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精准观测装备与技术_第1页
森林精准观测装备与技术_第2页
森林精准观测装备与技术_第3页
森林精准观测装备与技术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业评审组林业二、项目名称森林精准观测装备与技术三、推荐单位国家林业局四、推荐单位意见北京林业大学冯仲科主持的“森林精准观测装备与技术”项目,自 2008 年开始,依托 国家 863 计划等课题,由南京森林警察学院等单位合作,以森林资源的数量、质量、空间分布、动态变化为研究对象。自主研发了森林样地观测无人机、摄影全站仪、 MINI 超站仪、 手机平板测树仪观测装备与软件;发明了 5-9 棵树微多边形法、双目相机、 CCD 角定点控 制抽样林分测定技术、立木无损树干自动解析技术;研究了国产 ZY-3 卫星遥感及无人机立 体像对反演森林蓄积量、 生物量、碳储量模型;研建了内外业一体化森林经理平台

2、,实现了 森林资源一类 /二类 /三类调查信息化和自动化, 内业实现自动批量处理,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荐该项目为国家技术发明奖 二 等奖。五、项目简介项目由 863 计划、 北京市自然基金及企业创新基金等资助, 以森林经理学、 林业装备与 信息化、森林生态学为技术基础,以森林资源与生态环境的数量、 质量、空间分布及其动态 变化为研究内容, 围绕森林数表模型研建、 森林精准规划与设计、 森林观测装备及技术研发、 森林经营模型与作业等难题展开创新性研究,发明了无人机森林观测系统、 CCD 测树全站 仪、 MINI 测树全站 /超站仪、手机 /平板 /GNSS 森林调查测计算系统等硬件产品,成为面

3、向 林业,天地空实时动态自动解决森林面积、蓄积、生长量及动态变化的先进技术。以3S 技术为基础基于造林费用、 覆盖率递增、 农田数量排放平衡等 4 大约束条件的林地精准规划与 设计模型, 附加区域木材消费、 林副产品消费及森林空间效应的树种设计模型, 以冠径自然 竞争的人工用材林最佳轮伐期及以M/B/ C 最大为目标函数的天然林最佳密度、混交度、龄级(径阶) 、分布模型,实现天然林经营什么条件下择伐,最佳择伐比例与径阶技术 方法;发明以梯形 1:10 万/1:1 万和正方形 1:2 千覆盖全球、中国、北京的植被、土壤、地 形地势、气象气候等模型数据库,研建中国 180 个主要树种的二元及涵盖

4、31 个省市自治区 的一元材积、生物量、碳汇模型,发明基于光谱、地形、纹理的森林航天遥感、无人机航空 摄影、地面摄影精测、 3D 角规测树、 5 棵树法测树模型,实现森林数表、森林观测、森林 经营、森林设计自动化,集成森林经理内外业一体化FIM 5.labV1.0, 成为国内森林资源经营管理主导平台。项目实现了无人机倾斜摄影观测固定样地树高误差 5%,胸径误差 3mm ,林木定位精度 10cm, CCD 全站立木精测高 /径误差 1mm,材积误差 1-3% ,代替伐倒木。 MINI 超站仪 /全站 仪测径 /测高误差 2mm/15mm 。系统集成化程度高,整体上达到了国外同类单功能产品的最 好

5、水平。产品及软件平台性价比最优, 是国内外同类单项集成后产品价格的 1/3,2013 年 -2015 年,在林业、园林、电力、测绘等行业推广硬件及软件产品产值达 1.67 亿元。本项目的研发与推广, 促进了林业科技创新与进步, 项目所研发的森林观测装备与配套 的森林精准经营与作业方法及平台在我国林业部门得到了应用。发表SCI、 EI 、CSCD 收录论文 50余篇。培养硕士 30余人,博士 15人,申报专利 52 项,其中授权发明专利 8 项,外 观设计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1 项,软件著作权 50 余件。六、客观评价 国家高新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863 计划)课题验收结论书中指出“课题

6、完成了超站仪高 精度角度测量的核心部件竖轴,采用密珠轴系,在测角传感器绝对编码度盘的制作和四路 CCD 探测技术的电路制作的基础上,实现了高精度测角技术及自动补偿技术;采用 5 频率 相位式测量, 以及频谱分析法测相, 实现了超站仪高精度测距, 研制了原理样机和超站仪样 机。验收专家组认为, 该课题基本达到了合同要求的主要目标与主要指标, 为我国高精度超 站仪产业化奠定了良好的技术基础。华南国家计量检测中心广东省计量科学研究院鉴定报告书中指出项目所研制的NTS-391R10 全站仪质量为级合格。七、应用推广本项目促进了林业科技创新,摄影全站仪、 MINI 摄影测树仪、森林资源调查手机记录 系统

7、和平板电脑测记系统已经在我国林业调查、规划设计、林场、各级林业专业院校应用,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森林精准经营与作业方法也在各大林区逐步推广。 本项目减少了森林资 源人力物力的投入,提高了森林调查效率,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八、主要知识产权目录发明专利:( 1)一种基于电子经纬仪和全站仪的森林计测方法,专利号 ZL201110164568.3 授权公告日: 2015.2.4 专利证书号 : 第 1578864 号发明人:冯仲科、邓欧、刘德庆、姚山、闫飞专 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有效( 2)一种以全站仪为工具的林地样木复位方法, 专利号 ZL201310054522.5 授权公

8、告日: 2015.9.30 专利证书号:第 1804846 号发明人:冯仲科、杨伯钢、闫飞、高原专利权人:北 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有效(3)一种角规测量测森林小班蓄积及生物量的精准推估方法,专利号 ZL201310122016.5 授权公告日: 2015.11.25 专利证书号:第 1850274 号发明人:冯仲科、徐 伟恒、焦有权、高原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有效( 4)一种基于高程等值线法量测树冠体积的方法,专利号 ZL201110164615.4 授权公告日: 2013.6.12专利证书号:第 1213780 号发明人:冯仲科、何诚、姚山、刘德庆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

9、有效( 5)一种基于无人机航空摄影监测土壤侵蚀的方法,专利号 ZL201210121144.3 授权公告日: 2015.8.5 专利证书号 :第 1745870 号发明人:冯仲科、吴斌、仇琪、高原、何诚专利权 人:北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有效( 6)一种利用 GPS RTK 实现不可到达点二维定位技术专利号: ZL201010119335.7 授 权公告日: 2013.3.13 专利证书号:第 1150910 号发明人:冯仲科、姚山、刘德庆专利权人: 北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有效( 7)一种基于全站仪角距差分的定位变形监测技术专利号:ZL201110164628.1 授权公告日: 2013.3.2

10、0 专利证书号:第 1156549 号发明人:冯仲科、王春博、吴斌、姚山、刘德 庆专利权人:北京林业大学专利状态:有效( 8)森林郁闭度测定方法 专利号: ZL201410161507.5 授权公告日: 2015.11.11 专利 证书号:第 1837787 号 发明人:何诚、张思玉、曹冬梅 专利权人:南京森林警察学院专利 状态:有效实用新型专利:( 9)一种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自动检定系统专利号: ZL201020619282.0 授权公告日:2011.7.20 专利证书号:第 1861916 号 发明人:张序、王爱华、刘彤、薛彩霞 专利权人: 苏州科技学院 专利状态:有效外观设计专利:( 1

11、0 )手持式数字化多功能电子测树枪专利号: ZL201430551664.8 授权公告日:2015.8.5 专利设计人:冯仲科、邱梓轩 专利权利人:北京环球森林科技有限公司 证书号: 第 3326214 号 专利状态:有效九、主要完成人情况姓名:冯仲科,排名: 1,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完成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项目组总负责人,全面协调项目的进 行。负责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技术方案决策与组织实施。 提出项目研究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全面掌握项目实施动态, 及时指导改进研究工作。 负责森林观测装备的设计、样机生产,负 责森林经理内外业一体

12、化平台 FIM5.labV1.0 的建立。姓名:何诚,排名: 2,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南京森林警察学 院,完成单位: 南京森林警察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负责项目中的遥感测定林分 面积、郁闭度等试验以及遥感反演林分参数。姓名:闫飞,排名: 3,行政职务:无,技术职称:讲师,工作单位:北京林业大学, 完成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参与了整个项目的技术方案总体设计、 决策与组织实施,其中,在无人机森林观测系统、 CCD 测树全站仪、 MINI 测树全站 /超站 仪、手机 /平板 /GNSS 森林调查测计算系统等硬件产品的研发和精度检验项目,以梯形

13、1:10万/1:1 万和正方形 1:2 千覆盖全球的植被、土壤、地形、气候条件等模型数据库制备项目, 中国一元材积模型研建项目、 3D 角规测树和 5 棵树法测树模型项目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完成了两项相关专利的设计、实验并最终获得授权。姓名:岳德鹏,排名: 4,行政职务:地信教研室主任,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 北京林业大学, 完成单位:北京林业大学,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负责项目中的手持式 测树全站仪的研制与测试。姓名:张序,排名: 5,行政职务:副院长,技术职称:教授,工作单位:苏州科技学 院,完成单位: 苏州科技学院, 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主要参与完成了无人机协同超站 仪精准

14、测树与林业 GIS 平台研建和 CCD 测树全站仪、 MINI 测树全站 /超站仪、手机 /平板 /GNSS 森林调查测计算系统等硬件产品测试工作。对项目的主要技术发明点,做出了创造 性贡献,投入该项目技术研究工作量占本人的量的70%,以第一发明人获得“一种光电测 距仪周期误差自动检定系统” 新型实用专利权, 以第一著作权人获得 “光电测距仪周期误差 自动检定系统 V1.0 ”软件著作权。姓名:杜鹏志,排名: 6,行政职务:副院长,技术职称:教授级高工,工作单位:北 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完成单位:北京市林业勘察设计院,对本项目技术创造性贡献: 主要 负责立木精测试验方案制定,立木精测模型建立与精度验证。完成人合作关系说明: 冯仲科:项目组总负责人,全面协调项目的进行。 负责项目总体方案设计, 技术方案决 策与组织实施。 提出项目研究所需解决的关键技术, 全面掌握项目实施动态, 及时指导改进 研究工作。负责森林观测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