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_第1页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_第2页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_第3页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_第4页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1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工程涂料常见漆病原因、预防与处理目 录漆病种类 2 施工中起泡 10原漆弊病 2 气泡 12肝化 3 辊筒刷痕 14沉淀结块 3 遮盖力差 16发臭 3 褪色 18浮色严重 3 泛碱风化 20结皮 3 针孔 22原漆弊病的预防 4 流挂 23处理 4 龟裂 25漆膜弊病 4 起皱 27漆膜弊病指涂料施工和 发花 29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主要有哪些 4 色差 33粉化 5 光泽上升 36开裂、剥落 7 预防漆病的一般方法 38 漆病种类漆病可归为两类:原漆弊病、漆膜弊病。原漆弊病指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弊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贮存的环境条件恶劣、配方设计问题、原材料质量问题、生产控制问题等。漆膜弊

2、病指涂料施工和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产生的原因主要是施工问题、底材问题、环境问题、产品问题原漆弊病原漆弊病指涂料在储存过程中发生的弊病,主要现象有:返粗、肝化、沉淀结块、发臭、后增稠严重、浮色严重、结皮。肝化现象:整桶涂料呈凝胶状,无流动性,加入稀释剂(或水)后无法搅拌均匀。沉淀结块现象:整桶涂料上层为液体,下层为粉料块,无法搅拌均匀。发臭现象:涂料开桶后散发出常人无法忍受的气味,一般长时间贮存的水性涂料容易发生。浮色严重现象:涂料上部的颜色同其他部分颜色差异明显,并且不能搅拌均匀。结皮现象:涂料表面出现一层固体(或半固态)膜,难以溶解到涂料中。原漆弊病的预防合理设计配方、严格控制原材料和生产工序

3、、在凉爽(0350C)、干燥、通风的条件下贮存。处理涂料出现以上弊病,一般不能再使用,须当做废品进行处理。漆膜弊病漆膜弊病指涂料施工和形成漆膜后的弊病,主要有:回粘不干、流平差(刷痕、接头明显)、咬底、气泡、针孔、流挂、失光、涂料不相容、龟裂、气泡、粉化、长霉、泛碱、锈斑、起皱、开裂剥落、褪色、耐污染性差、挂灰、发生、色差、遮盖力差、缩孔、光泽上升、桔皮、表面冷凝、漆膜、泛黄等。粉化原因:1、低温施工;2、过量稀释;3、涂层太薄;4、未使用底漆;5、底材吸水过快;6、湿度过大;7、劣质涂料。预防方法:1、严格按产品要求施工;2、选用优质涂料按施工方法涂装。处理方法:1、消除粉化原因,采用优质涂

4、料;2、去除粉化部分,打底重涂。开裂、剥落原因1、使用劣涂料;2、过分稀释或涂料过厚;3、表面处理不当;4、腻予附着力差;5、在木头上涂漆,没用底漆;6、因年代已久老化变脆。预防方法1、使用优质涂料;2、处理好基底,使用好的腻子。处理方法:1、刷去松脱物,打磨表面,重涂;2、未上漆的木头,应用底漆打底。施工中起泡原因1、包装桶过度振动;2、采用两种不同品质的涂料滚涂过快;3、辊筒的毛过长;4、涂料被反复辊涂或来回刷漆。在多孔表面辊涂涂料预防:1、选用优质涂料;2、避免过度的反复辊刷;3、使用短毛辊筒;4、在多孔表面先使用底漆。处理:打磨后重涂起泡原因:1、施工过厚;2、施工时气候异常热;3、漆

5、膜处于高湿环境;4、在受污染表面刷漆;5、基底含水率高;6、使用耐水差的腻子。预防:1、施工时厚度适中;2、避免太热施工;3、干透后再涂下道漆;4、彻底处理底材;5、使用好的腻子。处理方法:1、铲掉或打磨表面后重涂。锟筒刷痕原因2、锟筒毛长选择不当;3、使用低质涂料;4、使用低质锟筒5、锟筒使用技巧不佳;6、涂料粘度高,未合理稀释;7、施工环境湿度高;8、一次上料太多。预防方法1、选择适当长短的锟筒毛;2、使用优质的锟筒;3、通过练习,不断提高锟涂技巧;4、按要求稀释。处理:打磨平整后重涂一道。遮盖力差原因:1、没有使用底漆;2、漆模粉化,泛碱引起;3、基底碱性过大,有裂缝产生;4、色浆耐碱性

6、差;5、色浆耐候性差。预防方法:1、选用耐候性、耐碱性好的色浆;2、处理好基面。褪色原因1、没有使用底漆;2、漆膜粉化、泛碱引起;3、基底碱性过大,有裂缝产生;4、色浆耐碱性差;5、色浆耐候性差。预防方法:1、选用耐候性、耐碱性好的色浆;2、处理好基面。泛碱风化原因:1、底材处理时未清除已有粉化物;2、墙体开裂,外部水份渗入;3、墙体碱性过大;4、墙体湿度高;5、未使用抗碱底漆;6、内部过量水分通过外墙逸出。预防方法:1、彻底处理底材,底材湿度低于10%。处理方法:1、寻找并杜绝水分源头;2、清除风化物,重涂。针孔:涂料涂装后在途层表面有针样小孔。原因:预防方法:底材比较疏松,气孔较多延长涂料

7、静置时间气温或烘烤过高;降低烘烤温度,避开高温区域施工稀释剂挥发速度太快;降低涂料施工粘度涂料静置时间不够长如需很厚的漆膜可考虑两次喷涂漆膜过厚使用封闭性能好的底漆处理方法:将问题漆膜打磨平整后重涂流挂原因:1、涂料粘度低;2、稀释剂挥发速度慢;3、局部漆膜涂装过厚;4、上漆过多。处理方法:1、将问题漆膜打磨平整;2、按预防方法重涂。预防方法:1、适当提高涂料粘度;2、使用快干稀释剂;3、调整施工工具及方法,确保涂装均匀;4、清除边角线多余的漆料。龟裂原因:1、在弹性中途上使用非弹性的面漆;2、底漆或中途层未干就涂装面漆;3、涂装时一次施涂过厚;4、涂层的自然老化;5、涂装时气温过低。处理方法

8、:1、刮去旧漆膜,打磨表面,按产品要求重涂。预防方法:1、选用合适的配套体系;2、严格控制重涂时间;3、按产品要求的施工温度施工;4、选用不易开裂的优质涂料。起皱原因1、涂刷过厚;2、在过热表面或极热的气温下施工;3、漆膜未干时暴露在高湿环境下;4、第一涂未完全干燥时即覆涂;5、在沾污的表面上刷漆;6、稀释剂不合理;7、涂装体系不合理。处理方法:1、去除起皱涂层;2、打磨后重涂;3、第一涂完全干燥后刷漆面漆。发花一;有光漆涂装不均匀,光泽不均原因:1、漆膜厚度不均匀;2、涂装水平差;3、稀释比例不一致,稀释剂选用不当;4,底材平整度太差、粗糙度不均匀;5、底材吸收能力不同;6、喷涂未分块涂装,

9、漆雾和接头影响。处理方法:1、底材处理平整后发花处打磨,严格按工艺重涂。预防方法:1、底材确保平整、粗糙度一致;2、喷涂施工须分隔成块,做好保护,防止漆雾影响;3、严格控制稀释比例,均匀涂装。发花二:涂装不遮盖底色。原因:1、稀释比例过大;2、底材光滑致密不吸收;3、涂装膜厚太薄;4、深色漆膜厚不够,涂装遍数太少;5、产品遮盖力不好。处理方法:1、均匀打磨后选用优质涂料严格按工艺 重涂,深色漆不加稀释剂直接涂装。预防方法:1、底材保持一定的粗糙度;2、严格控制稀释比例;3、按产品要求控制膜厚和涂装道数;4、深色漆适当增加涂装道数,不稀释直接涂装;5、选用优质涂料。色差原因:1、施工方法不一(施

10、工工具,施工手法不同);2、色浆选用不合理,涂料展色性差;3、底材表面状况不一(平整度差、粗糙度不一、修补墙面同原墙面差异);4、漆膜厚度不均匀(遮盖力差的产品尤明显);5、产品批次之间色差;6、产品光泽不同;预防方法:1、同一工程尽可能使用同种施工方法;2、施工前要确保底材符合要求;3、不同批次的产品不要在同一面墙上施工,可混合均匀后施工。处理方法:1、消除色差的原因后,严格按工艺重涂。光泽上升原因:1、在走动频繁处使用了哑光涂料;2、频繁擦洗;3、物体擦过墙面;4、涂料本身问题。预防方法:1、使用优质涂料;2、在走动频繁处,使用半光或高光涂料;3、用软布或磨擦损害小的物品沾清水清洁漆膜。处

11、理方法:1、选用优质涂料重涂。预防漆病的一般方法1、恰当的储存方法涂料应在凉爽(0350C)、干燥、通风的条件下贮存。2、合格的底材条件底材应满足平整、牢固、干燥、清洁、中性。底材湿度10%,碱性PH10,墙面无渗水漏水。一般新抹的砂浆夏季应干燥2-3周,冬季干燥4-5周以上即可达到上述温度和中性要求。如使用腻子,选用的腻子应耐水性好、致密、抗裂性好,且不宜批得过厚。3、适宜的施工环境阴雨天和高温天均不宜施工;施工前,必须测定涂漆现场的空气温度及相对温度,现场温度(墙体)应50C,空气温度85%。另外,一般不可与聚氨酯类涂料同时施工,以免造成涂膜泛黄。4、正确的施工方法必须遵照包装桶上的施工说明书来正确操作,如稀释比例、重涂时间、推荐配套体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