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第1页
完整word版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第2页
完整word版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第3页
完整word版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第4页
完整word版永福垃圾填埋场设计说明书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固体废物工程课程设计题 目:永福镇垃圾填埋场设计设 计 时 间: 2007 年 07 月 14 日44目录1. 概论1.1项目简况1.2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1.2.1设计依据1.2.2基础资料1.2.3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3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3.1城市概况1.3.2城市总体规划1.3.3自然条件1.4城市环卫设施现状1.4.1垃圾清运1.4.2垃圾成分1.4.3现有垃圾堆放场1.5建设的必要性1.5.1存在的主要问题1.5.2建设的必要性1.6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2. 总体设计2.1工程规模2.1.1服务人口及面积2.1.2垃圾产率2.1.3垃圾产生量预测2.1.4工程规模2.2处理方

2、法选择2.2.1处理方法简述2.2.2处理方法选择2.3场址选择3. 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3.1工程内容3.2卫生填埋场3.2.1库容及使用年限3.2.2填埋工艺 3.2.3覆盖材料3.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3.2.5 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3.2.6渗滤液收集系统及调节池3.2.7地下水层排3.2.8填埋气体导排3.2.9防洪工程设计(截洪沟)9999910111212121316121217183210垃圾坝及截污坝3.2.11垃圾填埋场终场处理4. 环境保护与环境监测4.1环境质量现状4.2环境保护设计依据4.3设计执行的环保标准4.4主要污染物和主要污染源4.5环境保护措施4.

3、6 施工期环境影响简要分析4.7 生态保护(影响 及措施)4.8 环境监测5. 设计计算书5.1 总体设计5.1.1 服务人口5.1.2垃圾产生量5.2垃圾填埋场工程设计5.2.1 库容5.2.2 使用年限5.2.3 渗滤液及气体的产生量5.2.4 渗滤液及气体的收集设备5.2.5 调节池的容积5.3 防洪工程5.4防渗工程1919202021212122232323242526262626272728292935概论1.1 项目简况项目名称:永福垃圾填埋场工程项目业主:永福镇人民政府1.2 设计依据及主要设计资料1.2.1 设计依据填埋场的设计应符合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和现行的其

4、他相关的标准, 设 计前应掌握下列资料:城市用地规划、区域环境规划、场址周围人群活动分布与城区的关系; 城市环境卫生规划及垃圾处理规划;地形、地貌及相关地形图; 地层结构、岩石及地质构造等工程地质条件; 地下水水位深度、流向等场址水文地质资料及利用情况; 夏季主导风及风速;降水量、蒸发量等气象背景资料; 周围水系流向及用水状况; 洪泛周期(年) ;待填埋处理的垃圾总量和日填埋量; 垃圾类型、性质、组成成分; 土石料条件,包括取土石料难易、远近和存储总量; 交通条件及供水供电条件。1.2.2 基础资料主要基本资料:永福垃圾填埋场周围环境现状、环境功能区划要求。 通过对基本资料的分析讨论来决定后续

5、工作的开展, 例如垃圾填埋场的地理位置、 形状 等感官参数设计, 填埋场的处理量等等。 根据环境功能区划要求来保证运入的垃圾经填埋后 对环境质量的影响是否符合环境要求。1.2.3 采用的主要标准和规范1)2)3)4)5)6)7)8)9)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 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 工业企业场界噪声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 生活垃圾填埋污染控制标准 城市生活垃圾卫生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 2001.7 生活垃圾填埋场环境监测技术标准 CZ/T3037-1995 城市环境卫生设施规划规范 GB50337-2003GB19-87GB3095-96GB14554-93GB30

6、96-93GB12348-90CJJ17-2004GB16899-199710)建筑结构荷载规范11)12)13)14)15)16)GBJ11-89GBJ16-87GB50057-94CJJ50-92建筑抗震设计规范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建筑防雷设计规范 城市防洪工程设计规范 防洪标准 GB50201-1994 九龙江流域水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标准 DB35/424-20011.3 城市概况及自然条件1.3.1 城市概况535.5km2,下辖一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和2个林场,总人口 4.6万 4.44 万人,非农业人口 1600 人。是福建省重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永福镇国土面积人,其中农

7、业人口为2000 年全镇实现社会总该镇以农业为主,产值 37849 万元,其中农业总产值 20123 万元,工业总产值 4502 万元,财政收入 1054 万元。在确保粮食稳定增长的同时, 调整优化农业内部结构, 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 并初步形成了 反季节蔬菜、花卉、芥茉、高山茶和农业生态游观光等具有区域特色的五大产业。农、林、 牧、渔产值分别为 15366 万元、 386 万元、 3170 万元和 2101 万元。辖区内共有 18个骨干企业, 全年总产值 4000 万元。永福现有的乡镇企业主要有: 藤木 家具厂、老区饲料厂、文星电站、建筑公司、食品厂、竹制品厂以及荣获国家“星火计划” 科技项

8、目的无铅皮蛋厂、振福化工厂、外资兴办的“辰峰果蔬有限公司”和“业星蔬菜有限 公司”等。永福镇水利资源丰富,目前已建成水利发电站 14 处,总装机容量 10150 千瓦,年发电 量7540万kwh。境内储藏着丰富的矿产资源,经探明的矿产资源有:钨、铁、铜、锡煤、 石灰石、高岭土、花岗岩、结晶石等,是漳平市重点矿产乡镇之一,目前矿产业以开采钨、 锡和高岭土为主。基础设施建设日臻完善, 省道岭和线与围禾线贯穿全境, 已实现村村通车。 完成了农村电网 改造工程,电力供应充裕、稳定。无线寻呼、移动电话网涵盖27 个行政村,并且均通上了程控电话。1.3.2 城市总体规划漳平市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通过的

9、漳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 纲要 提出: 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发展战略和构建生态型经济枢纽的要求,以加快发展为主题,立足自身、面向闽南、融入沿海,拼命抓 项目, 狠心造环境, 建设工业基地和生态农业基地,加快富民强市步伐,全力推进全面建设 小康社会进程。在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和降低消耗的基础上,地区生产总值力争到2010 年比 2005 年翻一番,资源利用效率显著提高,经济竞争力和综合实力显著增强;各项社会事 业继续保持较快发展, 城乡居民收入水平和生活质量明显提高, 社会保障体系更加完善, 公 共服务和社会管理体系进一步健全, 民主政治建设、

10、精神文明建设、社会治安、安全生产进 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社会和谐、人民安居乐业。漳平市十一五规划纲要精神第八部分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主要内容是:建立节约型社会,发展循环经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加大污染综合整治力度。 其中第四点的内容如下:有效改善环境质量。在“十一五”期间完善水泥企业粉尘治理工作,对 热电厂等排放SO2较多的企业进行治理, 对机动车产生的大气污染严格控制,实施城区内机动车安装尾气净化装置。到 2010 年,城区和建制镇烟尘控制区覆盖率100%,城区燃气普及率95%空气质量达到国家n级标准。对于水环境,要全面实施九龙江流域漳平段的综合治 理,工业

11、污染源排放达标率保持在99%以上,全市 95%以上的水系竖断面水质达到功能分区水质标准,城区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70%,对于固体废弃物,到2010 年城市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率达到 80%,农村生活垃圾处理率达到50%以上,炉渣综合利用率达到95%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维持在95%,危险废弃物安全处置率达100%。对于噪声源, 按功能区确定目标:居民、文教区为 40-50dB(A) ,商住区为 45-55dB(A) 、商业区为 50-60dB(A) 、 工业区为 55-65dB(A) ,交通干道两侧为 55-70dB(A) 。对于水土流失,要以强化治理为主, 以小流域为单位, 坚持综合治理

12、和连续治理的方针, 采取多元化投资方式把开发和治理, 利 用和保护结合起来,促进环境和经济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强环保基础设施和生态工程建设,扎实抓好九龙江污染综合整治、新安溪饮用水源保护、工业污染源控制、区域功能达标治理等环保项目工作。加大环保力度,2010 年,水质全部保持在国家地表水(GHZB1-2002川类水质标准以内; 城区大气环境质量达到环境空气质量(GB3095- 96 )儿级标准;主要污染物排放量控制在省、龙岩市下达计划指标之内。实施“漳平电厂二氧化硫脱硫治理” 、“城区污水处理厂建设” 、“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处 理场建设”、“城区大气自动测报站建设” 、“城区污染监控分中心建设

13、” 、“城区噪音监控系统 建设”、“重点企业自动监测系统建设” 、“大深、赤水片区选矿废水治理工程”等项目,积极 推进农村生产污染源综合整治工程建设,加大规模化畜禽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力度。1.3.3 自然条件1.3.3.1 地形地貌镇内地形、地貌复杂,中山、低山、丘陵、盆地互相交错,河流峡谷穿过其间,大部分 地区为博平岭山脉所盘踞,地势高峻,四周群山耸峙,下浙溪贯穿全境,形成平均海拔750米左右的山间盆地,向有“永福半空吊”之称。1.3.3.2 垃圾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 垃圾场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坡度50 -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

14、岩,坡面植被繁盛。沟长约360m,底宽度5 - 19m,纵坡降15%是一个V”型谷。截洪沟范围内表面积14707m2,垃圾场长度245m,宽度45 - 90m,有效容积12万m3现场调查初步确定,该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 元 沟口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 调查时沟内未见地表径流 估计雨后沟内有流 水,平时没有水。1.3.3.3 气象与水文永福镇境内群山重叠、溪流密布,主要河流-永福溪全长52公里,其中 4.5 公里34.4 万平方米,境内有吕坊溪、内洪溪、易 河道坡降 18%,天然落差 510 米,镇域内水8km,具体位置在封候村苦田岭对面赴漳平的 公路西侧山沟内。沟内地表水排入

15、沟外公路边排水沟,向北经2000 m左右的流程汇入文星溪,再由西向东流 3000m左右,在地东坑以东注入永福溪,最终汇入九龙江。文星溪估测 的流量为 0.5 4m3/s ,永福溪流量 3 20 m3/s 。文星溪其水域功能主要是农田灌溉, 地居民的生活饮用水源主要是地下水和引山泉等地表水。在华安县境内。该溪上游自南向北流,穿过永福集镇,在文星一带改变流向,自西向东流, 经清源村笔架山至华安县汇入九龙江,面积为 坑溪、 文星溪和下浙溪等 5 条支流汇入永福溪, 能蕴藏量为 7.6 万千瓦。垃圾场场址位于永福集镇北部,相距约小时,1839.4永福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和湿润,阳光充足,年平均日

16、照时数 1740.7干湿季节界线分明。 年均气温17.4 C,最高34.8 C,最低气温-6.2 C。年平均降雨量mm据漳平气象站资料,年最大降雨量 1986.0mm,最小降雨量999.0mm降水主要集中在 3 -8月份,为年降水量的73.2%。最大月降雨量为 475.8mm,最小月降水量仅 0.5mm,最大日降雨量209mm年日照时数1612.1小时,年均蒸发量 1481.0mn。年静风频率32%主导风 向为东南风,风频 8%; 次主导风向西北风,风频6%,平均风速 0.9m/s 。1.4 城市环卫设施现状1.4.1 垃圾清运城市生活垃圾从收集、运输、中转到处理,构成了生活垃圾的处置系统。城

17、市生活垃圾 的收运系统主要是由处置系统中的收集、 运输和中转 3个环节组成, 其硬件主要有各种收集 和运输车辆 (机械)、输送设备、 转运设备及辅助设备 (如收集容器等) ,而相应的操作规程、 管理制度和作业方式等为该系统的支持软件。永福是个农业城镇,居民分布相对分散,适合采用流动车辆收集方式。垃圾流向如下:生活垃圾7垃圾桶7垃圾收集车7永福垃圾填埋场1.4.2 垃圾成分永福垃圾填埋场主要的垃圾为生活垃圾和农业垃圾。影响生活垃圾成分的主要因素有 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 城市居民生活习俗和城市所处的地理位置 (自然气候) 和不同的季节 等。组成部分主要有有机物、纸、玻璃、金属、塑料、织物、无机废物

18、等,随着社会发展和 经济水平的提高, 生活垃圾中可回收部分的含量呈增加趋势, 而垃圾中有机成分的含量将逐 渐下降。 永福镇是以农业为主, 是福建省重点反季节蔬菜基地和花卉基地, 因此其农业垃圾 会占相当的比例, 有机废物是主要的组成部分。 我国目前正处于经济发展和振兴阶段, 垃圾 产生量的年增长率大多为 7-11.5%, 而欧美各国为 6-10%,日本为 9%。有报道表明,经济发 达设施完善的城市,其生活垃圾的增长率通常为3-5%,如以色列、美国、原西德、荷兰、瑞典依次为 5%, 3-4%, 4% 、3%, 2%。城市垃圾的增长率与国家的经济发展状况有关。1.4.3 现有垃圾堆放场目前永福镇不

19、存在垃圾填埋场, 在漳平市范围内有 2 处垃圾填埋场, 分别是象湖镇垃圾 卫生填埋场和东坑垃圾填埋场。 象湖镇垃圾卫生填埋场是九龙江流域乡镇垃圾整治规划的建 设项目之一,垃圾场场址位于象湖镇西南方的坑内沟西侧的后坑支沟内,距集镇2.2 公里,垃圾填埋高度 14 米,日均进库量 16 吨,有效容积 8 万立方米, 按服务人口 1.2 万人、使用 年限 29 年设计。该工程由福州大学开远环境技术开发有限公司设计 , 垃圾渗滤液采用“组合 式高效厌氧反应器和美国研发的高效生物膜反应器及土地和植物净化系统,以固定化好氧生80 吨。物为主”的处理工艺。东坑垃圾填埋场日处理能力1.5 建设的必要性1.5.

20、1 存在的主要问题永福镇不存在垃圾填埋场在这次工程建成之前, 造成的对环境和对居民健康的影响无法估量。 了不小的影响, 但目前上游水质还是良好, 的污染难以治理。本镇居民的生活垃圾收集后无处堆放,还有的居民将生活垃圾排进了永福溪内, 如不加紧解决生活垃圾的问题,由此 造成 后果将是永福溪1.5.2 建设的必要性对于中国越来越严重的环境问题值得我们重视, 我们需要抓好大城市的环境问题也需要 掌握好小城镇的地方垃圾问题。 永福镇目前不存在垃圾填埋场, 农村地区垃圾随意堆放的现 象比较严重, 没有系统得处理好垃圾的最终处理问题, 时间一久会对环境及市容美观产生不 良的影响。固体废弃物还存在侵占土地、

21、污染水体、污染大气、污染土壤等弊端,所以建设 一个垃圾填埋场来解决固体废弃物是必须的。1.6 建设原则及指导思想治理垃圾要认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 “必须努力寻求一条人口、经济、环境和资源相 互协调的,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而又不对满足后代人需求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的 道路。”为此就要实现对生活垃圾治理的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规模的合理化; 要有经济的可行性; 权衡对环境的贡献与影响能力; 建成效果要明显; 要进行全程监测; 投产后的使用年限要达到预期。建设原则要达到下面几点要求:(1)(2)(3)(4)(5)(6)2. 总体设计2.1 工程规模2.1.1 服务人口及面积永福镇国土面积5

22、35.5km2,下辖一个居委会、27个行政村和2个林场,总人口 2万人,大多数为农业人口,非农业人口 1600 人。未来的人口预测采用下公式AnA0 (1 P)n式中An :第n年的服务人口数,人;2 万人;p= 0.003。A0 :初始服务人口数,人,本次设计中据永福镇当地的资料取P:人口自然增长率,本次设计中据永福镇当地的资料显示, n:第n年。2.1.2 垃圾产率0.7 kg/(d p),当年的垃圾根据当地的调查资料显示,该镇现在的人均垃圾产生率为0.01 ,采用下公式预测该镇垃圾产生量在未来的变化产率为 5110t/a 。结合该城市以生产农产品为主的特点,设计该镇的生活垃圾将在未来的几

23、 年呈连续增长的趋势,其增长系数取趋势。an a(1 0.01)nan :第n年的垃圾人均日产率,kg/(d p);2.1.3 垃圾产生量预测经济状况也逐年发生变化, 垃圾产生可燃物增多、可利用价值提高的趋势发展。在推行也许垃圾产生量会下降。 因此垃圾产生量不好预测。随着时间推移, 居民按照人口增长速度逐年增加, 量将会增多,成分也逐渐朝有机物增加、 生活生活垃圾产生源头的减量化工作时,2.1.4 工程规模永福垃圾填埋场总库量为 12.85万m3日处理量为15.34t/d 。库容还未达到城市生 活垃圾填埋处理工程项目建设标准的W类规模(总容量为100200万m3,日处理量也没达到W级(日处理量

24、为200t/d以下),此垃圾场的规模是小型的垃圾填埋场。2.2 处理方法选择2.2.1 处理方法简述目前, 国内外对垃圾的处理技术方法主要有焚烧技术、 堆肥技术、 卫生填埋技术以及由 上述三种技术结合起来, 使缺点互相抵消, 使优点更为显著的垃圾综合处理技术, 简述如下:焚烧技术。焚烧处理是目前国内外生活垃圾处理的一种主要方法,能够达到理想的减 量化的目的,其方法是采用专用设备如垃圾焚烧炉进行燃烧,但是投资大, 运行费用高,同时要求有较大的垃圾量供应才能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在经济发达的大城市才能采用。堆肥技术。堆肥技术有敞开式静态堆肥和机械化高温堆肥二种方式,其好处在于能变 废为用,

25、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垃圾处理的资源化目的, 但是, 由于近年来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和生活结构的改变, 废旧塑料、 废旧玻璃垃圾量剧增, 如果没有进行对这种垃圾的分类收集 和预分选, 很难进行堆肥处理。 如果能教育广大居民自觉做好垃圾的分类处理, 将各种金属、 塑料和有机物区分开来, 再将仅含有有机物的垃圾进行堆肥, 在我乡竹山公路建设积极开展 并日益完善的条件下,将垃圾堆肥用于竹山施肥,既解决了垃圾出路问题, 又可以增加竹山地力。卫生填埋技术。 城市生活垃圾生活填埋技术规范中对卫生填埋的解释是:采取防 渗、铺平、压实、覆盖对城市生活垃圾进行处理和对气体、渗沥液、蝇虫等进行治理的垃圾 处理方法。按地

26、形分填埋有三种:山谷填埋、平地填埋、废坑填埋。填埋无法做到垃圾的减 量化,但却是垃圾无害化处理的最终手段,方法简便易行,投资较低,能消纳的垃圾量大, 比较适应于目前大部分的城市和乡村的经济承受能力, 对于山区小集镇来说是较为合适的选 择。2.2.2 处理方法选择由于地形复杂、 垃圾产生地相距较远、 交通等基础设施不完善 , 所以不适合对垃圾进行 集中大规模处理 , 只能建设小型垃圾填埋场 , 且一般都建在山谷中。 我们结合归州镇垃圾填 埋场工程设计 , 研究采用人工防渗的现代卫生填埋方式 , 建设经济技术合理的山谷型小型 垃圾填埋场,选择山谷填埋法。2.3 场址选择2.3.1 填埋场的选址原则

27、场址的选择是卫生填埋场全面设计规划的第一步。 影响选址的因素很多, 主要应从工程 学、环境学、经济学、法律和社会学等方面来考虑。这些选择要求相辅相成。主要遵循两条 原则:一是从防止环境污染角度考虑的安全原则,二是从经济角度考虑的经济合理原则。 安全原则是选址的基本原则。 维护场地的安全性, 要防止场地对大气的污染, 地表水的污染, 尤其是要防止渗滤水的释出对地下水的污染。因此, 防止地下水的污染是场地选择时考虑的重点。经济原则对选址也有相当大的影响。 场地的经济问题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 它与场地 的规模、容量、征地费用、运输费、操作费等多种因素有关。合理的选址可充分利用场地的 天然地形条件,

28、尽可能减少挖掘土方量,降低场地施工造价。 另外一个必须考虑到的因素是土地的所有权和租期。 选址的一个先决条件是要能确定场地中 哪一个最能达到“可能选出的最好场地”所要求的标准。2.3.2 场地的勘察1)根据现有资料对场3)通过钻探或挖掘技场地的勘察包括现场调查和实地勘测两个方面,勘察的步骤为( 地所在地区进行初步调查; ( 2)在初步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实地考察; 术进行场地水文地质勘测; (4)勘察资料整理,绘制较详细的处置场地地图。 在进行场地选择时, 首先要进行现场调查。 这个阶段的主要工作是文献资料调研和现场实地 考察, 以了解场地的地形、 地貌水文条件、 工业布局、 人口分布等情况, 同

29、时进行初步分析, 判断该地区是否适合建造填埋场地。2.3.3 场地选择又要经济可行。 要从工4)气象条件填埋场地的选择是处置工程设计的第一步, 既要满足环保要求, 程学、环境学、经济学及法律和社会等方面考虑。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方面:(1)确定填埋场的面积 ( 2)运输距离 ( 3)土壤与地形条件( (5)地质和水文地质条件( 6)环境条件 ( 7)场地的最后利用。2.3.4 场址确定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360m,最终垃圾场确定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 60成,坡度 50 60 ,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坡面植被繁盛。沟长约 底宽度5 - 19m,纵坡降15%是一个“

30、 V”型谷。3. 垃圾处理场工程设计3.1 工程内容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 生产、 生活永福垃圾填埋场有垃圾填埋主体工程,防洪工程, 设施工程,道路工程,输配电工程等内容组成。( 1)垃圾填埋主体工程填埋工程主要包括对山谷进行部分开挖,以及垃圾分区甚至在 对雨水填埋后进行覆盖。(2)防洪工程 为避免雨水进入填埋场区内, 增加渗滤液产生量和处理量, 过大的山洪爆发的情况下发生垃圾被冲走等情况, 在垃圾填埋场范围四周设截洪沟, 进行导排。(3)渗滤液收集及处理工程 填埋场的垃圾渗滤液采用底部及填埋体内主次芒沟收 集并汇集与垃圾坝后调节池供集中处理。(4) 生产、生活设施工程供填埋厂内工作人员日常生

31、活之用。(5) 道路工程 利用现有的一段道路从旁边加分支,道路宽5米,为白色混凝土路 面。作为垃圾进入填埋场的主干道。(6) 输配电工程由于填埋的规模不大,从节省成本考虑,从最近的电网供电。3.2卫生填埋场321库容及使用年限321.1库容/厂库容计算是采用 CADf古算,具体根据填埋高程不同先将总填埋场化为6部分计算,划分情况如下图所示。图1库容估算图总库容为每两条高程线所间的库容之和,库容以绘制面域的方法计算,结果如下表。/a表1垃圾填埋场库容计算表序号咼程咼程差面积库容累计库容17502.574.9762.4862.4827555757.331784.301846.78376052303

32、.237302.139148.91476554046.0015669.8524818.76577055507.9023790.9948609.76677555634.2127854.6876464.43778055332.8027414.07103878.51878052427.4918930.42122808.9297855252.905773.19128582.12321.2使用年限估算有效使用年限垃圾场的有效容积垃圾质量容量每年产生的垃圾量垃圾填埋覆土系数本次设计中垃圾质量容量取0.86t/m3,垃圾填埋覆土系数取1.3。年均产垃圾量按下表取值反复计算,直至有效使用年限与其所对应的年均产

33、垃圾量大致相当。计算得有效使用年限为15年,即总处置垃圾累积量为12.858万吨。使用年限内填埋场年均处理量为0.56万吨,日均处理量为15.34吨。3.2.2填埋工艺本次设计的填埋作业方法为平面作业法、斜坡作业法、沟填法;作业单元采用分层压实方法,垃圾压实密度为 860kg/m3 ;单元每层垃圾厚度为 2.5m。3.2.3覆盖材料每层垃圾压实后,采用土壤进行覆盖。3.2.4填埋场主要机械设备垃圾填埋场的主要设备有压实机、推土机、装载机、地磅、挖掘机、运输卡车等。3.2.5防渗工程(水平防渗及垂直防渗)根据填埋场防渗设施(或材料)铺设方向的不同,可将填埋场防渗分为垂直防渗和水平 防渗,根据所用

34、防渗材料的来源不同又可将水平防渗进一步分为自然防渗和人工防渗两种。3.2.5.1 水平防渗技术方法:防渗是卫生填埋处理技术的主要标志,它能防止垃圾在填埋过程中产生的渗滤液、填埋气体对填埋场的水体和土壤污染,减少渗滤液的产生量,并为以后对填埋气体有序、可控制地手机和利用创造空间。防渗的技术关键是防渗层的构造,其结构形式直接决定了防渗效果和工程建设投资。水平防渗层的构造形式, 经历了最初的不加限制到早期的粘土单层设计,直至进气的柔性膜与粘土复合层的发展历程。用于填埋场防渗层的天然材料主要有粘土、 亚粘土、膨润土, 人工合成材料主要有聚氯乙烯( PVC、高密度聚乙烯(HDPE,条状低密度聚乙烯(LL

35、DPE、 超低密度聚乙烯(VLDPE、氯化聚乙烯(CPE和氯磺化聚乙烯(CSPE。高密度聚乙烯(HDPE膜作为一种高分子合成材料,有其抗拉性好、抗腐蚀性强、抗老 化性能高等优良的物性、化学性能,使用寿命50年以上。比如防渗功能比最好的压实粘土高107倍(压实粘土的渗透系数级数为10-7级,而HDPE防膜的渗透系数级数为 10-14级);其断裂延伸率高达 600姬上,完全满足垃圾填埋运行过程中由蠕变运动所产生的变形;其 它有利于施工、填埋运行。根据地质勘查情况,为达到既保证安全又经济可行的目的,本设计作出三种防渗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以便确定最合适的防渗结构体系。方案一:单层 HDPE膜+粘土复

36、合衬垫1、竖向结构 其竖向结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入图所示孔亠M &弄石MDmm (设捲底液收fc糸P克J 圾|砂1餉聚船拴粧无纺土工017师躬日rJinPlSS2 01 nun占无然脊实芒握C设堆下水敢舉系统图2单层膜+粘土复合垫2) 工程造价:HDPEI选用进口产品,土工网格、土工布选用国内产品,其余按当地市场价 格,单位工程造价大概为142.5元/m3。方案二:双层HDPE膜复合防渗衬垫1)竖向结构其竖向结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如图所示:gSgSgogcgSgSgSEHmis -Iildiin;ioo,i.ui(设请请虢雀策畐ft 履記砂I旳nvin龍粘长经无紡土工帝才卅”巾rHDPRKl It

37、cLiiiH复隹蔬水+丄码椎设肆送灌竝醮?壊压抑帖 i(rlK) B111I罠觀劳壊抱5 i殳总下*收ft,區址)图3双层膜+粘土复合垫2) 工程造价:HDPEI选用进口产品,土工网格、土工布选用国内产品,其余按当地市场价 格,单位工程造价大概为 173.1元/m3。方案三:单层 HDP&膨润土复合防渗衬垫境艰层1)竖向结构 其竖向结构构造自上而下分别如图所示:确石;祐门51川C说毎戏沌敢传慕竦、;2.5cm 的角砾或其他尖锐物。 在粗砂层表面铺垫一层土工布, 然后铺衬HDPE膜,上覆50cm过筛的 优质粘土保护层,再铺筑 40cm粗砂过滤层,才能用于垃圾堆填。l aa +5 fi才丁 V 0

38、 7 H P PAV ? V V V* V V 7寸寸口 !、笙圾陣2*#看底九淒曲ft收集构札HOPE*孔TF ,1 *七工布6*槛砂层7JIDFE庶轉土复令朋 鼻JfiF圧收第秒队W視*土雾孔ft山、卑WS图5水平防渗结构图(3) 在坡面进行HDPE膜铺衬时,坡面上端应进行锚固,锚固采用锚固沟法,即在坡面上端距破口 100cm处开挖宽、深各100cm的矩形沟槽,将 HDPE膜和下层土工布沿沟槽底部及边 缘铺设,然后用粘土分层回填夯实。石质坡面的锚固方法与土质基本相同,但锚固沟的尺寸可适当缩小,沟内采用低强度等级素混凝土回填。HDPE膜的拼接接口采用专用机械熔焊,局部破损也可采用焊接法修补。

39、由于HDPE膜是进口产品,铺衬和焊接施工时应有专家现场指导。325.2垂直防渗填埋场的垂直防渗系统是根据填埋场的工程、水文地质特征,利用填埋场基础下方存 在的独立水文地质单元、不透水或弱透水层等,在填埋场一边或周边设置垂直的防渗工程(如防渗墙、防渗板、注浆帷幕等 ),将垃圾沥出液封闭于填埋场中进行有控制地导出,防止沥 出液向周围渗透污染地下水和填埋场气体无控制释放,同时也有阻止周围地下水流入填埋场的功能。垂直防渗系统在山谷型填埋场中应用较多,在平原区填埋场中也有应用。垂直防渗系 统广泛用于新建填埋场的防渗工程和已有填埋场的污染治理工程,尤其对于已有填埋场的污染治理,因目前对其基底防渗尚无办法,

40、因此周边垂直防渗就特别重要。根据施工方法的不同,可用于垂直防渗墙工程施工的方法有地基土改性法、打入法和开挖法等。防渗墙的施工有以下方法: 1地基土改性法施工防渗墙3种。地基土改性方法施工防渗墙是通过充填、压密地基土等方法使原土渗透性降低而形成 的防渗墙。在填埋场垂直防渗墙施工中主要有注浆法、喷射法和原土就地混合法(1) 注浆法施工防渗墙注浆法即注浆帷幕的一种方法,按一定的间距设计钻孔,采用一定的注浆方法和压力 把防渗材料通过钻孔注入地层,使其充填地层孔隙, 达到防渗的目的。 该方法在我国的垃圾填埋场防渗中应用较广泛。(2) 喷射法施工防渗墙喷射法施工是指通过高压旋喷或摆喷方法使浆液与地基土搅拌

41、混合,凝固后成为具有 特殊结构、渗透性低、有一定固结强度的固结体。 该方法可使防渗墙的渗透系数达到10- cm/s,固结体强度可达到 10-20 MPa。浆液可使用膨润土一水泥浆液或者化学浆液,如中科院研 制的中化 -798 注浆材料。(3) 原土就地混合法施工防渗墙 原土就地混合法施工方法是将欲形成防渗墙位置的原状土用吊铲等工具挖出,并使其 与水泥或其他充填材料就地混合后重新回填到截槽中。 为了保证切槽的连续施工, 采用膨润 土浆液护壁。该方法在美国应用较多。这种方法适用于深度较浅的防渗墙。2 打入法施工防渗墙 打入法施工防渗墙是利用夯击或振动的方法将预制好的防渗墙体构件打入土体成墙,或者利

42、用夯击或振动方法成槽后灌浆成墙的一种方法。用这种方法施工的防渗墙有板桩墙、 复合窄壁墙及挤压灌注防渗墙等。(1) 板桩墙 板桩墙的施工是将已预制好的板桩构件垂直夯入地层中。常用的板桩有钢板桩和外包 铁皮的木板桩, 板桩之间要用板桩锁连接 , 两板桩之间要有重叠, 间隙要保持闭合或进行密 封,防止渗漏。 板桩墙还要有耐腐蚀性。 板桩墙比较适宜在软弱土层中使用,对于硬塑性土 层则由于打夯困难而受到限制。(2) 复合窄壁墙 复合窄壁墙施工是:首先通过夯击或振动将土体向周围排挤形成防渗墙空间,把防渗 板放入已形成的防渗墙空间, 然后注浆充填缝隙形成防渗墙体复合窄壁墙的施工有梯段夯入 法和振动冲压法等。

43、梯段夯入法是先夯入厚的夯入件,最后分梯段夯入最薄的夯入件达到预计深度。打夯 结束后,把含有膨润土和水泥的浆液注入形成的槽内,硬化后便形成了防渗墙体。振动冲压法是用振动器把板桩垂直打入土体里,直至进入填埋场基础下方的粘土层里, 板桩以外的空隙注浆充填。 施工时还要求振动板之间的排列和搭接闭合成一体, 两板的间隙 要保证闭合和封闭板桩墙通常是耐腐蚀的。(3) 挤压灌注防渗墙 利用冲击锤或振动器将夯入件打入到所要求的深度,夯入件在土体中排挤出一个槽段 空间,一般 5 6 个夯入件循环使用 , 当第 3 个和第 4 个夯入件打入后,前 2 个打入件 可起出,向槽段灌注防渗浆材成墙。灌注浆材料可使用由骨

44、料(砂和粒级为0 8mm的砾石) 、水泥、 膨润土和石灰粉加水混合而成土状混凝土。土状混凝土各成分配比要根据对防渗墙体要求的渗透性、 强度和可施工性等指标而定防渗墙体材料应满足制成防渗墙体的渗透 系数(k 10 - cm/ s),并满足抗腐蚀性、能用泵抽吸、具有流动性、便于填充等要求。3 开挖法施工防渗墙开挖方法施工防渗墙是通过挖掘地下土形成沟槽,槽壁的稳定由灌入的泥浆维护,然 后在沟槽中灌注墙体材料并将泥浆排挤出而形成的防渗墙。3.2.6 渗滤液收集系统及调节池垃圾填埋场渗滤液污染控制是填埋场运行的关键问题。 渗滤液的产生量受多种因素影响, 从 填埋场工程设计和运行管理的角度看, 渗滤液水量

45、对渗滤液处理系统的规模、 处理工艺和填 埋场环境评价都是至关重要的。3.2.6.1 渗滤液产量确定:经过计算,渗滤液产量为每年20528.48m3。3.2.6.2 调节池容积计算:经过计算,调节池取 15000m3。326.3结构设计:调节池的结构形式主要有钢筋混凝土结构和自然开挖加HDPE 土工膜防渗结构,这种结构形式主要考虑调节池的容积、场地的地形地貌、场地地址条件、资金等几个方面。通过对所示。同等容量的钢筋混凝土池和土工膜防渗池结构比较,永福垃圾填埋场的渗滤液调节池采用 HDPE土工膜防渗结构。调节池的进水处设有人工格栅,可以初步去除大块杂物。出水经过 提升泵后送往污水处理厂。调节池的剖

46、面图如图施工时,粘土层密实度底部为93 %上,边坡可为90 %以上;防渗膜的铺设从低位开始向高位延伸。与钢筋混凝土结构相比, 此种结构具有防渗性能高、价格便宜、便于施工等 优点。以往的调节池设计通常采用露天敞口形式,导致填埋场及周边地区臭气污染严重,影响工作人员的身体健康,为了控制蚊蝇滋生、 臭气外逸,本设计中调节池采用浮盖密封的形式。 这种HDPE土工膜浮盖,密度比水低,可浮在渗滤液表面, 使得整个调节池呈封闭厌氧状态, 在去除臭味的同时,可对COD有一定的去除率,还可以收集沼气用于发电,同时可避免雨季 过多的雨水注入调节池。送钿厂图6调节池剖面图3.2.7地下水层排3.2.7.1雨水分流系

47、统由于垃圾渗滤液主要是垃圾在填埋过程中被压实和有机物降解过程等造成垃圾中水份 脱离垃圾而形成的, 而大气降雨进入卫生填埋场垃圾内的水量则构成渗滤液的主要来源,此垃圾填埋场内必须导排垃圾场内外的雨水,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大气降水进入垃圾内并与之接触后转化而形成的渗滤液,以减少垃圾渗滤液的产生。 雨水分流系统分为三部分, 即场外迳流与场内雨水分流系统,作业区域与非作业区域的雨水分流系统,填埋封场后雨水的迳流排出系统。填埋场四周修筑截洪沟沟以拦截场外的雨水汇入场内。将场区分为甲乙两区, 各区设独立排渗系统。先期使用甲区时,乙区雨水将通过排渗系统引至场外,不进调节池, 实现清污分流,减少污水处理负荷,节

48、省基建投资与运行费用。由于封场后,填埋场顶面形 成4%的平整斜坡。垃圾坝上修筑雨水渠以汇集封场后的场顶迳流水,最终排入湖区。327.2垃圾渗滤液的收集系统盲沟和石笼的布置,为了能够有效地排除填埋场底部的渗滤液,渗滤液收集系统采用纵向主盲沟与横向支盲沟系统和竖向石笼相结合的构造形式,即在场底盲沟内设置水平收排渗d125 mm的填砾构成的防DN 200穿孔ABS管,钢ABS管与钢丝网间的环状空间内管网,垂直方向设置石笼,形成一个纵横相连,上下相接的收排渗系统。排渗管网主、支管 分别采用DN 300与DN 200的高浓度聚乙烯(YSHDPE C型)花管。主支管均设于盲沟内, 并采用管外壁包缠 200

49、2?型号的水井专用土工布,外填粒径为 淤堵的技术措施。石笼直径 1 500 mm,外包钢丝网,其中心设置 丝网包垫土工布,然后用 d2030碎石填充于厌氧阶段,厌氧甲烷不稳定阶段,厌氧甲180500 d,而厌氧甲烷阶段的稳定时间 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等条件,在稳定阶段328填埋气体导排填埋场中有机垃圾的生物降解分为好氧阶段、 烷稳定阶段四个过程,前三个阶段的持续时间为 可持续多年,这主要取决于垃圾构成、填埋深度、 甲烷爆炸的报道已有多起,从而决定了导气系统的设计便成为垃圾卫生填埋的重要环节。小型垃圾填埋场采取自然排气法,而本设计属于大型垃圾填埋场,应设置导气管道,为确保该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仍

50、设置导气系统。场内设置64个导气竖管,每个导气竖管的服务半径为20 m,导气竖管与场底水平收排渗系统相连,起导气及垂直收渗双重作用, 导气竖管随着垃圾堆高而加高。 为避免操作机械对导气竖管的碰撞,以保护导气竖管的稳定,同时亦为加强导气效果, 在导气竖管的外侧设置石笼。导气竖管高出卫生填埋场封场面2采用石笼导气、并增设小型清洗、 过滤装置及燃烧喷咀定期处理产出的沼气,以便为将来气体回收利用打下基础。其简易处理流程如图1所示。ijmtl图7简易处理流程3.2.9防洪工程设计(截洪沟)防洪工程(截洪沟)为了确保垃圾填埋场的防洪安全, 必须截取填埋库区四周山坡的地表径流, 尤其是降雨 时期产生的地表径

51、流,减少进入填埋库区的水量和垃圾渗滤液的处理负荷, 在工程措施上便 采取设置截洪沟来进行防洪。现场地质勘探结果地形地貌 | :750坡度镇内地形、地貌复杂,中山、低山、丘陵、盆地互相交错,河流峡谷穿过其间,大部分 地区为博平岭山脉所盘踞,地势高峻,四周群山耸峙,下浙溪贯穿全境,形成平均海拔 米左右的山间盆地,向有“永福半空吊”之称。垃圾场区水文地质、工程地质条件:垃圾场位于永福镇封候村苦田岭对面公路边的山沟内。 两侧山坡陡峭由基岩构成,50 - 60,表层风化壳较厚,为强风化花岗岩,坡面植被繁盛。沟长约360m底宽度5 -19m纵坡降15%是一个“ V”型谷。截洪沟范围内表面积14707m2垃圾场长度245m,宽度45 - 90m有效容积12万m3o现场调查初步确定, 该沟是一个相对独立的水文地质单元, 沟口是地下水和地表水排泄的唯一通道。调查时沟内未见地表径流 估计雨后沟内有流水 平时没有水。排洪方式选择:由于该区属山地地形 且由高程图可以看出 填埋区坡度从垃圾坝开始延填埋方向逐步 升高;整个填埋区呈一口袋形;应此填埋场地区采用环场截洪沟 作业面(坡面)采用排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