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_第1页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_第2页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_第3页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_第4页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DB3301市农业准规DB 3301/T 184 2010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2010 - 12 - 30 发布2011 - 01 - 30 实施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本标准的附录 A、 B为资料性附录 本标准由市林业水利局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主要起草单位:淳安县新安江开发总公司、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省林业生态工程管理中心、 淳安县林业局、淳安县标准计量质量协会。本标准主要起草人:徐高福、丰炳财、余梅生、严世峰、柏明娥、邱瑶德、余启国、方建华、光飞。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技术规程1 围本标准规定了针叶林阔叶化改造的定义及其规划设计、 改造技术、 树种选择与配置、 林地清理与整 地挖穴、苗木选择、造林

2、、抚育管理、检查验收和档案管理等容。本标准适用于市围的针叶林阔叶化改造。2 规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 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 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GB/T 15163封山(沙)育林技术规程GB/T 15776造林技术规程GB/T 15871森林抚育规程LY/T 1560低产用材林改造技术规程LY/T 1646森林采伐作业规程DB 33/177主要造林树种苗木质量等级DB 33/179林业育苗技术规程DB 33/653林业容器育苗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与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针叶林 本标

3、准所指针叶林包括马尾松林、 杉木林及其疏林、 病虫害迹地、 采伐迹地、 火烧迹地等相应地类。3.2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 在地区,针叶林通过人为辅助措施,恢复或重建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林植被为主的经营活动。3.3封育改造 采取以封山为主, 保护原有林分基础上, 种植木荷等阔叶树种, 同时种植美丽胡枝子等先锋灌木进 行阔叶化改造的一种方法。包括留阔促阔、留阔补阔、补植改造、林下营造、以灌促阔等措施。3.4疏伐改造 对郁闭度较大,并且明显影响目的树种生长的针叶林分 , 采用适当疏伐针叶树的措施,以促进下木 层目的树种生长的一种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方法。包括择伐补阔等措施。3.5人工造林 针对林下植被不丰富的迹

4、地及针叶疏林而采取保留阔叶树种、 人工营造木荷等阔叶树种, 适当留养 原针叶树种, 以建立针阔混交林或阔叶混交林而进行阔叶化改造的一种方法。 包括留针补阔、 留阔补阔、 以灌促阔、乔灌同植等措施。4 规划设计4.1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规划设计须由具有营造林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设计方案经专家论证后组织实 施。4.2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作业设计以小(细)班为单位,设计包括改造方式、改造树种、造林方法、抚 育管理、苗木规格、计划进度、经费预算等容及相关图表。5 改造技术5.1 马尾松林阔叶化改造5.1.1 抚育改造主要针对具有更新层的马尾松林或马尾松阔叶混交林, 通过抚育间伐调整林分密度与树种结构, 逐

5、 步增加阔叶树种的比例,重点保护好壳斗科、樟科、金缕梅科、山茶科等树种。5.1.2 补植改造主要针对马尾松林下无更新层的林分,立地条件较好者结合间伐进行林下补植,补植苦槠、青冈、 石栎、 木荷等地带性阔叶树种; 立地条件较差、林下植被较少的马尾松林分,采取长期的封山育林为主 措施,并适度林下补植。5.2 杉木林阔叶化改造5.2.1 带状间伐改造通过 50% 60%的强度按行间伐, 在杉木林冠下栽植木荷、 薄叶润楠以及深山含笑、 乳源木莲等较耐 荫的阔叶树种。5.2.2 块状间伐改造团块状 (每个团块 0.05 hm 2 0.10hm2)间伐杉木纯林,更新栽植其它阔叶树种,形成块状混交结构。5.

6、3 针叶疏林阔叶化改造5.3.1 留阔补阔改造对土层较深厚且有一定数量阔叶树种的针叶疏林或灌木林地, 保留乔木树种, 补植木荷、 乳源木莲 等优质速生乡土树种和梅等生态经济树种。5.3.2 人工造林改造对于土层中等且林下植被不丰富并以草本为主的针叶疏林或灌木林地, 采用块状或带状整地, 人工 种植木荷等优质速生阔叶树种。5.3.3 以灌促阔改造对土层较薄且林下植被以芒萁或禾草等草本为主的针叶疏林或灌木林地, 采用美丽胡枝子等先锋灌 木,补植木荷、青冈、苦槠、甜槠、栲树等地带性常绿阔叶树种。5.4 迹地阔叶化改造迹地阔叶化改造包括采伐迹地改造、病虫危害迹地改造、火烧迹地改造等。5.4.1 对于土

7、层较深厚( 50cm),林下植被具有较丰富的木荷、青冈、冬青、枫香等阔叶乡土树种 的迹地,推广应用留阔促阔等技术,留养培育阔叶树种。5.4.2 对于土层中等( 30 50cm),林下植被不丰富的迹地,推广应用留阔补阔技术,营造枫香、木 荷、苦槠、栲树、冬青、铁冬青等乡土阔叶树种。5.4.3 对于土层较薄( 30cm),林下植被以芒萁或禾草等草本为主的迹地,推广应用以灌促阔技术, 种植美丽胡枝子等先锋灌木养护林地,同时营造木荷等阔叶树种。6 树种选择与配置6.1 树种选择选择适生的、优良的乡土阔叶树种。6.1.1 针叶林阔叶化改造重点引入和疏伐抚育必须保留的目的树种见附录A。6.1.2 针叶林阔

8、叶化改造一般引入和疏伐抚育应当保留的目的树种见附录B。6.2 树种配置6.2.1 配置原则树种配置必须根据林种如水源涵养林、水土保持林、风景林等,树种特性如树种大小高低、 根系深 浅、生长快慢、喜光度、花叶色彩以及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等,按照多树种、多层次、多功能的林分结 构,依据森林生态学原理,模拟天然森林群落进行景观配置和适地适树安排树种。6.2.2 配置方式6.2.2.1 生态化配置树种配置采用 3行 5行环山水平带状或 2010020 100m块状的多树种混交。如上层为南酸枣、 马褂木、栾树、枫香、蓝果树等速生落叶阔叶树种,下层配以木荷、苦槠、青冈、石栎、甜槠等常绿阔 叶目的树种。6.2

9、.2.2 景观化配置在林缘、道旁、 森林公园和风景区等地, 配置观花观叶或具季相变化的景观树种。带状按照 2行 4行目的树种配种 1行景观树种(混交比例为 24 1),块状按照每 5m 10m单株点植景观树种。7 林地清理与整地挖穴7.1 林地清理林地清理包括全面清理带状归堆、带状清理带状归堆及疏伐清理局部归堆等3种,无论何种方法,均应保留有价值的乡土乔灌木。7.1.1 全面清理带状归堆适用于火烧迹地、采伐迹地等无林地及目的树种不多疏林灌丛。先将杂物离地5cm全面清理,再按种植带宽 1m 2m进行环山水平状归堆,堆放在带间,堆带宽0.5m 2m,要求杂物平放压实。7.1.2 带状清理带状归堆按

10、种植带宽 2m,进行环山水平带开带, 带杂物清除干净, 堆放在种植带间, 清理、堆带要求同 7.1.1 。7.1.3 疏伐清理局部归堆针叶低效林和疏残林的改造,应根据改造的密度进行疏伐调整。一般来说,可考虑环山带状砍伐 2 行 3行( 4m 6m)保留 1行 2行( 2m 4m)原有林木,间种 2行 3行目的树种。如果生长较好林木密 度较大的,保留的 1 2行再交叉隔株疏伐。砍伐行距还可根据现有林木的60%高度,保留距离为现有林木的 40%控制。然后将种植带的杂物清理干净, 带状归堆。 或均匀疏伐, 保留 0.4郁闭度 0.5 郁闭度(郁 闭度 0.5 以下的疏残林,不必疏伐调整),将种植点1

11、m的杂灌、杂草清除干净。7.2 整地挖穴7.2.1 整地造林前 1个月 3个月进行局部穴状( 1m 1m)整地。7.2.2 挖穴土层深厚地段按 606050cm、土层中等地段按 505040 cm、土层较薄的地段按 40 40 30cm 规格挖穴 , 种植容器苗的可适当减小挖穴规格。结合回土同时施基肥,尽量采用有机肥,施肥量按作业 设计要求。回土至 1/2 1/3 时,将基肥放入拌匀后再回满土,回土要求回表土,回土时将土团打碎,清 除石块,略高于穴面。8 苗木选择一般采用省地方标准 DB33/653-2007 林业容器育苗 1年 3年生以上的级合格容器苗或裸根苗( 苗高 1.0m 1.2m以上

12、,地径 1cm 2cm以上 ) 造林。9 造林9.1 造林密度全面造林初植密度一般按速生树种 22m33m,慢生树种为 1.5 1.5m 2 2m。补植造林密度依 作业设计要求确定。9.2 造林季节常绿树种宜在春季造林, 落叶树种宜在冬季造林。 原则要求当天起苗, 当天造林, 当天栽不完的应 进行假植。9.3 定植方法栽植时做到“舒根、扶正、打实”,栽植深度一般宜适度深栽,最后覆盖一层松土。10 抚育管理10.1 除草松土有全面砍草穴状松土、带状砍草穴状松土及穴状除草松土等3种方法。不论何种方法,均应当保留原杂灌木。除草松土时间: 4 5月, 8 9月各一次。10.1.1 全面清理穴状松土全面

13、清理林地杂草,将 1m2种植穴松土,深 3cm 5cm。10.1.2 带状清理穴状松土清理种植带 2m宽围的杂草,松土深 3cm 5cm。10.1.3 穴状清理穴状松土清理种植穴 1m2的杂草,松土深 3cm 5cm。10.2 施肥种植后结合抚育,每株施尿素 30g50g;第 2年开始,在 4 6月可结合松土除草施肥一次。10.3 补植造林成活率低于 85%时,应进行补植。补植工作应在造林后一年进行。10.4 抚育时间造林后抚育时间连续 3年。11 检查验收及档案管理11.1 检查验收按照针叶林阔叶化改造验收标准要求做好自查和验收准备。11.2 档案管理建立健全针叶林阔叶化改造档案,掌握情况,

14、积累资料,摸索规律。包括资源档案、经营档案、财 务档案等。AA附录A(资料性附录)针叶林阔叶化改造重点引入和疏伐抚育必须保留的目的树种科名种名山茶科木荷金缕梅科枫香壳斗科青冈、苦槠、甜槠、石栎、栲树冬青科冬青、小果冬青樟科香樟、红楠、楠、紫楠、薄叶润楠木兰科马褂木、深山含笑、玉兰、乐昌含笑、乳源木莲杜英科山杜英、杜英槭树科秀丽槭桦木科光皮桦大戟科山乌桕安息香科拟赤蓝果树科蓝果树豆科黄檀楝科毛红椿BB附录B(资料性附录)针叶林阔叶化改造一般引入和疏伐抚育应当保留的目的树种科名种名银杏科银杏梅科梅柳科响叶胡桃科青钱柳、华东野核桃桦木科雷公鹅耳枥壳斗科水青冈、钩栲、包石栎、东南石栎、板栗、乌冈栎、栓

15、皮栎、麻栎、云山青冈、细叶青冈、多脉青冈、小叶青冈、短柄枹、白栎、槲栎榆科长序榆、榆、红果榆、榔榆、榉树、青檀、糙叶树、珊瑚朴、紫弹树、朴树木兰科木兰、厚朴、天目木兰、披针叶茴香樟科樟、细叶香桂、润楠、刨花楠、楠、檫木、新木子、豹皮樟、黄丹木子、黑壳楠、香叶树金缕梅科牛鼻栓、梅叶蚊母树杜仲科杜仲蔷薇科石楠、水榆花楸、石灰花楸、秋子梨、麻梨、豆梨、迎春樱、微毛樱、山樱花、华东稠、灰叶稠、短梗稠、细齿稠、绵毛稠豆科巨紫荆、山合欢、合欢、肥皂荚、皂荚、山皂荚、花榈木、马鞍树、翅荚香槐芸香科吴茱萸、臭辣树、秃叶黄皮树苦木科苦木、臭椿楝科楝树、香椿大戟科重阳木、千年桐、乌桕、白木乌桕、山虎皮楠科虎皮楠、交让木漆树科南酸枣、黄连木、木腊树大风子科山桐子冬青科大柄冬青、大果冬青、铁冬青、铁冬青、香冬青、厚叶冬青、尾叶冬青、短梗冬青、大叶冬青、榕叶冬青、省沽油科银鹊树槭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