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_第1页
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_第2页
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_第3页
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_第4页
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滁州市2016-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滁州市财政局二0一五年六月滁州市2016-2018年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目录一、滁州市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3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标准及依据6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与任务8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13五、优势特色产业扶持方向与重点环节16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9七、效益分析23八、环境影响评价25九、保障措施26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根据安徽省农业综合开发局关于开展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农发评201536号)文件要求,滁州市财政部门会同农口有

2、关部门,对滁州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进行调查和筛选,确定粮食产业、草食畜产业、水产产业、蔬菜产业、水果产业作为滁州市的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并编制了滁州市农业综合开发扶持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规划(2016-2018年)。一、滁州市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发展现状2014年滁州市全年农业总产值369亿元,同比增长10.4%;农产品加工产值560亿元,同比增长15.6.%;农民人均纯收入9171元,同比增长12.1%。2014年全市共有农业产业龙头企业735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485家,家庭农场2100个。2014年土地流转面积达到212万亩,占全市耕地面积的35%。当前主要农业产业发展状况如下:1.粮食产业:

3、2014年滁州市粮食总播种面积1084.7万亩,总产430.69万吨,同比增长4.08%。其中午季粮食种植425.02万亩,单产361.6公斤,总产153.7万吨,增幅4.07%;秋季粮食659.7万亩,单产419.9公斤,总产278万吨,同比增长4.08%。作为传统农业优势产业,滁州市粮食产业具有种植面积大,从业人数多,技术成熟等优势,粮食加工业是粮食再生产过程的重要环节,是国民经济基础性行业。发展粮食加工业,可以满足食品市场多样化、优质化、绿色化、营养化和方便化的需要,对改善食物结构和营养结构,提高人民生活和健康水平具有重要作用;同时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对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实现农业产业化,促

4、进粮食企业增效、农民增产增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草食畜产业:2014年滁州市肉蛋奶总产量51.46万吨,同比增长2.86%,肉类总产量达38.96万吨,禽蛋产量11.42万吨,牛奶产量1.08万吨,全年总产值122亿元。家禽存栏2551万只,同比增长2.29%,出栏6342万只,同比增长3.02%,大牲畜存栏17.51万头,出栏12.72万头,同比增长0.57%;羊饲存栏37.44万只,同比增长3.80%,出栏60.79万只,同比增长4.97%。2014年全市畜牧产业有龙头企业5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923家,家庭农场829个,产地批发市场1个,认证农产品56个。畜牧产业已发展成为我市农村经济

5、的支柱产业、承农启工的中轴产业,综合优势较强,发展潜力巨大,成长性好,关联度高,是事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战略支撑产业,目前正处于加快升级转型的关键时期,下一步必须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围绕增强产业竞争力,进一步调整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推动主要畜产品优势集聚区建设,完善畜牧业服务支撑体系,努力将我市打造成为全国一流、具有国际影响的优质安全畜产品生产和加工基地,以实现更大规模、更高水平的发展。3.水产养殖产业:2014年滁州市水产养殖总面积116万亩,其中池塘养殖面积36万亩;水库养殖面积47万亩;稻田养殖12.5万亩。水产品产量33.4万吨,同比增长5.3.%,全年总产值

6、77.56亿元。2014年全市水产养殖产业有龙头企业14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27家,认证农产品37个。滁州市位于皖东,地处江淮之间,水域资源丰富,水库众多,水面规模大,且当地特色品种、经济效益与周边地区相比有很大优势,水产养殖业规模、效益增长潜力大。明光永言水产集团是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4蔬菜产业:滁州市蔬菜播种69.2万亩,同比2010年增加3.3万亩,增长5%;总产142.2万吨,同比2010年增加10.8万吨,增长8%;设施蔬菜种植37.4万亩,占种植总面积的54%。其中,建设园区集中连片的规模蔬菜生产基地达65个。滁州市拥有规模化蔬菜批发交易市场2个,产地批发市场6个,市级以上龙

7、头加工企业7家(其中,2家为出口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73家,家庭农场31家。滁州市35个蔬菜生产单位186个品种获得无公害产品认证,产地规模近6万亩,产量达18万吨,滁州市蔬菜年平均检测合格率均达98%以上,产品质量安全状况良好。滁州市蔬菜产业人均收益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蔬菜生产传统及设施基础,同时作为南京的蔬菜基地,发展蔬菜产业具有良好的市场基础及潜力。5.水果产业:2014年,全市水果总面积9.32万亩,总产量10.44万吨。水果种类包括葡萄、桃、李、杏、枣、甘蔗、草莓、柿、枇杷、苹果等近20种,其中桃5万亩,产量为5.6万吨,葡萄3万亩,产量为3.9万吨。滁州市当地以葡萄、桃、大櫻桃、

8、草莓为代表的特色水果产业已形成一定规模、影响,同时当地水果产业人均产值较高,具有良好的效益增长前景。二、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标准1、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选择标准。农业优势特色产业的选择,一是经营主体的选择。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为市级以上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或合作社,企业内部管理制度、机制健全;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管理规范。二是经营要有一定规模,种植类,粮食连片种植500亩以上,水产养殖类,水面在200亩以上,水果、蔬菜在100亩以上;加工类,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日处理小麦要在250吨以上,水稻要在200吨以上;仓储类,仓储要在4万吨以上。三是产品要有品牌。种植类、养殖类和加工类均要有自己的

9、品牌或商标。四是经营方式要采取“龙头企业+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龙头企业+股份公司+农户”、“订单生产+农业保险”等模式。要在发展自身的同时,更好地带动广大农民致富。2、市场前景与竞争力。一是滁州市作为“安徽第一粮仓”,具备资源优势、区位优势、比较优势,要以农业增效、财政增收、粮食安全为目标,在稳定提高粮食生产能力的同时,明确社会责任,调整业务结构,突出发展重点,提升产业层级,在优化发展政策的基础上,大力培育滁州市的现代粮食产业集群粮食主产区,大力发展粮食仓储和加工业。二是滁州市位于安徽省东部,地处江淮之间,池塘、湖泊、水库等水域类型多样,宜渔资源丰富。全市总水面220多万亩

10、,其中湖泊48万亩,水库54万亩,池塘60万亩,是安徽省重点渔业产区之一。发展优势特色水产业建设,以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建设为中心,辐射带动各乡镇水产站建设,为渔业生产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积极推广鲢鱼、鳙鱼、草鱼、鳊鱼、河蟹等优势特色渔业发展,积极开展池塘精养高产、湖泊生态养殖,实现养殖、加工、运输、销售各环节协调发展,渔业市场前景广阔,竞争力强。三是蔬菜、水果产业市场主要为南京。滁州市处于南京都市圈的核心圈层。作为主销市场的南京,拥有800万人口,按照人均年蔬菜需求300公斤计,每年需求量240万吨。从比例上看,本地蔬菜占到35%40%,外地蔬菜占到60%65%,从品种上看,除叶类菜外其余蔬菜水果

11、均以外地输入为主。综上,南京对外地蔬菜的需求达到年均150万吨以上,蔬菜市场潜在规模巨大;按照人均年水果需求100公斤计,南京市每年水果需求量80万吨,由于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以进口水果为代表的高品质水果需求量较大,年需求量在20万吨以上,同时高品质水果通过生鲜超市、网上营销等渠道开始对传统水果零售业带来巨大冲击。发展高标准优质水果,拓展营销渠道,在南京市场,尤其是中高端消费市场具有巨大潜力。三、区域优势特色产业的发展思路、目标与任务(一)思路按照高产、优质、高效、生态、安全农业的总体要求,立足当地区域资源优势,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以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大力推进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产

12、业化经营,品牌化销售。高起点、高标准、高水平地建设有发展潜力的优势特色产业。粮食产业思路:全面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逐步建立80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示范片,即35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3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行动、100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及5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行动核心示范片。力争到2020年,将全市粮食生产水平提升到500万吨左右。草食畜产业思路:以市场为导向、以转变生产方式为主线、以政策为引导,牢牢把握疫病防控、质量监管和环境保护这三个关键环节,优化产业布局,提高良种化水平,加快推进标准化规模养殖,突出生态化生产、合作化组织、产业化经营和信息化服务,全力助推畜牧业转型升级。水产产业思路:到

13、2020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40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100亿元,其中渔业二、三产业产值达到33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20万亩,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比重达到75%以上;水产品质量产地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渔民人均纯收入比“十二五”末翻一番,达到19000元。蔬菜产业思路:坚持科学布局,合理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标准化、集约化经营;坚持因地制宜,大力发展“一村一品”。水果产业思路:坚持品牌发展战略,注重产品品质品牌建设;完善产销衔接,积极适应对接水果营销新渠道、新途径;积极发展循环农业,转变生产方式,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同时,积极发展以水果为主题的生态、休闲、观光、旅游。(二)目标1、粮食产

14、业目标:到2018年,全面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建立68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示范片,31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2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行动、120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及5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行动核心示范片。2、草食畜产业目标:到2018年,全市肉蛋奶总产达到60万吨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和标准化率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3、水产产业目标:到2018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90亿元,其中渔业二、三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水产品质量产地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4、蔬菜产业目标:到2018年,全市建立国家级、省级、市

15、级蔬菜标准园的个数分别达到5个、10个、15个以上,全市蔬菜面积达到30万亩,设施蔬菜面积70%以上,产量75万吨,产值15亿元以上。蔬菜产业从业农民达6万人,人均年收入达2.5万元。其中新增特色设施蔬菜面积1.8万亩,带动农业产值增长2亿元以上。5、水果产业目标:到2018年,全市新增水果产业面积5万亩,其中葡萄2万亩,桃类约2.5万亩,其他0.5万亩,产值8亿元以上。水果产业从业农民达3万人,人均年收入达3万元。其中新增特色中高端水果面积1.2万亩,带动农业产值增长2.5亿元以上。(三)任务粮食产业:2016年,全面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建立48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示范片,200万亩水稻产业

16、提升行动、15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行动、100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及3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行动核心示范片。2017年,全面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建立58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示范片,25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18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行动、110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及4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行动核心示范片。2018年,全面开展粮食生产三大行动,建立680万亩粮食生产核心示范片,310万亩水稻产业提升行动、200万亩小麦高产攻关行动、120万亩籼改粳提质提效行动及50万亩玉米振兴计划行动核心示范片。草食畜产业:2016年全市肉蛋奶总产达到55万吨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和标准化率分别达到80%和60%以上;创

17、建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示范场3家、市级示范场20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新成立家庭农场50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2017年全市肉蛋奶总产达到57万吨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和标准化率分别达到85%和65%以上;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示范场3家、市级示范场20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新成立家庭农场50家;新增无公害农产品认证10个。到2018年,全市肉蛋奶总产达到60万吨以上,规模化养殖比重和标准化率分别达到90%和70%以上;创建部级畜禽标准化示范场1家、省级示范场3家、市级示范场20家;新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50家,新成立家庭农场50家;新增无公害农

18、产品认证10个。水产产业:2016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80亿元,其中渔业二、三产业产值达到15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水产品质量产地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上。到2017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6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85亿元,其中渔业二、三产业产值达到18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比重达到70%以上;水产品质量产地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到2018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到35万吨;渔业经济总产值达到90亿元,其中渔业二、三产业产值达到20亿元;水产养殖面积117万亩,其中名优水产品养殖比重达到70%

19、以上;水产品质量产地监测合格率达到98%以蔬菜产业:2016年,新增标准化蔬菜基地面积0.5万亩。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以上。重点扶持蔬菜产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家,家庭农场48个,产地批发市场1个,新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个。2017年新增标准化蔬菜基地0.6万亩以上。建设省级蔬菜标准园2个;重点申报创建国家蔬菜标准园2个;申报国家级蔬菜现代农业示范区2个以上;建设蔬菜高科技观光示范园1个。重点扶持蔬菜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5家,家庭农场510个,产地批发市场1个。新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个。2018年新增标准化蔬菜基地0.7万亩。创建省级蔬菜标准园1个以上;创建国家

20、级蔬菜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6家以上,家庭农场10个以上,产地批发市场1个。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2个,新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57个。水果产业:2016年新增高品质特色水果产业面积0.4万亩。创建省级水果标准园1个。重点扶持水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23个,产地批发市场1个。新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4个。2017年新增高品质特色水果产业面积0.4万亩。创建以水果为主现代农业观光示范园1个。重点扶持水果产业龙头企业1家,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35个,产地批发市场1个。新增安徽省著名商标12个,新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35个。2018年新增高品质特色水果产业面

21、积0.4万亩。创建以水果为主生态精品农业示范园1个。创建国家级水果龙头企业1家,扶持水果产业农民专业合作社12家,家庭农场23个。申请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12个,新增安徽省著名商标12个,新增绿色、无公害农产品认证46个。四、农业优势特色产业区域布局结合现有优势及发展潜力,主要粮食、草食畜、水产、蔬菜、水果特色产业布局如下:(一)粮食产业:积极发展优质高产杂交水稻,打造列入省“861”计划的沿江地区200万亩优质水稻产业化基地。在全市的圩区以及沿江、沿河、沿湖、沿库有水源保证的丘陵灌区等地建立优质水稻生产集中区。重点建设全国优势农产品和安徽省优质专用小麦区域。基地建设:以发展优质专用小麦为主,努

22、力建好定远、凤阳、明光沿淮80万亩优质中强筋小麦和天长市20万亩弱筋小麦生产基地。大力实施玉米振兴计划,进行规模化区域化种植。以定远、凤阳、明光等地的丘岗区域为重点发展50万亩优质玉米。(二)草食畜产业:以凤阳、明光、定远和全椒为重点区域,以大明牧业、礼庚管坝牛肉等企业为龙头,采取“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以集中育肥为抓手,发展标准化规模养殖,建立年出栏20万头生产能力的优质肉牛生产基地。以天长市、凤阳县、定远县、明光市、全椒县、来安县和南谯区为重点区域,以周氏羊业、青禾牧业等企业为龙头,采取“企业+合作组织+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建立年出栏100万只生产能力的优质肉羊生

23、产基地。(三)水产产业:在江淮分水岭地区,大力发展水库渔业,加快绿色和有机水产品生产基地建设,建成30万亩水库优质鱼和10万亩河蟹增养殖基地。在沿淮湖泊地区,积极推广河蟹生态养殖技术,提高河蟹养殖质量和效益,建成湖泊20万亩河蟹生态养殖基地;积极开展人工增殖放流,扩大放流规模,提高放流效果,努力增加渔民收入,切实改善渔民的生活水平。在沿河沿湖地区,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稻虾连作,加快虾稻连作种养基地建设。以现有连片精养鱼塘为重点,加大改造力度,切实改善鱼塘生产条件;大力推广池塘标准化精养高产和循环水生态养殖技术,全面提高池塘生产能力和经济效益。在城郊地区,发展休闲渔业、观光渔业为重点,建立

24、一集水产养殖、水族观赏、水乡旅游、水边垂钓和水上娱乐等内容的城郊型生态旅游、休闲水产基地。以现有的工业园区为平台,加快水产品深加工产业发展。三是加快水产品专业批发市场、水产品电子商务等销售平台建设,构建完善的水产品流通体系。(四)蔬菜产业:根据滁州市统筹推进新一轮“菜篮子”工程建设的有关实施方案,全市蔬菜基地建设规划共分四个层次:(1)核心区,即南谯、琅琊2区;(2)增长区,即来安、全椒2县;(3)辐射区,即天长、明光、凤阳、定远4县(市);(4)调剂区,即市外其他地区。按照规划,滁州市将用5年左右时间在核心区和增长区建设3万亩设施保供蔬菜基地。把来安县蔬菜产业做为优势主导产业发展,该区域蔬菜

25、发展人均收益相对较高,具有较好的蔬菜生产传统及设施基础。(五)水果产业:以来安县张山乡为中心,发展包括施官镇、新安镇、舜山镇、半塔镇、杨郢乡、汊河镇为主的优质桃生产基地,面积1.5万亩,结合当地特色“桃花节”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来安半塔镇为中心,发展包括新安镇、舜山镇、张山乡、杨郢乡、水口镇为主的优质葡萄生产基地,面积2万亩。结合当地特色“半塔葡萄节”发展葡萄采摘观光产业。以来安舜山镇、张山乡、杨郢乡、复兴林场为主,发展石榴、来安花红等特色品种生产基地,面积0.5万亩。以南谯区章广镇为中心,建立万亩优质桃生产基地,结合当地特色积极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以定远县界牌镇为中心,带动周边发展

26、万亩优质桃生产基地。以全椒县二郎镇为主,带动周边发展万亩优质桃生产基地。以明光市涧溪镇为主,带动周边发展万亩优质桃生产基地。以凤阳县总铺镇为主,带动周边发展万亩优质蓝莓生产基地。以琅琊区西涧办事处为主,带动周边发展万亩优质大樱桃生产基地。五、优势特色产业扶持方向与重点环节(一)扶持方向一是拓展项目建设主体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或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申报农业优势特色产业项目上,培育、壮大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二是优势特色产业项目申报、立项向省、市级、县级现代农业示范区和美好乡村建设示范点倾斜。三是优势特色产业项目建设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创新型企业或项目。通过规模开发、

27、立体开发、连续开发,建设一批节能商效、生态环保、管理创新的优良项目,在做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的同时,带动更多的农民勤劳致富。四是发展优势特色产业深加工,突出功能性开发,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加快质量标准体系建设,规范行业标准,提升产品市场竞争力,培育名牌产品。加强特色产品产地认证。(二)重点环节一是粮食产业,重点扶持加工业和仓储业。通过加工业,创建品牌产品,提高产品档次,增加优质粮食的种植面积。通过仓储业,提高粮食的种植面积。二是草食畜产业,二是草食畜产业。加强良繁体系建设,重点加强皖东牛、江淮水牛、千秋山羊3个优良地方品种的保护和开发利用。加强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

28、设,重点加强基层畜产品检验检测设备投入和能力提升。加强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重点加强农作物秸秆青贮、氨化设施、动物疫病防控设施和畜禽污染物无害化处理及资源化利用设施建设。加强南方草地建设,重点加强天然草场保护和人工草地的建植。加强畜产品加工和品牌建设,在冰鲜、分割等初加工的基础上,重点发展小包装、熟食等精深加工,延长加粗产业链条,打造具有地域特色的畜产品品牌,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产品市场竞争力。三是水产产业,重点推进渔业强县建设。依托优势区域布局和现代农业及产业园区建设,加快沿淮湖泊生态养殖基地、江淮分水岭地区水库绿色和有机水产品基地、沿河沿湖连片鱼塘高产养殖基地和沿滁河地区稻虾连作基地四大渔

29、业经济板块建设,提高养殖基地规模化水平和生产能力,促进水产品加工、流通服务业发展和渔业产业化经营,不断提升渔业产业综合实力。提升健康养殖水平。开展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创建活动,依法开发水域滩涂,科学引导发展大水面生态自然增殖渔业。扎实推进全市20万亩老旧连片池塘标准化改造和配套基础设施建设,全市市级以上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场达120个,其中部级示范场50个;500亩以上集中连片的稳产高产、优质高效的池塘水产健康养殖示范基地20个。加快推进水产良种化工程建设。重点建设全椒、明光小龙虾良种繁育基地,南谯“四大家鱼”良种生产基地,明光河蟹原良种生产基地,全市基本建成市级以上良种场、苗种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的水

30、产品苗种育繁推一体化格局。四是蔬菜产业,重点扶持菜地基础设施建设,改善菜地基础设施条件,增强科技对蔬菜产业发展的支撑能力,扶持一批蔬菜规模化生产主体,重点建设集约化育苗、标准化栽培、病虫害统防统治、商品化处理等设施,开展统一种苗供应、统一病虫害防控、统一加工、统一销售等方面的服务,提高蔬菜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和产业化水平。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五是水果产业,重点扶持标准化建设,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标准体系,建立健全质量安全检测监测网络,规范水果生产行业标准。加强产品质量监测机构和监测点的建设,建立健全县、乡、企业(基地、市场)三级监管检测网络;变产后检测为产前监测,提高监测质量,节约检测成本,缩短供

31、求期限;加强监管队伍建设、制度建设和硬件建设,不断提高监管能力。加大技术培训力度,重点加强水果科技示范户建设。大力扶持龙头企业与中介服务组织培养。加快水果产业化经营步伐。鼓励扶持加工、营销龙头企业参与或指导生产,使产品达到产销对路,营销畅通;培育专业协会和农民经纪人,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增强农民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六、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1、粮食产业:(一)总投资估算:总投资3年共6.93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5.2亿元,市县配套、自筹1.73亿元。(二)分专项投资估算:1、建设高标准农田30万亩,主要分布在粮食优势产区,分3年实施,每亩投入1500元,合计45000万元。2、建立粮

32、食绿色增产攻关模式示范基地45个,分3年实施,每个基地面积4万亩,投入300万元,其中用于测土施肥补助40万元,购置高效植保机械补助40万元,购置秸秆综合利用机械补助200万元,绿色增产技术服务支持补助20万元。合计投入13500万元。3、建设育秧工厂15座,每座育秧工厂投入160万元,建立4条播种流水线,服务4万亩基地。合计投入2400万元。4、建立粮食绿色增产攻关模式示范基地场站设施15个,每个场站投入100万元建设1万平方米储粮仓库和投入400万元建设粮食烘干设施。合计7500万元。5、建立粮食作物苗情观察物联网示范点15个,每点服务面积4万亩,投入60万元。合计900万元。2、草食畜产

33、业:(一)总投资估算:3年共投资10.36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6.2亿元,当地配套及自筹4.16亿元。(二)分专项投资估算:1、畜禽地方良种保护3000万元。其中,皖东牛保护1000万元、江淮水牛保护1000万元、千秋羊保护500万元,100个人工授精网点每个5万元。2、基层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建设5777万元。全市109个涉农乡、镇、街道办事处,每个乡镇畜牧兽医站实验室改造及检验检测设备需50万元,工作经费3万元。3、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36000万元。其中,部级示范场3个、省级示范场9个,每个场粪污处理设施350万元、防疫设施50万元、秸秆青贮、氨化池50万元,计5400万元;市

34、级示范场60个,每个场粪污处理设施100万元、防疫设施30万元、秸秆青贮、氨化池30万元,计9600万元;专业合作社150个、家庭农场150个,每个场粪污处理设施50万元、防疫设施10万元、秸秆青贮、氨化池10万元,计21000万元。4、物联网建设3000万元。建设20个物联网示范点,每个点投资50万元,计1000万元;物联网平台改造升级投资2000万元。5、南方草场建设2200万元。改良天然草场2万亩,每亩投资1000元,计2000万元;人工草地建植5000亩,每亩投资1500元,计750万元;草场监测100万元。6、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建设32000万元。全市8个县(市、区)各建设1个大中

35、型病死畜禽无害化处理厂,每个厂投资3000万元,计24000万元;每个县(市、区)各建一套病死畜禽收集系统建设,包括病死畜禽收储点建设以及运输专用车辆等,每套系统投资1000万元,计8000万元。7、畜禽产品加工基地建设20500万元。新建2个肉牛屠宰深加工加工厂、2个肉羊屠宰深加工加工厂,每个厂投资5000万元,计20000万元;新建1个肉羊交易市场投资500万元。8、品牌建设1090万元。其中,创建20个知名地方品牌,每个50万元,计1000万元;绿色、无公害产品认证30个,每个3万元,计90万元。3、水产产业:(一)总投资估算:3年共9.1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8亿元,当地配

36、套、自筹1.12亿元。(二)分专项投资估算:1、渔业基础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其中,建设标准化精养池塘30万亩(含增氧设备),1500万元;高标准水库网箱10000只(含增氧设备),2000万元;建设标准化水产苗种场13家,环道整修2600万元,厂房建设2600万元,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改造1300万元,机动渔船改造1000艘,1亿元。2、渔业科研与资源保护投资2亿元。其中,科研器材(含检测设备)购置5000万元,新品种研发5000万元,滁州特色品种保护1500万元,渔业增殖放流、生态保护与修复,主要是淮河流域和滁河流域放养四大家鱼鱼苗及滁州特色水产苗种,5000万元,渔业技术推广3500万元3、循

37、环生态渔业经济投资4.12亿元。其中,建设100家标准化养殖小区,5000万元;100个健康养殖示范基地建设,5000万元;100个休闲渔业垂钓点,5000万元;50家观光渔业村,5000万元;10个光伏渔业示范基地,5000万元;100个物联网渔业基地,5000万元;建设300个渔业经济合作组织,6000万元;建设20万亩沿江沿淮虾稻养殖示范基地,200万元;打造100个市级以上渔业龙头企业,5000万元。4、建设2个大型水产专业批发市场,1亿元。4、蔬菜产业:(一)总投资估算:3年共5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1亿元,当地配套、自筹4亿元。(二)分专项投资估算:1、基地建设投资1亿元

38、。其中:土地平整3800万元、沟渠路等配套设施投资6200万元。2、设施建设投资2亿元。其中冬暖式大棚和钢架大棚核心示范区投资1亿元,节水灌溉设施投资1亿。3、加工建设投资3800万元。4、产地批发市场3800万元。其中蔬菜批发市场建设2800万元,水果批发市场建设1000万元。5、营销渠道建设2400万元。6、品牌建设1800万元。7、循环生态经济5000万元。8、物联网建设1000万元。9、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和科技投入2200万元。5、水果产业:(一)总投资估算:3年共5.422亿元,其中申请国家及省级财政资金3.422亿元,当地配套、自筹2亿元。(二)分专项投资估算:1、基地建设投资1.

39、02亿元。土地平整2800万元,沟渠路配套设施投资7400万元。2、设施建设投资1.08亿元。其中冬暖式大棚和钢架大棚核心示范区投资9000万元,3年共补贴9000亩,每亩补贴1万元;节水灌溉设施投资1800万元,3年共补贴9000亩,每亩补贴2000元。3、加工建设投资9000万元。按15万亩产地计算,每亩补贴600元。4、果品贮藏建设投资420万元。其中工程投入330万元,设备购置与安装90万元。5、水果批发市场建设9000万元。按15万亩产地计算,每亩补贴600元。6、营销渠道建设1500万元。7、品牌建设5400万元。其中三品认证1800万元,新品种、新技术、新材料的研究、引进、示范3

40、600万元。8、循环生态经济5200万元。其中质量安全监管站的建设及农残检测仪器设备4200万元,工作经费1000万元。9、物联网建设2700万元。七、效益分析(一)经济效益:通过项目扶持,粮食产业小麦单产每增加公斤,按最底保护价计算,农民每亩增收元;水稻单产每增加公斤,按最底保护价计算,农民每亩增收元。草食畜产业,到规划期末,滁州市牛羊肉生产能力1.14万吨。全部投入运营后每年可新增畜牧业产值5.84亿元、牧业加工值8.76亿元。水产产业,到规划期末,滁州市级以上休闲渔业基地达到50个,其中省级休闲渔业示范基地30个,国家级渔业休闲基地10个。休闲观赏渔业产值达10亿元。蔬菜产业:新增标准化

41、蔬菜基地1.8万亩,年产值3亿元,效益2亿元。其中2000亩日光温室蔬菜核心区的年经济效益为3000万元,4000亩钢架大棚年经济效益5000万元, 12000亩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蔬菜辐射区的年经济效益为1.2亿元。水果产业:新增高品质特色水果产业园1.2万亩,年产值2.5亿元,效益2亿元。其中葡萄0.4万亩年经济效益1亿元,桃0.6万亩年经济效益1.5亿元,石榴0.2万亩年经济效益0.5亿元。(二)社会效益1、对提高全市粮食产量,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增加农民收入意义重大。2.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升级。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可以促进滁州市农业生产结构优化调整,提高传统农业地区农业收益。结合当地有利的

42、资源区位条件,充分发挥特色商品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加速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也为周边和安徽其他地区发展现代农业提供示范。3.促进农民就业增收。通过众多产业园、示范区建成及“公司+基地(园区)+农户”一体化生产加工模式,可为农民提供更多就业岗位,增加农民收入。同时通过示范带动,向广大农民群众传授现代市场经济意识和先进的生产经营观念,生产观念和经营观念将得到更新和进步,提高农业产业主体的市场意识和竞争能力,有力促进滁州市社会、经济协调发展。(三)生态效益该项目有效地推动了农业产业化和标准化进程,通过标准化环保种植技术的采用,有效遏制化学农药和无机肥料的使用,为城乡居民提供安全优质的特色农产品,减轻农业生产对水质、大气和土壤的污染。通过项目的实施,乡村环境得以绿化、美化,显著改善农业生态环境。通过宣传、普及环保生产理念,增强农民环境保护意识,使滁州市特色农业生产将逐步迈入可持续健康发展轨道。八、环境影响评价一是在粮食加工项目建设方面,坚持“三同时”,通过通风除尘、污水处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