、主变、 35kV 线路、6.3kV 线路、厂用和公用设备等设备的运行参数和状态,进行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0 必要的比较、处理和更新实时数据库及历史数据库。 (2)安全运行监视 安全运行监视应包括全厂运行实时监视及参数在线修改、状态监视、 越限检查、过程监视、趋势分析和监控系统异常监视。 (3)控制和调节 1)监控系统根据预定的原则及运行人员实时输入的命令进行机组正 常开机、停机及自动并网、运行工况转换,断路器跳合,隔离开关分合等 操作。同时监控系统可由运行人员或远方调度的给定值或增减命
35、令进行机 组出力的手动或自动调节,能实现功率闭环调节。 2)经济运行(EDC)功能及自动发电控制(AGC)功能和自动电 压控制(AVC)功能。 经济运行:根据给定的全厂总有功功率(或日负荷曲线)设定值,以 全厂发电总耗水量最小为优化准则,计及各级约束条件,确定最佳的开机 台数、开停机顺序以及机组间负荷的优化分配,进行机组的自动开停机控 制与负荷调节。 自动发电控制:应完成各台机组运行工况转换时的协调工作,确保电 力系统和机组所受干扰最少。如:机组手动/自动运行时的无干扰切换。机 组成组/单机运行时的无干扰切换,机组故障需转移负荷停机的自动处理及 机组事故停机的紧急处理等。 自动电压控制:按照电
36、力系统要求,维持 110kV 母线电压实时定值, 实现各台机组间无功功率按比例分配;进相运行时,在校验发电机静态稳 定,定子端部发热程度及厂用电母线电压水平基础上,合理分配每台机组 的无功功率,实现闭环控制。该系统也可开环运行指导。开环运行时只指 出指导性的数据显示于 LCD 显示器上,供运行人员操作参考,闭环运行时, 信号直接作用于机组励磁系统。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1 3)运行人员操作台控制:中控室操作人员通过运行人员操作台上的 人机接口,可进行机组工况转换控制,有功功率和无功功率调整,断路器、 隔离开关分、合操作,全厂公用设备的投退操作,报警手动复归,机组负 荷调节,各轴承
37、温度、变压器油温、定子线圈温度等限值的实时设定。通 过运行人员操作台完成上述控制调节,监控系统应根据被控设备的工作条 件,对整个过程提供安全保护措施和完善的闭锁。有必要的硬件、软件保 证处于某一控制级控制下其他控制级的命令无效。但在机旁现场 LCU 的紧 急停机操作、机械和电气保护及自动装置发出的停机操作命令具有最高的 优先权,不因控制权的设置而被闭锁。 (4)人机接口 电站值守人员通过显示器、键盘、打印机、报警装置等设备实现人机 联系,对电站生产过程进行安全监控、在线诊断以及对监控系统进行调试、 参数设定、程序修改、技术开发和技术培训等。 1)报警 当出现事故或故障时,显示器自动推出报警窗口
38、,同时对事故或故障 以不同频率音响报警。 2)打印记录 定时与召唤打印记录:分别按时、日、月时间段和召唤要求,打印运 行记录报表。 3)屏幕显示 中央控制室操作员工作站的 LCD 显示器,作为实时操作和显示厂内主 系统的运行状态,主设备的操作动态过程、事故和故障以及有关参数。事 故报警的画面具有最高的优先权(采用多窗口技术)。显示的主要画面至 少应有以下几类: 单线图类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2 主要包括电站电气主接线图、厂用电系统接线图、直流系统接线图、 继电保护配置图、水力机械系统图、油、气、水系统图等。画面是动态的, 并具有设备状态和运行状态参数的实时显示。 曲线类 包括给定
39、负荷曲线、实际负荷曲线、电压曲线、频率曲线、趋势记录 曲线以及各类模拟量变化曲线等。 棒图类 包括主要运行参数(各机组有功、无功,电站总有功、无功等)极限 值与实际值、设定值与实时值对比及有关运行指标的显示等。 顺序流程图 包括机组开停机、工况转换及进水阀的启闭控制流程等显示。 报警画面类 包括模拟量的越限报警、复限提示以及有关参数的趋势报警,事故、 故障顺序记录,相关量记录以及监控系统自诊断报警等。 操作指导画面类 包括正常操作和事故操作指导,如根据电站主设备运行状态,提出运 行操作和调整的指导性意见画面,电站主设备异常或出现事故时,提出对 策和操作的指导性意见画面,运行及生产管理方面的显示
40、画面等。 表格类: 包括电站机组、配电装置和其他系统正常运行报表;操作记录统计表; 事故、故障统计表,继电保护整定值表;被监视量的限值整定表等。 对于应显示的画面,在出现系统事故,故障和运行参数越限时,要求 LCD 显示器自动调出画面或窗口显示,应按时序指示其发生时间、设备名 称、事件内容、设备允许运行参数和越限参数。对于其它画面一般可采用 召唤方式调出,调画面可直接由功能键或选择菜单方式实现。在进行控制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3 操作时,选择对象后,由系统自动推出所需要控制对象的画面。 在事故、故障以及运行参数越限确认以后,调看相应的画面,应采用 改变颜色、符号或闪烁等方式来区别
41、越限点或故障点。屏幕显示器应具备 有汉字功能。 (5)电厂运行指导 1)正常操作 操作顺序提示,应根据当前的运行状态判断设备是否允许操作并给出 相应的标志,如操作是不允许的,则提示其闭锁原因并尽可能提出相应的 处理办法。 2)事故处理 监控系统在设备出现故障征兆或发生事故时,应提出事故处理和恢复 正常运行的指导性意见,对象包括水轮发电机组,计算机监控系统,35kV 系统等。 (6)系统通信 监控系统应与地区调度实现数据通信。监控系统还应能与水情测报系 统、电力系统安全自动装置、电量计费系统等之间实现数据通信,通信方 式、通信规则及通信速率待与有关部门协调后确定。 监控系统设备间信息交换采用网络
42、结构的数据高速公路。 (7)监控系统时钟同步 监控系统具有时钟同步能力,使系统时钟与卫星时钟同步。 (8)监控系统自诊断 监控系统应能进行在线和离线自检计算机和外围设备的故障内容并指 出故障模件位置,检测结果应打印记录。 可在线和离线诊断自检各种应用软件和基本软件故障,当程序死锁或 失控时,能自动启动或发出冗余切换请求,并具备自恢复功能。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4 (9)运行维护管理 电站监控系统应自动统计电站内主设备的运行小时数、主要操作、事 故和故障次数,主要设备的运行参数或状态等数值,并建立历史数据库存 档以备查用。 1)操作记录 对电站主要设备发出的手动或自动操作命令,如机
43、组开、停,断路器 的分、合等操作均进行记录,并汇总形成当天(或当班)的操作统计记录, 可供运行人员查看,汇总记录可自动定时打印,也可随机召唤显示或打印。 2)主要动力设备运行统计记录 机组:统计机组开、停机次数,本次运行小时数,累计运行小时数, 利用小时数,停机备用小时数,检修小时数等。 断路器:累计合闸次数,正常跳闸次数,事故跳闸次数等。 公用设备:排水泵、空压机等启停次数及运行时间。 事故、故障参数越复限统计记录。 对电站的所有事故、故障信号进行记录,并汇总形成当天(或当班) 事故、故障统计记录,可供运行人员查看设备运行情况,汇总记录可自动 定时打印,也可随机召唤显示或打印。 3)运行参数
44、及经济指标计算记录 4)运行日志、生产报表打印记录 根据运行日志、生产报表要求,将其内容分时、班、日、月进行记录, 形成运行日志、生产报表记录。运行日志、生产报表在班、日、月结束时 定时打印,也可随机召唤显示或打印,以便运行人员了解电站运行情况, 在各种报表打印较多的情况下,可取消定进打印,根据需要,随机召唤打 印。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5 (10)其它功能 1)程序开发及运行人员培训。 监控系统应能在在线或离线方式下,方便地进行系统应用软件的编辑、 调试和修改等,且不影响主机在线运行。 监控系统通过操作员工作站,向运行人员提供操作培训、仿真培训和 软件开发的培训。仿真培训应实现
45、在线仿真或离线仿真培训。对运行人员 可进行现场设备的操作模拟培训,仿真系统根据运行人员的指令进行实时 信息的反馈。 2)电站运行维护管理 积累电站运行数据,为提高电站运行、维护水平提供依据,如针对机 组,累计机组正常、停运时间、检修次数及时间,累计机组各工况运行时 间及开停机次数,根据机组测量参数(温升等),分析机组运行工况,为 机组状态管理及检修提供指导。 3.2.3 机组现地控制单元功能 本单元监控范围包括水轮机、发电机及附属设备等。机组现地控制单 元设备设置于发电机旁。 (1)数据采集和处理 采集机组各电气量和非电气量,做工程值变换和预处理,并根据需要 上送电站控制层。其中电量模拟量采用
46、交流采样(通过与保护测控单元通 信获取),非电量模拟量采用直流采样。 通过与电子式电度表通信采集电度量并上送电站控制层。 收集主/辅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状态量,并上送电站控制层。 (2)安全运行监视 完成机组监视对象状变监视、越限检查、过程监视及现地控制单元异 常监视。在脱离电站控制层的情况下,确保机组安全运行。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6 (3)控制和调整 机组现地控制单元应能自动完成机组的工况变换和有功、无功功率的 调整任务,勿需依赖于电站控制层。 (4)事件顺序检测 自动检测本单元所监视设备、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的动作情况;当发 生状态变化时,将事件的性质依次检测,并上送电
47、站控制层。 (5)数据通信 完成与电站控制层的数据交换,实时上送电站控制层所需的过程信息, 接收电站控制层的控制和调整命令。实现与机组微机调速器、微机励磁、 继电保护设备、温度巡检装置及交流采样装置之间数据交换。 (6)系统诊断 应在线或离线自检设备的故障,故障诊断应能定位到电路板。能在线 或离线自检各种应用软件。在线运行时,当检测到故障,应将故障性质上 送主控级,以便显示、打印和报警。 3.2.4 开关站及公用设备现地控制单元功能 概述:本单元监控范围包括 35kV 开关设备、主变压器及公用设备 (包括主、副厂房内辅助设备、厂用变压器、6.3kV 配电装置、0.4kV 配电 装置、220V
48、直流系统)等。现地控制单元设置于中控室。 (1)数据采集和处理 采集 35kV 开关站各电气量和全站公用的油、气、水辅助系统工作状 态及保护动作信号;采集厂用变压器、主变压器、6.3kV 断路器及隔离开 关状态和继电保护、自动装置动作信息。采集 220V 直流系统工作信息; 采集配电装置各电气量、非电气量,做工程值变换和预处理,并根据要求 上送电站控制层。电量模拟量采用交流采样(与保护测控单元通信获取), 非电量模拟量采用直流采样。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7 (2)安全运行监视 与电站控制层监视对象的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配合,完成设备状变监 视、越限检查、过程监视和现地控制单元异常监
49、视。在脱离电站控制层的 情况下,仍能监视设备的运行,并能与机组 LCU 协调工作。 越限检查:对各母线电压、主变压器电流和油温等监视参数进行越限 检查,发现越限应现地指示报警,并上送电站控制层。 过程监视:监视断路器、隔离开关操作顺序步骤,并上送控制层。在 遇到顺序阻滞故障时则与机组现场控制单元协调工作,将设备转到安全状 态。 (3)控制 对 35kV 线路断路器和主变高、低压断路器的分合闸操作。接受电站 控制层控制命令,实现 35kV 线路断路器和主变高、低压断路器的分合闸 操作。 (4)事件顺序检测 同机组 LCU 所述。 (5)数据通信。 完成与电站控制层的数据交换,实时上送电站控制层所
50、需的过程信息, 接收电站控制层的控制和调整命令。实现与继电保护装置、微机型直流系 统等装置间的数据交换。 (6)系统诊断 同机组 LCU 所述。 (7)时钟同步 GPS 卫星时钟,同机组 LCU 所述。 3.3 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及硬件配置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及硬件配置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8 3.3.1 计算机监控系统结构 电厂计算机监控系统为全分层式开放系统结构,即设全厂集中的电厂 层和现地分散单元控制级,按对象分布处理。所谓全分布是指数据库、监 控功能分布在相应的网络节点机上。对系统而言节点功能,资源相对独立 而又便于为其它节点共享,并且为今后功能扩充提供了较大的方便。网络
51、上的各部分设备中任一部分故障或不工作,不影响系统其它部分的运行。 系统由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打印机、通信设备、逆变电源、现地控制单 元(LCU)等组成。 (1)分布式结构 为了提高系统的实时性及可靠性,系统采用全分布式体系结构,即功 能分布和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整个系统分成电厂层和现地控制单元两层。 全厂数据库和历史数据库分布在电厂计算机中,各单元数据库分布在各个 LCU 中,系统各功能分布在系统的各个节点上,每个节点严格执行指定的 任务和通过系统网络与其它节点进行通讯。 (2)现地控制单元的智能化结构 现地控制单元应尽可能采用智能化结构,即所有 LCU 控制单元均应设 置有自己独立的 CPU,
52、以保证各单元能完成独立的工作,达到提高系统可 靠性的目的。承包方应按下列要求配置现地 LCU: 1)SOE点及I/O开关量点 SOE 点及 I/O 开关量点采用 LCU 厂商提供的 I/O 模件,主要用来接入 用于监控的 I/O 点、以及有时标要求的 SOE 点。SOE 模块的接入开关量也 能作为普通 I/O 点处理。 2)交流电气量测量 机组 LCU、公共 LCU 的交流电气量测量通过与微机保护单元通信获 取。公共 LCU 的交流电气量应包括 6.3KV、35KV 母线的电压量(含零序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29 电压)。 在外部工作电源故障时,有关电气测量数据(如有功电度、无功电
53、度 等)应能保存下来。 3)模拟量测量 对于模拟量测量,采用 I/O 方式接入 LCU I/O 模件。 4)数字通讯接口 根据要求,预留的数字通讯接口采用串行方式。 (3)网络结构 系统采用符合国际规范的网络通信技术,接口标准应符合 IEEE802.3。 主控层及与 LCU 之间网络结构采用以太网,采用超 5 类双绞线通信介 质,设置 1 台 10/100Mbps 自适应交换机,其通讯协议为 TCP/IP。网络设 备应采用通用、先进且成熟可靠的产品。 3.3.2 硬件配置及要求 为了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和可利用率,减少人员培训费用和系统维护 费用,便于调试及运行人员掌握系统,整个系统应尽量采用相
54、同类型的硬 件平台,并且要求满足机组现地控制单元能够分期投运的要求。为了满足 系统实时性要求和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开放性,硬件平台将最大限度地采 用现在流行的且严格遵守当今工业标准的产品,以便为应用开发提供最大 的灵活性和使系统能够方便地升级,从而达到保护用户对系统初期投资的 目的。 3.3.2.1 主控级设备 (1)主机兼操作员工作站 主机/操作员工作站的功能包括对整个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的管理,自 动发电控制计算和处理,数据库管理,在线及离线计算功能,各图表、曲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30 线的生成,事故故障信号的分析处理等。该工作站兼任操作站,供运行值 班人员对全厂设备的运行、生产
55、进行监控。其具有图形显示、全厂运行监 视和控制功能、发操作控制命令、操作定值修改、设定与变更工作方式等 功能。全厂所有的操作控制都可以通过鼠标器而实现;通过液晶显示器可 以对全厂的生产、设备运行作实时监视,并取得所需的各种信息。主机/操 作员工作站每台的具体配置要求如下: 其主要性能要求如下: CPU: INTEL P4 主频:3.0GHz 内存:2GB DDR3 一级缓存:512KB 缓冲区尺寸:64KB(指令)64KB(数据) 硬盘: 320GB 硬盘 软驱: 3.5-inch,1.44MB 光驱: CD-ROM 光驱 1 串口/1 并口 显示器:21LCD 以太网接口:IEEE802.3
56、 标准 10/100Mbps 自适应 标准键盘和鼠标 Windows NT 操作系统 (2)通信工作站 通行证配置同主机操作员工作站。另配置 8 串口通信卡一块 (2)网络设备 选择一台 10/100M 交换机作为将全厂监控系统各节点连接在一起的网 络设备。其主要性能为: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31 端口类型:RJ45 端口数:16 传输速率(Mbps):10/100M 自适应 通讯介质:监控系统计算机设备与交换机间的通讯介质采用超五类双 绞线进行通讯。 (3)打印机:HP5200 打印机 (4)逆变电源:1套 3.3.2.2 现地控制级设备配置 现地控制层采用现地控制单元与专用功能
57、装置既相互配合,又相对独 立的设计原则,以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整体性。LCU 主机与外部独立装置 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数据交换。 系统共配有机组 LCU 现地控制单元和公用 LCU 控制单元。机组 LCU 配置 PLC、液晶触摸屏、微机自动同期装置、紧急停机常规回路等。公用 LCU 配置微机自动准同期装置、配置手动同期装置,其它设备配置与机组 LCU 相同。 (1)现地顺控 PLC 每台 LCU 配置 1 套可编程控制器,采用日本 OMRON CJ1M 系列可编 程控制器,完成系统数据采集及设备的调节与控制(包括顺控) 。控制器不 仅实时性指标要高,还有相当高的可靠性。提供实时时钟,用以记录过程
58、输入状态发生变化的时间。 (2)液晶触摸屏 4 . 10 (3)同期装置 每套机组 LCU 设置一套微机自动装同期装置,在公共 LCU 上设置一 套手动同期装置,作为全厂机组及开关同期共用,正常情况投入微机同期,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32 手动同期装置只作备用。 (4)机柜 外形尺寸为:2260800600mm,柜体颜色于技术联络会时根据厂家 提供的色板由业主选定。 。前门为单开玻璃门,后部为双开门。 (5)LCU 内部通讯说明 机组 LCU 与电子式电度表、交流数采等设备以串行通讯方式进行数据 交换。 公共 LCU 与公用辅机 PLC 及其他智能设备的通讯通过 RS232/485
59、 接 口实现。 3.3.2.3 现地控制单元需要采集的量见下表: XXX 水电站计算机监控系统 LCU 测点汇总表 I/O 名称机组 LCU公用 LCU 开关量输入160160 开关量输出9696 模拟量输入(420mA)4848 温度1616 SOE3232 以上机组和公用 LCU 的 I/O 数量只是初步统计的结果,确切数量待第 一次设计联络会确定,承包方配置 I/O 模块时,应考虑不少于 20%的备用, 备用 I/O 点应全部上端子。 3.3.2.4 电源系统 监控系统投入运行,对电站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因而必须保证监控 系统的供电可靠性,不可中断,而且不受其他用电设备的影响,要求: (
60、1)计算机监控系统主控级设备及网络设备电源采用交直流供电的逆 计算机综合自动化系统技术规范书 33 变电源;现地 LCU 采用独立的供电电源,不与其他电气设备共用,尤其不 能与大型动力设备共用。 (2)逆变电源容量需有 50%容量作为备用。 (3)逆变电源具有各种保护功能、故障报警装置,报警信号能上传给 系统。 3.4 软件要求软件要求 整个系统软件应符合国际开放系统组织推荐的开放式系统,网络系统 应采用符合 TCP/IP 协议的网络软件,各工作站及各 LCU 均应使用实时多 任务多窗口操作系统。 (1)系统软件 系统软件包括: 1)操作系统(采用 WINDOWS NT) ; 2)支持程序、实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格林童话精读课件
- 冷链物流设施租赁合同
- 阳光小区幼儿园户外游乐设施改造施工合同
- 社会责任教育
- 缓解压力和情绪管理
- 金属热处理模拟考试题+答案
- 管理信息系统教案
- 某水利工程混凝土浇筑劳务分包合同
- 工程承包双方合同管理与执行指南
- 市政道路照明工程劳务合同
- 检验科标本运送培训
- 初中作文指导-景物描写(课件)
- 秋 轻合金 铝合金相图及合金相课件
- 6.3.1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课件(共15张PPT)
- 安全安全检查表分析(SCL)记录表(设备、设施)
- 城市湿地公园设计导则2017
- 小学巡课记录表
- 消防管道隐蔽工程验收报审表(表格记录)
- 地质灾害群测群防讲义
- 高频变压器标准工时对照表
- 232425黄昆固体物理教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