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茶绝句100篇--茶知识大全_第1页
咏茶绝句100篇--茶知识大全_第2页
咏茶绝句100篇--茶知识大全_第3页
咏茶绝句100篇--茶知识大全_第4页
咏茶绝句100篇--茶知识大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咏茶绝句 100 篇-茶知识大全咏茶绝句 100 篇- 茶知识大全几粒绿芽, 惹来云间诗思 一方佳砚,赢得笔底风流。中国的茶文化与中国书法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关于茶, 诗经之七月云:“采荼薪樗,食我农夫。”谷风 又云:“谁谓荼苦?其甘如荠。 ”(荼者,茶也。三代以前无“茶” 字)这是劳动者眼中的茶。陆羽茶经云:“茶者,南方之 佳木也。”这是茶圣眼中的茶。卢仝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中云:“一碗喉吻润,两碗破孤闷。三碗搜枯肠,惟有文字五 千卷。四碗发轻汗, 平生不平事, 尽向毛孔散。 五碗肌骨清, 六碗通神灵。七碗吃不得也, 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 ”这是茶 中亚圣眼中的茶。苏东坡次韵曹辅寄试焙新芽中则

2、云: “从来佳茗似佳人。”都说女人如花,坡翁偏说佳人如茶,这 是一代文豪眼中的茶。据统计,我国历代的文人墨客为茶写 下了两万多首的茶诗、茶词和茶曲,真是咏之不尽,赋之不 绝,唱之不断 咏茶绝句 100 篇翠团云拱嫩芽新,百碾千搓一水淳。 注 我看座中名利客,能知真味是何人。 注:一水,斗茶术语。古人斗茶之胜负常在一水间也题朱丹逸竹壶霞染云裁逸竹壶,新篁一撇醉相扶。 注 紫烟撩破知三昧,山径迷僧问有无。注:逸竹壶为宜兴龙溪女朱丹所制。 (三)闻言有木似佳人,隐在蓬莱待玉轮。一赋风流思鲍女,暮吟朝醉惹芳唇。 注 注:鲍女,南朝著名女诗人鲍令晖(即鲍照之妹) ,作 香茗赋而有时名。 (四)细浪百壶鱼

3、眼生,春风在手茗如婴。赵州茶客来相见,恨断红尘念佛名。 注 注:赵州茶客,即是唐代赵州临济禅院的从谂禅师,以 吃茶去”口头禅而名于世,时称之为“赵州茶”。 (五)社寒梦醒在天涯,只道少陵诗少些。 注 便与清风同一住,梅花带雨探春芽。 注:少陵淡茶之诗仅四首而已,可谓少之又少矣。六)兼答天涯游子吟、雨岚、听雨轩主、轩辕令主四诗友推窗听雨和琵琶,最笑陈抟不识茶。 三昧来时关不住,报知此兴满天涯。 注 注:宋史隐逸传陈抟记云:抟隐于武当山九室岩辟 谷二十余年日仅饮酒数杯。 (七)一衣一水一壶遐,人道扶桑此物佳。 钵破浑然终未解,带将梦里问樱花。 注:曾得扶桑茶,其味甚异。(八)独依山舍爱烟霞,醒睡行

4、时忘绿芽。紫笋缘无三片叶,化来一片种僧家。 注 注:事见钱易南部新书 。其文曰:“陆鸿渐与杨祭 酒书云:顾渚山中紫笋茶两片,此物但恨帝未得尝,实所 叹息。一片上太夫人,一片充昆弟同啜。”鸿渐者陆羽也。 (九)白石垂杨处处家,云间二月绿鹰芽。 1 山中莫道无佳味,待客潇然七碗茶。 2 注 1 :茶似鹰嘴故称为鹰嘴芽。2 :七碗茶典出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 ( 十) 世事沉浮似日斜,凭窗闲坐对烟霞。独邀草木人来去,也学苍生唤翠花。 注注:草木人者茶也。翠花,市间俗语耳,借此一用(十一)金陵城下西江水,惹得此生羡不回。 注 嘉木清凉神不解,无香真味佛难猜。 注:陆羽有一羡四不羡之说, 详见其所

5、作 歌。 二)九嶷岚翠锁嶙峋,天地何生草木人。春月春风春水远,潇湘托梦寄芳唇。注:客从湘来,持茶以赠,虽非极茗,然云间滋味亦蓦 然在口也。(十三 )真水无香观自在,绿衣浸罢浸红袍。茶烟梧月书声里,竹雨松风古韵高。(十四 )紫醉砂红煅炼成,夜凉如水水波横。回看星斗壶中落,碎玉冲开万古情。(十五)吴娘缘是别茶人,不盼郎归盼木春。 注 素手点开泉瑟瑟,紫芽初试小樊唇。注:吴娘,即“姑苏十二娘”。计有船娘、绣娘、织娘、 茶娘、扇娘、灯娘、琴娘、蚕娘、花娘、歌娘、画娘、蚌娘 等。此指茶娘。(十六 )包罗万象一杯茶,欲解菩提心却遮。 注 只笑稽山浑不语,枉将春露湿袈裟。紫蕊含丹下碧泉,春衣离落醉龙眠。注来

6、时不负温柔梦,一淬销魂日月旋。注:春衣,茶芽之细绒也。龙眠,茶名。(十八)坐君坐也君高坐,茶上茶哉上好茶。注我劝人间多事客,再观一笑学拈花。注:典出苏东坡与佛印和尚的一段公案。原文为:“坐请注:典出稽山禅师与投子禅师的一段公案。十七)坐请上坐,茶敬茶敬香茶。”因诗律之故而略改之。九)竟陵翰墨最风流,寄意云腴羡鹤游。自古文章难济世,茶经一部韵神州。注:陆羽,字鸿渐、季疵,自谓桑伫翁,号东岗子、竟陵子。工诗文,擅书法。著作颇多,惟茶经一部存世,世称茶圣。 余中国历代书法名家杂咏有之。(二十)茗津七碗腋生风,自在逍遥驾日虹。1嘉木佳人思二水,江南最喜雨如绒。2注:1 卢仝,唐代著名诗人。 其走笔谢孟

7、谏议寄新茶有句云:“七碗吃不得也,惟觉两腋习习清风生。”2二水,指天下第一、二泉。人言苛政是榷茶,妻子衣衫未敢加。 1秋粒春芽颜色好,欧王枉费议官家。 2注1:榷茶制,即中国古代茶叶征税、管制、专卖的制 度。其始于唐代而终于清咸丰之后。榷之原意为独木桥、独 木舟,此引申为专卖专管。2:宋嘉祐四年欧阳修奉诏起草颁布的 通商茶法诏 , 由于损害了少数人的利益,欧阳修等人又上疏提出了通商茶 法的所谓“一利五害”,王安石针对这一观点作议茶法一 文批驳了他们的观点,并作有酬王詹叔奉使江东访茶法利 害见寄一诗。 (二十二)夜阑无语对空杯,茗嗅随风唤不回。 欲借邻家人去我,妪怜叟怨几徘徊。 (二十三) 梅下

8、红衣玉蕊怜,一池春水一池烟。青禽羡我山居客,半是茶人半是仙。 注 注 :青禽,也就是青鸟。(二十四)人问解茶何解之,孑然木纳我无辞。云中滋味云中解,自是危岩第一枝。注:纪晓岚有言云 : “知不解者,以不解解之。 ”又有寺联云: “世上法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人间事了犹未了何仿以不 了了之。”二者皆有同工之妙,所谓茶者不亦此同乎?(二十五)梅笑春风沾雨露,一生看尽是浮云。 西窗剪炷拈红袖,雪月花时谁忆君。(二十六 )李杜文章读几行,有兴无句断柔肠。一杯在手诗魂爽,吟得江山万里长。(二十七 )梅轩听雨漏如纱,燕子飞来觅旧家。我向村翁曾借酒,疏篱不远是茶花。(二十八 )柴门此日冷黄昏,沽酒煎茶染

9、月痕。野径迷人花一树,且将心事付诗魂。(二十九)满轩芳气破人禅,三昧无缘拜玉川。 注 我问君心何所似,一芽一啜一神仙。 注:玉川,即玉川子,也就是卢仝。其走笔谢孟谏议 寄新茶一诗为茶诗中千古绝唱,世比之以陆羽,称茶中亚 圣。 (三十)论壶思茗笑屏前,索字寻章觅薛笺。兴浅未能诗鹤友,笔闲何处佐伯研。 注 注:佐伯者, 墨也。与杭州市 zd7777 君屏前论壶思茗, 向我索字寻章吟成此绝。 (三十一)初采薪樗日铸红,农夫食我为年丰。 注 何当拦得春风驻,醉在江南一笑中。注:诗 之七月 云:“采荼薪樗,食我农夫。 ”荼者, 茶也。三代以前无“茶”字。日铸 ,茶名。(三十二)谁谓苦茶难解愁,其甘似荠怯

10、心忧。 1一丹紫雀人间味,不入蓬莱下九州。 2注 1:语出诗之谷风 :“谁谓茶苦?其甘如荠。”2:紫雀,茶名,即雀舌。因茶芽如雀之舌, 故名。 ( 三十三)江南暮雨细如纱,寒日杯茶待客家惟我无言观世界,梅花开尽是桃花。(三十四)竹溪桥下钓黄昏,茶隐松间二水痕。1浣女清歌来月后,一声未了动芳魂。2注 1:二水,见茶事之二十 。2:壮之浣女性善歌,每月下浣衣好以歌互答,其音凄美动魂。 (三十五)为紫砂大师顾景舟诞辰九十年而作研紫抟砂六十年,寸心化却几逃禅。1惜君去后供春死,谁向人间戽茗泉。2注 1: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 云:“醉中往往爱逃禅。”这里指逃避世俗,将茶参禅之意。2:供春,即龚春,明代弘

11、治正德年间人,学宪吴颐山 的家僮。为宜兴第一个制作紫砂茶壶的大师。所制茶壶通称 供春壶。此借指紫砂壶。(三十六 )现代某些茶楼即事 豪楼漏夜啜茶声,有女生来媚眼盈。一笑回眸人意马,直将雀舌唤阿名。 (三十七) 题朱丹一品竹段壶 朱泥未染一枝栽,壶醉春芽鹤醉梅。丹笑婵娟成竹段,心缘有佛去尘埃。注:诗藏朱丹“朱壶丹心”网站名和其手制“一品竹段”壶名又“佛”“壶”谐音。“竹”又名“竹婵娟”(。三十八) 飘摇风雨欲何求,只任平生学楚囚。 注 自古英雄多劫难,一杯在手洗千愁。 注:楚囚,即春秋时代楚国著名的爱国者、 时任安陆 (古 郧地)的地方长官“郧公”钟仪。史载,楚共王七年(公元前 584 年),钟

12、仪随军伐郑败俘,转禁于晋而称“楚囚”。囚晋之 际,服楚服, 言楚语, 墨楚文, 讴楚歌,食楚食, 思楚之心, 复年不减, 晋感而释之。 此借指茶人之于茶, 犹钟仪之于楚, 不舍于须臾也! (三十九) 一佛莲花笑老禅,二毛逋客醉甘泉。 1 三危玉露终邂逅,四季清风重九天。 2 注1:二毛,头发斑白的老者。逋客,即古之隐士。 2清风,指茶。典出卢仝 走笔谢孟谏议寄新茶 一诗。 (四十)红芽捣碎溢春津,袖拂如来瑟瑟尘。 添勺我怜双豆润,香泉谁点问怀人。 注:诗藏红袖添香网站之名。(四十一) 绿泉滴透九重纱,浅水池横几处家。 注 夜醉浑然归梦里,醒时身上被梅花。 注:滴,即滴茶,一种淬取茶液的方法。九

13、重纱,滴茶所用之器。(四十二 )吟鼎吹炊小灶昏,娇儿也学洗茶痕。 注 欲尝半勺桃花乱,翁唤留知一水魂。 注:吟鼎,言水沸也。娇儿见事茶,妨学一二,姿态可 爱犹怜也。 (四十三)名壶阳羡有供春,纹隐指螺颜色匀。 如果谁人曾得见,拿来与我共香尘。 (四十四) 题韦炳华先生藏荷叶青蛙壶 临风独看斗西斜,休笑当年作井蛙。我问池中莲下鲤,还当一跃欲谁家。 (四十五) 题朱丹大雄宝璜壶 分璜合璧地人天,织彩雕文五帝传。谁遣春温盈梦里,龙溪一水九千年。 (四十六) 题自藏小如意壶 浮生如意总相违,放浪形骸世事非。情寄壶中容万品,管它水瘦与茶肥。(四十七 )题朱丹图腾如意壶 两三寸水泛惊涛,藻涧蟾光倒二毛。

14、注 谁敌供春砂一片,图腾如意古风高。 注:二毛,头发斑白的老人。 (四十八) 题朱丹心月壶 几行旧句写缠绵,青鸟逍遥二老眠。 注 最是一弯心月在,依窗点茗数归船。 注:二老,即老禅客、老逋客。(四十九 )题朱丹珠丹壶 朱壶怎解寄丹心,一把成全万古吟。素手如兰砂似梦,春霖几许惹瑶琴。(五十 )题朱丹海之韵壶 碧海银沙一点斜,椰林深处是人家。落帆时候炊烟里,月下瓜棚啜老茶。(五十一)题朱丹魔井壶 青荷来解紫砂迷,仙子凌波月下题。 古井千年童话梦,潺潺流水入龙溪。 注:朱丹曾梦紫砂大师蒋蓉门前莲池、古井,有仙子自 莲出嘱题之, 一如童话之清纯。 醒后构得此壶。(五十二 )兼和拍岸七绝乙酉早春客八斗河

15、王家并致天涯 及繁芽二诗兄清江拍岸千帆舞,一夜天涯已繁芽。 不得思诗吟旧句,洗壶问茗羡农家。(五十三 )武侯遗种泛金瓜,老味犹欢普洱茶。 留盏攻心延汉祚,纶巾羽扇大江斜。 注:诸葛亮出师表云:“五月渡泸,深入不毛。”由 是以为滇之普洱自孔明所始,滇人视为“茶祖”。金瓜,即金瓜贡茶,其团状如小人头故又称“人头金瓜茶”。 雍正十年(公 元 1729 年)普洱茶列为清庭贡茶,例二百年之久。现今世 人喜之不减也。 (五十四 )题朱丹金猴闹春壶 齐天大圣小顽猴,惹恼如来手上收。 逃佛拜壶三片好,龙溪醉我不西游。注:三片,见茶事之八 。(五十五 )题朱丹智竹提梁壶 梳风筛月万支缠,弯似金弓立似弦。 疑是当

16、年湘竹泪,壶中来化一汪泉。(五十六 )题朱丹申博提梁壶 花桥飞架化提梁,华馆朱泥巧点妆。 紫艺从来多圣手,纳新吐故又辉煌。 注:此壶提梁造型由法国设计师设计之花桥变化而来, 壶身则为世博会展馆之状。 奇思妙构, 多有创新。(五十七)题朱丹大浪淘沙壶 何来寸水浪淘沙,洗尽凡尘数粒芽。 杯吐蟾光心致远,醍醐灌顶笑拈花。(五十八 )题朱丹祥云壶谁遣祥云下翠薇,呼来藻涧月同辉。蓬莱任尔三分界,不敌人间七碗肥。注:七碗,详见茶事之九 。 (五十九) 喝杨智茶观炳华兄作画 对客展毫韦炳华,春山点染一枝斜。 行吟漫写三千里,龙水逗开杨智茶。 (六十) 黄庭坚宜州见茶 歌梁舞地别凄凉,才笑江南又断肠。 第四阳

17、关人不见,一瓢春茗忆潇湘。 注:涪翁春时自湘来,于衡阳识妓陈湘,其聪颖过人, 琴棋书画, 样样皆能。 诗酒歌赋, 与涪翁称欢, 然歌梁舞地, 终一别断肠。至宜后,涪翁作蓦山溪 ?别陈湘见赠。(六十一 )远人邀我上青明,又是一年茶色清。最忆僧泉飘碧玉,落花如鸟报山情。注:青明,即青明山,在广西罗城, 产茶,味颇佳。(六十二)水沉送盏夜来香,古帖残韦屋漏狂。 青管随心吟月下,佳人独看小团黄。 注 :小团,即团茶。(六十三)青芽不语自香浓,万炙千搓绽白茸。 有道文楸轻胜否,缘来缘去几相逢。注:文楸,古时棋盘多为楸木所制, 文楸指下棋。( 六十四)七碗清风上九天,龟蛇云锁大江连。纹枰谁道烂柯事,百首吟

18、来追谪仙。 注 注:美人剑兄有七绝围棋名手百咏。(六十五)拍岸兄赠三峡白毫 三峡君言有白毫,巫山神女手亲挑。一杯浩荡三千里,我借春风起茗涛。(六十六)赠清江野老清江野老踞清江,楚韵巴风屈子双。 说是吟成三百首,摘来青茗笑凭窗。(六十七)赠红尘一梦红尘一梦事沧桑,浊雨无端雀舌黄。独遣芳心诗赋里,娥眉不点问锺王。注注:红妹有笔翰之好。锺王书法世人皆知,而诗词文章 尽为书法所掩,惜甚!(六十八)清明无雨泛春痕,老少相呼出北门。 旧习新风诚孝意,几杯佳茗祭先尊。注:邑冢多在城北,由北门出。(六十九)和清江野老祝贺如壹君出任巴风楚韵版主 问山问水问飞鸿,候我诗情幻境功。野景撩人吟楚韵,老茶盈盏赋巴风(七

19、十)题朱丹大明风韵沉沉古韵大明风,绿雪烟泉漫碧穹。天上人间同此味,夺胎换骨又相逢。注:绿雪,茶名,出安徽宣城。随见录云:“宣城有绿雪芽。”(七十一)题朱丹报春壶横斜疏影上灵台,处士当年独自栽。海角天涯吹雨醉,垂云带福报春来。注:灵台,佛家语,即心的别称。处士,即林和靖。垂云,茶名。产于杭州宝严院垂云亭。福壶谐音。(七十二)题朱丹渔翁壶寒江钓罢钓龙溪,不上金钩问老妻。原是春来清梦远,禅茶诗酒妙同题。注:龙溪,茶名,产淮南路,又为朱丹之号也。(七十三)题朱丹乐天壶江上琵琶走夜船,落花珠玉指纤纤。潮生明月今古在,不见当年白乐天。(七十四)题朱丹味思壶味余诗思涌心头,四月芳菲下九州。春茗多情来问我,临

20、风曲里可同舟。注:思,作诗思、春思、秋思等时读仄音。五)题朱丹碧竹壶潇潇独语竹婵娟,玉宇澄清看月圆。虚节可容天地事,心求南往北来缘。 题朱丹新石瓢 朱丹妙意绝无同,一体浑然破古风。佛是我心空万物,长天秋水映壶中。 题朱丹子冶石瓢 弱水三千饮一瓢,鼎鸣香动醒春霄。清篁和雨声声下,胜却云间十八桥。 致红袖添香 ? 诗风词韵似火诗友 一壶能下千江水,逆旅何怜百代殇。 不憾浮生如白马,青春虽短更昂扬。听松昨夜醉凭栏,酒醒春晨困眼看。砚落瓶花无字句,诗心不起道茶残。 题中国工艺美术大师吕尧臣制容天壶 寸空虽小可容天,毫厘分通万丈泉。明月清风关不住,枝梅独领夜来煎。(七十七十六)七十七)七十八)七十九)八

21、十)八十一) 蓑舟静岸碧波横,夜钓春江怕鸟惊。酒淡茶浓真绝味,陆刘不到我来烹。 (八十二)煎茶试院未曾凉,又看天涯落日长。莫道文章能济世,蜀山只记作提梁。注:东坡贬宜兴蜀山,得紫色砂罐煮茶颇佳,制流梁之 壶,人称“东坡提梁”壶。 (八十三)读颜直卿等月夜啜茶联句得句流华能清俗媚骨,疏渝可涤恶心源。 注 鲁公翰墨山河恸,盛世唐风已梦痕。注:化公之句。 (八十四)题时大彬标新立异也寻常,指点朱泥蕴老庄。火烬炉凉三万次,宫中谁不问时郎。注:时大彬,明代制壶名家,时有语云:“宫中艳说时大 彬。”其名之盛,可见一斑! (八十五)题陈曼生独开风韵古无同,金石丹青一画通。梦里抟砂千万斗,乾坤万象纳壶中。注:

22、陈曼生,清代紫砂名家,诗文词赋,金石书画,样样皆同。大涤子论书画云只在一画耳。 (八十六)题杨凤年心境如兰影自飘,女红不问凤年娇。回眸忽见秋光里,风卷金葵作紫瓢。注:杨凤年, 清代著名的女性紫艺家, 其所制风卷葵 壶,可称壶中绝品。 (八十七)题陈鸣远 阴阳动静一家先,地合天开妙手传。 欲借仙槎巡玉宇,寄身鸿鹄负青天。注:陈鸣远, 清代壶艺大师, 作品动感十足, 磅礴大气, 二百年来几无出其右者。 (八十八)题范大生 棱梅竹鼓化鱼龙,天动云飞舞碧峰。 大象无形成大道,一壶春水浪千重。注:范大生,民国时期壶艺家,所作假山雄鹰 1935 年获伦敦博览会金奖,大生壶名冠当时。 (八十九)答轩辕令主付

23、如壹 清茶品透腋生风,身在青林胜帝宫。 谁道舍寒无鹤友,白云星斗落杯中。 (九十) 题朱丹抟砂妙构韵玲珑,和彩裁云剪日虹。 春水分明花似雨,江南小景古时风。(九十一)致喜壶兄 北冥记否出鲲鹏,击水三千四海腾。直上扶遥遮万里,携风带雨怒云蒸。注:兄居北海且喜壶,是为方家也,故有此作。(九十二)致七星宝剑诗友 对酒说茶雅事多,曲觞流水笔相和。会知羲献今如在,也论屏前五笔何。(九十三)题汪寅仙曲壶提梁壶黄鹂翠柳逗西窗,声远音清五调降。惜我今生承重任,识茶别水入山江。注:此壶形源于蜗牛之生态,通体曲线流畅优美,动静相生,当称壶中典范。(九十四)题李昌鸿、沈遽华奔月壶 玉兔缘何奔月飞,闻言天上有思归。琼

24、楼玉宇无涯事,不比人间七十稀。注:李昌鸿、沈遽华所制是壶,设计独特,一别寻常, 做工颇为考究,独具审美价值。(九十五)题友人藏孙子兵法壶一篇兵法战沙场,剑断天低古月凉。独对苍桑天下事,子胥不悔荐吴王。注:孙子,姓孙名武,字长卿,春秋之齐国人,著孙子兵法。曾用兵三万,历五战十几日,灭楚军二十余万,是为历史上以少胜多、 以弱胜强的著名战例。 史称其“西破强楚,北威齐晋,南伏越人,名显诸侯。”后辞隐山林而殁(九十六)与诸友品新茗得句紫瓯欲吐小芽红,二水声吟浅鼎逢。 谷雨明前分叶后,吴娘无语笑山中。 枯肠搜尽句难成,寄笔遥思岭外生。 独坐松间茶趣起,清泉几勺胜浮名。 读欧阳修、苏轼、黄庭坚诗得句 西江

25、浅雨诱苏黄,双井春茶十里香。 挂印归田云鹤处,山深水远醉欧阳。 临风一曲玉怜珠,也学涪翁自老夫。 此后千年谈茗事,香沉韵古我诗无。 游宦銮台二十年,兰心不改志云天。 芳菲去尽痕留句,聊赋茶事续旧缘。茶知识大全茶道之精髓:九德、九香、八难、七情、六味、(九十七)(九十八)(九十九)(一00)五性、四气、十八功效茶有九德:清、香、甘、和、空、儉、時、仁、真。 清:可以清心。名茶多出產于深山幽谷中,外形清秀,香味 清幽 , 最具有大自然的清明靈秀之氣 ,最能清人心神。 香:如蘭斯馨。茶有真香,香氣悠遠深長,起人幽思,極品 茶還應具有蘭花般高雅的香氣。 甘:苦盡甘來。茶有真味,滋味甘淡清醇,小苦而微甘

26、,耐 人品味。 和:中氣平和。茶的香、味以“和”爲貴,飲茶後應有一種“平 和”之氣潤澤於五臟六腑間,久不能去,謂之和。 空:“五蘊”皆空。茶的香、味又以鮮活、空靈爲貴,飲茶後 不留不滯,就叫做空。 儉:飲而有節。茶不可多飲,不可過飲;茶品及茶具不可過 求奢侈,總以節儉爲茶人美德。時:知時而動。 采之以時, 造之以時, 投之以時, 瀹之以時, 飲之以時。茶之時義大矣。仁:生仁愛心。 茶德仁, 自抽芽、 展葉、 採摘、揉碾、發酵、 烘焙到成茶,要經歷一個漫長而艱難的過程。這是對苦難的 升華,也是對道德的升華,所謂“殺身成仁”,茶之謂也。仁 者“愛茶”,唯有仁人志士才能體會出茶的仁德,並生仁愛之 心。真:得天地真情。茶有真香真味,香氣清幽,滋味甘淡,能使人領略到大自然的清明空靈之意,不僅能澄心淨慮,更能 品飲出天地真情,人間真情,甚至悟出茶中“至道”,是爲真。 其中“儉”字與茶經相符,也最能體現茶以及茶人的品德 修養;仁德,是茶九德的核心。茶之香:香有清濁,有沈浮,有短長,有陰陽,有出世入世之分,有婉約粗放之別。 今略分爲:濃香、甜香、幽香清香。濃香如姚黃魏紫,如太真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