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_第1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_第2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_第3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_第4页
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球的圈层结构练习题作者:日期:2,读图回2 :kill33 km/-8Qkm-400 kmfllkn2000 3000 kmJ-SCKKikmF列四幅地震波示意图中表示海)第五节地球的圈层结构一、选择题(2010 南通调研)右图为“地球圈层结构示意图” 答12题。1. 图中数码所代表的地球圈层正确的有( )A. 为地壳B.为岩石圈C.为软流层D.为下地幔2. 下列有关地球圈层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有()A. 圈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B. 圈层的厚度陆地较海洋大C. 圈层横波不能穿过D. 圈层的物质状态为固体读某地地震波速度随深度的变化图,回答34题。读我国大陆部分地壳厚度线图,回答89题3. 图

2、中曲线表示的地震波是 ()A. 纵波B.横波C.纵波和横波D.无法判断4. 2011年3月11日,日本发生9.0级地震。地震发生时,海中的船舶接收到的地震波是()A. P波B.S波C.P波和S波D.接收不到6. 在莫霍界面以下()A.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增加B. 纵波传播速度下降,横波传播速度增加C. 纵波和横波传播速度都下降D. 纵波传播速度增加,横波传播速度下降7. 地质学家常利用地震波来寻找海底油气矿藏 底储有石油的是(8 / 85. 该地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D.软流层中部A.5千米处B.17千米处C.33千米处 D.2 900千米处6. 图示地区的地壳厚度 ()A.由西向东逐渐增

3、大 B.由北向南逐渐增大C.由东向西逐渐增大 D.由南向北逐渐增大7. 若绘制地壳厚度剖面图,其0千米为( )A.海平面 B.岩石圈底部C.莫霍界面浅层地能主要指地球浅层地表数百米内的土壤砂石和地下水所蕴藏的低温热能。据专家测量,我国近百米内的土壤每年可采集的低温能量达1.5万亿千瓦,是我国目前发电装机容量 4亿千瓦的3 750倍,而百米内地下水每年可采集的 低温能量也有2亿千瓦。由于储量大,分布普遍,被喻为“绿色聚宝盆”。据此回答1012题。10. 浅层地能存在的内部圈层是( )A.地壳 B. 地幔 C. 地核D.软流层11. 浅层地能的主要来源最可能是( )A.太阳辐射B.地面辐射 C.大

4、气辐射D.地球内部12. 对浅层地能开发利用叙述正确的是( )A. 浅层地能太分散,根本不可开发利用B. 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可循环开发利用C. 浅层地能分布普遍,目前人们已普遍使用D. 浅层地能虽可开发,但由于技术要求高,目前仍处于论证阶段,还未开发利用读秀丽的黄果树景观图,回答1316题。13.图示景观体现出的地球圈层的个数是(A.2个B.3个C.4个D.5个14.构成该景观的主体要素属于的圈层是(A.生物圈B.水圈C.岩石圈D.地壳15.在景观图中,代表自然地理系统中最活跃的圈层的要素是(A.瀑布B.岩石C.树木花草D.大气16.该景观的形成 过程,充分说明了( )A. 图中各圈层都是

5、连续而不规则的,且都相互联系B. 图中的各圈层之间存在着物质迁移和能量转化C. 图中的各圈层是独立发展变化的D. 图中各圈层的内部物质运动的能量都来自太阳辐射能二、非选择题17.下图是地震波速度与地球内部构造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A B表示地震波,其中 A表示波,B表示波,其判断依据是。(2) 图中F处,地震波A完全,地震波B速度并继续往深处传播。这说明 F面以上的E物质状态为 态,以下的G物质状态为态。(3) C层主要由 组成。G层叫,H层叫。地球的岩石圈是指和。18.2009年7月9日19时19分13秒,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姚安县发生6.0级地震,震源深度为10 km,结合所学相

6、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1) 为探测莫霍界面的情况,在下列四地同时进行了地震波的测定,最迟从 莫霍界面传来地震波的是( )A.高雄 B.成都 C. 上海D.北京(2) 此次地震,理论上姚安县居民感觉到( )A. 先左右摇晃,后上下颠簸B. 先上下颠簸,后左右摇晃C. 只左右摇晃D. 只上下颠簸(3) 云南所在的西南地区是我国地震多发地区,原因是掌握地震发生规律可有效减少危害,我们要了解云南地区地球各圈层组成物质和结构特征,目前主要的研究依据是,其研究原理是一选择题1 -2 答案:1.C2.B解析:图中为大气平流层,为地壳,为软流层,为外核,为 内核。平流层(层)气温随高度增加而增加;外核(层)

7、的主要成分虽以铁、镍为主,但却是液态,层横波能穿过。3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类型、特征及应用。从图中可知此地震波传播 速度在36 km s之间,速度较慢,为横波。4选A。解析:P波是纵波,S波是横波,只有纵波可以在水中传播。5答案:A解析:此波速度在 5千米深处突然变大,说明莫霍界面大约位于地下 5千米深处。 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及地球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面,在此界面下,纵波和 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6.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地震波的传播及地球圈层的划分。莫霍界面约在地面下 平均33千米处(指大陆部分),是地壳和地幔的

8、分界面,在此界面下,纵波和 横波的传播速度都明显增加。7答案:A解析:横波传播速度比纵波慢,且横波不能在液态中传播,故A正确。8-9 答案:8.C9.C解析:结合等值线分布可知,数值由东向西逐渐增大。由地球内部圈层知 识可知,莫霍界面是地壳和地幔的分界线。10答案:A解析:浅层地能主要存在于地表数百米内,在陆地地壳平均深度范围内。解析:浅层地能埋藏浅,主要来自地球外部太阳辐射能,少量来自地球内部。11答案:A解析:浅层地能属可再生能源,目前在某些地区已得以开发利用。12答案:B1316 答案:13.C14.B15.C16.B解析:景观图中涉及的圈层有水圈、生物圈、岩石圈、大气圈;该景 观的主体

9、要素是瀑布,应归属于水圈;生物圈是最活跃的圈层;该瀑布的 形成说明地球的圈层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它们之间不断进行着 物质迁移与能量的转化。其所需能量主要来自三个方面,分别是地球内能、 重力能、太阳辐射能。二综合题17答案:(1)横 纵 A波传播速度慢,B波传播速度快(2)消失突然下降 固液(3)各类岩石外核内核地壳上地幔顶部(软流层以上部分)解析:左图是地震波由地表向地心传播过程中波速随深度的变化情况(注意左侧的深度),上方横坐标表示地震波速度,图内两条曲线分别表示 横波和纵波。地震波在通过同一介质时,波速慢者为横波,快者为纵波。并可根据两种地震波传播过程中速度的变化情况,相互补充,相互印证, 推断地球内部不同深度物质、状况的变化。右图是地球内部根据左图作出 的判读结果。例如,根据地震波在距离地表平均33千米处波速突然增大,可确定D面为莫霍界面。又根据在 2 900千米处,纵波波速锐减,横波完 全消失,可确定F面为古登堡界面。F面以下横波不能通过,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固态。再根据纵波通过F面以下时的波速(纵波波速与通过介质的密 度成正比),说明F面以下物质非气态。那么,既然非固态,又非气态,就 只能是液态(实际是在高温高压条件下的熔融态)。18 答案:(1)A(2)B(3)位于地中海一一喜马拉雅火山地震带上(4)地震波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随所通过的介质不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