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习题课解析版_第1页
2习题课解析版_第2页
2习题课解析版_第3页
2习题课解析版_第4页
2习题课解析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章化学反应与能量练习题(带解析)1.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化学反应中的能屋变化都是热能的变化。不同的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相同的。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用量不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会相同。选择好的催化剂町以使由水制取氢气的同时放出热屋。因为氢气燃烧是放热的,所以水的分解反应一定是吸热的。A. B. C. D. (1)(3)(4)(6)【答案】C【解析】所有的化学反应都伴随着能量变化,正确: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都是热能的变化,不 正确,除热能外,还会转化为光能、电能等等。不同的化学反应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一般是不相同 的,正确;同一化学反应中反应物

2、的用量不同时,放出或吸收的热量不会相同,热量与反应物的物 质的量成正比,正确;选择好的催化剂可以使由水制取氢气的同时放岀热量,不正确,催化剂只 能改变化学反应速率,不能改变化学反应的热效应;因为氢气燃烧是放热的,所以水的分解反应 一定是吸热的,正确,正反应与逆反应的热效应是相反的。综上所述,本题选C.2. 某反应由两步反应A = E = C构成,它的反应能量曲线如图,卞列叙述正确的是()A. 三种化合物中C最稳定B. 两步反应均为吸热反应C. A与C的能量差为ED. A=E反应,反应条件一定要加热【答案】A【解析】【详解】A、根据能量越低越稳定的原则,三种化合物中C的能量最低,所以C最稳定,故

3、A正确:B、由图象可知,第一步反应为吸热反应,第二步反应为放热反应,故E错误:C、A 与 C 的能量差为 AH= (Ei-Ez) + (E3-E4 ) =E1+E3-E2-E4,则 C 错误;D、A=E的反应是吸热反应,与反应发生的条件无关,即吸热反应不一定要加热,故D错误。 答案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反应与能量变化,注意把握物质的总能量与反应热的关系,易错点为C,注意把握反应 热的计算。3. 将A1片和Cu片用导线联接,一组插入浓硝酸中,一组插入桥氢氧化钠溶液中,分别形成的原电池, 在这两个原电池中,负极分别为A. Cu 片、A1 片 B. A1 片、Cu 片 C. A1 片、A1 片

4、D. Cu 片、Cu 片【答案】A【解析】【详解】铝片和铜片插入浓HNO3溶液中,金属铝会钝化,金属铜和浓硝酸之间会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此 时金属铜时负极,金属铝是正极;插入Mi NaOH溶液中,金属铜和它不反应,金属铝能和氢氧化钠发 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此时金属铝是负极,金属铜是正极:故答案为A。【点睛】铝片和铜片插入浓HNOs溶液中,金属铝会钝化,金属铜和浓硝酸之间会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 插入棉NaOH溶液中,金属铜和它不反应,金属铝能和氢氧化钠发生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在原电池 中,自发氧化还原反应中的失电子的金属为负极,另一种金属或非金属是正极。4. LED产品的使用为城市增添

5、色彩。卞图是氢氧燃料电池驱动LED发光的一种装置示意图。卞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 PtKOH涪液e ee1 ; 1-N 型半导休f f -P型半导体LED发光二极省;氢氧燃料电池A. a处通入6B. b处为电池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C. 通入02的电极发生反应:O2+4e-+4H+=2H,OD. 该装置将化学能最终转化为电能【答案】B【详解】A. 由电子流向可知a为负极,b为正极,负极上发生氧化反应,通入氢气,正极上发生还原反应,通 入的是氧气,故A错误;B. 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H2O+4e=4OH-,发生还原反应,故E正确;C. 通氧气的一极为b极,b为正极发生的电极反应为O2+2

6、H2O+4e=4OH-,故C错误;D. 该装置的能量转换是化学能最终转化为光能,故D错误;故选E。5. 足量Zn粉与50ml、0. lmol/L的桶硫酸充分反应。为了减慢此反应速率而不改变比的产量,可 以使用如下方法中的加Na/SOA溶液:改用50ml、0. lmoLT的桶盐酸;改用50ml、0. 05mol/L的硝酸:加适量NjhCCb溶液;减压;冰水浴;A. B. C.D.【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减慢反应的速率,应减小H-的浓度或降低温度,中H-的物质的量均减少, 中碳酸钠消耗H-,会导致氢气的产量降低。考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因素。6. 在一定温度下,将2 mol SO?和1 mol

7、 Oz充入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在催化剂作用卞发生如下 放热反应:2S02(g)+02(g) =2SO3(g),对该反应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若向该体系中通入过量的二氧化硫,则氧气的转化率可达到100%B. 该反应过程中SO2和O)的总能量一定低于SO,的总能量C. 当达到化学平衡时,该容器中so:和SO3共2 molD. 当达到反应限度时,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O2,同时消耗2n mol SO3【答案】C【解析】A.可逆反应,氧气的转化率不可能达到100%,故A错误;B.此反应为放热反应,则SO? 和6的总能量一定高于SOs的总能量,故E错误:C. SO:的减小量和SO3的生成量相等

8、,则容器内 SO:和SOs总量始终为2 mol,故C正确:D.当达到反应限度即平衡是,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02,同 时生成2nmol SO3,故D错误;答案为C。7. 在一定温度下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加入一定量的氨基甲酸钱(NH2COONH4),其分解反应如下: NH2COONH4(s)2NH3(g)4-CO2(g)o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的是 A. VjE (NH3)=2j (CO2) E密闭容器中总压强不变C.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D.密闭容器中氨气的体积分数不变2/3【答案】D【解析】A、根据反应可得出(NHJ =2v正(CO2),故当v正(NH3) =2v逆(CO?)

9、时反应达平衡 状态,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A不选:B、随着反应的进行体系压强逐渐增人,容器内 压强保持不变说明达平衡状态,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E不选;C、当体系达平衡状态 时,混合气体的总质量不变,而容器的体积不变,密闭容器中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说明达平衡状态, 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C不选;D、氨气与二氧化碳比例为2: 1不会随反应方向变化 而变化,与平衡无关,不能判断该分解反应已经达到化学平衡,D选;答案选D。& I.某温度时,在一个10L的恒容容器中,X、Y、Z均为气体,三种物质的物质的量随时间的变化曲 线如图所示.根据图中数据填空:n/mo? 1

10、2 3 4 5 t/min(1) 反应开始至2mm,以气体Z表示的平均反应速率为:(2)容器内混合气体密度:平衡时 (填“”、或“=”,下同)起始时,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平衡时 (填或“=”,下同)起始时;(3)将a mol X与bmolY的混合气体发生上述反应,反应到某时刻各物质的量恰好满足:n (X) =n(Y) =2n (Z),则原混合气体中a: b=。II. 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当下列物理量不再发生变化时:混合气体的压强,混合气体的密度, 混合气体的总物质的量,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混合气体的颜色,各反应物或生成物 的反应速率之比等于化学计量数之比。(1)一定能证明2

11、SCh(g)+O2(g)=2SO3(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填序号,卞同)。(2)一定能证明l2(g)+H2(g) = 2HI(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 o(3)定能证明A(s) + 2E(g)二C(g)+D(g)达到平衡状态的是。(注:B,C.D均为无色物质)III. ( 1)铅蓄电池是常见的化学电源之一,其充电、放电的总反应是:2PbSO4+ 2H2OPb + PbO2放电+ 2H2SO4,铅蓄电池放电时, (填物质名称)做负极。放电过程中硫酸浓度由5mol/L下降到4mol/L,电解液体积为2L (反应过程溶液体积变化忽略不计),求放电过程中外电路中转移电子的物 质的量为molo(2)有人设计将两根Pt丝作电极插入KOH溶液中,然后向两极上分别通入乙醇和氧气而构成燃料电池。则此燃料电池工作时,其电极反应式为:负极:正极:【答案】I. (1) 0.01mol/(Lmin) (2) = 1/L x 2L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2 x2=2mol,故答案为:铅;2;(3)该燃料电池中,负极上乙醇失电子和氢氧根离子反应生成碳酸根离子和水,电极反应式为: C2H5OH+16OH-12e=2CO32-+l 1H2O,正极上氧气得电子和水反应生成氢氧根离子,电极反应式 为 O2+4e-+2H2O=4OH-,故答案为:C2H5OH+16OH-12e=2CO32 +1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