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套卷]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_第1页
[套卷]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_第2页
[套卷]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_第3页
[套卷]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_第4页
[套卷]吉林一中高一下学期5月月考 物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绝密启用前吉林一中下学期5月高一物理试题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题号五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准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一、单项选择1. 地球要自转,又要公转,所以,在地面上的物体,都是带有很大速度的若以太阳为参照物,一个静止在赤道上的物体,比较其在白天和夜晚的速度,则( )A白天大B夜间大C一样大D无法确定2. 已知一颗质量为m的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运动周期为T1,该行星的自转周期为T2,万有引力常量为G根据这些已知量能够求出( )A该行星到太阳的距离B卫星绕该行星运行的

2、第一宇宙速度C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D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3. 2007年11月,“嫦娥一号”绕月探测卫星完成轨道转移,卫星进入周期为T、距离月球表面高度为h的圆形工作轨道。已知月球表面的重力加速度为g,万有引力常量为G,则根据以上数据不能求出的物理量是( )A卫星的线速度 B卫星的质量C月球的半径D月球的质量4. 如图所示,我国自行设计、制造的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运行轨道为椭圆轨道,其近地点M和远地点N的高度分别为439km和2384km,“东方红一号”卫星( )A在M点的速度小于在N点的速度B在M点的加速度小于在N点的加速度C在M点受到的地球引力小于在N点受到的

3、地球引力D从M点运动到N点的过程中动能逐渐减小5. 下列几组数据中能算出地球质量的是(万有引力常量G是已知的)( )A地球绕太阳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中心离太阳中心的距离rB月球绕地球运行的周期T和地球的半径rC月球绕地球运动的角速度和月球的半径RD月球绕地球运动的周期T和轨道半径r6. 如图所示,在外力作用下某质点运动的v-t图像为正弦曲线,从图中可判断( )A在0t1时间内,外力做负功B在0t1时间内,外力的功率逐渐增大C在t2时刻,外力的功率最大D在t1t3时间内,外力做的总功为零7. 水平恒力F作用在一个物体上,使该物体沿光滑水平面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l,恒力F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再

4、用同样的水平力F作用在该物体上,使该物体在粗糙的水平面上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l,恒力F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下面选项准确的是( )AW1P2 BW1W2,P1P2 DW1W2,P1P28. 一卫星绕某一行星表面附近做匀速圆周运动,其角速度大小为。假设宇航员登上该行星后,在该行星表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测量一质量为m的物体的重力,物体静止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F0。已知引力常量为G,则这颗行星的质量为( )A B C D9. 如图所示地面上竖直固定一个弹簧,弹簧正上方有一小球自由下落,在小球开始下落到 压缩弹簧至最低点的过程中,小球所受重力的功率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可能是 ( ) 10. “天宫一号”

5、和“神舟十号”交会对接成功,标志着我国在对接技术上迈出了重要的一步,用M代表“神舟十号”,N代表“天宫一号”,它们在对接前绕地球做圆周运动的情形如图所示,则( )AM的运行速度小于N的运行速度BM的向心加速度大于N的向心加速度CM的运行周期大于N的运行周期DM的角速度小于N的角速度11. 宇宙中有一种双星系统,这种系统中有一类,两个天体以相互作用的万有引力为向心力而围绕共同的中心作匀速圆周运动假设有这样的一个双星系统,两个天体的质分别为M1和M2,所对应的圆周运动的线速度为分别为1和2、角速度为1和2、半径为R1和R2、向心加速度为a1和a2则下列结论准确的是( )12. 质量为m的汽车在平直

6、公路上行驶,阻力f保持不变。当汽车的速度为v、加速度为a时,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 )A. fv B. mav C. (ma+f)v D. (maf)v第II卷(非选择题)请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二、填空题13. 如图所示为一个质量为10kg的物体的运动图象,在图象上的AB段物体所受外力的合力做的功为_J14. 11月6日11时35分,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对“嫦娥”成功实施了第二次近月制动,卫星顺利进入周期为3.5小时的环月小椭圆轨道(以月球为焦点)卫星远月点高度由8600公里降至1700公里,近月点高度是200公里,月球的半径约是1800公里,此时小椭圆轨道的离心率是 15. 在一本

7、科幻小说里描述了这样的场景:主人公开着一辆小轿车,持续加速运动,最后离开地球表面成为绕地球运动的一颗“卫星”。若地球的半径约为6400km, 则小轿车离开地面成为“卫星”时的速度约为_(g取l0m2)16. $selection$17. 质量为0.2 kg的小球从高处自由下落,取g=10m/s2,则下落第三秒末重力做功的瞬时功率为_W,第三秒内重力做功的平均功率为_W。18. 质量为m的物体从高处做自由落体运动,在开始自由下落的头t秒钟内,重力对物体做的功是_;这t秒内重力的平均功率是_;t秒末重力对物体的瞬时功率是_(本地的重力加速度大小恒为g)19. 为了测量某一新发现的行星的半径和质量,

8、一艘宇宙飞船飞近它的表面实行实验飞船在引力作用下进入该行星表面的圆形轨道,在绕行中做了第一次测量绕行数圈后,着陆在该行星上,并实行了第二次测量已知万有引力常量为G飞船上备有以下实验器材:A一只精确秒表;B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C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秤;D一把刻度尺请根据题意回答:(1)第一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 A (填代表器材的字母),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周期T (同时用文字和符号表示) (2)第二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 BC (填代表器材的字母),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 物体m的重力F (同时用文字和符号表示)(3)行星的半径为R、质量为M的表达式是:半径R= 、质量M= (用已知量和测出

9、的物理量表示)20. 在某星球表面以初速度v 竖直向上抛出一个物体,它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已知该星球的直径为D,若要从这个星球上发射一颗卫星,它的环绕速度为_。评卷人得分三、计算题21. 如图所示,在距水平地面高的水平桌面一端的边缘放置一个质量的木块,桌面的另一端有一块质量的木块以初速度开始向着木块滑动,经过时间与发生碰撞,碰后两木块都落到地面上。木块离开桌面后落到地面上的点。设两木块均能够看作质点,它们的碰撞时间极短,且已知点距桌面边缘的水平距离,木块A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重力加速度取。求:Mmv0DshAB(1)两木块碰撞前瞬间,木块的速度大小;(2)木块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3)碰撞

10、过程中损失的机械能。22. 已知某气体的摩尔体积为VA,摩尔质量为MA,阿伏加德罗常数为NA,由以上数据能否估算出每个分子的质量、每个分子的体积、分子之间的平均距离?(2)当物体体积增大时,分子势能一定增大吗?(3)在同一个坐标系中画出分子力F和分子势能Ep随分子间距离的变化图象,要求表现出Ep最小值的位置及Ep变化的大致趋势评卷人得分四、实验题23. 某同学设计了一种测温装置,其结构如图1所示,玻璃泡A内封有一定质量的气体,与A相连的细管B插在水银槽中,管内水银面的高度x即可反映泡内气体的温度,即环境温度,并可由B管上的刻度直接读出,设B管的体积与A泡的体积相比可略去不计该同学在某大气压下提

11、供不同的环境温度对B管实行温度刻度,测量获得的数据及B管上的温度刻度如下表所示:环境温度t()-270275481100汞柱高x(cm)25.820.4159.64.20.4温度刻度t()-270275481100该同学将上表中环境温度t()和汞柱高x(cm)的数据输入图形计算器,绘制出x-T图象,如图2所示(1)请根据图象提供的信息写出汞柱高度x随环境热力学温度T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2)根据图象和测温装置推断出实验时的大气压强值p0= cmHg,玻璃泡A内气体压强p和气体温度T的比例常量C= cmHg/K(假设实验过程中p0值是不变的)(3)因为大气压要随季节和天气的变化,所以用这种测温装

12、置来测量温度不可避免地会产生误差,若有一次测量时大气压p0比上述大气压p0低了1cmHg,那么此次测出的温度测量值与其实际的真实值相比是 (填“偏大”或“偏小”)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1.【答案】B【解析】地球自转方向与地球公转的方向一致,都为自西向东假设公转速度是v1,自转速度是v2,则白天(就是面向太阳一面)的物体的速度是v1-v2,而夜晚(背向太阳一面)的物体速度是v1+v2,所以夜晚的快故选B2.【答案】D【解析】A、研究行星绕太阳做匀速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列出等式即只知道运动周期为T1,所以无法求解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故A错误B、卫星绕该行星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v=,因为不知

13、道行星的半径,所以无法求解卫星绕该行星运行的第一宇宙速度,故B错误C、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a=,因为不知道行星到太阳的距离,所以无法求解该行星绕太阳运动的向心加速度,故C错误D、根据同步卫星的特点,由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所以能求出该行星的同步卫星的运动轨道半径,故D准确3.【答案】B【解析】设月球的质量为M,卫星的质量为m,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有:4.【答案】D. 【解析】 A、由M到N地球引力做负功,势能增加,动能减小所以在M点的速度大于在N点的速度,故A错误,D准确5.【答案】D【解析】6.【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0时间内,质点在加速,加速度方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即合外力方

14、向与运动方向相同,合外力做正功;错误B、由图可知0,图线斜率减小,加速度减小,合外力减小,所以0时刻合外力最大,时刻合外力为零,根据P=Fv可知,0时刻功率为零,时刻功率也为零,0时间内功率先增大后减小;错误C、时刻速度为零,外力功率为零;错误D、时间内,速度大小没变,动能没变,根据动能定理知,合外力做功为零;准确故选D考点:瞬时功率点评:中等难度。要求学生能熟练掌握图象的分析方法,由图象得出我们需要的信息本题中采用极限分析法,因开始为零,后来为零,而中间有功率,故功率应先增大,后减小7.【答案】C【解析】8.【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对物体 ,对于行星表面的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 ,对行星

15、表面的卫星来说 ,联立三式可得M=。选项A准确。考点:此题考查万有引力定律及牛顿定律9.【答案】A【解析】10.【答案】B【解析】卫星做圆周运动,根据万有引力提供向心力得A、线速度v=,可知轨道半径越小,速度越大,M的半径小,故M的速度大,故A错误;B、向心加速度a=,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向心加速度越大,M的半径小,故M的向心加速度大,故B准确;C、周期T=2,可知轨道半径越小,周期越小,M的半径小,所以M的周期小,故C错误;D、角速度=,可知轨道半径越小,角速度越大,M的半径小,故M的角速度大,故D错误;11.【答案】C 【解析】1、根据双星系统的特点,转动过程中周期相同,则角速度相同2、由万

16、有引力充当向心力,向心力也相同,所以:M11=M22总是所述,ABD均错误只有C准确故选C 12.【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当汽车的加速度为a时,则,解得;根据,则发动机的实际功率为,选项C准确。考点:瞬时功率及牛顿第二定律。二、填空题13.【答案】60. 【解析】根据动能定理:合外力做的功等于动能的变化量,则:故答案为:60 14.【答案】3/11【解析】分析:将月球的球心作为焦点,再由“卫星远月点高度由8600公里降至1700公里,近月点高度是200公里,月球的半径约是1800公里”,可得到a+c=1700+1800,a-c=200+1800,分别求得a,c,再求离心率解答:解:设长半轴

17、为a,半焦距为c15.【答案】8km/s【解析】16.【答案】约2.5或者2.6(两种算法结果稍有差异)【解析】17.【答案】60,50【解析】18.【答案】 【解析】 则重力做的功为:这t秒内重力的平均t秒末重力对物体的瞬时功率P=mgv=mg2t19.【答案】)(1)A 周期T(2)BC 物体m的重力F(3)【解析】(1)重力等于万有引力因而第一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一只精确秒表即A,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周期T (2)第二次测量所选用的实验器材为B一个已知质量为m的物体;C一个量程合适的弹簧秤,直接测量的物理量是物体m的重力F(3)由三式可解得20.【答案】【解析】三、计算题21.【答案】

18、(1) (2)v21.5m/s (3)【解析】试题分析:(1)木块A在桌面上受到滑动摩擦力作用做匀减速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木块A的加速度 Mg=Ma a=5m/s2 设两木块碰撞前A的速度大小为v,根据运动学公式,得V=v0-at v=2.0m/s (2)两木块离开桌面后均做平抛运动,设木块B离开桌面时的速度大小为v2,在空中飞行的时间为t。根据平抛运动规律有:h=gt2/2,s=v2t 解得:v2=s=1.5m/s (3)设两木块碰撞后木块A的速度大小为v1,根据动量守恒定律有:Mv=Mv1+mv2 解得:v1=(Mv-mv2)/M=0.80m/s 设木块A落到地面过程的水平位移为s,根据平抛运动规律,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