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雾凇教学设计篇一:雾凇教学设计(带PPT) 雾凇教学设计 屯昌县屯城镇黎村小学 陈丰武 教学目标: 1、了解雾凇,了解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原因。 2、欣赏美景,激发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重、难点:了解雾凇,了解吉林雾凇奇观的形成原因。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小黑板 课时安排: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今天上课之前,我们来看一组图片(播放幻灯片)。 2、以题引入,检查预习。 同学们,雾凇是什么? 指名学生从文中找出并回答。 3、在这三九严寒,大地冰封之际,在我国北方吉林却可以观赏到闻名全国的奇观雾凇。下面我们就和作者一起,去我们祖国的北方,去欣赏一下
2、那迷人的景色。 二、精读课文,抓重点理解 1、指名朗读课文 读后思考并回答: 雾凇是不是在我国北方随处可见?2、引导学生了解雾凇形成需要的条件 3、学生读课文、交流,师板书: 水汽遇冷凝结 4、这就是雾凇形成的条件,所以我们在朗读的时候,就必须读的清楚。学生各自读,指名后齐读。 5、以上是雾凇一般的形成过程,那么著名的吉林雾凇是怎样形成的?同学们想了解什么呢? 根据学生的交流,师归纳: (1)、吉林雾凇是在什么时间形成的? (2)、雾气是哪里来的? (3)、这雾气遇冷后有什么变化? (4)、雾气怎样凝结? 6、带着问题,学生边读边想,在文中找出句子,朗读、交流。 指导: (1)、“当年的12月
3、至第二年的2月间”,“水温在40C左右”,“遇冷,气温降到零下300C”了解雾气和遇冷。 (2)、抓住“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体会雾凇的凝结是逐步形成的。 7、师介绍课外知识:丰满水电站大坝 位于吉林省吉林市郊外 长1000米 高91米 其上游为松花湖,冬季水面会结冰,但是电站的水是从水下走的,其实冬季江水只是表面结冰的,即使是北冰洋也只是表面结一定厚度的冰,我们知道水的密度是4摄氏度时最大,所以江底的水是高于0度的,也正因为如此,电站下游的美丽江城吉林市的松花江水在冬季零下20多度不会结冰,也正是因为如此,(4度的水从电站流出,足以维持流过吉林市区)所以才会有吉林雾凇的美景。 8
4、、大自然真是神奇啊!我们再一次有感情的朗读这一自然段。(注意带颜色的字,再一次感受雾凇的形成过程和条件。) 三、学习第3自然段 1、第二天一大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只见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美丽动人。同学们,假如你此时站在松花江畔,欣赏着如此的雾凇奇观,你会有什么感受? 让学生自由的述说,师帮助补充。 2、导出:“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1)、这雾凇是一夜之间产生,银松雪柳相白色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美丽奇特的景观,情不自禁的发出赞叹。 (2)、齐读句子。 四、总结 让学生说说在本课里学习到了什么? 五、同学们,我们今天学习了这么美的雾凇,你们能不能在课后
5、将你今天学到的介绍给自己的家人呢? 板书设计: 23、雾凇 水汽 遇冷 凝结 水温在40C左右 零下300C “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篇二:雾凇(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带着欣赏赞美的感情朗读课文,理解雾凇的形成过程及描述雾凇奇景的句子。 2结合课文语境理解“奇观、缀满、洁白晶莹”等词语,学习按顺序描写的写作方法。 3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这节课我们继续跟着作者到吉林欣赏美丽的雾凇。读好课题(生读:雾凇) 隆冬时节,当北国大地万木萧条的时候,走进东北的吉林市,你会看见一道神奇而美丽
6、的风景。那就是(雾凇)它被人们称为(板书:奇观) 理解“奇观”:“观”在字典上有三种解释:这里应选哪一种 出示:什么样的景象才能称作奇观?(特别美丽的、奇特的、罕见的) 二、学习第一自然段 1为什么把称雾凇为奇观呢?让我们走进课文的字里行间,去细细体味吧。 2请同学们自由读第一自然段,想想你看到了怎样的雾凇?找到重点词语圈圈画画。 3讨论交流: 你雾凇怎样?(板书:美)从哪些词中体会出来的?(洁白晶莹、银光闪烁) 出示: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 读词,说说你的体会 你仿佛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真美,怎么读?还有谁也看到了这样的景象?你来读(
7、指名读)那霜花晶莹剔透,你再读。 洁白晶莹的霜花本身已经够美了,在阳光照耀下,这洁白晶莹的霜花变得银光闪烁,更美,读! 霜花不仅美,还缀满了枝头,你怎么理解这里的“缀满”?真多呀!(板书:多)谁来读好这个词?(指名读)这个词让你看到了怎样的景象?(生说)是呀,那美丽动人的霜花挂满了所有的枝头,(再读词) 还可以从哪个词看出霜花多的?(十里长堤)为什么?说说你的理由。读好词。十里相当于5000米,5000米长的堤岸上,所有树木的枝头都缀满了霜花,霜花真多呀!读! 把词放到句子中,读出你的感受。谁来?(指名读)(真美,读出了你的感受,听了你的朗读,我好象看到了美丽的雾凇)大家一起来。 洁白晶莹、银
8、光闪烁的霜花缀满了枝头,真美呀!你用些词来夸夸雾凇。(生说)(真美,你的词儿真多,这些词都是说雾凇美,说说表示雾凇多的词语) 老师也有些词语想送给你们,读好它们,记住它们!(课件出示:洁白无瑕、晶莹透亮、粉妆玉砌、银装素裹、精雕细琢、美不胜收) 枝头上的雾凇洁白无暇,晶莹剔透,真美,难怪人们要称之为(奇观) 阳光照耀下的银光闪烁,美丽动人,特美,这当然是(奇观) 十里长堤上的青松柳枝上缀满了雾凇,如雪一样洁白,似银光一般闪烁,奇妙的美景绵延十里,它是当之无愧的(奇观) (这?)出示接读第三句话。 4把你对雾凇的感受带进课文,读好第一自然段。 三、学习第二自然段 过渡:吉林雾凇让人叹为观止,如果
9、你了解了它的形成,你更会发自内心地赞叹(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1请同学们默读第二自然段,找一找哪一句话概括地写雾凇是怎样形成的。 (出示: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 这句话告诉我们雾凇形成需要哪些条件?(严寒,饱和的水汽) 2交流: 你从哪看出吉林很冷? “当年12月至第二年”、“严寒季节”、“ 零下30摄氏度” 课文第一自然段中是怎样写“严寒季节”的?(出示今天的最低气温是6度,感觉怎样?那零度呢?我们这里冬天最冷是零下5度左右,同学们穿什么?那零下30摄氏度呢?这么冷的天,你能用哪些词来形容。(真冷,说出了你的感受,你都在发抖了)多冷呀,
10、读好它们。 你怎么理解“过于饱和的水汽”?你从哪看出水汽是过于饱和的? 出示:从当年12月至第二年2月间,松花江上游丰满水库里的水从发电站排出时,水温在4摄氏度左右。这样,松花江流经市区的时候,非但不结冰,而且江面上总是弥漫着阵阵雾气。每当夜幕降临,气温下降到零下30摄氏度左右时,这雾气便随风飘荡,涌向两岸,笼罩着十里长堤。树木被雾气淹没了。渐渐地,灯光、树影模糊了。(涌向、笼罩、淹没、模糊)为什么这么说?读好句子。还有谁来补充?读读这段话。 这么饱和的水汽从哪来的呢?指名读。雾凇就是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在低温下凝结而成的,我们一起来读。 3“渐渐地”是什么意思?(慢慢地)雾凇是怎样慢慢形成的
11、呢? 出示:这蒸腾的雾气,慢慢地,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给松针、柳枝镀上了白银。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齐读。 请同学们关注这个字,点红“镀”,试试把它换成别的字,能换吗?为什么? 雾气是怎样镀在松针柳枝上的? “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 从哪看出是“ 一层又一层地”地镀的?(银线,银条,银松雪柳)说说你的理解。你来读。还有谁要补充的? (雾凇是慢慢镀上去的,雾凇是轻轻镀上去的,) (你这是镀上去吗?好象是盖上去的) (你把自己的内心感受读出来了) 读书就应该这样,读出感受,读出文字描绘的画面。让我们用心读好这段话 (引读)这雾气慢慢地镀在松针
12、柳枝上,最初-,这雾气轻轻地镀在松针柳枝上,逐渐-,这雾气一层又一层地镀在松针柳枝上逐渐-,最后-。 好一幅寒江雪柳图啊!(板书:寒江雪柳) 4慢慢地、 轻轻地、一层又一层地镀,雾凇就形成了,真是奇妙呀!作者用短短几句话就能写得这么清楚,他是怎么写的呢?(仔细观察,按顺序,用上了表示顺序的词语)同学们以后写作文是也要按一定的顺序,才能把作文写得条理清楚、语言明白。让我们再次回顾雾凇奇妙的形成过程 5雾凇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真美,缀满十里长堤上所有的枝头,真多,已经够奇了,形成的过程这样的奇妙,那就更奇了,真不愧是闻名全国的(奇观)呀 四、学习第三自然段 过渡: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一夜之间变成了银
13、白色的世界。清早可是欣赏雾凇的最佳时间。 1(课件出示第三自然段)谁来读读这段话。 你欣赏到了什么?(生答) 读词“琼枝玉树”, 琼是什么意思?(美玉)给你什么感觉?(板书:琼枝玉树)读好词语。 2我们来欣赏这琼枝玉树 (课件出示图片) 师述: 看着眼前的美景,你想说什么?(生说)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都控制不住自己的感情了,这就叫(情不自禁) 3此时此刻,人们置身在这美景中,情不自禁地赞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谁来读好这句诗。看到这么美的雾凇,老师太欣喜了,(师读诗句)你想吟诵吗?你也想吟诵。大家一起来情不自禁地赞叹(齐读) 4雾凇如花似玉,怎能不说它是奇观呢!把这份赞美之情融
14、进课文。 五、总结全文 1雾凇,似梨花攀枝,洁白高雅。它,像盎然怒放的银花,晶莹闪烁。它,像气势磅礴的落雪,把神州点缀得繁花似锦。看过雾凇的人都说,走进雾凇的世界,就像是走进了冬天里的春天,会感受到春天的气息。这真是(完成板书:寒江雪柳日新晴,琼枝玉树满目春。)齐读。 2欣赏了这么美丽的雾凇,哪段文字给你留下最深的印象,读出来跟大家一起分享。 我国有四大自然奇观,雾凇只是其中之一,还有桂林山水、长江三峡、云南石林,课后自己去查阅资料,了解它们。 板书:雾凇 奇 观 美 多 妙 寒江雪柳日新晴, 琼枝玉树满目春。篇三:雾凇第二课时公开课优秀课教学设计 雾凇第二课时教案 【教材分析】 雾凇是苏教版
15、小学语文四年级第七册的第22课的内容。这是一篇描绘吉林雾凇美景的文章。作者以清晰明快的语言描绘了吉林雾凇千姿百态、奇特壮美的景象,描写了雾凇奇观形成具备的两个条件以及雾凇形成的过程,作者对祖国大好山川的喜爱之情体现于课文的字字句句。 雾凇,这美丽的奇观,对于我们农村孩子来说很陌生,所以雾凇的成因和形成的过程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所在,通过欣赏图片、观赏视频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来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过程与方法: 3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了解雾凇的特点,感受雾凇的奇观。 情感态度价值观: 4感受雾凇景观之美,激发
16、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思想感情和探索大自然奥秘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了解吉林雾凇奇观形成的原因及过程。 2、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雾凇之美。 【教学具准备】 PPT课件 【教学方法】 借助课件引导学生诵读感悟,巧设情境,激发情感,引导学生读中入境,读中悟情 【教学过程】 一、欣赏美景,进入课堂 1、大屏幕展示中国四大自然奇观的图片,感受祖国的大好河山之壮美,重点欣赏雾凇,让学生再次感受雾凇的奇特、壮观、美丽。 2、展示江泽民爷爷对吉林雾凇的赞颂之词: 寒江雪柳,玉树琼花,吉林树挂,名不虚传。 寒江雪柳日新晴,玉树琼花满目春。历尽天华咸此景,人间成万事出艰辛。 3、通过上节课的学习,吉
17、林雾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设计意图:运用多媒体课件,创设融绚丽的色彩、美妙的画面为一体的情境,再加上名人的赞颂之词,充分的激起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情感移入文境。 二、自读自悟,整体感知 教师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读、思、画。 读:自由朗读课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了解文章大意,初步体会奇特、美丽的雾凇,感受文章优美的语言。 思:你认为课文所描绘的雾凇美在哪里?奇在何处?这么美的雾凇是如何形成的呢? 画:把你认为写得美的词句做上标记,反复读几次,并在旁边简要批注。 设计意图: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课文,通过读、思、画,再次整体感知课文。让学生对文章内容有进一步的了解,与作者对话,与文本对话,为进一步学习课
18、文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品读课文,感受美景 围绕“雾凇是怎么样的美丽、奇特”,学习课文第一、第三自然段。共同交流,引导学生体会雾凇的美丽、奇特。 第一自然段:三九严寒,大地冰封。松花江畔的十里长堤上,洁白晶莹的霜花缀满了枝头,在阳光的照耀下,银光闪烁,美丽动人。这就是闻名全国的吉林雾凇奇观。 1、导:师有感情地配乐朗读,并投影出示相关的雾凇的图片。 2、品:(师生共同抓住以下重点词句进行体会) (1)“洁白晶莹、银光闪烁”,理解雾凇之美; (2)把“缀满”换成“挂满”、把“十里长堤”换成“长堤”,通过对比,体会雾凇之多。 3、读:先自由美读,再互相美读。 第三自然段:清早,寒风吹拂,雾气缭绕。
19、人们漫步在松花江边,观赏着这千姿百态的琼枝玉树,便会情不自禁的赞叹:这真是“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呀! 4、读,画 (1)边读边思考:你从哪些词句感受到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 (2)画出描写雾凇特点的词句,在旁边做简单的批注。 5、品析 (1)“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那我们来看看雾凇都有哪些姿态?(出示雾凇清晰、多样的图片)它们像什么?你能把这个句子填写完整吗?说话训练:吉林雾凇有的像( ),有的像( ),还有的像( )?真是( )!远远望去,这雾凇就像用精美的玉石雕刻出来的。用书中的词来说就是-()。(用填一填的方法理解“千姿百态”、“琼枝玉树”) (2)“忽如一夜春风来,千
20、树万树梨花开” 导:多美的雾凇呀!那一棵棵、一行行的松枝、柳树在一夜之间,披上了洁白晶莹的霜花,就像雪白的梨花那般美丽。人们看到这奇特的景观,怎能不由衷地发出赞叹:(生齐答)“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理解诗句的含义。 6、多美的景观啊,让我们也一起漫步在松花江畔,感受一下这如诗如画的美景吧!(齐读3自然段) 看着投影美丽的画面,自由读第一、三自然段,再次感受雾凇的美丽、奇特、壮观。 设计意图:以读促教,以读促学。让学生反复的不同形式的读,在读中感受雾凇的美丽,体会雾凇的奇特,感知雾凇的壮观。学生是有目的的去读,学生是带着问题走进文本的,辅以清晰逼真的场景,舒缓优扬的音乐(借助多媒体
21、课件创设),学生与文本对话的过程,是习得方法的过程,也是陶冶身心的、愉悦的过程。引领学生在品词赏句的过程中,感受雾凇的奇壮美妙,领略作者遣词造句、谋篇布局之精当。 四、合作探究,探寻成因 过渡:读到这里,你一定想知道:这么美丽、奇特的雾凇是怎么形成的呢?请同学们在课文第2自然段,找找其中的原因吧。 1、合作学习,探讨: (1)从这段中,你发现了什么? (2)雾凇的形成,需要具备哪些条件呢? (3)雾凇的形成过程是怎样的? 2、反馈交流,引导理解: (1)雾凇形成所具备的条件 从“雾凇,俗称树挂,是在严寒季节里,空气中过于饱和的水汽遇冷凝结而成。”这句话中理解雾凇形成所具备的条件有二:其一,严寒
22、季节;其二,饱和的水气。 (2)饱和的水气是从哪里来的?找出并读读相关的句子。 (3)雾凇是如何形成的? 齐读。 初步明白:水汽遇冷凝结进一步引导深入理解:这些过于饱和的水汽又是怎样遇冷凝结成雾凇的呢? 紧扣“慢慢地” “轻轻地” “一层又一层地”体会雾凇是慢慢的形成的。 “慢慢地”写出了凝结的速度慢,“轻轻地”写出了样子轻,无声无息,“一层又一层地”说明雾气不断,逐步结成。 指名读,评价,齐读,读出变化之慢。 (4)至此,雾凇就这样形成了,雾气还在不断地凝结呢!作者又连着写道? (生齐读)最初像银线,逐渐变成银条儿,最后十里长堤上全都是银松雪柳了。 多么神奇啊,再读。 3、描述雾凇形成的过程然后出示雾凇形成的示意图,帮助学生加深理解。 设计意图:这部分既是课文的重点,也是课文的难点,通过合作学习,多媒体展示图片、雾凇形成的示意图,抓住重点词句,品读课文精妙凝练的语言,帮助学生读懂文本,并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 五、总结练笔,升华美景 1、让我们再次领略一下这壮丽的奇观吧!观看雾凇影片。 2、练笔(选择其中的一个题练习) (1)假如你是小导游,你会说些什么? (2)假如你是小画家,你会画些什么? (3)假如你是小诗人,你会写些什么? 设计意图:课堂是培养学生语文素养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船舶租赁与运营合同
- 个人车位出租合同协议
- 个人无抵押借款合同
- 承接前期物业管理服务合同
- 土建工程承包合同范
- 广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中小学美术教学设计与案例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5、《平行与垂直》(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四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 汉中职业技术学院《图形图像软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苏州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工程测量B》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青年职业学院《能源动力(动力工程)领域工程伦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4至2030年全球及中国3D硅电容器行业研究及十四五规划分析报告
- 三个和尚幼儿故事课件
- 浙江省杭二中2025年高三高考全真模拟卷(四五六七)数学试题含解析
-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六年级下册第3课《学会反思》精美课件
- 2024数据中心浸没式液冷系统单相冷却液技术指标和测试方法
- 国有企业采购管理规范 T/CFLP 0027-2020
- 叶酸与神经退行性疾病的关联性研究
- 围墙铁艺栏杆施工方案方案
- 客运驾驶人安全考核规程范本
- 2024年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及答案解析
- 医疗安全不良事件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