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_第1页
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_第2页
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_第3页
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_第4页
中国古代文化之中国传统思维方式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思维方式的概念关于思维方式的概念: :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传统文化中更加深层更具稳定性的东是传统文化中更加深层更具稳定性的东 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西。中国传统思维方式与传统价值观念、道德情 操、民族心理等一样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操、民族心理等一样在几千年的传统文化中起着 决定性的作用。决定性的作用。 思维方式思维方式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是人们大脑活动的内在 程式,即运思维度的习惯性取向。程式,即运思维度的习惯性取向。 它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它对人们的言行起着决定性的作 用。用。 思维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哲学思维方式、科学思维方式、日思维方式一般可以分为哲学思维方

2、式、科学思维方式、日 常思维方式三个不同层次,有高低深浅之分。哲学思维方常思维方式三个不同层次,有高低深浅之分。哲学思维方 式以思辨的形式理解世界,科学思维方式以实证的形式理式以思辨的形式理解世界,科学思维方式以实证的形式理 解世界,日常性思维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相关联,以解世界,日常性思维方式与人们日常生活经验相关联,以 感性的、经验的形式理解和把握对象世界。感性的、经验的形式理解和把握对象世界。 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国先民最基本的观念形式之一,积存例如,阴阳五行是中国先民最基本的观念形式之一,积存 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先民习惯于从天人同构或天人同为一种特定的思维方式。先民习惯于从天人同构

3、或天人同 质的角度理解对象事物的关系,把宇宙视为一个阴阳对立质的角度理解对象事物的关系,把宇宙视为一个阴阳对立 互补,并按照五行秩序进行变化的统一整体,这显然属于互补,并按照五行秩序进行变化的统一整体,这显然属于 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当先民用阴阳消息、五行生胜来解哲学层面的思维方式。当先民用阴阳消息、五行生胜来解 释人体的结构及养生与病理机制时,即为科学思维方式。释人体的结构及养生与病理机制时,即为科学思维方式。 而当先民用阴阳五行观念去求神占卜、祭祀鬼神天地、看而当先民用阴阳五行观念去求神占卜、祭祀鬼神天地、看 相卜宅、观察风水等,就又是日常思维方式的表现。相卜宅、观察风水等,就又是日常思维

4、方式的表现。 整体思维整体思维 辩证思维辩证思维 直觉思维直觉思维 经学思维经学思维 整体思维即把自然界和社会看成是一个有组织的有机系统,整体思维即把自然界和社会看成是一个有组织的有机系统, 构成这个整体系统的又有许多小系统,每个系统又由不同构成这个整体系统的又有许多小系统,每个系统又由不同 部分所构成,整个宇宙就是由这样的部分所构成的系统化部分所构成,整个宇宙就是由这样的部分所构成的系统化 整体。整体。 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体现出中国传统的思维方式就体现出 明显的明显的整体思维的特点整体思维的特点,即,即习习 惯于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惯于从整体的角度出发,着眼 于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于

5、事物之间的相互联系和相互 作用,而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一作用,而把天地万物看成是一 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个具有特定结构和功能的系统 整体。整体。 中国整体思维方式通过两个典型的思维模式体现出来:中国整体思维方式通过两个典型的思维模式体现出来: 一是太极、阴阳、五行生化万物的思维模式。一是太极、阴阳、五行生化万物的思维模式。太极是代表太极是代表 整体或全体的最高范畴。阴阳是用以表示在时空中相对立整体或全体的最高范畴。阴阳是用以表示在时空中相对立 而又相关联的事物的整体。五行本身是一个整体,而又相关联的事物的整体。五行本身是一个整体,向外延向外延 展为五色、五味、五方、五气、五声、五脏等对应的整

6、体展为五色、五味、五方、五气、五声、五脏等对应的整体; 向内深化为五行生克论,成为具有活力的整体的生机模型。向内深化为五行生克论,成为具有活力的整体的生机模型。 二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二是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即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即把人和自然界看作一个互相 对应的有机整体。老子的对应的有机整体。老子的“四大四大”( (道大、天大、地大、道大、天大、地大、 人亦大人亦大) ),易传易传的的“三才三才( (天地人天地人) )之道之道”,是这种整,是这种整 体思维的早期表现。孟子的体思维的早期表现。孟子的“尽心知性说尽心知性说”从天道与人道从天道与人道 的关系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董仲舒

7、的天人感应的关系上体现了天人合一的思维模式。董仲舒的天人感应 论则提出了更加系统更加完备的整体模式。论则提出了更加系统更加完备的整体模式。 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评价:中国传统整体思维方式的评价: (一)(一)正面价值正面价值。比较接近于现代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古。比较接近于现代系统论的整体性原则。古 代哲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和方法认识和把握宇宙,以此为代哲人以这种独特的方式和方法认识和把握宇宙,以此为 指导创造了古代的高度文明。从学术上讲,这种思维方式指导创造了古代的高度文明。从学术上讲,这种思维方式 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且对于其不仅在人体生命科学如中医学中具有生命力,而

8、且对于其 他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他综合性科学也有启发意义。 (二)(二)负面效应负面效应。上述优点同时也就是它的缺陷。这不仅是。上述优点同时也就是它的缺陷。这不仅是 因为它缺少实证科学的根据,更重要的是它对分析的方法因为它缺少实证科学的根据,更重要的是它对分析的方法 有所忽视,没有感受到对宇宙进行精细的逻辑说明的必要。有所忽视,没有感受到对宇宙进行精细的逻辑说明的必要。 而这一点恰恰是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所必需的环节而这一点恰恰是近代哲学和近代科学的产生所必需的环节 与条件。与条件。 中国传统哲学所理解的整体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中国传统哲学所理解的整体要素之间的联结方式 又表现为对立互补

9、和相生相胜两种基本形态,这又表现为对立互补和相生相胜两种基本形态,这 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又一个特点,即辩证形成了中国传统思维方式的又一个特点,即辩证 思维。思维。 其中,对立互补的联结方式主要体现在阴阳观念其中,对立互补的联结方式主要体现在阴阳观念 方面,相生相胜的联结方式主要体现在五行方面。方面,相生相胜的联结方式主要体现在五行方面。 ( (一一) )对立互补对立互补 易传易传:“一阴一阳之谓道。一阴一阳之谓道。” 程颢:程颢:“天地万物之理,天地万物之理, 无独必有对。无独必有对。” 程颐:程颐: “天地之间皆有对。天地之间皆有对。”( (程程 氏遗书氏遗书) ) 二、辩证思维二、辩

10、证思维 ( (一一) )对立互补对立互补 1 1相互依存的方式相互依存的方式 朱熹:朱熹:“东之与西,上之与下,以至于寒暑昼夜生死,皆是东之与西,上之与下,以至于寒暑昼夜生死,皆是 相反而相对也。天地间物未尝无相对者。相反而相对也。天地间物未尝无相对者。”( (朱子语类朱子语类) ) 2 2相互包容的方式相互包容的方式 老子:老子:“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 所伏。所伏。”( (老子老子) 3 3相互渗透的方式相互渗透的方式 周易咸卦周易咸卦:“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感而万物化生。” 4 4相互转化的方式相互转化的方式 老子老子:“反者道之动反者道之动”,程颢:,程颢:“物

11、极必反物极必反”( (程氏遗程氏遗 书书) ) 二、辩证思维二、辩证思维 ( (二二) )相生相胜相生相胜 用五行相生相胜理论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用五行相生相胜理论解释事物之间的关系,是中国传统哲学 最为基本、最为古老的观念之一。最为基本、最为古老的观念之一。 五行相胜五行相胜,指其间相互排斥、,指其间相互排斥、 否定、对立的关系或趋势,其顺否定、对立的关系或趋势,其顺 序为:水序为:水火火金金木木土土; 五行相生五行相生,是指其间相互依赖、,是指其间相互依赖、 肯定、促进的关系或趋势,其顺肯定、促进的关系或趋势,其顺 序为:木序为:木火火土土金金水水 木 隋代萧吉隋代萧吉五行大

12、义五行大义 论相生论相生解释了五行相生关系:解释了五行相生关系: “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性温暖,火伏其中,钻灼而生,故木生火木生火;火热焚木,;火热焚木, 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木焚而成灰,灰即土也,故火生土火生土;金居石依山,聚土成;金居石依山,聚土成 山,津润而生,山必长石,故山,津润而生,山必长石,故土生金土生金;销金亦为水,故;销金亦为水,故金金 生水生水;水润木能出,故;水润木能出,故水生木水生木。” ” 也有人认为,对于也有人认为,对于水生木水生木,若用,若用“水能浮木载舟水能浮木载舟”解释应解释应 该比该比“水润木能出水润木能出”更为合理。对于更为合理。对于火生土

13、火生土的解释,若理的解释,若理 解为:木燃烧后的灰烬即草木灰可增加土壤肥力是否也恰解为:木燃烧后的灰烬即草木灰可增加土壤肥力是否也恰 当?对于当?对于“土生金土生金”,最令人想到的是,最令人想到的是“沙里淘金沙里淘金”一词。一词。 至于五行相克,有人理解为:植树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至于五行相克,有人理解为:植树能防风固沙,防止水土 流失流失(木克土)(木克土);以土筑堤围水或防洪是;以土筑堤围水或防洪是土克水土克水原理在生原理在生 活中的应用;活中的应用;火克金火克金可理解为高温能熔金,并锻造出各种可理解为高温能熔金,并锻造出各种 形状;形状;金克木金克木的解释是:刀剑斩木的解释是:刀剑斩木,

14、或砂石之地多为不毛或砂石之地多为不毛 之地之地 。 二、辩证思维二、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评价: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评价: ( (一一) )正面价值正面价值。强调事物之间的相反相成的辩证关。强调事物之间的相反相成的辩证关 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和根本特征之一,系,是中国传统哲学的重要观念和根本特征之一, 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突出的长处之一。西方也是中国传统思维方式最突出的长处之一。西方 哲学多强调事物间的对立关系,为哲学多强调事物间的对立关系,为 “非此即彼非此即彼” 模式;中国哲学则更强调事物在对立基础上的统模式;中国哲学则更强调事物在对立基础上的统 一性,为一性,为“即

15、此即彼即此即彼”或或“亦彼亦此亦彼亦此”模式模式。中。中 国人的这种在两极对立中把握辩证的统一的思维国人的这种在两极对立中把握辩证的统一的思维 方式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方式的现实意义是显而易见的,“一国两制一国两制”的的 思想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杰作。思想就是这种思维方式的杰作。 二、辩证思维二、辩证思维 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评价: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的评价: ( (二二) )负面效应负面效应。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把和谐统一。中国传统辩证思维方式把和谐统一 放在第一位,坚信一切对立都以统一、和解为结放在第一位,坚信一切对立都以统一、和解为结 果。和谐统一的果。和谐统一的“常道常道”作为思维

16、的根本原则居作为思维的根本原则居 于对立之上,一切对立和变化都是在这一原则下于对立之上,一切对立和变化都是在这一原则下 的自我调节。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目的的自我调节。因此,万变不离其宗。其根本目的 是维持整体自身的平衡、稳定和常态,从而体现是维持整体自身的平衡、稳定和常态,从而体现 出传统思维出传统思维求稳恶变求稳恶变的特点。的特点。 三、三、 直觉思维直觉思维是指主体在思维是指主体在思维 过程中不要有关的概念、过程中不要有关的概念、 范畴作中介,也不遵循必范畴作中介,也不遵循必 要的逻辑程序,而是由某要的逻辑程序,而是由某 种物象诱发灵感,突然直种物象诱发灵感,突然直 接体悟事物整体

17、或全体的接体悟事物整体或全体的 一种非理性思维。一种非理性思维。 三、三、 庄子有庄子有“体道体道”之说,强调之说,强调“无思无无思无 虑则知道虑则知道”,主张,主张“心斋心斋”、“坐忘坐忘” 或或“守心守心”,用排除知识欲望之后的,用排除知识欲望之后的 “虚室生白虚室生白”之心去直接体会宇宙的之心去直接体会宇宙的 真谛。真谛。 孟子提出孟子提出“尽心一知性尽心一知性知天知天”的认的认 识路线,所谓识路线,所谓“尽心尽心”也就是主体对也就是主体对 内在善的道德本性的反省或体验,不内在善的道德本性的反省或体验,不 是纯粹的逻辑认知过程,而是以直觉是纯粹的逻辑认知过程,而是以直觉 为主的过程。为主

18、的过程。 禅宗强调禅宗强调“不假文字不假文字”、“禅灯默禅灯默 照照”、“直指本心直指本心”的顿悟法,把直的顿悟法,把直 觉发展到了极至。觉发展到了极至。 三、三、 中国传统直觉思维方式的评价:中国传统直觉思维方式的评价: ( (一一) )正面价值正面价值 直觉思维由于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伴随着情感性的因素,并直觉思维由于在人的认知活动中伴随着情感性的因素,并 重视主体的想象力,因此能充分调动人的思维能力,使思重视主体的想象力,因此能充分调动人的思维能力,使思 维的潜力高度地发挥出来,表现为思维活动的自由性、能维的潜力高度地发挥出来,表现为思维活动的自由性、能 动性,这是挖掘、发挥人的创造力所不可

19、缺少的因素与前动性,这是挖掘、发挥人的创造力所不可缺少的因素与前 提。提。 直觉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和创造有重大的影响。直觉思维方式对中国古代的艺术理论和创造有重大的影响。 如强调如强调“神似神似”反对反对“形似形似”,追求,追求“言外之旨言外之旨”、“象象 外之意外之意”,重视含蓄,反对一览无余,形成了重,重视含蓄,反对一览无余,形成了重“表现表现” 的艺术和审美传统。的艺术和审美传统。 三、三、 ( (二二) )负面效应负面效应 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由于不是建立在科学的逻中国传统哲学的直觉思维由于不是建立在科学的逻 辑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它所获得的知识往往缺乏辑分析的基础上,所以它

20、所获得的知识往往缺乏 科学性、精确性而具有模糊性、跳跃性、非系统科学性、精确性而具有模糊性、跳跃性、非系统 性的局限。过度地沉湎于直觉而轻视科学的逻辑性的局限。过度地沉湎于直觉而轻视科学的逻辑 的方法,必然不利于实证科学和哲学理论的系统的方法,必然不利于实证科学和哲学理论的系统 化、条理化。化、条理化。 第六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四四、 经学思维经学思维是在观念上把传统视为绝对权威,带有强是在观念上把传统视为绝对权威,带有强 烈的崇古、复古倾向的一种思维方式。烈的崇古、复古倾向的一种思维方式。 以圣道为崇拜对象的权威意识以圣道为崇拜对象的权威意识。主要体现为:。主要体现为: 1.1.圣人意识;

21、圣人意识;2.2.经典意识经典意识 以经为宗的经学模式以经为宗的经学模式。主要体现为:。主要体现为: 1 1以经为学;以经为学;2 2以师承家传为法;以师承家传为法; 3 3述而不作。述而不作。 第六章 中国传统思维方式 四四、 中国传统经学思维方式的评价中国传统经学思维方式的评价 ( (一一) )正面价值正面价值 1 1传统经学思维方式中蕴涵传统经学思维方式中蕴涵 着对传统文化价值尊重的意义。着对传统文化价值尊重的意义。 2 2传统哲学对传统价值的尊重,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精神传统哲学对传统价值的尊重,造成了中国古代文化和精神 文明的高度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无与伦比的文化典籍,文明的高度发展,积累了丰富的、无与伦比的文化典籍, 成为我们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成为我们值得珍视的宝贵财富。 3 3当中国的先哲把传统视做某种价值或权威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