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73102095_第1页
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73102095_第2页
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73102095_第3页
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73102095_第4页
2013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73102095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高职、中专补录有关事项的通知各市招考中心(中招办),有关高等职业技术学院、中等专业学校:根据省招考委、省教育厅关于2010年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工作的通知(晋招考委20101号)文件精神,高职、中专学校于10月28日至11月5日办理补录审批手续,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各市招考中心(中招办)派二人带“中考录取专用章”参加录取,10月28日报到。报到时向省报送普通高中、职业高中招生录取数据光盘(一式四份)。二、本次录取不分批次,招生院校办理录取审批手续时间为10月29日至11月4日。各招生院校必须派本校招办主任以上负责人,带学校介绍信参加录取,同时将已录取但未报到的考生信息报省招考中心。招收

2、注册入学学生的普通中专学校按照关于2010年高职、中专办理录取审批手续的通知(晋招考中字20108号)文件要求办理录取审批手续。录取结束的招生院校可领取打印程序自行打印考生档案,考生档案加盖“中考录取专用章”有效。三、录取地点:金泉大酒店(太原市师范街24号)。各招生院校必须严格按规定时间办理录取审批手续,逾期不予办理。录取期间院校录取人员食宿自理。2011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语文)本考试大纲依据教育部2000年8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规划教材语文(基础版)(2005年11月第2版)为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语文

3、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的。一、考试对象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二、考试主要内容按照课文文体对教材进行归类、梳理,强化对课文的熟悉。考试主要内容的确定,原则上不兼容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相同的部分,以利于中等职业学校考生享有对口升学资源。记叙文部分:威尼斯、天山景物记、萝卜、幼学纪事、风景谈、包身工、梦和泪、我的母亲、明湖居听书、雄关赋、故乡的榕树、离太阳最近的树12篇必学课文。说明文部分:南州六月荔枝丹、我国古代的几种建筑、台湾蝴蝶甲天下、景泰蓝的制作、古代的服装及其他、打开知识宝库的钥匙书目、闽中桥梁甲天下、谈谈记忆、意大利蟋蟀9篇必学课文。议论文部分:讲讲实事求是、敬业与乐业、民族自信

4、力断想、谈水浒的人物和结构、中国人失去自信力了吗、不求甚解、论骄傲、以高尚的精神塑造人、选择与安排9篇必学篇目。散文小说剧本部分:记忆、林黛玉进贾府、威尼斯商人3篇必学篇目。应用文部分:慰问信 祝贺信、记录、发言提纲 汇报提纲、计划、总结、请示 报告、广告词、说明书、简报、新闻、读后感观后感11篇必学篇目。诗词部分:水调歌头 游泳、炉中煤、诗经、 楚辞各一首4篇必学篇目。文言文部分:鸿门宴、左忠毅公逸事、谋攻、劝学4篇必学篇目。上述51篇必学篇目课文为考试重点(文中简称为教材),综合七个方面的内容,归纳为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能力、现代文阅读能力、文言文阅读能力、诗词鉴赏能力、写作能力。三、考试内

5、容要点第一部分 语言知识和文学常识能力(30分)语言知识能力1.考查范围能识记基本语言知识,掌握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2.考试重点(1)根据汉语拼音基础知识认读汉字。(2)正确书写汉字,能区别常见的同音字、多音多义字和形似字。(3)正确使用常见词语(包括成语),结合语境辨析词语的意义和褒贬色彩。(4)了解词语和句子的基本结构,理解重要词语和句子在文章中的含义和作用,能辨析并改正常见语病。(5)能辨析常见的修辞手法,理解其表达作用。(6)正确使用标点符号。文学常识能力1.考查范围了解教材中所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及文体常识。2.考试重点(1)掌握文体常识。(2)识记重要作家及其作品。(3)了解主要文

6、学流派。第二部分 现代文阅读能力(20分)1.考查范围能阅读一般社会学类、自然科学类的文章和文学作品。掌握理解文章、分析文章和鉴赏评价文章的能力。2.考试重点(1)能记诵教材所要求背诵的篇章、段落。(2)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字、词、句子。(3)对文中信息进行筛选和提要。(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概要,概括中心思想。(5)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和态度。(6)分析文学作品中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第三部分 文言文阅读能力(10分)1.考查范围能阅读浅易的文言文。2.考试重点(1)熟练背诵教材中所要求背诵的部分。(2)理解常见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说、幸、素、内、倍、许、即、数、若、乘

7、、如、去、间、度、从、微、及、除、引、就、造、卒、胜、倍、引、劝、知、绝、兴)。(3)掌握常见文言一般虚词在文中的用法(而、且、为、以、于、则、者、之)。(4)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不同的句式和用法:主要是省略句和词类活用)。(5)理解并能准确地将文中的字、词、句翻译成现代汉语。(6)筛选并提取文中信息。第四部分 诗词鉴赏能力(5分)1.考查范围理解诗词鉴赏的含义,掌握诗词鉴赏的方法。2.考试重点(1)理解教材中古诗词的内容。(2)默写其中的名句、名段、名篇。(3)理解作品的艺术手法和表达技巧。(4)把握诗人的感情,评价作品的思想内容。第五部分 写作能力(35分)1.考查范围能熟练的

8、写作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常用应用文的撰写。2.考试重点(1)能够正确、全面地领会题意。(2)思想内容健康,中心突出,思路清晰,材料充实,选材精当。(3)语言规范,正确遣词造句,语句简明、连贯、得体。(4)结构完整,条理清楚。(5)符合文体要求。(6)书写规范、端正,页面整洁,有一定的速度。(7)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题型结构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写作(大作文25分、应用文10分)。3. 试题难易比例结构易较易较难难=4411。五 、说明命题应考虑目前中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

9、的特色,应以考核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为主,突出职业性、技能性、应用性。1. 根据关于做好2010年对口升学考试工作的通知要求,总分改为100分。2. 为保障中等职业学校毕业生权益,考试主要内容原则上不兼容与普通高中语文教材相同的部分。3. 根据考纲所选必学篇目,文言文只有四篇课文,故减少了分值(3分)和相应的难度(去掉了不常用的虚词乎、乃、所、其),以利于考生复习。4. 明确规定了应用文写作的重要且加大了其分值,有利于考生动手。2011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物理)本考纲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8 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以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的

10、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物理(基础版)( 2002年 9月第1 版 )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的。一、考试对象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二、考试总体要求考试内容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物理教学大纲规定的基础内容为主,重点突出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彰显中等职业教育的特点以就业为导向、以能力为本位、以服务为宗旨,结合各相关专业课程学习和综合职业能力培养的需求,除基础内容之外,还有一些必需内容(考点内容中用*标出)。考核各部分知识要求掌握的程度,在考点内容中用a,b,c字母表示。含义如下:a:知道所列知识的内容,能说出其要点、大意,并能在有关

11、问题中识别和使用。b:理解所列知识的准确含义,能作出确切、完整的表述,弄清与其他知识的联系,并能应用这些知识分析有关物理现象或进行简单计算。c:能在“理解”的基础上对所列知识有深入的认识,能准确把握知识点的物理意义、使用条件、应用范围,并能灵活地应用它们解决有关的物理问题。三、考试内容要点知识点内容考点要求知识点内容第一单元运动和力匀变速直线运动质点a了解质点的概念,知道质点是一种理想化的物理模型,理解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平均速度、瞬时速度),标量和矢量等概念及它们之间的区别。时间和时刻、路程和位移、速率和速度、标量和矢量b匀变速直线运动a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理解加速度的概念,

12、能进行简单的计算;理解匀变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公式和位移公式,能进行简单计算,了解自由落体运动规律。加速度b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c自由落体运动b力重力、弹力、摩擦力(静摩擦力、滑动摩擦力)b了解重力的概念,知道重力的方向;了解弹力的概念及其产生条件,了解胡克定律;理解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概念,会判断简单情况下静摩擦力和滑动摩擦力的方向,并能用公式简单计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受力分析b了解物体受力分析的基本方法,能结合物体运动状态分析物体受力情况。力的合成与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c理解合力、分力的概念,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理解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并能进行简单计算。*共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b理解共

13、点力作用下物体的平衡条件,能进行简单计算。牛顿运动定律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牛顿第三定律c理解牛顿第一定律,知道质量是物体的惯性大小的量度;掌握牛顿第二定律,能运用牛顿第二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理解牛顿第三定律。力学单位制b*曲线运动平抛运动a了解平抛运动的特点及规律,能进行简单计算。匀速圆周运动a 了解匀速圆周运动的概念,知道匀速圆周运动产生的条件;了解描述匀速圆周运动的基本物理量,知道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之间的关系;理解向心力、向心加速度的概念。 周期、频率、线速度、角速度a向心力、向心加速度b第二单元 机械能机械能功、功率、动能、动能定理b理解功,知道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理解功率

14、的概念,知道功率与速度的关系,并能用公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动能和动能定理,能用动能定理解释生产、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势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a了解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知道机械能是人类生活中常见的能量形式;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能进行简单计算。 机械能守恒定律c第三单元热现象及应用分子动理论分子动理论、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a了解分子动理论的基本观点,了解温度、气体的压强、热力学能等概念,知道一些在生产、生活中的温度、气体的压强的测量方法;了解改变热力学能的方法。能量守恒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a了解热力学第一定律,知道能量守恒是自然界中最基本、最普遍的规律之一,并能运用能量守恒定

15、律解释一些自然界中能量的转化问题。 第四单元直流电路电阻定律电阻定律b理解电阻定律,知道金属导线的电阻与长度、横截面积的关系;了解超导现象。串、并联电路串联电路、并联电路b了解串联、并联电路的特点,知道串联电路的分压作用、并联电路的分流作用,并能进行简单计算。 电功、电功率电功、电功率、焦耳定律b了解电功和电功率的概念,理解焦耳定律,能运用电功、电功率的公式和焦耳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全电路欧姆定律电源电动势a了解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概念,掌握全电路欧姆定律,并能进行计算;知道实验室中常用的测量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的方法。全电路欧姆定律c第五单元电场与磁场、电磁感应电场点电荷、电场、电场线a了解点电

16、荷、电场、电场强度、电场线、匀强电场的概念,能用电场线描述电场,能用电场强度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电场强度、匀强电场b电势能、电势、电势差a了解电势能、电势和电势差的概念,了解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能进行简单计算。匀强电场中电场强度与电势差的关系b*电容、电容器电容、电容器、真空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公式a了解电容的概念,知道电容的定义式;了解电容器,了解真空中平行板电容器的电容与哪些因素有关。磁场磁场、磁感线、磁感应强度、匀强磁场a了解磁场、磁感线、磁感应强度、匀强磁场、磁通量的概念,会用磁感线描述磁场,能用磁感应强度和磁通量的定义式进行简单计算;了解电流的磁场,会用右手螺旋定则判

17、断直线电流、环形电流及通电螺线管的磁场方向。磁通量、电流的磁场b左手定则、安培定律b理解左手定则和安培定律,会运用左手定则判断通电导线在磁场中的受力方向,能用安培定律进行简单计算。电磁感应电磁感应现象a了解电磁感应现象,知道感应电流的产生条件;理解右手定则,能运用右手定则判断感应电流的方向;理解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能运用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进行简单计算。右手定则、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b第六单元光现象及应用几何光学光的反射、折射;全反射b知道光在均匀介质中是沿直线传播且在真空中传播速度最大以及光速;会应用光的反射、折射定律;会计算临界角。物理光学*光的干涉、光的衍射、光的偏振a了解光的干涉、衍射、偏

18、振。 光电效应a只要求知道光电效应的概念和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第七单元核能及应用原子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原子的核式结构、原子核的组成、天然放射现象a了解原子的核式结构及原子核的组成,了解天然放射现象,知道射线、射线、射线及其特性。 *核能、核技术核能、质量亏损、重核裂变、轻核聚变a了解重核裂变和轻核聚变。第八单元实 验长度的测量了解误差的概念,了解有效数字,能按有效数字要求表示测量结果。会使用基本物理仪器,如托盘天平、米尺、游标卡尺、秒表、测力计、电流表、电压表、多用表、滑动变阻器等实验仪器。用气垫导轨(或打点计时器)测运动物体的速度和加速度牛顿第二定律的研究*测量气体的压强(选做)多用电表的使用

19、测电源电动势和内电阻(设计性实验)*光的全反射(选做)四、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120分钟,试卷满分为150分。各部分知识点分数比例:力学50分;热学10分;光学15分;电磁学50分;原子物理10分;实验(包括在以上各部分内容中)15分。2. 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计算题。3. 试题难易比例结构易:较易:较难:难=4:4:1:1。2011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英语)本考纲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8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以语文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英语( 2005 年 1月第2 版)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我省

20、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的。本考纲以学生学习、求职、就业够用为标准来测试学生英语综合素质,侧重考查学生对英语基础知识的掌握与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一、考试对象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二、考试内容基础知识(一)考试要求要求考生较系统地掌握英语基础阶段的语言知识,具有一定的运用知识的能力。(二) 考试范围及侧重点1语音:考查最基本的语音知识和读音规则。2词汇:考查大纲所规定的2200个左右单词和一定数量的习惯用语及固定搭配。3语法(1)名词 a可数名词和不可数名词b名词的复数形式c专有名词d名词的所有格(2)代词a人称代词b物主代词c反身代词d指示代词e不定代词f疑问代词g关系

21、代词(3)数词a基数词b序数词(4)介词(5)连词(6)形容词和副词a作定语、表语和宾语补足语的形容词用法b表示时间、地点、原因、方式、程度、连接和关系等的副词用法c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级和最高级形式 d含形容词、副词比较级或最高级形式的基本句型和特殊句型 比较级形式+than the+最高级形式+in/of as+原级形式+as not so (as) + 原级形式 + as 比较级形式and 比较级形式 the + 比较级 , the + 比较级 (7)冠词(8)动词 a动词的五种形式 b动词和动词短语 c系动词:be, get, look, seem, turn, grow, become

22、, grow等 d助动词:be, do, have, shall, will等 e情态动词:can, may, must, need, ought等 f时态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一般过去将来时 现在进行时 过去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9)被动语态 a被动语态的不同时态 一般现在时 一般过去时 一般将来时 现在进行时 现在完成时 过去完成时 b带有情态动词的被动语态(can, may, must)(10)非谓语动词 a不定式 (一般式) 作主语 作宾语 作表语 作宾语补足语 作状语 b动名词 (一般式) 作主语 作宾语 作表语 作定语 c分词 现在分词(一般式)和过去分词

23、 作表语 作定语 作宾语补足语 作状语(11)虚拟语气a在条件状语从句及主句中使用的虚拟语气bwish后面的宾语从句使用的虚拟语气cdemand, suggest, order, insist, require等词后面的宾语从句使用的虚拟语气(12)it的用法 a作代词 b作形式主语和宾语 c用在强调句中(13)感叹句(14)疑问句(15)祈使句(16)并列句(17)复合句 a状语从句 b定语从句 关系代词 who, whom, whose, which, that 引导的定语从句 关系副词 when, where, why引导的定语从句 限制性和非限制性定语从句 c名词性从句 主语从句 表语

24、从句 宾语从句(18)倒装 a疑问句中的倒装b“there be”结构的倒装c以副词there或here开头的句子倒装 d以never, hardly, seldom, (not )only等副词开头的句子中的倒装(19)直接引语和间接引语a陈述句b祈使句c一般疑问句d特殊疑问句(20)构词法 a转化 b合成 c派生 常用前缀:in, non, un, re, pre, im, dis, mis 常用后缀: er, tion, ese, ist, ing, ment, ness, able, ful, y, ly, teen, ty, th, sion, er, or, ous, less4日

25、常交际用语 问候与道别、引荐与介绍、感谢与道歉、预约与邀请、祝愿与祝贺、求助与提供帮助、赞同与反对、接受与拒绝、劝告与建议、表扬与鼓励、指令与要求、禁止与警告、询问与提供信息以及情感表达等。综合运用英语的能力(一) 考试要求 要求考生在掌握英语基础知识和基本语法的基础上,具备一定的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二)考试范围及侧重点完形填空。要求考生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使补足后的短文意思通顺,结构完整。阅读理解。主要考查考生理解书面英语的能力。要求考生根据所提供的短文的内容,从每题所给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短文改错。本题给出一篇约100个单词的短文,分为十行,每行右边标有题号。要求考

26、生判断是否有错,如有错将其改正。错误类型包括词法、句法、行文逻辑等。英语写作。本题要求考生写一篇短文。或为应用文(普通书信、邀请信、投诉信、通知、请假条、留言条等),或根据所给情景,写一篇100个单词左右的短文。情景包括目的、对象、时间、地点、内容等,提供情景的形式有文字、图画、图表、提纲等。三、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一)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二)题型结构一般为语音、单项选择、完形填空、阅读理解、短文改错、英语写作。(三)试题难易比例结构易:较易:较难:难= 4:4:1:1 。四、考纲说明(一)对口升学是指挥棒,在考试上起着很重要的导向作用,命题者一定要考虑目前中

27、职学校的实际情况和职业教育的特色,应以考核本课程要求学生掌握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应知应会为主,不出偏题、怪题和似是而非的考题。在试题的难易程度上要遵循易:较易:较难:难= 4:4:1:1的原则。(二)命题坚持稳定为主,注重基础考查,着力内容创新。(三)命题力求科学、准确、公平、规范,试卷应有较高的信度、效度和必要的区分度,以利于选拔。2011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数学)本考纲是根据教育部2000年8月颁发的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学大纲,以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数学(基础版)(2002年5 月第 1版 )为主要参考教材,同时结合我省中等职业学校数学教

28、学实际情况编写制定的。一、考试对象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应、往届毕业生。二、考试总体要求考试范围包括函数、向量、几何、概率基础四部分,各部分约占试卷内容的60%、10%、20%、10% 。数学学科的考试内容分知识要求和能力要求两个方面,特说明如下: (一)认知要求认知要求由低到高分为三个层次: 了解:初步知道知识的含义及其简单应用。理解:懂得知识的概念和规律(定义、定理、法则等)以及与其他相关知识的联系。掌握:能够应用知识的概念、定义、定理、法则去解决一些综合性问题。(二)能力培养要求基本运算能力:根据法则和公式正确地进行运算、处理数据。空间想象能力:形成正确的空间概念,能根据空间图形的性质,用立

29、体图来表达简单的空间概念。数形结合能力:能绘制常用函数图形,会利用函数图像讨论或帮助理解函数的性质,初步学会用代数方法处理几何问题。简单实际应用能力:会解决带有实际意义的简单数学问题,会把相关学科、生产或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予以解决。思维能力:具有初步的分析、比较、综合、推理能力,应用数学概念和方法辨明数学关系,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习惯。 三、考试内容要点(一)函数(60分)1集合与逻辑用语理解集合的意义,理解元素与集合、集合与集合间的关系,会用有关的术语和符号正确表示一些集合。掌握交集、并集、补集的概念及运算。理解充要条件的意义。2不等式了解不等式的性质,掌握一元二次不等式、

30、分式不等式、绝对值不等式、对数不等式和指数不等式的解法,会解一些简单的不等式并正确表示其解集。3函数理解函数的定义,会求一些常见函数的定义域;理解函数的单调性和奇偶性含义,掌握其图像的特点及其简单应用。4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了解n次根式的概念,理解分数指数幂的概念,会用有理指数幂的运算法则进行有关计算;理解幂函数和指数函数的概念,掌握指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简单应用;理解对数的定义,会利用对数的性质、运算法则、恒等式等进行计算;理解对数函数的概念,掌握对数函数的图像、性质及简单应用。三角函数理解角和弧度制的概念,会进行弧度与角度的换算;理解任意角的正弦、余弦、正切的定义,熟记特殊角的正弦、余弦、正

31、切的值和三角函数在各象限内的符号,掌握同角三角函数的基本关系式和诱导公式,能运用三角公式进行简单的三角函数式的化简、求值和恒等式证明;掌握两角和的正弦、余弦加法定理,掌握二倍角公式,了解两角和的正切加法定理;掌握正弦函数的图像和性质,了解余弦函数图像和性质;了解正弦型函数的图像及其应用;会利用已知三角函数值求指定区间内的角度,并能用符号arcsinx,arccosx,arctanx表示;理解正弦、余弦定理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 数列了解数列的概念,理解等差数列、等差中项和等比数列、等比中项的定义,掌握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及前n项和公式,并能运用公式解决简单的问题。(二)向量(10分)理解

32、向量的概念,掌握向量的加、减法运算和数乘向量的运算。了解向量的内积与运算法则。掌握向量的直角坐标运算,掌握两个向量平行、垂直的条件。掌握平移公式、中点公式和两点间的距离公式。(三)几何(20分)解析几何理解直线的倾斜角、斜率和截距的概念,掌握已知两点坐标求斜率的公式,理解直线方程的斜截式、点斜式和一般式,理解两条直线平行与垂直的条件,会求点到直线的距离、两条平行直线间的距离,掌握两条相交直线的交点与夹角解法。了解曲线与方程关系,能求简单的曲线方程,掌握圆的方程并能进行简单的应用;理解椭圆、双曲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了解椭圆、双曲线的性质和图像;理解抛物线的定义和标准方程,掌握抛物线的性质和图像;

33、理解坐标轴平移公式并能应用。立体几何理解平面的基本性质,了解空间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和异面直线的距离;了解直线与平面平行、垂直的判定和性质,了解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理解三垂线定理;了解两平面平行的判定和性质,理解二面角与平面角,了解两平面相互垂直的判定和性质。(四)概率(10分)排列、组合、二项式定理理解分类计数原理与分步计数原理,理解排列、组合的定义及种数计算公式,了解组合性质和二项式定理。概率了解随机现象与概率的统计定义,了解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理解随机事件和样本空间。理解古典概率的定义,并会进行简单的应用。了解概率的性质、互不相容的概率加法公式、互相独立的概率乘法公式、n次独立重复试验中恰好发生r次的概率及简单应用。四、考试形式及试卷结构1. 考试形式闭卷,笔答。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满分为100分。2. 题型结构分单项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三大题型。3. 试题难易比例结构易:较易:较难:难=4:4:1:1。2011年山西省中等职业学校对口升学考试大纲(计算机类专业)本考纲是以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教学指导方案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