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语文高考模拟测试卷学校_ 班级_ 姓名_ 成绩_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大数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物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发展,而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
2、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
3、者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
4、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材料二:在各类应用软件推动下,数字阅读日渐普及。数据显示,全民阅读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我国大众阅读用户规模和专业阅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1417.9万。“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
5、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数字阅读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说。2019年是5g商用之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必将对数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摘编自5g:打开数字阅读大市场)材料三:“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
6、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内容。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
7、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摘编自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后,碎片化学习时代来临,这意味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亟待转变。b数字广播等新媒体的诞生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可能,从而为学习者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切实保证。c材料二用强有力的数字证明我国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特别是5g技术的运用将使人们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d材料
8、三从“阅读速度快”与“获取知识散”两个方面论证了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正好相反。2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由于手机的影响,我们的注意力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b碎片化阅读虽有助于尽快获取多元信息,但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如果缺乏特定目的,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延展阅读领域,也难以汇聚成深度的认识。c虽然我们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变成了无目标、无中心、无深思的“三无”浏
9、览。d上海一直都是时尚与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阅读习惯上也紧扣时代脉搏,81%的上海读者会看电子书,上海读者碎片化阅读倾向和对电子阅读的接受度,均高于全国水平。3下面对“大数据时代”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人们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呈现方式几乎都可以进人互联网。比如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b网络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为人类建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c网络时代应该多关注农村、西部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以及离退休老人、家庭妇女等较少上网的群体,加强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弭信息鸿
10、沟。d目前,网络发展如火如荼。一旦它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我们极有可能被网络所奴隶,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4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简要说明。(4分)5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请结合材料提几点建议。(6分)(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冬(之一)穆旦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我
11、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1976年12月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
12、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
13、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8“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5分)9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5分)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
14、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
15、,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
16、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b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c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d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
17、,唐时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b熙宁是宋神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用年号纪年。c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大体就是今广东、广西一带,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d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是指具体的官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不俗。他小时候读书过目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b王安石见解超凡,受到赏识。每当韩维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他就说是王
18、安石说的,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c王安石果敢刚毅,消除危机。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上奏要求罢免王安石,结果郑侠就被判罪并流放到了岭南。d王安石擅长文章,执政不佳。朱熹评论王安石文章节操品行高出世人,为政却导致了崇宁宣和之际的极大祸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2)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14宋神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前问过韩琦,韩琦回答说:“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明韩琦的高明之处。(3分)(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516题
19、。秋日山中寄李处士杜荀鹤吾辈道何穷,寒山细雨中。儿童书懒读,果栗树将空。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升平犹可用,应不废为公。(注)此诗创作于唐末乱世、社会动荡时。处士:有才德而隐居不仕的人。国风,诗经的重要组成部分。15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是()(3分)a本诗为寄怀之作,语言明白浅易,寓意深远。标题点明写作时间、地点及对象。b诗歌开篇点出“吾辈”现状,第二句既是实写山景,又对“道”作形象化描述。c颔联直抒胸臆,写儿童不以读书为业,而去玩耍嬉戏,表达诗人对国家的担忧。d尾联表达了对太平盛世出仕为官的憧憬,劝诫友人不要因社会动荡而消极避世。16从颈联“言论关时务,篇章见国风”可以看出诗人怎样
20、的形象特点?请简要分析。(6分)(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7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6分)(1)贾谊在过秦论(上)中指出强秦被起义军快速打败的根本原因是“_”,而文中最能体现秦始皇统一全国后用残酷的刑罚来奴役天下百姓的一句是“_”(2)王安石桂枝香金陵怀古中寓情于景,感叹六朝历史如水流逝的两句是“_”“_”(3)陆游在书愤中用“_,_”两句回顾两次抗金情景,表明收复之志。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820题。(11分)在中国古代,瘟疫灾害爆发的频繁程度与破坏力,远超水旱灾害_战争。简单的史料记录背后,常常是_的生命财产损失。在经历多次教训后,“切断传染
21、源”便成为面对“大疫情”时执政者们的重要举措。如宋神宗年间的虔州瘟疫,是雨季来临时上游水源被污染所致,新任知州刘彝以“雨污分离”的思路_当地水渠,建成了著名的“福寿沟”(地下排水系统),(),消除了肆虐当地多年的瘟疫。隔离法,始于秦朝。睡虎地秦墓竹简法律答问中记载,秦国将麻风病人集中迁移到“疠所”居住,跟体健的人分开吃喝,_切断传播源。唐代时由僧人开设的用来隔离收治病患者的乞丐养病坊,从宋代开始出现的大量官办养病机构,()。清代的法律规定:境内只要发现天花患者,一定要将其隔离;凡海外来华的船只,要严格排查“出痘者”,切断一切输入通道。(摘编自中国科普)18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
22、项是()(3分)a以至触目惊心构建从而b甚至惊世骇俗重建进而c甚至触目惊心重建从而d以至惊世骇俗构建进而19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改写成:“境内如发现天花患者,应酌情将其隔离,海外来华的船只,要适当排查出痘者,依礼切断输入通道。”好吗?为什么?(4分)20请在文中括号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4分)21下面这段文字存在五处逻辑病误,涉及过于绝对、强加因果、推断错误等,请挑出错误句子序号,并指出逻辑病误,并作出修改。(4分)著名党史研究专家金冲及先生的向开国领袖学习工作方法近日由三联书店出版。该书很有特色。它把人物与思想、理论与实践、历史与当
23、代有机结合起来,很好读也很耐读。它是新中国建立以来最有吸引力的一本书。每一个读者只要读了这本书,就会有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在当今这个信息井喷和工作压力巨大的时代,能一口气读完一本书是一件不容易的事。我一口气读完了这本书,所以你也一定能一口气读完它。只有一口气读完它,才能从中得到智慧启迪和思想滋养。只要你读完了他,你就能变成一个智慧的人。22阅读下面几位高三学生的对话,完成小题。甲:我特别想读些经典著作,但现实是时间太紧,只能利用学习间隙翻翻杂志,一次还只能看几篇,一点都不过瘾。乙:看看杂志也挺好的,不占用大块的时间,读一篇可以,读两篇也可以,想停就停,多方便啊!还可以积累作文素材呢!丙:我呢,
24、更想读一些作文指导类的书籍,尤其是优秀作文选那种。花费时间不多,效果比看杂志要好。(1)根据材料,概括高三学生课外阅读的两个特点。(每点不超过4字)(2)针对材料所反映的现象,写一段评论性文字。不超过80字。四、写作(60分)23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1)老党员张富清是原西北野战军359旅718团2营6连的战士,在解放战争中先后立下多次战功,两次获得“战斗英雄”荣誉称号。60多年来,张富清深藏功名。直到2018年年底,在退役军人信息采集中,他的事迹被发现。(2)陈俊武院士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石化工业不懈奋斗70年,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进入耄耋之年,他仍然奋战在科研一线
25、。他淡泊名利,甘为人梯,为中国石化工业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资助多名贫困学生和优秀青年。(3)小岗村“大包干”带头人。1978年冬,这18位带头人的红手印催生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从此拉开我国农村改革的序幕,使我国农业发展越过长期短缺状态,解决了农民的温饱问题。(4)八步沙林场“六老汉”三代人治沙造林先进群体。30多年来,以“六老汉”为代表的八步沙林场三代人,持之以恒推进治沙造林事业,截至2019年完成治沙造林21.7万亩,管护封沙育林草面积37.6万亩,以愚公移山的精神生动书写了从“沙逼人退”到“人进沙退”的绿色篇章,为生态环境的治理做出了重要贡献。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楷模,中宣部在中央电视
26、台设立“时代楷模”发布厅,发布具有时代性,代表性和典型性的先进人物。阅读上述材料,作为新时代的高中生,你有哪些思考和感想?请从下列任务中任选一个,完成写作。 参加学校开学典礼,作为学生代表发言,自拟标题,写一篇以“致敬楷模,争当先锋”为主题的演讲稿。 给某位“时代楷模”写一封慰问信。 观看中央电视台“时代楷模”直播视频,写一篇观后感。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答案与解析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5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5题。材料一:大数据时代,以移动互联网、物
27、联网、云计算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快速的发展,人们的学习习惯和行为方式发生变化,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随着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来源渠道多元化发展,而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大数据时代的资源环境被寓意为一堆杂乱无章、排列无序的知识碎片。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在网络世界里,专家、学者、普通大众、政府官员之间消除了权威界限。人人都有言发,创造了互联网领域巨量的
28、微资源。这些微资源相对于书籍、报刊等,其资源间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知识,严重阻碍了人们对知识的获取。在一些专业学科领域,诞生了专业开发团队,他们开发了“微课”“微视频”等大量微资源。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形态,大数据时代的新媒体是指新信息技术环境下,如数字广播、数字报纸等媒介。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使学习者的“闲置”时间得到了充分利用。工作或生活之余,休闲或坐公交、地铁途中,利用移动媒体,学习者有意识地碎片化学习,久而久之可以获得一笔可观的“零碎时间”。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
29、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碎片知识犹如人体各个部件,脱离了知识体系这个生命整体,任何部件都会失去原有意义。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在碎片化学习过程中,学习者需要利用新媒介挖掘碎片知识并对其进行整理、剔除、汲取、加工等操作,实现知识碎片到知识点有意义的重组,并完成知识点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此过程中主要完成对碎片知识的归类与管理,剔除对个体新知识体系建构无意义的知识碎片。在整理与剔除过程中,也要汲取新的知识作为补充。
30、由于知识碎片的离散性,在知识点、新知识体系建构过程中,系统化思维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贯穿整个过程的始末。(摘编自王承博等大数据时代碎片化学习研究)材料二:在各类应用软件推动下,数字阅读日渐普及。数据显示,全民阅读正呈现蓬勃发展态势。2018年,我国大众阅读用户规模和专业阅读用户规模分别达到4.3亿和1417.9万。“数字阅读作为全媒体时代的新型阅读方式,从应运而生到蓬勃发展、蔚然成风,极大丰富了人们的阅读体验和精神文化生活。如今,我们已经身处一屏万卷的数字阅读时代,数字阅读还将继续保持高速发展的良好态势。”中宣部出版局副局长冯士新说。2019年是5g商用之年,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必将对数
31、字内容产业产生积极影响。专家认为,随着技术升级,数字阅读服务将更加精细和多元。未来,面对用户多样化需求,数字阅读产业将为用户提供多层次、专业化、智能化、有声化和场景化等更加全面的服务。伴随新兴技术发展,智能接收设备类型逐渐丰富,将会出现更多消费场景,更好满足消费者需求。(摘编自5g:打开数字阅读大市场)材料三:“5分钟读完一本名著”“3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0分钟带你了解历史”类似的短视频节目如今在网络上大行其道,从点击量和点赞量看,受众不少。显然此类节目击中了人们的痛点:一方面渴望文化与娱乐,一方面没有时间或者舍不得花时间。于是能够“速成”的办法就格外受欢迎。但是,这种典型的快餐文化很可能会
32、让你欲速不达、南辕北辙时间和精力没少花,但收获寥寥。快餐文化的特点当然是快,但代价是剥离了丰富的内容,只剩下光秃秃干巴巴的几条梗概。看了这些节目,你可以知道故事脉络、记住几个人名,但作品中原有的丰富的细节、细腻的情感、精彩的故事全都与你无缘了。以往人们都认为互联网拯救了碎片化时间,使得人们可以随时随地地利用碎片化时间提高效率。但现实是碎片化反客为主,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用碎片化的时间去阅读碎片化的内容。但企图用短短几十秒的视频来获取信息,其实并不成功。如何更好地利用互联网这一工具为人类服务,需要我们严肃思考、认真对待。而今之计,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
33、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摘编自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a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后,碎片化学习时代来临,这意味着学习者的思维方式亟待转变。b数字广播等新媒体的诞生使随时随地上网成为可能,从而为学习者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切实保证。c材料二用强有力的数字证明我国已进入数字阅读时代,特别是5g技术的运用将使人们的阅读体验更加丰富多元。d材料三从“阅读速度快”与“获取知识散”两个方面论证了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这与材料二的观点正好相反。2下列不能作为论据来论证材料三观点的一项是( )(3分)a由于手机的影响,我们的注意
34、力时刻处于一种高度紧张的、不断试图寻找刺激的状态。当你的心中填满了各种刺激源的时候,注意力不涣散、整个人不浮躁那反倒稀奇了。b碎片化阅读虽有助于尽快获取多元信息,但会妨碍人们对一些问题的深层思考。如果缺乏特定目的,即使花费大量时间,不断延展阅读领域,也难以汇聚成深度的认识。c虽然我们不能回到孔孟时代悬梁刺股地读书,但也不能都躺在乔布斯的怀里看微博。网络带来了方便,但也使我们的阅读变成了无目标、无中心、无深思的“三无”浏览。d上海一直都是时尚与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在阅读习惯上也紧扣时代脉搏,81%的上海读者会看电子书,上海读者碎片化阅读倾向和对电子阅读的接受度,均高于全国水平。3下面对“大数据时代
35、”的相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网络具有“全媒体性质”,人们以往创造的所有信息呈现方式几乎都可以进人互联网。比如迁移到网络上的书刊、报纸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b网络促生了“人机人”的交际模式,为人类建造了一个与现实空间相对立的虚拟空间,与此同时,网络语言也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c网络时代应该多关注农村、西部等地区的信息化发展以及离退休老人、家庭妇女等较少上网的群体,加强其现代信息技术教育,消弭信息鸿沟。d目前,网络发展如火如荼。一旦它成为我们生活中须臾不可分离的东西,我们极有可能被网络所奴隶,这个问题,应引起我们的警觉和思考。4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证的?请简要说明。(4分)5
36、碎片化时代,我们该如何阅读?请结合材料提几点建议。(6分)【答案】1c2d3b4(1)开始由阐述“大数据时代”这一背景,引出对“碎片化学习”的研究分析;(2)接着论述“平民文化的兴起”和“新媒体的诞生”为“碎片化学习”提供资源和便利;(3)最后论述如何进行“碎片化学习”。5(1)构建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2)有意识地进行碎片化学习,并对“碎片化知识”进行再加工,构建新知识体系。(3)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多抽出时间进行深度阅读。【解析】1a项,“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与“碎片化学习时代来临”无先后关系;b项,“提供了切实保证”错,“新
37、媒体诞生”只能使学习者的“闲置”时间得到利用,要想“高效”完成“碎片化学习”,学习者必须有意识地学习并对其进行“再加工”,因此“提供了切实保证”错。d项,“正好相反”不当,材料二和材料三是从不同角度分析论证的,不存在观点相反的问题。故选c。2d项,陈述了上海市数字阅读的普及程度,材料三论述了快餐文化的危害,提出应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的观点,d项与材料三观点无关。故选d。3b项,“相对立”错,原文内容为“虚实两个空间的重合度越来越高,形成了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新特点”。“网络语言形成了一个相对独立的文字世界”说法太绝对。故选b。4“材料一是如何展开论证的”是要求我们分析文章的论证思路。材料一
38、共有6段,第1-2段为第一层,第1段,“大数据时代人类进入了碎片化学习时代”引入“碎片化学习”的话题;第2段“大数据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巨量可利用的碎片资源”。第3-4段为第二层,第3段主要说的是“上网人数迅猛增加带动了平民文化的兴起。大量的网民组成了微资源开发的主力军”“这些资源为碎片化学习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第4段主要说的是“大数据时代促使了新媒体的诞生尤其是移动媒体的出现,为随时随地上网提供了便利”。第5-6段为第三层,“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如何将碎片化知识与已有知识融合,建构新知识体系”说的是如何进行碎
39、片化学习。文章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进行论证。5根据材料一“面对无限碎片信息构建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传统意义上的“系统化”资源应用模式被打破。学习者需要用全新的思维方式,认识复杂多变的大数据环境而带来的学习上的变化”概括出答案第一点;根据材料一“碎片化时间内获取的知识是零散、无序和互不关联的碎片,单个碎片的价值意义并不高,需要学习者对其再加工。再加工是碎片化知识到新知识体系嬗变的过程。大数据时代解决知识碎片化之道是帮助学习者建构新的知识体系”概括出答案第二点;根据材料三“只有对碎片化阅读保持高度清醒,用沉静取代浮躁,用踏实取代肤浅,才能避免快餐文化的不良影响”概括出答案第三点。(
40、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4小题,16分)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69题。冬(之一)穆旦我爱在淡淡的太阳短命的日子,临窗把喜爱的工作静静做完;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我爱在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独自凭吊已埋葬的火热一年,看着冰冻的小河还在冰下面流,不知低语着什么,只是听不见。呵,生命也跳动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冬晚围着温暖的炉火,和两三昔日的好友会心闲谈,听着北风吹得门窗沙沙地响,而我们回忆着快乐无忧的往年。人生的乐趣也在严酷的冬天。我爱在雪花飘飞的不眠之夜,把已死去或尚存的亲人珍念,当茫茫白雪铺下遗忘的世界,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
41、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1976年12月6下列对本诗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诗歌第一节写诗人在一个冬日里平淡平凡的生活,但从这平淡平凡中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b如果说第一节写的主要是“我”所做的,那么第二节主要写“我”所见的,如“枯草的山坡”“死寂的原野”“冰冻的小河”等。c第三节写冬夜生活的乐趣,有“温暖的炉火”,有“好友”,有“回忆”,屋内小环境中的温暖压倒了冬日的严寒,快乐驱赶了忧伤。d第四节中,“我愿意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来温暖人生的这严酷的冬天”流露出诗人心迹,写出诗人面对苦难的坦然之情。7下列对本诗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42、)a本诗各节均为五行,前面具体展开,最后以感叹作结:各节二四五行押韵,一三行不押韵,显得错落有致,回环有序。b诗人在“冬”这个核心意象的统摄下,通过“北风”“茫茫白雪”等意象,营造出昏黄、凄冷、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c穆旦的诗歌有鲜明的现代主义特色,诗中意象的内涵具有开放性,如“严酷的冬天”和“冰冻的小河”均有象征意义。d诗中的“冬天”融合视觉、听觉,带给读者强烈的官能感受,如“昏黄”“茫茫白雪”等视觉和“门窗沙沙地响”等听觉。8“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5分)9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
43、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5分)【答案】6a7b8“冷”指天气寒冷,“昏黄”指阳光暗淡,突出了“严酷的冬天”的特征;与首句中的“短命”相呼应,传达出年衰岁幕之感;为下文的深沉感慨“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做铺垫。9在“死寂的原野”上,小河却仍在冰下“低语”;在“严酷的冬天”,“我”却享受着“人生的乐趣”;诗人笔下,“严酷的冬天”与“感情的热流”并存,两者相反相成,交叉渗透,丰富了诗歌意蕴。【解析】6a项,“又可看出诗人坚忍不屈的身姿和激昂慷慨的情怀”错误,根据“又冷又昏黄”“我将用一杯酒灌溉我的心田”“多么快,人生已到严酷的冬天”,可知诗人有着淡淡的忧伤。故选a。7b项,“营造出昏黄、凄冷、
44、死寂而又悲凉的意境”错误,从诗歌整体来看,冬天虽然是严酷的,但也是温暖的。故选b。8本题要求分析“才到下午四点,便又冷又昏黄”中的“又冷又昏黄”有何作用,然后通读诗歌,整体把握诗歌内容大意,再次基础上找到涉题诗句,仔细阅读,结合上下,理解其含义,然后分析其在整首诗歌中作用。解答本题,要先弄清楚“冷”和“昏黄”的内涵,联系整首诗尤其是第一节来看,“冷”指向的是天气,“昏黄”指向的是“淡淡的太阳”,这两个词都突出了“冬天”的特征。然后联系上下文分析“又冷又昏黄”在结构上的作用,看是否照应了什么内容,或者为什么内容做了铺垫。9本题题目是“冬(之一)并不是一首单色调的诗,而是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
45、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请结合诗歌内容简要分析矛盾之处”。解答此题,要明白题干中所说的“矛盾”指什么。题干中说“体现了现实生活和诗人感情世界关系的复杂性,甚至是矛盾”,那么这个矛盾指的就是“现实生活”和诗人的“感情”的矛盾。明确了题目要求,然后通读诗歌,找出诗歌中能体现“现实生活”和诗人的“感情”的矛盾,回答问题。本题,通读诗歌,结合诗句来看,现实是“严酷的冬天”,有“北风”,有“茫茫白雪”,但诗人“感情的热流溢于心间”。据此分析即可得出答案。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014题。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安石少好读书,一过目终
46、身不忘。其属文动笔如飞,初若不经意,既成,见者皆服其精妙。神宗在颍邸,(韩)维为记室,每讲说见称,辄曰:“此非维之说,维之友王安石之说也。”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数月,召为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始造朝。入对,帝问为治所先,对曰:“择术为先。”帝曰:“唐太宗何如?”曰:“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迂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帝曰:“卿可谓责难于君,朕自视眇躬,恐无以副卿此意。可悉意辅朕,庶同济此道。”七年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
47、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帝曰:“此岂细事,朕所以恐惧者,正为人事之未修尔。自近臣以至后族,无不言其害。两宫泣下,忧京师乱起,以为天旱,更失人心。”安石曰:“近臣不知为谁,若两宫有言,乃向经、曹佾所为尔。”冯京曰:“臣亦闻之。”安石曰:“士大夫不逞者以京为归,故京独闻其言,臣未之闻也。”监安上门郑侠上疏,绘所见流民扶老携幼困苦之状,为图以献,曰:“旱由安石所致。去安石,天必雨。”侠又坐窜岭南。朱熹尝论安石“以文章节行高一世,而尤以道德经济为已任,被遇神宗,致位宰相,世方仰其有为,庶几复见二帝三王之盛,而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
48、此天下之公言也。昔神宗欲命相,问韩琦曰:“安石如何?”对曰:“安石为翰林学士则有余,处辅弼之地则不可。”神宗不听,遂相安石。呜呼,此虽宋氏之不幸,亦安石之不幸也。(节选自宋史王安石传)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b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c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d陛下当法尧舜何/以太
49、宗为哉/尧舜之道/至简而不烦/至要而不迁/至易而不难/但末世学者不能通/知以为高不可及尔/11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翰林学士是皇帝的文学侍从官,唐时常能升为宰相,北宋翰林学士承唐制,仍掌制诰,明清两代从进士中选拔。b熙宁是宋神宗的一个年号,年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自汉武帝开始,历代帝王都用年号纪年。c岭南指五岭以南地区,大体就是今广东、广西一带,五岭由越城岭、都庞岭、萌渚岭、骑田岭、大庾岭五座山组成。d宰相是中国古代对于辅佐君主并掌握国家最高行政权力的官员的一种通称或俗称,并非是指具体的官名。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
50、一项是()(3分)a王安石博闻强识,文采不俗。他小时候读书过目不忘,写文章时下笔如飞,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b王安石见解超凡,受到赏识。每当韩维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他就说是王安石说的,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c王安石果敢刚毅,消除危机。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上奏要求罢免王安石,结果郑侠就被判罪并流放到了岭南。d王安石擅长文章,执政不佳。朱熹评论王安石文章节操品行高出世人,为政却导致了崇宁宣和之际的极大祸乱。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1)及为太子庶子。又荐自代。帝由是想见其人,甫即位,命知江宁府。(2)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14宋神
51、宗任命王安石为宰相前问过韩琦,韩琦回答说:“处辅弼之地则不可。”请根据选文内容,简要说明韩琦的高明之处。(3分)【答案】10b 11b 12c13(1)当(韩维)升任太子庶子时,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刚一即位当皇帝,就委任他为江宁府知府。(2)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就是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要做好变法中的各种事情来对付这种情况就可以了。14不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执政;任用人员多有不当;执政出现了崇宁宣和之际的祸乱。【解析】10本题中“法”为动词效法的意思,“法”的宾语为“尧舜”,所以要在“舜”后断开,排除a、d;“之”为结构助词,
52、中心语为“道”,所以在“道”后断开,排除c。整句话的翻译为: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学者不能晓,才以为高不可及。故选b。11b项,“年号是皇帝在宗庙中被供奉时所称呼的名号”是错误的,年号是帝王即位后为纪年颁布的名号。故选b。12c项,“王安石果敢刚毅,消除危机”是错误的,王安石不肯听从反对党意见,并没有消除危机。故选c。13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第一句的得分点为:“荐”,推荐;“自代”,为宾语前置句,代替自己;“甫”,刚刚。第二句的得分点为:“数”,常数;“免”,避免;“修人事”,做好各种事情。14由原文“七年
53、春,天下久旱,饥民流离,帝忧形于色,对朝嗟叹,欲尽罢法度之不善者。安石曰:水旱常数,尧、汤所不免,此不足招圣虑,但当修人事以应之。”可知,当天下大旱时,王安石并没有听取别人的意见改进自己的执政,而是认为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就是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要做好变法中的各种事情来对付这种情况就可以了。由原文 “安石乃汲汲以财利兵革为先务,引用凶邪,排摈忠直,流毒四海,至于崇宁宣和之际,而祸乱极矣”可知,王安石执政,用人不当,并且在他执政期间出现了崇宁宣和之际的祸乱。【参考译文】王安石字介甫,抚州临川人。王安石小时候喜欢读书,而且一次过目不就终身不忘。他写文章时下笔如飞,初看
54、似不经意,完成后,看过的人无不叹服他的文章精妙。神宗在颍王府时,韩维任记室,每当他的谈话得到神宗称赞时,就说:“这不是我的说法,是我朋友王安石说的。”当他升任太子庶子时,又推荐王安石代替自己任记室之职。神宗因此很想见到王安石,刚一即位当皇帝,就委任他为江宁府知府。几个月后,召入朝廷任翰林学士兼侍讲。熙宁元年四月,王安石才到朝廷。他进宫答对神宗询问时,神宗问治理国家应当首先做什么事,他回答说:“首先要选择推行的政策。”神宗问道:“唐太宗怎么样?”他答道:“陛下应当效法尧、舜,何必要效法唐太宗呢?尧、舜之道,极其简明而不烦杂,扼要而不迂阔,容易而不繁难。但是后世学者不能晓,才以为高不可及。“神宗说
55、:“你这可说是以难为之事要求我了,我自顾微末之身,恐怕无法与你的这番好意相称。你可以尽心尽意地辅助我,希望共同成就这一目标。”熙宁七年春天,天下已经干旱很久了,饥饿的百姓流离失所,神宗忧形于色,在朝廷上嗟叹不已,想废除所有不好的法令。王安石说:“水灾旱灾,是上天运行的常数,就是尧、汤也无法避免。这不足以招致圣上忧虑,只要做好变法中的各种事情来对付这种情况就可以了。”神宗回答说:“这哪里是小事呢,我之所以恐惧,正是因为没有处理好变法中的事情啊!从士大夫到后宫,没有不议论它的危害性的。两位太后向我哭诉,担心京城发生混乱,认为干旱虽可怕,更怕失去民心。”王安石回答说:“说这个话的大臣不知道是谁,如果
56、说两位太后说这些话,那是向经、曾佾进的谗言。”冯京说:“臣也听说了。”王安石说:“士大夫不满的意见,都集合到冯京处,所以冯京才听到这些议论,臣就没有听说。”京城安上门监门官郑侠将自己的奏疏,以及画着他所见的灾民扶老携幼、困苦挣扎惨状的长卷,向神宗上呈。郑侠在奏折里说:“大旱是因为王安石(变法)引起的,罢免了王安石,天上就会下雨了。”于是郑侠被判罪流放到岭南。朱熹曾经评论王安石“以文章节操品行高出世人,而且尤其以品德修养经世济民为已任,被神宗所知遇,位至宰相,朝廷期望能仰仗他有所作为,或许可以在出现二帝三王时期的兴盛。而王安石却急切地以财利兵革为首要事务,推举任用凶险邪恶的人,排挤贬斥忠诚正直的人,毒害流传到四海,以至于崇宁、宣和时期,祸乱达到极点。”此天下之公言也。以前宋神宗想任命宰相,问韩琦说:“王安石当宰相如何?”韩琦回答说:“王安石当輸林学士是游刃有余的,但让他处于辅佐天子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出资入股美甲店合同范本
- 办公用品合同范本
- 债券非交易过户合同范本
- 公司住宿协议合同范本
- 兼劳动合同范本
- 2024年台州海泊荟供应链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
- 制作安装门窗合同范本
- 中英文加工合同范本
- 企业果菜订购合同范例
- 人力劳务合作合同范本
- 工程施工人员安全教育培训【共55张课件】
- (高清版)JTG 3363-2019 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
- 第8课《山山水水》教学设计(新人教版小学美术六年级上册)
- word 公章 模板
- 泛读2unit2-music
- 世界技能大赛PPT幻灯片课件(PPT 21页)
- 中学生防溺水安全教育课件(PPT 44页)
- Python程序设计ppt课件完整版
- T∕ZSQX 008-2020 建设工程全过程质量行为导则
- 《腹膜透析》ppt课件
- CFA考试一级章节练习题精选0329-7(附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