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_第1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7/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1.gif)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_第2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7/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2.gif)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_第3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7/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3.gif)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_第4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7/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4.gif)
![鄂教版小学六年级科学上册《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_第5页](http://file2.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1-6/7/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da707bf0-39e1-4431-a95c-9eaf6f5083d8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卵石的形成教学实录一导入新课,自行发现问题:(一)观察: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带来的石头,看看有什么发现?(引导学生把卵石和一般的岩石碎块比较,找出卵石的特征;卵石光滑圆润,岩石碎块棱角分明,有大有小)(二)出示图片(卵石图片)讲述:这种石头叫做卵石。这节课,我们来研究有关卵石的一些知识。(板书卵石)(三)谈话:关于卵石,你们想知道些什么?(引导学生探究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板书的形成)二学习新课,自行探究问题:(一)启发学生思考卵石的成因1谈话:你们是从哪里找到卵石的?(引导学生了解采集地的环境,认识卵石出在水边,如果不是从水边采集到,也是由水边等地方运来的。)2推测:你能推
2、想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3学生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有不同看法的同学,可以阐述自己的观点,也可以同学间展开辩论,最后把意见进行整理、归纳,便于确定探究方向。)4考察:卵石是如何形成的?为什么这么光滑圆润?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沿着河流考察。(播放一段河流上游、中游、下游各地段环境的录像),请同学们带着以下问题观看。把结果和同组的伙伴讨论,并汇报。(可把讨论题打印好,发给学生,边看边记录。既利于学生讨论,又利于培养学生的记录、归纳总结能力。)思考题:(1)河流上游、中游、下游的岩石各有什么特点?(2)岩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吗?(二)认识岩石的风化1河道上游的岩石最初是从哪里来的呢?它
3、们是怎样到河里来的?2.怎么会这样?分组讨论。3.演示实验:温度对岩石的破坏作用(1)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有这样的现象?分组讨论汇报。(2)播放课件,理解温度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引导学生发现:岩石受热时,体积会膨胀,岩石传热的能力较差,岩石表面很热,岩石内部却很冷;整块岩石各部分膨胀的程度也就不同。当岩石受冷时,体积收缩,同样,由于从岩石表面到岩石内部冷的程度不一样,整块岩石各部分收缩的程度也会不同。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岩石表面就会产生裂缝。)(3)岩石有了裂缝,下雨的时候,雨水就会流进裂缝。到了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有什么变化?(4)下雨的时
4、候,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会产生什么变化?4出示课件温度、水、植物对岩石的影响。(引导学生发现:冬季,岩石裂缝中的水会结冰,水结冰时会膨胀,膨胀时会产生一股力量,使岩石的缝隙增大;下雨时,山坡上的流水会把泥土冲入岩缝中,随风刮来的土、植物的种子也可能落到岩缝中。种子有了水分,适宜温度下就会发芽,长成一棵植物。植物的根越扎越深,越长越粗,岩缝就会被撑得越来越深、越来越大。)5综合认识风化作用: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板书风化、气温、水、植物)。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有的表面会成粉状,有的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会崩
5、塌,滚下山坡,落进山谷中的河道里。过渡:高山上崩塌、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么会变成光溜溜的卵石呢?(三)认识河水的搬运、磨圆作用1讨论:(1)下大雨或暴雨的时候,降到山坡上的雨水很快就流到河里,你认为河道中的岩石会怎样?(2)河道中的岩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都受到水的冲击,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学生讨论,汇报。启发学生发现(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板书搬运),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2石块在被河水搬运的过程中,又会怎样呢?(1)学生分组实验,观察现象。(2)根
6、据以上事实,推测岩石是怎样在搬运的过程中变成卵石的?学生讨论,汇报:岩石受到河水的冲刷(板书河水的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板书相互磨擦、碰撞),棱角被逐渐磨去,体积逐渐变小,成为了卵石。)3总结卵石的形成过程:(1)师生小结:卵石形成的过程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高山上岩石风化、崩塌,第二阶段是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磨圆。这些变化是逐渐的,经过的时间是很长的。(2)填写本课的空白: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就这样经过了几千年,几万年,甚至是几十万年,岩石的棱角终于消失了变成了光滑圆润的卵石。三拓展运用,自行解决问题卵石以它那玲珑圆润的身躯
7、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伟力,风化作用、搬运作用总是不停地进行,因此,地球表面总是变化着。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片大片的卵石,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启发学生根据河滩上卵石的成因,推想海滩上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海岸边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和海浪拍击,破碎崩塌,被海水搬运到海滩;它们在海滩上长期受到海水冲刷以及相互磨擦、碰撞,便形成了卵石。)教学反思:卵石的形成为鄂教版六年级科学上册教材中的内容。通过分析卵石的形成过程,指导学生认识地球外部的运动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现象。在这课的教学中,知道高山上的岩石由于风化作用崩落下来,在河水的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而形成了卵石是教
8、学的重点;认识卵石形成的过程是教学的难点。这一课旨在通过让学生观察各种岩石,从而发现、提出探究的问题,通过教师组织的一些活动引导学生分析、认识、推想、归纳卵石形成的原因。在这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探究精神和求知欲,使学生发散性思维、创造性思维得到培养。本课在教学过程中,我有意让学生向科学家一样观察大自然,去探究,去思考,去推理,充分让学生动眼、动手、动口、动脑,让他们自己寻求事物的答案。具体设计了由浅到深、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四个探究题:探究一:河道中卵石的分布有什么规律?探究二:河道上游的岩石是从哪里来的呢?探究三:流水会对岩石产生怎样的作用?探究四:是什么原因使岩石变得越来越小,光滑圆
9、溜的呢?在探究一的教学中:我先让学生摸一摸、看一看桌上的石头,比较有什么不同,学生通过各种感官弄明白了卵石光滑圆溜的特点。接着启发学生思考:关于卵石,你想知道些什么?再引发学生思考:你在哪里见过它,据此,让学生推测卵石是怎样形成的?为了探究这个问题,教师采用截选的河道录像资料片带领学生做模拟实地考察。使学生身临其境,感受大自然的美,大山的雄伟,当然也就观察到了河道上、中、下游各处岩石的变化特点。当学生通过大屏幕看到河的上、中、下游两岸地形特点,大大小小的岩石由棱角各异到变圆润最后变沙石的现状,自然激起其产生一连串的问题。这为学生探究实验,找寻原因创设了探究气氛。在探究二的教学中:首先让学生根据
10、经验推测:河道上游的岩石是从哪里来的呢?再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明白气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在学生不能科学解释其原因时通过播放课件,学生理解了其中的奥妙。同时播放一些生长在岩石缝隙里的树木,一些满是裂缝的岩石,也使学生直观地了解了碎石的形成原因。在探究三的教学中:让学生展开讨论:河道中的岩石有大有小,有重有轻,都受到水的冲击,结果会有什么不同吗?通过讨论学生发现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在探究四的教学中:在课中,通过一句“是什么原因使岩石变
11、得越来越小,光滑圆溜的呢?”很轻松地把学生带入到另一个情景之中,学生也自觉地进入探究的主体角色,放开手脚去讨论交流,实验验证(做“水冲沙子、石块”、“磨圆作用”的模拟实验)再由小组讨论交流后得出结论。岩石被搬运被磨圆的过程是一个缓慢的、长期的过程,而且经历了长距离的地理位置变化。这样让学生通过独立思考,自主探究,大胆想象,一步一步地得出结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综合这四个探究题的结果,就很清楚的知道了卵石形成的原因。为了更好的运用本课所学的知识,拓展学生的思维空间,结合我们当地的实际,设计两个探讨题目:(1)请同学们想一想在某些海滩上也有大片大片的细沙,你认为它们是怎样形成的?(2)高原上的
12、千沟万壑是怎样形成的?这两个问题的设计,让学生更深入的了解自然界的运动是永不停止的,使学生初步形成辨证唯物的世界观。卵石的形成 教案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指导学生认识卵石的形成的过程,使学生知道岩石的风化、搬运、磨圆等地质作用。认识流水的力量、重力对地表变化的作用。能力目标:通过分析卵石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想象能力、查找搜集资料能力和自主学习的能力。对学生创造性、发散性思维进行训练。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探究兴趣和求知欲,以及探究精神,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和态度,使学生体会到自然界是不断变化的。教学重点:探究卵石形成的原因。教学难点:运用类比推理得出大自然中卵石形成原因的结论
13、。教学准备1.烧杯(水)、镊子、酒精灯、岩石(板岩或页岩)、带盖的玻璃杯、碎砖头2.教师准备:课件,能反映河道上、中、下游岩石分布情况的图片;能反映上游山体风化现象的图片;高原沟壑图片、三角洲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观察:师:老师带来了河流上游和下游的岩石,大家仔细观察,他们的形状有什么特点?(引导学生把卵石和一般的岩石碎块比较,找出卵石的特征;发现有的光滑圆溜,有的棱角分明,有大有小)2生描述后师讲述:这种石头叫做卵石。想一想,它为什么叫做卵石?卵石不分大小,都形似鸟卵,光滑圆润。大自然这位神奇的雕刻家是如何造就它的呢?二揭示新课这就是我们这节课所要研究的主要内容板书:卵石的形成。三、
14、学习新课(一)、启发学生思考卵石的成因1谈话:你们知不知道哪里可以找到卵石?学生交流。那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到河岸去走一番,看看不同环境下岩石有什么特点?(播放上中下游图片)同学生们讨论交流:不同环境下岩石有什么特点?分布有什么规律?2、师激疑:河道中的不同地方的岩石分布得这么有规律,你想探究什么问题呢?3、学生分组讨论提出问题(河道上游的石块从哪里来?河道下游的卵石是怎样形成的?)4、生观看上游环境图“猜测、交流。5、师小结:河道中的卵石是从河道上游的高山上来的,通过长时间的搬运、磨圆而形成的。6、激疑转入新知:那高山上的岩石又是怎样变成碎石的呢?(学生猜想)7、根据以上学生猜想提出:好好的山
15、体怎么会松动、滚落的呢?进一步观察上游的图片高山图片分析发现a山体松动:山上土壤松动,温差变化对岩石的破坏作用(主要提到气温变化促使岩石热胀冷缩)b山体裂缝:水结冰地壳运动对岩石的破坏作用c树根胀裂:植物根长大对岩石的破坏作用d其他(地震、泥石流、山体滑坡)这些都是导致岩石破碎的原因。(二)、认识岩石的风化师:刚才大家谈到温度变化热胀冷缩会引起山体松动。(1)讨论交流:热胀冷缩为什么会使岩石滚落呢?(2)我们通过什么方法来证明这个猜想是否正确呢?(实验)(3)设计温差变化对岩石破坏作用的实验方案师:自己设计实验,你想怎么做,想想这些材料相当于自然界的什么?(水冷空气,酒精灯阳光) 小组讨论,交
16、流(4)实验验证。(学生自己动手,组长分配任务,注意实验事项。)(5)汇报交流:交流实验记录表。师:实验说明了什么?(气温对岩石起作用)(6)师小结:由于冷热的作用,岩石各部分总是胀缩不均,内部结构就会受到破坏,岩石表面就会产生裂缝。(7)综合认识风化作用:气温、水、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叫做风化作用【板书 风化 气温、冰劈、根劈】。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长期的风化,有的表面会成粉状,有的会产生纵横交错的裂缝,有的会崩塌,滚下山坡,落进山谷中的河道里。你现在能说说河流上游的石头是从哪里来的吗?过渡:高山上崩塌、滚落到河道中的岩石,怎么会变成光溜溜的卵石呢?(三)、认识河水的搬运、磨圆作用1、认识搬运
17、中产生的磨圆作用(1)问:河流上游的岩石是怎样变成下游河滩上的卵石的呢?(2)学生猜想讨论师引导小结:(流水是有力量的,所以河水对河道中的岩石、泥沙有一种搬运作用,从上游往中下游搬运。河水越多、流速越快,搬运力量越大。大的、重的石块,搬运的距离比较近;小的、轻的石块,就被搬运到很远的地方【板书 搬运 地球引力 流水力量】。师:你能用模拟实验来验证你的猜想吗?(3)分组设计模拟实验方案(实验材料及相当于生活中的什么?我们选择的岩石有什么要求?要留一至二块砖作比较,安全)(4)分组实验。(5)汇报交流实验记录卡,实验说明了什么?(6)小结:岩石在流水的搬运过程中,岩石和岩石之间有摩擦,岩石与河床之
18、间有摩擦,岩石与水之间也有摩擦,岩石受到这一系列的摩擦作用使得岩石越来越小,棱角逐渐被磨圆。2、形成结论(1)师:根据以上研究,你认为卵石是怎样形成的? 分组讨论,然后把你们的结果告诉大家.(2)分组讨论(3)交流小结:高山上的岩石经过风化,在重力和其他外力的作用下,来到了上游的河道中,流水又将岩石搬运到中游和下游。在河水的长距离搬运过程中,受到水的冲刷和相互磨擦、碰撞到达下游的岩石就变成了光滑圆溜的卵石【板书 磨圆 冲刷 磨擦 碰撞 】(4)在短时间内自然界岩石会不会形成卵石? 【长年累月】四、拓展讨论1、问:上游的岩石在流水的作用下变成了下游的卵石,我们还见过哪些由于流水的作用使地表发生变化的现象?2、让学生根据生活经历说一说3、了解江中的沙洲、高原上的沟壑形成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人员信息导入合同范本
- 学生住宿申请书范文
- 农产品加工牧草种植加工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计划书
- 内勤聘任合同范例
- 深圳市南山区坪山垃圾填埋场改造工程环境影响报告书
- 医院员工聘用合同范本
- 卖买煤炭合同范本
- 卖芒果合同范本
- 临时修缮合同范本
- 内蒙古平房买卖合同范本
- 砌筑工理论试题库
- 新疆建设项目交通影响评价技术标准
- 2024年成都市中考数学试卷(含详细解析)
-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七年级(上)期末英语试卷
- GMP附录《无菌药品》试卷测试题库含答案
- JBT 7387-2014 工业过程控制系统用电动控制阀
- 小学数学教学评一体化教学探究
- 2024年保安员考试题库【典型题】
- 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下册第十九章课堂同步练习
- 2024-2029年中国R290制冷剂行业市场现状分析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发展研究报告
- 售后工程师绩效考核指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