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_第1页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_第2页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_第3页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_第4页
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海洋气象局服务状况调研报告为贯彻落实省局新一届党组明确的围绕经济文化强省 建设,着力打造山东特色农业气象服务、 果品蔬菜气象服务、 海洋气象服务和专项气象服务品牌 , 突出抓好山东特色的公 共气象服务等重点工作部署,结合省局学习贯彻落实科学发 展活动安排, XX 年 11 月 28 日至 30 日,省局沈建国副局长 带领监网处、减灾处和计财处主要负责人赴 * 市进行了学习 调研。调研组利用三天的时间通过走访 * 市海洋渔业局和胜利油田采 油厂环境预报站,对 * 市海洋气象服务的现状、服务需求以 及发展方向有了进一步的认识,通过考察 * 市气象局及其下 辖的河口、广饶、垦利、利津 4 个县区气象

2、局,对 * 市气象 部门的气象服务、 台站建设、观测环境保护、 人工影响天气、 人才培养和规范化管理等工作情况有了进一步的了解 , 现针 对* 市海洋气象服务情况报告如下。一、* 市海洋地理特征、渔业生产、交通运输、石油生 产和海上事故等基本情况(一)地理特征。 * 市海洋与渔业经济条件得天独厚, 全市海岸线长 413 公里,滩涂面积 180 万亩, 500 多万亩土 地后备资源也主要分布沿海地区,负 15 米等深线以内浅海 面积 4800 平方公里,辖区渔业港口有 6 个。(二)渔业生产。 * 市海域营养丰富, 适合鱼、 虾、蟹、贝类生长繁殖。近海的渔业资源种类约有 130 余种,其中重 要

3、的经济鱼类和无脊椎动物 50 余种。近海滩涂尤其适合多 种贝类生长栖息,分布于滩涂的贝类资源近 40 种,其中经 济价值较高的贝类有 10 余种,蛤中上品 文蛤资源量 1万多吨,是全国著名的贝类生产区。 * 市辖区内共有海船 1500 余艘,生产季节境内有 6000 多艘 , 各类渔业养殖基地 面积达到 55万亩,海参养殖面积达到 3000亩,同时, * 区 还有丰富的其他海洋资源,宜盐面积和地下卤水分布广,为 我国重要的海盐和盐化工生产基地。XX年,全市水产品总产量万吨,实现渔业总产值亿元。(三)通航水域交通流情况。 * 港位于黄河入海口附近, 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该海域的主要的特点是风急、

4、浅滩、 避风条件差,受季风影响厉害。由于黄河常年冲刷的原因, 辖区岸线水深变化很大。港口主要围绕胜利油田海洋石油生 产服务,常年在 * 港固定作业的船舶有 50 余艘,主要以 1000 吨以下的小型船舶为主;船舶种类主要是拖轮、交通艇和货 船; 围绕油田海洋生产服务的船舶进出港频繁,航程短,一 般不超过 20 海里。自 XX 年以来,辖区船舶进出港艘次为 88188 艘次,进出港货物吞吐量为 350 万吨。(四)石油平台、海底管道、海底电缆等情况。 * 辖区 内有大型海洋石油生产企业胜利油田,因此,石油平台、海 底管道、海底电缆在 * 市及附近海域星罗棋布。如胜利油田海洋安全作业区内 (a、3

5、8 15 20,118 45 15; b、 38 14 43 ,118 52 42; c、38 06 03 ,118 58 28 ; d、38 08 09 ,118 53 20 ; e、38 08 42 ,118 50 13; f 、 38 08 20 ,118 45 15 ), 分布各类平台 98 座(见附图) ,其中综合固定平台 2 座、移 动平台 3 座、其余为固定采油平台。固定平台之间通过输油 管线和海底电缆相连接,分布密度大,成树枝状分布。所有 单井平台所生产的原油大部分通过海底输油管线汇集到综 合平台,经初步油气处理,再通过管线汇总到岸上集输站。部分单井没有铺设海管的,主要依靠原油

6、运输船舶运送至 * 港原油码头。(五)通航水域发生交通事故情况。自 XX 年以来, * 辖区内共发生各类事故 38 起,其中:碰撞 6起,占事故总 起数的 16;搁浅 7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18;触礁 2起, 占事故总起数的 5;触损 1 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3;火 灾2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5;风灾 1 8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47;自沉 2 起,占事故总起数的 5。二、* 市海洋气象服务的基本情况(一)初步形成了公共气象服务的新体制。目前 * 市海 洋气象服务初步形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 体制,市气象台与各县区气象局将灾害性天气预报通过电话、 手机短信、传真、政府办公网等手段传到

7、各级政府、海洋渔 业局、海事处等决策职能部门,各决策职能部门依据各自管 理职能将灾害性天气信息通过各自的发布系统逐级传给渔 民、海洋作业人员及沿海周围的作业人员,收到灾害信息的 人员按要求预先采取防范措施,尽量减低灾害损失和确保生 命财产安全。(二)部门内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和发布流 程。针对目前海水养殖与捕捞、石油开采、石油运输、海洋 货运和客运、沿海旅游等生产活动日益加剧,海洋大风等灾 害性天气对其影响越来越明显的实际,为了保障海洋生产安 全,* 市各级气象部门基本建立了海洋气象服务产品的制作 和发布流程,每天发布海洋天气预报,遇灾害性天气时,及 时发布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大风警报

8、、风暴潮预报、大雾 预报、台风预报等)和灾害性天气预警信号等预报产品。这 些预报产品通过不同服务方式(传真、电话、网络、手机短 信、电话“ 12121” 等)进行发布。(三)气象服务产品通过不同渠道得到及时传播。 第一种:逐级下发的方式。将气象信息向下级单位逐级 下发。如:市海洋部门县区海洋部门海防站 (船监站等) - 渔村渔船队渔民。第二种:短信群发方式。通过短信群发软件发到各条渔 船。第三种:电话方式。渔业局收到气象部门灾害性天气信 息时,通过手机联系的方式,及时将天气信息传达到到各个 滩涂承包大户。第四种:大喇叭广播方式。在各个港口通过大喇叭向港 口停靠般只进行广播。第五种:对讲机方式(

9、甚高频电话) 。每个渔般队,都 能够通过对讲机的方式互通气象信息。第六种:定位手机方式。 * 市海洋渔业部门按照省海洋 渔业局的要求,在各级船监站均建立了“海洋与渔业救援系 统”各渔船用户配备了具有“ SOS ”求救功能和卫星定位功 能的 cdma 手机(目前辖区内 1200 多艘渔船,已有 1178 艘 渔船配备,价格 800-3000 元不等),能够通过“海洋与渔业 救援系统”及时得到天气信息,同时遇到危险和紧急情况时 可通过“ SOS ”求救功能报警。各级部门的“海洋与渔业救 援系统”能够准确的实现各渔船的卫星定位,以确定其是否 按照要求返航或采取避险行动,为实施海洋救援提供了准确 的资

10、料。三、目前 * 市海洋气象服务存在的不足(一)部门联动需要进一步落到实处。虽然目前初步形 成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部门间也相 互签订了合作协议,但确实落到实处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如 信息资料的实时共享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目前胜利油田采 油厂环境预报站的 4 个验潮站和 7 个自动气象站的资料未与我部门实时共享,海洋渔业部门对渔船的实时监控数据和滩 涂养殖的相关资料也未与我部门共享等。(二)灾害性预警信息的海上传播仍然存在瓶颈问题。 虽然网络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需 要铺设线缆和架设传输基站,在海洋铺设线缆和架设传输基 站成本高、难度大,因此灾害性预警信息的

11、海上传播仍然存 在瓶颈,目前 * 市灾害性预警信息的海上传播有效距离仅在 50 公里以内,即使通过船用对讲机相互转播也在100 公里左右。目前海事卫星电话可解决瓶颈问题,但成本过大且不易 普及。(三)海洋气象观测体系需进一步完善。目前气象部门 在* 市沿海仅建设了 8 个区域自动气象观测站、 1 个风能观 测塔,加上胜利油田采油厂环境预报站的4个验潮站和 7 个自动气象站,相对于满足 *15 米等深线以内浅海面积 4800 平方公里的海洋气象观测就显得捉襟见肘,既不能完全得到 * 市海洋实况气象资料。也不能准确描述 * 市海洋区域内天 气事件的发生发展规律,更不能对海洋天气预报进行订正检 验。

12、(四)海洋天气预报的针对性需要进一步提高。目前我 部门所做的海洋天气预报,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和灾害性天 气预警信号等针对性不强,未能针对海上运输、海上捕捞、 石油生产和滩涂养殖等特殊需求制作个性预报,不能满足用户的要求,需要进一步改进。四、打造山东特色海洋气象服务品牌的建议 我省海岸线长达 3121 公里,滩涂面积 3223 平方公里, 海域面积 17万平方公里,海岛 299个,多种海洋空间资源、 产量在全国首屈一指。丰富的海洋资源带动了沿海经济的快 速发展,但台风、风暴潮等海洋气象灾害对沿海地区每年都 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失。因此,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了解山东 海洋经济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新需求,

13、根据需求建设山东 海洋立体气象观测体系,及时、有效的提供针对性的海洋天 气预警预报服务,减少海洋气象灾害造成的损失,着力打造 具有山东特色的海洋气象服务品牌。(一)进一步了解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对气象工作提出的 新需求。通过本次调研发现,不同部门对海洋气象服务的要 求不尽相同,如 * 海洋区域内的近海海上运输和海上捕捞, 对海上短期临近的大风预报非常关心、也非常重视,但对温 度、湿度的预报和中长期预报却要求较低;而海上石油生产 却非常重视短时临近预报 ( 近海油运 ) 和 3-5 天的中期预报 ( 安排调度生产 , 特别是海底电缆铺设 ) ,关注的预报要素是 大风及其产生的涌浪,原先我们认为其肯定

14、关注海雾情况 , 但因其船舶均有导航设备 ,有无海雾对其生产影响不大 , 所 以必须认真细致的了解山东海洋经济发展各项工作对我们 提出的新需求 , 以需求为牵引 , 带动和促进海洋气象服务的发展(二)建立和完善立体海洋气象探测体系。根据山东海 洋经济发展需求和制作精细化海洋气象服务的要求,以中国 气象局下达的环渤海及其临近海域海洋气象灾害监测预警 系统项目和省政府安排的烟大航线自动气象观测建设项目 为基础,科学规划地面近海岸和海岛自动气象站、气象浮标 站、验潮站、地波雷达、风廓线雷达、移动气象观测站等观 测项目的建设, 构成立体海洋气象探测体系。 同时建立安全、 快捷的观测信息采集、处理及传输

15、系统。为做好海洋气象服 务工作奠定基础。(三)提高海洋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建立海洋灾害 性天气预报预警平台。充分发挥已建海洋气象台的科技带头 作用,通过发展海洋天气数值预报模式,完善风暴潮数值预 报模式、海雾中尺度模式,利用立体海洋气象探测体系获取 的观测事实,探索近海陆地海洋大气相互作用机制和天 气系统演变的精细化过程,提高海洋气象预报的精细化水平, 建立适合发展要求的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预警平台。(四)提升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的发布能力,建立海洋灾 害性天气预报发布和救援服务平台。通过本次调研发现 * 市 各海洋管理部门的海上通讯能力较弱,远远满足不了海洋经 济发展的需求,我们应加强与山东海事

16、局的合作,全面推广 应用石岛海洋天气警报系统,提升海洋气象预报预警的发布 能力,共同搭建海洋灾害性天气预报发布和救援服务平台, 为海上航运、渔业生产安全提供优质、便捷的气象服务。(五)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 举全社会之力,共同做好为海洋经济发展的气象服务工作。 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和社会参与的新体制是做好气象服务工 作的根本,我们必须将此项工作抓好、抓实,做到有制度、 有落实、有成效,充分发挥好政府的决策职能和部门的管理 职能,动员全社会资源通过多种途径、多种手段及时快速的 传播海洋气象预报预警产品,最大限度地利用气象资源、减 少和降低灾害损失,促进我是海洋经济的快速发展。五、* 市气象局工作值得借鉴和推广的经验和做法 * 市气象局的各项工作成绩比较突出,尤其是综合目标 管理考核一直位居全省前三名(其中 7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