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性物理因素的危害及防治_第1页
职业性物理因素的危害及防治_第2页
职业性物理因素的危害及防治_第3页
职业性物理因素的危害及防治_第4页
职业性物理因素的危害及防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一、生产环境中的物理有害因素的特点: 生产环境中的物理因素主要有: 1.气象条件如气温、气湿、气压及气流; 2.电磁辐射如X射线、紫外线、可见光、红 外线、激光、微波和射频辐射; 3.电离辐射; 4.噪声和震动等, 二:物理因素作用的大小或强弱,以单位 时间或单位面积(或体积)所产生的或接 受的能量或强度来表示。 三:这些因素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在一 定程度上对人体有益,如紫外线的消毒作 用,红外线可以取暖,微波的治疗作用等, 但当物理因素的强度、剂量或作用于人体 的时间超出一定范围时,就会对机体产生 危害。 四:物理因素侵犯人体的途径主要是皮肤、 眼、耳等感觉器官,呼吸道次之。 五:特点:

2、 局部作用多明显,对机体施加作用快,潜 伏期短或无,其影响多为功能性,严重时 亦可引起永久性损害。除放射性物质外, 物理因素在脱离接触后,体内不会残留。 (一)高温作业及其类型 1.高温作业:指生产环境中存在有高气温或 强热辐射,或高气温与高气湿相结合的异 常气象条件的工作,一般系指工作地点有 生产性热源,当室外实际出现本地区夏季 通风室外计算温度时,工作地点气温高于 室外2或以上的作业。一般将热源散热量 大于23W/m3d的车间称为热车间或高温车间。 2.高温作业的类型: a高温、强热辐射作业:常见于冶金工业的 炼焦、炼铁、轧钢;机械制造工业的铸造、 锻造、热处理等车间;陶瓷、玻璃、搪瓷、

3、砖瓦等工业的炉窑车间;火力发电厂和轮 船的锅炉间等; 特点是高气温,热辐射强度大,相对湿度 较低,形成干热环境。 b高温、高湿作业:特点是高气温、气湿, 而热辐射强度不大,形成湿热环境。如印 染、造纸等工业中液体加热或热蒸时,气 温高达35 以上,相对湿度90%以上,另 外潮湿的矿井内也能形成湿热环境; c夏季露天作业,常见于夏季从事农业、建 筑、搬运等露天作业,形成高温、热辐射 的作业环境。 (二)中暑及其临床表现: 中暑:在高温环境下机体因热平衡和/或水 盐代谢紊乱所致以中枢神经系统和(或) 心血管系统障碍为主要表现的急性疾病。 致病因素:环境温度过高、湿度大、风速 小、劳动强度过大、劳动

4、时间过长是中暑 的主要因素。如过度疲劳、睡眠不足、体 弱、对热不适应等都易诱发中暑。 1.热射病:由于人体在热环境下,散热途径 受阻,体温调节机制紊乱,体内蓄热所致, 是最严重的一型。其特点是在高温环境中 突然发病,体温可高达40以上,开始时 大汗,以后出现“无汗”,可伴有干热和 意识障碍、嗜睡、昏迷,抢救不及时可死 于呼吸、循环衰竭。 2.热痉挛: 由于大量出汗,体内钾、钠过量丢失,水 电解质平衡紊乱所致。 主要表现为明显的肌肉痉挛,以四肢、腹 部肌肉痉挛,伴收缩疼痛,尤以腓肠肌为 著,痉挛常呈对称性,间断发作,患者体 温正常,神志清醒。 3.热衰竭: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皮肤血流 增加,但未

5、伴有内脏血管收缩或血容量的 相应增加,导致脑部供血不足的结果。一 般起病迅速,体温不高或稍高,头痛、头 晕、恶心、呕吐多汗、面色苍白、血压下 降,继而晕厥,通常休息片刻即可清醒, 不引起循环衰竭。 (三)中暑的诊断: 根据高温作业人员的职业史和体温升高、 肌肉痉挛或晕厥等主要临床表现,排除其 他类似疾病,可诊断为职业中暑。分级如 下: 轻症中暑:具备下列情况之一者:头昏、 胸闷、心悸、面色潮红、皮肤灼热;呼吸 、 循环衰竭的早期症状,大量出汗、面色苍 白、血压下降;肛温升高达38.5以上。 重症中暑:出现上述热射病、热痉挛或热 衰竭的主要临床症状之一者。 (四)中暑的治疗: 轻症中暑者应立即脱

6、离高温环境,到通风阴凉处 休息,补充清凉含盐饮料并作对症处理。 重症中暑:主要是纠正水电解质平衡紊乱,防止 休克和脑水肿。具体措施: A物理降温,如冷水浴、冰浴放置冰袋等 B药物降温,与物理降温同时进行,如静脉滴注 氯丙嗪,同时需注意观察血压,肛温降至38时 即停止。 C纠正水电解质紊乱,根据情况酌情补充水分、 盐,输液不可过快,以免发生心衰及肺、脑水肿。 D维持良好的呼吸和循环,给氧并保持呼吸道通 畅,注意预防休克。 (五)防暑降温措施 1.技术措施: 改革工艺改进设备,如实现自动化遥控操 作,合理布置和疏散热源,减少接触高温、 强热辐射的机会; 隔绝热源,如采用水幕隔热、石棉隔热材 料及空

7、气隔热层等; 通风降温,利用侧窗与天窗、热源上方安 装气罩等加强自然通风,同时注意机械通 风。 2.保健措施:加强高温作业人员的营养、合 理供应清凉饮料,妥善安排作息时间。进 行就业前、入暑前体健,凡有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溃疡病、活动性结核甲亢等均不 易从事高温作业。 3.个人防护:使用耐热、导热系数小而透气 性好的材料制成工作服,供给防护帽、防 护镜、面罩、手套等。 (一)噪声及其测量 声音是2020000Hz的振动在弹性介质中传 播,达到人耳引起的音响的感觉。 噪声:由各种不同频率和强度的声音,无 规律杂乱组合,或单一频率、一定强度声 音的持续刺激为噪声;从生理上讲,凡是 使人厌烦的、不

8、需要的声音都可称为噪声。 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声音频率和强度没有规 律,听起来使人感到厌烦,称为生产性噪 音。 衡量声音的大小以声压级来表示,单位为 分贝(dB)。人们对声音强弱的主观感觉 不仅和声压有关,还与声音的频率有关, 通常以频率为1000Hz、声压级为40dB的声 音作为噪声测定单位 (二)生产性噪声的来源:按来源分为: 1.机械性噪声:由于机械的撞击、摩擦、转 动而产生,如电锯、机床等发出的声音。 2.流体动力性噪声:由于气体压力突变或流 体流动而产生,如通风机、空压机、汽笛、 冲刷等发出的声音。 3.电磁性噪声:由于电机中交变力相互作用 而产生,如发电机、变压器发出的嗡嗡声。 按特点

9、分为:持续性噪声和脉冲型噪声; 按噪声频率分为:低频(300Hz以下)、中 频(300800Hz)和高频(800Hz以上) 接触噪声的作业主要有: 矿山、筑路爆破、风钻、球磨机; 机械行业的轧钢、铆接、电锯; 纺织行业的织布机、纺纱机;建筑行业的 打桩机、搅拌机;交通运输业的内燃机、 发动机 (三)噪声对人体的危害: 1.听觉系统损害:长时间在噪声作用下,听 觉敏感性下降、听阈增高可达1014dB, 但离开噪声环境后一定时间内可恢复正常, 这种现象称为听觉适应。 噪声刺激超出听觉适应的限度,听阈位移 可增至30dB,听觉敏感性的恢复需要较长 时间,即出现听觉疲劳,听觉疲劳是病理 前状态,是可恢

10、复的功能性变化或称暂时 性听阈位移(TTS)。 听觉疲劳在休息时间内不能恢复,噪声造 成的内耳损伤不断累积,可发展成为病理 状态,出现不可逆的听力损失,称为永久 性听阈位移(PTS) 噪声聋也称为职业性耳聋,是我国法定的 职业病之一,主要表现:听力下降。特征 是早期听力损失只限于高频声,随病变进 展,听力损失也向其他频段延伸,当累及 到低频的语言频段时,受害者开始感觉到 听力障碍。 2.听觉系统外的损害: 神经系统,神经衰弱综合症及情绪不稳定、 烦躁、易怒等噪性神经官能症; 心血管系统,系自主神经调节功能变化引 起,如窦缓或过速,血压不稳或升高; 消化系统,胃肠功能紊乱,消化不良; 生殖功能及

11、胚胎发育的影响,月经周期异 常、经期延长等。 (四)噪声聋的诊断和治疗: 需要明确的接触噪声的职业史,有自觉听 力损失或耳鸣症状,纯音测听为感音性耳 聋并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排除非职业性 致聋的原因。 噪声聋目前缺乏有效的治疗方法,可试用 扩张血管、改善循环代谢,增加营养,高 压氧及中药丹参可能有一定疗效。 (五)防止噪声危害的措施: 1.制定和执行噪声卫生标准 完全消除噪声, 既不经济也不合理。制定合理的卫生标准 将噪声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是防止噪声危 害的重要措施之一。我国规定,作业现场 噪声不得超过85dB。 2.进行噪声治理 A合理布局,将高噪声和 低噪声车间分开;B改革生产工艺,如焊接 代替铆接,压铸代替锻造;C控制噪声的传 播与反射,如采用多孔材料悬挂或覆盖内 声墙以吸声,在风道、排气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