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前预习题Word_第1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前预习题Word_第2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前预习题Word_第3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前预习题Word_第4页
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前预习题Word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11年环境影响评价师考试技术导则与标准提前预习题1以下不属于国家已颁布污染物排放标准的是(B)。A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B钢铁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C水泥工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D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解析:钢铁工业有水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而未制定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2.我国现行的主要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一般可分为(C)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各专项或专题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规划和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导则等。A.各学科B各行业C.各环境要素D各部门3.下列关于环境质量标准和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说法,正确的是(C)。A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类别的,分别对应于相应的环境功能区,处在高功能区的污染源执

2、行严格的排放限制,反之,则相反。B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区域为依据C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不一定一一对应D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的级别与环境质量功能区类别一一对应解析:污染物排放标准都是分级别的而不是分类别的。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是“以技术为依据”。选项C举例:排入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类水域执行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二级标准。4.按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的要求,公众意见调查应该在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B)进行。A准备阶段B正式工作阶段C报告书编制阶段D审批环境影响报告书(表)阶段解析:见教材18页。5.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建设项目对环境

3、的影响、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或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但调整的幅度上下不应超过(C)。A三级B二级C一级D四级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评价工作分级的方法是根据(B)计算确定。A.推荐模式中的ADMS模式B.推荐模式中的估算模式C.等标排放量的公式D.推荐模式中的AERMOD模式解析:教材36页。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建成后全厂的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都有明显减少的改、扩建项目,评价等级(A)。A.可低于一级B为三级C.不低于二级D不高于二级解析:教材37页。8.对于以线源为主的城市道路等项目,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可设定为线源中心两侧各(C)的范围

4、。A100mB300mC200mD400m解析:教材37页。9.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大气污染源调查与分析对象应包括(A)。A项目的所有污染源B评价区的工业污染源C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D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污染源解析:教材38页,对于三级评价项目可只调查分析项目污染源,而对于一、二级评价项目,应调查分析项目的所有污染源、评价范围内与项目排放污染物有关的其他在建项目、已批复环境影响评价文件的未建项目等污染源。如有区域替代方案,还应调查评价范围内所有的拟替代的污染源。10.某项目主要排放SO2、NO2、CO、CO2、TSP、PM10等污染物,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5、大气环境,该项目监测因子至少应包括(A)。ASO2、NO2、CO、TSP、PM10BSO2、NO2、CO2、TSP、PM10CSO2、NO2、TSP、PM10DSO2、CO、CO2、TSP、PM1011.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于一级评价项目,地面气象观测资料调查要求是:距离项目最近的地面气象观测站,(D)的常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A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一年B近3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C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二年D近5年内的至少连续三年解析:教材44页。12.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大气环境一级评价项目预测内容中,对于施工期超过(B)的项目,并且施工期排放的污染物影响较大,应预测施工

6、期间的大气环境质量。A.半年B一年C二年D三年解析:教材49页1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评价范围大于等于50km的一级评价项目,可选择(D)进行预测。A估算模式BAERMOD模式CADMS模式DCALPUFF模式解析:教材50页14.某建设项目大气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二级,6个监测点位的现状监测日平均浓度最大值、平均值、最小值分别是030mgm3、020mgm3、010mgm3,预测范围内的日平均浓度最大预测值是015mgm3。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最大地面质量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应采用的最终质量浓度是(C)mgm3。A015B025C035D045解析:教材50页

7、,“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最大值的叠加影响;对最大地面浓度点的环境影响分析可考虑预测值和所有现状背景值的叠加影响。”因此应选择C。15.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基于估算模式计算大气环境防护距离时,计算污染源强的排放浓度是取(D)。A.实际排放浓度B场界排放浓度C未经处理的排放浓度D削减达标后的排放浓度16.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对环境空气敏感区的环境影响分析,应考虑其预测值和同点位处的现状背景值的(C)的叠加影响。A最小值B平均值C最大值D加权平均值解析:详见50页。17.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面水环境,地面水环境影响评

8、价分级判据的“污水水质的复杂程度”中的“复杂”类别是指(B)。A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三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2B污染物类型数3,或者只含有两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C污染物类型数=2,且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10D只含有一类污染物,但需预测其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7E污染物类型数=1,需预测浓度的水质参数数目50m,应在断面上设三条取样垂线,再由水深确定点位,因水深为1m4.2m5m,则只在水面下0.5m处取一个水样。因此综合考虑应该是取三个水样。2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建设项目既拥有固定声源,又拥有流动声源时,应( C )。A.只进

9、行固定声源环境影响评价B只进行流动声源环境影响评价C分别进行噪声环境影响评价D只进行叠加环境影响评价2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突发噪声的评价量为( B )。A昼间等效声级(Ld)B最大A声级(Lmax)C夜间等效声级(Ln) D等效连续A声级(Leq)解析:详见101页。3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运行期声源为固定声源时,( D )作为环境影响评价时段。A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前B固定声源投产运行中C固定声源施工后D固定声源投产运行后解析:详见101页。3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某中型新建项目,其附近有一疗养区院,此建设项目声环境影响应按( A )进行工

10、作。A一级评价B二级评价C.三级评价D一级或二级评价解析:详见103页。评价范围内有适用于声环境质量标准规定的0类声环境功能区域,以及对噪声有特别限制要求的保护区等敏感目标。或建设项目建设前后评价范围内敏感目标噪声级增高量达5dB以上或受影响人口数量显著增多时。按一级评价工作。3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某机场项目,声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为一级,其评价范围一般为( C )。A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侧向各200m的范围B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12km、侧向各612km的范围C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612km、侧向各12km的范围D以主要航迹离跑道两端各210km、侧向各24km的范围

11、解析:详见105页。“声环境影响评价范围”。33. 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规定的环境噪声现状调查方法的确定依据是 ( B )。A评价范围B评价等级C评价标准D评价目的解析:教材106页。“环境噪声现状调查的基本方法收集资料法、现场调查法、现场测量法。评价时应根据评价工作等级的要求确定需采用的具体方法。”3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声环境影响预测范围与评价范围的关系是( C )。A预测范围应大于评价范围B预测范围应小于评价范围C预测范围应与评价范围相同D预测范围应大于等于评价范围解析:详见35.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公路、城市道路交通运输噪声预测内容中,按( C

12、 )绘制代表性路段的等声级线图,分析敏感目标所受噪声影响的程度,确定噪声影响的范围,并说明受影响人口分布情况。A预测值B背景值C贡献值D叠加值解析:详见109页。“典型建设项目的预测内容”中对于“公路、铁路、轨道交通噪声预测内容”。3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进行敏感目标噪声环境影响评价时,以( C )作为评价量。A敏感目标背景噪声值B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C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贡献值与背景噪声值叠加后的预测值D敏感目标所受的噪声原始值解析:详见110页。对于改扩建的公路、铁路等建设项目,如预测噪声贡献值时已包括了现有声源的影响,则以预测的噪声贡献值作为评价量。37. 依据环境影

13、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不含建设项目自身声源影响的环境声级为( B )。A贡献值B背景值C预测值D叠加值解析:详见110页。3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非污染生态影响,某工程位于风景名胜区内,工程影响的范围为10km2,引起物种的多样性减少量为10,此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级别为( C )。A.3级B2级C1级D4级解析:详见教材122-123页。此题是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等级划分的掌握程度出的题。而这道题其实完全不用看其他的条件,只从工程位于风景名胜区即可判断是1级评价工作。因为上课时曾给大家讲过,对于几个特殊情况要记住的。也主是存在敏感区域及存在敏感问题(如珍稀频危物种消失)时,一般按一

14、级评价工作进行。而D提到的4级根本就不对,生态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也是划分为三个工作等级。3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非污染生态影响评价的范围主要根据评价区域与周边环境的( D )确定。A相互关系B生态同质性C生态异质性D生态完整性解析:详见123页。4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某公路工程需进行生态影响3级评价,其生态现状评价中生态制图必须配有的基本图件是( D )。A植被现状图B土壤侵蚀分布现状图C工程平纵断面图D土地利用现状图解析:详见126页。“生态现状评价”的评价要求中“2级以上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要在生态制图的基础上进行;3级项目的生态现状评价必

15、须配有土地利用现状图等基本图件”。41. 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重点之一是识别开发区的区域开发活动可能带来的主要( B ),以及可能制约开发区发展的环境因素。A生态环境影响B环境影响C区域经济影响D环境功能影响解析:详见147页。42. 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涉及大量征用土地、移民搬迁或可能导致原址居民生活方式、工作性质发生大的变化的开发区规划,需设置( C )。A环境现状调查和评价专题B公众参与专题C.社会影响分析专题D规划方案分析专题解析:详见154页“评价专题设置”中“其他专题”设置考虑。除题中提到的之外,“如果开发活动会带来较大的环境风

16、险还应设置风险评价专题”。43. 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土地利用生态适宜度评价采用三级指标体系,选择对所确定的土地利用目标影响( B )作为生态适宜度的评价指标。A最小的一组因素B最大的一组因素C中间的一组因素D最小和最大的一组因素解析:详见158页。en.Examw.CoM44. 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确定大气污染物总量控制指标主要是( C )。ANO2,粉尘、SO2B烟尘、N02、S02C烟尘、粉尘、SO2D烟尘、PM10、S02解析:详见160页,“大气环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的主要内容”45. 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以下符合开发区水环

17、境容量与污染物总量控制要求的是( A )。A总量控制因子应包括COD、TN、TPB总量控制因子的确定应考虑当地降水量C根据开发区技术经济条件确定水环境允许排放总量D根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制定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案解析:详见教材161页。水的总量控制因子主要有:COD、氨氮、TN、TP等。其中B不是总量控制因子确定应考虑的因素。C应该分析基于环境容量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和基于技术经济条件约束的允许排放总量46. 以下规划的环境影响评价适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的是( D )。A县级水利发展规划B电力集团发展规划C造纸厂发展规划D国家能源发展规划解析:详见教材166页A是编制的机关不对,BC是

18、不属于一地三域十个项目。47.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在规划环境影响评价过程中( B )公众参与,充分考虑社会各方面利益和主张。A必须有B鼓励和支持C最好有D不需解析:详见168页“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原则”中的“公众参与原则”48.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在确定环境目标和评价指标时,须按照有关的环境保护政策、法规和标准拟定或确认环境目标,选择( D )的评价指标。A客观的B非量化C量化D量化和非量化解析:详见174页。“评价指标可以是定性的或定量化的,是可以进行监测、检查的”49.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对于无法恢复的环境,可以通

19、过( A )的方式替代原有的环境。A重建B修复补救C预防D减量化解析:详见182页“环境保护对策与减缓措施”预防措施、最小化措施、减量化措施、修复补救措施及重建措施。50.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开展城市总体规划环境影响评价的合理时机是( C )。A城市总体规划公示之后B城市总体规划公示期间C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初期D城市总体规划编制后期解析:详见教材168页,“早期介入的原则”51. 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利用( C )开展环境风险评价。A风险值B类比法C安全评价数据D最大可信灾害事故风险值52. 风险识别风险类型,根据( D ),分为火灾、爆炸和泄漏三种类型。A有毒有害物质扩散规

20、律B有毒有害物质产生的后果C有毒有害物质性质D有毒有害物质放散起因解析:详见196页“风险识别”53.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时段可分为( D )个时段。A二B.三C四D五解析:详见201-202,“验收调查时段,一般分为工程前期、施工期、试运行期三个时段”。54.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验收调查工作阶段划分正确的是( C )。A初步调查、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三个阶段B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四个阶段C准备、初步调查、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调查报告五个阶段D确定项目来源、准备、编制实施方案、详细调查、编制

21、调查报告五个阶段解析:详见201-202。五个阶段。55.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生态影响类项目环保竣工验收调查时,如现阶段暂时还没有环境保护标准的可按( B )给出结果。A发达国家环境保护标准B实际调查情况C国外其他国家环境保护标准D临时制订环境保护标准解析:详见202“验收调查标准的确定”。56. 某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时,发现工程存在一些环保问题,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该工程竣工环境保护验收结论是 ( D )。A建议不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B建议对部分工程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C对存在环保问题的工程提出整改方案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

22、收D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解析:详见教材208页,“五、调查结论与建议”根据调查和分析的结果,客观、明确地从技术角度论证工程是否符合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条件,主要包括: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限期整改后,建议通过竣工环境保护验收。57. 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规定的最高允许排放速率,现有污染源分为( A )。A一、二、三级B.二、三、四级C.二、三级D二级解析:详见59页,现有污染源分为一二三级,新污染源分为二三级。58. 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两个排放相同污染物(不论其是否由同一生产工艺过程产生)的排气筒,若其距离( B )其几何高度之和,应合并视为一根等效排气筒。

23、A.等于B小于C大于D等于或小于解析:详见59页“排气筒高度及排放速率的有关规定”59. 依据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1997年1月1日某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批准立项,则该项目无组织排放二氧化硫的监控浓度限值是( A )。A040mgm3B012 mgm3C10 mgm3D肉眼不可见解析:详见60-63,此题是对于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中的现有污染源和新污染源的区别及大气污染物排放限值的掌握。1997年1月1日前设立的为现有污染源;1997年1月1日起设立的污染源为新污染源。一般情况下应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表)批准日期作为其设立日期。60. 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对于污水第二类污

24、染物,在( D)排放口采样,其最高允许排放浓度必须达到本标准要求。A车间B车间处理设施C车间或车间处理设施D排污单位解析:详见教材97页。61. 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下列( B )水体污染物属第一类污染物。A总汞、总镉、总砷、总铅、总镍、总锌B总镉、总铬、六价铬、总放射性、总银C总汞、总锰、总银、苯并(a)芘、总铍D总放射性、烷基汞、总铜、COD、甲醛解析:详见99页。其中A中总锌水是第一类污染物;C中总锰不是第一类污染物;D中后三项均不是第一类污染物。62. 依据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工业污水按生产周期确定监测频率,生产周期大于8h的,每( C )采样一次。A1 hB2hC4hD3h解析:详见

25、98页“监测频率要求”。生产周期在8h以内的,每2h采样一次。63. 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当厂界与噪声敏感建筑物距离小于( B )时,厂界环境噪声应在噪声敏感建筑物的室内测量,并将相应噪声限值减( )作为评价依据。A15m,10dB(A)B1m,10dB(A)C1m,5dB(A)D2m,5dB(A)解析:详见114页64. 依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城市建筑施工装修阶段,噪声昼夜限值分别是( C )。A75dB,55dBB85dB,75dBC65dB,55dBD70dB,55dB解析:详见114页65. 依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关于施工阶段作业噪声限值,表述正确的是 ( C )

26、。A不同施工阶段夜间作业噪声限值均为55dBB夜间施工以打桩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最大C昼间不同施工阶段中以装修阶段作业噪声限值为最小D打桩阶段昼间作业噪声限值不得超过75dB解析:详见教材118页。A、B、D不正确,因为打桩夜间禁止施工66. 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某商场拟建在城市快速路附近,则该商场执行的昼夜噪声排放限值分别是( D )。A 50dB, 40dBB 55dB, 45dBC 65dB, 55dBD 70dB, 55dB解析:详见119页。属于4类功能区,因此昼夜标准分别为70,5567. 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对于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的测量结果,噪声测量值与背景噪声

27、值相差 ( C )时,噪声测量值不做修正。A大于5dB(A)B大于8dB(A)C大于10dB(A)D大于15dB(A)解析:详见121“测量结果的修正”68. 依据社会生活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在社会生活噪声排放源测点布设时,室内噪声测量点位置设在距任一反射面至少05m以上、距地面12m高度处,在( C )测量。A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B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状态下C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开启状态下D未受噪声影响方向的窗户关闭状态下解析:详见120“测量条件”69. 城市区域环境振动标准规定:居民、文教区执行城市区域铅垂向Z振级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D )。A65dB,65dBB75dB,

28、72dBC70dB,65dBD70dB,67dB解析:详见113页。对于具体标准的选择。70.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环境空气质量标准(修改版)中,N02的二级标准的lh平均浓度限值是( B ) mgm3。A012B024C008D020解析:详见56页。71. 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TSP是指悬浮在空气中,( C )直径100m的颗粒物。A阻力学当量 B自由沉降当量C空气动力学当量 D几何当量72. 某县国土面积为1500 km2,其中县城约80 km2,其余为农村地区,在农村范围内有50km2的国家风景名胜区,县政府在县城下风向规划10km2的工业区。依据环境空气质量标准,该县执行环境空气

29、质量二级标准的面积是( C ) km2。A1420 B1440C1450 D1490解析:详见教材55页。该题中50 km2的国家风景名胜区是一类区,其余均为二类区。73.某水体具有水产养殖、娱乐用水和农业用水的功能,该水体应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 C )。A I类 B 类 C类 DV类解析:详见93页。74.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对于类水体人为造成环境水温变化应限制在( D )。A月平均最大温升1,月平均最大温降2B周平均最大温升2,周平均最大温降3C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D周平均最大温升1,周平均最大温降2解析:详见93页。75. 主要反映地下水化学组分的天然背景含量,适用

30、于各种用途的地下水质量类别是( B )。A I类 B 类 C类 D类解析:详见95页。76. 依据海水水质标准,以下应执行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海域是( A )。A水产养殖区 B海洋渔业水域C滨海风景旅游区 D海洋开发作业区解析:详见教材B是第一类,C是第三类,D是第四类77.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以商业金融为主的区域执行的环境噪声昼夜标准值分别是( D )。A50dB,35dB B50dB,40dBC50dB,45dB D60dB,50dB解析:详见该区域属于2类声环境功能区。因此选择D。78. 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在进行环境噪声测量时,以下噪声监测点布置正确的是( B )。A一般户外测点距离

31、任何反射面(含地面)30mB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外,测点距墙壁或窗户lm,距地面12m以上C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测点距离墙面或其他反射面05mD在噪声敏感建筑物室内,关闭门窗情况下,测点布置于室内中央,距地面12m以上解析:详见教材112页。A应该是至少3.5m外。C测点距离墙面和其他反射面至少1m。D没有置于室内中央的要求。距地面1.2-1.5m79.依据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A )起立项的新、扩、改建项目及其建成后投产的企业排放恶臭污染物时执行二级、三级标准中相应的标准值。A1994年6月1日 B1997年1月1日c1997年12月31日 D2001年1月1日解析:详见63页。80. 恶臭

32、污染物排放标准所列的恶臭污染物中包括( D )。ASO2 BNO2CCO DH2S解析:详见63页。81. 依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在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内允许新建的炉窑是( B )。A建筑施工临时用的锻造加热炉 B市政施工临时用的沥青加热炉C非金属热处理炉 D金属热处理炉解析:详见65页。82. 依据工业炉窑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 B )起新建、改建、扩建的工业炉窑(或排气筒)应设置永久采样、监测孔和采样监测用平台。A1996年12月31日 B1997年1月1日C1998年1月1日 D1998年12月31日解析:详见65页。83.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适用于除煤粉发电锅炉和( D

33、)发电锅炉以外的各种容量和用途的燃煤、燃油和燃气锅炉排放大气污染物的管理,以及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设计、竣工验收和建成后的排污管理。A双台出力大于655MW(75th) B单台出力大于655MW(75th)C双台出力大于455MW(65th) D单台出力大于455MW(65th)解析:详见66页。84. 依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新建燃气、燃轻柴油、煤油锅炉房烟囱高度应按批准的环境影响报告书 (表)要求确定,但不得低于( B )A6m B8m C10m D15m解析:详见67页。85. 依据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以下锅炉在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禁止新建的是( D )。A燃气锅炉 B燃型煤

34、锅炉C燃煤油锅炉 D燃重油锅炉解析:详见66页。一类区禁止新建以重油、渣油为燃料的锅炉。86. 依据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生活垃圾填埋场场址的位置及与周围人群的距离( A ),并经地方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批准。A应依据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确定 B300 mC500 m D400 m解析:详见213页:生活垃圾填埋场选址的环境保护要求。87. 依据危险废物贮存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贮存设施应选在地质结构稳定,地震烈度不超过( B )的区域内。A6度 B7度 C8度 D9度解析:详见218页。88. 依据危险废物填埋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填埋场场址距地表水域的距离不应小于( C )。A50m B

35、100m C150m D200m解析:详见220页89. 依据危险废物焚烧污染控制标准,危险废物焚烧厂不允许建设在( D )主导风向的上风向地区。A农业区 B商业区 C工业区 D居民区解析:详见222页。“焚烧厂选址原则;90.依据一般工业固体废物贮存、处置场污染控制标准,一般工业固体废弃物贮存、处置类场应选在防渗性能好的地基上,天然基础层地表距地下水位的距离不得小于( D )。A45m B35m C25m D15m解析:详见225页。二、不定项选择题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程序中的准备阶段主要完成的内容是( ABCD )。A研究有关文件B进行初步的工程分析和环境现

36、状调查C筛选主要的影响评价因子,明确评价的重点,并确定各单项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等级D编制评价大纲E初步的公众调查解析:详见18页。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对于某一具体建设项目,在划分各评价项目的工作等级时,根据( ABC )等情况可作适当调整。A建设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B当地对环境的特殊要求C所在地区的环境特征 D.程投资解析:详见203.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下列关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预测的基本原则说法正确的是( ABD )。A.对于已确定的评价项目,都应分析、预测和评估建设项目对环境产生的影响B预测的范围、时段、内容及方法均应根据其评价工作等级、工程与环境的特性、当地的环

37、保要求而确定C预测环境影响时应尽量选用通用、成熟、简便并能满足准确度要求的方法D应尽量考虑预测范围内规划的建设项目可能产生的环境影响解析:详见27-28页,包括ABC三条原则。4.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建设项目的大气环境评价等级不低于二级的是( BCDE )。A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不含两个)项目B评价范围内包含一类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C评价范围内主要评价因子的环境质量已接近或超过环境质量标准D项目排放的污染物对人体健康或生态环境有严重危害的特殊项目E以城市快速路为主的扩建项目解析:详见37页。A高耗能行业的多源(两个以上,含两个)项目,评价等级应不低于二级。5. 依据

38、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污染源调查时,对于颗粒物的粒径分布内容的调查应包括( ABCD )。A.颗粒物粒径分级(最多不超过20级)B颗粒物的分级粒径(m)C各级颗粒物的质量密度(gcm3)D各级颗粒物所占的质量比解析:详见41页。6.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下列内容属于地面气象观测资料中的常规调查项目的是( ABCD )。A低云量 B总云量 C风向D风速 E气压解析:观测资料的常规调查项目有6项:时间(年、月、日、时)、风向(以角度或按16个方位表示)、风速、干球温度、低云量、总云量。7.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预测范围应覆盖评价范围,同时还

39、应考虑( ABC )等进行适当调整。A评价范围的主导风向 B污染源的排放高度C地形和周围环境敏感区的位置 D污染源的排放量解析:详见47页。“预测范围”8.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大气环境,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计算点可分( BCD )。A区域地面下风向轴线浓度点 B预测范围内的网格点C.环境空气敏感区 D区域最大地面浓度点解析:详见47页。9.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冰封期较长的水域,当其水体功能为( BDE )时,还应预测冰封期的环境影响。A.娱乐用水 B生活饮用水 C农业用水D食品工业用水水源 E渔业用水解析:详见79页。10.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地表水环境,下列关

40、于河流的简化要求,说法正确的是( ABDE )。A大、中河流预测河段的断面形状沿程变化较大时,可以分段考虑B小河可以简化为矩形平直河流C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D大、中河流断面上水深变化很大且评价等级为一级时,可以视为非矩形河流E河流水文特征或水质有急剧变化的河段,可在急剧变化之处分段,各段分别进行环境影响预测解析:评价等级为三级时,江心洲、浅滩等均可按无江心洲、浅滩的情况对待;评价等级为二级时,江心洲位于充分混合段,可以按无江心洲对待;评价等级为一级且江心洲较大时,可以分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江心洲较小时可不考虑。江心洲位于混合过程段,可分段进行环境影响预测。

41、11.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声环境,对于噪声预测,下列哪些内容是二级评价的基本要求? ( ABD )A给出建设项目建成后不同类别的声环境功能区内受影响的人口分布、噪声超标的范围和程度B给出各敏感目标的预测值和厂界(或场界、边界)噪声值C固定声源评价、机场周围飞机噪声评价、流动声源经过城镇建成区和规划区路段的评价应绘制等声级线图D噪声预测应覆盖全部敏感目标E当敏感目标高于(含)三层建筑时,应绘制垂直方向的等声级线图解析:对于二级评价项目,根据评价需要绘制等声级线图。A、B、D三选项的内容也是一级和二级评价在噪声预测方面的共同要求。12. 依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 非污染生态影响,下列( B

42、CD )自然资源开发1级项目提交的成果除完成基础图件外,要充分应用“3S”一体化、多媒体等高新信息技术手段进行生态影响评价,并提交相应成果。A水库和水坝建设 B森林开采C跨流域调水 D交通运输建设项目E矿产开采工程建设项目解析:详见教材140-141或见课件。13.依据开发区区域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开发区选址的合理性分析是根据( BCD )分析开发区规划选址的优势和制约因素。A开发区规模 B开发区性质C发展目标 D生产力配置基本要素解析:详见153页。14. 依据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划环境现状分析与评价的主要内容有( ACD )。A社会经济背景分析及相关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问题

43、分析,确定当前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B分析确定规划区主要相关环境介质的环境容量,研究提出合理的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方案C生态敏感区(点)分析,确定评价范围内对被评价规划反应敏感的地域及环境脆弱带D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分析,确定受到规划影响后明显加重,并且可能达到、接近或超过地域环境承载力的环境因子E规划区内污染物排放对区内、外环境敏感地区的环境影响分析解析:选项B和E是开发区环境影响分析与评价的相关内容。选项C的生态敏感区(点)主要有特殊生境及特有物种、自然保护区、湿地、生态退化区、特有人文和自然景观以及其他自然生态敏感点等。15. 规划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试行)规定的规划环境影响评价原则有(

44、 ACD )。A科学、客观、公正 B中期介入C公众参与 D可操作性解析:教材168页。六个原则,分别是科学、客观、公正原则,早期介入原则,整体性原则,公众参与原则,一致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16.依据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建设项目环境风险评价技术导则适用于涉及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质的生产、使用、贮运等的( ABCD )的环境风险评价。A新建项目 B扩建项目 C改建项目D技术改造项目 E核建设项目17.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一生态影响类规定了生态影响类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调查( ABD )。A总体要求 B实施方案的编制要求C监

45、测内容和技术的要求 D调查报告的编制要求解析:该规范规定了监测内容和监测结果的要求,但没有规定监测技术的要求。18.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对于( ABDE )项目,验收调查应在工况稳定、生产负荷达到近期预测生产能力(或交通量)75以上的情况下进行。A公路 B铁路 C油气集输管线D港口 E轨道交通解析:对于水利水电项目、输变电工程、油气开发工程(含集输管线)、矿山采选可按其行业特征执行,在工程正常运行的情况下即可开展验收调查工作。19. 依据建设项目竣工环境保护验收技术规范生态影响类,根据建设项目的特点设置生态影响调查内容,一般包括( ABCDE )。A工程沿线生态状

46、况B工程占地情况调查C工程影响区域内植被情况和水土流失情况调查D工程影响区域内生态敏感目标和人文景观的调查E工程影响区域内不良地质地段、水利设施、农业灌溉系统情况调查解析:详见205页。20.依据声环境质量标准,下列( BDE )情况,铁路干线两侧区域不通过列车时的环境背景噪声限值按4a执行。A.2010年12月31日后建成运营的铁路B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改建的铁路建设项目C2011年1月1日后建成运营的铁路D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E对穿越城区的既有铁路干线进行扩建的铁路建设项目解析:详见112页,其中既有铁路是指2010年12月31日前已建成运营的铁路或环境影响评价文件已通过审批的铁

47、路。因此AC不对。21. 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规定了( AD )。A工业企业和固定设备厂界环境噪声排放限值B商业经营活动中可能产生环境噪声污染的设备、设施边界噪声排放限值C工厂及有可能造成噪声污染的企事业单位的边界噪声排放限值D工业企业和固定设备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方法解析:详见114页。22. 依据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以下厂界环境噪声测量方法正确的是 ( BCD )。A测量应在无雨雪、无雷电、风速小于10ms的天气下进行B当厂界有围墙,应在厂界外lm、高于围墙05m以上位置设置测点C被测声源是稳态噪声,采用1min的等效声级。D当厂界设有声屏障,除在厂界外lm、高度12m以上设置测点外,同时在受影响敏感建筑物产外lm处另设测点解析:详见1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