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认知角度看“前”、“后”的不对称现象-文档资料_第1页
从认知角度看“前”、“后”的不对称现象-文档资料_第2页
从认知角度看“前”、“后”的不对称现象-文档资料_第3页
从认知角度看“前”、“后”的不对称现象-文档资料_第4页
从认知角度看“前”、“后”的不对称现象-文档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从认知角度看“前”后”的不对称现象一、引论汉语中“前”、“后”两个词在语义上是不对称的,即 “前”可以指过去,也可指未来,例如:前年、前人、前辈(指 过去) ,前程、前途、 前景(指未来),而“后”则只能指未来, 不能指过去,例如:后年、后人、后辈。我们试从认知角度解释这一现象, 即认为时间概念的语义指 向可以用空间概念的认知原则来说明。二、认知两原则 心理学的研究表明, 人类对空间概念的认知依据两个原则来 进行:一是定型原则,一是定向原则。定型原则,是指根据某一 客观对象的外部形状来确定另一客观对象的空间位置。 定向原则 是指根据人和事物之间或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相对位置来确定某 一客观对象的空

2、间位置。试比较:(1)房子前面有棵树。(2)山前有一条小溪。 两个句子的语义结构都是“参照物 +方位词 +存在动词十认 知对象”。例( 1)中参照物“房子”对于“前”的认知作用可 以有两种解释:(a)从房子的外部结构特征出发,“房子前面 有棵树”是说树在房子的正面,这是定型原则的体现;(b)把房子仅仅看作是占据一定空间的“点”, 那么,从说话人、房子、 树三者的相对位置来说, 树的位置是在说话人与房子之间, 这就 是定向原则的体现。这时,就房子的外形来看,树可能还是在房 子的正面,也可能是在侧面, 甚至是背面。 例(2)中参照物“山” 的几何形状本无所谓正面或背面, 不能采用定型原则, 只能根

3、据 它与说话人的相对位置关系,把山的朝向说话人的一面认知为 “前”。由此可知,“前”、“后”作为空间的方位概念,它的形成 需要有如下基本要素, 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关系就构成一个方位 概念的认知结构。 第一,认知主体, 即视点。他站在一定的角度, 选取某一事物作为参照物,并着眼于其中的某一方而去观察事 物;第二,认知客体,即需要确定其方位的客观对象;第三,参 照点,即视点所选择的参照物的着眼点。定型和定向两种方式的差别可以概括为两点: 其一, 在定型 原则中, 参照物被看作是具有一定几何形状的多面体, 而以这个 多面体的某一侧面为参照点; 在定向原则中, 参照物只被看作是 一个点,不考虑它的几何

4、形状。其二,在定型原则中,可以不考 虑视点与认知对象、 参照物的相对位置, 而定向原则所看重的正 是这个位置因素。有时,视点也可以把自身作为参照,例如:(3)前面有棵树。在这里, “前”就是视点的面对方向。 人们把面对的认知为 前,把背向的认知为后, 这是一种根据视点自身的外部特征的定 型原则,而且应该说是由人的生理结构所决定的观察自然空间的 基本方式,人们对客观事物的定型或定向的认识都是这种基本方 式的衍生物。首先,客观参照物外部形状的正面或背面,实际上都是人类对自我身体特征的拟人化。如果说,自然和历史塑造了人类,那 么反过来,人类在其自身的发展过程中又在不断地以自身去塑造 自然。关于这一点

5、,意大利哲学家维科在其名著新科学中有 过极好的说明。他指出:“表达无生命物体的大部分词语来自人 体及其各部分、人的感觉和感情的名称的引伸。(原始的)愚昧的人类以他们自己作为衡量宇宙的尺度。”其次,人们对方位的认知首先应具备这样一个基本条件,这就是认知对象和客观参照 物都在视点的视野之内。 在定型原则中,这一基本条件表现得并 不明显,因为人们把客观参照物拟人化以后,就可以根据参照物的外形来确定方位;而在定向原则中,这一条件必须满足,因为 随着人面对方向的不同,客观对象与参照点的位置关系就会发生 变化,其结果也就不同。三、空间隐喻时间时间和空间是任何事物都处于其中的两个基本领域,在人类认知中占有重

6、要地位。相对于时间范畴而言,空间范畴更具体。 研究表明,几乎在所有语言中,表示时间的词语都来自空间概念, 时间是通过隐喻空间方位来认知和表达的,“无形的时间要用具体的空间或视觉行为来体现”。从空间概念到时间概念的理解需要借助隐喻。 由于时间的非 实体性和抽象性, 对时间的认知、 思维以及概念的形成从根本上 讲就是隐喻性的, 因此不使用隐喻就很难表征时间。 隐喻是人类 认知、思维、经历、言语和行为的基础,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基本 方式。 隐喻的核心就是按某一事物去理解和体验另一事物, 如按 空间去理解和感知时间。 时间是空间隐喻的结果, 空间具有位移 性和顺序性, 投射在时间上则具有方向性和序列性。

7、 如“在桌子 前”是个空间顺序概念,“在吃饭前”则是个时间序列概念。对于时间的空间隐喻表征, 国外学者通过共时研究多种语言 中的时间表达,总结出了两种线型运动的隐喻。本文采用 Clark 的说法: “时间在动”的隐喻和“自我在动”的隐喻。 在这两个 隐喻中,始原域的空间框架被部分地投射到了目标域的时间框 架,并在投射过程中遵循结构不变原则, 即所投射的结构与目标 域的原有内部结构相一致。 这样以空间线型运动构造的时间就是 一维的、有方向的而且是不对称的:垂直层面上的时间有“上 下”,水平层面上的时间有“前后”而无“左右”。时间是空间隐喻的结果, 空间具有位移性和顺序性, 投射在 时间上则具有方

8、向性和序列性。如“房子前”是个空间顺序概 念,“吃饭前”则是个时间序列概念; “远”既可以表示空间距 离大,又可以表示时间距离大; “深”表示从上到下或从外到内 的距离大,同时表示距离开始的时间久;在英、法两种语言中,祖父、祖母分别是 grandfather 、grandmother , grand- pe re、grand- me re ,内部形式都是“大+父亲”、“大+母亲”,用空间 概念“大”、“小”表示本属时间概念的辈份。时间概念词“前”“后”也是这样, 它们是空间认知原则移植于时间上 的结果,因而同样可以用定型或定向原则来说明。“前”表示过去, “后”表示未来, 这种时间的先后区分是

9、 由定向原则推衍出来的, 即由空间中位置的前后推衍而出。 因为 时间的延续是线性的一维展开形式, 可以把它看作一个往而不复 的单向流程。在这个流程中,代表着不同时代、时期或阶段的“点”, 依据它们接近或远离人们设定的某一起点或参照点, 可 以用次序的先后来描述。例如:(4)他在解放前就参加了革命工作。(5)参观后请提宝贵意见。例( 4)“解放前”和“解放后”相对, 参照点就是“解放”。 在历史发展的轴线上, 未解放的时段出现在前, 解放的时段出现 在后。同样,例( 5)中“参观后”与“参观前”相对,以“参 观”这一事件为参照,事件未发生为前,事件结束为后。有时,“前”“后”两个相对概念的形成似

10、乎是建立在不同 参照点的基础上的。 例如“前年去年今年明年 后年”这个聚合群, 现代汉语词典把“前年”解释为“去年 的前一年”,把“后年”解释为“明年的明年”。看起来,“前 年”以“去年”为参照点, “后年”以“明年”为参照点, 实际 上,它们都只以“今年”为参照点。以“今年”为中心,则已经过去的和还没有到来的两个时段分别是“前”和“后”,只是由于紧挨在参照点前后的两个时段分别进行了单独的词汇编码,称之为“去年”、“明年”,才使得“前年” “后年”有了特定的 含义,指称特定的时段。而“前”表示未来则是在定型原则的支配下形成的另一个 时间概念,它是由空间概念的人所面对的方位为前推衍出来的。人作为

11、在地球上直立行走的高级动物, 他的面对方向与水平 运动方向是一致的。假设有一个人从甲处走到乙处, 这既是一个 空间位移过程,又是一个时间延伸过程。甲是起点,在前,乙是 终点,在后,这是定向的认识。但是对于这个从甲处到乙处运动 的人自身来说,乙是他所面对的目的地,在前;甲是他所背向的 出发地,在后,这是定型的认识。两种原则所判定的方位恰好相 反。根据同样的道理,一个人从生到死是一个时间过程,出生是生命的起点,在前;死亡是生命的终点,在后。但是这个从生到 死的时间过程也可以形象化为人的一种位移过程,人们总是生于过去而走向未来。因而,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未来就是他所面对 的“前”。“前途” 一词的意义

12、很能说明问题, 现代汉语词典 释义为:“原指前面的路程,比喻将来的光景。”有人指出,在汉语中,现代人和古人对“前”“后”时间指向的认识很不相同。我们一般都想象未来在前面,过去在背后, 而古人则想象过去在前面,未来在背后。例如:(6)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7)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杜牧赤壁)(8)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辛弃疾破阵 子)这些都是用“前”表示过去,用“后”表示未来。但是,我 们也能找出反例,如:(9)莫愁前路无知己, 天下谁人不识君? (高适别董大 ) 此例中“前路”指未来, 与上述论点不符。 这种论点的出现, 大概是看到了由于认知原

13、则不同而形成的“前”“后”在指向 上的歧义和矛盾, 并试图对此作出解释, 因而推断古今对时间流 向看法不同。这实在是一种误解。事实上,这种歧义并非来自于 古今观念的差异,否则( 9)这个反例无法解释。如果我们假设, 由定型和定向两个原则形成的方向相反的四个时间概念分别用 四个词去表达, 而不是只用现在的“前”“后”两个词, 那么这 种歧义也就会立刻消解。 因为我们知道, 多义性是语言中绝大多 数词所具有的属性,一个词往往是多种相关意义的集合体。 “前”可以指过去, 又可以指未来, 是两个不同的意义用同一个 语音形式表达的结果,不是同一意义的两种指称。而且,这两个 意义一个来自于定向,一个来自于

14、定型,由于认知原则不同,所 以二者虽然方向相反, 但并不违反矛盾律。 心理学家比尔维什的 一段话,可以说是对这个问题的最好说明。他指出:“人类所有 的语言要么对定向和定型语义进行单独的词项编码, 要么使其词 项产生有规则的歧义性。如果是后者,产生词义的歧义的原因不 在词汇本身,而在于制约词汇的认知原则。”四、语义空缺理论世界上各个民族的语言作为传递信息的交际工具,虽然都能够适应人们在一定历史时期内交际的需要,但是从系统的角度来认识,都是不完备的,其具体表现就是不对称现象的普遍存在。 词汇系统中的不对称现象主要表现为, 在相对应的词之间存在着 意义的空缺。语义的空缺有两种情形:一种是在理论上可以

15、有某一意义, 而在实际语言中却没有出现,从而形成语义的空缺。例如,“后” 可以表示未来的、较晚的,也可以表示后代的人,而“前”只能 表示过去的、较早的,却没有表示前代的人这样一个意义。而这 个意义在理论上说是可以有的,这可以从“前辈后辈”、“前人一一后人”的对比中看出来。另一种情形是,从一般事理上说某一意义不可能有与之相对 的意义。例如,“前”表示向前走,如“勇往直前”、“畏缩不 前”,而“后”不能表示向后走。 因为人的面对方向和水平运动 方向一致,人们一般只能向着他所面对的方向走。人们日常语言交际中有“往后走”的说法, 但这并不是指倒着走,而是从定向 原则出发,向着某一方向走,这个方向可能与

16、某人或某物的背对 方向一致,但是对于这个走着的人来说,他依然只能是向前走。一般说来,诸如“前”、“后”这类相对立的意义,总是在相互比较中才形成它们的价值的。 具体说,就是“前”“后”相对,有“前”就有与之相对立的“后”,有“后”也就有与之相对立的“前”。“前”“后”的区分是以某一参照点为基准,作方向相反的意义延伸的结果。 而有的意义空缺则来自于比较的单 向性,即以某一事物为参照点,只向一个方向进行比较的延伸, 这样就形成了有“前”无“后”的语义空缺。如“前”可以表示某事物产生之前,某事物的产生是参照点,该事物没有产生的时 段称为“前”,该事物产生之后的时段不是“后”,而是该事物本身。例如,“前

17、科学”就是科学产生之前,“前资本主义”就 是资本主义产生之前。现代汉语词典对下列两词的释义也可 以为证:前夫:死去的或离了婚的丈夫(区别于现在的丈夫)前妻:死去的或离了婚的妻子(区别于现在的妻子)这里没有相对的“后夫”、“后妻”,所谓“后夫”、“后 妻”就是现在的丈夫和现在的妻子。相反的例子是“后妈”、“后爹”,也没有相对的表达式,原因在于这类词语的形成,并 不是来自于“前妈一一妈一一后妈”的模式,而是来自“妈一一后妈”这种模式,两种模式的差异正在于前者的比较是双向的, 后者的比较是单向的。再如:“现代主义一一后现代主义”。词汇系统中意义的空缺虽然意味着某一意义不存在于现实 语言之中,但从系统的角度来说,这种空缺应该作为一个结构项 而给予它一定的地位。正如苏联语言学家柯杜霍夫所说,“语言 体系,它不仅是语言中已有的东西,而且还包括可能有的东西, 在语言规范和言语表现中可能有的东西。 没有、也不可能有实现 自己的全部可能性的语言, 没有、也不可能有用尽自己的全部储 备的语言。如果有这种情况,语言就不可能发展和满足思维和交 际的需要,作为最重要交际手段的功能就停止了。” 意义的空缺为语言的发展提供了潜在的可能性, 留下了一个 有待填补的位置,在语言发展过程中,由于追求结构整齐对称的 类推作用,词汇系统中的语义空缺往往被填补起来。 从理论上说, 既然“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