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内营养注意事项_第1页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_第2页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_第3页
肠内营养注意事项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什么是肠内营养指对于消化功能障碍而不能耐受正常饮食的患者, 选择口服或管 饲等途径,经肠内供给只需化学性消化或不需消化的、 由中小分子营 养素组成的流质营养制剂的治疗方法。二、肠内营养的优点1. 肠内营养营养全面易于消化和吸收。2. 营养物质经门静脉系统吸收输送至肝脏,有利于内脏(尤其 是肝脏)的蛋白质合成及代谢调节。3. 肠内营养可以改善和维持肠道粘膜细胞结构与功能的完整性, 有防止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4. 肠内营养较价廉,对技术和设备的要求较低,使用简单,易 于临床管理。三、肠内营养的适应症1、口服摄入不足,但胃肠道有消化吸收功能的病人。2、超高代谢:如严重烧伤、创伤、化脓感染、多发性

2、骨折等蛋 白质大量丢失者均可用。3、胃肠疾病:如胃肠瘘、短肠综合征、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 病(严重时应先用PN、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及胰疾患者(最好采用空 肠置管滴注)、慢性胰功能不全等。4、术前准备及术后营养不良:术前准备常用于肠道手术需低纤 维膳食时,如结肠及肛门直肠手术前准备,手术前后营养不良均可用。5、化疗和放疗患者。四、肠内营养的禁忌症1. 3个月内婴儿不能耐受要素膳,即使稀释也易引起电解质紊 乱。2. 短肠综合征应先用静脉营养46周后,始能逐渐增加要素 膳,使小肠逐渐适应。3. 切除术后患者不能耐受高渗液体要素膳,易引起倾倒综合 征,必要时可空肠置管滴注低浓度要素膳。4. 消化道出血者

3、禁用。5. 空肠瘘的患者无论在瘘的上端或下端喂养均有困难, 因缺乏 足够吸收的面积。6. 处于严重代谢应激、麻痹性肠梗阻或腹泻急性期,均不可过 早地应用要素膳。7. 严重吸收不良综合征的患者,应先用PN以后视病情逐渐加用要素膳。8. 糖尿病患者不宜用高糖要素膳。9. 先天性氨基酸代谢缺陷的儿童,肝、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不 宜用营养治疗要素膳,应结合病情采用特殊治疗要素膳。五、肠内营养的投给方法肠内营养进入胃肠道的方法有二:口服和管饲。1、口服口服的肠内营养不一定需要等渗的。冷饮,热饮,加调味剂或以 其他饮料配制都可随病人的喜爱。口服的量能满足营养素的需要及纠 正过去的缺乏。凡经口不足的热量与氮,

4、应由周围静脉补充,直至依 赖肠内营养能满足需要时为止。有的病人不能耐受要素肠内营养的味 道与气味,用麦管啜饮或冷饮,均有助于降低其不适。向病人说明要 素肠内营养的性质,组成与效用,亦有助于消除其疑虑而易于接受。口服每次 1 份(200 300ml) , 1 日 6 10 次。2、管饲管饲可分为:一次投给;间歇重力滴注和连续滴注。 采用何种 方法投给决定于肠内营养的性质,喂养管的类型与大小,管端的位置 及营养素的需要量,如采用质地柔软与管径小的喂养管,则不适用于 粘度大或混有研碎药品的肠内营养。 不过,肠内喂养应以连续滴注为 宜。(1) 一次投给将配制的或即用的肠内营养置于注射器中, 于5 10

5、分钟内缓 缓注入鼻胃喂养管内,每次 250 300ml,每日4 6次。有的病人 初期不易耐受,常发生恶心,呕吐,腹胀,腹痛与腹泻,但长期应用 后,亦可逐渐适应。(2) 间歇重力滴注将肠内营养置于塑料袋或其他容器中,经输注管与汁滴室与喂养 管相连,缓缓进入胃内。每次 250 300ml,每日4 6次,速率为 30ml/min。如感不适,可减低速率。多数病人可耐受这种喂养。间歇 滴注法简便,病人有较多的下床活动时间及类似于正常肠内营养的餐 次。缺点是可能发生胃排空延缓。(3)连续经泵滴注肠内营养置于商品肠内喂养用的容器中, 其输注管有一段为硅胶 管以便嵌入输注泵内。连续滴注可持续 16 -24小时

6、,适用于危重, 十二指肠或空肠近端喂养的病人。喂养的速率必须使病人在初期有足 够的时间以适应肠内营养,一般需要3 4日的起动期。在开始肠内 营养以前,如接受PN2周以上,此种起动期更应延长。在起动期内 不足的营养素,应由静脉补足。五、注意事项1、长期使用肠内营养的患者应维持机体代谢的营养需要,应定期检测生化指标,及肝肾功能。2、每次用前将营养液复温到 40C左右,以免温度不适引起病 人胃肠道的不良反应产生腹胀腹泻等。3、鼻饲前后用20ml清水冲洗管道。4、若为推注每次量100250ml,每天可达68次,根据患者耐 受情况而定,从少到多;若为重力滴注速度可从 40ml/h逐渐增加到 80180m

7、l/h (相当于 3060 滴/ 分)。5 、配制好的营养液应在04C保存,24小时内用完。严禁静脉 使用;口服或管饲前请摇匀;胀袋勿食。6 、无论采用间歇或连续滴注作胃内喂养时, 病人应采取半卧位 以免发生吸入气管的危险,尤以老年,体弱,痴呆或昏迷的病人为然。7 、胃内滴注的肠内营养浓度,体积与速率必须从低值逐渐调节 至能为病人所耐受及可满足需要时为止。可逐渐增加速率或浓度,不可两者同时增加8 、肠内营养液常温下保存不得超过 8小时。9 、胃内喂养开始时,每隔3 4小时检查胃残留的体积,其量 不应大于前1小时输注量的2倍。当肠内营养浓度与体积达到可满 足需要及能耐受时,每日检查胃残留 1次,其量不应大于150ml。 如残留物过多,宜停止输注数小时或降低速率。凡胃排空延缓者,不 宜胃内喂养。10 、每周称体重。11 、记录每日进出量,肠内营养的体积与其他摄入的水分分开记 录。12 、每日更换输注管及肠内营养容器。七、肠内营养粉怎么用根据需要的浓度(或热量密度)称量出一定量要素制剂,先用少 量温开水(50 C左右)调成糊状,再用60-70 C温水稀释至一定容 积,并充分搅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