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物权法应确立优先权制度 围绕合同法第 286 条之争议 (一)【内容提要】 本文针对目前有较多争议的 合同法 第 286 条规定的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 偿权的定性问题,通过比较不同观点,提出三大疑点,进而对该三大疑点进行具体解析,澄 清了优先权概念, 通过比较优先权制度和法定抵押权制度, 阐明了我国物权法应建立优先权 制度,并对我国对优先权效力之限制提出了具体建议。【关键词】优先受偿权 / 优先权 /法定抵押权一、问题之提出1999 年 3 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286 条规定了承包人就工程价款债权而对工程享有的优先受偿权: “发包人未按照约定支付价款的,承包人可以催告发包人在合理期
2、限内支付价款。 发包人逾期不支付的,除依照建设工程的性质不宜折价、拍卖的以外, 承包 人可以与发包人协议将该工程折价, 也可以申请人民法院将该工程依法拍卖。 建设工程的价 款就该工程折价或者拍卖的价款优先受偿。 ”该规定是从债权债务的角度规定的承包人的权 利,对于保障承包人实现工程价款债权, 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但是从该 优先受偿权是依法律直接规定用于担保承包人的主债权即工程价款请求权来看, 该优先受偿 权是承包人享有的一种法定担保物权, 对此点已有共识, 但对于其究竟属于何种法定担保物 权,则存在三种不同观点:一种认为是不动产留置权,一种认为是法定抵押权,还有一种认 为是不
3、动产优先权。目前, 第一种观点即认为该优先受偿权是不动产留置权的观点,(注:江平主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精解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23 页。)已遭一致否定,其主要 理由为:第一,传统物权法理论认为留置权仅适用于动产,我国民法通则和担保法 也都明确了这一点, 而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标的物却是不动产; 第二, 留置权以债权人对标 的物的占有为成立要件和存续要件, 留置权因债权人丧失对标的物的占有而归于消灭。 (注: 张学文: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若干问题探讨 ,法商研究 2000 年第 3 期;王红亮: 承揽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 (合同法原理与适用丛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
4、 2000 年版,第 186 页。)即使在承认不动产留置权的日本,亦是如此, (注:日近江幸治: 担保物权法 , 祝娅、王卫军、房兆融译,法律出版社 2000 年版,第 23 页、第 29 页。)而从合同法 第 286 条的规定来看, 承包人在交付工程后, 其虽已不占有标的物, 但仍享有该优先受偿权。 我们也赞成这种看法,基于上述理由,该优先受偿权不应定性为不动产留置权。 对于另外两种观点, 双方各执一词。 否定该优先受偿权为不动产优先权的一方认为, 我国现 行立法并未设立独立的优先权制度,而且 “优先权 ”和 “优先受偿权 ”均系译自外文,而在拉丁 文和法文中, 它们实际上是同一词, 因此,
5、 若认定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是不动产优先 权,一方面与我国现行的立法体例相悖,另一方面又犯了 “同义语反复 ”的逻辑错误,从而主 张承包人优先受偿权应是一种法定抵押权, 因为该优先受偿权符合抵押权的主要特征, 其与 一般抵押权的区别仅在于它的成立原因是法律的直接规定, 且从比较法的角度看, 未设独立 的优先权制度的瑞士民法和我国台湾地区 “民法 ”,分别在瑞士民法第 837 条和台湾地区 “民 法”第 513 条规定了承揽人就承揽关系所生之债权就承揽标的物享有法定抵押权。 (注: 张学 文:建设工程承包人优先受偿权若干问题探讨 ,法商研究 2000 年第 3 期。)否定该优 先受偿权为法定
6、抵押权的一方则认为, 虽然法定抵押权的性质与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有许多相 似之处, 但若将该优先受偿权认为是法定抵押权, 仍有不够确切的方面: 一是我国法律中并 无法定抵押权的规定或类似规定; 二是若规定承包人对工程有法定抵押权, 将否定我国不动 产抵押权登记生效制度, 对其他登记的抵押权人的利益也有影响; 三是承包人的法定抵押权 与建设工程贷款人的抵押权的优先性不易确定。 从而主张承包人优先受偿权是一种不动产优 先权, 因为其在立法理由上与我国海商法 中救助人对救助费用的优先权相似, 即承包人 优先受偿权的基础是以建设工程的存在为前提的, 而其他债权人的债权请求权仍然以承包人 建设的工程的存在为
7、基础,因此赋予承包人就工程价款的优先权是符合公平原则的。 (注: 王红亮:承揽合同 建设工程合同(合同法原理与适用丛书) ,中国法制出版社 2000 年版, 第 187 188 页。)笔者认为, 双方虽然看到了承包人优先受偿权与决定抵押权或不动产优先权的相似之处, 但 其所持理由均有可疑之处,欠缺说服力。总的说来,有三大疑点:疑点一: “优先权 ”和 “优先受偿权 ”在拉丁文和法文中虽系同一词,但与法国等国实践相符, 既已译为中文,则应考察两者在我国实践中,意义是否真正同一?疑点二: 双方均以法律未规定独立的优先权制度或法定抵押权制度作为否定对方的理由, 实 际上却有 “搬起石头砸自己脚 ”之
8、嫌,因为目前我国法律对两者均未作相应规定,既然如此, 在无法律规定的情况下讨论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究竟是不动产优先权还是法定抵押权是无多 大意义的, 也是违背物权法定原则的; 而且在比较法上, 有规定该种优先受偿权为法定抵押 权的, 如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 也有规定为不动产优先权的; 值得讨论的问题倒是我国究竟 应建立独立统一的优先权制度还是法定抵押权制度, 这样, 承包人优先受偿权的定性问题也 就容易解决了。疑点三: 无论是不动产优先权还是法定抵押权原则上均无须登记而依法律规定直接产生, 都 必然会对不动产抵押权登记生效制度产生影响, 与物权公示原则产生冲突, 无论认承包人优 先受偿权为不动产优
9、先权还是法定抵押权, 在与建设工程贷款人的抵押权发生竞合时, 两者 何者优先问题均不易确定, 因此并不能作为否定对方的理由, 应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对该种权 利之效力作适当的调整和限制,并由法律加以明确规定。二、疑点之解析 (一)疑点一之解析:优先权概念之辨析 优先权制度发端于罗马, “优先权 ”这一名词亦译自外文,拉丁文为 Privilegia ,法文为 Privileges ,日本译为 “先取特权 ”,有台湾学者认为,日本所译之先取特权并不能表达优先 受偿之意义,若译为优先权,虽较先取特权为妥,但按照台湾地区特别法对此权利之规定, 以及此种权利的内容为权利人有优先受偿之权利, 如译为优先权,
10、尚不能将其涵义完全表达, 因此以译为 “优先受偿权 ”较为适宜。 (注:金世鼎: 民法上优先受偿权之研究 ,载刁荣华 主编:现代民法基本问题 ,台湾汉林出版社 1981 年版,第 142 页。)因此,有人据此认为 将承包人优先受偿权定性为优先权有 “同义语反复 ”之嫌,已如前述。笔者认为, 对法律术语的翻译, 除应重在表达其涵义外, 还应注意将之与现有的法律术语区 分开来,注意各术语在实践中的运用,以免发生混淆。法文中虽然统一使用Privileges 一词指优先权和优先受偿权,但法国民法中的优先权制度已包括抵押权和质权在内(注:尹田: 法国物权法 ,法律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459 页、
11、第 477 页。),且视留置权与双务契约 同时履行抗辩权同其性质(注:史尚宽: 物权法论 ,台湾荣泰印书馆 1957 年版,第 230 页。),因此无混淆之虞。 上述台湾学者的观点亦是从台湾地区的立法和实践出发, 无可厚非。 但是考察我国实践中对 “优先受偿权 ”一词的运用, 在我国尚未建立独立的优先权制度的情况 下,并非专用于指 “优先权 ”这一独立的担保物权, 更多的是用于指担保物权人基于担保物权 的优先清偿效力而享有的就担保物的价值优先受偿其债权的权利, 不权包括优先权, 而且还 包括抵押权、质权和留置权,这在我国担保法第33 条、第 63 条和第 82 条中也有所体现。也有学者认为 “
12、优先受偿权 ”是与“优先权 ”相同的概念(注:陈本寒主编:担保法通论 ,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8 页。),此乃是过分局限于优先权人有就担保物的价值优 先受偿的权利, 而未注意抵押权人、 质权人和留置权人亦享有类似的优先受偿的权利而导致 的曲解。在我国绝大多数的实际运用中, “优先受偿权 ”是与专为担保特种债权而设的 “优先 权 ”区别使用的,两者并非 “同义语反复 ”,而 “优先权 ”一词则已被理论界和实务界渐渐接受 为专指特种债权人直接基于法律规定而对债务人的全部或特定财产享有的优先受偿的权利,且我国海商法和民用航空法也明确使用了“船舶优先权 ”和 “民用航空器优先权 ”
13、的概念,因此,在我国倒应译为 “优先权 ”为当。(二)疑点二之解析:我国应建立优先权制度1. 优先权制度与法定抵押权制度概略 优先权是指特种债权人直接基于法律规定而对债务人的全部财产或特定财产享有的优先受 偿其债权的权利。 优先权制度渊源于罗马。 罗马法上创设优先权制度的立法目的, 或为维护 公平主义, 或为应事实之需要。 其有为人而设者, 如丧葬费用返还请求权, 妻之嫁奁返还请 求权,被监护人或被保佐人对监护人或保佐人之损害赔偿请求权, 建筑资金贷与人之借款偿 还请求权等;也有为事而设者,如国库对纳税义务人之税捐缴纳请求权等。 世界各国民法对罗马法上的优先权制度,继受程度各不相同。法国民法最
14、先对之加以继受, 将优先权与抵押权合并规定于法国民法典第三编第十八章 “财产取得方法 ”之中,将其确 认为一项独立的担保物权。 以法国法为蓝本的法国法系各国民法, 均不同程度地接受了优先 权制度,只是有的对之加以补充,使之意义更加明确,如比利时民法;有的加以修改,以适 应本国的需要,如荷兰民法;有的则将优先权性质加以变更,如西班牙民法。 (注:陈本寒 主编:担保法通论 ,武汉大学出版社 1998 年版,第 128 129 页。)德国民法虽亦深受罗 马法之影响, 但因其认为优先权系特种债权所有之一效力, 不认其为一种独立的权利, 其主 要的规定让于破产法,唯以法定质权之名,有类似的两三规定而已(
15、注:史尚宽: 物权法 论,台湾荣泰印书馆 1957 年版,第 230 页。),并未建立独立的优先权制度。 以德国法为蓝 本的德国法系各国民法, 也多未专门规定优先权制度, 唯有日本民法例外。 日本民法亦认优 先权为一项独立的担保物权,仿效法国民法中的优先权制度, 于日本民法典第二编物权 第八章中对之加以专章规定,题为 “先取特权 ”,与各担保物权并列。此外,亦有不少国家认 为优先权只是特殊债权之间的清偿顺序, 而非一项权利, 故只在程序法中从债权清偿顺序的 角度来规定优先权的内容, 如我国除在特别法中规定了个别具体优先权制度外,仅在 民事诉讼法和企业破产法(试行) 中将优先权作为特殊债权的清偿
16、顺序予以规定并未确定 为一种独立的权利。 (注:申卫星:优先权性质初论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 年第 4 期。) 关于优先权的种类, 法国和日本民法大体亦仿罗马法, 将优先权分为一般优先权和特别优先 权。一般优先权是指存在于债务人全部财产上的优先权, 主要包括司法费用优先权、 税捐优 先权、工资和劳动报酬优先权、丧葬费用优先权、医疗费用优先权、生活费用优先权、共益 费用优先权、 劳工意外死伤补偿费优先权、 被保险人对人寿保险公司的债权之优先权等。 特 别优先权则是存在于债务人特定财产上的优先权, 依其客体的不同, 又可分为动产优先权和 不动产优先权。 动产优先权主要包括不动产出租人对承租人
17、置于其不动产上的动产之优先权、 旅店主人对顾客携带的物品之优先权、 运送人对其运送的动产之优先权、 因公职人员渎职的 被害人对公职人员保证金之优先权、 动产保存人对其保存的动产之优先权、 动产出卖人对其 出卖的动产之优先权、 耕地出租人对收获物之优先权、 种子、 肥料或农药提供人对收获物之 优先权、 农工业劳役人就其工资对收获物之优先权等。 不动产优先权主要包括不动产保存人 优先权、不动产修建人优先权、 不动产出卖人优先权、不动产资金贷与人优先权、 共同继承 人就补偿金对其他继承人继承取得的不动产之优先权、 共有物分割人就补偿金对原共有的不 动产之优先权等。 上述优先权大部分为民法典所规定,
18、亦有由其他法律所规定者, 如税捐优 先权系由法国税法规定。 此外, 共有物分割人补偿金之优先权系为法国判例所创,乃是适应实务需要而产生,表明优先权制度在实践中得到发展,更趋成熟和完善。 有学者认为特别优先权除其成立无须当事人约定外, 在其他方面类似于抵押权, 故又可称之 为法定抵押权, 是指与债务人特定动产或不动产有牵连关系的特定种类的债权按照法律的规 定直接享有的优先受偿权(注:李开国: 民法基本问题研究 ,法律出版社 1997 年版,第 371 页。),也即认为特别优先权即法定抵押权。笔者认为,特别优先权与法定抵押权,都是根据法律的直接规定, 对于依特殊情事成立之债权, 于债务人特定之财产
19、上, 认有排他的优 先受偿的权利, 就此点而言, 两者的确较为类似。 特别是不动产特别优先权与法定抵押权都 是以不动产作为标的物, 以致两者在适用范围上有一定的重合。 例如, 对于不动产建造人就 其因建造不动产所产生的债权而在该不动产上成立的担保权, 有的国家规定为不动产优先权, 如法国和日本, 有的规定为法定抵押权, 如瑞士和我国台湾地区; 此外,罗马法上一些为人 而设之优先权在后世演进而为法定抵押权,如法国民法典第2121 条即规定,已婚妇女的权利和债权对于其夫的财产, 未成年人及禁治产人的权利和债权对于其监护人的财产, 享 有法定抵押权。 这些法律规定的不同, 既与一国的立法政策有关,
20、也与相关的担保制度有关。 但是,特别优先权与法定抵押权毕竟是两种不同的制度,仍然存在着明显差异: (1)在适用 范围上, 特别优先权要远远大于法定抵押权, 如上所述, 特别优先权包括动产优先权和不动 产优先权, 其中又有很多种类的优先权, 而法定抵押权作为基于法律规定而生之抵押权, 其 标的物仅限于不动产,而且仅与不动产优先权中的某些种类相重合;(2)在效力上,两者虽然都有权优先于一般债权人受偿, 但就与一般抵押权 (法定抵押权仅能与一般抵押权发生竞 合)的受偿次序而言,不动产特别优先权原则上优先于一般抵押权受偿(注:金世鼎: 民 法上优先受偿权之研究 ,载刁荣华主编:现代民法基本问题 ,台湾
21、汉林出版社 1981 年版, 第 159 页。),而法定抵押权在实务上常依与一般抵押权成立时间的先后,来决定其受偿次序。(注:谢在全: 民法物权论 (下),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693695页;谢 与龄编著:民法物权 ,台湾五南图书出版公司 1981年版,第 196 页。)2. 我国的立法选择:应建立优先权制度还是法定抵押权制度? 优先权旨在破除债权平等原则, 赋予特殊债权人以优先于其他债权人而受清偿的权利, 以保 护这些具有特殊社会基础的债权人, 其次设立的社会基础, 或者是基于公共利益和国家利益 的要求,或者是基于一定社会政策的要求,或者是基于 “共有 ”观念、 “质权”
22、观念的要求,或 者是基于维护债务人生存权的需要而设立, 具有较强的公益性, 是一项极具社会使命任务和 人道主义精神的法律制度, (注:申卫星: 优先权性质初论 ,法制与社会发展 1997 年 第 4 期。)其调整范围之广, 维护社会公平、 正义作用之显著, 远非法定抵押权制度所能及。 即使在设立法定抵押权制度而未建立独立的优先权制度的国家和地区, 也在其他法律中规定 有优先权的某些具体内容,如我国台湾地区,除规定有法定抵押权外,还在海商法第 24 条 规定有船舶优先权, 矿场法第 15 条规定有矿工工资之优先权, 强制执行法第 29 条规定有强 制执行费用及取得执行名义之优先权, 等等。 可见
23、, 实际生活中有许多情况需要优先权制度 来加以调整,特别是一般优先权,更是国家为体现公益、 维护公平正义所必须,而法定抵押 权制度对这些则无能为力。 不仅在大陆法系有优先权制度, 在英美法系, 在普通法的漫长历 史发展中也产生了包含有优先权内容的扣押权( hypothecs 或 hypothecation ),其中的法定 扣押权类似于动产优先权, 除扣押权人不能擅自转让扣押的财物外, 有权将该特定财产优先 清偿其债权,包括码头管理人和仓库管理人之扣押权、运输人扣押权、 旅馆扣押权、律师扣 押权、银行扣押权、代理人扣押权等。此外,在衡平法扣押权中,有一种衡平法扣押权产生 于土地的买卖, 即有效买卖契约中的出卖人对出卖的不动产有一种默示的扣押权, 数额以未 偿付的买价为限, 若买受人违约, 出卖人可直接把财产另行出售, 并用出售所得来抵偿买价。 (注:周楠主编: 民法(国外法学知识译丛) ,知识出版社 1981年版,第 12813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版地热能开发打钻承包协议
- 二零二五年度企业工商注册代理专项服务合同范本
- 综合实践课工作总结
- 美术机构工作总结
- 2025年风场运维三措两案
- 银孚注册消防工程师课件
- 2023-2029年中国烤鱼片行业市场深度分析及发展潜力预测报告
- 湖镇污水处理厂工程项目建议书(代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
- 年度工程项目个人总结
- 物业公司年度培训总结
- GB/T 45089-20240~3岁婴幼儿居家照护服务规范
- 燃气表施工应急预案方案
- 平安在线测评 iq 30题 答案
- 老年人多重用药评估与管理中国专家共识
- 重庆市园林水生植物栽植技术标准
- 2024年海南省海口市规划信息资料服务中心招聘4人(高频重点复习提升训练)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投诉法官枉法裁判范本
- 鲁教版历史六年级上册全册课件(五四制)
- 食材配送服务方案投标方案(技术方案)
- 2024CSCO肿瘤患者静脉血栓防治指南解读
- 减脂饮食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