围护结构计算书_第1页
围护结构计算书_第2页
围护结构计算书_第3页
围护结构计算书_第4页
围护结构计算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设计证书号:甲级 A111008645工程号: 2010106V1/6编号: QR-9计算书项目名称 xx 市轨道交通 4号线及支线工程 xx 车辆段出入段线设计阶段 施工图设计 专 业 结 构计 算 杜 跃 霞 校 核 陈 祥 达 审 核 何 肖 健 _北京城建设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2012年 10 月 24 日1、设计依据 1、设计依据(1)xx 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及支线工程施工设计文件编制统一规定 (xxxx 勘察设 计院集团有限公司)(2)xx 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及支线工程施工图设计技术要求 (xxxx 勘察设计院集 团有限公司)(3)xx 市轨道交通 4号线(主线)xx 车辆段

2、出入段线岩土工程详细勘察报告 (勘 察编号: 2012-K-042-6 )。(4) xx 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及支线工程 xx 车辆段出入段线区间初步设计 ( xxxx 设 计研究总院有限责任公司)(5) xx 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及支线工程 xx 车辆段出入段线施工图平、纵断面图 (2012.09 版) ( xxxx 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6) xx 市轨道交通 4 号线工程地下建(构)筑物调查报告 ( xxxx 勘察基础工程 总公司 2010.9 )(7)xx市轨道交通 4号线工程地下管线调查成果报告 (xxxx 勘察基础工程总公 司 2010.9 ) (8)xx 市轨道交通 4 号线

3、工程地形图 (xxxx2012.3 )(9)xx 轨道交通指挥部、 xx 市各区政府、 xx 轨道交通有限公司及 4 号线总体组下 发的相关会议纪要、技术联系单。10)国家有关规范、规程1)地铁设计规范(GB50157-2003)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0-2010)3)铁路隧道设计规范 (TB10003-2005)4)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5)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07-201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 (JGJ120-2012)7)建筑基坑工程技术规范 (YB9258-97)8)建筑桩基技术规范 (JGJ94-2008)9)建筑桩基检测技术规

4、范 (JGJ106-2003)10) 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GB50011-2010)11) 建筑结构可靠度设计统一标准 (GB50068-2001)12) 钢结构设计规范 (GB50017-2003)13)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50204-2002)(2011 版)14)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2012)15)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 (JGJ79-2011)16) 地铁限界标准( CJJ49-2003)17) 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 ( GB50208-2011)18 )混凝土结构耐久性设计规范 ( GB/T50476-2008)19)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

5、GB50119-2003)20 )城市轨道交通技术规范GB50490-2009)21) 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111-98 )22) 地下铁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 (GB50299-1999(2003 版)23)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 ( JGJ/T199-2010)24) 建筑基坑工程监测技术规范 ( GB50497-2009)25)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工程建设风险管理规范 ( GB50652-2011)其它相关规范、规程2、工程概况和设计范围出入段线区间场地现状主要为空地, 下穿甘泉东路、 光明路和光明河, 道路两侧 周边较为空旷,无重要建筑物,场地现多为荒地,零星分布有

6、水塘,植被茂密。出入段线线路由同津大道站向东延伸, 沿甘泉东路前进, 穿越规划光明路、 光明 河,至出入段线路基段,终于 xx 车辆段。工程设计范围为 RDK0+228.000 (=右 DK42+008.577) RDK0+985.000,全长 757.0m。RDK0+770.000处设雨水泵房。线路自同津大道站出站后,先以 10.5 的坡度向上爬行,再以 34.5 的坡度向 上爬行,到达 RDK0+780.000附近结构变成敞口段,继续以 34.5 的坡度继续爬行至 RDK0+985.000为敞开段 U 型槽终点,即至本段隧道结构终点。本图册设计内容为出入场线区间围护结构。3、初步设计审查意

7、见及执行情况无。4、工程地质条件4.1 地基土层特征经勘察,工程所在场区在埋深 50.80m 以浅地基土属第四系( Q)沉积地层,地基 土特征自上而下分述如下: 3 素填土层:灰黄色,松散 松软,以粘性土为主,含植物根茎,夹少量碎石 砖,局部勘探点表层含建筑垃圾,属第四纪全新世(Q44)近代人工堆积物,层厚0.502.80m,平均层厚 0.97m,层底标高 -0.392.64m ,该层压缩性不均且高,土质 不均,沿线除河塘部位外均有分布。 1 粉质粘土:灰黄 灰,可塑。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 应。为第四纪全新世( Q4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0.502.90m,平均层厚 1

8、.15m, 层底标高 -0.601.42m ,该层压缩性中等,压缩系数 av0.10.2=0.418Mpa-1 ,压缩模 量 Ea0.10.2=4.51MPa。该层在车辆段局部地段缺失,其余地段均有分布。 y淤泥质粉质粘土:灰色,流塑,夹少量有机质及薄层泥炭质土。稍有光泽, 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全新世( Q42)滨海 湖沼相沉积物, 层厚 1.306.60m,平均层厚 2.67m,层底标高 -5.65-0.55m ,该层压缩性高,压缩系 数 av0.10.2=0.873Mpa-1 , 压 缩 模 量 Ea0.10.2=2.58MPa 。 拟 建 场 地 除 JZ-10-M

9、4-222、JZ-10-M4-224 孔缺失外,其余钻孔均有分布。 1粘土:褐黄 灰黄色,硬塑 可塑,含铁锰质结核,夹灰色条纹。有光泽,干 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1.406.30m,平均层厚 3.93m,层底标高 -7.60-4.04m ,该层压缩性中等,压缩系数 av0.10.2=0.236Mpa-1 ,压缩模量 Ea0.10.2=7.54MPa。拟建场地均有分布,局部受 y淤泥质粉质粘土切割变薄。 2粉质粘土:灰黄 青灰,可塑 软塑。含铁锰质斑点及灰色团块,局部夹薄层 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

10、新世(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0.604.70m,平均层厚 2.14m,层底标高 -10.58-6.48m ,该 层压缩性中等,压缩系数 av0.10.2=0.337Mpa-1 ,压缩模量 Ea0.10.2=5.56MPa。3 粉土夹粉质粘土:灰黄 灰色,稍密,很湿。夹薄层粉质粘土,层理发育, 局部为粉质粘土夹粉土, 含云母碎片, 无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 标贯击数平均值 N15.3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3)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5.509.60m,平均层厚 7.43m,层底标高 -17.31-14.00m ,该层压缩性中等。拟建场 地车辆段分布。 1粉质

11、粘土:灰色,流塑。夹少量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 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 5.808.00m, 平均层厚 7.20m,层底标高 -15.54-13.15m ,该层压缩性中等偏高,压缩系数 av0.10.2=652Mpa-1 ,压缩模量 Ea0.10.2=3.25MPa。该层拟建场地连接线分布。 2粉砂:灰色,中密为主,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碎片。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本勘察未揭穿,揭示厚度 2m,该层 压缩性中等。场地内仅 JC-10-M4-101 孔有分布。 1 粉质粘土:灰色,流塑

12、软塑。夹少量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 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1.9018.70m,平均层厚 5.90m,层底标高 -33.51-17.44m ,该层压缩性中等偏高, 压缩系数 av0.10.2=0.521Mpa-1 ,压缩模量 Ea0.10.2=3.89MPa。该层拟建场地均有 分布。 1a 粉砂:灰色,中密为主,饱和。主要矿物成分为石英、长石,含云母碎片。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2)海陆交互相沉积物,层厚 2.80m,层底标高 -23.00m,该 层压缩性中等。场地内仅 JZ-10-M4-230 孔有分布。 1 粘土:暗绿 灰

13、黄色,硬塑。含灰色团块、条纹、铁锰质斑点,下部见铁锰 质结核。有光泽,干强度高,韧性高,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新世(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2.906.30m,平均层厚 4.30m,层底标高 -25.90-22.89m ,该层 压缩性中等,压缩系数 av0.10.2=0.213Mpa-1 ,压缩模量 Ea0.10.2=8.10MPa。 2 粉质粘土:灰黄,可塑 软塑。含铁锰质斑点,局部粉粒含量高,下部夹少 量薄层粉土。稍有光泽,干强度中等,韧性中等,无摇振反应。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1)冲湖积相沉 积物 ,层 厚 1.405.40m ,平均层 厚 2.33m, 层底标高 -2

14、9.39-24.29m ,该层压缩性中等,压缩系数 av0.10.2=0.321Mpa-1 ,压缩模量 Ea0.10.2=5.90MPa。2粉土:灰色,中密 密实,湿。偶夹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 无有光泽,干强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标贯击数平均值N37.6 。为第四纪晚更新世( Q32-1)冲湖积相沉积物,层厚 9.3018.30m,平均层厚 13.70m,层底标 高-43.54-42.81m ,该层压缩性中等。该层由连接线处钻孔揭示,沿线均有分布。 4粉土:灰色,中密 密实,湿。偶夹夹少量薄层粉质粘土,无有光泽,干强 度低,韧性低,摇振反应迅速, 标贯击数平均值 N46.8 。为第四纪晚

15、更新世 (Q32-1) 冲湖积相沉积物,本次勘察未揭穿,最大控制厚度 5.1 米,该层压缩性中等偏低。该 层由连接线处钻孔揭示,沿线均有分布。4.2 水文地质条件 潜水含水层主要由填土层组成,勘察区域内均有分布。填土层主要由粘性土组 成,由于其颗粒级配不均匀,固结时间短,时有架空现象而形成孔隙,成为地下水的 赋存空间,其透水性不均匀。主要接受大气降水的入渗补给。据区域水文资料, xx 市历年最高潜水位标高 2.63m,最低潜水位标高为 0.21m。微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统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主要为 3 粉土层,其透水 性及赋水性中等。 xx 车辆段出入段线该含水层组主要分布于 RDK0+85

16、0终 点,埋深在 9.7010.80m 之间,厚度在 2.005.30m。根据室内渗透试验结果结合中山路站抽水试 验成果, 3 层渗透系数 K值按最大平均值考虑, 可取 2.52E-3cm/s ,为中等透水土 层。该含水层的隔水顶板为粘性土层。 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微承压水的越流补 给及地下迳流补给,微承压水头埋深约 1.80m,相应标高在 0.90m 左右(结合 xx 车 辆段资料),高于隔水层顶板,故具微承压性。据区域资料, xx 市历年最高微承压水 头标高为 1.74m,年变幅 1m左右。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统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主要为 2粉土、 4粉土 夹粉砂层,该含水层组分布较稳

17、定,埋深在 26.0040.00m左右,厚度大。 2 粉土层 隔层顶板为 1粉质粘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 1粘土、 2粉质粘土夹粘土层,由 室内渗透试验结果, 1粉质粘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层渗透系数 KV=3.5E-6cm/s, KH=4.7E-6cm/s,属微透水层; 1粘土层渗透系数 KV=7.4E-7cm/s,KH=9.3E-7cm/s, 属不透水层; 2粉质粘土夹粘土层渗透系数 KV=2.7E-6cm/s,KH=4.5E-6cm/s,属微 透水层;因此具承压性。 该含水层的补给来源主要为承压水的越流补给及地下迳流补 给,以地下迳流及人工抽吸为主要排汇方式。 据区域资料, 承压水最低标高为

18、-2.70m, 故本工程建议取 -2.70m 。另据区域资料,年变幅 1m左右。场地内地表水及地下水对混凝土具微腐蚀性,长期浸水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 构中钢筋具微腐蚀性,干湿交替环境中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的钢筋具微腐蚀性。地下水位以上土体对混凝土有微腐蚀性, 对钢筋混凝土结构中钢筋有微腐蚀性, 对钢结构有中等腐蚀性。4.3 不良地质、特殊性岩土及地下障碍物4.3.1 不良地质作用(1)经本次勘察查明,本场地在勘探深度范围内未发现地裂隙、岩溶、土洞、 河岸滑坡及浅层活动断裂等不良地质作用存在。(2)据本次勘察结果,场地内 20m以浅的 3粉土层为不液化土层。(3)震陷是在地震作用下土层发生的附加变

19、形而引起的沉降。本场地属冲湖积 相沉积的中软场地土类型, 由波速测试结果, 场地内软弱土层主要为浅部 3素填土、 1粉质粘土夹粘土、y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其等效剪切波速 Vse在 108.0125.0m/s 之间,其它深埋土层 Vse在 150250m/s之间,根据岩土工程勘察规范(GB50021-2001) (2009年版)第 5.7.11 条条文说明,按地震设防烈度 7度考虑,当等效剪切波速 Vse 大于 90m/s 时,可不考虑震陷影响。故本场地可不考虑软土震陷的影响。(4)施工期间及运营期间可能的不良地质作用主要表现为基底土层的不均匀可 能产生的不均匀沉降。4.3.2 特殊性岩土及对工程

20、不利的埋藏物( 1)钻探结果显示,场地除河道部位外浅部普遍分布的3 素填土主要成份为 粘性土,间夹少量碎石、碎砖、石灰等,层厚 0.302.70m;y淤泥质粉质粘土夹少 量有机质及薄层泥炭质土, 其含水量为 42.2%,层厚 0.903.60m;为本场地主要软弱 土层。(2)沿线未发现墓穴、防空洞、孤石等对工程不利的埋藏物。(3)沿线分布的地表水为光明河中的河水, 2012年 3 月 12 日实测河水面标高 1.35m,河底无淤泥,水深 1.902.60m;潜水潜水稳定水位在 0.921.29m 之间;对 基坑开挖有直接影响。(4)甘泉东路两侧分布的管线(雨水管、污水管)对基坑开挖有直接影响。

21、物理力学性质指标综合建议值表土层代号 及名称含水 量w (%)重度(kN/m3)孔隙比 e压缩性基床系数K(MPa/m)固结系数 (10-3 cm2/s)静止侧压力系数 K0直剪( 固快)三轴 (UU)渗透系数透水 性分级 1-2(MPa-1 )Es1-2(MPa)垂直水平垂直水平Ck (kPa)k(度)Ck (kPa)k (度)垂直Kv(cm/s)水平KH(cm/s)3素填土29.919.20.8410.4743.9610.0010.00/0.6512.010.0/2.0E-5弱透水1 粉质粘土夹 粘土28.419.10.8390.3784.9910.0012.001.7922.0920.6

22、023.313.334.80.32.1E-62.5E-6微透水 y淤泥质粉质 粘土42.217.71.2210.7753.044.005.000.7050.6630.7812.010.015.10.52.2E-64.5E-6微透水 1 粘土26.119.60.7900.2487.3328.0032.003.5853.8240.4763.115.274.00.47.0E-73.6E-7不透水 2粉质粘土29.619.20.8490.3605.2916.0018.002.9342.8590.5225.214.937.80.53.9E-64.6E-6微透水 3 粉土28.818.90.8400.25

23、99.7016.0018.009.1198.9740.458.530.0/2.52E-3中等 透水 1粉质粘土夹 淤泥质粉质粘 土38.218.31.0480.5743.776.008.001.4012.2700.7016.212.022.40.52.8E-65.5E-6微透水1 粉质粘土夹 淤泥质粉质粘 土34.218.70.9530.4894.2010.0012.002.7032.4750.6519.712.826.80.43.5E-64.7E-6微透水 1 粘土23.920.20.6890.2307.5730.0035.003.6763.6080.4559.414.987.10.37.4

24、E-79.3E-7不透水2 粉质粘土夹 粘土29.119.00.8450.3026.5625.0030.003.7163.8570.4922.715.651.80.42.7E-64.5E-6微透水 2 粉土27.719.10.8060.17311.0130.0035.0012.91913.3040.417.931.1/2.38E-3中等 透水 4粉土夹粉砂24.419.60.7070.14113.25/3.731.6/4 基坑围护设计概况4.1 设计原则1)采用 SMW工法桩的基坑安全等级为二级,相应的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为: 地面最大沉降量 0.2%H、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 0.3%H(H 为基

25、坑开挖深度)、 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 KL1.6 ;搅拌桩重力式挡墙支护的基坑安全等级为三级, 相应的基坑变形控制要求为:地面最大沉降量 0.5%H(H为基坑开挖深度)、围 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 0.7%H、坑底抗隆起安全系数 KL1.4 。2)围护结构采用荷载 - 结构模式,按施工顺序逐阶段计算。计入支撑作用 时,考虑了支撑设置时墙体已有的位移和支撑的弹性变形。3)除以下注明外,其余均按有关规范规定进行取用。(1)侧向水、土压力: 施工阶段水土压力按朗金主动土压力计算, 除粉土、 粉砂层按水土分算外,其余土层均按水土合算计算。(2)施工期间地面超载:按 20kPa 考虑。4.2 围护方案本工程基

26、坑开挖最大深度约 15.49m,从暗埋段往敞开段逐渐减小。根据本 工程周边环境、基坑开挖深度和地质情况,围护结构采用两种方案:( 1)里程 RDK0+228RDK0+875:.0基坑深约 15.493.7m,围护结构采用 SMW 工法桩。SMW工法桩由 ?850600水泥土搅拌桩内插 H7003001324 型钢(由密 插、隔一插二过渡到隔一插一) 组成,根据基坑开挖深度变化情况, 桩长为 30m8m。 桩顶冠梁尺寸为 1200800mm。支撑采用一 四道?60916钢管支撑, 局部换撑, 间距按 3m控制,局部做适当调整。除第一道支撑外均设钢围檩。(2)里程 RDK0+875.00R DK0

27、+950.0:基坑深约 3.71.2m ,围护结构采用 水泥土重力式挡墙。水泥土重力式挡墙采用 ?700500双轴水泥土搅拌桩组成,根据基坑开挖深 度变化情况,桩长为 8m6m4、m宽度 2.7m2.2m1.7m。水泥土重力式挡墙压顶 板采用 200厚 C30钢筋混凝土,内布置 ?10200钢筋网,竖向内插双向 ?1015、0 长度 1m。( 3)里程 RDK0+950.00 RDK0+985.:0 基坑深 1.2m0.2m,采用一级自然放坡开挖,基坑较浅无需其他支护措施4.3 工程材料和构造1)混凝土:冠梁采用 C30;垫层采用 C20早强混凝土;2)钢筋:采用 HPB300级、 HRB33

28、5、HRB400级钢筋。3)钢材: ?60916 钢管支撑及钢板均采用为 Q235钢; H型钢采用 Q235钢。4)焊条: HPB300钢筋采用 E43型,HRB400钢采用 E50型;Q235钢采用 E43型, Q345钢采用 E50 型。5 围护内力位移计算和稳定性验算 本工程围护内力位移、基坑稳定性计算采用同济启明星 4.0 软件计算。5.1 RDK0+235.000基坑开挖深度为 15.48m,采用厚度为 0.85m的搅拌桩围护结构, 桩长为 30m, 桩顶标高为 2.5m,采用 SMW工法,在搅拌桩中加型钢, 型钢惯性矩为 201000cm4, 型钢间中心距为 600mm。 计算时考

29、虑地面超载 20kPa。计算简图:q=20(粘土)(粉质粘土)0.484.51=4.3912.197.79B=0.85 搅拌桩25.41=粘土夹淤泥质)粘土夹淤泥质)(粘土)(粉土)计算参数取值:SMW工法桩抗弯刚度只考虑内插型钢,有效厚度为 B=0.27m;钢支撑间距为3m,轴向刚度 K=298.54MN/m2;地层参数取值:土层层底标 高 (m)层厚 (m)重度(kN/m 3)()c(kPa)k(kN/m 3 )天然土0.71.819.2101210000淤泥质粘土-1.21.917.710125000粘土-4.93.719.615.263.132000粉质粘土-7.9319.214.92

30、5.21800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15.67.718.31216.2800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17.51.918.712.819.712000粘土-23.5620.214.959.435000粉土-43.52019.131.17.935000工况简图如下:10工况 13整体稳定验算84.520(粘土) (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淤泥质)(粉土)0.85 安全系数 K=2.31 , 圆心 O( 4.34 , 1.41 ) Kz=2.311.3, 满足要求。围护结构内力位移包络图:37.4kN/m204.9kN/m666.2kN/m397kN/m包络图 ( 水土合算 , 矩形荷载)深度 (m)深度

31、(m)深度 (m)水平位移 (mm)弯矩 (kN*m/m) 剪力 (kN/m)Max: 21.8-727.2 814.3-290.7 503.811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 Smax=21.8mm1.2 ,满足要求84.5200(粘土)12.19m(粉质粘土)(粉质粘土夹淤泥质)25.4(粉土)坑底抗隆起验算 K=3.15坑底抗隆起验算:K L=3.151.8 ,满足要求。5.2 RDK0+615基坑开挖深度为 11.35m,采用厚度为 0.85m的搅拌桩围护结构, 桩长为 23m,桩顶标高为 2.5m ,采用 SMW 工法,在搅拌桩中加型钢,型钢惯性矩为12201000cm4,型钢间中心距为 9

32、00mm 。计算时考虑地面超载 20kPa。 计算简图:计算参数取值:SMW工法桩抗弯刚度只考虑内插型钢,有效厚度为B=0.27m;钢支撑间距为3m,轴向刚度 K=294.39MN/m2; 地层参数取值:土层层底标 高(m)层厚 (m)重度 (kN/m 3)()c(kPa)k(kN/m 3 )天然土11.519.2101210000淤泥质粘土-1.32.317.710125000粘土-4.73.419.615.263.132000粉质粘土-8.13.419.214.925.21800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15.37.218.31216.2800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17.52.218.712.81

33、9.712000粘土-22.5520.214.959.435000粉质粘土夹粘土-24.92.41915.622.730000粉土-34.91019.131.17.935000工况简图如下:130.44.5工况 1 工况 2 工况 3 工况 40.85( 粉土)安全系数 K=1.87 , 圆心 O( 1.82 , 1.74 )Kz=1.871.3, 满足要求14围护结构内力位移包络图包:络图 ( 水土分算 , 矩形荷载)50.7kN/m536.2kN/m510.5kN/m深度(m)深度 (m) 深度 (m)水平位移 (mm)Max: 21.6弯矩(kN*m/m)-531.7 394.3剪力(k

34、N/m)-262.5 348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 Smax=21.6mm1.2 ,满足要求15坑底抗隆起验算 K=2.48坑底抗隆起验算:K L=2.481.8 ,满足要求。5.3 RDK0+780基坑开挖深度为 7.2m,采用厚度为 0.85m 的搅拌桩围护结构,桩长为 14m, 桩顶标高为 2.5m ,采用 SMW 工法,在搅拌桩中加型钢,型钢惯性矩为 201000cm4,型钢间中心距为 600mm 。计算时考虑地面超载 20kPa。计算简图:q=200.4hw=0(天然土).2.7=H(淤泥质粘土)(粘土).8.6=D4.1(粉质粘土)(粉质B=0.85搅拌桩粘土夹淤泥质)16计算参数取

35、值:SMW工法桩抗弯刚度只考虑内插型钢,有效厚度为B=0.27m;钢支撑间距为 3m,轴向刚度 K=283.88MN/m2;地层参数取值:土层层底标 高(m)层厚 (m)重度 (kN/m 3)()c(kPa)k(kN/m 3 )天然土0.5219.2101210000淤泥质粘土-1.5217.710125000粘土-4.5319.615.263.132000粉质粘土-7.73.219.214.925.21800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15.57.818.31216.2800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20.5518.712.819.712000粘土-23.22.720.214.959.435000粉质粘土

36、夹粘土-25.92.71915.622.730000粉土-35.91019.131.17.935000工况简图如下:17整体稳定验算OXY20(天然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夹淤泥质)2.(粉质粘土夹淤泥质)0.85 安全系数 K=1.56 , 圆心 O( 1.76 , 1.26 )Kz=1.561.3, 满足要求。围护结构内力位移包络图包:络图 ( 水土分算 , 矩形荷载)75.1kN/m230.9kN/m深度(m)深度 (m)深度(m)水平位移 (mm) 弯矩 (kN*m/m)剪力(kN/m)Max: 18.9-570.2 144.2-239.9 149.6围护结构最大水平位移

37、Smax=18.9mm1.2 ,满足要求60( 天然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20(粉质粘土夹淤泥质)(粉质粘土夹淤泥质)坑底抗隆起验算 K=2.16坑底抗隆起验算:K L=2.161.8 ,满足要求。5.4 RDK0+875基坑开挖深度为 3.7m,采用厚度为 2.7m 的搅拌桩围护结构,桩长为 8m, 桩顶标高为 2.5m 。计算时考虑地面超载 20kPa。计算简图:19地层参数取值:7.3=H 3.4=q=20hw=0 (天然土)(淤泥质粘土)(粘土)(粉质粘土)B=2.7搅拌桩土层层底标高(m)层厚 (m)重度(kN/m 3)()c(kPa)天然土0.81.719.2101

38、2淤泥质粘土-1.52.317.71012粘土-4.73.219.615.263.1粉质粘土-7.93.219.214.925.2粉土-113.118.9308.5粉质粘土夹淤泥质-15.84.818.31216.2水土分算 , 矩形荷载7.34抗倾覆/ 抗滑移验算Pp=829kNOG=410kN200( 天然土)(淤泥质粘土)Pa=411kN(粘土)2.01m2.72m(粉质粘土)抗倾覆 K=1.982.7抗滑移 K=2.45(粉土)抗倾覆稳定性验算:Kc=1.981.2 ,满足要求。20Kz=3.361.3, 满足要求。墙底抗隆起验算200( 天然土)(淤泥质粘土).3.4(粘土)(粉质粘土)(粉土)Prandtl: K=3.5Terzaghi: K=4.026、抗承压水验算: 承压水含水层由晚更新统沉积成因的土层组成,主要为 2 粉土、4 粉土 夹粉砂层,该含水层组分布较稳定,埋深在 26.0040.00m 左右,厚度大。据区域资料,承压水最低标高为 -2.70m ,年变幅 1m左右211 ) RDK0+22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