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题_第1页
《三峡》复习题_第2页
《三峡》复习题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三 峡复习题一解释加点的词1. 略无阙处(略无: )(阙: ) 2. 自非亭午夜分(亭午: )(夜分: ) 3. 不见曦月(曦: ) 4. 至于夏水襄陵(襄: ) 5. 沿溯阻绝(沿: )(溯: ) 6.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奔: )(疾: ) 7. 素湍绿潭(素湍: ) 8. 回清倒影(回清: ) 9.绝巘( ) 10.飞漱其间(飞漱: )(漱: ) 11.清荣峻茂(清: )(荣: )(峻: )(茂: ) 12. 良多趣味(良: ) 13. 晴初霜旦(晴初: )(霜旦: ) 14. 属引凄异(属引: )(属: )(引: ) 二一词多义。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 2.异:属引凄异( ) 自

2、非亭午夜分( ) 渔人甚异之( )自是指物作诗立就( ) 父异焉,借旁近与之( )3.或:或王命急宣(有时) 4.素:素湍绿潭( )或以钱币乞之(有人) 能够调素琴( ) 5.间:其间千二百里( ) 6.良:良多趣味( ) 中间力拉崩倒之声(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7.属:属引凄异( ) 8故:故渔者歌曰( ) 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温故而知新( )9.绝:哀转久绝( ) 10之:春冬之时( ) 沿溯阻绝 ( )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绝巘多生怪柏 ( ) 何陋之有(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 以为妙绝( )三翻译句子1.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2.重岩叠嶂,隐

3、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5.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6.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7.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四整体把握1.三峡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的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2.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实行描写。写山,突出连绵持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夏天、春冬之时、秋天)的不同景象。三峡的奇异景象,被描绘得淋漓尽致。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的静景,也描写了“悬泉瀑布,飞漱其间”的动景

4、,动静结合,相得益彰。4.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5.文章先写山,后写水,布局自然,思路清晰。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高峻的山峰,汹涌的江流,清澈的碧水,飞悬的瀑布,哀转的猿鸣,悲凉的渔歌,构成了一幅幅风格迥异而又自然和谐的画面,给读者以深刻的印象。6.材料的安排。作者先写三峡的整体风貌,然后抓住三峡最有特点的时间夏天,春冬,晴初霜旦,写出了三峡的奔放美、清悠美和凄婉美。7

5、.语言的使用。本文多用对偶句式,又兼用散句,使文章读起来收放有致,很有节奏感。语言精练,表现力强,充满生气。8.作者善于选择富有特征性的事物,寥寥几笔,使境界全出,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如用“ ”描绘了山形的挺拔险峻,用“ ”表现水流湍急;以“ ”8个字,便写出了春冬之时的江水澄澈,景色明媚;以“ ”写尽了深秋的凄婉幽美,以“ ”渲染猿鸣幽凄,山谷空旷。都言简意赅,情景交融。五简答题。1.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持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则描绘不同季节(夏天、春冬之时、秋天)的不同景象。2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也能够从本文找出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

6、,并写出文中印证理由的原句。理由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势迅猛或水流湍急等)原句:朝发白帝,暮到江陵(或:虽乘奔御风不以急也)理由2:中间峡窄。 原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理由3:水量大。 原句: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桃花源记测试一、解释下面加横线的字词。芳草鲜美 落英缤纷 屋舍俨然 豁然开朗 阡陌交通 黄发垂髫 便要还家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无论魏晋 皆叹惋 诣太守 后遂无问津者 寻向所志二解释下列词语在文中的含义。寻:寻向所志( ) 寻病终( ) 舍:便舍船( ) 屋舍俨然( ) 之:忘路之远近( ) 闻之,欣然规往( ) 处处志之( ) 为:武陵人捕鱼为业( ) 不足为外人道也( )

7、遂:遂迷,不复得路( ) 遂与外人间隔( ) 向:寻向所志( ) 眈眈相向( ) 闻:鸡犬相闻( ) 闻有此人( )乃:见渔人,乃大惊( ) 乃不知有汉( ) 古今异义无论(古义: ;今义: ) 妻子(古义: ;今义: ) 绝境(古义: ;今义: ) 鲜美(古义: ;今义: ) 交通(古义: ;今义: ) 俨然(古义: ;今义: ) 二用三、现代汉语翻译文下列句子。 1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2 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3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4 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5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四、简答题1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

8、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 2陶渊明在封建文人中属特立独行的人,他的哪方面行为最能表现他这个性格特征?3“自云先世避秦时乱”,“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不足为外人道也”,这三句话有着怎样的内在联系?4在陆游诗中哪两句也算恰到好处地体现了“林尽水源”、“仿佛若有光”、“初极狭”、“豁然开朗”这样一波三折的意境?5文中的桃花源是作者虚构的理想社会,在现实生活中是不存有的,这在文中也有暗示,请找出相对应的一两处语句。6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7请你用自己的话,说出桃花源人与渔人的交谈都涉及了哪些内容。 8“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

9、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9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10用原文语句作答:(1)描写桃花林美景的语句是: (2)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3)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4)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11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12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有。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个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13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个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14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

10、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参考答案三简答题1不足为外人道也。2厌恶官场,不为五斗米折腰而毅然逃禄为耕。(意思对即可。) 3第一句是反映出避乱而出走,明曰“秦时”,实为东晋,战乱频仍,不堪重税,民不聊生;第二句是渔人就桃源人的“问今”而答,而且是“具言”,怎一个“乱” 字了得,从听者的“皆叹惋”既与“秦时乱”相呼应,又可反映出“具言”的沉重;第三句是一种嘱咐、叮咛,如与“外人道”,这块静土何以独存,再一次表现出对外面的时局的恐慌。(意思对即可给分。) 4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5围绕“陶渊明所处的时代战乱频仍,赋役沉重,民不聊生;从陶渊明追求无富无贵,无君无臣的社会思想,少有大济

11、苍生之愿望,现实的黑暗使他难以施展其志,只能是憧憬出一个没有剥削,没有压迫,没有战争的理想社会”来考虑即可。 6(1)“忽逢桃花林”、“渔人甚异之” “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7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8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9答案要点:桃花源人问渔人从哪里来。挑花源人向渔人说明自己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桃花源人向渔人询问外界的情况。桃花源人嘱咐渔人不要向别人提起这里的情况。10热情好客;他们害怕世人来破坏他们与世隔绝的和平安宁的生活(意合即可11表达了作者对和平(没有战乱)的向往,对平等和谐自足的幸福生活的追求(意合即可)12(1)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2)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3)避秦时乱 13第一问:不足为外人道也。第二问:(1)源中生活安宁,(2)能安居乐业,(3)和睦相处。14表达诗人的理想,即追求一种没有剥削压迫,没有战乱,人人劳动,和乐富足,宁静淳朴的和谐生活环境。15第一问:渔人的行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