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教材特点_第1页
初中教材特点_第2页
初中教材特点_第3页
初中教材特点_第4页
初中教材特点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中教材特点:由于学生年龄特点所决定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初中的课程结构、课程标准是合理的,从初、高中物理课程的特点来看,确实存在如下几个台阶,大批学生被这台阶所绊倒。1模型工具运用的突然性初中教材强调直观性,而高中,学生面临着使用大量的抽象物理模型问题。如质点、轻绳、光滑面、分子模型、理想气体、绝热材料、点电荷、电场线、磁感线、等势面、理想伏特表、理想安培表、分子电流、光子、薄透镜、卢瑟福模型等。初中针对的是一些要学习的“知识”,而到了高中,要针对的是很多的学习知识的“工具”,或者说是“思想方法”。这些“理想化”了的模型,学生在理解上,是个难点,在应用上,则更是个难点。2矢量问题的量和难度加

2、大初中也涉及到矢量的概念,但只限于知道和了解层次。但进入高中,矢量的问题,成了物理内容的一个体系问题,要分析、要运算。例如,合功的问题,可先求力的矢量和再求合功,也可先求个力的分功再代数和求合功。以至速度、位移、加速度、动量冲量等等问题,矢量已经成为了物理知识中的一大专题,或者说成是物理知识的重要分支。3图像法成为重要的思想方法对于生动鲜活、内涵深刻、形象抽象一体化的“图像法”,初中涉及的也不多,就是涉及到,也只是应用它形象、生动的一面,避开它深刻、抽象的一面。而高中在研究物理规律,处理物理实验数据时出现了大量的图像问题。初中应用图像的目的是“由抽象向形象”过渡,而高中则需要“由形象向抽象”的

3、过渡,高中应用图像要去解决大量抽象的问题。如变化率问题,初中是由变化率看图像,而高中却要由图像看变化率。初中用图像的直观性“解决”一些问题,而高中是要由图像去“抽象”出一些问题。特别是在机械振动和机械波内容中,对图像的应用层次更深。在光电效应的内容中,从图像中还要分析出更深刻的含义。高中还往往把图像和函数式(公式)结合起来进行综合的分析和演绎。4从静态到动态的变化,是初、高中的一个跳跃初中讨论的变化问题,也都是形象、直观的,所进行的变量的讨论与分析,与“函数”结合的不紧密。初中的计算,也只是根据公式,代入已知的“量”来求未知的“量”而已。初中的“量”和“数”,主要是静态的。而到高中,“公式”已

4、经演变为“函数式”了,“量”、“数”演变为“变数”、“变量”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新教材速度公式中Vt的下角标的t去掉了,变为V=V0+at,为的是更加强调它的动态性,这可是个重要变化。在高中,更多的注重变化规律问题的探讨,甚至有很多“变化范围”、“极值”,“多元性变化”问题的讨论。数学知识和数学思想方法,作为工具大量的用于物理问题之中。5程序性知识更加理性化、严谨化和系统化初中的物理,不能说是学习高中物理的基础,因为高中的物理,是又“从头开始”的学习。然而这种学习却在理性化、严谨化和系统化上明显高出个层次。在初中,几乎把物理知识内容都“浏览”了一遍,很多知识限制在“了解”、“知道”的层面上,

5、大有“知其然而不知所以然”的感觉,是在“品尝”、“欣赏”物理知识。初中的教材比较形象、直观,有些偏向科普读物。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也形象直观,组织学生活动多、讨论问题多,课堂比较活跃,老师呵护的无微不至。初中物理不象是为高中物理打基础,似乎更象是为学习高中物理做“心理上”、“习惯上”的准备。所以,很多“知其所以然”的内容,只能到高中进行系统、深入的学习。笔者有个观点:极端地强调和追求教学中的直观性,是不冷静的,是片面的。高中物理需要抽象和理性的思维形式,它是以“演绎推理”为主线的大量程序性知识的学习。高中物理的内容,很多是比较大块的知识体系,是很严谨的抽象思维的产物。如果说初中是“抽象思维形象化

6、”降低难度,那么高中物理是“形象思维抽象化”的思想方法的学习。这“形象思维抽象化”是学好高中物理的工具,也是学生将来学习和工作的法宝,是学生重要的能力之一,是高中学生必修的课程。初中都已经涉足“举三反一”的归纳推理的学习了,而高中就应该学习“举一反三”的演绎推理思想。初中常常“品尝”问题的滋味而回避问题的难点,高中却要迎着困难“知其所以然”。这个台阶是很大的,越过这个台阶,除了教师的培养,还需要学生自身的“时到自然成”的发育。例如,初中看图像得出U增大,I也随着增大,就合格了。而高中要根据伏安特性曲线看R的线性或非线性特点。初中理解摩擦力即可,高中要讨论判断摩擦力的范围,以及找出这种判断的依据

7、。初中只需要了解受力能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而高中要用严格的用F、a变化关系来分析系列的问题。初中有能量守恒的思想萌芽即可,而高中要系统的掌握动量与冲量、功与能的关系及其守恒思想。初中只初步的研究物体运动问题,而高中要非常严格的研究运动中方向变化和大小变化的“机理”。6物理思想、物理哲学的“应用”,要远比“理解”它难度大进入高中,要“真学物理”,要打造出个“物理的头脑”。高中物理要涉及到一些物理思想和物理哲学问题,这在初中是没有的。而这些思想,在理解上似乎简单,但在应用上难度很大。例如,牛顿第一定律,它不单单是知识性问题,而是物理哲学问题。“用不用力来维持物体的运动”,涉及到人平时生活中的思想观

8、念,甚至是人们生活中的哲学问题,统治着人们的灵魂。所以,牛顿第一定律的位置,要远远高于“单纯知识性”的牛顿第二定律的位置。学生学习牛顿第一定律,其实是灵魂深处思想观念上的“革命”。在初中,学生表面上似乎学会了,但总在解释问题时自相矛盾,其实就是物理哲学层面的问题没有解决。再如,“运动的独立性”、“力作用的相互性”、“机械功”、“守恒”、“平行四边形法则”、“物理规定”、“恒量”等等,都涉及到知识以外的物理哲学问题。物体的一个分运动不影响另一个分运动的效果、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平等性、力推着物体有了位移才说力做功了、系统的内力不改变系统的动量、矢量的运算遵循平行四边形法则、为处理问题方便需要人为主

9、观规定一些东西、自然界存在着一些需要测定的恒量而不能去推导它,等等,都是物理哲学层面上的问题,对学好物理,有指导方向和理清思绪的作用,同时能大大提高人的思维品质。关于“物理思想”的问题,也和“物理哲学”一样,它是需要“慢慢”的过程才能使学生建立起来的。例如“微元法”、“平均值”、“无穷小可忽略”、“隔离法选研究对象”、“比值定义法”、“变化率的应用”、“变化率的变化率的意义”、“正负量的意义”、“参考面意义”、“绝对0度”、“统一单位制”、“基本量与导出量”等等。这些也不是单纯的物理知识问题,而是思想方法问题。这些对于初中学生几乎是空白的,而建立起来这些思想,又是学好物理的关键。用力去学习,只

10、能学的合格,用心去学习,才能学的优秀。所谓用力,可理解为学知识,那么用心,才是学思想,学哲学。我们教师要教会学生用心去学习,注意物理哲学和思想方法的学习,这才是教学的高境界,也是高中物理深层次的特点。学生特点:1心理特点学生的年龄特点,决定着学生的生理特点和心理特点。人到17岁,才基本发育成熟。初中学生的年龄在12-15岁,正处在发育期,还不成熟。这期间要经历青春期、个性品质形成期、行为习惯养成期。所以,这个时期的孩子,承担的“任务”太多,受多种“重拳”的打击。有人把这个时期称为问题期、关键期、危险期。这时候的孩子在长身体,在应对多种心理疑虑,承受多种压力。他们学习知识、提高能力,只是众多“任

11、务”中的一部分,甚至是一小部分。我们不能期望他们在学习知识和提高能力上,能发展到多么成熟的水平上。初中毕业的学生普遍有如下特点:第一,凭兴趣办事。他们缺少理性,还建立不起来稳定的理想和志向。他们学习的动力,几乎就是兴趣。这种特点有利有弊:他们的好奇心很强。尽管这之中也有与学习无关的好奇心,但对学习,引导好了,确实是学习的动力。但是,学习的动力,应该更高层次的建立在理想和志向之上。我们虽然提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但一旦滑到极端的“兴趣主义”之上,学生的学习会是不稳定的、不全面的。第二,依赖性强。初中学生缺乏自制力,一些道理似懂非懂,就是懂了的一些道理,严格去做也是困难的。他们非常强烈的依赖于周围

12、环境的影响,需要周围环境给与支撑和推动。他们强烈的依赖于老师和家长的严格要求,老师和家长的要求、检查、奖惩,在他们身上是明显见效的。这方面特点,也是利弊均有的: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严要求,效果明显,但这些做法只是个外力,带来的效果又是不稳定、不持久的。依赖性在初一、初二明显些。进入初三,也可能好转,也可能没转变,但也可能转向其反面“不听说、不服管”的叛逆性格。第三,叛逆性格与依赖性的冲突。一方面,什么事情做的都不如意,需要别人来管,另一方面,还烦别人的管。这种现象,有的孩子一直延续到高一甚至到高二才逐渐消失。但在初三与高一时期,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尤其严重。这种现象在那些自制能力弱、自理能力弱、家庭

13、教育不得当的部分孩子中容易形成。这种现象的成因,根源还是孩子不自信、对自己不满意,又个性强。他们是了解自己的,知道自己缺点很多,又没有改正缺点的信心和勇气,产生焦躁感,越是这样,则越怕别人的说和管。第四,注意力不集中。“注意”,不是态度问题,而是能力问题,它是“智力五因素(注意力、观察力、想象力、记忆力、思维能力)中的一个重要因子。初中学生由于年龄特点的关系,注意力远不如高中学生,特别是他们的“无意注意”较多而“有意注意”很少。他们在做实验时候,往往注意玩的怎么开心了,而没注意“应该”注意的问题。就是注意了,也有个程度(或者深度)的差异问题。注意力的提高,一方面与培养和教育有关,另一方面,也有

14、“时到自然成”的随身心发育而逐渐成熟的问题。这不单单与兴趣、爱好、理想、志向有关,还与学生心理发育的成熟度有关。就是因为学生的这种特点,所以学生在初中阶段学习的内容不能太深、太复杂,课标要求中在“了解”、“知道”层面上的较多。但高中知识的特点,则要求学生必须有较强的“注意力”。第五,抽象能力初见端倪。初中学生正处在“形式运算”阶段,主要思维特点是,在头脑中可以把事物的形式和内容分开,可以离开具体事物,根据假设来进行逻辑推演。从初中一年级开始,初中生就开始具备各种逻辑推理能力,但是不同年级的发展水平和运用水平具有明显差异,到初三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初三学生归纳能力稍好,而演绎能力还是很差,他们思维

15、的“片面性”和“表面性”还很明显。第六,有一定讨论问题的能力。初中学生讨论问题的热情很高,也具有一定的能力。不单单能对一些简单的陈述性问题进行讨论,对一些具有一定难度的程序性问题,通过讨论还能解决老师讲授所起不到的作用。学生的发散思维比较活跃,特别是物理学科,学生兴趣较浓。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有潜在的开发空间,但深入、全面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培养。他们“举三反一”的归纳能力不错,喜欢讨论、探究式的学习。但他们“举一反三”的演绎推理能力薄弱,不能独立的进行大块问题的深入分析。第七,个性差异很大。初中,是孩子个性特点形成的重要时期,初三的孩子,一些个性特点基本形成。他们的个性特点都是比较鲜明的,有的学

16、生不用对其讲太多道理,严要求即可,而有的学生必须跟他耐心讲道理才行;有些学生已经有了初步管理自己的能力,而有些学生的书包里都是乱糟糟的;有些学生喜欢等着听老师讲,而有些学生喜欢自己探究和思考;有的学生喜欢积极发言,有的学生内向而不出头。学生如果凸显出来的个性特色是优点,则对其学习和发展产生良好的作用。但是学生的个性特点是缺点或者是缺陷,这对学生的学习和发展非常不利。就某一个特点来说,也可能在某些方面是有利的,在另些方面则是不利的。到了高中,教师如果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差异,势必要丢掉大批的学生,或者是伤害了大批学生。第八,有很大的可塑性。都说初二、初三过去了,学生定型了,其实大不尽然。就物理学科来

17、看,就是到了高二,还有很多“后来居上”的;高一“名列前茅”而到高三“一落千丈”的学生也不少;而那些初中学的不错的,到高中下滑的例子就更多了;还有很多学生,初中“没好好学”而到了高中则“得心应手,出尽风头”。学生很多的发展因素,是在从儿童一直到高中整个期间内逐渐发展和成熟起来的。特别是自主性、演绎推理能力、自我管理能力、判断能力、理想、价值取向、较高级的情感,乃至人生观、世界观等,恰恰在高中阶段才是形成的关键期。2习惯特点孩子的行为习惯是后天形成的,这直接和教育相关。教育,涉及到家庭教育、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和初中教育。初中毕业,应该在行为习惯的形成上也是毕业了的。然而,由于近些年来生活条件变好,

18、家庭教育不理想,以及“应试教育”的不良影响,家庭、社会乃至学校对孩子行为习惯的教育,不能不说出现了极大的滑坡。一些低层次的习惯,如学生拿笔的姿势、坐姿都不符合要求,很多学生不知道爱护书本、不会看书自学、不知道怎么复习和预习,等等。那么一些更高层次的习惯问题就更谈不上了。孩子进入高中,还需要在诸多行为习惯上“补课”。第一,主动性差。可以说,学生在初三阶段的厌学现象达到了顶峰,在竞争激烈的中考过后,认知需要几乎被扼杀。就是学习上看似主动的行为,也是在功利思想的推动下被动去做的,或者是在老师和家长督促下被迫进行的。初中的学生,教师督促的是比较多和细的,家长也是无微不至的呵护。他们几乎没有学习的规划习

19、惯,做的都是老师和家长布置的事情。第二,自主性差。如果说“主动性”是态度问题,那么“自主性”就是能力问题。初高中的课程标准中,都提倡合作、探究、自主式的学习。对于前两者,初中的课堂教学体现的不错,甚至形成了习惯,学生在课堂上的活动是比较充分的。在我们高中看来有的甚至体现的过了头,其实这是必要的,毕竟很好的培养了学生这方面能力。然而,对学生“自学能力”、“自主能力”的培养,初中的教育是绝对没有完成好任务的。即便学生有了学习的热情,有了学习的主动性,但学什么、怎样学、如何安排等等,又是个难题。甚至初中学生中,有相当数量的学生不会听课。由于初中学生的诸多特点决定,教师和家长在对学生呵护的多,在自主性

20、的培养上没有做多少文章,初中学生是没有达到我们高中教师预期的水平的。如果说孩子没这能力,还不如说是没这习惯,他们习惯于什么事情都等着别人安排。老师留的作业以外的内容,学生不知道怎样再去自学,自习课上完成作业后,没有安排剩下时间的习惯。第三,缺少独立思考和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前面说过,由于初中课堂的教学形式,由于初中孩子的能力特点,更由于初中的教材也不利于学生的自学,初中没条件解决这些问题。初中的学习是在教师无微不至的呵护和带领下进行的。甚至学生做完习题的第一个问,就要问老师他做的对不对。就连做完题,后面写不写答,也要问老师。他们没有建立起独立自主的学习习惯。第四,没建立起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深

21、入理解的习惯。初中的物理问题(习题)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比较直接、直观、浅显的挂钩。初中的问题在深刻性、复杂性上大大低于高中。初中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不用多么深刻,就可以应付“相当难度”的问题了,这无可非议,初中的特点本该如此。但是这样,往往形成了初中学生的思维习惯定式理解问题表层化。他们没建立起来“再深一步”研究的习惯,他们的“一知半解”似乎已经合格了、完成任务了。这种习惯到了高中,学生当然会普遍出现“懂了,但就是不会做题”的现象。很多学生认为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是一回事,而做题是另一回事。很多学生往往在没有理解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前提下,下功夫去大量的做题。三、衔接中要

22、注意的几个原则问题1循序渐进原则这是诸多原则中最首要的原则。这里包含三层意思。第一,在知识的难度上,要循序渐进。高一开始的教学,要放慢速度,放慢速度等价于降低难度。对一些问题,开始时候尽量进行直观形象的教学,多做练习和复习,逐步向抽象化过渡。第二,所给学生的问题(探究、思考、讨论的问题),开始时候可以分解成若干的小块,逐渐增大问题的“块头”。第三,教师的教学方法,要由初中特点,逐渐向高中特点过渡,逐渐增大学生自主管理自己的空间。在学生能力的培养上,开始多注重学习习惯的培养,之后,再多注重能力的培养。知识需要学习,能力和习惯也需要学习,而且是更重要的学习。学习,是过程,通过过程才能出结果。高一的

23、第一天第一节课,应该和初三的全部特点相同,以初三为起点。2“保底”为主,“拔高”次之原则在教学中,重视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特别是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在“理解”、“掌握”上多做文章。至于“应用”层面上的问题,是不能急于求成的,也不要刻意去“拔苗助长”,应该在以后做长期的打算,以后逐渐去解决。就是布置学生做习题,也把目的放在对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掌握上。做习题的目的有二:一是利用学过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解题,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能力;二是通过解题,反过来深入理解和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概念。前者,似乎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已经不存在问题了,做题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应用”能力,训练学生分析问题、解

24、决问题能力,这属于“拔高”。而后者,还是属于基础知识、基本概念的教学,还是以“理解”、“掌握”为目的的。高一高二的做题,重点应该放在后者。高一,甚至高二的学生,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和掌握,要做到“千锤百炼、深入细致、考不倒难不住”的程度。至于“拔高”的训练,应该在高三总复习时量力而行。在高一、高二,避免大打高考的“战术”之仗,只在“战略”上瞄准高考即可。例如乒乓球运动员的训练,在球台上训练打球,是战术问题,而队员们练爬山、练短跑,那是战略上的训练,爬山、短跑和乒乓球技术没直接关系,但是很重要。我们高一、高二的学生,在战略上瞄准高考是必要的,而在战术上多在“双基”上作战。3重能力原则对学生能力的培养

25、,又是个战略问题。能力出效益,能力出速度,能力的培养,与知识的学习,绝不是冲突和排斥的。当然,能力的培养也是循序渐进的过程。这个过程需要学生的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条件,还要有教师培养的客观条件。这个过程,教师的作用,只是个外因,内因是学生自己。问题的关键是,教师要舍得时间和空间放在能力的培养上。能力中包括自学能力、演绎推理能力、独立思考能力、看书的能力、实验(设计、操作和分析)能力、讨论问题能力、语言能力,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这之中,自学能力是最首要的。说到培养能力与学习知识不冲突,我们应该这样理解:第一,能力的学习不是孤立的,它寓于知识的学习之中,知识学习是提高能力的载体。第二,用科学合理的方法去学习知识,会大大提高能力。第三,能力的提高与知识的学习二者间相互促进。4以学生为主体原则学生的个性差异,是班级授课制的最大的教学难题。课堂上,学生与教师“一唱一和”的呼应着,看似学生都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