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_第1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_第2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_第3页
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数学教学论文:如何创设数学问题情境内容提要:数学问题情境是激发学生兴趣,巩固所学知识,形成能力,发展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重要源泉。教学情境的创设应贯穿于教学的各个环节,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既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又能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还能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关键词:问题情境、激发兴趣、自主学习、拓展思维正文:问题是数学的心脏,没有问题就没有数学。这句话道出了问题对数学的重要性。所以说,我们的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应以问题为主线,去引导学生进行数学学习,通过恰当地创设数学问题情境,让学生由原来的被动学习变成主动学习。那什么是数学问题情境呢?数学问题情境是指在教育过程中,教师有目的的引入或创设有一定的情

2、境色彩,并以形象为主体的生动、具体的教学场景,以引起学生一定的情感体验。创设问题情境的目的是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求知欲望,让他们在问题解决的过程中去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从而更好地理解数学,运用数学。最佳的问题情境创设有利于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有利于学生自己去发现、探索、研究。下面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创设的方法。一、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来说,学习的积极性首先来源于兴趣。兴趣是入门的老师,它促使学生去追求知识、探索知识的奥秘。通过创设贴近学生认知水平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内在学习动力,使其智力活动达到最佳激活状态,能

3、不断地探索和研究知识。比如,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导入中,可以这样设计:你们知道我们人体上的许多有趣的比例吗?将拳头翻滚一周,它的长度与脚底长度的比大约是1:1,脚底长与身高长的比大约是1:7;知道这些有趣的比有很多用处,到商店买袜子,只要将袜子在你的拳头上绕一周,就会知道这双袜子是否适合你穿;如果你是一个侦探,只要发现罪犯的脚印,就可以估计出罪犯的身高。这些都是用身体的比组成的一个个有趣的比例,今天我们就来研究“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再比如,在上 “年、月、日”这节课时,我们可以这样设计一个情境:“同学们能说说自己的生日是几月几号吗?”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回答,接着再提问这样一个问题:“

4、你几岁了?过了几个生日?”在学生答完后老师说:“同学们,一般情况下一个人有几岁,就会过几个生日,可是小明今年满8岁了,只过了2个生日。这是为什么呢?你们想不想知道其中的秘密?” 一听到这,同学们定会感到惊奇,“怎么可能呢?”这时同学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便会油然而生,进而很快的投入到学习中。二、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在平时的教学中,我们可以根据教学需求,切合实际地、开放性地使用教材,也就是根据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对教材进行加工重组,灵活地创设贴近自然、生活的,新颖别致的,能激发学生强烈求知欲的问题情境,并引导学生在质疑问难中提出讨论问题,引导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怎么办?”这样,既培

5、养了学生敢于提出问题的信心、能力和积极地学习动机,又增强了学生的问题意识。待添加的隐藏文字内容2比如:在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们可以通过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啪”的一声,学校橱窗上的一块三角形玻璃被突然飞来的小球击碎了。一下子围上了很多同学。小刚看着地上的碎玻璃着急地说:“是我不小心打碎的,我想赶紧去配一块,可是玻璃已被打碎,尺寸都没法量,该怎么办呢?”同学聪聪的眼睛盯上了一块碎玻璃,高兴地说:“我有办法了,只要拿一块碎玻璃,就可以配上与原来完全相同的玻璃。”(可以用多媒体展示打碎玻璃的形状:有只剩一个角的,有剩两个角的,还有不少一个角也没有的。)这时,老师问:“同学们,你们认为应

6、该拿哪一块呢?”这样的一个问题,就会引起学生的争论,最后会越辩越明确:拿剩2个角的玻璃就能配上。教师再顺势问学生,你们想知道什么问题?学生可能会说,为什么用还剩2 个角的这块玻璃就可以配上与原来相同的玻璃呢?为什么三角形中两个角确定了,另一个角也就被确定了呢?借助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可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学习,解决问题。三、创设问题情境,拓展学生思维空间在教学中,教师要为学生提供足够的时间和空间,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大胆尝试,标新立异。这就要求老师首先解放自己的思想,敢于放手,只要是学生自己开动脑筋想出来的办法,就是好办法,教师都要及时给予充分的肯定。比如,在学习了100以内的加减法后,一位教师设计

7、了这样的一个题目:夺红旗比赛。22-9=?23-9=?24-9=?25-9=?25-10=?25-11=?25-12=?有一位学生在不到半分钟的时间内就完成了所有的计算,并且完全正确,而此时的其他同学最多也就完成了4道,于是这位教师请他讲一讲是怎样计算的。他的方法出乎教师的意料,他说:“我看这样的题目就像上下楼梯一样,算完第一级楼梯上的算式22-9=13,接下来我就观察算式是23-9,24-9,25-9,于是我就依次写出得数14,15,16,到了25-9完成以后就改成下楼梯了,从25-9=16开始,下一级楼梯上的算式是25-10=15,接着是25-11,25-12,于是我又依次写出14,13。”对于这种方法,教师首先肯定了他善于思考、大胆联想的好习惯,同时也对他发现的规律进行了适当的引导,从而达到运用规律进行计算。为了避免学生死套规律,教师又将算式的顺序全部打乱,重新安排在台阶上,再让学生计算,教师问:“能不能按刚才的规律完成?”学生观察后觉得不可以,认为没有规律。虽然事实上规律没有了,但算式之间的内在联系仍然存在。此时教师追问:“怎么办也能很快地完成计算呢?”又给学生提供了思维的空间。总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